一、新疆文献资源科学布局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杜雪明[1](2015)在《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新兴经济体不断崛起,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已不再是刺激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唯一源泉,未来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应通力合作改变全球政治和贸易形势。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典型代表,发展势头强劲。但发展带来的矿产资源消费量大幅上涨,全球矿产品市场、矿业投资环境的变化和矿业结构的调整,这一系列变化将对我国矿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矿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政管理的核心是矿业权管理。国家以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身份,通过矿业权管理,实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矿业权管理历来是以政府管理为主体,在不同的时期,政府的定位不同。矿业权管理的重心在于矿业权布局的研究。目前为止国内涉及矿业权的文献也较多,但绝大多数都是研究矿业权(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性质、矿业权立法、矿业权管理的规范文件、矿业权制度改革、矿业权价值评估及我国矿业权市场,而有关矿业权布局的文献少之又少。然而对于矿业权如何进行合理布局、如何进行科学分区,如何把矿业权科学而已定量化,诸如此类问题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对现有矿业权布局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矿业权布局领域有以下科学问题需要解决:(1)究竟什么样的矿业权布局不合理?——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业权布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归类。(2)如何解决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的典型类型提供优化方案和模式总结。(3)如何把矿业权布局定量计算?——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区中影响矿业权布局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把矿业权布局定量化。(4)什么样的矿区需要优化布局?矿业权布局较好的矿区又需要注意些什么?——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根据矿业权布局等指标对矿区进行分类,明确各类矿区在矿政管理中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本文将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对矿业权布局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由于笔者水平及论文篇幅有限,有些问题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留作下一步研究。矿业权布局考虑的因素过多,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矿业权布局”均指矿业权究竟布局。
吕海萍[2](2019)在《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文中指出我国正在大步迈入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创新要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没有创新要素自由、高效、充分地在不同地理空间流动,是无法真正统筹实现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全面提升。创新要素空间流动正成为空间经济学、创新地理学等发展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研究主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在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及其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理,详细探讨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在流动偏好、空间集聚中心、空间关联性等方面的空间布局演变,实证揭示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具体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为:第一、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形式丰富多样,常通过创新人才迁移、研发直接投资、研发外包、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创新、技术与高技术产品区际贸易和政府筑巢引凤等主要渠道发生综合性流动。目前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以市场拉动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协同式为主要动因。适度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能有效发挥创新要素动态优化配置、创新知识跨区溢出、内外部规模经济和跨区创新合作网络等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全面提升。而不适度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可能引发创新要素拥挤竞争、倒吸等效应,从而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第二、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偏好格局呈现较不均衡布局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惰性,偏好主磁场位于东部地区。目前创新人才空间流动偏好布局总体上符合“胡焕庸”线分布,最强偏好磁极是北京。创新资金空间流动偏好布局总体上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带—河南、湖北和湖南—四川”组成的“川”字型结构,最强偏好磁极是广东。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偏好布局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带—安徽、湖北、陕西和四川”组成的横“T”字型结构,最强偏好磁极是北京。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对各省域的偏好性均显现一定的发散性趋势,而创新资金对各省域的偏好性显现一定的集中性趋势。第三、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集聚中心等级布局演变总体上较稳定,集聚强度动态变化存在区域差异性。相对而言,创新人才流动空间集聚中心等级布局演变最稳定,创新技术其次,而创新资金最不稳定。目前创新人才集聚程度总体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的空间布局,而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的集聚程度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布局。东部地区是我国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程度最强的区域,且创新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动汇集的趋势在不断增强。中部地区对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吸引强度均在持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创新人才、创新技术的集聚吸引力在增强,但对创新资金的集聚吸引力在下降,而各类创新要素流入东北地区的集聚强度下降显著。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均是是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流动的一级空间集聚中心,中心地位非常稳定。创新人才流动的最强空间集聚中心是北京,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均是广东。第四、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呈现明显的正的局部空间集聚关联格局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性。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局部集聚关联布局中,以L-L集聚类型最多且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H-L不典型集聚类型最少且以广东为主,H-H集聚省域均位居东部地区且以上海、浙江和江苏为主,而L-H集聚阵营中安徽、江西和广西最为典型。上述创新要素流动空间集聚关联格局演变中创新技术空间锁定性最强,创新人才其次,创新资金相对最弱。第五、区域创新绩效水平从东到中到西的梯度递减分布明显,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东、南高和西、北低”的空间分异趋势。这种空间分异布局显现出显著的正的空间集聚关联性,以H-H和L-L的正向集聚为主,尤其是L-L集聚居多。东部的区域创新绩效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处于提高状态,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东北地区的区域创新绩效下降趋势明显。第六、不同类型的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能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而创新资金显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分解也呈现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流动对本省域和周边省域的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效应,而创新资金对本省域及周边省域的区域创新绩效存在负向效应。创新人才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创新技术,影响最小的是创新资金。不同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可以用各自空间流动偏好集聚格局演变的差异性来解释。纵观全文,本文聚焦于我国创新要素省域空间流动的机理、空间布局和空间影响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际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观点,相应的启示建议如下:(1)在继续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基础上,差异化促进各区域创新发展。(2)加强建设或完善一批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提高或突出其空间集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3)注重利用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关系,统筹区域创新空间发展战略,形成跨区协同创新格局;(4)注重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规模的适度性,适度集聚为主辅以有效扩散流动,以增强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全面提升的促进作用。
侯叶[3](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李延俊[4](2014)在《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冬季气温低寒并且持续时间长,恶劣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建筑的保温和采暖是建筑热工研究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村民们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生活习惯,使用火炉、火墙、火炕等方式进行冬季采暖。然而,乡村住宅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密闭性能差、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缺陷,传统的采暖方式也存在采暖效率低、排烟不畅等不足。较差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密闭性能还造成巨大的采暖能耗浪费。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地区非商品能源存在被常规商品能源替代的趋势。如何在改善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应对当地日益增长的化石能源需求?本论文对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围护结构构造设计,提高乡村住宅的保温性能;优化被动式太阳房、火炕等采暖设施,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乡村地区巨大的生物质能储量来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优化乡村住宅采暖方式,提出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的采暖模式。本论文通过现场调研、理论推导、热环境测试、软件模拟四种方法来研究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采暖问题。本论文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为:(1)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及采暖设计原则;利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首次对西北地区进行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2)全面、定量地探讨了乡村住宅各项设计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西北各地区适宜的建筑设计参数和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做法;(3)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优化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提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关键设计参数推荐值;确定西北地区乡村住宅最适宜的火炕形式;提出炊事火炉连接热辐射箱为起居室采暖的运行机制;(4)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模式参数体系;依据各地区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及村民生活习惯,设计西北各地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在软件DesignBuilder中创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的计算模型并进行能耗模拟计算。本论文的研究改善了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乡村住宅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增加了当地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
王蕾[5](2014)在《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以棉花供应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产品物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物流现在已被认为是除了降低物质资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有效解决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之间的矛盾,以及农产品区域结构与全国消费之间的矛盾。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现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疆是以农业为主的资源省区,农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产品种类丰富,畅销国内外。农产品物流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列入新疆十二五规划中。北疆地区工业和物流业发展远超于南疆地区,北疆农业发展也超于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基本能反映整个新疆物流发展平均水平。近年来北疆地区农产品不断的增长,但是横亘在农产品产地与销地之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北疆农产品的“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为了提升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效率和效益,本文对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分析,并且对新疆北疆特色农产品棉花供应链的物流体系进行详细剖析,并以棉花供应链物流体系为例进行物流体系的优化。本文借鉴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物流、供应链的前沿理论,对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DEA分析法对北疆8个地区2006年~2012年的物流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物流业运行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物流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北疆8个地区中,2个地区的物流效率相对有效,6个地区物流效率相对无效,并且物流效率相对无效的6个地区差距比较大。表现出对物流业投入的资源没有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的投入没有转化为有效的产出。公共环境和社会保障投资和物流业产值是对北疆地区物流业发展中投入、产出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2、通过构建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分析法对2012年新疆北疆8个地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通过加权处理将两种评价结果结合,最终得出北疆8个地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差异是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物流企业发展较为规范,物流设备较为齐全,加上便利的交通要道,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这些区域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较好。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对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投入较少,从而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较低。3、纵向来看,当前北疆农产品物流已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工业品物流比较,由于其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专业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较少,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农产品物流体系功能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物流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没有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联盟;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同时北疆地区还存在许多影响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物流观念和政策法规、供应链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平台搭建以及人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制约。4、在对北疆农产品物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北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的优化思路。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主体优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功能优化(物流运输优化)和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平台优化(物流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三个方面对北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进行优化。最后以棉花供应链为例,对棉花物流体系进行优化。5、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对策建议。通过前文的研究,显示出北疆供应链物流体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设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完善现代物流人才的运用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健全法律法规,从而改变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不利局面,最终推动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日后的发展。
朱远来[6](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兰君[7](2019)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石,未来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亟需探寻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建设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优化问题。《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本论文在探讨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典型国家煤炭转型升级案例的基础上,在分析中国煤炭产业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煤炭产业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基础上,寻找出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煤炭产业,将传统煤炭、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油气和现代煤化工在各省进行布局,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煤炭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发达国家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方式主要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除了主观性的限制煤炭消费量外,通过高效燃煤发电节约用煤,并发展煤化工等将产业链延长,从传统的燃料利用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方式转变。(2)沿海省区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煤炭资源禀赋大省。(3)新兴煤炭产业中,煤制气和煤制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4成,与资本投入一同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短期内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增量无法实现对冲传统煤炭产业因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导致的发展动能减弱,高效燃煤发电是短期内提升煤炭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最有效补充。(5)未来全国各主要区域的煤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发展类: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山东、河北、安徽、贵州;(2)逐步调整类:辽宁、湖南、浙江、河南、青海、宁夏、甘肃、黑龙江、四川、云南;(3)逐步退出类: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天津、上海、重庆、北京、广西、江西、吉林、浙江、西藏。(6)到2035年中国煤炭产业中煤化工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煤电需求基本维持现有规模,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由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行业下行的变化需求不断下降,现代煤化工和其他行业需求则快速增长。
彭汉宗[8](2019)在《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哪个民族会像华夏民族那样热衷于山水树石的艺术表现了。自北魏至元代的近千年中,敦煌壁画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包括西域样式、汉晋传统样式、北朝新兴样式、隋代的“细密精致而臻丽”、唐代的“焕烂而求备”、曹氏归义军时期的“千篇一律”、西夏与元代的卫藏风格。不同风格之间或和谐共存,或新旧迭代,其既与艺术自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关,同时也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风俗、宗教文化等外部因素有关,如何从纷乱庞杂的现象中将这些因素一一寻绎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而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亦将引发全然不同的结论。在山水树石图像的演变历程中,主要有三股力量互相制衡,其一为中原山水画的同步影响,其二为异域审美观念的影响,其三为特殊的宗教文化内涵。三股力量联合构成了敦煌壁画山水树石图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时也彰显了其无可替代的价值与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提示了我们在面对复杂艺术现象时往往需要做好随时切换研究视角的准备,如此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历史的原貌。
樊传庚[9](2005)在《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人类从远古蛮荒时代一步步走来,途径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一个个辉煌的文明脚印。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绚烂多彩、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代社会称其为我们人类的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研究的空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地处中国的西北、欧亚大陆的腹地,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又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其地理特征是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山夹着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即众人皆知的“三山夹两盆”地形。按照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新疆主要分为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的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绿洲耕牧型(主要分布在两大盆地边缘)及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的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盆地草原游牧型,新疆的文化遗产明显带有这方面的类型差别。著名的横跨欧亚的经济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主要地段就在新疆境内。本文跨越的时间--活跃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过去、现在、未来。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南来北往、东进西出或西进东出的人在这里相遇相知,相互交流,互通有无。这里像一个巨型的大巴扎,几大古代文明的人们在此穿梭踏路,或逗留,或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所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大熔炉。人如风,文化如影,风影随行。数千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交替和演变,生产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一代一代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的西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引以为荣的光彩篇章。 本文研究的对象—新疆大地上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先人的创造,是历史的馈赠。新疆的文化遗产是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结出的人类文明成果,除具有一般文化遗产价值之外,还蕴藏着几大文明交融的特殊价值。保护好它们,并使之完整地传于后世,是今人的责任,别无选择。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新疆的文化遗产进行价值分析,对其保护意义、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0多年来对文化遗产不断发展、日渐完善的认识和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可持续的利用方式的总结,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教训,对新疆的文化遗产事业进行一次从总体到细节的全面把握。 基本思路是: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法将新疆的文化遗产划分为两大类,对新疆的文化遗产进行摸底、分类、分级,也即常说的摸排。然后,对其意义、价值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再后,对新疆的文化遗产的功能进行分析,从立法性保护、技术性保护、项目保护、全民保护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经验与措施,对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可操作性分析,以及对新疆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振兴等方面给予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章,绪论。提出总体设想,包括论文的缘起、理念、研究视角、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框架结构等。第二章为新疆地理、历史的简单介绍,以及新疆文化遗产的总体分类概述。第三章为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第四章,探讨新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及保护现状和未来规划设想。第五章,新疆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利用,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第六章,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历史、艺术、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价值分析。第七章,探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保护现状和发展方向。第八章,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及其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关系。最后为结语,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新疆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筹保护与利用的思路,指出尚未解决的难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几点希望。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惠青睿[10](2018)在《丝绸之路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惠远古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惠远镇于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文化核心区域——惠远古城是清朝统辖天山南北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伊犁将军的驻地,是文明中外的“伊犁九城”之首。作为新疆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统管新疆15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边塞军事城市的典型代表,也是至今古城格局保持比较完整的历史城镇。随着“一带一路”和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惠远古城承载着经济发展冲击下的古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使命。因此,研究惠远古城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是丝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国内外历史城镇保护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案例,运用历史地理学、城市形态学及交叉学科研究方法,针对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本体及其时空特征,进行因子评价,结合其古城历史资源价值及其保护现状,基于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的原则,研究其应对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本文基于惠远古城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梳理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通过对惠远古城发育的历史地理基础进行研究发现,惠远古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筑城西陲,镇守边疆”(1763—1793)、“人口增加,东拓老城”(1793—1871)、“老城被毁,再筑新城”(1893—1911)、“历经战乱,传承至今”(1911年至今),其中1893年修建的惠远新城延续至今,2013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们也称惠远新城为惠远古城。通过对惠远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分为“政治类、军事类、生活类”三种类型,并对其生存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惠远古城面临着“文脉断裂的历史文化资源”、“记忆离散的古城空间结构”、“空间割裂的水渠系统和古城城墙”等问题。通过建立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评价体系,对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量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得出古城价值主要表现在古城的建筑遗产价值、古城的文脉传承价值以及古城民族融合价值三个方面。对于古城的保护,从古城文脉传承的角度入手,根据古城面临的现状问题以及古城历史资源价值特征,提出了“结构关联”的整体保护策略、“记忆延续”的十字大街更新策略、古城断裂缝合策略以及适度修复策略,形成以保护历史文化记忆为核心,基于文脉传承的宗旨,探索古城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途径。同时,针对古城的发展困境,提出以“打造丝路文化旅游节点的、制定‘形象鲜明’的古城形象、历史资源‘活化’发展、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完善古城管理保障体系”的策略,实现古城保护性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结合惠远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从文脉保护传承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文脉传承的古城保护途径和策略。(2)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特征,制定基于保护性再生的古城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新疆文献资源科学布局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文献资源科学布局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矿业权管理研究综述 |
1.4 矿业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中国矿业权管理现状 |
2.1 中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
2.2 现有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
第3章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探析 |
3.1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的推行 |
3.2 矿业权管理统计分析 |
3.3 对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思考 |
第4章 矿业权布局研究 |
4.1 矿业权设置方案与矿业权管理 |
4.2 矿业权布局案例分析 |
4.3 矿业权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矿业权整合模式探讨 |
4.5 矿业权设置的原则总结 |
4.6 矿业权整合合理性边界模型 |
4.7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优化布局的功能实现 |
第5章 矿业权布局模型初探 |
5.1 矿区布局模型(ML模型)简介 |
5.2 矿区管理综合模型(REL)中的重要系数 |
5.3 矿业权布局模型中各坐标的内涵讨论 |
5.4 矿业权布局模型的建立 |
5.5 基于矿业权布局综合模型(REL模型)的矿区分类 |
第6章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地域空间尺度的选择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创新要素界定 |
1.3.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界定 |
1.3.3 区域创新绩效界定 |
1.4 研究方案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回顾 |
2.1.1 要素禀赋论基础上拓展的落差理论 |
2.1.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4 空间经济学发展理论 |
2.1.5 创新理论 |
2.1.6 理论回顾总结 |
2.2 创新要素及其与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1 创新要素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 |
2.2.2 创新要素配置与区域创新绩效 |
2.2.3 创新要素集聚与区域创新绩效 |
2.2.4 创新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 |
2.2.5 研究评述 |
2.3 区域创新绩效的文献综述 |
2.3.1 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
2.3.2 区域创新绩效测算方法 |
2.3.3 区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
2.3.4 区域创新绩效水平 |
2.3.5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表现形式 |
3.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主要渠道 |
3.2.1 创新人才迁移渠道 |
3.2.2 研发直接投资渠道 |
3.2.3 研发外包渠道 |
3.2.4 技术联盟渠道 |
3.2.5 产学研合作创新渠道 |
3.2.6 技术、高技术产品等区际贸易渠道 |
3.2.7 政府筑巢引凤渠道 |
3.3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主要动因 |
3.3.1 市场拉动 |
3.3.2 政府推动 |
3.3.3 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协同式 |
3.4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理 |
3.4.1 创新要素动态优化配置效应 |
3.4.2 创新知识跨区溢出效应 |
3.4.3 规模经济效应 |
3.4.4 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效应 |
3.4.5 创新要素拥挤竞争效应 |
3.4.6 创新要素倒吸效应 |
3.4.7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作用机理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估算及其空间布局分析 |
4.1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测评 |
4.1.1 引力模型概况 |
4.1.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量模拟测度引力模型构建 |
4.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
4.2.1 创新人才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
4.2.2 创新资金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
4.2.3 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
4.3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
4.3.1 方法说明 |
4.3.2 创新人才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
4.3.3 创新资金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
4.3.4 创新技术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
4.3.5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总结 |
4.4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
4.4.1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
4.4.2 创新人才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
4.4.3 创新资金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
4.4.4 创新技术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模型构建 |
5.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况 |
5.1.1 空间误差、空间滞后与空间杜宾模型概况 |
5.1.2 空间影响效应分解 |
5.1.3 模型选择和估计方法 |
5.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2.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来源 |
5.2.2 .理论模型构建 |
5.3 因变量区域创新绩效分析 |
5.3.1 区域创新绩效衡量 |
5.3.2 区域创新绩效的空间发展特征分析 |
5.4 其他变量说明 |
5.4.1 自变量 |
5.4.2 控制变量 |
5.5 数据来源说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空间拟合 |
6.2 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
6.2.1 基于创新人才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
6.2.2 基于创新资金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
6.2.3 基于创新技术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
6.2.4 基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
6.2.5 实证结果总结和分析 |
6.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机理 |
7.1.2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
7.1.3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
7.1.4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
7.1.5 关于区域创新绩效的空间发展特征 |
7.1.6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具体影响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著作 |
3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乡村住宅采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被动式太阳房研究现状 |
1.3.2 火炕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西北地区概况 |
2.1 西北地区范围界定 |
2.2 西北地区自然要素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资源 |
2.2.4 土地资源 |
2.2.5 化石能源 |
2.2.6 太阳能资源 |
2.3 西北地区经济要素 |
2.3.1 经济发展状况 |
2.3.2 经济总量现状 |
2.3.3 居民收入水平 |
2.3.4 居民消费水平 |
2.4 西北地区社会要素 |
2.4.1 人口现状 |
2.4.2 技术人才 |
2.4.3 人民生活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现状 |
3.1 乡村住宅的概念 |
3.1.1 相关概念阐释 |
3.1.2 乡村住宅界定 |
3.1.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 |
3.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方案 |
3.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建筑概况 |
3.3.1 乡村住宅规划布局 |
3.3.2 乡村住宅单体建筑 |
3.3.3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 |
3.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现状 |
3.4.1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构成 |
3.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各类能源消费分析 |
3.4.3 西北各省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
3.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单位面积能耗分析 |
3.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现状 |
3.5.1 采暖方式 |
3.5.2 采暖满意度 |
3.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 |
3.6.1 陕西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2 甘肃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3 青海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4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综合分析 |
3.8 小结 |
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基础问题研究 |
4.1 建筑热过程 |
4.1.1 总述 |
4.1.2 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方程 |
4.1.3 非透明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
4.1.4 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
4.1.5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
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 |
4.2.1 人体热舒适理论分析 |
4.2.2 我国建筑标准对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的规定 |
4.2.3 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相关研究 |
4.2.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现状 |
4.2.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主观温度计算 |
4.2.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 |
4.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原则 |
4.3.1 住宅本体高效保温 |
4.3.2 合理修建被动式太阳房 |
4.3.3 生物质能采暖应用 |
4.3.4 合理高效燃煤采暖 |
4.3.5 多能复合采暖 |
4.3.6 采暖模式因地制宜 |
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 |
4.4.1 既有相关气候区划 |
4.4.2 气候区划的意义 |
4.4.3 气候区划的原则 |
4.4.4 气候区划的指标 |
4.4.5 气候区划的方法 |
4.4.6 气候区划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采暖节能的乡村住宅模式研究 |
5.1 乡村住宅功能分区的采暖需求分析 |
5.2 乡村住宅规划设计与节能 |
5.2.1 村落规划 |
5.2.2 院落规划 |
5.3 乡村住宅单体设计与节能 |
5.3.1 建筑平面 |
5.3.2 建筑高度 |
5.3.3 建筑窗墙比 |
5.4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设计与节能 |
5.4.1 既有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
5.4.2 常用保温材料及性能指标 |
5.4.3 外墙构造做法 |
5.4.4 屋顶构造做法 |
5.4.5 门窗构造做法 |
5.4.6 地面构造做法 |
5.5 本章小结 |
6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研究 |
6.1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 |
6.1.1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概述 |
6.1.2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 |
6.2 被动式太阳房适用及优化 |
6.2.1 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基础 |
6.2.2 被动式太阳房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
6.2.3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
6.2.4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
6.3 火炕采暖适用及优化 |
6.3.1 火炕的应用基础 |
6.3.2 火炕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
6.3.3 火炕设计优化 |
6.4 热辐射箱采暖适用分析 |
6.4.1 火墙的应用及特点 |
6.4.2 热辐射箱的研发设计 |
6.4.3 热辐射箱适用分析 |
6.5 西北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设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适宜性研究 |
7.1 相关概述 |
7.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参数设定 |
7.2.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4 西北Ⅳa区、西北Ⅳ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5 西北Ⅳc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6 西北Ⅴa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7 西北Ⅴ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设计及采暖能耗模拟分析 |
7.3.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4 西北Ⅳ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5 西北Ⅴ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6 乡村住宅典型实例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课题的研究前瞻 |
致谢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以棉花供应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物流相关研究 |
1.2.2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供应链相关内容 |
2.1.1 供应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3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2 物流及农产品物流 |
2.2.1 物流相关内容 |
2.2.2 农产品物流体系介绍 |
2.3 供应链与物流的关系分析 |
2.3.1 供应链与物流的异同 |
2.3.2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主要功能 |
2.4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理论框架 |
第3章 新疆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农产品种植情况 |
3.1.1 地理与资源环境 |
3.1.2 新疆农业及农产品发展分析 |
3.1.3 新疆棉花发展现状 |
3.2 新疆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分析 |
3.2.1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历程 |
3.2.2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经济环境 |
3.2.3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基础条件 |
3.2.4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 |
3.3.1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现状 |
3.3.2 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分析 |
3.4 新疆农产品物流体系分析——以棉花为例 |
3.4.1 棉花物流的内涵及必要性 |
3.4.2 北疆地区棉花物流分析 |
3.4.3 北疆棉花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
3.4.4 棉花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4章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实证分析 |
4.1 北疆地区物流效率分析 |
4.1.1 物流效率的内涵及特点 |
4.1.2 北疆地区宏观物流效率分析 |
4.1.3 物流效率评价方法选择和介绍 |
4.1.4 北疆地区物流效率评价 |
4.2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分析 |
4.2.1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FAM-TOPSIS 方法介绍 |
4.2.3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5章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5.1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专业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较少,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
5.1.2 农产品物流体系功能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 |
5.1.3 物流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没有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联盟 |
5.1.4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
5.2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1 物流观念和政策法规方面 |
5.2.2 供应链构建方面 |
5.2.3 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平台搭建 |
5.2.4 人才因素 |
第6章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设计 |
6.1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 |
6.1.1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的动因与障碍因素分析 |
6.1.2 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优化原则 |
6.1.3 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优化的目标 |
6.2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主体优化 |
6.2.1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主体优化的必要性 |
6.2.2 分散农户以农业合作组织形式参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 |
6.3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物流功能优化 |
6.3.1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功能优化思路 |
6.3.2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运输优化 |
6.4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平台优化 |
6.4.1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中心平台优化 |
6.4.2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优化 |
第7章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以棉花供应链为例 |
7.1 棉花供应链物流组织机制优化 |
7.1.1 “订单农业”模式 |
7.1.2 棉花专业合作社模式 |
7.1.3 棉花专业协会模式 |
7.2 棉花供应链物流运输优化 |
7.2.1 运输线路优化 |
7.2.2 优化车型,提高运输工具装载率、实载率 |
7.3 棉花供应链物流体系平台优化 |
7.3.1 棉花物流中心布局优化 |
7.3.2 棉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
第8章 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对策建议 |
8.1 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 |
8.1.1 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推动农产品物流组织建设 |
8.1.2 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 |
8.2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设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 |
8.3 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8.4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完善现代物流人才的运用机制 |
8.5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健全法律法规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成果 |
导师评阅表 |
(6)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煤炭消费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
1.3.2 煤炭资源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4 煤炭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3.5 文献总结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说明 |
1.7 创新点 |
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空间布局优化理论 |
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典型案例 |
2.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2 国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1 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演变趋势 |
3.1.2 中国煤炭部门消费结构演变趋势 |
3.2 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煤炭部门需求分析 |
3.2.2 未来各省煤炭需求分析 |
3.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煤炭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 |
4.1 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分析 |
4.1.1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4.1.2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面板的Tobit模型 |
4.2.2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 传统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1 传统煤电经济性评价 |
5.1.2 冶金经济性评价 |
5.2 新兴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2.1 煤制油气技术经济评价 |
5.2.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5.2.3 新型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评价 |
5.3 煤炭产业技术经济对比及优选方向 |
5.4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及产出弹性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内涵 |
5.4.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6.1.3 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6.2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指标内涵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过程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4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5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5.1 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
6.5.2 全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3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4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8)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石造型 |
第一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木造型 |
一、从汉晋传统风格向北朝新兴风格的演变 |
二、西域花卉纹样的本土化改造 |
第二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石造型 |
一、故事画题材中配景山石造型的演变 |
二、须弥山图式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三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水空间 |
一、从西域风格向中原风格转型 |
二、北朝新兴风格——三维纵深与平面拼贴的过渡期 |
第二章 北周后期至隋代的树石造型 |
第一节 北周后期至隋代前期的复古主义 |
一、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古朴、原始的树木造型 |
二、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云气纹山石造型 |
三、不同叙事结构下的山水空间 |
第二节 隋代后期的现实主义 |
一、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树木造型 |
二、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山石造型 |
三、大型说法图中的山水空间——两侧封边式造境 |
第三章 唐代的山水树石造型 |
第一节 细密臻丽、焕烂求备的树木造型 |
一、细密精致而臻丽的佛国花树 |
二、中原本土树木造型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形” |
第二节 唐代的山石造型 |
一、大型说法图、经变画中的圣山造型 |
二、初唐时期两大基础性元素的初步构建——高山、缓坡 |
三、盛唐“山水之变”——以“双峰对峙”图式为中心 |
四、盛唐时期对山石之“质”与“奇”的追求 |
五、唐代后期山石造型的模式化以及山水空间的秩序化 |
第三节 不同画幅形制与多元叙事结构对山水空间的综合影响 |
一、通壁向心式大型经变中的开放式一体化山水空间 |
二、三联式构图模式中关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思考 |
三、以传统的横长卷形制构建全新的山水空间 |
四、屏风形制的拆分与组合 |
第四章 五代、宋代、西夏、元代的树石造型 |
第一节 曹氏画院的程式化风格 |
一、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树木造型 |
二、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山石造型 |
三、重山复水式的程式化山水空间 |
第二节 西夏、元代的异域风情 |
一、中原水墨山水画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
二、窟窿石审美风尚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
三、西藏密教艺术风格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缘起及目的 |
1.2 研究的理念及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视角 |
1.4 理论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新疆文化遗产概述 |
2.1 新疆概述 |
2.1.1 地理特征 |
2.1.2 历史沿革 |
2.2 新疆文化遗产概述 |
2.2.1 物质文化遗产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2.3 丝绸之路 |
第三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
3.1 政治价值 |
3.2 经济价值 |
3.3 文化价值 |
3.4 历史价值 |
3.5 艺术价值 |
3.6 科学价值 |
第四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4.1 保护现状 |
4.2 保护措施及规划 |
第五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5.1 功能分析 |
5.2 利用方式探析 |
5.3 可持续性发展 |
第六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
6.1 历史价值 |
6.2 艺术价值 |
6.3 休闲价值 |
6.4 社会价值 |
第七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7.1 保护措施探讨 |
7.2 保护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八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8.1 利用方式探讨 |
8.2 保护与利用的互动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10)丝绸之路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惠远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古城保护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古城保护研究现状 |
1.2.3 我国古城保护的困境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惠远古城发育的历史地理基础 |
2.1 惠远古城发展背景 |
2.1.1 地理区位条件 |
2.1.2 自然生态条件 |
2.1.3 地域文化特色 |
2.2 惠远古城发展变迁 |
2.2.1 惠远城发展历程 |
2.2.2 惠远城城址变迁 |
2.3 惠远古城社会发展现状 |
2.3.1 古城人口构成现状 |
2.3.2 古城现状产业单一 |
2.3.3 非集约的古城土地使用现状 |
2.3.4 布局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
2.3.5 特色尽失的古城风貌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及其生存现状 |
3.1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构成及其特征 |
3.1.1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构成 |
3.1.2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特征 |
3.2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类型 |
3.2.1 划分依据 |
3.2.2 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类型 |
3.3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生存现状 |
3.3.1 政治类历史文化资源 |
3.3.2 军事类历史文化资源 |
3.3.3 生活类历史文化资源 |
3.4 惠远古城生存现状 |
3.4.1“碎片化”导致古城文脉断裂 |
3.4.2 记忆离散的古城空间结构 |
3.4.3 空间割裂水渠系统 |
3.4.4 空间断裂的古城城墙 |
3.5 本章小结 |
4.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资源评价框架 |
4.1 评价指标的基础 |
4.2 评价方法 |
4.3 评价因子获取 |
4.3.1 获取原则 |
4.3.2 评价因子的获取 |
4.3.3 评价因子的调整 |
4.3.4 评价因子的确立 |
4.4 评价框架构建 |
4.5 评价权重确定 |
4.5.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级模型 |
4.5.2 确定评价权重咨询值 |
4.5.3 层次分析法定值 |
4.6 评价结果统计 |
4.7 惠远古城价值特征 |
4.7.1 评价得分统计 |
4.7.2 惠远古城价值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文脉传承惠远古城保护策略 |
5.1 古城保护理念和原则 |
5.1.1 保护理念 |
5.1.2 保护原则 |
5.2 古城保护策略 |
5.2.1“结构关联”的整体保护策略 |
5.2.2“记忆延续”的十字大街更新策略 |
5.2.3 断裂缝合策略 |
5.2.4 适度修复策略 |
5.3 基于文脉传承的古城保护方法 |
5.3.1 从“碎片”到“结构关联”的整体保护 |
5.3.2 基于文脉传承的古城十字大街更新 |
5.3.3 修复城市记忆,缝合断裂文脉 |
5.3.4 基于记忆延续的适度修复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保护性再生的古城可持续发展策略 |
6.1 惠远古城保护性再生的发展困境 |
6.1.1 古城发展的态势分析 |
6.1.2 古城保护性再生的发展困境 |
6.2 基于保护性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6.2.1 丝路文化旅游节点城市的目标策略 |
6.2.2“特色鲜明”的古城形象策略 |
6.2.3 历史资源“活化”发展策略 |
6.2.4 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
6.2.5 完善古城管理保障体系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论文的不足 |
7.2.2 论文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图纸目录 |
附录2 论文表格目录 |
致谢 |
四、新疆文献资源科学布局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D]. 杜雪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2]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D]. 吕海萍.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D]. 李延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5]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以棉花供应链为例[D]. 王蕾.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6]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兰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D]. 彭汉宗. 上海大学, 2019(02)
- [9]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 樊传庚.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10]丝绸之路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惠远古城为例[D]. 惠青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