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细胞质在二系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探讨

三系细胞质在二系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探讨

一、三系细胞质在两系法杂种优势的利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1](2021)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文中研究指明雄性不育性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经历了"三系法""两系法"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该历程的实质就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用核不育系和隐性核不育系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水稻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王睿璇[2](2021)在《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系杂交稻是水稻杂种利用的主要形式。在生产上,三系杂交籼稻主要利用野败(WA)型不育胞质,育种材料中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造成保持系选育盲目性大、选育效率低,同时也会导致不育系不育性不稳定,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系杂交籼稻的发展。然而,当前对WA型恢复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恢复系中主效基因的研究,对微效恢复基因,尤其是不育系/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研究较少,尚未见微效恢复基因被准确定位的报道。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利用以日本晴为供体、籼稻品种9311为背景构建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命名为C1-C128)为材料,鉴定了一个来源于日本晴中的WA型微效恢复基因Rf21(t),并发现其与9311中携带的WA型恢复基因存在互作。本研究中,通过构建染色体单片段叠代系对Rf21(t)基因进行精细定位与克隆,并采用构建同质恢材料及图位克隆的方法对9311中的WA型恢复基因进行鉴定与定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代换系重测序结果发现,代换系群体中Rf6位点所在染色体区段尚未被有导入片段覆盖,C31、C34、C47、C115、C116及C119等6个系中Rf5位点所在染色体区段被日本晴片段替换。利用WA型不育系五丰A、天丰A与C31等6个代换系及9311分别测交,对测交F1植株的育性鉴定结果表明,植株均以黑染花粉为主,9311、C31、C34、C47、C115及C116等系的测交后代小穗育性几乎为0,C119测交后代小穗育性显着提高。该结果表明9311中确带有WA型恢复基因,其对WA型籼稻不育系的恢复力与Rf5无关。2.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利用9311/C119F2-3群体将Rf21(t)定位于第1号染色上标记RM5310和RM12182之间约为187 kb物理区间内,并获得18个重组个体。本研究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构建了 33个覆盖目标区段的染色体片段叠代系(9311/C119F4-7株系);在目标区段内开发了 18对多态标记对叠代系进行检测,将叠代系分为22类。根据叠代系测交后代的小穗育性及基因型,我们发现Rf21(t)位点上存在两个相关的基因,分别命名为Rf21a(t)与Rf21b(t),其中Rf21a(t)位于标记RM8235与标记RM3602两个标记之间约570 kb的物理距离内,Rf21b(t)位于标记ID01M28826位与标记ID01M28865间约为50 kb的物理距离内。3.在恢复基因Rf21b(t)定位区间内,包含2个具有明确注释的基因LOC0s01g71310和LOCOs01g71320。LOCOs01g71320编码己糖激酶,通过测序及表达分析,确定LOC Os01g71320为Rf21b(t)的候选基因。4.对可育测交系与部分不育测交系中WA352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可育测交系植株中WA352表达量较部分不育测交系显着降低,表明Rf21(t)通过促进含WA352的转录本的降解来恢复WA型不育系的育性。5.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天丰B为供体,获得9311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ILrf6及多基因聚合系PPLrf5+rf6;利用WA型不育系与NILrf6、PPLrf5+rf6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均表现为黑染花粉,小穗育性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明9311对WA型不育系的恢复力非由Rf6所致。6.本研究中构建了以C31为供体,天丰A为背景的高代回交株系T8621(BC8F2);遗传分析表明,T8621衍生群体中植株育性分离受单基因控制,将该基因暂定名Rf24(t);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鉴定到T8621中3个导入片段,分别位于第1、3、9号染色体上,基因定位结果表明,Rf24(t)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ID01M4539与RM243间。

左志丹[3](2021)在《CMS-D2细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和恢复基因是否会对棉花苗期生长、叶片光合特性、花药育性以及最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产生影响。本课题组前期采用保持系ZB[N(rfrf)]为亲本,分别与恢复系ZBR[S(Rf Rf)]进行正反交、与不育系ZBA[S(rfrf)]进行杂交,然后以ZB[N(rfrf)]为轮回亲本,经过10代回交,创制出保持系ZB的三种哈克尼西棉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基因型分别为S(Rfrf)和N(Rfrf)以及S(rfrf)。本研究以基因型为S(Rfrf)和N(Rfrf)的材料分别自交,通过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Indel1892检测,得到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恢复系SR[S(Rf Rf)],陆地棉可育胞质纯合恢复系NR[N(Rf Rf)],NR、SR自交繁种,保持系ZB自交得到NB[N(rfrf)],ZB与NR杂交得到NH[N(Rfrf)],ZBA与NR杂交得到SH[S(Rfrf)],最终成功创制出2套同核异质和1套同质异核的哈克尼西棉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NH[N(Rfrf)]和SH[S(Rfrf)],NR[N(Rf Rf)]和SR[S(Rf Rf)],NR[N(Rf Rf)]和NB[N(rfrf)],五种材料的核遗传背景均来自保持系ZB,2020年分别种植于黄河流域棉区(河南安阳)和长江流域棉区(江西九江)。对苗期生长性状、全生育期叶片光合生理参数、花药发育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和相关分析,以期阐明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及其在杂种优势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和恢复基因对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棉花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选育和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如下: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效应结果显示:(1)不育胞质对棉花苗期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SH较NH,SR较NR的株高、鲜重、干重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着;(2)不育胞质杂合恢复系SH和不育胞质恢复系SR的净光合速率在苗期显着高于可育胞质杂合恢复系NH和可育胞质恢复系NR,到花铃期以后则出现相反的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和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3)不育胞质杂合恢复系SH和不育胞质恢复系SR在高温胁迫下花药育性均显着低于可育胞质杂合恢复系NH和可育胞质恢复系NR,主要表现在花粉量明显减少、可育花粉率和花粉体外萌发率显着降低;(4)不育胞质对产量性状具有显着的负效应,主要表现为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显着降低,单株铃数明显减少和衣分显着降低;(5)不育胞质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着影响,在安阳点能够增加棉花纤维强度,但差异不显着;(6)总体上来说,不育胞质对净光合速率、花药发育和产量等性状的负效应在夏季温度较高的长江流域棉区表现更为明显。恢复基因效应结果显示:(1)恢复基因对棉花苗期生长性状、花药发育以及全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无显着影响;(2)恢复基因对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产量性状具有显着的正效应,对长江流域棉花产量无显着影响;(3)恢复基因可以显着增加棉花纤维长度。

覃玉芬[4](2021)在《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创制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是一种高效的育种手段,其关键在于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获得。为迅速获得优良的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temperature-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TGMS)系,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4份优良的水稻品系AB9808Q、BAS P12、AB9738LG和AB9300的tms5基因的2个靶点进行编辑,分别获得对应的tms5编辑TGMS系为GXU41、GXU47、GXU40和GXU36。对编辑植株进行靶点突变检测,筛选无外源DNA的tms5编辑TGMS系,并进行育性转换、农艺性状调查和对GXU41-5S进行米质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tms5基因组编辑。分别对获得的T0代再生植株进行靶点PCR扩增及测序,分析转化植株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GXU41株系转化效率达到75%,双纯合突变率达到25%;GXU47株系转化效率达到75%,双纯合突变率达到13.3%;GXU40株系转化效率达到78.6%,双纯合突变率达到18.2%;GXU36转化效率达到83.3%,双纯合突变率达到15%。在每个T1代双纯合突变株系中均筛选到一定数量的T-DNA-free纯合TGMS植株。(2)tms5编辑TGMS系育性转换特性。在超景深体视显微镜下观察T1代双纯合突变植株在21℃、22℃、23℃和24℃的温度处理后的花药形态,并用1%的I2-KI溶液鉴定花粉育性,成熟期计算小穗育性。结果表明,T1代tms5编辑TGMS系GXU41的双纯合突变株在21℃、22℃、23℃、24℃条件下的花粉育性依次为63.5%、43.2%、12.8%、0%,小穗育性依次为41.6%、24.5%、5.5%、0%;T1代GXU47的双纯合突变株的花粉育性依次为74.3%、45.9%、14.4%、0%,小穗育性依次为50.1%、26.3%、7.0%、0%;T1代GXU40的双纯合突变株的花粉育性依次为51.9%、42.5%、6.3%、0%,小穗育性依次为31.9%、21.4%、2.1%、0;T1代GXU36的双纯合突变株的花粉育性依次为46.3%、27.1%、2.5%、0%,小穗育性依次为23.3%、12.4%、0%、0%。(3)tms5编辑TGMS系农艺性状特性。在T1代成熟期随机选择3株调查每个温度处理后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显示,所有tms5编辑TGMS系与野生型(WT)在有效穗长、剑叶宽、剑叶长和千粒重上无差异;而所有tms5编辑TGMS系与WT在平均株高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平均有效穗数上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4)tms5编辑TGMS系GXU41-5S品质性状特性。收获21℃条件下的tms5编辑TGMS系GXU41-5S的种子,送往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米质分析。结果显示各项米质指标均达到优质食用大米一等标准要求,GXU41-5S是优质的TGMS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RISPR/Cas9系统编辑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tms5可以高效地获得无外源DNA的水稻TGMS品系,这些品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4℃,符合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要求。特别是GXU41-5S品质优良,在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牛富强[5](2021)在《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基因Rfd1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说明杂种优势作为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在小麦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利用杂种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Ju706A是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易恢性强,抗病能力佳等优点,在育种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育性调控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不育系Ju706A、其同型保持系706B及恢复系LK783为供试材料,对它们进行小花、花药、小孢子的表型观察;构建回交群体Ju706A//LK783/706B,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SA)和SSR分子标记对育性恢复基因Rf进行初步定位;利用小麦660K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和开发的SNP分子标记缩小候选区域,对Rf进行精细定位,并通过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对候选基因进行筛选、鉴定;同时基于克隆的序列差异,设计特异In Del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对候选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并利用大麦条斑花叶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BSMV-VIGS)技术对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验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Ju706A、LK783及其F1代表型观察结果表明,LK783的雄蕊和雌蕊发育正常,花粉粒能被I2-KI溶液完全染色;Ju706A的花药瘦小,I2-KI染色不完全,表现为典败和染败特征;F1表现出正常的雌蕊和雄蕊,大多数花粉粒可被I2-KI染色。Ju706A、LK783的三核期花药扫描电镜观察可见,LK783具有正常的花药外皮层、内皮层、小孢子;而Ju706A的花药外皮层排列不规则、内皮层中乌氏体稀疏、小孢子小而皱缩。由上说明Ju706A的雄性育性能够被LK783恢复,其F1表现与LK783相似的表型特征。2.Ju706A//LK783/706B的回交后代群体的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表现1:1.2分离比,经卡方测验,Ju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恢复符合孟德尔一对基因的分离规律,其育性恢复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356对SSR引物在亲本和DNA混合池中进行多态性标记的筛选,共有9对SSR引物与恢复基因Rf连锁,且均位于1B染色体上。将这9对SSR引物在不育单株中进行检测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表明,恢复基因Rf与Xgwm18和Xgpw1143标记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分别是4.1 c M和10.7 c M。3.通过小麦660K基因芯片分型,差异SNP位点的27%集中于1B染色体上,与初步定位结果一致。通过设计特异的SNP标记并在亲本和DNA混合池中筛选,找到6个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性标记,分别是AX-94768879、AX-95117169、AX-174254104、AX-111201011、AX-94793363、AX-111281507。根据多态性标记和交换单株数量将恢复基因Rf缩小在SNP标记AX-174254104和AX-111201011之间2 Mb的区间。该区间含有19个候选基因,通过RNA-Seq数据和基因在各组织的表达水平,将候选基因锁定于Traes CS1B02G197400LC。该基因(暂命名为TaRfd1)编码果胶酯酶/果胶酯酶抑制剂,在花药中高表达,且在可育花粉的三核期表达量最高。4.以LK783和Ju706A的花药c DNA为模板,成功克隆出TaRfd1。序列分析表明,LK783和Ju706A的CDS序列之间有23处SNP的差异及7bp的缺失(CCGGGGG)差异,这7bp的缺失导致了从第393个氨基酸开始,其氨基酸序列发生了变化。基于Ju706A中7bp的缺失,设计了一个Indel标记Xnwafu1,该标记能100%鉴定出BC1F1群体中的所有不育植株,能鉴定97.6%的保持系、93.4%的恢复系及70.3%的收集材料。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节节麦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可能有相似的功能。5.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果胶甲酯酶定位在细胞壁上。通过大麦条斑花叶病毒侵染(BSMV-VIGS)对TaRfd1进行有效沉默,发现TaRfd1沉默后,小花瘦小、花药不开裂、I2-KI染色不充分、精核呈圆形、花粉粒皱缩、花粉萌发率下降;细胞学观察表明,沉默植株的花药外皮层排列散乱、乌氏体稀疏、小孢子皱缩、花药绒毡层细胞延迟降解、小孢子外壁排列不规则、孢粉素沉积异常;基因表达、结实率调查及果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沉默植株中TaRfd1基因表达量下降、结实率降低、果胶含量升高。以上结果均表明TaRfd1与育性紧密相关。

高宇杰[6](2021)在《YS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基因组分析及雄性不育候选基因鉴定》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可利用杂种优势有效提高。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至关重要,但至今小麦雄性不育的机理依然没有系统地解释。本研究主要挖掘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和温敏雄性不育系YS3038的细胞质不育基因,以K519A和其同型保持系519B以及温敏雄性不育系YS3038为材料,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个材料小麦的细胞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拼接,比对分析基因组序列得到候选差异基因,通过大麦条状花叶病毒诱导基因沉默(BSMV-VIGS)的方法验证基因的育性功能,进一步筛选雄性不育相关的候选基因。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完整的K519A、519B和YS3038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并完成了数据的组装拼接。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36,996 bp,其中大单拷贝区(LSC)片段长811,36 bp,小单拷贝区(SSC)片段长12,776bp,反向重复区(IR)长21,542bp,基因组G/C含量为38.27%。519B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36,235 bp,LSC长80,335 bp(LSC)、SSC长12,796 bp和IR 21,552bp,基因组G/C含量为38.28%。YS3038叶绿体基因组总长度为136,919 bp,LSC长81,059 bp(LSC)、SSC长12,776 bp、IR长21,542 bp,基因组G/C含量为38.28%。2.K519A和519B叶绿体基因比对后共发现104个基因碱基突变位点,突变发生在42个基因中,其中的16个基因是非同义突变基因;在K519A和YS3038之间的叶绿体编码基因中没有碱基突变。3.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完整的K519A、519B和YS3038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并完成了数据的组装拼接。K519A线粒体基因组全长420,543 bp,基因组的G/C含量为44.14%;519B线粒体基因组总长度为433,560 bp,G/C含量为44.14%;YS3038线粒体基因组的总长度为452,567 bp,G/C含量为44.35%。比较K519A和519B的线粒体基因组后,共发现了14个差异基因和83个差异的开放阅读框。比较YS3038与K519A的线粒体基因组后,发现YS3038与K519A共存在10个差异基因和122个差异开放阅读框。4.对候选基因进行qPCR后发现,大多数基因在二核期到三核期之间的表达量差异显着,这与小麦育性转换的时期相符。经过BSMV-VIGS验证候选基因的育性功能后发现,叶绿体atp B和ndh H基因可能与K519A的育性有关;线粒体cox1基因导致了可育条件下YS3038育性的降低,推测cox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YS3038小麦温敏特性有关。

王丰[7](2020)在《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50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研发历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早中熟三系杂交稻、红莲型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杂交稻的高产与超高产育种、优质化育种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杂交稻重要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定向创制出天丰A、五丰A、荣丰A、泰丰A、广8A、GD-1S、RGD-7S等一大批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或品质优良的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广恢3550、广恢122、广恢998、广恢308等一批具有理想动态株型的优良、抗病恢复系,并广泛应用于测交组配,育成一大批类型丰富,早、中、迟熟配套的杂交稻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天优998、天优122、五优308、淦鑫203、五丰优615、吉优615、吉丰优1002和天优3618等17个组合被认定为超级稻,泰优390、泰优398、泰丰优208、泰优1002获得省级或国家优质稻金奖品种。育成的系列杂交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 133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杂交稻种业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杂交稻未来育种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何强,邓华凤,孙平勇,张武汉,舒服,邢俊杰,彭志荣[8](2020)在《杂交水稻》文中研究说明1.引言杂交水稻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成就之一。1964年,袁隆平受一株具有显着杂种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的启发,率先在籼稻中开展雄性不育的研究,并于1966年首次报道"水稻的雄性不育性",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之后,相继研究成功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提供了有力佐证。

杨金松,黄志谋,张再君,邱东峰[9](2020)在《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文中研究说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亦出现杂交种的育种产量持续徘徊不前的局面,两系法、三系法杂交种产量相当。分析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三系杂交稻技术路线上限制于核质互作配套机制要求有选择性地使用亲本而形成两大杂种优势群,多年来较少补充优质的种质资源,杂种优势群内遗传基础不丰富;两系杂交稻的杂种优势来源没有突破三系杂交稻杂种优势形成模式;杂交稻的杂种优势群内种质创新及杂种优势群理论创新研究乏善可陈。本文从生物技术应用、水稻远缘杂交研究、育种研究力量整合等方面就杂交水稻育种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祁飞翔[10](2020)在《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文中认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亚洲栽培稻有籼稻和粳稻之分,而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往往要强于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具有很强的增产潜力。研究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形成机理不仅对水稻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其他禾谷类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对3个甬优系列杂种(甬优4953,甬优4949和甬优4149)和2个春优系列杂种(春优295和春优2915)衍生的5个F2分离群体进行籼粳成分分析以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剖析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无法获得亲本材料,我们通过F2群体的测序数据,推断出五个组合的F1基因型,并根据已有的甬粳49A的测序数据,得到甬优杂种的父母本基因组。由于春优品种缺失两亲本的信息,我们采用基因连锁区段合并的方法获得两个春优品种的亲本基因组信息。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关系来推断亲本的亲缘矩阵,明确这5个杂种的母本均属于粳稻亚群,父本均属于籼稻亚群。2.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信息以及基因型对5个杂交组合进行籼粳成分分析,杂种F1基因组不仅含有杂合片段,而且还存在偏籼和偏粳的纯合片段,表明这些父母本并不是典型的籼稻和粳稻,其中甬优品种的母本约有2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近25%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合籼稻基因组、纯合粳稻基因组的组分各占10%;春优品种的母本有约1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约10%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籼、纯粳组分各约占5%。3.通过对5个F2合成群体的每穗颖花数(SPP)、千粒重(TGW)和穗长(PL)进行GWAS分析,分别定位到42、11和17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其中Gn1a、Os SPL14、GW5和DEP1等多个已克隆基因与关联位点共定位。在3个甬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中分别定位到6、3和4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在2个春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分别定位到5、1和1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甬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显着多于春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4.构建了三个甬优F2群体的bin图,并以bin为遗传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对这三个群体进行QTL分析,一共定位到17个与SPP相关的QTL、22个与TGW相关的QTL、10个与PL相关的QTL和15个与TN相关的QTL。其中7个QTL(qSpp1、qSpp8.2、qTgw8.1、qTgw2.2、qPL6.3、qTn3、qTn8)在三个群体中共同检测到。它们既有加性,也有显性效应,对不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5.对甬优群体的结实率进行GWAS和QTL定位分析,没有定位到主效QTL。对已克隆的籼粳育性主效基因在F2群体中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育性基因在亲本间的基因型是相同的。6.通过对F2群体中定位到的QTL的优良等位基因型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优良等位基因积累的数目与产量性状正相关。结论:籼粳亚种间杂种的主效育性基因为纯合基因型,确保了杂种的育性正常;检测到的显性效应产量基因数目较多,并且有些主效产量基因在双亲均为纯合优良等位基因。因此,主效产量基因的加性效应保证了群体的较高均值,较多数目的显性基因互补提供了较大的杂种优势值,从而使亚种间杂种具有高产表现,得到推广。

二、三系细胞质在两系法杂种优势的利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系细胞质在两系法杂种优势的利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2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3 滇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4 B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5 D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6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2 两用核不育系的利用
    2.1 光敏核不育系
    2.2 温敏核不育系
    2.3 短光敏核不育系
    2.4 低温敏不育系
    2.5 湿敏核不育系
3 隐性核不育系的利用
4 展望

(2)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及特点
        1.2.2 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与恢复基因研究
        1.3.1 BT型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与恢复基因定位
        1.3.2 HL型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与恢复基因定位
        1.3.3 WA型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1.4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机理研究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1.3 育性鉴定
        1.4 DNA提取
        1.5 PCR反应体系及分子标记开发
        1.6 水稻组织总RNA提取、逆转录成cDNA及qRT-PCR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本晴中WA型恢复基因Rf2l(t)的定位
        2.1.1 9311及C31等代换系对WA型籼稻不育系的恢复力
        2.1.2 染色体片段叠代系的构建
        2.1.3 恢复基因Rf21(t)基因定位
        2.1.4 Rf21b(t)候选基因的预测
        2.1.5 Rf21(t)恢复WA型不育胞质的机理
        2.2 9311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2.2.1 Rf6对野败型籼稻不育系恢复力研究
        2.2.2 同质恢群体构建
        2.2.3 9311中WA型恢复基因的鉴定
        2.2.4 9311中WA型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3 讨论
        3.1 非恢复系材料中WA型恢复基因的鉴定
        3.2 WA型微效恢复基因的定位
        3.3 己糖激酶基因与育性恢复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中基因定位所使用物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CMS-D2细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杂种优势
        1.1.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1.2 棉花杂种优势表现
        1.1.3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1.4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1.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
        1.2.1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1.2.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1.2.3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效应
    1.3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研究和利用
        1.3.1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
        1.3.2 恢复基因效应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田间材料
    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4 试验设计
    2.5 实验方法
        2.5.1 棉花叶片DNA提取
        2.5.2 PCR反应体系
        2.5.3 凝胶电泳检测
        2.5.4 苗期生长参数
        2.5.5 叶片光合作用参数
        2.5.6 花粉量调查
        2.5.7 花粉活力测定
        2.5.8 花粉体外萌发
        2.5.9 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
    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群体构建和纯度鉴定
    3.2 CMS-D2不育胞质效应
        3.2.1 不育胞质对棉花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
        3.2.2 不育胞质对棉花全生育期主茎功能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2.3 不育胞质对高温胁迫下棉花花药发育状况的影响
        3.2.4 不育胞质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5 不育胞质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3.2.6 相关性分析
    3.3 恢复基因效应
        3.3.1 恢复基因对棉花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
        3.3.2 恢复基因对棉花全生育期主茎功能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3.3 恢复基因对高温胁迫下棉花花药发育状况的影响
        3.3.4 恢复基因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5 恢复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不育胞质的效应
        4.1.1 不育胞质对棉花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影响
        4.1.2 不育胞质对高温胁迫下棉花花药发育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影响
        4.1.3 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三系”杂交种应用前景探讨
    4.2 恢复基因的效应
        4.2.1 恢复基因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形成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介

(4)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创制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1 前言
    1.1 杂交水稻及光(温)敏不育系概述
        1.1.1 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
        1.1.2 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
        1.1.3 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tms5的定位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1.4 影响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的主要因素
        1.1.5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性改良研究的意义
    1.2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1.2.2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三种类别
        1.2.3 CRISPR/Cas系统的发现
        1.2.4 CRISPR/Cas系统的结构
        1.2.5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
        1.2.6 细菌CRISPR/Cas系统的免疫作用机制
        1.2.7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水稻分子育种上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质粒和菌种
        2.1.3 载体
    2.2 研究所需的试剂、仪器及培养基配方
        2.2.1 实验主要仪器
        2.2.2 实验主要试剂
        2.2.3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配方
    2.3 研究方法
        2.3.1 相关生物学实验步骤
        2.3.2 CRISPR/Cas9双靶点载体构建
        2.3.3 连接产物的转化(热激法)
        2.3.4 阳性克隆鉴定
        2.3.5 利用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
        2.3.6 T_0代转基因阳性水稻植株检测
        2.3.7 T_0代转基因阳性水稻植株靶位点突变检测
        2.3.8 水稻T_1代T-DNA-free突变株鉴定
        2.3.9 tms5编辑TGMS系的育性鉴定
        2.3.10 T_1代突变株系与野生型(WT)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11 T_1代tms5编辑TGMS系GXU41-5与野生型(WT)的米质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靶位点验证
    3.2 CRISPR/CAS9-TMS5双靶点表达载体构建
    3.3 水稻材料的遗传转化
    3.4 获得T_0代转基因阳性水稻植株
    3.5 靶点突变类型及突变效率
    3.6 T_1代T-DNA-FREE植株的获得
    3.7 TMS5编辑TGMS系的育性转换特性
    3.8 T_1代TMS5编辑TGMS系与野生型(WT)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9 T_1代TMS5编辑TGMS系与野生型(WT)的米质性状表现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编辑效率、突变特点和遗传特性
        4.1.2 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效应
        4.1.3 关于tms5编辑TGMS系的育性转换特性
        4.1.4 关于tms5编辑TGMS系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4.2 结论
    4.3 创新点
    4.4 问题与展望
        4.4.1 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脱靶效应的展望
        4.4.2 关于tms5编辑TGMS系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

(5)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基因Rfd1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利用
        1.1.1 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
        1.1.2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
    1.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1.2.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类型
        1.2.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
    1.3 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及利用
        1.3.1 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标记
        1.3.2 基于PCR技术的DNA指纹技术
        1.3.3 基于PCR技术与限制性酶切技术结合的分子标记
        1.3.4 基于测序的分子标记
    1.4 小麦660K基因芯片在基因定位中的研究
    1.5 果胶甲酯酶研究进展
        1.5.1 果胶甲酯酶的分类与结构
        1.5.2 果胶甲酯酶的功能
        1.5.3 果胶甲酯酶抑制剂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D~2型CMS系 Ju706A的表型观察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试剂及配制
        2.2.2 小花、花药的形态观察
        2.2.3 碘化钾染色
        2.2.4 扫描电镜观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育系Ju706A的小花、花药及花粉粒的表型分析
        2.3.2 Ju706A与LK783 的扫描电镜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Ju706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回交群体的构建
        3.2.2 回交群体的结实率调查
        3.2.3 小麦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混池构建
        3.2.4 亲本及混池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3.2.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遗传分析
        3.3.2 分子标记的筛选结果
        3.3.3 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4 讨论
        3.4.1 育性判断标准及遗传规律分析
        3.4.2 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第四章 Ju706A育性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筛选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小麦660K基因芯片分型
        4.2.2 SNP标记的开发
        4.2.3 小麦组织RNA的提取及c DNA第一链的合成
        4.2.4 候选基因的预测及筛选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麦660K芯片分型结果分析
        4.3.2 利用SNP标记缩小候选区间
        4.3.3 候选基因的筛选
    4.4 讨论
        4.4.1 BSA结合小麦660K芯片对候选基因进行精细定位
        4.4.2 候选基因的预测
第五章 TaRfd1 的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TaRfd1 的克隆
        5.2.2 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
        5.2.3 In Del标记的开发及合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RNA 的提取及c DNA 的合成
        5.3.2 TaRfd1 的克隆分析
        5.3.3 进化树分析
        5.3.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5.4 讨论
第六章 TaRfd1 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验证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6.2.2 VIGS载体的构建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亚细胞定位分析
        6.3.2 VIGS诱导TaRfd1 沉默
    6.4 讨论
        6.4.1 TaRfd1 的表达模式
        6.4.2 BSMV-VIGS技术有效沉默基因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YS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基因组分析及雄性不育候选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概况
    1.3 植物雄性不育概况
        1.3.1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GMS)
        1.3.2 小麦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MS)
        1.3.3 小麦温敏型雄性不育(TSMS)
    1.4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研究
        1.4.1 叶绿体与雄性不育
        1.4.2 线粒体与雄性不育
    1.5 细胞质基因组研究
        1.5.1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5.2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5.3 RNA编辑(RNA editing)研究进展
        1.5.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在植物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K519A、519B和YS3038 的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种植与取材
        2.1.2 小麦总DNA的提取
        2.1.3 测序拼接和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K519A、519B、YS3038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和基本特征
        2.2.2 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
        2.2.3 叶绿体基因组长重复片段分析
        2.2.4 中国春、K519A、519B和YS3038 之间蛋白编码基因比对
        2.2.5 一代测序验证非同义突变位点
        2.2.6 K519A和519B的系统发育分析
    2.3 讨论
        2.3.1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和基于叶绿体的系统发育分析
        2.3.2 不同品系的叶绿体基因组之间多态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K519A、519B和YS3038 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序拼接和分析
        3.1.4 线粒体基因比对分析和非同义突变位点的验证
        3.1.5 线粒体基因组共线性比较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K519A、519B、YS3038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基本特征
        3.2.2 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对和分析
        3.2.3 线粒体基因组开放阅读框的比对
        3.2.4 线粒体差异基因非同义突变位点的测序验证
        3.2.5 不同品种小麦线粒体基因组的共线性关系分析
    3.3 讨论
        3.3.1 小麦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多样性和基因功能异常
        3.3.2 线粒体基因重组与CMS
    3.4 小结
第四章 细胞质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功能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K519A与519B叶绿体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4.2.2 K519A、519B、YS3038 线粒体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4.2.3 BSMV-VIGS沉默候选基因
    4.3 讨论
        4.3.1 叶绿体基因表达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4.3.2 线粒体基因表达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研发历程
    1.1 野败型杂交稻三系配套研究
    1.2 配子体不育质源的引进与红莲型杂交稻研究
    1.3 探索化学杀雄途径培育强优势杂交水稻
    1.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的引进与两系法杂交稻研究
2 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2.1 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育种实现零的突破
    2.2 红莲型杂交稻育种首次实现突破,并在国内外大面积种植应用
    2.3 早、中熟高产杂交稻育种取得突破,为华南北部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2.4 优质抗病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取得巨大成效,并构建了广东两系法杂交稻产业化技术体系
    2.5 高产与超高产育种成效显着,育成17个超级稻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
    2.6 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2.6.1 优质恢复系的育种取得突破
        2.6.2 优质不育系育种成效突出
    2.7 率先开展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使育种效率大幅提高
    2.8 杂交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2.9 构建杂交稻产业化平台,促进了成果转化和种业的发展
3 问题与展望
    3.1 杂交稻面临的问题
    3.2 杂交稻育种方向
        3.2.1 培育适合于规模化、机械化、轻减化生产方式的杂交稻新品种,以满足生产方式急剧转变的需求
        3.2.2 培育品质均匀一致、整精米率高、外观与食味好的高产、抗病虫杂交稻新组合,以提高规模化生产者的种粮效益
        3.2.3 综合应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新技术,全面提升杂交稻的育种水平与育种效率

(9)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种的亲本系谱分析
    1.1 不育系的系谱
    1.2 恢复系的系谱
2 水稻杂种优势育种实践探讨
3 杂交水稻育种未来发展探讨
    3.1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助力杂交水稻产量育种
    3.2 加强水稻远缘杂交研究,提高水稻的杂种优势
    3.3 整合杂交水稻研究力量,为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作贡献

(10)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1.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与利用
    1.1 杂种优势的经典理论
        1.1.1 显性假说
        1.1.2 超显性假说
        1.1.3 上位性假说
    1.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1.2.1 水稻杂种优势的发展
        1.2.2 水稻籼粳亚种及遗传变异
        1.2.3 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1.3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3.1 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及其利用
        1.3.2 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1.3.3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3.4 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障碍及对策
        1.3.5 亚种间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
        1.3.6 杂种不育的遗传机制
    1.4 连锁分析
    1.5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5.1 关联分析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5.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1.5.4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流程
        1.5.5 GWAS的优点与不足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与表型考察
        2.2.1 田间试验
        2.2.2 表型考察
    2.3 实验方法
        2.3.1 DNA的提取
        2.3.2 DNA质量的检测
    2.4 测序数据的处理
    2.5 基因型提取及筛选
    2.6 亲本基因型推定方法
    2.7 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父母本基因型的推断
    3.2 籼粳成分分析
    3.3 F2群体性状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3.4 对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3.4.1 每穗颖花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2 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3 穗长关联分析
        3.4.4 单个F2群体的性状关联分析
    3.5 甬优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连锁分析
        3.5.1 甬优群体的bin图构建
        3.5.2 甬优群体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3.5.3 甬优群体的QTL定位
    3.6 优良等位基因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3.7 与产量相关的QTL的遗传效应
    3.8 结实率QTL分析
4.讨论
    4.1 亲本材料的缺位影响了杂种优势评估和遗传基础解析
    4.2 确保杂种正常育性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难点
    4.3 产量基因的互补或优良等位基因的纯合是进一步提高杂种表现的条件
    4.4 籼粳杂交稻未来育种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部分结果
    附录 Ⅱ 个人简介
致谢

四、三系细胞质在两系法杂种优势的利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J].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 生命科学研究, 2021(05)
  • [2]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D]. 王睿璇. 扬州大学, 2021(08)
  • [3]CMS-D2细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研究[D]. 左志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创制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D]. 覃玉芬. 广西大学, 2021(12)
  • [5]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基因Rfd1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D]. 牛富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YS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基因组分析及雄性不育候选基因鉴定[D]. 高宇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J].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8]杂交水稻[J]. 何强,邓华凤,孙平勇,张武汉,舒服,邢俊杰,彭志荣. Engineering, 2020(09)
  • [9]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J]. 杨金松,黄志谋,张再君,邱东峰.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04)
  • [10]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D]. 祁飞翔.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三系细胞质在二系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