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为科技进步主体的思考

以企业为科技进步主体的思考

一、让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主体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葛昀洲[1](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才正[2](2019)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农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食物供应资源需求更加多样化,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消费升级趋势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导向,使得农业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环境的动荡变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由静态竞争演变成为动态竞争,态势逐渐由企业之间转向供应链之间,供应链能力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因此,农业企业必须动态地感知机会、把握机会、重构资源,形成一定的供应链动态能力去适应复杂的竞争环境。将企业战略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供应链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农业企业绩效管理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农业企业在消费升级环境下,因供应链能力丧失而竞争乏力的问题。通过宏观环境分析结合理论得出农业企业外部环境特征模型,再对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进行了识别和建构,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农业企业绩效提升的功效和作用路径进行了验证和确立,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企业的供应链动态能力,提出培育机制和提升路径,具有积极意义在于构建了新的战略分析工具和理论应用的扩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消费升级下农业企业外部环境特征和演进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升级环境构成的界定,逐层解析并建构消费升级环境的动态特征模型。(2)以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企业绩效的综合提升作用为出发点,分析供应链动态能力同质性和异质性,构建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3)通过获取多家核心农业企业的供应链表现数据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维度进行识别和建构,并加以验证。(4)选取浙江、山东、辽宁省等(国省市级政府评价模式)样本企业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供应链动态能力功效和作用路径进行验证和确立。以证明有效于提升农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最终得以确立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建具有实际意义。(5)通过对已确立的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作用路径与实际功效,分析并得出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机制。本文应用结构方程建模和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消费升级的动态特征体现为复杂性、不确定性、敏捷性和新颖性,分布在农业企业竞争基础、供应链价值网络、农业企业核心价值活动、农产品和服务层面。(2)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概念模型,包括供应链学习创新能力、供应链战略协调能力、供应链商业模式再造能力和供应链业务流程优化能力,表现为一系列独特的组织流程。(3)“消费升级环境—供应链动态能力—农业企业绩效”互动关系研究表明,消费升级环境对于农业企业绩效具有驱动作用。进一步地检验了二者的内在作用机制,发现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体现在在环境动态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具体上,供应链动态能力各维度都对农业企业长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供应链战略协调能力对农业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4)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生成途径也很丰富,其中包括了匹配机制、组织机制、学习机制和动力机制四方面。其中,通过农业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培养,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技术核心知识的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提升。综上,本文以理论驱动和现实问题为背景,深入剖析了消费升级环境、供应链动态能力与农业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取得一定理论成果,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方面:(1)开发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框架以及测量表,通过深入具体的管理情境,通过企业实际数据的收集来进行相应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理论知识,对于传统的供应链静态管理研究而言有所拓展,使文章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基于消费升级外部环境特征和嵌入视角,以此来验证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长期驱动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培育机制和发展途径。(3)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核心农业集团或企业的供应链动态能力和特点,对我国农业企业的供应链动态管理能力建设提出相应对策,这有助于补充以往研究多是关于农业供应链的静态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方面,而对以核心企业供应链动态管理能力研究方面稍显不足的局面。

刘淑萍[3](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麻旎[4](2019)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以3省12市合作治理案例为表述对象》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因而发展或推进教育信息化成为时代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许多斐然的成就,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并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当下,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从1.0时代的“三通两平台”目标向2.0时代的“三全两高一大”目标迈进,这其中的关键便是要突破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因此,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实践中复杂情境下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困难,基于合作治理的分析框架,运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打开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合作治理的“黑箱”,剖析合作治理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相关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而回答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等在内的多主体合作何以可能、有效合作的条件以及无效合作的梗阻所在等,并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策略。第1章导论部分阐释了研究背景和主要问题,对当前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也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本研究在对实践观察与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信息化复杂合作层面如何有效推进?”这一核心问题。第2章对研究工具与分析框架进行了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是合作治理理论。本研究从合作治理理论产生背景、合作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以及合作治理理论对研究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问题的契合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从合作治理理论出发,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从环境、结构、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来剖析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教育信息化的多主体合作治理推进过程。第3至第6章,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四个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本方式进行全面的解析,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第7章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最后,第8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并提出不足与展望。第3章对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所面对的复杂环境使得相关的治理主体在其中交错相伴,成为一个大范围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各个主体对彼此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主要表现为权力、技术与人才、资金三方面的依赖。正是由于当下这种复杂的环境以及教育信息化主体间的资源依赖使得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需采用合作治理的形式。第4章对教育信息化中的主要主体结构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基本主体——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角色进行分析,指出政府从包揽全局到监督管理的转变;企业从从短期合作到长期参与的转变;学校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并梳理了其中的主要关系,包括府际关系、政企关系、多企业间关系以及校企关系。进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两种主体间的合作层次(简单合作层次、复杂合作层次)进行了展示。简单合作层次主要表现为单个企业与单个学校或区县级地方政府,具有关系简单、联系简单容易、合作层次比较低、更容易达成合作目标等特点,这种合作层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复杂合作层次主要表现为多个企业与市级及以上区域政府的合作,具有涉及主体多、关系网络复杂、沟通线路多且复杂、合作层次较高、消耗成本高等特点,复杂合作层次在地市级以上教育信息化中比较多见,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因而是本研究探讨的重点。第5章以教育信息化多主体合作被建构的理想过程的理论模型为参照,描述主体间静态结构在实证合作过程中的运作过程,以便从中挖掘合作治理“痛点”。本研究基于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主体结构关系,搭建合作治理的模型,揭示合作被建构的理想过程,从中挖掘多主体合作过程中解决教育信息化核心问题的过程阶段及中间机制,即目标的共享、信任的建构、承诺的延续、共识的形成四个循环阶段。而后,参照合作治理理想过程的理论建构模型,分析现实合作过程与理想过程模型存在的差异,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及标准阶段,二是签订合作协议阶段的责权利分配阶段,三是合作过程中冲突的解决阶段,四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持续运维服务阶段。第6章对教育信息化有效合作的实现机制与复杂情景下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困境以及原因进行了探究。本研究认为简单合作层次之所以能够有效推进,原因在于能够实现完整资源对接链条、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平台与服务精准对接以及角色定位清晰。同时研究指出,在复杂合作层次下,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平台重复建设不互通、产品与服务重“量”轻“质”、产品与服务的供需不匹配等主要问题。进而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发现,合作程度不深入、合作能力有缺陷、合作效率尚低下、合作意向仍薄弱四个方面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合作程度不深入体现于政企之间连约不持续、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能力有缺陷包含了资金使用、合作识别、市场垄断等多种合作胜任力的缺失;合作效率低下凸显了政企合作过程中双方进行物流交换、资金给付、信息交流的乏力;合作意向薄弱暴露出复杂层次政企两个主体间信任桥梁搭建、资源依赖程度和承诺履行的不稳健、不深入与不及时。第7章针对前文对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的分析框架及实证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研究基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的合作治理分析框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其一,优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环境,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应完善宏观政策引导体系、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建设进程、适当放宽企业准入限制。其二,改善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结构,在厘清政府内部结构关系的同时,完善政府内部与外部的互通网络。其三,调试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过程,具体包括: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开发资源精准对接平台、构建冲突沟通化解机制、完善应用评价体系。其四,深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理念,主要是深化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于合作治理的共识。第8章主要是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在反思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未来展望。本研究在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四个方面,分析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探究合作治理为何会出现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以及合作治理何以可能,剖析教育信息化主体间的结构关系,解构教育信息化多主体合作治理的过程及中间因素,据此寻求影响合作治理的困境,讨论教育信息化有效推进的路径,依次回应本研究提出的核心问题。但也应该指出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项研究的研究方法、数据资料收集、研究内容、理论延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期待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有效弥补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从而能够有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主体间关系的调和,政府、企业与学校能够切实以合作治理的方式,共同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构建适应新时代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崭新格局。本研究基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的合作治理框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合作治理的困境及原因,在解释框架、研究内容、政策建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解释框架方面,本研究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紧扣研究的现实问题,构建“环境—结构—过程—结果”的合作治理框架,分析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在研究内容方面,本研究基于理论框架,拆解合作治理的一般性过程,打开合作治理的“黑箱”,揭示教育信息化领域多主体合作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教育信息化治理的“痛点”,是在学界既有研究基础上对于研究内容及理论解释的延伸。在政策建议方面,本研究着重关注优化环境、改善结构、调试过程、深化理念等四个方面,这是基于合作治理理论框架下所提出来的,对于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问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总之,本研究通过将以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将教育信息化推进困境及原因分析、探索合作治理的可行路径联系在一起,是运用合作治理这一工具围绕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问题,构建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的有益探索。

李洋[5](2019)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旨在破除全球化时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国有体制发展前景的质疑。“公有制必然不如私有制”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把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中国经济的枷锁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公正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经济发展历史的回顾,以及与全世界范围内其他经济体国有企业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寻找出我国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国有企业不仅存在于具有社会主义传统的欧洲国家,连私有化至上的美国也并非没有国有企业。学界常有观点认为西方国有经济的比例比中国低很多,但是以新加坡为例的不少完全市场经济体也拥有着很高的国有经济比例。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可以说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但为何也能够实现经济成功呢?这些都是简单支持私有化的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所以说,草率的把所有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国有体制是不负责任的。回顾历史,那些不立足本国国情就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试图通过激进的私有化实现经济发展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拉美国家、菲律宾等经济体陷入长久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例证。而这些国家也基本失去了实现工业化的机会。反观同时期有着更高国有企业比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却完成了脱贫和赶超。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与所有制无直接关系的。很多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在私有企业,尤其是在股权分散的大型私有企业里一个都不会少。如此可见,简单的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帮助。从西方成功的国有企业经验中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按照市场规则有效治理国有企业,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管控和规避,完全不会比私有企业做的差。从对法国国有经济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在承认国有企业贡献和地位的同时,法国政府不推行激进私有化,而是通过积极改革保持企业竞争力,使其成为国家核心技术的掌握者。德国的国有企业也在战后恢复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在经历了几轮私有化后,近年来德国在电力等行业开始出现重新国有化的呼声。而北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则是支撑其高福利经济的重要部分,且在创新能力上走在世界前列。亚洲的新加坡和韩国则更加是利用国有企业实现经济腾飞,完成工业化的典型案例。甚至在完全信奉私有化的美国也有着数量可观的国有企业,除了在公共事业部门外,也不乏涉足军工、金融、地产等行业。这些都说明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国有企业改革虽不是新问题,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只停留在企业微观治理的层面,并没有从全球化内外联动的视角,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直面指出坚定做大做强国有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信心来源。只有跳出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框架,从例证分析的角度才能更好找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绪论中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及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点;第一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客观总结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历史贡献。同时回顾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诞生及推广的原因和过程,阐明了这一趋势对我国经济在逐渐融入全球体系后的影响。为了解释这一影响,本文在第一章第二节阐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第二章首先总结和分析了质疑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一些理论,包括“委托-代理”“搭便车”“预算软约束”等问题,揭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否与企业的产权归属公有或私有并无关联。随后,本文对推行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陷阱”进行了梳理。最后,本章指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私有化改革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第三章,本文通过对法国、德国、北欧国家、美国等经济体的国有企业发展历史的分析和对比,总结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值得借鉴的地方。第四章则主要分析了与中国更为接近的韩国、新加坡等经济体的国有经济成分和私有化改革的尝试,试图找到可供我国采用的改革路径。本文的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就当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举措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国有企业发展的展望。

李素萍[6](2019)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分析》文中认为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媒介融合的前进的步伐,而伴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等都在发生着改变,主要依靠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企业品牌传播在这个变化中所受的影响可想而知。在媒介融合发展趋向于成熟的环境中,一些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的企业,他们的策略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新的传播思路。对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的策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品牌传播的经验与不足,从而为企业品牌传播提供更好的建议与方法。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品牌传播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所进行的策略调整,总结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的传播规律,并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对策思考。文章从四个部分开展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章节。在这一章中,笔者梳理了媒介融合环境下品牌传播策略分析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媒介融合的概念、特点、发展阶段、品牌传播的概念进行界定,为后文的分析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承上启下的环节,由二、三章组成。第二章,品牌传播与媒介融合的关系。该部分中叙述了品牌与媒介的关系,分别从传统媒体、新媒体与媒介融合时代,探析不同媒体时代媒介对品牌传播的重要作用;然后具体指出媒介融合环境对品牌传播受众、手段与内容方面的影响,揭示了品牌传播策略调整的媒介原因。第三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品牌传播存在渠道方面的主导性与内容方面的直白性等传播特点;到了新媒体时代,渠道不断拓展,内容更加精准、受众互动性更强、借势传播明显。这两个时代的传播策略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策略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形成对比研究。第三部分,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策略与效果分析。该章节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首先分析企业品牌传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品牌定位策略、媒介策略、内容策略、受众策略现状。结合大量案例阐释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策略的调整,该环境下企业品牌定位重新调整,媒介策略进行战略转型、内容兼具差异性与整体性、在受众行为模式转变后采用受众思维,加强互动策略。然后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策略的传播效果。第四部分,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此部分基于前文的策略分析指出目前企业品牌传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存在的传播内容吸引力下降过度传播现象严重、危机管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孙琴[7](2020)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文中指出谣言是一种古老的信息传播现象,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企业网络谣言在社交媒体上的泛滥对现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是艰巨的挑战,也是企业蜕变进化的机遇。从社交媒体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企业网络谣言在社交媒体时代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分析企业网络谣言案例的得失,总结不足之处。从中析出企业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为企业网络谣言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首先,研究梳理了谣言与网络谣言的定义和特点,界定了企业网络谣言的内涵。然后,以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分析为逻辑起点,对其在社交媒体中所体现的特点进行系统研究。其次,研究分析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结合案例“星巴克咖啡致癌事件”与“鸿茅药酒事件”对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进行探讨,发现目前企业应对网络谣言,存在意识淡薄、方法不足、外部环境不足等问题。最后,探讨企业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包括社交属性促使、经济利益驱动、社会情绪煽动三个方面。社交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传播主体话语权的增强,网络媒体的“放大镜”作用,让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工作更具挑战性。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应对网络谣言需要强化意识管理,对企业不实信息保持高度警惕,积极面对。在应对机制上,建立企业网络谣言预警机制、企业网络谣言控制机制、企业网络谣言防范机制;与公众的互动,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倡导公众理性筛选网络信息,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强化辟谣工作;深化企业信息公开,要借助社交媒体及时公布信息,引进新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的管控,企业联合起来,组建行业自治组织,搭建行业专业化辟谣平台和网站。

杨志甫[8](2019)在《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家族企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兴盛靠管理,而管理的竞争焦点在文化。企业文化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为使家族企业持续稳定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和研究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适应、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发掘出蕴藏在企业内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通过企业文化的定义和企业文化功能入手,阐述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现状,采用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度、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适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融合度、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行为的一致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对奥康企业文化的使命、适应性、参与性、一致性进行深入剖析,对奥康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评估,揭示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冲突的特性,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诊断与评估提供借鉴,并就如何建设家族企业文化促进家族企业持续发展提出了策略分析。从奥康企业的丹尼森文化模型的评估与诊断中启示我们,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平衡和协调,避免内部矛盾的发生和持续恶化。其中关键一点就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及企业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文化中的相关特性进行强化或弱化,或采取有效的策略使之相互促进和影响,以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的持久生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奥康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协调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家族企业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奥康企业文化的案例分析中同样我们看到了奥康企业在企业文化创新、领导力文化创新、管理文化创新、人本文化创新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的强大能量,它启示我们只有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并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企业员工只有将企业视为家,企业的凝聚力才会不断攀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助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艾尼瓦尔·吐尔逊[9](2020)在《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员工持股具有提高员工收入、促进员工积极性和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潜力,因而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重启员工持股制度,员工持股制度上升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沿,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员工持股制度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有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整体发展。广大企业员工和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收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为目标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实际上,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员工持股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伴随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三十多年期间,我国员工持股制度几经沉浮,经历过大力推广,也数次因各种问题而被紧急“叫停”,其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主要是因为我国关于企业员工持股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够完善、相关理论基础不够成熟。与过去相比,我国推行员工持股的市场经济条件和法律制度相对成熟,但整体而言,相关法律法规非系统化、非细致化问题仍然存在,这不利于员工持股的顺利推行。从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的实践情况来看,有些企业实践者仍然缺乏对员工持股制度功能作用的深入了解,只是把员工持股制度作为为员工谋短期福利的工具。理论界也有观点认为,员工持股具体的权利内容应该限定在分配领域,否则会降低企业决策效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员工持股制度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那么得到的结论和实际效果也有所不同。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目标是要“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就其追求的“利益共同体”理念而言,必须对员工持股制度的经济激励功能、公司治理功能、收入分配功能都给予同等的重视。如果仅仅强调员工持股的收益机制,而缺乏持股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性保障,难以让员工产生主人翁意识。收益分享为员工带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正向激励,而员工参与管理则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效路径。现阶段为了保障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顺利推行,仍然需要强化对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认识、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此轮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股制度改革还应坚持分类实施原则、公开透明原则、自愿入股原则。在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阐述了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解析了国有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演进阶段,并对各阶段实行员工持股的目的、特征、相关法律政策、问题进行归纳说明;第五章对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的现状进行阐述,并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模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还用案例法具体介绍了个体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情况,最后总结了现阶段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面临的困境;第六章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制度,以便为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第七章首先提出了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让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主体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主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2.1.2 后学院科学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协同理论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3.1.1 历史起源
        3.1.2 发展阶段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3.1.6 特点与启示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3.2.1 历史起源
        3.2.2 发展过程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4.1.1 项目简介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4.1.3 项目特点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4.2.1 项目简介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4.3.1 项目简介
        4.3.2 项目机制分析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4.5.4 经验与启示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4.6.1 三种模式概况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5.1.1 指标设计过程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5.1.3 访谈调研设计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5.2.1 企业博士后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5.4.1 企业因素
        5.4.2 高校因素
        5.4.3 外界因素
        5.4.4 自身因素
        5.4.5 培养结果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2)消费升级背景下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农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2.1 现有研究的不足
        1.2.2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案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意义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供应链动态能力研究综述
        2.1.1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动态能力
        2.1.2 供应链与动态能力的融合
        2.1.3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2.2 消费升级研究述评
        2.2.1 消费升级研究现状与动因
        2.2.2 国内外食物消费升级研究
    2.3 农业企业能力研究评述
        2.3.1 农业企业的概念与内涵
        2.3.2 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
        2.3.3 供应链动态能力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消费升级下的农业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1 农业企业外部环境构成及分析视角
        3.1.1 农业企业外部环境的界定
        3.1.2 农业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视角
    3.2 消费升级环境的动态演进
        3.2.1 消费升级环境的演进过程
        3.2.2 食物消费升级的影响
        3.2.3 新零售诞生与农业企业供应链提升需求
    3.3 消费升级下的农业企业外部环境变革
        3.3.1 政治环境的变革
        3.3.2 经济环境的变革
        3.3.3 社会环境的变革
        3.3.4 技术环境的变革
    3.4 消费升级下的农业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4.1 农业企业竞争基础
        3.4.2 农业企业供应链价值网络
        3.4.3 农业企业核心价值活动
        3.4.4 农产品及服务
        3.4.5 消费升级环境动态特征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消费升级下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概念模型构建
    4.1 农产品流通向企业主导供应链模式演进
    4.2 农业供应链重构模式演进
        4.2.1 早期探索(1978-1996)
        4.2.2 初步实践(1996-2008)
        4.2.3 推广试行(2008-2012)
        4.2.4 深化实施(2012-至今)
    4.3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识别
        4.3.1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4.3.2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同质性
    4.4 消费升级下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概念模型
        4.4.1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界定
        4.4.2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识别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作用机制及测度
    5.1 农业企业竞争优势机制的理论框架
        5.1.1 农业企业竞争优势
        5.1.2 农业企业绩效的维度构成
        5.1.3 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农业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框架
    5.2 供应链动态能力维度的构成内容
        5.2.1 供应链战略协调能力的维度构成
        5.2.2 供应链学习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
        5.2.3 供应链商业模式再造能力的维度构成
        5.2.4 供应链业务流程优化能力的维度构成
        5.2.5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整合
    5.3 供应链动态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5.3.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5.3.2 供应链学习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5.3.3 供应链战略协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5.3.4 供应链商业模式再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5 供应链业务流程优化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5.4 供应链动态能力指标体系的检验分析
        5.4.1 问卷设计
        5.4.2 抽样和数据收集
        5.4.3 因子分析
        5.4.4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总体测度指标体系
    5.5 基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农业企业绩效提升作用过程
        5.5.1 克服供应链学习惯性与补充知识缺口
        5.5.2 供应链战略模式转换与价值锚定
        5.5.3 供应链优势整合与顾客价值创新
        5.5.4 供应链核心流程改变与要素重构
    5.6 本章小结
6 互动影响模型构建及检验分析
    6.1 关系模型构建和理论假设
        6.1.1 消费升级下企业外部环境动态性的作用
        6.1.2 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6.2 “消费-能力-绩效”互动影响模型初始建模
        6.2.1 分析变量设置
        6.2.2 初始路径依赖与假设关系
    6.3 “消费-能力-绩效”互动影响理论模型的调整与确定
        6.3.1 农业企业样本选择与数据
        6.3.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3.3 初始模型的拟合性分析
        6.3.4 模型的调整与修正
        6.3.5 模型的最终确定
        6.3.6 总体路径系数分析
        6.3.7 拟合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培育机制及提升路径
    7.1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前置因素模型
        7.1.1 供应链动态能力形成分析
        7.1.2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前置模型
    7.2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培育机制
        7.2.1 供应链动态能力主体的培育
        7.2.2 供应链的学习机制选择
        7.2.3 匹配机制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
    7.3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强化与提升
        7.3.1 互补资源的甄选和获取
        7.3.2 供应链动态能力缺口与重构机制
        7.3.3 供应链组织文化培育
        7.3.4 供应链成员激励制度建设
        7.3.5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提升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8.2.1 理论贡献
        8.2.2 实践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8.3.1 夯实理论构念的维度
        8.3.2 深化消费升级的环境前因及其理论基础
        8.3.3 优化研究设计
        8.3.4 扩展研究情境
参考文献
附录1 消费升级环境动态因素变量对应表
附录2 农业企业绩效调查问卷
附录3 农业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测量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以3省12市合作治理案例为表述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的研究
        1.2.2 关于合作治理的研究
        1.2.3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教育信息化
        1.3.2 合作治理
        1.3.3 复杂合作层次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意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意图
    1.5 案例介说
        1.5.1 案例选取标准及结构
        1.5.2 案情总述
第2章 研究工具与分析框架
    2.1 研究工具:合作治理理论
        2.1.1 合作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2.1.2 合作治理理论的要义阐述
        2.1.3 合作治理理论与研究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问题的契合性
    2.2 分析框架
        2.2.1 环境:造就合作治理的“前情”因素
        2.2.2 结构:合作治理的三角行动格局
        2.2.3 过程:不断深化的合作
        2.2.4 结果:合作治理的困境及原因剖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环境及对治理形式的影响
    3.1 环境对治理形式的影响:理论模型
    3.2 教育信息化的环境
        3.2.1 社会经济环境
        3.2.2 制度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复杂环境中的相互依赖
        3.3.1 权力
        3.3.2 人才与技术
        3.3.3 资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主体结构
    4.1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其角色定位
        4.1.1 政府:从包揽全局到监督管理
        4.1.2 企业:从短期合作到长期参与
        4.1.3 学校: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参与
    4.2 教育信息化参与主体间的网络关系
        4.2.1 府际关系
        4.2.2 政企关系
        4.2.3 多企业间关系
        4.2.4 校企关系
    4.3 教育信息化参与主体间的合作层次
        4.3.1 简单合作层次:单个企业——单个学校/区县级地方政府
        4.3.2 复杂合作层次:多个企业——市级及以上区域政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过程
    5.1 模型建构:理想类型的合作治理过程
    5.2 实证展演: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合作治理过程
        5.2.1 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及标准
        5.2.2 签订合作协议,界定主体间责权利配置
        5.2.3 项目实施中的冲突及处理
        5.2.4 项目验收阶段的可持续合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困境及成因剖析
    6.1 简单合作层次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机制
        6.1.1 合作前提:完整资源对接链条
        6.1.2 疏导中介: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渠道
        6.1.3 重心下沉:平台与服务精准对接
        6.1.4 角色定位:各安其位,通力合作
    6.2 复杂合作层次下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困境
        6.2.1 资金难题:建设投入不足,企业难以获利
        6.2.2 “信息孤岛”:平台重复建设,不互联互通
        6.2.3 “面子工程”:产品与服务重“量”轻“质”
        6.2.4 无效供给:产品与服务的供需不匹配难题
    6.3 探源:复杂合作层次下教育信息化推进困境的成因
        6.3.1 合作程度:连约情况、合作关系
        6.3.2 合作能力:资金使用能力、合作识别能力、市场垄断能力
        6.3.3 合作效率:物流效率、资金流效率、信息流效率
        6.3.4 合作意向:合作依赖、合作信任、合作承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的策略探讨
    7.1 优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制度环境
        7.1.1 中央政府应完善宏观政策引导体系
        7.1.2 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建设进程
        7.1.3 适当放宽企业准入限制
    7.2 改善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结构
        7.2.1 厘清政府内部结构关系
        7.2.2 完善政府内部与外部的互通网络
    7.3 调适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过程
        7.3.1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7.3.2 开发资源精准对接平台
        7.3.3 构建冲突沟通化解机制
        7.3.4 完善应用评价体系
    7.4 深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理念
        7.4.1 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正确认识
        7.4.2 对于合作治理:凝聚主体共识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未来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政府访谈提纲
附录二: 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校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整理说明
附录五: 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访谈记录
致谢

(5)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
        一、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综述
        二、“华盛顿共识”的含义及影响
        三、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四、发达国家(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理论及案例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及全球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分析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全球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推广下的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对不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三、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倾向及其影响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误区
    第一节 “国企病”不专属于国有企业
        一、委托-代理问题
        二、搭便车问题
        三、软预算约束问题
    第二节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陷阱”
        一、陷阱一:行业的选择
        二、陷阱二:企业的定价
        三、陷阱三:合适的收购者
        四、陷阱四:腐败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同于私有化
        一、“混合所有制”概念的提出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
    第四节 发展国有企业不代表“民营经济离场”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现实依据
        二、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依据
        三、发展民营经济的历史依据
第三章 欧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借鉴意义
    第一节 法国:社会主义文化土壤下走出的全球性国有企业
        一、法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三、法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德国国有企业:经济国家主义的有效实践
        一、工业化中功不可没的德国国有企业
        二、德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三、德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三节 芬兰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楷模
        一、“红色政权”下的芬兰国有企业
        二、芬兰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改革
        三、芬兰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美国国有企业:美国“无国企”的真相
        一、美国国有企业的分类及特点
        二、美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三、美国经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和思考
第四章 亚洲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借鉴意义
    第一节 韩国:经济起飞依靠集权政府下的国有企业
        一、韩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韩国的国有企业治理与改革
        三、集权政府下的经济起飞
        四、韩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反思
    第二节 新加坡:国有企业治理的成功案例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
        三、淡马锡模式的成功和借鉴意义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及评估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一、《指导意见》的改革思路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足
        一、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型问题
        二、实行有效监督的问题
        三、选人用人的问题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点
        五、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治理有机统一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节 “前全球化”时代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前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前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实践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带来新挑战的原因
        二、全球化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的新挑战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
        一、政策机遇
        二、改革叠加期机遇
        三、“逆全球化”倒逼机遇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国有企业适应全球化趋势改革的基本路径
        一、党的领导
        二、法人治理结构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国有企业走出去
        五、国有企业道路自信
    第二节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主要改革对策
        一、应对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相对弱化的改革对策
        二、应对生产要素不对等流动的改革对策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媒介融合的研究现状
        1.2.2 品牌传播的研究现状
        1.2.3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品牌传播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媒介融合概念界定
        1.5.2 品牌传播概念界定
2 品牌传播与媒介的关系
    2.1 品牌传播与媒介的关系
        2.1.1 传统媒体时代:渠道为王
        2.1.2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
        2.1.3 媒介融合时代:融合为王
    2.2 媒介融合对品牌传播的影响
        2.2.1 对传播内容的影响
        2.2.2 对传播渠道的影响
        2.2.3 对传播受众的影响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时代的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3.1 传统媒体时代的企业品牌传播策略
        3.1.1 传播渠道的主导性
        3.1.2 传播内容的直白性
    3.2 新媒体时代的企业品牌传播策略
        3.2.1 针对传播过程的互动式策略
        3.2.2 针对传播内容的精准化策略
        3.2.3 针对传播渠道的借势化策略
4 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策略与效果分析
    4.1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品牌传播定位策略
        4.1.1 老牌企业的品牌传播定位调整
        4.1.2 新兴企业的品牌传播定位调整
    4.2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品牌传播媒介策略
        4.2.1 传统媒体传播的战略转型
        4.2.2 新媒体传播的融合策略
        4.2.3 媒介融合传播策略
    4.3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品牌传播内容策略
        4.3.1 内容的差异化策略
        4.3.2 内容的整体化策略
    4.4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品牌传播受众策略
        4.4.1 受众行为模式演变
        4.4.2 受众思维策略
        4.4.3 参与互动策略
    4.5 传播效果分析
        4.5.1 媒介融合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4.5.2 案例分析:康师傅2018春节期间传播策略及效果分析
5 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5.1 存在的问题
        5.1.1 传播内容的吸引力下降
        5.1.2 过度传播现象的加重
        5.1.3 危机传播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5.2 对策与思考
        5.2.1 创新融合理念,深耕传播内容
        5.2.2 拒绝过度传播,找准传播重点
        5.2.3 重视传播危机,完善应对机制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企业网络谣言传播在社交媒体中的特点
        一、信息传播的高速多样
        二、信息传播的范围扩大
        三、传染力和破坏力跨越式增强
        四、信息传播的不稳定与网络失范
    第二节 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
        一、引发企业公信力危机
        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三、引起社会心理恐慌
        四、实现另类舆论监督
第二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
    第一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意识淡薄
        一、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二、企业缺乏互动意识
    第二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不足
        一、企业网络谣言应对“重堵轻疏”
        二、企业网络谣言应对缺乏联动
        三、企业网络谣言应对滞后
    第三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环境不足
        一、法律监管谣言仍待具体
        二、网络空间环境仍待建设
        三、公众媒介素养仍待提升
第三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社交属性推动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一、社交化属性与传播的隐蔽性
        二、主体多元致使信息不可控
        三、多媒体手段使信息真假难辨
    第二节 经济利益驱使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一、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失衡
        二、流量为王与眼球效应的滥用
    第三节 社会情绪煽动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一、信息不畅与先入为主心理
        二、利已主义与情绪筛选
        三、社会负面情绪的宣泄
第四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企业网络谣言的机制应对
        一、建立企业网络谣言应对机制
        二、健全企业网络谣言新闻发言人机制
        三、增强企业网络谣言信息处理机制
    第二节 公众的理性引导与责任意识
        一、培养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
        二、倡导理性筛选网络信息
        三、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
    第三节 推进和深化企业信息公开
        一、企业借助社交媒体及时公布信息
        二、新技术手段加强企业信息的管控
        三、搭建行业专业化辟谣平台和网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8)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家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企业文化与企业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结合
        1.4.3 案例研究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研究思路
    1.7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家族企业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家族企业概念的界定
        2.1.2 我国企业家族化程度
    2.2 企业文化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
        2.2.1 企业文化的概念
        2.2.2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概览
        2.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2.2.4 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
    2.3 企业文化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
        2.3.1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2.3.2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2.3.3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
        2.3.4 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
第3章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3.1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战略的匹配
    3.2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管理的适应性
    3.3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制度的融合度
    3.4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员工行为的一致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奥康集团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4.1 奥康企业状况
    4.2 基于丹尼森文化模型的奥康企业文化分析
        4.2.1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使命
        4.2.2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适应性
        4.2.3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参与性
        4.2.4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一致性
    4.3 奥康企业的文化发展分析
        4.3.1 奥康企业文化阶段性模型分析
        4.3.2 奥康企业文化发展分析总结
    4.4 奥康企业文化塑造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启示
第5章 塑造企业文化促进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5.1 建设与国家主流文化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5.2 提炼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5.2.1 企业家精神
        5.2.2 企业家精神的概括和提炼
    5.3 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5.4 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5.4.1 精准定位、创企业动力之源
        5.4.2 加强领导,率先垂范
        5.4.3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5.5 坚持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与相关理论
    2.1 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
        2.1.1 所有权
        2.1.2 员工持股方式
        2.1.3 员工股份获得方式
        2.1.4 员工持股结构
    2.2 国外相关理论
        2.2.1 双因素经济论
        2.2.2 分享经济论
        2.2.3 民主公司论
        2.2.4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论
        2.2.5 委托代理理论
        2.2.6 心理所有权理论
    2.3 国内相关理论
        2.3.1 职工主体论
        2.3.2 劳动力产权论
        2.3.3 劳者有其股思想
        2.3.4 人力资本产权论
第3章 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建设
        3.1.1 国有企业历来重视经济民主建设
        3.1.2 员工持股制度可补充国有企业原有经济民主制度
    3.2 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创新
        3.2.1 员工持股制度促进创新投入和创新投入效率的路径解析
        3.2.2 员工持股制度促进员工创新意愿和知识分享的路径解析
    3.3 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3.3.1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3.3.2 员工持股制度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的路径解析
    3.4 有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第4章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演进历程
    4.1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起源
        4.1.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动因
        4.1.2 重新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1.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雏形
        4.1.4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员工持股制度
    4.2 探索阶段(1980 年代初期-1991 年)
        4.2.1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获得认可
        4.2.2 出现的问题
    4.3 规范化阶段(1992 年-1998 年)
        4.3.1 相关政策法规及其演变
        4.3.2 发展概况
        4.3.3 员工持股方式与资金来源
        4.3.4 员工持股模式的创新
        4.3.5 出现的问题
    4.4 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发展阶段(1999 年-2012 年)
        4.4.1 相关政策法规及其演变
        4.4.2 发展概况
        4.4.3 出现的问题
    4.5 有序稳定推进阶段(2013 年至今)
        4.5.1 员工持股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实现路径
        4.5.2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制度政策
        4.5.3 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政策
第5章 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实践
    5.1 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制度
        5.1.1 基本情况
        5.1.2 主要特征
        5.1.3 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目的
        5.1.4 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模式的缺陷
        5.1.5 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5.2 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中国电器院案例分析
        5.2.1 公司介绍
        5.2.2 员工持股方案
        5.2.3 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5.2.4 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成效
    5.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5.3.1 国有资产流失担忧影响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进程
        5.3.2 对员工持股制度的认识不够成熟
        5.3.3 持股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并未得到重视
        5.3.4 相关员工持股法律规定不衔接
        5.3.5 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单一
        5.3.6 相关税收政策存在尚不明确的地方
第6章 西方发达国家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启示
    6.1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
        6.1.1 美国ESOP的运作机制
        6.1.2 美国ESOP的特征
        6.1.3 ESOP—美国流行的员工所有制形式
    6.2 英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6.2.1 英国员工持股制度发展的背景
        6.2.2 英国员工股持股计划的主要类型与相关制度安排
        6.2.3 英国税收优惠型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概况
        6.2.4 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
    6.3 法国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制度
        6.3.1 法国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的发展背景
        6.3.2 法国当前流行的四种计划
        6.3.3 法国的员工董事制度
        6.3.4 法国员工持股和利润分享的发展概况
    6.4 西方发达国家员工持股制度的启示
        6.4.1 以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和引导员工持股的发展
        6.4.2 利用税收优惠刺激员工持股的推广
        6.4.3 鼓励企业员工广泛参与
        6.4.4 注重员工持股期限的长期化
        6.4.5 工会积极参与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
第7章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原则及建议
    7.1 坚持的原则
        7.1.1 分类实施原则
        7.1.2 公开透明原则
        7.1.3 自愿入股原则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和建立有关员工持股制度的法律法规
        7.2.2 为员工持股制度提供税收和信贷支持
        7.2.3 适当扩大持股员工范围
        7.2.4 员工股份的转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7.2.5 建立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容错机制
        7.2.6 加强所有权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四、让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主体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2]消费升级背景下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农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 才正. 浙江大学, 2019(02)
  • [3]“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4]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以3省12市合作治理案例为表述对象[D]. 麻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 李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媒介融合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分析[D]. 李素萍.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D]. 孙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家族企业发展研究[D]. 杨志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9]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D]. 艾尼瓦尔·吐尔逊. 吉林大学, 2020(08)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以企业为科技进步主体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