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信息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竞秋[1](2019)在《数字·数据·知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与整合》文中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和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档案资源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和重要的知识资源,引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以数字、数据和知识多元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加快档案资源建设与整合,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档案机构服务能力,满足社会的信息和知识需求,成为档案机构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新时代新技术为背景,通过对数字、数据和知识的研究和对比,分析三种形式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拓展应用,并在分析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档案、数据档案和知识资源的交叉融合,多元开发以及提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研究对策。

张燕[2](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荆欣[3](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AACLM数字体验中心建设框架和运行模式,以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融合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三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影响因素、服务原则、融合策略进行论述;第五部分为本文重点,构建了非遗AACLM数字体验中心框架和模式,从运营主体、定位方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四层进行了讨论;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李宏伟[4](2017)在《浅谈信息时代的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文中认为信息时代被称为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编研与开发工作也不例外。本文以信息时代的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为中心进行论述,具体介绍了信息时代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时代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工作的现状,重点论述了信息时代如何强化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工作,希望进一步提高档案编研与开发工作的质量,使得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工作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冯惠玲,张斌,徐拥军,加小双,丁子涵,刘晓菲,张倩[5](2014)在《多学科视角下的档案学理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1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步人一个多元化的快速变革时代。流动性、技术性、多元性等现代社会特征日益凸显,后现代主义思潮愈加泛滥,传统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被全方位的批判和反思。社会环境的多元变化促使档案领域主动或被动地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档案学理论研究也开始朝着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开始应用于档案学理论研究中,无论是档案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档案应用理论研究,都在多元视角的切人下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档案学理论研究领域呈现兼纳百川、百花齐放之势。这使我们更加切实地感受到: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是档

蔡丽娜[6](2019)在《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档案馆作为我省最大的综合性档案馆,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主要承担着云南省清末、民国至新中国建立以后省级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的历史档案保存、开发和利用,促进多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历史重任。随着“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推广应用,云南省档案馆必须不断加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档案信息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档案研究、开发、应用水平。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既为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对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水平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用户需求作为档案事业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今天,也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和新要求。在抓住社会信息化发展契机的同时更好的把握档案用户需求,以此指引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促进信息化供给能力的提升,实现云南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弯道超车”,建设数字化云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从用户需求视角对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理论探讨,主要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用户需求指导下的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相关概述。主要对文章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明确了用户需求研究应用于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价值。第二章: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对于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内容引入上一章理论知识,结合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实践,具体分析了研究意义所在。第三章:基于档案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分析。这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近年来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档案用户需求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则从用户需求角度,通过问卷及实地访谈的方式对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第四章:开展用户需求调查研究后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根据以上档案用户需求的研究和开展需求调查的分析,结合云南省档案馆馆藏资源、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等各方面现状,对下一步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谢辰慧[7](2018)在《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现状及趋势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我国档案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着手,基于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研究对知网上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围绕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内涵、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及档案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六个焦点问题展开探讨,阐述了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的现状以及关注的热点问题。并指出目前研究的问题及对策,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设想。

伍媛媛[8](2016)在《信息时代明清档案编研开发的探索与思考》文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档案编研开发工作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它转变了档案编研理念,丰富了档案编研资源,改变了档案编研模式,拓展了档案编研空间,给档案编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明清档案如何利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转变传统的编研思维方式,探索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新特点、新思

赵雄,李国荣,伍媛媛[9](2014)在《档案文化建设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近10年全国档案编研开发工作的回顾与思考》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魂魄。明清之际大思想家顾炎武说过:"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此言道出民族文化的真谛所在!中华古国五千年文明,悠悠历史虽渐行渐远,却根脉不断,薪火相传。何也?档案为凭,史笔有证!档案文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要求,档案工作要由"三线"走向"一线",要使"死档案"变成"活资料",使档案馆变成"思想库"。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具有独特作用。

王旭东[10](2013)在《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指出档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开发利用使其服务于人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档案蕴藏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强化档案馆文化功能,更有助于社会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在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成为主要国民经济部门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档案事业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新方向。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借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观察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类型、意义,阐述了面临的障碍与困难,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对策和办法。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共五章:第一章:“档案文化资源概说”。主要分析了档案的文化价值,在分析“文化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对其资源特性、类型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与意义”。主要给“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做了定义界定,说明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各个层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第三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面临的‘文化危机”’。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不足和问题。并着重对档案馆正在经历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和肇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主要从公益性开发利用与产业性开发利用两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及内容。在公益性开发利用方式中,讨论了以档案馆为首要主体的编研、展览、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产品开发、社会教育等开发利用方式。在产业性开发利用方式中,主要对档案馆的文化商品开发活动,对文化产业部门进行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第五章:“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主要针对第三章所分析的各种阻碍因素和第四章的开发利用需要,认为应当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从观念、资源、信息化、制度、机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档案界围绕档案与文化进行了为时甚久的讨论,但至今罕见专门以“档案文化资源”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档案学研究者、实践者对这个问题的共同关注,以便更好地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使档案文化资源这一文化富矿能服务于我国的文化战略,服务于公众的文化需求。

二、信息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数据·知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价值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档案数字化
        1.2.2 档案数据化
        1.2.3 档案知识化
        1.2.4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跨学科交叉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涵义
    2.1 数字化、数据化与知识化的涵义
        2.1.1 档案数字化
        2.1.2 档案数据化
        2.1.3 档案知识化
    2.2 三种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2.2.1 工作对象方面
        2.2.2 参与主体方面
        2.2.3 技术手段方面
    2.3 三种形式的发展现状
        2.3.1 数字化建设
        2.3.2 数据化管理
        2.3.3 知识化服务
第3章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
    3.1 数字化
        3.1.1 数字技术的应用
        3.1.2 档案数字化的建设
        3.1.3 数字档案与数字档案馆建设
    3.2 数据化
        3.2.1 档案数据库建设
        3.2.2 数据挖掘与分析
        3.2.3 数据存储与安全
    3.3 知识化
        3.3.1 文本整理与信息化
        3.3.2 文献编纂与利用
        3.3.3 知识的价值再造
第4章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进步性
    4.1 必要性
        4.1.1 档案事业发展的内部需要
        4.1.2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外在需求
    4.2 可行性
        4.2.1 政府顶层设计的政策导向
        4.2.2 经济和科技的双重支撑
    4.3 进步性
        4.3.1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4.3.2 时代发展的适应性
第5章 基于三种形式的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
    5.1 跨越不同载体的整合
        5.1.1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
        5.1.2 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
    5.2 促进三种形式的交叉融合
        5.2.1 数字化与数据化
        5.2.2 数据化与知识化
    5.3 多元开发与用户至上
        5.3.1 坚持多元开发,保护资源多样性
        5.3.2 改善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感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2)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非遗与非遗档案
        2.1.2 非遗档案资源
        2.1.3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
    2.2 基本理论
        2.2.1 档案鉴定理论
        2.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理论
        2.2.3 文化共享理论
3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现状
    3.1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存在的问题
        3.1.1 非遗档案资源内容需拓展
        3.1.2 非遗档案资源缺乏生命力
        3.1.3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3.2 存在问题分析
        3.2.1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模式不合理
        3.2.2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机制不健全
    3.3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融合可行性
        3.3.1 技术环境成熟
        3.3.2 非遗档案资源丰富
        3.3.3 公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4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融合模式
    4.1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的影响因素
        4.1.1 区域禀赋因素
        4.1.2 用户需求因素
        4.1.3 资源组织管理
        4.1.4 技术支持能力
    4.2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原则
        4.2.1 服务性原则
        4.2.2 需求导向原则
        4.2.3 标准化原则
    4.3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融合策略
        4.3.1 非遗档案资源组织与管理
        4.3.2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模式转换
        4.3.3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体系优化
        4.3.4 非遗档案资源服务方式
5 非遗AACLM数字体验中心
    5.1 非遗AACLM数字体验中心建设框架
        5.1.1 非遗AACLM数字体验馆(中心)总体框架
        5.1.2 非遗数字体验馆(中心)主要功能
        5.1.3 非遗数字体验中心服务应用框架
    5.2 非遗AACLM数字体验中心运行模式
        5.2.1 非遗数字体验中心运营主体组织
        5.2.2 非遗数字体验中心定位与方向
        5.2.3 非遗数字体验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2.4 非遗数字体验中心评价考核机制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浅谈信息时代的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1 保护档案原件是转变编研开发方式的根本目的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转变编研开发方式的有力保障
    1.3 实现档案资源的全面利用是转变编研开发方式的最终目标
2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现状分析
3 加强档案编研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途径
    3.1 强化档案编研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组织体系
    3.2 强化档案编研人员业务能力, 提高档案编研队伍素质
    3.3 丰富档案编研内容, 提升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服务质量
    3.4 创新编研工作技术, 凸显档案编研与开发的数字化
    3.5 加强各类档案馆之间的合作, 形成档案编研与开发工作的合作机制
    3.6 强化档案编研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宣传力度, 促使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认同
4 结束语

(6)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用户需求指导下的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一、档案用户需求
        (一) 档案用户及其需求的类型
        (二) 影响档案用户需求的因素
        (三) 档案用户适用信息需求规律
    二、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一) 档案馆信息化概念及特质
        (二)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
        (三) 档案馆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三、用户需求应用于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第二章 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对于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改善档案馆服务内容和方式
    二、提升云南省档案馆服务竞争力
    三、推动云南省档案信息化发展
第三章 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一、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现状综述
        (一) 近期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
        (二)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服务及用户需求近况
    二、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
        (一) 调查说明
        (二) 调查数据分析
        (三) 调查发现及结论
第四章 基于用户调查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升对策
    一、优化需求馆藏资源开发
        (一) 馆藏资源按需推进数字化
        (二) 需求引导专题档案数据库构建
        (三) 创新档案信息产品编研
    二、完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一) 强化档案网站服务功能
        (二) 提升数字档案馆应用平台管理能力
        (三) 推进远程利用实现信息共享
    三、健全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一) 加强用户需求研究
        (二) 加大宣传激活需求
        (三) 拓展用户服务渠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现状及趋势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的学术价值
    (一)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二)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成果总体描述。
        1. 文献发文时间分析。
        2. 文献关键词分析。
        3. 文献来源分析。
    (三)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的主题分析。
        1. 档案资源体系的内涵和基本构成。
        2.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原则。
        3.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
        4. 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5. 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6.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7.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发展趋势探析。
二、结语

(8)信息时代明清档案编研开发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明清档案编研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1.保护档案原件是转变编研开发方式的根本目的
    2.信息技术发展是转变编研开发方式的有力保障
    3.实现全面利用是转变编研开发方式的最终目标
二信息时代明清档案编研开发的尝试与探索
    1. 拓宽编研选题外延
    2. 改进档案编研方式
    3. 扩展开发利用范围
    4. 丰富编研成果形式
三信息时代明清档案编研开发的问题与思考
    1. 编研开发基础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2. 档案安全与信息开发的矛盾
    3. 开放合作与产权保护的矛盾

(10)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档案文化资源概说
    第一节 档案与文化
        一、文化
        二、档案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及类型
        一、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
        二、档案文化资源的特性
        三、档案文化资源的类型
第二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主客体及意义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分析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主体——档案馆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其他主体
        三、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客体
    第三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实现档案文化价值
        二、有利于档案馆融入社会,参与国际文化事业
        三、有助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
        四、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五、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第三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二节 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一、档案馆文化身份难以获得认同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不显着
        三、档案馆缺乏清晰的文化定位
第四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
        一、加强编研,探索新的编研方式
        二、改进展览方式,贴近社会文化主题
        三、围绕档案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五、进行社会教育
        六、其他开发利用方式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性开发利用
        一、档案馆与“档案文化产业”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开发利用
        三、产业部门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 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一节 推进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改革
        一、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二、建立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机制
        三、探索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革新
        四、推动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机构建设
    第二节 提升档案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一、观念建设
        二、善用资源
        三、信息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信息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数据·知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与整合[D]. 王竞秋. 南昌大学, 2019(02)
  • [2]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服务融合研究[D]. 荆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0(07)
  • [4]浅谈信息时代的档案编研与开发利用[J]. 李宏伟. 档案学研究, 2017(S2)
  • [5]多学科视角下的档案学理论研究进展[A]. 冯惠玲,张斌,徐拥军,加小双,丁子涵,刘晓菲,张倩. 创新:档案与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集, 2014
  • [6]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研究[D]. 蔡丽娜. 云南大学, 2019(03)
  • [7]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现状及趋势探析[J]. 谢辰慧. 办公室业务, 2018(02)
  • [8]信息时代明清档案编研开发的探索与思考[J]. 伍媛媛. 历史档案, 2016(04)
  • [9]档案文化建设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近10年全国档案编研开发工作的回顾与思考[A]. 赵雄,李国荣,伍媛媛. 创新:档案与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集, 2014
  • [10]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 王旭东. 云南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信息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