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种商品食品被志贺氏菌污染调查

1043种商品食品被志贺氏菌污染调查

一、1043份市售食品类志贺邻单胞菌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筱,盛燕华,苏靖华,丁锦,桂燕华,赵冰,陆岚,丁明,朱林英,潘丽峰,郝莉鹏[1](2020)在《2014—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2014—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相关标准及《进出口食品中嗜水气单胞菌检测方法》对不同种类市售食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在监测的5 667份市售食品中,共有1 384份样本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24.42%;检出致病菌1 491株,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11.15%,632/5 667),存在混合污染情况;不同食品类别中主要致病菌检出情况不同,以畜内脏中检出率最高(38.47%,237/616);4个季度检出情况略有不同,以第4季度检出率最高(31.01%,441/1 442);流通环节中集贸市场的检出率高于超市的检出率;沙门血清型呈多样性分布。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不同食品类别主要致病菌不同,且存在多种致病菌混合污染情况,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吴甘林[2](2020)在《喹诺酮类耐药菌及耐药基因在罗非鱼和杂交鳢养殖中的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细菌耐药性问题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中愈发受到重视,喹诺酮类药物是水产养殖中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其耐药性问题也愈发凸显。罗非鱼和杂交鳢均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淡水经济鱼类,且均有着养殖产量高、养殖密度大等特点。罗非鱼和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养殖中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象也较为普遍。目前国内外对水产养殖动物(水产品)或养殖环境的细菌耐药性研究,多限于对某一种属菌株的耐药性研究,对反映鱼体或环境中细菌耐药情况不够全面。本研究旨在通过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和恩诺沙星)筛选培养的方式,了解不同养殖阶段罗非鱼和杂交鳢的鱼肠道及养殖环境中喹诺酮类耐药菌的产生比例及耐药细菌的种类,同时对罗非鱼和杂交鳢养殖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进行类型与丰度分析,明确喹诺酮类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评估喹诺酮类耐药传播风险,从而为建立水产品耐药防控技术提供数据支撑,以及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细菌平板计数法计算罗非鱼和杂交鳢在不同养殖阶段鱼肠道及养殖环境的菌落数量,结果显示,在各养殖阶段可培养菌的菌落总数相对稳定,维持在105CFU·g-1~107 CFU·g-1。鱼肠道菌群的耐药风险显着高于水产养殖环境的,其中罗非鱼肠道菌群对萘啶酸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7%和18.3%,杂交鳢肠道菌群对萘啶酸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7.7%和21.8%。在养殖的不同阶段中,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风险差异不显着,而不同品种、不同养殖区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来源样品的耐药菌群进行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在罗非鱼养殖中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鱼肠道及池塘水次之;而杂交鳢鱼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高于池塘水和底泥样品。罗非鱼肠道样品中喹诺酮类耐药菌群的优势菌群为埃希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细菌,而杂交鳢肠道样品中则为埃希氏菌属、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细菌。罗非鱼和杂交鳢环境样品中,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群则以气单胞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为主,且两者丰度之和显着高于肠道的。在不同采样点的不同采样时期中各菌属所占比例及变化未展现出明显规律性。采用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法对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进行类型与丰度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一共检出4种基因类型,分别是qnr A(qnr A1)、qnr B(qnr B10)、qnr S(qnr S1、qnr S5)和oqx AB(oqx A),其检出率分别为2.5%、7.4%、42.0%和34.7%;而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也检出4种基因类型,分别是qnr B(qnr B10)、qnr S(qnr S1)、oqx AB(oqx A)和aac(6’)-Ib-cr,其检出率分别为3.7%、29.6%、22.2%和7.4%。罗非鱼和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中PMQR基因普遍存在,其中底泥样品中PMQR基因丰度总量最高,其次为肠道和池塘水样品。罗非鱼源样品中各类PMQR基因的绝对丰度在103~107 copies g-1·(copies·m L-1),相对丰度在0.02%~0.96%;杂交鳢源样品中,各类PMQR基因的绝对丰度在103~108 copies·g-1(copies·m L-1),相对丰度在0.004%~41.17%。杂交鳢肠道和环境样品中oqx AB、qnr C和qnr B基因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罗非鱼源样品,而qnr S和qnr D的相对丰度则显着低于罗非鱼源的。比较不同养殖阶段PMQR的基因丰度,不管是肠道样品还是环境样品,都没有明显规律性。综上结果可得,在罗非鱼和杂交鳢的养殖过程中,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和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鱼体及其养殖环境中,鱼肠道菌群的耐药风险显着高于水产养殖环境的。不同养殖阶段喹诺酮类耐药风险无显着差异。水产养殖喹诺酮类耐药菌群以气单胞菌和埃希氏菌属为主,应开展水产养殖这两类细菌的耐药监测,并进一步开展其喹诺酮类耐药产生与传播机制的相关研究;另外应加强各养殖阶段的饲养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带来的耐药风险,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王素侠[3](2020)在《南京市某区细菌性腹泻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主要了解南京市某区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特征,从而为该地区的细菌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2.主要了解南京市某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特征,从而为该地区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主要采用疾病监测和现场调查方法。以2016年11月-2019年9月本辖区内哨点医院腹泻门诊、急诊发生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检出病原菌进行12种常见抗生素药敏分析。对2018-2019年南京市某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分析暴发事件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食源性疾病事件多因素分析时,设同次事件中未发病人群作为健康对照。2.利用SPSS 22.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和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对病例进行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就餐场所等变量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以是否检出病菌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共纳入70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27:1,平均年龄42.39±18.65岁。采集样本705份,患者检出阳性147人(20.85%),分离菌株154株(21.84%)。分离到的154株病原菌中,居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副溶血性弧菌(38.96%)、沙门氏菌(26.6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69%)。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分布多个血清群,副溶血性弧菌以O:3群最多(25%);沙门氏菌以D群韦太夫雷登最多检出10株(24.39%)。病原菌的检出以夏季最多68株(44.16%)。分离到的6种主要肠道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变形杆菌)对美罗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分别为87.09%,60.90%,88.88%,85.71%,40.00%,76.90%)和复方新诺明(分别为83.33%,24.39%,83.33%,50.00%,20.00%,15.38%)的耐药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达87.09%和88.88%,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均高达88.88%。气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邻单胞菌。细菌性腹泻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就餐场所、可疑食物、有疾病史是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外出就餐、动物源性食物、有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再次出现感染性腹泻。2.共收集某区暴发27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共发病178人,无死亡病例。检出细菌的事件为23起,事件细菌检出率为85.18%(23/27)。2018年和2019年的发病罹患率分别为6.14%(94/1530)和5.99%(84/1402)。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集中在8月份(13起)。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6~30岁组和31~45岁组(均占比28.65%)。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餐次主要集中在晚餐,晚餐事件数占比77.78%。发生场所主要在餐饮饭店、工地食堂,分别发生12起和10起,发病人数分别为70人和56人,各占39.33%和31.46%。危险食品以高发季节的动物源的海产品、肉类、蛋与蛋制品为主,发病人数114人,占64.04%。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月份、就餐场所、可疑食物、动物源食物、餐次是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暴发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和老人、外出就餐和晚餐(P<0.05)。暴发事件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45.16%)、沙门氏菌(32.26%)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4.52%)。以是否检测出细菌为因变量(未检出病例为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动物源性食物和职业员工是影响因素(P<0.05),以是否检测出细菌为因变量(健康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和老人、外出就餐为影响因素因素(P<0.05)。研究结论无论是常规监测还是暴发事件的细菌腹泻,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耐药性。餐饮饭店、动物源性食物、特定职业是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针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布,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邓桂花,宋眸,赵文荣,严威敏,王玉,赵然[4](2019)在《2015—2018年贵阳市水产品中致泻性弧菌监测》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5—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水产品中致泻性弧菌污染情况,为贵阳市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贵阳市水产品市场和餐馆的水产品检测致泻性弧菌,分析致泻性弧菌在贵阳市的污染和流行状况。结果 2015—2018年共采集960份样品,检出致泻性弧菌17株,各年检出率分别为2.50%,0.42%,2.92%和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50,P>0.05);不同种类水产品阳性检出率两两比较,甲鱼与贝类之间(χ2=11.301)和甲鱼与鱼类之间(χ2=6.490)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种水产品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阳市水产品中存在致泻性弧菌污染,检出率低于其他地区;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水产品批发和销售市场环境的消毒及监测。

陈美群,扎西拉姆,潘瑛子[5](2019)在《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检测方法概述》文中指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一种独特的革兰氏阴性、具极端鞭毛的人-兽共患病原菌,该菌可导致许多动物尤其鱼类等水生动物疾病频发,同时可引起腹泻、脑膜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等人类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发病率。由于该菌不能及时鉴定而导致的延误治疗,不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为此快速、准确的鉴别出该病原菌,有针对性的开展药物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对该菌的传统检测技术,免疫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概述,以期为该菌的快速、准确诊断提供详尽资料。

陈安明,张景辉,张秦永,杨军鹏,李梅基[6](2019)在《2013—2017年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白银市5个县区食品中致病菌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5年共监测食品样品24类1 638份,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90%,24类食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较大,其中生畜禽肉中致病菌检出率为18.97%,主要致病菌是致泻大肠埃希菌;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17.42%,主要致病菌是蜡样芽胞杆菌和阪崎肠杆菌;乳及乳制品检出率为16.54%,主要致病菌是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性海水产品检出率为15.00%,主要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熟肉及其制品检出率为5.71%,主要致病菌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结论 2013—2017年白银市部分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因此,应对这类食品的生产、流通和储存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吴晓峰,鲍思雯,周正豪,黄思源,金燕[7](2019)在《杭州市市售菲律宾蛤仔卫生状况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杭州市市售菲律宾蛤仔的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3个城区市售菲律宾蛤仔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微生物,以及铅、镉和铜含量。结果在杭州市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各采集样品6份。菌落总数为7.0×10~3.1×105 CFU/g,合格率为88.89%;大肠菌群计数为3.6~1 100.0 MPN/100 g,合格率为61.11%。分离出12属35种细菌275株,其中食源性致病菌6种23株,主要为溶藻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样品检出率为83.33%。铅含量为(0.224±0.100) mg/kg,铜含量为(0.980±0.353) mg/kg,均未超过安全限量标准;镉含量的M (QR)为2.227 (0.629) mg/kg,超标样品12份,超标率为66.67%;镉污染指数为1.19,为重度污染。结论杭州市市售菲律宾蛤仔存在微生物污染,以致病性弧菌为主,且存在镉污染。

宋元君,陈洪友,陈涌,罗嘉远,张曦,陈敏[8](2019)在《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筛查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株方法应用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种属特异性tlh基因和典型毒力基因(tdh1368特异性位点)建立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duplex PCR,D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体系并评价。方法对建立的DPCR检测体系,用单盲法评估特异性和灵敏度,用人工模拟样品、腹泻标本和水产品进行现场方法学评估。结果该法具有高特异性(100%)和灵敏度(≥1.5 ng/μl),用所建立的方法和培养法平行检测腹泻标本、市售水产品中的V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VP流行株的正确判断率为93.5%(29/31);对腹泻标本24 h内、模拟样品增菌后4~8 h内检测并报告VP大流行株。结论 DPCR结合常规样品增菌能加快样品中VP的检测和报告,为及时处理疫情提供技术支持。

徐奋奋,金晓霞,黄亚琴[9](2017)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副溶血性弧菌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食源性病原菌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基层实验室食源性暴发疫情病原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方法、荧光定量PCR和典型生化联合筛检法对239份临床样本、152份食品样本进行平行检测比较。通过标准菌株试验,观察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用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典型生化联合筛检法同时对239份临床患者腹泻样本和152份食品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1.72%,食品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19.73%、20.39%、20.39%,3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测方法的食品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敏感性试验结果检测下限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均为10-5稀释度(菌量22 cfu/ml),典型生化联合筛检法为10-4稀释度(菌量186 cfu/ml)。结论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仪器简单等优点,可应用于基层实验室的现场快速检测。

苗升浩,张娟,吴玲,许静静,童晶,薛诚[10](2017)在《2012-2015年徐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掌握徐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和可能来源,为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共采集11类1 300份食品样品,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工作手册进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1 30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81株,总检出率6.23%。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15.00%),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12.50%)、蜡样芽胞杆菌(4.13%)、金黄色葡萄球菌(2.93%)、创伤弧菌(1.22%)、单增李斯特氏菌(0.92%)和沙门氏菌(0.79%),未检出志贺氏菌和O157。各类食品中桶装饮用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21.43%),其次为乳与乳制品(16.28%)、水产品(14.93%)、肉与肉制品(9.76%)、冷冻饮品(4.92%)和餐饮食品(2.82%);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3,P<0.05)。不同采样地点中采自公共场所的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15.00%),其次为网店(10.00%)。结论徐州市市售食品中桶装饮用水、乳与乳制品、水产品、肉与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严重;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二、1043份市售食品类志贺邻单胞菌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43份市售食品类志贺邻单胞菌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2014—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来源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监测项目
        1.2.2 检测方法
        1.2.3质量控制
    1.3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浦东新区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情况
    2.2 浦东新区不同年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3 浦东新区不同食品类别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情况
    2.4 不同季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5 不同采样地点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6 沙门菌血清型分布情况
3 讨论

(2)喹诺酮类耐药菌及耐药基因在罗非鱼和杂交鳢养殖中的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喹诺酮类药物
    2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与耐药机制
        2.1 qnr基因
        2.2 aac(6’)-Ib-cr基因
        2.3 qepA基因
        2.4 oqxAB基因
    3 我国水产动物源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状况
    4 水产动物源细菌的PMQR基因研究概况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罗非鱼与杂交鳢养殖喹诺酮耐药菌群数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含药培养基的配制
        1.2 样品采集
        1.3 试剂与仪器设备
        1.4 实验方法
        1.4.1 样品处理
        1.4.2 细菌培养计数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养殖阶段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中细菌群数量特征
        2.1.1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的细菌菌落总数在养殖过程中的变化
        2.1.2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
        2.2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中细菌群数量特征
        2.2.1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的细菌菌落总数在养殖过程中的变化
        2.2.2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3.1 罗非鱼、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的菌群情况
        3.2 罗非鱼、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喹诺酮类耐药细菌情况分析
    4 小结
第二章 罗非鱼与杂交鳢养殖喹诺酮类耐药菌群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含药培养基的配制
        1.2 样品采集
        1.3 试剂与仪器设备
        1.4 实验方法
        1.4.1 样品处理
        1.4.2 细菌总DNA提取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中细菌群结构特征
        2.1.1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1.2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的微生物组成
        2.2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喹诺酮类耐药菌的菌群结构特征
        2.2.1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萘啶酸耐药菌的菌群结构特征
        2.2.2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恩诺沙星耐药菌的菌群结构特征
        2.3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中细菌群结构特征
        2.3.1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3.2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的微生物组成
        2.4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喹诺酮类耐药菌的菌群结构特征
        2.4.1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萘啶酸耐药菌的菌群结构特征
        2.4.2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恩诺沙星耐药菌的菌群结构特征
    3 讨论
        3.1 罗非鱼、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的菌群结构特征
        3.2 罗非鱼、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喹诺酮类耐药菌的菌群结构特征
    4 小结
第三章 罗非鱼与杂交鳢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布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处理
        1.3.2 样品总DNA提取
        1.3.3 PMQR基因检测
        1.3.4 PMQR基因的丰度分析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PMQR基因的类型与丰度分析
        2.1.1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PMQR基因的类型分析结果
        2.1.2 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样品PMQR基因的丰度分析结果
        2.2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PMQR基因的类型与丰度分析
        2.2.1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PMQR基因的类型分析结果
        2.2.2 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样品PMQR基因的丰度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罗非鱼、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PMQR基因的类型分析
        3.2 罗非鱼、杂交鳢及其养殖环境PMQR基因的丰度分析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南京市某区细菌性腹泻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南京市某区细菌性腹泻的现况调查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结果
    1.6 讨论
    1.7 结论
第二章 南京市某区2018-2019 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结果
    2.6 讨论
    2.7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菌性腹泻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附表1 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个案调查登记表
    附表2 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病例临床信息一览表
附录 感染性腹泻重要细菌性病原菌的诊断要点

(4)2015—2018年贵阳市水产品中致泻性弧菌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监测方法
    1.3 样本采集
    1.4 方法
        1.4.1 检测内容
        1.4.2 试剂和仪器
        1.4.3 检测方法
        1.4.3. 1 增菌
        1.4.3. 2 分离培养
        1.4.3.3生化试验
        1.4.3. 4 血清学鉴定
        1.4.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2 不同种类致泻性弧菌监测
    2.3 不同种类水产品监测
3 讨论

(5)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检测方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检测技术
    1.1 选择性培养基法
    1.2 生理生化鉴定技术
2 免疫学诊断技术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4 小结

(6)2013—2017年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方法
    1.3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情况
    2.2 不同监测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3 不同采样地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4 不同季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5 不同食品种类监测结果
3 讨论
    3.1 季度分析
    3.2 食品类别分析

(7)杭州市市售菲律宾蛤仔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1.2 试剂与仪器
    1.3 微生物检测
    1.4 重金属含量检测和污染程度评价
2 结果
    2.1 微生物污染情况
        2.1.1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2.1.2 不同城区样品细菌检出情况
        2.1.3 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2 重金属污染情况
3 讨论

(8)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筛查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株方法应用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2 试验菌株
    1.2 方法
        1.2.1 VP-DPCR体系优化和方法建立
        1.2.2 DPCR的实验室评价
        1.2.3 DPCR的模拟加标样品回收与评价
        1.2.4 DPCR的临床腹泻标本检测
        1.2.5 DPCR的市售水产品样品检测
2 结果
    2.1 DPCR终体系
    2.2 DPCR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2.3 DPCR的模拟加标样品的回收检测
    2.4 DPCR在临床粪便标本的应用评价
    2.5 DPCR在市售水产品的应用评价
3 讨论

(9)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副溶血性弧菌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检测样本
        1.1.2 标准菌株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 1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法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1.3.3 典型生化联合筛检法
        1.3.4 特异性试验
        1.3.5 敏感性试验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种方法的特异性试验
    2.2 3种方法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2.3 不同样本检测结果
3 讨论

(10)2012-2015年徐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与种类
    1.2 样品采集
    1.3 检测项目和方法
    1.4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1.5 统计学分析
    1.6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2 不同类型采样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3 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3 讨论

四、1043份市售食品类志贺邻单胞菌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2014—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J]. 王筱,盛燕华,苏靖华,丁锦,桂燕华,赵冰,陆岚,丁明,朱林英,潘丽峰,郝莉鹏. 职业与健康, 2020(21)
  • [2]喹诺酮类耐药菌及耐药基因在罗非鱼和杂交鳢养殖中的分布特征[D]. 吴甘林.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南京市某区细菌性腹泻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素侠. 东南大学, 2020(01)
  • [4]2015—2018年贵阳市水产品中致泻性弧菌监测[J]. 邓桂花,宋眸,赵文荣,严威敏,王玉,赵然.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9(06)
  • [5]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检测方法概述[J]. 陈美群,扎西拉姆,潘瑛子. 西藏农业科技, 2019(04)
  • [6]2013—2017年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J]. 陈安明,张景辉,张秦永,杨军鹏,李梅基. 职业与健康, 2019(23)
  • [7]杭州市市售菲律宾蛤仔卫生状况调查[J]. 吴晓峰,鲍思雯,周正豪,黄思源,金燕. 预防医学, 2019(09)
  • [8]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筛查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株方法应用与评价[J]. 宋元君,陈洪友,陈涌,罗嘉远,张曦,陈敏.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9(04)
  • [9]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副溶血性弧菌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徐奋奋,金晓霞,黄亚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21)
  • [10]2012-2015年徐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 苗升浩,张娟,吴玲,许静静,童晶,薛诚. 现代预防医学, 2017(09)

标签:;  ;  ;  ;  ;  

1043种商品食品被志贺氏菌污染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