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虾人工培苗和养殖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虾类实验生态组[1](1979)在《对虾人工培苗和养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是我国近海的地方性特有种,分布范围仅限于我国大陆周围的浅海,从广东到辽宁沿海各省都产,但以黄、渤海为最多,最高年产量达4万吨,是我国北部最重要的海产经济虾类;本种在朝鲜半岛西岸也有生产,但数量较小。
朱崇俭[2](1980)在《国内外海水养殖业的概况和发展趋向》文中指出 从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沿海国家普遍采取了渔业保护措施——纷纷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使发达国家的远洋渔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水产增养殖事业已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把养殖生产做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所以近年来发展很快。一、发展海水增养殖事业是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为了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把鱼类、肉类、豆类列为三大蛋白供应源,提倡加强研究和利用。可是依赖畜牧业和农业提供的肉类和豆类都是陆地产品,受到土地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因此,人们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尚未充分开发的辽阔海洋,希望从海洋中获取大量价廉、味美的动物蛋白。但是,蕴藏在海洋中丰富的自然
张天时[3](2010)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种的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集了中国沿海不同地理群体、朝鲜半岛群体以及黄海所培育的“黄海1号”和抗病品系“即抗98”等不同中国对虾群体,构建了基础群体。采用人工定向交尾和人工授精技术,共构建了中国对虾家系。以构建的家系为材料,以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为目标,进行了系统的中国对虾杂交育种试验、不同性状遗传参数分析工作。结果表明以不同地理群体杂交作为基础群体,然后采用系统的多性状选择育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用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中国对虾新品种是一个正确而必要的育种策略。这些试验结果为中国对虾合理系统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其具体结果如下:1.对虾选择育种操作规程中国对虾选择育种操作规程主要包括:1)基础群体的建立:采集了中国沿海不同地理群体、朝鲜半岛群体以及黄海所培育的“黄海1号”和抗病品系“即抗98”等不同中国对虾群体,构建了基础群体。2)亲虾的越冬和促熟:通过摘除眼柄的方式增加产卵亲虾的比例。3)定向交尾和人工授精技术:在中国对虾家系建立过程中,我们采用定向交配对子代进行选育的方法;采用4种中国对虾人工授精方法,即整个精荚移植,精荚切块移植,输精管移植和精液移植。4)苗种培育与中间暂养:建立中国对虾苗种培育的技术。5)幼体标记:所有家系均在控制条件下育苗、养殖和抗wssv能力测试。6)养成:养成后对遗传上表现优良的家系所有备选个体分别用独特的眼柄进行标记。7)成体标记:采用个体眼柄标记的方法为养成个体提供身份标记。8)生长、存活率与wssv抗性性状的检测:不同家系标记的中国对虾在共同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存活率和wssv人工攻毒实验,并且记录所有与这些性状检测相关的信息。2.中国对虾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发育分析采用4种中国对虾人工授精方法建立中国对虾家系,共进行了155例雌虾的人工授精实验,有108尾雌虾成功产卵并孵化出仔虾,成功率为69.7%,在此基础上目前已经建立了101个全同胞家系(包括29个半同胞家系组)。在受精卵孵化、育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不同家系幼体生长发育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受精率、孵化率、存活率以及初期生长在4个实验组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对其他家系之间的比较也得出同样的结果,说明不同家系在早期的生长发育中,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养成阶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在生长上表现出差异极其显著(P<0.01)。2.饵料和养殖密度对暂养期家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幼虾的生长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均表现出极其显著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的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喂活卤虫养殖密度为50尾/桶的存活率最高(85.2%);投喂配合饵料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不明显;而投喂冰冻鱼肉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较大。3.中国对虾不同群体间的杂交效果分析对中国对虾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选育群体—中国乳山湾选育群体(RS)和朝鲜半岛南海选育群体(KN)及其2个杂交组合后代、3个复式杂交组合后代的4月龄时生长发育情况和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杂交后代在体长、体重、存活率3个指标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3.586%~13.892%),其中RS♀×KN♂杂交效果较好;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乳山湾选育群体(RS)与朝鲜半岛南海选育群体(KN)及其杂交子一代4月龄时在体重和体长指标上在群体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在在存活率指标上在群体间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2个杂交后代在体长指标上与双亲差异显著(P<0.05)。在3个复式杂交组合后代中,RS♀×(KN’×RS’)♂杂交在3个指标上均大于同龄(RS’×KN’)♀×RS♂,比同龄(KN’×RS’)♀×RS♂稍高;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乳山湾选育群体(RS)与朝鲜半岛南海选育群体(KN)及其杂交子一代以及复式杂交后代的4月龄时在体长、体重指标上在群体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体长和存活率指标上RS♀×(KN’×RS’)♂与(RS’×KN’)♀×RS♂差异显著。在所有两群体的纯繁后代、杂交组合后代和复式杂交组合后代中,RS♀×(KN’×RS’)♂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最快,成活率最高。5.对虾早期生长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动物模型分析利用中国对虾21个父系半同胞组共1387个个体体重数据,将家系标记时的平均体重、全同胞组效应等因子组合,建立了4种不同的动物模型,应用BLUP法估计体重育种值。四种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表明,家系标记时的平均体重和全同胞家系效应是2个重要影响因子,建立的AFB动物模型比其它模型所估计的结果更准确。AFB动物模型估计中国对虾145d的体重遗传力为0.14~0.076,据此计算育种值并进行模拟留种分析,结果显示,在根据表型值或育种值选种的情况下,育种值选种的留种家系或个体的育种值比表型值选种分别提高50%和80.59%,育种值选择的效率更高。6.中国对虾体重、存活率和WSSV抗性的遗传参数评估利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中国对虾170d的体重、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三个性状的育种值,在家系水平上进行性状间表型值和育种值相关分析。估计的三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16、0.14±0.12和0.03±0.021,并据此计算各性状个体育种值。家系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分析表明,家系170d体重和抗WSSV存活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相关(r=0.35,P<0.05),其余性状间相关系数很小,且差异不显著。三个性状家系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170d体重与抗WSSV存活时间的相关系数最高(0.038),170d体重与存活率,抗WSSV存活时间与存活率之间为负相关(r=-0.24,r=-0.027),并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另用所有家系和个体估计得到的生长、存活率和抗WSSV的育种值计算了家系和个体的选择指数值,并且依据选择指数值进行了选种以生产下一代家系。7.应用BLUP法分析中国对虾选择的遗传进展为了评估中国对虾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的育种效果,利用亲本评估的个体育种值,组建3个高育种值家系为实验组,3个平均值育种值家系为对照组,进行了生长对比测试。6个家系的苗种经过独立培育、中间暂养,体重达到1g左右时用荧光标记进行了标记,标记后的幼虾同时放养于对虾养殖池中。在生产养殖池中养殖63天后进行生长性状的测定。BLUP法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对虾一代选育后的预期遗传进展为0.78g,相对于选育前全群的平均值6.68g,提高了约11.68%。实际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高育种值家系后代平均体重为21.55g,平均育种值家系的平均体重为19.03g,选育一代的体重提高13.28%。结果表明:BLUP育种技术对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选育效果显著。
何玉英[4](2009)在《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及朝鲜半岛沿海,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对象及海水养殖虾类。在养虾业发展盛期(1990年前后)曾占到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70%左右。但1993年以后,由于品种、病害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产量急剧下降,不到全国对虾养殖产量的1/3。缺乏经过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培育的虾苗质量差是对虾养殖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我国目前养殖的中国对虾只有“黄海1号”1个新品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另外,“野捕家养”的苗种供应系统也不能满足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中国对虾“黄海1号”选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生长和抗逆性状选育的初步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对虾“黄海1号”与野生群体F1代生长发育规律比较采用4种生长曲线模型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和野生群体F1代15项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拟合,以三次函数模型的拟合优度(R2)最高;采用三次函数模型拟合的2个群体各形态性状的生长曲线、拐点月龄以及拐点体重(各形态性状长度)结果表明,中国对虾“黄海1号"的拐点月龄为2.87(拐点体重14.98g),野生群体F1代的拐点月龄为4.05(拐点体重26.26g);中国对虾“黄海1号”各形态性状的拐点月龄分布在0.51~3.07之间,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的顺序分别为:头胸甲长>第1腹节宽>头胸甲高>腹1高>头胸甲宽>体长>全长>腹节5长>腹节3和4长>尾节长>腹节2长>腹节1长>腹节6长;野生群体F1代除第2腹节长的拐点月龄为0.45之外,其它性状的拐点月龄分布在2.38~3.08之间,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的顺序分别为:腹节2长>腹节1长>腹节3长>腹节4长>头胸甲高>腹节5长>舞头胸甲宽>全长>腹1高>腹1宽>尾节长=头胸甲长=体长>腹节6长,除第1和第2腹节长2个性状外,野生群体F1代的其它性状均比中国对虾“黄海1号”发育迟缓了1个月左右。2.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51个全同胞家系(包括35个半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各家系的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值在0.36~0.51之间,头胸甲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14~0.24之间,腹节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25~0.50之间,而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04~0.29之间。中国对虾各生长性状之间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体重和腹节长的遗传相关最大为0.920,其次为体长和腹节长(0.915)、体长和体重(0.880)、体重和头胸甲长(0.870)、腹节长和头胸甲长(0.861)之间的遗传相关,以体长和头胸甲长之间的遗传相关为最小(0.832)。各性状表型相关在0.795~0.905之间,t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采用RAPD技术对“黄海1号”中国对虾快速生长选育群体第6代大个体群体(CP-a)和小个体群体(CP-b)以及野生群体(WP)为对照组的各50尾个体进行扩增,获得可能与生长性状相关的9个RAPD遗传标记。对获得的标记进行克隆、测序并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3个群体进行SCAR标记分析。其中6对引物(SCAR1、SCAR2、SCAR3、SCAR4、SCAR5和SCAR6)在3个群体中有扩增产物,前4对引物在3个群体共150尾个体中的扩增产物无多态性。SCAR5和SCAR6在3个群体中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依据扩增产物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表明,SCAR5扩增的多态片段在3个群体中的组成比例分别为78%、52%和54%,差异显著(P<0.05);SCAR6扩增的多态片段经电泳后产生3个等位基因,6种基因型,只有CP-b含有等位基因A。这2个标记可以作为与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标记,为在生产实践中实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4.中国对虾家系仔虾幼苗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比较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中国对虾家系,对建立的20个家系幼体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进行抗氨氮和pH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时间中国对虾家系仔虾幼苗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24h、48h和72h对氨氮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62.15、30.31和15.60 mg/L,对pH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9.99、9.41和9.12。以平均LD50值为评价指标,综合24h、48h和72h各家系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最终筛选出对氨氮耐受性最强的家系8个,对pH耐受性最强的家系10个,对氨氮和pH耐受性均较强的家系7个,为构建中国对虾抗逆基础群体,开展中国对虾抗逆新品系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基础。5.中国对虾养殖群体生长和抗逆性状杂交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对中国对虾3个养殖群体:中国对虾“黄海1号”昌邑群体(CY)、中国对虾“黄海1号”河北群体(HB)以及日照近海野生群体养殖F1代(WP)及其6个杂交组合子一代150日龄的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的抗性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杂种优势率及遗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性状上,CY×WP组合的子一代无论在形态性状(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还是体重均较其它组合表现出最大的杂种优势(2.28%~18.20%),而CY×HB和WP×CY组合子一代的各生长性状表现出杂交劣势。在抗性方面,6种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12.67%~69.33%),其中,以HB×WP组合的杂种优势最明显(69.33%)。而在对高pH的抗性方面,CY×HB、HB×WP和WP×HB组合的子一代表现出杂种劣势,而其它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以WP×CY组合子一代的杂种优势最明显(16.03%)。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中国对虾各生长性状与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方面存在负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各生长性状与高氨氮抗性之间的遗传相关在-0.528~0之间,表型相关在-0.103~0之间,各生长性状与高pH抗性之间的遗传相关在-0.221~0.027之间,表型相关在-0.042~0.005之间。因此,在中国对虾选育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选择指数的方法对生长性状和抗逆性状进行聚合性状的选育。
董佳[5](2013)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和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多种类混养已经成为我国海水池塘养殖的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它可以增加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空间成层性,提高池塘中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环境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投入物质的利用率,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近年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人工养殖在北方地区已形成规模,而梭子蟹与对虾和贝类的混养模式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模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梭子蟹、对虾和贝类的放养数量的确定多基于经验,随意性较大,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对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不同混养系统的氮(N)、磷(P)收支及养殖效果等的分析,探讨了不同虾蟹混养系统N、P的利用率状况和三疣梭子蟹与凡纳滨对虾的适宜搭配比例,研究结果对于蟹虾混养合适比例的确定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法,对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设6个处理,将虾、蟹按四个不同比例组合,同时以虾单养组和蟹单养组为对照。结果表明,收获时梭子蟹的甲宽为7.2614.29cm,甲长为4.1811.42cm,处理C3S2成活率最高,为41.3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成活率大小依次为C3S2>C4S1>C2S3>C>C1S4。梭子蟹的净产量最高为C3S2组,2713kg/hm2,与其它组均差异显著(P<0.05)。收获时对虾的体长为6.7811.23cm,其中对虾单养组(S)规格最小,各处理对虾成活率大小依次为C4S1>C3S2>C1S4>C2S3>S。对虾净产量最高的组为C2S3(2699kg/hm2),除C3S2外,均与对虾单养组(S)差异显著(P<0.05)。综合养殖结果和经济效益,在本研究中,三疣梭子蟹和对虾混养的最佳配比为三疣梭子蟹6只/m2,凡纳滨对虾45尾/m2。2.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了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的N、P的收支、利用率及养殖效果等。结果表明:投喂饵料(包括对虾饲料与蓝蛤)是围隔中N、P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9.77%91.53%和P总输入量的94.31%98.43%;其次为水层中带入的N、P,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06%16.22%和P总输入量的1.12%4.53%;由于放养的养殖生物个体太小,对整个养殖系统中N、P的贡献极小。在支出项目中,N、P的支出主要在底泥积累中,分别占到N总支出量的40.29%65.89%和P总支出量的76.11%86.54%,其次为养殖生物和水层积累,其中N在水层中输出的比例较大,而吸附、渗漏的较少,而P在水层中输出的比例较小,吸附、渗漏的较多。本研究表明,各混养组梭子蟹N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单养蟹组(P<0.05)。综合养殖结果和各系统N、P利用率数据表明,在本研究中,三疣梭子蟹和对虾混养的最佳配比为三疣梭子蟹6只/m2,凡纳滨对虾45尾/m2。3.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采用海水池塘陆基围隔实验方法探讨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与菲律宾蛤仔混养的适宜配比与水环境变化,比较其养殖效果。实验设置了8个处理,每个处理分别设置了4个重复,菲律宾蛤仔以四个不同密度与虾、蟹混养。结果表明,各处理组梭子蟹个体大小指标方面(甲宽、甲长、体重)均差异不显著,产量最高为CSB4组(4269.05kg/hm2),其次为CSB3组(3024.82kg/hm2),均显著高于虾、蟹混养组CS(2551.29kg/hm2),CSB3组与CSB4组中梭子蟹的成活率也显著高于CS组。说明在虾、蟹混养系统中引入一定量的滤食性贝类,可以显著提高梭子蟹的成活率和产量。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最高组为CSB3组,达到70.67%,其次为CSB4组(41.74%),这两组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CSB3组凡纳滨对虾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CSB4组,但与CSB1组、CSB2组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虾、蟹、贝混养系统中,贝类密度过大,会影响对虾的生长。不论是CSB3组还是CSB4组,综合效益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去年实验中的最优虾蟹混养组合。本实验结论,虾、蟹、贝混养的最佳配比为三疣梭子蟹6ind/m2,凡纳滨对虾45ind/m2,菲律宾蛤仔3060ind/m2。4.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了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不同混养系统的N、P的收支、利用率及养殖效果等。结果表明:投喂饵料(包括对虾饲料与蓝蛤)是围隔中N、P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3.81%89.75%和P总输入量的96.64%98.13%;其次为水层中带入的N、P,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14%19.00%和P总输入量的0.39%1.11%;由于放养的养殖生物个体太小,对整个养殖系统中N、P的贡献极小。在支出项目中,N、P的支出主要在底泥积累中,分别占到N总支出量的39.88%60.36%和P总支出量的35.69%78.52%;其次为养殖生物和水层积累,其中N的输出在渗漏损失中较大,而水层积累与吸附的较少,而P的输出在水层中的较多,吸附、渗漏的较少。本研究表明,N、P综合利用率最高为CSB3组,其次为CSB4组。综合养殖结果和各系统N、P利用率数据表明,在本研究中,虾、蟹、贝混养最优比例为三疣梭子蟹6ind/m2,凡纳滨对虾45ind/m2,菲律宾蛤仔3060ind/m2。
张家松[6](2007)在《浮游生物传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虾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1993年对虾白斑综合症(WSS)的暴发,使该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该病1993年首次在日本囊对虾养殖场暴发,并立即引起了各界的密切关注,因为该病是严重危害所有对虾养殖品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可以造成对虾极高的死亡率和重大经济损失。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宿主范围极其广泛,这也是该病毒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的原因之一。虽然浮游生物作为WSSV宿主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已经十年多了,但是直到如今仍然缺少浮游生物作为媒介在WSSV传播中的实验证据。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检验浮游生物是否可以成为WSSV的传播媒介并研究其传播机制。以对虾养殖池塘中常见的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四种浮游微藻为实验对象,在与病毒粗提液混合后0.5、1、2、4、8、12、24、48、72、96、120、144、168h采样,每个实验三个重复,研究其对WSSV的携带和传播。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微藻和WSSV病毒粗提液混合后,经PCR检测发现,在混合后96 h内微藻都可以携带WSSV,其中湛江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在144 h内为WSSV阳性,盐藻在120 h内为阳性,然后在不同时间之后呈现WSSV阴性,这说明浮游微藻可以携带WSSV。通过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对对虾池塘中三种常见浮游动物――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和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进行了WSSV的感染实验,实验分对照、浸泡法和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攻毒组三个处理,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套式PCR检测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浸泡法攻毒组中的三种浮游动物均为病毒阴性,而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则使WSSV成功感染这些浮游动物,攻毒组中三个重复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从而找到了一种新的浮游动物感染WSSV的方法;同时表明,微藻可以传播WSSV。采用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使WSSV感染壶状臂尾轮虫,然后刺激其产生休眠卵,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套式PCR检测结果表明,轮虫的休眠卵和由此孵化出的幼体也为WSSV阳性,这表明,轮虫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途径感染上WSSV。用WSSV阳性的轮虫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III期蚤状幼体(Z III),每个处理十个重复。实验表明,虽然幼体没有出现严重死亡,对照组的死亡率(34.67±15.11%)和攻毒组(39.47±15.44%)差异性也不显著( P >0.05);但是幼体的生长和变态却受到很大的影响,变态率(19.26±5.4 %)与对照组(74.22±10.18%)相比差异显著( P < 0.01)。经套式PCR检测表明,攻毒组中40%的对虾幼体为WSSV阳性,而对照组全为阴性。由此证明,轮虫可以成为WSSV传播中的媒介。通过套式PCR检测发现,环胶州湾对虾养殖池塘底泥分离出的150份桡足类休眠卵中14.67%为WSSV阳性。由这些休眠卵孵化而来的幼体中6%为病毒阳性,但是,从WSSV阳性休眠卵孵化而来的幼体病毒阳性率却高达36.37%。运用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对桡足类的哲水蚤类Acartia sp.进行WSSV攻毒实验,套式PCR检测结果发现,攻毒组三个重复中的哲水蚤均为WSSV阳性,其所产的休眠卵以及由此孵化而来的哲水蚤幼体也为病毒阳性,而对照组中的哲水蚤成体、休眠卵和幼体均为阴性。这表明,桡足类也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途径感染WSSV。通过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使桡足类美丽猛水蚤Nitocra sp.感染上WSSV,然后用这些病毒阳性猛水蚤投喂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仔虾,每个处理四个重复,经过15天的投喂,攻毒组(PCO)仔虾的感染率是100%,死亡率是52.50±5.00 %,投喂WSSV阴性猛水蚤对照组(NCO)的死亡率是20.00±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5)。为了确认WSSV阳性猛水蚤体内病毒的感染性,本实验还用病毒阳性猛水蚤的组织粗提液注射日本囊对虾稚虾,每个处理四个重复,攻毒20天后,对虾的死亡率是72.50±9.57%;一步PCR检测攻毒组的稚虾全部为病毒阳性,而注射病毒阴性猛水蚤组织粗提液稚虾的死亡率是22.50±5.00%,显著低于攻毒组(P < 0.05);并且套式PCR检测该组对虾为阴性。本研究结果证明,猛水蚤可以作为WSSV的宿主而保持病毒的感染力,并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利用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使不同发育阶段的卤虫感染WSSV,运用RT-PCR方法,以WSSV囊膜蛋白VP28的特异引物检测WSSV阳性的不同发育阶段卤虫,发现WSSV没有在卤虫体内复制,由此推断,卤虫可能只是WSSV的物理携带者,不是生物携带者或宿主。用感染WSSV的卤虫投喂实验动物,以检验卤虫传播WSSV的能力,同时尝试了寻找新的实验动物来代替对虾仔虾用于WSSV相关的实验。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摄食WSSV阳性的卤虫15天后,经套式PCR可以检测出均呈现WSSV阳性;而摄食WSSV阴性卤虫的实验动物呈现WSSV阴性。但是,摄食卤虫的实验动物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结果说明,卤虫作为WSSV的物理携带者,可以通过食物途径传播病毒。另外,黑褐新糠虾和凡纳滨对虾仔虾摄食WSSV阳性中国明对虾肉糜后,全部死亡,套式PCR结果也为阳性。由此说明黑褐新糠虾是WSSV的一种易感动物,可以作为对虾仔虾的替代而用于WSSV的实验,充当实验动物。
黄翔鹄[7](2013)在《对虾高位池水环境养殖污染和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水环境的富营养化导致水华和赤潮频发,对水源和渔业生产活动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水环境的富营养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生态学问题,治理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和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对虾养殖面积达6.67×104hm2以上,年产量超过120×104t,约占全球对虾养殖产量的38%,是世界对虾养殖年产量最高的国家。水体富营养化是对虾养殖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现象,其次是重金属污染,养殖废水排放含氮化合物是近岸海洋环境氮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虾池水体溶解态氮主要有溶解态无机氮和溶解态有机氮,溶解态无机氮主要以NH4+-N.NO2--N和N03--N、N2等形式存在,溶解态有机氮主要以Urea-N、Met-N、蛋白质等形式存在。NH4+-N和NO2--N等是养殖水体中对对虾具有毒性的含氮污染物。利用虾池生物调控水质来改善养殖环境是对虾健康养殖主要途径。浮游微藻是对虾养殖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因子,具有对溶解态氮吸收和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功能特性,是虾池水体中溶解态氮转化和降低重金属离子含量的主要途径。通过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的优化,建立良性的浮游微藻群落提高其对溶解态氮吸收和重金属离子吸附效率,降低虾池水体的自身污染,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关于对虾高位池浮游微藻及其对溶解态氮吸收和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以对虾高位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虾池养殖污染、虾池浮游微藻、虾池浮游微藻对溶解态氮的吸收规律和调控机制、虾池浮游微藻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和虾池养殖环境的生态调控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为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的优化和改善水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对虾养殖水体中各种溶解态氮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虾池投饲量与COD呈正相关,与溶氧呈负相关,水体中的溶解态氮主要来源于投喂的人工饲料;虾池溶解态无机氮、溶解态有机氮和溶解态总氮均值分别为0.470mg·L-1、0.325mg·L-1和0.795mg·L-1,养殖后期明显高于养殖前期,均超过富营养化的阈值;养殖期间溶解态有机氮占溶解态总氮的40.88%,是虾池溶解态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过程中INT/IP平均值为5.98,IN/IP<5的时期占整个养殖过程的48%,没有出现IN/IP>30的现象;虾池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平均为91.6ug·L-1,与溶解态总氮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 Carlson trophic state index)平均为72.98,虾池水体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水体中NH4+-N和N02--N含量均值分别为0.210mg·L-1和0.018mg·L-1,养殖后期分别为0.419mg-L-1和0.031mg·L-1,超过健康养殖的阈值。在浓度为0.040mg·L-1的NO2--N胁迫下,对虾免疫力会下降。(2)在广东和海南等地区的养殖中期与后期的虾池中,检测出浮游微藻优势种属于5个门共计12种,其优势度在0.12-0.99之间,优势种突出和单一;在养殖前期主要以硅藻优势种群为主,养殖的中期和后期虾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以较喜肥或者是耐污染的绿藻和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养殖期间浮游微藻的细胞数平均为19.71×107cell·L-1,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6,养殖水体属重度污染状态。以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为优势种群控制的水质环境较为稳定,其优势种群持续时间达40d~50d;硅藻优势种群相对不稳定,持续时间仅为5d~15d;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细胞数高达2160×107cell·L-1,容易形成赤潮。以绿藻为优势种的虾池水质较稳定,形成水环境有利于对虾生长。波吉卵囊藻是虾池中分布广和适应能力强的浮游微藻,同时还具有种群稳定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3)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虾池浮游微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研究发现,虾池浮游微藻对NH4+-N.N02--N、NO3--N、Urea-N和Met-N吸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盐度范围为20~30,光照度范围为45.000μmol·m-2·s~126.000μmlo·m-2·s-1,藻浓度范围为3.222×108cell·L-1~4.784×108cell·L-1。当氮浓度为14.300mg·L-1时,浮游微藻对NH4+-N、N02--N和N03--N均具有最高的吸收速率,当Urea-N和Met-N浓度分别为48.400mg·L-1和20.900mg·L-1时,其吸收速率达到最高;高浓度溶解态氮对藻细胞氮吸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的NH4十-N浓度对MH4+-N吸收抑制要早于其他形式的溶解态无机氮。这些结果表明虾池浮游微藻对溶解态氮的吸收速率与温度、盐度、光照度、藻浓度和氮浓度有密切关系,这特点在亚热带海洋沿岸水域普遍存在。在高浓度溶解态氮情况下浮游微藻对氮的吸收会出现“饱和效应”。(4)在多种氮源共存的条件下,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虾池水体浮游微藻在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对溶解态氮吸收的选择性,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影响浮游微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生态因子。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和盐度实验条件下,浮游微藻对NH4+-N吸收的相对优先指数(RPI)均大于对N02-N、Urea-N和NO3--N,优先吸收NH4+-N,其次是NO2--N,最后是Urea-N和NO3--N。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在温度20℃~30℃、光照81μmol·m-2·s-1.盐度15~30、pH7.5和藻浓度4.5×108cell·L-1~5.5×108cen·L-1的条件组合下,浮游微藻对各种溶解态氮均有较高的吸收速率,影响NH4+-N和NO2--N吸收速率的主导因子是藻浓度和盐度,影响N02-N、Urea-N吸收速率的主导因子是光照。(5)波吉卵囊藻对NH4+-N和Urea-N吸收速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模拟方程拟合度较高。(6)波吉卵囊藻细胞对Cu2+和Zn2+的吸附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吸附在30min内完成,吸附率达70%以上;第二阶段吸附速度减慢,在8h内完成;第三阶段为吸附平衡阶段。波吉卵囊藻对Cu+和Zn2+的吸附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光照度为大于54.00μmol·m-2·s-1,盐度范围为10~30。波吉卵囊藻细胞浓度为28.91×107cell·L-1时对Cu2+的吸附率为52.52%,吸附量为9.469mg·g-1;藻细胞浓度为22.91×107cell·L-1时对Zn2+的吸附率为81.44%,吸附量为2.914mg·g-1。条纹小环藻细胞浓度为2.45×107cell·L-1时对Cu2+的吸附率为63.00%,吸附量为9.26mg·g-1;藻细胞浓度为1.75×107cell·L-1时对Zn2+的吸附率为60.52%;吸附量为20.06mg·g-1。在此藻细胞浓度下,藻细胞吸附的重金属离子不会影响波吉卵囊藻和条纹小环藻的生长。(7)在对虾养殖系统中引入波吉卵囊藻,不仅能提高水体溶氧的含量、调节pH、降低COD,还能有效地吸收各种溶解态氮;水体中NH4+-N含量降低了51.7%-37.8%,N02--N含量可降低30.2%-26.4%,对虾抗病能力显著提高(P<0.05)。在虾池中培养波吉卵囊藻构建以波吉卵囊藻为主要构架的微藻群落,养殖期间其平均生物量占浮游微藻总生物量的95.35%-43.95%,优势度为0.27~0.58,成为虾池水体中的绝对优势种,作为优势种其种群持续时间长达77d,水体NH4+-N和N02--N浓度较对照池分别降低了36.98%和81.16%;波吉卵囊藻能够有效地减轻养殖密度的制约作用,对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养殖产量提高83.78%。在培养水温为27℃~32℃和盐度20~28的条件下,波吉卵囊藻在养殖水体中呈逻辑斯谛(Lgistic)方式增长,环境容纳量K值为6899.959x105cell·L-1,瞬时增长率r近似值为0.002,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3.45×105cell·L-1·d-1。每天从虾池水体中去除3.45×105cell·L-1·d-1藻细胞可以保持波吉卵囊藻的种群稳定。
姬红臣[8](2005)在《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化成分及养殖水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采用三种配合饲料(分别称为饲料I、饲料II、饲料III)的不同系列(0#、1#、2#、3#等)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105d的全程饲养试验,以探讨系列配合饲料对其生长、成活率、饲料利用效率、机体生化成分和养殖水体水质等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如下:1)饲料II组处理组的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以及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均高于饲料I和饲料III处理组,全程养殖的滨对虾终成活率却低于饲料I和饲料III处理组,各指标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饲料II处理组收获虾平均规格好于其它两个处理组,即每尾虾平均体重大于其它两个处理组;各处理组滨对虾的阶段增重率随生长期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2)饲料和虾肉氨基酸无论在种类和数量比例上都非常接近。说明饲料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对虾肉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着紧密的影响。不同饲料处理组中,滨对虾肌肉中n-3/n-6值呈下降趋势,仔虾n-3/n-6较高,成虾n-3/n-6较低,而系列饲料中n-3/n-6也是随着0#-3#逐渐降低的,这表明饲料中的n-3/n-6也显著影响对虾肌肉中n-3/n-6的比值.3)养殖全过程中,各饲料处理组养殖水体水质变化总的趋势是随着饲料蛋白质的升高,对水体的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饲料Ⅲ处理组养殖环境水体的DO、透明度略高于饲料Ⅰ和饲料Ⅱ处理组,而NH4+-N、NO2--N却略低于饲料Ⅰ和饲料Ⅱ处理组,但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饲料处理组养殖水体pH值未呈现规律性变化,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养殖期的延长, pH值升高(由7.8升高到9.7).各饲料处理组水体碱度也未呈现规律性变化,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养殖期的延长,碱度下降(由160mg/L下降至80mg/L).各处理组水体盐度随着养殖期的延长,淡水的加入而逐渐降低(盐度由13.59降低至3.15).由此可见,选用营养指标适宜,加工工艺先进的凡纳滨对虾系列配合饲料,并辅以科学的投喂,可以提高饲料效率,改善滨对虾营养品质,减轻水体养殖自身污染.综合本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饲料II饲养效果较好.
朱芸[9](2020)在《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有大量的高盐水体,广泛分布在我国的19个省、市和自治区。近年来,这些水域除晒盐、提溴及进行丰年虫捕捞生产外,部分高盐水体也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养殖尝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因具有养殖周期短、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海淡水均可养殖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养殖品种。虽然有报道显示,对虾在低盐度环境条件下生长较快,但因高盐虾在口感、品质等方面优于低盐虾,使得凡纳滨对虾成为高盐水养殖的潜力种。目前,关于盐度对虾类影响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低盐对对虾生长、存活、饵料利用、酶活等方面的研究,关于高盐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酶活等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水面高盐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效果方面的研究。高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技术尚不成熟,放苗初期的死亡率高,生产不稳定,单位面积产量低,亟待加强高盐对凡纳滨对虾影响及高盐水体养殖技术的研究。本文对大水面高盐池塘养殖过程的环境变化及对虾养殖效果进行了监测,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呼吸、摄食等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对虾个体生长动态收支模型的有关参数,以期为高盐水对虾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于2018年4~7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滨海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盐度(30、45、55)条件下大水面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及凡纳滨对虾生长和产出效益。结果显示:(1)三个盐度组池塘的营养盐和COD浓度在国家二类水质范围内;高盐组的叶绿素浓度显著低于其它组;(2)对虾的体长、体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中盐组与高盐组间、高盐组与低盐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盐组显著高于低盐组(P<0.05);低、中、高三个盐度组对虾体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7.37(%/d)、7.77(%/d)、7.53(%/d),亩产量和亩利润均为中盐组>高盐组>低盐组。2、温度、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的影响:(1)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10℃~35℃),温度对耗氧率有极其显著的影响(ANOVA,P<0.01),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与耗氧率RR的关系式如下:RR=-0.023T2+0.2968 T-0.1822(R2=0.9689)。(2)耗氧率与盐度线性正相关,关系式如下:RR=0.084S+0.2575(R2=0.8519)。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在实验的盐度条件下(31~55),盐度31、35以及40与盐度55差异极显著(P<0.01)。3、盐度、卤虫浓度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率的影响:(1)卤虫浓度范围(62.5~312.5ind/L),凡纳滨对虾在卤虫密度为250个/L时的摄食率最大,为13.6(个/(尾·h);摄食率FR与卤虫密度C的关系式如下:FR=-0.5786C2+4.3014C+3.6(R2=0.6255)。(2)不同盐度下(35~60),单位个体的凡纳滨对虾对卤虫的摄食率在10.44~15.94 ind./h范围。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摄食率FR与盐度S之间的关系式:FR=-1.2344S2+4.5031S+12.422(R2=0.9426);摄食率与虾体长L(cm)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FR=0.5887L1.8478(R2=0.9457)。4、盐度和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1)卤虫对不同浓度下金藻(103~106 ind/ml)的摄食研究发现,饵料浓度对卤虫的摄食率有显著影响(ANOVA,p<0.05),且卤虫的摄食率与饵料浓度的关系为倒钟形,在饵料浓度为105 ind/ml时,摄食率达峰值。(2)在盐度为35~60的范围内,不同盐度条件下卤虫摄食微藻的摄食率差异极显著(ANOVA,P<0.01)。5、凡纳滨对虾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基本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对虾体长(L)与虾体部肉湿重的关系为ww=0.0062L3.0743,R2=0.9795据公式V=(δmL)3,获得凡纳滨对虾的形状系数δm为0.1925;依据对虾耗氧率与水温(热力学温度,T)倒数的线性回归关系,获得阿伦纽斯温度TA为6483 K;根据对虾饥饿实验获得[(?)M]=93.9 J/(cm3·d)、[EG]=4339.5 J/cm3、[EM]=3230.8 J/cm3。
李大海[10](2007)在《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文中认为论文在对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从生产、市场、技术、政策等多个层面,揭示了海水养殖生产的特殊性,分析了其生产特性与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海水养殖生产模型、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等数理模型,对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波动性明显、发展效率低下、环境病害问题突出等现象提供了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论文首先综述了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四次浪潮”中代表品种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分析,发现在海水养殖发展中,除了具有因生产周期较长、市场均衡存在时滞(与农业生产类似)因素引起的周期外,还存在另一种更剧烈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主要地由容量的限制所引发,与养殖规模、密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在借鉴养殖容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论文构建了海水养殖生产模型,提出了海水养殖最优生产理论。将养殖容量进一步细化为短期容量、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经比较发现短期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而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有可能重合。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应根据可持续容量确定最大养殖规模;但海水养殖经营者会按照经济最优容量确定养殖规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经济最优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将引发过度养殖。模拟显示,如不对海水养殖业进行任何干预,自发产生的过度养殖将使行业发展出现周期性波动,并引起生产效率下降。针对我国“小农式”的海水养殖经营模式,应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论文建立了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由于海水具有流动性,海水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可扩散到周边养殖单元,使相同海域不同养殖者的生产决策相互影响。模型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个养殖者来说,其最优对策都是扩大养殖规模。海水流动性带来外部性,外部性将导致过度养殖。论文根据海水养殖生产函数推导了海水养殖市场供给函数,并对供给、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供给和需求可能出现非均衡波动的情况,即当供、需曲线交点对应的产量大于可持续容量时,在容量限制与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出现价格持续上升与产量持续下降互相强化、最终导致市场供需完全失衡的现象。论文认为,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有可能加剧过度养殖和行业发展波动。在总结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历程的基础上,论文着重分析了容量限制对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影响。发现除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进步(r型)外,海水养殖业还存在着容量集约型的技术进步(k型)。通过k型技术进步,单位面积海域能够容纳更多的要素投入,增大可持续养殖容量,提高养殖效益。在对对虾、扇贝等品种养殖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其发展初期的技术进步以r型技术进步为主;而当养殖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k型技术进步开始成为技术演化的主要方面。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分析显示,当养殖规模未达到可持续容量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较高,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为零;当出现过度养殖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迅速下降,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开始增加。论文认为,技术进步是海水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海水养殖业既无法通过自身调节、也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可持续、有效率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实施适当的行政管理。但是,近3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对海水养殖业发展采取以数量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即把产量、收入等指标的持续增长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目标。论文综述了近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海水养殖业管理政策的演变历程,根据海水养殖生产经营的特点提出了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路,认为应把控制养殖规模、防止过度养殖作为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并结合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经验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对虾人工培苗和养殖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虾人工培苗和养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种的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水产动物育种的原理及主要技术 |
1.1.1 水产动物育种的原理 |
1.1.2 主要育种技术 |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概述 |
1.2.1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 |
1.2.2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数学模型和遗传模型 |
1.2.3 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
1.2.4 影响数量性状遗传改良的因素 |
第三节 水产动物育种值的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
1.3.1 育种值及其在育种中的重要性 |
1.3.2 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及应用 |
第四节 对虾育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2 中国对虾的育种研究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对虾选择育种的操作规程 |
2.1 基础群体的建立 |
2.2 亲虾的越冬和促熟 |
2.2.1 水温控制 |
2.2.2 投饵 |
2.2.3 水质控制 |
2.2.4 亲虾促熟 |
2.3 定向交尾与人工授精 |
2.3.1 定向交尾 |
2.3.2 人工授精 |
2.4 苗种培育与中间暂养 |
2.4.1 苗种培育 |
2.4.2 中间暂养 |
2.5 幼体标记 |
2.6 养成 |
2.6.1 放苗密度 |
2.6.2 放苗条件 |
2.6.3 饵料与投饵 |
2.6.4 换水 |
2.7 成体标记 |
2.8 生长、存活率和WSSV抗性的性状检测 |
2.8.1 生长与存活率检测 |
2.8.2 抗病性检测 |
第三章 家系建立及不同群体间杂交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对虾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发育分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第二节 饵料和养殖密度对暂养期家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第三节 中国对虾不同群体间杂交效果分析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讨论 |
第四章 对虾早期生长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动物模型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分析的群体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模型估计的遗传参数 |
4.2.2 表型值选择和育种值选择的比较分析 |
4.2.3 个体间表型选择和育种值选择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动物模型估计个体育种值的优越性 |
4.3.2 适于中国对虾体重的育种值估计模型 |
第五章 中国对虾重要性状的遗传学参数评估 |
第一节 中国对虾体重、存活率和WSSV抗性的遗传参数评估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 |
5.1.3 讨论 |
第二节 应用BLUP法分析中国对虾选择的遗传进展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研究课题及成果 |
(4)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我国对虾养殖概况 |
1 国外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对虾的养殖现状 |
1.2 世界对虾养殖的发展趋势 |
2 我国对虾养殖现状 |
3 我国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虾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
1 传统的品种培育技术及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1 选择育种 |
1.2 杂交育种 |
2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 |
第三节 数量遗传学在对虾育种的应用 |
1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
2 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 |
2.1 表现型值的分解 |
2.2 基因型值的遗传分解 |
3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
3.1 遗传力 |
3.2 遗传相关 |
3.3 遗传参数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四节 遗传标记技术在对虾育种中的应用 |
1 遗传标记的种类 |
1.1 形态学标记 |
1.2 细胞学标记 |
1.3 生化标记 |
1.4 DNA标记 |
2 遗传标记在对虾育种中的应用 |
2.1 遗传多样性及系统演化分析 |
2.2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2.3 定位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 |
2.4 标记辅助育种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对虾“黄海1号”与野生群体F_1代生长发育规律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对虾家系仔虾幼苗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国对虾养殖群体生长和抗逆性状杂交优势及遗传相关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5)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和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综述 |
摘要 |
Abstract |
1.1 水产品健康生态养殖 |
1.2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现状 |
1.3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模式 |
1.4 关于集约化养殖 |
1.5 混养的生态学原理 |
1.6 养殖系统氮、磷收支及转化效率 |
2 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实验管理 |
2.1.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各处理组养殖期间水质变化 |
2.2.2 各处理组养殖期间底泥间隙水水质变化 |
2.2.3 各处理组叶绿素 a 的变化情况 |
2.2.4 梭子蟹的生长 |
2.2.5 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
2.3 讨论 |
2.3.1 关于养殖水环境 |
2.3.2 关于虾、蟹混养的最优组合 |
3 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养殖生物、底泥、饲料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
3.1.2 其它项目的测定方法 |
3.1.3 数据计算公式 |
3.2 结果 |
3.2.1 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
3.2.2 对虾饲料、蓝蛤、放养和收获的养殖生物的干物质及氮磷含量 |
3.2.3 实验前后围隔底泥干物质及 N、P 含量 |
3.2.4 不同处理各围隔组的 N、P 输入 |
3.2.5 不同处理各围隔组的 N、P 输出 |
3.2.6 不同处理组各项 N、P 分别占总量的百分比 |
3.2.7 不同混养模式下 N、P 利用率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不同收支组分在 N、P 收支中的比例 |
3.3.2 N、P 的利用率 |
3.3.3 关于虾蟹混养的最优组合 |
4 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实验管理 |
4.1.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4.2 结果 |
4.2.1 各处理组养殖期间水质变化 |
4.2.2 各处理组叶绿素 a 的变化情况 |
4.2.3 梭子蟹的生长 |
4.2.4 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
4.2.5 菲律宾蛤仔的生长 |
4.3 讨论 |
4.3.1 菲律宾蛤仔在混养系统中的生态调控功能 |
4.3.2 关于虾、蟹、贝混养的合理配比 |
5 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养殖生物、底泥、饲料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
5.1.2 其它项目的测定方法 |
5.1.3 数据计算公式 |
5.2 结果 |
5.2.1 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的生长 |
5.2.2 对虾饲料、蓝蛤、放养和收获的养殖生物的干物质及氮磷含量 |
5.2.3 实验前后围隔底泥干物质及 N、P 含量 |
5.2.4 不同处理各围隔组的 N、P 输入 |
5.2.5 不同处理各围隔组的 N、P 输出 |
5.2.6 不同处理组各项 N、P 分别占总量的百分比 |
5.2.7 不同混养模式下 N、P 利用率的比较 |
5.3 讨论 |
5.3.1 不同混养模式 N、P 的利用率 |
5.3.2 关于虾、蟹、贝混养的适宜配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浮游生物传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综述 |
1.1 病原 |
1.1.1 病原的命名 |
1.1.2 WSSV 的大小和形态结构 |
1.1.3 分类地位 |
1.1.4 环境因子及理化因子对病原感染力的影响 |
1.2 流行病学 |
1.2.1 易感动物 |
1.2.2 宿主 |
1.2.3 传播途径 |
1.2.4 发病时间 |
1.2.5 发病对虾的规格 |
1.2.6 WSS 暴发流行的影响因素 |
1.3 发病机理 |
1.3.1 血细胞变化 |
1.3.2 血清学变化 |
1.3.3 溶解氧下降 |
1.4 症状 |
1.5 病理变化 |
1.5.1 组织学变化 |
1.5.2 WSSV 的靶器官 |
1.5.3 WSSV 的在体内感染顺序 |
1.5.4 白斑的形状、成分及形成 |
1.6 诊断 |
1.6.1 病理学检测 |
1.6.2 免疫学检测技术 |
1.6.3 基因组检测技术 |
1.7 WSSV 的防治对策 |
1.7.1 采用适宜的养殖模式,优化和改善养殖环境 |
1.7.2 消灭或控制病原体,阻断传播途径 |
1.7.3 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
1.7.4 运用中草药防治WSSV 的展望 |
2 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浮游动物的方式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病毒粗提液的制备 |
2.2.3 WSSV 攻毒实验 |
2.2.4 检测方法 |
2.2.5 DNA 提取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实验用灭菌海水、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混合液 I(含病毒粗提液和湛江等鞭金藻)、混合液II(含病毒粗提液和亚心形扁藻)以及浸泡组的海水中的WSSV 的检测 |
2.3.2 浮游动物中WSSV 的检测 |
2.3.3 病毒-浮游微藻吸附法攻毒成功的原因探讨 |
3 浮游微藻携带和传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病毒(WSSV)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病毒粗提液的制备 |
3.2.3 浮游微藻携带WSSV 的实验 |
3.2.4 美丽猛水蚤通过滤食微藻感染WSSV 的实验 |
3.2.5 检测方法 |
3.2.6 DNA 提取 |
3.3 结果和讨论 |
4 轮虫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病毒(WSSV)传播中的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动物 |
4.2.2 病毒粗提液的制备 |
4.2.3 感染攻毒试验 |
4.2.4 检测手段 |
4.2.5 DNA 提取 |
4.3 结果 |
4.3.1 检测轮虫中的WSSV |
4.3.2 检测轮虫休眠卵和幼体中的WSSV |
4.3.3 中国明对虾幼体感染WSSV 实验 |
4.4 讨论 |
5 桡足类休眠卵和幼体携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调查和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休眠卵的分离,孵化以及采样固定 |
5.2.3 哲水蚤感染WSSV 实验 |
5.2.4 DNA 提取 |
5.2.5 检测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6 美丽猛水蚤(Nitocra sp.)作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播媒介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动物 |
6.2.2 病毒粗提液的制备 |
6.2.3 攻毒实验 |
6.2.4 WSSV 感染的分子方法诊断 |
6.2.5 DNA 提取 |
6.3 结果 |
6.3.1 对美丽猛水蚤进行WSSV 攻毒感染的检测结果 |
6.3.2 通过投喂WSSV 阳性猛水蚤对日本囊对虾仔虾进行攻毒实验的结果 |
6.3.3 通过注射 WSSV 阳性猛水蚤组织粗提液对日本囊对虾稚虾进行攻毒实验的结果 |
6.4 讨论 |
7 卤虫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动物 |
7.2.2 病毒粗提液的制备 |
7.2.3 WSSV 攻毒实验 |
7.2.4 检测方法 |
7.2.5 样品DNA 的提取 |
7.2.6 RNA 的提取和RT-PCR 分析 |
7.3 结果 |
7.3.1 卤虫攻毒的检测 |
7.3.2 RT-PCR 检测 |
7.3.3 WSSV 人工感染黑褐新糠虾和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情况 |
7.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活动及成果 |
参与及承担课题情况 |
发表文章以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7)对虾高位池水环境养殖污染和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列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对虾养殖业的现状 |
1.1.1 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历程 |
1.1.2 我国对虾主要养殖模式 |
1.1.3 虾池养殖污染状况 |
1.2 虾池养殖生态的研究现状 |
1.2.1 虾池生态系统的研究 |
1.2.2 虾池理化因子的研究 |
1.2.3 虾池生物因素及其调控的研究 |
1.3 微藻对溶解态氮吸收的研究现状 |
1.3.1 藻类对氮和磷吸收转运机理 |
1.3.2 微藻对水体中氮和磷吸收的研究现状 |
1.3.3 生态因子对藻类吸收水体中氮和磷的影响 |
1.3.4 固定化微藻对氮和磷吸收研究现状 |
1.4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在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
1.4.2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应用原理和方法 |
1.4.3 氮素的来源、去向、转化和收支 |
1.4.4 氮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4.5 生物固氮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虾池主要理化因子及溶解态氮污染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虾池主要水质生态因子变化 |
2.2.2 虾池溶解态总氮变化规律 |
2.2.3 虾池溶解态无机氮变化规律 |
2.2.4 虾池中的三态氮 |
2.2.5 虾池溶液解态有机氮 |
2.2.6 叶绿素a(Chl-a)与溶解态总氮的相关性 |
2.2.7 NO_2~--N对对虾的影响 |
2.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虾池养殖水体浮游微藻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虾池的浮游微藻优势种 |
3.2.2 虾池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 |
3.2.3 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
3.2.4 虾池主要营养盐的变化 |
3.2.5 虾池浮游微藻优势种与水质环境 |
3.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虾池浮游微藻对溶解态氮吸收的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温度对波吉卵囊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2 盐度对波吉卵囊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3 光照度对波吉卵囊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4 藻浓度对波吉卵囊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5 氮浓度对波吉卵囊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虾池浮游微藻对溶解态氮吸收的选择性与调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波吉卵囊藻对4种氮源的相对优先指数 |
5.2.2 正交实验结果 |
5.2.3 波吉卵囊藻溶解态吸收速率模型拟建 |
5.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虾池浮游微藻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波吉卵囊藻吸附Cu~(2+)和Zn~(2+)动力学 |
6.2.2 温度对藻细胞吸附Cu~(2+)和Zn~(2+)的影响 |
6.2.3 光照度对藻细胞吸附Cu~(2+)和Zn~(2+)的影响 |
6.2.4 盐度对藻细胞吸附Cu~(2+)和Zn~(2+)的影响 |
6.2.5 不同浮游微藻、藻浓度对Cu~(2+)和Zn~(2+)吸附影响 |
6.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波吉卵囊藻对虾池水质和对虾养殖影响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室内试验结果 |
7.2.2 虾池试验结果 |
7.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8.3 课题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8.3.1 课题研究的局限性 |
8.3.2 未来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获奖 |
研究的自我评价 |
致谢 |
(8)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化成分及养殖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凡纳滨对虾的食性与摄食行为 |
二 凡纳滨对虾消化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 |
三 凡纳滨对虾的能量需求 |
四 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 |
五 凡纳滨对虾营养与饲料研究的热点问题 |
六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七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饲料对滨对虾各生长发育阶段增重率和终成活率的影响 |
2.2 各饲料处理组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的比较 |
2.3 不同饲料处理组饲料消耗总量、总收虾量和收获虾规格 |
2.4 不同饲料和各饲料处理组凡纳滨对虾肌肉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分析测定 |
2.5 不同饲料和各处理中凡纳滨对虾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测定 |
3 讨论 |
3.1 不同饲料对滨对虾各生长发育阶段增重率和最终成活率的影响 |
3.2 各处理组不同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的比较 |
3.3 不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肌肉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 |
第三章 饲料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环境的影响40-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饲料处理对养殖水体中DO、NH_4~+-N、 NO_2~--N 的影响 |
2.2 不同饲料处理对养殖水体中pH、透明度的影响 |
2.3 不同饲料处理对养殖水体中碱度、盐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饲料对滨对虾养殖水体中DO、NH_4~+-N、NO_2~--N 的影响 |
3.2 不同饲料对滨对虾养殖水体pH 值的影响 |
3.3 不同饲料对滨对虾养殖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3.4 不同饲料对滨对虾养殖水体碱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已经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及养殖现状 |
1.2 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高盐池塘凡纳滨对虾的相关研究 |
1.4 凡纳滨对虾池塘水质因子及水生生物的相关研究 |
1.4.1 凡纳滨对虾摄食饵料卤虫的研究 |
1.4.2 凡纳滨对虾池塘卤虫摄食浮游植物的研究 |
1.5 DEB模型简介及相关研究 |
1.5.1 DEB模型简介 |
1.5.2 DEB模型相关研究 |
1.6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6.1 滨州池塘养殖状况简介 |
1.6.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的水质与养殖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样品采集和分析 |
2.1.3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2 实验结果 |
2.2.1 基本理化因子的季节变化 |
2.2.2 营养盐浓度的季节变化 |
2.2.3 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浓度的变化 |
2.2.4 对虾的生长及产量效益 |
2.3 讨论与分析 |
2.3.1 三种养殖模式的池塘水质特征和差异 |
2.3.2 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产量效益的因素 |
第三章 温度、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的测定方法 |
3.1.3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的测定方法 |
3.1.4 耗氧率的计算 |
3.1.5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结果 |
3.2.2 不同盐度下的耗氧率结果 |
3.3 讨论 |
3.3.1 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 |
3.3.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 |
第四章 盐度、卤虫浓度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率的影响 |
4.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的摄食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规格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仪器 |
4.3.3 实验方法 |
4.4 摄食率的计算公式 |
4.5 数据处理 |
4.6 实验结果 |
4.6.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的摄食率 |
4.6.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实验结果 |
4.6.3 规格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7 讨论 |
4.7.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 |
4.7.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 |
4.7.3 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 |
第五章 盐度、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 实验方法 |
5.1.1 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3 卤虫摄食率的计算公式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2.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3.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第六章 凡纳滨对虾动态能量收支(DEB)模型参数的测定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δm)的获得 |
6.1.2 阿伦纽斯温度(Arrhenius temperature,T_A) |
6.1.3 模型关键参数[(?)_M]、[E_G]、[E_M])的测定 |
6.1.4 样品分析 |
6.1.5 计算 |
6.1.6 数据处理 |
6.2 实验结果 |
6.2.1 凡纳滨对虾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δm) |
6.2.2 阿伦纽斯温度(Arrhenius temperature,T_A) |
6.2.3 模型关键参数[(?)_M]、[E_G]、[E_M])的获得 |
6.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2.1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研究 |
0.2.2 渔业资源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
0.2.3 制度和技术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
0.3 本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
0.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述 |
1.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
1.1.1 产量和产值 |
1.1.2 养殖面积 |
1.1.3 养殖单产 |
1.1.4 主要品种 |
1.2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 |
1.2.1 中国海水养殖的发展阶段 |
1.2.2 各海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历程 |
1.3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特点 |
1.3.1 产量高,品种全 |
1.3.2 发展速度快,开发强度大 |
1.3.3 环境、病害问题突出 |
2 中国海水养殖“四次浪潮”及发展规律 |
2.1 对虾养殖 |
2.1.1 对虾生物学概述 |
2.1.2 我国对虾养殖发展简史 |
2.2 扇贝养殖 |
2.2.1 扇贝生物学概述 |
2.2.2 我国扇贝养殖发展简史 |
2.3 海带养殖 |
2.3.1 海带生物学概述 |
2.3.2 我国海带养殖发展简史 |
2.4 海水鱼类养殖 |
2.4.1 养殖海水鱼类概述 |
2.4.2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简史 |
2.5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规律 |
2.5.1 发展的波动性 |
2.5.2 波动的周期性 |
2.5.3 一个发展周期的四个阶段 |
2.5.4 海水养殖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
3.1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 |
3.2 养殖容量 |
3.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
3.3.1 海水养殖生产要素投入的特点 |
3.3.2 封闭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的生产函数 |
3.3.3 开放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生产函数 |
3.3.4 短期最大产量和可持续最大产量 |
3.3.5 海水养殖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及经济最大产量的确定 |
3.3.6 过度养殖与海水养殖发展周期 |
3.3.7 海水养殖的休作轮养及其意义 |
3.4 小农经营模式与过度养殖(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 |
4 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市场机制 |
4.1 多年来主要品种养殖效益的变化情况 |
4.1.1 对虾 |
4.1.2 扇贝 |
4.1.3 海带 |
4.2 海水养殖周期性发展中行业利润的变化规律 |
4.3 海水养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分析 |
4.3.1 海水养殖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函数 |
4.3.2 海水养殖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
4.3.3 容量限制下的蛛网模型(动态均衡分析) |
4.4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相关性假说及实证分析 |
4.4.1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假说 |
4.4.2 关于对虾养殖的实证分析 |
4.4.3 关于扇贝和海带养殖的实证分析 |
5 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与机制 |
5.1 四次浪潮中的技术演化 |
5.1.1 对虾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1.2 扇贝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1.3 海带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1.4 海水鱼类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2 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 |
5.2.1 技术外生性 |
5.2.2 时间分布的非均匀性 |
5.2.3 技术演化的路径依赖(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
5.2.4 多方向性和可逆性 |
5.3 有关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几个问题 |
5.3.1 要素可获得性对技术演化的影响 |
5.3.2 容量限制对技术演化的影响(技术演化的两个方向) |
5.3.3 要素相对价格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
5.3.4 养殖风险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
6 容量限制、外部性与政府管理 |
6.1 我国海水养殖政府管理综述 |
6.1.1 政策的演变 |
6.1.2 主要管理手段 |
6.2 我国部分海水养殖政策效果评价 |
6.2.1 以产量为中心的系列政策 |
6.2.2 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政策 |
6.2.3 产业化政策 |
6.3 以环境为中心的海水养殖行政管理及效果评价 |
6.3.1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概述 |
6.3.2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效果评析 |
6.3.3 两种管理手段:完善产权与政府直接管理 |
6.4 对我国海水养殖行政管理的建议 |
6.4.1 转变行政管理思路 |
6.4.2 明确行政管理目标 |
6.4.3 确定行政管理手段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表 |
附表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虾人工培苗和养殖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虾人工培苗和养殖实验研究[J].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虾类实验生态组. 海洋科学, 1979(S1)
- [2]国内外海水养殖业的概况和发展趋向[J]. 朱崇俭. 河北水产科技, 1980(07)
- [3]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种的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评估[D]. 张天时.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4]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的基础研究[D]. 何玉英.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5]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和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D]. 董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6]浮游生物传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研究[D]. 张家松.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1)
- [7]对虾高位池水环境养殖污染和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机制研究[D]. 黄翔鹄. 东华大学, 2013(05)
- [8]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化成分及养殖水质的影响[D]. 姬红臣. 厦门大学, 2005(01)
- [9]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D]. 朱芸.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10]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D]. 李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