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

中国及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

一、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宇[1](1983)在《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文中提出本文用平面应变弹塑性的有限元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及邻区选用30条左右主要断裂,采用降低摩擦系数,保留断层错距(考虑地震之间相互影响又作一些改正)等方法,进一步计算得到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图象,并针对华北及西南(川滇)地区强震的相关性作一些探讨。为此,在华北及西南两区选用四对即八个强震序列,进行强震迁移关系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1)我国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的演变及强震活动受到以印度板块为主的印度、太平洋、菲律宾三大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2)华北与西南或其它地区强震迁移是有联系又是及其复杂的。表现在华北及西南地区强震迁移是有联系,但不是随时间相对应。(3)初步给出我国可能发生地震断裂危险的地区或地段。

王仁[2](1994)在《有限单元等数值方法在我国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主要综述70年代以来有限单元方法在我国地球科学中的引进、应用和发展.分为构造应力场和变形场的数值模拟;地震应力场及其迁移的模拟(这里对构造应力场的反演方案做了简要的阐述);岩石介质的软化模型的应用;温度场和渗流场的模拟;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电场和磁法勘探中的数值模拟,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等部分.可以看出,这20年来我国地学应用中的数值模拟工作有了很大发展.除有限单元方法以外,近年来在边界元方法方面也有很多应用和较大发展.

张欣[3](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唐方头[4](2003)在《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现代以块体构造变形为主要特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块体活动的普遍性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所认同,导致了活动地块理论的诞生。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0~120kaB.P.)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活动地块边界构造活动强烈,绝大多数强震都发生在地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上。活动地块具有新生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立体性四个基本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可以划分出6个一级活动地块,它们是:青藏、西域、华南、中缅、华北和东北活动地块。华北地块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与青藏、西域、华南和东北4个一级活动地块相邻,其地震活动强度和构造变形在东部地区最强,也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也是祖国的首都所在地。加强华北地块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对于防震减灾,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地块为研究对象,对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初步认识了华北地块内部与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强震活动的关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国大陆的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在前人对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明显受活动地块的控制,其中52%以上的6级地震、73%以上的7级地震和100%的8级地震发生在一、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内;多个活动地块边界带相互交汇、相互作用的地带往往是强震高发区;特别是几个一级活动地块的交汇部位,更是强震集中发生的地区;而且不同构造部位地块的活动性也有差异,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部地块的活动性等明显高于东部地块,在西部地区,青藏地块活动性最高,而对于东部地区,华北地块活动最强烈。 二、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利用华北地块已有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块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华北地块内的主要构造单元都表现出新生与继承的辩证发展。根据地块内地质、地球物理与强震活动等资料,将华北地块进一步划分成3个二级地块(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黄海),并对其中的一些二级地块进一步细分为三级和四级地块。 通过对华北地块内强震活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活动地块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华北地区二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活动地块内部5级以上地震的密度相差2.5倍以上,每平方千米地震释放能量是地块内部的30倍以上;7次8级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7级大震除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外,在三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也有分布,而4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只有6级强震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块不同构造部位的构造单元内的活动强度存在差异,对于二级地块:华北平原块体活动最强、鄂尔多斯块体活动最弱;对于三级地块:东南鄂尔多斯亚块体活动性大于西北鄂尔多斯亚块体,豫皖亚块体活动性明显大于太行亚块体和冀鲁亚块体;对于边界带:鄂尔多斯西南弧活动性最强烈,而华北平原块体和鲁东—黄海块体的南部边界带则活动较弱;大致以NE向大同—环县基底隐伏断裂、豫皖亚块体西边界和鲁西微块西边界的连线之间是华北地区活动最强的区域。 华北地块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在空间上不同活跃期有不同主体活动区域。第一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的边界带;第二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和华北平原块体的边界带上;而第三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除在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发生外,在华北平原和鲁东一黄海块体的内部也有分布。研究还发现华北地块不同震级地震在活动地块内部和边界带的分布差异很大,震级越大两者的差异越大;地块级别降低,各震级地震的频度和能量释放在块内与边界带的比值都减,J。三、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研究 利用近期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构造应力场,证实了区内主压应力方向为NE一NEE,强震发生主要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同时发现,在强震活跃期间,在与强震发生有关的边界带内震源机制解主压应力P轴的方向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而在地块内和其它边界带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静期间,则总体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 利用GIS对华北地块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进行统计研究后现,华北地块内地震活动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控制。具体表现为,在1474一1804地震活动活跃期内,强震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1805年以来强震主要受NW断裂组控制。1970年以来,5级以下地震活动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6级以上强震主要发生在NE和NW断裂组交汇区内。 跨断层测量资料表明,邦庐断裂带和太行亚块体内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小于张家口一渤海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山西断陷带东缘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弱于西缘;华北地块对于NE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包括地块和边界带),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小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W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大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E、NW走向断裂?

马瑾[5](1994)在《我国构造物理学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简述了构造物理学的特点之后,着重回顾和总结了我国构造物理实验条件的发展、科研工作的进展,并对构造物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6](2015)在《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东西部大地构造的主要分界,也是大陆内部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在南北构造带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科学考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流动地震观测,在岩石圈结构与构造、强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过程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综述近年来发表的一批研究成果,包括岩石圈结构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成像,地震层析成像,地震各向异性和壳幔变形,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研究,以及与大陆动力学有关的研究等.自2000年以来,我国建成了具有1000多个地震台站的国家和区域地震台网.它们在实时为地震监测服务的同时,其产出的海量数据还提供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一批作者在国内外发表了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对南北构造带的认识.我们虽然取得许多共识性的重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发现不同作者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现有台网的数据成像分辨率和精度仍不足以识别在地壳深处的细节,例如在孕震尺度概念下的地震危险区.加强流动地震观测,提高台站分布的密度,取得高可信度的目标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观测"计划在南北构造带上实施的大型流动台阵观测,结合固定地震台网的资料,加上高分辨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以获得高可信度的地壳上地幔三维精细结构及物性成像,是提高地震科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陶玮[7](2003)在《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多学者(马宗晋等,1986;张肇诚等1994;洪汉净等,1994,1997;黄圣睦等,1996)通过对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及邻区强震活动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大陆及邻区内强震活动有相对集中的地区,称为强震活动主体地区,本文简称为主体地区;不同时期的主体地区在空间上有较大距离的转移与变换。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体现了大陆内某段时期的应力状态。主体地区发生大范围迁移的时期约为十几年时间尺度,称为微动态期。不同时期的主体地区反映了大陆内应力场的快速变化。要解释这种应力场快速变化必须回答:动力来源、应力快速积累机制、影响应力场变化的主要因素等问题。 中国大陆内地震属于板内地震,有不同于板块边界地震的物理机制。中国大陆周围受到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三大板块的联合作用,并且岩石圈结构复杂,具有横向和纵向不均匀性,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大陆内的应力场分布,从而影响大陆内强震的活动,但是其影响方式和物理过程,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中国大陆动力学背景特征、应力在岩石圈中的传播特征、大陆岩石圈介质特征、前期强震活动对局部地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计算和模拟,希望能较好地理解和探讨以上问题。 动力学分析表明,大陆周围的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边界的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推导常速度边界条件下应力在双层粘弹性模型中传播的解析解,本文分析论证了在周围板块边界动态作用下,应力可以通过岩石圈韧性层的作用,在大陆地壳内快速积累。从而证明板块边界的动态活动,可能是影响大陆内应力场快速变化的动力来源。本文又通过计算中国大陆的上、中、下地壳温度、粘滞性系数等值线分布,和地块的温度、粘滞性系数变化特征,分析了大陆内的介质分布特征,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大陆的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从而证明大陆内介质的不均匀分布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应力集中位置。本文通过对大陆内强震释放应变能的分析和计算,做出各时期的强震释放应变能背景图,帮助分析前期强震对于局部大陆地壳的影响。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对大陆介质的计算,和各时期的强震释放应变能背景图,设计各时期中国大陆及邻区三维粘弹性非均匀有限元模型,根据板块边界的强震活动,量化各时期动态板块边界活动状况,作为不同时期的边界条件。首先模拟了板块边界的不同运动状况对大陆内活动块体边界上剪切力的影响,然后顺序模拟了中国大陆各期强震活动的剪切力变化情况,与大陆内相应时期的实际强震活动状况对应较好。验证了通过影响大陆内动态应力分布,进而影响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形成和迁移的主要因素为:(1)大陆周围板块边界的动态活动;(2)大陆内地壳介质不均匀分布;(3)前期强震对周围地壳介质的影响。并初步理解了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形成和迁移过程。 为进一步了解在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边界俯冲对中国大陆东部的影响,利用参考俯冲板块形态建立的中国大陆三维粘弹性非均匀有限元模型和俯冲诱发地幔对流模型,模拟出海洋板块的俯冲对大陆东部应力场产生的复杂影响,理解了大陆东部一些现象的物理机制,例如:由于俯冲作用,在大陆东部岩石圈内形成局部地幔对流;虽然受到海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但在大陆东部边界附近却存在引张作用以及较大的东向运动;大陆东部地区出现挤压、引张、挤压作用相间排列的情况。一、对影响中国大陆应力场变化的重要因素的考虑和计算分析 地震是差异应力的产物,中国大陆内的6级以上强震多是构造强震。因此要理解强震主体地区的形成机制必须从了解大陆应力场入手。中国大陆及邻区处在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三大活动板块边界之间,其应力场格局受到这三大板块活动情况的直接影响。通过对中国大陆强震的特殊动力学背景的分析,认识到大陆周围的板块活动并不是均衡的,而是不断变化中的动态过程,并且通过以前的工作认识到,印度板块边界的活动基本控制了应力场的主要格局,而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边界都会对大陆内部应力场产生重要的调整作用。 虽然强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中、上地壳中,然而破碎的上地壳无法远距离传递应力,那么板块边界作用是如何影响到大陆深处的呢?又是如何在几十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尺度内引起大陆内应力场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呢?板块边界作用是作用于整个岩石圈深度上的,显然只考虑板块边界对地壳脆性层的作用是不合理的,在此必须考虑整个岩石圈的分层流变结构在应力传递中的作用。板块边界的运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板块常以一定速度推进(如印度板块的推挤速度),而不是维持定常力作用在相邻的板块上,在这种情况下边界上的速度是常量。因此,本文在Kuszni:&Bott(1977)双层粘弹性岩石圈模型(上层粘滞性系数较大,下层粘滞性系数较小)的基础上修改模型,以速度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拟计算,给出解析解。并证明,如果给定两层模型的杨氏模量和各层的厚度比,则一F层所占厚度比越大,在上层中应力集中速度越快,可以极大的缩短应力积累时间。从而证明在板块边界连续动态作用条件下,地壳韧性层和岩石圈地慢在应力的传播和集中过程中起了很重要作用,岩石圈

李红[8](2008)在《构造应力场、活动断裂及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是岩石圈应力场动态演化的结果,一般认为它由地球内部的岩体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体突然断裂错动而产生。虽然强地震发生的频率较低,但其造成的破坏性极大,且易引起其它次生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若想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灾害,必须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这就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强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规律。构造应力场作为控制地震的主导因素,是开展地震研究的切入点。本文较系统的总结了构造应力场研究的发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有限元模拟方法作了较全面介绍。我国的构造应力场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很多学者在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构造应力状态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资料分析、原地应力测量、震源机制解、断层擦痕反演、实验模拟以及数值模拟等。由于地球介质的固有特点,数值模拟方法弥补了其他方法的不足,成为定量研究构造应力场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GPS观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可信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地震除受应力场作用外,还与区域活动构造有关,特别是活动断裂对区域地震活动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文从构造应力场与活动断裂共同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地震序列引起的区域应力场、形变场演化特点,分析了活动断裂的运动方式,引入摩擦断裂面的库仑破裂机制,尝试为区域未来地震活动性提供参考。以广州地区为研究实例一,建立了横向分区纵向分层,包含不同走向、倾角,新老断层交叉分布的活断层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较新的GPS边界约束下,计算形变场与应力场,发现活动断裂对区域形变场与应力场起到较大的控制作用,沿断裂带变化梯度大,在断裂交汇部位与端点处易形成应力集中。通过计算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得出广州-从化断裂、瘦狗岭断裂、珠江口断裂西支和东支活动方式分别为压性逆断、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逆断、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断。同时计算了各活动断裂面的库仑破裂应力年累积速率,结果显示广州—从化断裂、瘦狗岭断裂东支库仑破裂年累积速率比瘦狗岭断裂西支、珠江口断裂西支和东支高一个量级,广州-从化断裂与珠江口断裂西支和东支均有断裂中段高于断裂两端的特点。总体来看,北东走向的值高于东西向、北西向断裂,这应该与区域应力场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应力分布较好的解释了广州地区历史地震分布特征,并为该区未来地震活动性作了初步预测。以川滇地区为研究实例二,综合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相关资料,建立较为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弹性有限元接触摩擦模型,利用2000年~2006年Ms6.0以上和2007年1月~6月Ms4.5以上地震序列,计算地震后拟讨论区域的应力变化情况。通过对由其它前兆手段得出的滇西、滇西北、滇东、滇东北4个地震危险区域的应力变化趋势模拟,得出它们的相对危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滇东、滇西、滇西北、滇东北。根据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和破裂过程研究成果,分别讨论了上下盘位错相同与不同两种方案情况下的同震位移场、形变场,并就地震对区域主要活动断裂运动方式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两种方案计算的结果显示了不同的地表位移场和应力场分布特征,上盘错动量大于下盘时,上盘影响区域明显大于下盘区域。此外,区域活动断裂展布对形变场、应力场具有较大的控制作用。菱形块体东边界,如甘孜-玉树、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及岷江断裂、马尔康断裂,本次地震对其影响为卸载效应,而菱形块体西边界,如怒江断裂、红河断裂、龙陵-瑞丽断裂等则为加载效应。

吴中海,赵根模,刘杰[9](2016)在《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构造成因及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未来强震趋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的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构造特点表明,此次大震是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主前缘逆冲断裂向欧亚板块进行低角度俯冲的结果。地震破裂从北西向东南方向传播,累计长度达170km,最大倾向滑移量57m。其发震断裂全新世活动强烈,历史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M≥7.5地震的原地复发平均间隔在500年左右,而在地震活跃阶段分段破裂的平均间隔只有10年左右,并且历史地震活动在最近1800年期间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从西向东迁移规律。历史地震活动过程揭示,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带上目前存在兴都库什、尼泊尔西部、锡金-不丹和印缅交界区4个地震空区段,特别是位于此次地震东部的两个空区,未来地震危险性较显着。由于印-欧大陆俯冲碰撞作用是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中国大陆强震频发的主要地质构造原因,这决定了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大震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关联性,主要表现为大地震活跃阶段在时间上的交替出现和大地震沿垂直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纵向迁移过程。进一步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历史地震活动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成果推断,在喜马拉雅地震带的新一轮活跃过程中,中国大陆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地震形势,尤其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晚第四纪活动性显着的区域性活动构造带或断裂带的潜在强震危险性比较突出,主要包括:藏南的近南北向裂谷带与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带,川滇地块中的安宁河-小江断裂带与大凉山断裂带、南汀河断裂带与畹町断裂带、澜沧-景洪断裂带和滇西北大理-丽江裂陷带,西北地区的西昆仑山前逆冲-褶皱带、阿尔金断裂带和天山的主要逆冲-褶皱变形带等。但当前活动构造调查研究的不足限制了对区域大地震危险性做出更准确的地质评估,这也是目前城镇化与重大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瓶颈"所在。

徐杰,周本刚,计凤桔,周庆,高祥林,吕悦军,陈国光[10](2012)在《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海域是指渤海、黄海和东海地区。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井壁崩落和水压致裂等资料,分别对有关海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作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文中根据前人的工作并结合海陆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条件分析,对东部海域及邻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该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至近于水平挤压作用为主要特征,压应力方向从北到南由NE逐渐转为NEE、EW、S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构造应力作用强度具有非一致性,北强南弱。海域具有与大陆统一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相应可划为东北、华北和华南3个应力区。中国东部大陆和海域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挤出的构造块体往NE—SE方向滑动推挤及东边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向NWW俯冲推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现代构造应力场,且青藏高原东部被挤出块体东向滑动的推挤是现代构造应力场产生的主要动力。

二、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活动地块
    第一节 板块构造与活动地块
    第二节 中国活动地块划分
    第三节 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第二章 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第一节 华北断块区构造演化特征
    第二节 华北地块划分
    第三节 华北地块强震活动特征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三章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特征研究
    第一节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
    第二节 由地震活动反映华北地块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
    第三节 跨断层形变测量反映的断层活动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四章 华北地块地壳形变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华北地块垂直形变特征
    第三节 华北地块水平形变特征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华北地块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第一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背景
    第二节 华北地块典型震例震前主要构造变形特征
    第三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第四节 华北地块未来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分析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6)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
    2.1深地震测深和地壳P波速度结构
        (1)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
        (2)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
    2.2大地电磁测深和电性结构
    2.3重力—航磁资料分析和密度结构
    2.4地震层析成像
        (1)P波走时层析成像
        (2)远震接收函数分析及反演
        (3)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4)噪声层析成像
        (5)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
3地震各向异性与壳幔变形
    3.1远震SKS(SKKS)波形偏振分析
    3.2 Rayleigh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3.3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3.4地壳变形带的提取和分析
4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的研究
    4.1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4.2强震危险性分析
    4.3地震预测
5与大陆动力学有关问题
    5.1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大地震研究
    5.2关于深部物质的流动问题
6讨论
    6.1南北地震带的边界及分段性
    6.2南北地震带形成时代和动力来源
    6.3加强流动地震观测

(7)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 中国大陆及邻区强震分布特征
    2 中国大陆应力场变化影响大陆强震活动主体地区
    3 岩石圈韧性层在应力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4 板内强震的数值模拟研究
    5 本文对于大陆内强震活动的思考
第二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动力背景分析
    1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与应力场的关系
    2 与周围板块作用有关的区域应力场背景
    3 与大陆内部的活动块体
第三章 应力在大陆岩石圈内的快速传递和积累
    1 岩石圈分层流变性简要介绍
    2 常速度板块边界作用,大陆内部力的快速传递和集中
    3 中国大陆强震能量的积累、来源与地震的能量释放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介质背景分析
    1 地壳热结构及其它物理参数的计算方法
    2 原始数据
    3 中国大陆地壳分层深度
    4 中国大陆地壳分层温度
    5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分层物理性质
    6 讨论
第五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强震释放应变能背景
    1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特征
    2 前期强震活动的应变能背景
第六章 利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主体地区形成机制
    1 三维非均匀粘弹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 影响大陆内强震发生区的主要因素
    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七章 利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中国大陆东部大洋板块俯冲对大陆岩石圈的影响
    1 中国大陆及邻区东部边界运动状态简要介绍
    2 模型设计
    3 边界条件的选择
    4 长期均衡状态下模拟结果
    5 俯冲诱发上地幔对流模拟
    6 讨论
第八章 结语
    1 主要工作和结果
    2 主要工作进展
    3 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构造应力场、活动断裂及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0.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0.3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构造应力场研究综述
    1.1 构造应力场研究概述
    1.2 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方法
    1.3 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研究进展
第二章 有限元方法理论和发展
    2.1 有限元方法简介
    2.2 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
    2.3 有限元方法求解问题的步骤
    2.4 有限元的非线性结构类型
    2.5 有限元数值模拟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章 广州地区活动断裂活动特征的数值模拟
    3.1 华南地区动力构造环境
    3.2 区域深部构造与活动断裂
    3.3 广州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
    3.4 模拟计算的广州地区位移场与应力场
    3.5 数值模拟计算的活动断裂活动方式
    3.6 活动断裂面上库仑破裂应力年累积速率
    3.7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云南地区2008 年地震活动趋势的数值模拟
    4.1 川滇地区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4.2 川滇地区地壳三维有限元接触摩擦模型的建立
    4.3 云南地区2000 年以来Ms6.0 以上地震序列的模拟
    4.4 2000 年以来地震序列对云南地区区域应力状态的影响
第五章 汶川 Ms8.0 地震同震效应初步模拟
    5.1 汶川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成因分析
    5.2 汶川地震的同震位移场与应力场
    5.3 汶川地震同震引起的断层活动方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
    6.2 对本文的一些认识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9)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构造成因及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未来强震趋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尼泊尔地震的发震断层与控震构造
    1.1基本情况
    1.2余震分布与震源机制解
    1.3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基本结构与控震构造
    1.4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
2喜马拉雅主逆冲带的地震活动特点及其未来活动趋势
    2.1历史地震活动性
    2.2历史强震复发模型与迁移规律
        2.2.1强震复发的基本理论模型
        2.2.2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大震复发模型与复发周期
        2.2.3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强震迁移规律与未来危险性区段
3讨论
    3.1青藏高原及邻区的活动构造体系基本格局
        3.1.1印-欧碰撞主导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变形
        3.1.2青藏高原的最新地壳变形特征
    3.2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地震活动时空关联性
    3.3青藏高原及邻区可能的未来强震危险区带
        3.3.1警惕触发藏南地区强震活动
        3.3.2进一步重视西南地区的未来大地震危险性
        3.3.3西昆仑-阿尔金山及天山地区未来的强震危险性也不容忽视
4结论

(10)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资料
2 东部海域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2.1 各海域及邻区应力场特征
    2.2 区域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3 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成因

四、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J]. 杨光宇. 地震研究, 1983(S1)
  • [2]有限单元等数值方法在我国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J]. 王仁. 地球物理学报, 1994(S1)
  • [3]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D]. 唐方头.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04)
  • [5]我国构造物理学研究的进展[J]. 马瑾. 地球物理学报, 1994(S1)
  • [6]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J].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 [7]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 陶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04)
  • [8]构造应力场、活动断裂及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 李红.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008(11)
  • [9]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构造成因及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未来强震趋势的影响[J]. 吴中海,赵根模,刘杰. 地质学报, 2016(06)
  • [10]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J]. 徐杰,周本刚,计凤桔,周庆,高祥林,吕悦军,陈国光. 地学前缘, 2012(04)

标签:;  ;  ;  ;  ;  

中国及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