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场新面料走俏

绍兴市场新面料走俏

一、新型面料风靡绍兴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蓉[1](2021)在《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衰退,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新形势下,家纺企业面临物流不通畅、企业员工不到位、库存积压资金难回笼等恢复行业发展的困难及疫情过后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南通紫罗兰家纺为例,分析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形势下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的转变,通过紫罗兰家纺的产品特色,精准实施市场定位,寻求一条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营销之路。本文以国内外营销策略的概念为理论支撑,研究家纺公司在非常态下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通过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对紫罗兰家纺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方法权衡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找准紫罗兰家纺科技型的定位,基于4P营销理论在紫罗兰家纺现有营销策略上发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的问题,鉴于新形势下市场的变化,对4P营销组合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希望紫罗兰家纺在疫情之下找到拐点,迅速攀升。也希望本文的某些观点能给其他疫情下的公司带来帮助。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指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鞠斐[3](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付晓彤[4](2019)在《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文中指出“物妖”是明代文献中对造物活动过于“增益”的一种指称,且“物妖”概念又勾勒出明人追求时尚之物的迷恋,以至迷幻。这种由“增益”而越显离奇的造物状态,在审视古代中国造物活动过程中,值得特别关注。将造物冠以“妖”名的提法,从字面语义分析来看,就是指称奇怪反常、靡丽美艳的物品。事实上,就历史发生来说,自两汉以来,记载灾异的《五行志》中已有专门列目注出“服妖”,将服饰、车马器、玩具、居室等日用之物与国家兴亡、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某种政治意图。由之言说,“物妖”提法对此有所沿袭,又在明朝新的语境中有所变化,内涵丰富。从历史角度纵观而言,“物妖”并非指某一种物或某一类物,而是关于物的评价概念,其中隐匿着礼制文化语境中,儒学之士对物的评价标准,评价立场和评价态度。尤其是中晚明以来,奢靡之风盛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笔记小说、地方志以及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以两都、苏州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文化崛起的盛景:百工呈能献技,精美奇巧服饰器用日有所增,文人士大夫一掷千金活跃文化市场,追求奇装异服引领社会风尚,商人掌握着丰厚的财富,通过使用高级别的服饰器用转换社会身份,庶民百姓不惜借贷享用奢华、奇异之物。尤其是从奇装异服、“苏意”与“苏样”、物带人号等“物妖”类型分析来看,将物冠以“妖”名的说法传递着时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沉浸、享受于物质文化的矛盾:一方面,人性使然令他们对靡丽精巧之物多有迷恋;另一方面,传统道德的训诫令他们对新奇之物充满不安。之所以将物冠以“妖”名与物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有重要关系,物是社会变迁的缩影,而“妖”字则表达了儒学之士对社会变迁的复杂情绪。本文论述,重点阐明物作为社会表征较为直接地、明显地反映出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对古已成制的礼俗文化产生的极大冲击,儒学之士以“物妖”评说新社会风尚。立足于语境分析,“物妖”说法是对“人人侈用”“其心好异”“人心不古”的批判与控诉,暗含着礼制扞卫者对奢靡风气、欲望膨胀的不安与无奈,明代儒学之士借助这个古老的词汇表达着对身处时代社会问题、历史走向的忧虑。从设计学视阈来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物妖”在现象层面为我们留下的是设计艺术史的知识,在思想层面则为我们留下了设计批评的思考。

罗欣桐[5](2017)在《定义面料新风尚 柯桥约你十月看“潮” 2017柯桥时尚周新闻发布会召开》文中提出一件技惊四座的服装,往往是顶级面料与卓越设计的融合。上世纪20年代,可可·香奈儿女士在英格兰北部与当地盛产的斜纹软呢面料相遇,如今,斜纹软呢便成为了CHANEL标志性的元素之一;靠"褶皱"风靡全球的三宅一生,设计师将个人生涯、品牌价值

李昭庆[6](2015)在《老上海时装研究(1910-1940s)》文中提出1910-1940年代的上海时装史是中国近现代时装史的起点、重点、精华和缩影,是世界时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10-1940年代上海时装的蓬勃发展,促成了中国近现代时装业的第一个高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近现代时尚女装风格。自18世纪末始,老上海本帮裁缝转型产生了制作西化女装的女士红帮裁缝群体,并因此产生了专门制作西化女装的时装业,是这一时期上海时装业得以兴盛的根本原因。而1910-1940年代上海时装业得以兴盛的直接原因,则是当时时尚人士、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传播媒介等的共同促进。1910-1940年代的上海时尚女装,是当时身处上海的中国各省市国民及外侨共同智慧的结晶。有大衣、礼服、舞衣、编织等许多时装品种和诸多服饰配件品类,都有其各自特点和演变规律,并以时装品种集群,在上海形成了各自的生产、销售街区。1910-1940年代上海时尚女装,经历了以十年为一阶段“起、承、转、合”的清晰的流变总规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时装行业、时装协会、时装门店、时装表演、时装设计、时装评论、专业时装设计师,对同期中国其它地区的时尚女装有着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上海时尚女装与同期的欧美的时尚女装文化相互呼应、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中国的时装观念、时装流行、时装行业最终形成和成熟于1910-1940年代上海,此时的上海时装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服饰文化精神,体现了中西、古今文化充分交汇、整合后,独立、稳定、成熟的时装文化特色,既中西合璧、精致时髦。1910-1940年代的上海时装业因战乱、经济凋敝等原因而最终衰落,它的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时装业有重要启迪作用。这一时期的上海时尚女装在中式服装现代化道路上探索成果丰富、造诣极高,对中国当代时尚女装的发展有着重要借鉴价值。

陈黛霞[7](2014)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绍兴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绍兴纺织业的发展。纺织服装是绍兴重要的出口产品,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约70%以上,在对外贸易中有着较强的优势。然而,在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大背景下,各进口国采用各样贸易保护手段,构筑绿色壁垒,绍兴纺织服装业深受其影响,出口遭遇了巨大的阻碍。如何正确认识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中的绿色壁垒,进而成功跨越这一障碍,是关系到绍兴乃至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以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关理论为研究起点,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综述了绿色壁垒国内外研究现状。而后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以及走访所获的调研结果等分析了绍兴地区纺织服装现状,及其近年来的出口现状,分析了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结构、出口国市场等的具体表现特征。继而择取绍兴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绿色壁垒现状、表现、原因及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继而运用SWOT理论分析法,较为具体地分析了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对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把产业转型升级真正落到实处进行战略思考:提出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到企业层面多渠道层面的策略和建议。

徐铮[8](2014)在《民国时期(1912-1949)机器丝织品种和图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的丝织业源远流长,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技术体系。近代以来,西方的丝织技术开始影响我国,特别是民国时期(1912-1949),随着新型织机、原材料和工艺的引进和应用,中国丝织业逐步完成了近代化的进程,催生出我国第一批近代丝织企业,形成了一个与传统体系截然不同的近代丝织技术体系,丝织物特别是使用机器生产的丝织物其品类之繁多,品名之滥觞,图案之丰富,代表了当时中国丝织业的最高水平,并为当代丝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相对于民国丝绸业在整个中国丝绸业的重要地位而言,综观20世纪以来有关民国时期机器丝织品种和图案研究的学术史,现有的研究多是从经济史、社会史或者某一单一的角度出发,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系统论述民国时期丝织物的着作。因此,本文力图对此进行一次基本而全面的阐述,这也是本文在学术意义上重要的一个首创性。本文选取最能代表民国时期丝绸生产发展特点的一个特殊片断——机器梭织丝织物(使用机器动力织机生产的丝织物,包括全人造丝织物和其他交织织物等)作为研究对象,对尽可能多的实物进行组织结构和图案分析,并将实物研究和文献资料整理及历史研究作为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的两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力图通过比较研究和分类的方法,将实物分析的结果与现存的图像、文献资料进行比对,通过科学实验与资料论证相结合来探讨机器丝织物的品种结构类型及定名体系、机器丝织物图案设计特点等问题,力求在研究过程中做到考据和论证并重。而归纳整理的方法除了应用在各阶段性的研究过程外,还体现在整体研究的连贯与整合上,从而达到从艺术史和技术史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民国时期中国,特别是环太湖流域机器丝织物品种和图案进行全面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在文献整理和今人研究成果研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近代丝织企业群的崛起,及不同类型企业在织物品种和图案生产上的不同特点。同时,重点分析了丝织业实现机器生产的近代化进程在时间维度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在空间维度上,存在于地区之间和行业结构内部的不平衡性。并得出除了原料和织造技术的革新是传统丝织业实现近代化进程,达到机器化生产要求的技术支撑外,电力供应和当地丝织业人士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是造成机器化生产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结论。第二、针对近代机器丝织物命名分类混乱的情况,在实物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史料的比对和论证,从纺织考古学的角度,并借鉴当代丝织物十四大类的分类方法,以织物表层的组织结构和外观特征为依据,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机器丝织物分类标准,根据经纬线间的交错方法将其分为平行类织物、绞经类织物、起绒类织物三个大类。其中平行类织物以平纹、缎纹、斜纹等组织为基础,包括了纺绸、绫、缎、绡、绉等延用传统的品种小类,以及绨、葛、呢、像景等新出现的品种小类;绞经类织物以绞纱组织为基础,包括纱织物和罗织物两个品种小类;起绒类织物以起绒组织为基础。通过各品种小类结构特点和组织设计方法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个时期的机器丝织物品种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组织结构多样性变化、经纬原料差异性利用、传统产品提升性继承。第三、以实物资料分析为基础,本着整体概况和细节深入的原则,采用将实物、文献、图像进行综合研究的方式,将当时机器丝织物的图案分为自然图案、几何图案、人物风景图案和器物图案四个大类,就其题材类型和设计方法,以及与织物组织设计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指出在近代染织设计体系初步建立的背景下,受到西方文化和表现技法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机器丝织物图案呈现出题材风格多元化、写实造型立体化、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第四、作为机器丝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织物字牌一向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结合实物分析和文献研究,对其款式和内容展开详细阐述,并与传统丝织物中织款的异同进行横向比较。同时,从技术角度对字牌的生产工艺进行探讨,指出副目板工艺的运用打破了正身和字牌部分的经线的相同运动规律,这也是促进“中心独花式”端式字牌大量应用的原因所在。第五、除整体分析外,本文选取民国时期机器丝织业史上最大的近代企业之一上海美亚织绸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大量档案材料的基础上,从企业崛起和发展历程、产品生产管理和设计人才培养制度以及特有的设计委员会决策制度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并重点就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美亚厂样本讨论其机器丝织物品种以及字牌生产的特点。在综合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当时影响机器丝织物品种和图案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许多新产品和新图案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而其中技术因素是最为重要的,纺织原料、生产工具、练染技术等各种因素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贾卡式提花机、棒刀装置和人造丝的应用,以及对输入欧美丝织物的仿制大大地扩展了丝织物品种和图案的类型范围。同时,作为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商业竞争和市场需求也成为影响机器丝织物发展的主导因素。厂家为了取得高额商业利润,必须促使产品在品种和图案上不断改进更新,而要达到此种目的,必须采用新型的织机和原料,同时,部分不能满足当时人们审美趣味的旧品种、旧图案也逐步被市场淘汰,这从客观上推动了丝织业实现机器生产的近代化进程。

周泯非[9](2011)在《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关系及共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产业集群的学习现象逐渐成为集群研究领域内的关注焦点。相关研究指出,基于集群参与者之间交互而形成的知识扩散和知识创造等学习效应是产业集群具有较高渐进式创新活力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我国产业集群来说,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成熟情境下的同质性问题和市场饱和带来的剧烈竞争破坏了原有的关系基础,而有效协调机制的缺乏往往又使得集群企业无法构建新的网络关系,导致集群整体的学习效应和创新效率日益降低。新近的研究指出,以制度构建为核心的集群治理活动能够显着地改善这种情况,通过重构并协调网络关系而重新激发集群的学习潜力。当前对于集群治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本身概念边界尚不明确,其对于集群学习的具体作用机理更是有待探索。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本文提出了“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具体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围绕此展开研究。首先,在回顾、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收集了浙江省范围内五个产业集群的质性数据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以扎根理论为基本方法归纳了集群治理的构念原型,并提出了有关集群治理、创新网络关系和集群学习间关系的一系列初始命题。而后,本文通过理论演绎对扎根模型进行补充和完善,对初始命题进行细化和扩展,构建了截面意义上的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概念模型。紧接着,本文使用367份企业问卷数据所合成的37个集群样本开展统计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大部分先前概念模型中的假设。在完成以上横向研究后,本论文进一步对动态视角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的共同演化关系开展研究。具体分为两个步骤:先是通过规范研究构建了一个探讨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演机制及共演路径的概念模型,而后通过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纵向案例研究,对概念模型进行具体化和深化,并针对案例过程中捕捉到的特定现象作进一步探讨。基于以上分析论证,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集群治理是集群层面上对集群参与者经济交互活动存在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各种内生性协调机制总体,是同时包含着地方规制、经济层级、社群规范和社团自治四种微观机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2)集群学习是集群整体层面上发生的以集体交互为核心特征的学习活动,包含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两个维度。(3)从相对静态视角来看,集群治理各维度对于集群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通过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的中介而产生。(4)从动态视角来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和互相选择的关系,从而在长期中表现出明显的共同演化特征。对照相关领域内的现有研究成果,本论文的创新和发展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聚焦于制度层面对集群治理理论进行收敛并明确界定其概念。现有集群治理领域的研究较为分散且尚不成熟。本研究从制度层面明确提出了集群治理的概念并通过扎根研究和实证检验形成了适用于量化研究的构念,此项工作在推进现有集群治理研究并形成系统化理论方面具有较大的探索性意义。(2)融合制度观和知识观两种理论范式揭示了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的具体因果机制。结合案例探索、规范分析和统计实证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集群治理-创新网络关系-集群学习”的因果分析框架,并且从微观层面上具体解剖了三者在各维度上的因果关联。这一结果不仅有利于推动集群领域内治理理论和学习理论的融合发展,也能为集群治理实践提供依据。(3)剖析了动态视角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的内在机制与可能路径。本研究较为规范地将共同演化理论和扎根研究方法应用于集群治理和集群学习的共演现象,纵向案例验证、丰富和深化后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理论解释力。质性数据的翔实程度以及与研究整体过程与实践情境的紧密结合也使得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和启示性。

温润[10](2011)在《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丰富而精彩的百年。无论其间还是相比之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发生了剧烈变革。举世闻名的中国丝绸也随之历经兴衰,在变革中前进,是20世纪不应忽视的重要现象。本文希图经由丝绸纹样阐释中国百年的丝绸发展与社会变迁。清末民初丝绸业的转型以及设计教育的革新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丝绸纹样的传统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丝绸纹样外部风格的演变,还促进了纹样内在性质的演进,摆脱了原有的封建属性而愈加具备现代性。民国女装是我们探究民国丝绸纹样演进的重要窗口。短短四十年左右,民国丝绸纹样面貌一新,既有对外来纹样的吸收,也有兼收并蓄后的推陈出新,不仅随女装的演变而变化,还大胆突破了古代纹样不少程式化的形式,具有明显的外来气质。民初延续清末纹样风格,外来纹样大量涌入,条格纹样盛行,纹样造型更加立体,色彩由浓艳趋于雅淡。新中国成立,与“灰”、“绿”、“蓝”的国内服饰现象不同,肩负出口创汇重任的外销丝绸展现出另外一番缤纷景象。随着丝绸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花色品种如春笋般涌现。创新成为打开销路的钥匙,设计的重要性被给予了未有的重视。经过各部门的精诚合作和设计人员的不断探索,外销丝绸既顺利完成了任务,更成为新中国丝绸发展最精彩的篇章。十年浩劫的终结,预示着新时期的到来。丝绸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机器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一方面扩大与国际流行市场的交流,开拓视野,放开思路,新品种、新花色不断涌现,形成了内、外销两旺的局面。丝绸纹样设计思路拓宽,对抽象纹样的大胆应用,对服用性进行考量,并在工艺进步的推动下使更多好创意得以实现。从而外销纹样与国际流行接轨,内销纹样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重获追捧。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有丝绸企业转制上市,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原先生产型的发展模式被生产经营型取代,丝绸企业以市场变化为基准,随时调整经营策略。企业购买纹样和纹样设计公司、事务所等机构的出现,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下设计与生产的分工,反映出现代经营模式的特征。丝绸纹样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自民国以后再一次出现。然而,20世纪90年代盛行国内外市场的砂洗绸却导致过去引以为荣的真丝提花与印花技术无用武之地,以精美纹样取胜的新老花色品种因此遭到冷遇。

二、新型面料风靡绍兴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面料风靡绍兴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综述
        2.1.1 家纺相关概念
        2.1.2 市场营销概念
    2.2 营销理论综述
        2.2.1 STP理论
        2.2.2 4p营销理论
    2.3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3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环境分析
    3.1 紫罗兰家纺简介
    3.2 新形势下家纺业的概况
    3.3 紫罗兰家纺宏观环境分析
        3.3.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3.3.2 经济环境分析
        3.3.3 社会与自然环境分析
        3.3.4 技术环境分析
    3.4 紫罗兰家纺微观环境分析
        3.4.1 竞争者分析
        3.4.2 供应商分析
        3.4.3 顾客分析
    3.5 紫罗兰家纺SWOT分析
        3.5.1 优势分析
        3.5.2 劣势分析
        3.5.3 机会分析
        3.5.4 威胁分析
4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4.1 紫罗兰家纺目标市场战略分析
        4.1.1 紫罗兰家纺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分析
        4.1.2 目标市场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基于4p的营销组合策略的分析
        4.2.1 产品策略分析
        4.2.2 价格策略分析
        4.2.3 渠道策略分析
        4.2.4 促销策略分析
5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5.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建议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
        5.1.3 市场定位
    5.2 紫罗兰家纺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化建议
        5.2.1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5.2.2 定价策略优化建议
        5.2.3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5.2.4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6 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组织制度保障
    6.2 完善激励机制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6.4 打造企业强大凝聚力
    6.5 加强企业人才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物之现象:古代中国的“物妖”传奇
    第一节 汉废帝刘贺好作非常之冠
    第二节 唐安乐公主喜服百鸟裙
    第三节 宋妇女尚作高髻
第二章 “妖”之观念:物被冠以“妖”名的可能性
    第一节 灾异学说中的“服妖”
        一、“妖”与人事征兆
        二、人弃常,则妖兴
        三、《汉书·五行志》与“服妖”
    第二节 作为文化概念的“物妖”
        一、“服妖”说的政治意图
        二、维护礼俗的说辞
    第三节 作为评价概念的“物妖”
        一、主观选择为“妖”
        二、牵合附会为“妖”
        三、古人对待“服妖”的态度
第三章 “物妖”增益:明代的时尚之物
    第一节 胡风胡俗
        一、诏复汉唐衣冠之制
        二、胡风胡俗议为“服妖”
        三、“别夷夏”的政治话语
    第二节 奇装异服
        一、不分贵贱的马尾裙
        二、变动不居的男子巾服
        三、好尚奢华的女子服饰
    第三节 “苏样”与“苏意”
        一、“苏样”为何样
        二、“苏意”为何意
        三、时尚的代名词
    第四节 物带人号
        一、能工巧匠声名鹊起
        二、能工巧匠所作之物
        三、品味、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第四章 物之评价:“物妖”观念在消费社会的显现
    第一节 世风变幻的大明王朝
        一、“人遵画一之法”的光景
        二、奢俗蔓延全国
        三、文化商品化
    第二节 奢靡语境中的“物妖”
        一、奢靡令物成“妖”
        二、奢靡与消费社会的形成
        三、奢靡的去道德化
    第三节 审美语境中的“物妖”
        一、感官愉悦令物成“妖”
        二、装饰显示奢靡
        三、喜奢华,乐奇异
    第四节 书写语境中的“物妖”
        一、《五行志》中“服妖”的书写方式
        二、笔记小说中“物妖”的书写方式
        三、笔记小说中“物妖”的书写心态
第五章 “物妖”之祛魅:物欲的审思
    第一节 欲望彰显的表征
        一、“弘俭约,戒嗜欲”的训诫
        二、“欲”是人之自然本性
        三、物欲导致“礼仪不行”
    第二节 “妖由人兴”的自觉
        一、百工为财呈能献技
        二、技艺的商业开展与竞争
        三、文人雅士一掷千金
    第三节 时尚观念的萌兴
        一、“物妖”是时尚的表征
        二、炫耀性消费与阶级变动
        三、上行下效与身份模糊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历代“服妖”“物妖”条目一览表
    附录二: 研究“服妖”的期刊文章目录
    附录三: 图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老上海时装研究(1910-194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1.2 概念的定义与阐释
        1.2.1 上海
        1.2.2 时装
        1.2.3 时装业
        1.2.4 女士红帮裁缝
        1.2.5 摩登
    1.3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1.4 领域的现状与创新
    1.5 章节内容与安排
第2章 1910-1940年代上海时装业的生成与时装成因
    2.1 时装业的生成
        2.1.1 行业简史
        2.1.1.1 行业溯源
        2.1.1.2 行业特点
        2.1.1.3 发展阶段
        2.1.1.4 区域发展
        2.1.2 行业协会
        2.1.2.1 三蕊堂公所
        2.1.2.2 时装业同业公会
        2.1.2.3 时装业职业公会
        2.1.2.4 中华国货维持会
        2.1.3 行业学徒
        2.1.3.1 生产工场的学徒
        2.1.3.2 店堂服务的艺徒
        2.1.4 裁缝师傅
        2.1.5 时装设计
        2.1.5.1 设计师
        2.1.5.2 设计特点
        2.1.6 时装制作
        2.1.7 时装营销
        2.1.8 时装评论
        2.1.9 时装表演
        2.1.10营业场所
        2.1.10.1 时装公司
        2.1.10.2 百货公司
        2.1.10.3 苏广成衣
        2.1.10.4 其它场所
        2.1.11国货绸厂
    2.2 时装业的成因
        2.2.1 时尚人士的促进
        2.2.1.1 名花
        2.2.1.2 学生
        2.2.1.3 名媛
        2.2.1.4 名星
        2.2.1.5 舞女
        2.2.1.6 大众
        2.2.1.7 海归
        2.2.1.8 移民和外侨
        2.2.2 娱乐场所的影响
        2.2.2.1 舞场
        2.2.2.2 影院
        2.2.3 文学艺术的宣传
        2.2.3.1 戏剧
        2.2.3.2 电影
        2.2.3.3 美术
        2.2.3.3.1 月份牌
        2.2.3.3.2 漫画
        2.2.3.4 摄影
        2.2.3.5 文学
        2.2.4 传播媒介的推动
        2.2.4.1 书籍
        2.2.4.2 报刊
        2.2.4.3 杂志
        2.2.4.4 广播
        2.2.5 生活方式的导向
        2.2.5.1 体育休闲
        2.2.5.2 享乐主义
        2.2.5.3 身体解放
        2.2.6 政治事件的引领
        2.2.6.1 上海开埠
        2.2.6.2 服制法规
        2.2.6.3 国货年运动
        2.2.6.4 服装禁令
        2.2.7 文化艺术运动的推进
        2.2.7.1 西方的艺术运动
        2.2.7.2 中国的文化运动
        2.2.8 经济战争科技的作用
第3章 1910-1940年代上海时尚女装种类与流变规律
    3.1 1910-1940年代上海时尚女装种类探究
        3.1.1 衫裙
        3.1.2 衫裤
        3.1.3 马甲
        3.1.4 旗袍
        3.1.5 罩衫
        3.1.6 披风
        3.1.7 绒大衣
        3.1.8 皮大衣
        3.1.9 礼服
        3.1.10舞衣
        3.1.11婚服
        3.1.12针织
        3.1.12.1 编结
        3.1.12.2 机织
        3.1.13泳衣
        3.1.14内衣
        3.1.14.1 中式内衣的创新
        3.1.14.2 西式内衣的引入
        3.1.15洋装
        3.1.15.1 西裤
        3.1.15.2 其它
        3.1.16服饰配件
        3.1.16.1 鞋子
        3.1.16.2 丝袜
        3.1.16.3 围巾
        3.1.16.4 帽子
        3.1.16.5 首饰
        3.1.16.6 手饰
        3.1.16.7 花边
        3.1.16.8 衣扣
    3.2 1910-1940年代上海时尚女装流变规律
        3.2.1 款式流变规律的总结
        3.2.1.1 1910年代规律
        3.2.1.2 1920年代规律
        3.2.1.3 1930年代规律
        3.2.1.4 1940年代规律
        3.2.1.5 搭配规律总结
        3.2.1.5.1 整体的搭配
        3.2.1.5.2 发型与化妆
        3.2.2 色彩流变规律的总结
        3.2.3 面料流变规律的总结
        3.2.4 旗袍流变规律的总结
        3.2.4.1 开叉
        3.2.4.2 领子
        3.2.4.3 袖子
        3.2.4.4 长度
        3.2.4.5 纽扣
        3.2.4.6 面料
        3.2.4.7 图案
        3.2.4.8 辅料
        3.2.4.9 廓形
第4章 1910-1940年代上海时尚女装的横向比较研究
    4.1 与同期中国外省市时装的关系
        4.1.1 时尚女装业较发达地区
        4.1.1.1 北京
        4.1.1.2 天津
        4.1.1.3 香港
        4.1.1.4 广州
        4.1.1.5 其它较发达地区
        4.1.2 时尚女装业欠发达地区
    4.2 与同时期国外地区时装的关系
        4.2.1 欧洲
        4.2.2 北美
        4.2.3 亚洲
第5章 1910-1940年代上海时尚女装的影响力与启迪
    5.1 老上海时装业衰落原因与经验总结
    5.2 对当今中国流行服装产业的启迪
    5.3 对我国当代女性着装的借鉴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创作实践
致谢
索引 1.图例
索引 2.图表
附件

(7)绿色贸易壁垒下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原则及目的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绿色壁垒的界定
    2.2 国内外关于绿色壁垒的研究
    2.3 关于纺织服装业出口绿色壁垒研究
3 绍兴纺织服装业概况及其出口现状
    3.1 绍兴纺织服装业概况
    3.2 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
        3.2.1 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的规模数量及地位
        3.2.2 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态势
        3.2.3 绍兴纺织服装业主要出口市场分析
        3.2.4 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产品结构
        3.2.5 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分析
4 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绿色贸易壁垒及影响实证分析
    4.1 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绿色壁垒现状
    4.2 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绿色壁垒具体表现
    4.3 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绿色壁垒的原因分析
        4.3.1 外因
        4.3.2 内因
    4.4 绿色壁垒对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分析
        4.4.1 正面影响
        4.4.2 负面影响
5 绿色壁垒下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的SWOT分析
    5.1 SWOT分析法
    5.2 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5.2.1 “S”-内部环境优势
        5.2.2 “W”-内部环境劣势
    5.3 绿色壁垒下绍兴纺织服装业贸易的外部环境威胁和机遇
        5.3.1 “O”-环境机遇
        5.3.2 “T”-环境威胁
6 稳定和发展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的战略选择
    6.1 从政府方面入手
    6.2 从企业层面出发
    6.3 从行业协会方面努力
    6.4 从其他方面下功夫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民国时期(1912-1949)机器丝织品种和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民国时期关于机器丝织业的调查研究
        1.1.1 针对机器丝织业的专门性调查研究
        1.1.2 涉及机器丝织业的一般性调查研究
    1.2 建国后关于民国时期机器丝织业的研究
        1.2.1 改革开放以前的研究
        1.2.2 改革开放以后的研究
        1.2.3 国外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意义和目标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本文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丝织业实现机器生产的近代化进程
    2.1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
        2.1.1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的基本完成(1912-1936)
        2.1.2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的倒退(1937-1945)
        2.1.3 织业近代化进程的中断(1946-1949)
    2.2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中区域结构发展的不平衡
        2.2.1 整体结构发展的多元性
        2.2.2 机器丝织业生产中心的崛起——上海
        2.2.3 传统丝织业生产中心的延续——苏州和杭州
        2.2.4 传统丝织业生产中心的衰弱——南京
    2.3 促进丝织业实现近代化进程的因素
        2.3.1 蚕种改良
        2.3.2 原料拓宽
        2.3.3 织机革新
        2.3.4 动力更新
        2.3.5 理念创新
    2.4 近代丝织企业群的崛起
        2.4.1 近代丝织企业群的来源类型
        2.4.2 代织型丝织企业
        2.4.3 自主型丝织企业
第三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品种研究
    3.1 丝织物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的研究
        3.1.1 民国以前的分类与命名法
        3.1.2 民国时期文献中的分类与命名法
        3.1.3 本文创新采用的分类法及依据
    3.2 传统平行织物大类
        3.2.1 纺绸类织物
        3.2.2 肖类织物
        3.2.3 绉类织物
        3.2.4 缎类织物
    3.3 新出现的平行织物大类
        3.3.1 葛类织物
        3.3.2 绨类织物
        3.3.3 呢类织物
        3.3.4 像景织物
    3.4 绞经类丝织物
        3.4.1 素纱罗类织物
        3.4.2 提花纱罗类织物
    3.5 起绒类丝织物
        3.5.1 经起绒织物
        3.5.2 纬起绒织物
        3.5.3 特殊加工的绒织物
    3.6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品种特点
        3.6.1 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变化
        3.6.2 经纬原料的差异性利用
        3.6.3 传统产品的提升性继承
第四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图案研究
    4.1 近代染织设计体系的引进和建立
        4.1.1 “图案”概念的引进
        4.1.2 机器生产对染织设计教育体系的需求
        4.1.3 留学生对近代染织设计风格的影响
        4.1.4 中国近代染织教育的兴起
        4.1.5 机器丝织企业对图案设计的重视
    4.2 自然图案
        4.2.1 传统植物图案的延用与创新
        4.2.2 外来植物图案的应用
        4.2.3 动物图案
    4.3 几何图案
        4.3.1 条格图案
        4.3.2 其他几何图案
    4.4 人物风景图案
        4.4.1 人物图案
        4.4.2 建筑风景图案
    4.5 器物图案
    4.6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图案特点
        4.6.1 题材风格多元化
        4.6.2 写实造型立体化
        4.6.3 表现形式多样化
第五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字牌的研究
    5.1 字牌与物勒工名的传统
        5.1.1 字牌的概念
        5.1.2 丝织物中物勒工名的传统
    5.2 民国时期字牌的延用和特点
        5.2.1 民国时期字牌的延用
        5.2.2 民国时期字牌的特点
    5.3 字牌的款式
        5.3.1 端式字牌与侧式字牌
        5.3.2 字牌的图形构成类型
        5.3.3 像景织物字牌的款式和内容
    5.4 字牌的设计和生产工艺
        5.4.1 端式字牌的设计和生产工艺
        5.4.2 侧式字牌的设计和生产工艺
第六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生产企业个案研究—以上海美亚织铜厂为例
    6.1 美亚织绸厂档案的收藏情况与研究现状
        6.1.1 美亚织绸厂档案的收藏情况
        6.1.2 关于美亚织绸厂的研究现状
        6.1.3 对美亚织绸厂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
    6.2 美亚织绸厂的崛起与发展
    6.3 美亚织绸厂产品生产制度研究
        6.3.1 设计委员会制度
        6.3.2 人才培养制度
        6.3.3 生产管理制度
    6.4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美亚厂样本的研究
        6.4.1 关于美亚厂样本的年代
        6.4.2 从样本看美亚厂机器丝织物生产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关系及共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1.4.1 逻辑框架
        1.4.2 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集群治理相关研究述评
        2.1.1 集群治理的理论基石
        2.1.2 集群治理研究综述
        2.1.3 小结
    2.2 集群创新网络关系述评
        2.2.1 网络与网络关系的辨析
        2.2.2 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演化
        2.2.3 不同视角下的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研究
        2.2.4 小结
    2.3 集群学习相关研究述评
        2.3.1 集群学习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2.3.2 集群学习的类型与机制
        2.3.3 小结
3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的探索案例
    3.1 研究方法
        3.1.1 方法选择
        3.1.2 数据收集
        3.1.3 研究流程
    3.2 数据分析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核心式编码
    3.3 研究发现与讨论
        3.3.1 集群治理构念的内涵与维度
        3.3.2 高度竞争环境中集群治理的现实特征
        3.3.3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的影响机理
    3.4 扎根模型的提出和讨论
        3.4.1 模型提出
        3.4.2 模型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的模型构建
    4.1 集群学习的作用双重性及集群治理的功能
        4.1.1 集群学习的内涵及其作用双重性
        4.1.2 面向集群学习的集群治理功能
    4.2 集群治理对创新网络关系的影响
        4.2.1 集群治理与地方化关系
        4.2.2 集群治理与超地方关系
    4.3 创新网络关系对集群学习的影响
        4.3.1 创新网络关系与集群利用式学习
        4.3.2 创新网络关系与集群探索式学习
    4.4 创新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样本选择
        5.1.2 数据收集
        5.1.3 变量测度
        5.1.4 分析方法
    5.2 实证结果
        5.2.1 效度与信度检验
        5.2.2 多元回归分析
    5.3 结果讨论
        5.3.1 集群治理对创新网络关系的影响
        5.3.2 创新网络关系对集群学习的影响
        5.3.3 创新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
    5.4 研究小结
6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的模型构建
    6.1 动态视角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因果关系
    6.2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6.2.1 共同演化理论的概述
        6.2.2 集群治理模式的提出和分类
        6.2.3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共演机制
        6.2.4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共演路径
    6.3 本章小结
7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的案例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研究设计
        7.1.2 数据收集
        7.1.3 数据分析
    7.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集群治理和集群学习的共同演化过程
        7.2.1 集群简史及生产结构
        7.2.2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共演过程
    7.3 案例讨论与结论
        7.3.1 实际共演机制与模型的对照及探讨
        7.3.2 实际共演路径与模型的对照及探讨
        7.3.3 对集群学习演化特征的进一步探讨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8.2.1 理论贡献
        8.2.2 实践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0)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一) 课题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初中国丝绸纹样生态环境的转变
    第一节 帝制覆灭引起的突破
        一、从强调等级差别到彰显自由平等——纹样等级象征的弱化
        (一) 上层与黎庶,贵贱有章
        (二) 帝王与百官,尊卑有别
        (三) 百官之间,等第有分
        二、从重视道德观念到专注形式美感——纹样审美价值的转化
    第二节 丝绸业转型给予的推动
        一、丝绸生产中心:上海取代南京
        (一) 南京织造业的衰落
        (二) 上海丝绸业的崛起
        (三) 生产中心与时尚中心相得益彰
        二、丝绸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更新换代
        (一) 生产工具由手工向机械化转变
        (二) 原料革新
        (三) 合成染料的应用
        三、丝绸生产关系:从“账房”到“绸厂
    第三节 设计教育模式的转变
        一、传统师徒制丝绸教育的局限
        二、学校式设计教育的建立与优势
        (一) 学校式设计教育的建立
        (二) 学校式教育更有利于染织设计的发展
第二章 兼收并蓄的民国女装丝绸纹样
    第一节 女装是民国丝绸纹样的主要载体
        一、女装是清末民初社会革命的先锋
        (一) 社会革命始于服饰
        (二) 服饰变革始于妇女
        二、女装是民国思想解放的外在显现
        (一) 女装突破社会地位的限制
        (二) 女装与妇女身体解放
        (三) 女装与性感
        三、女装是民国吸收外来纹样的最前沿
        (一) 崇洋——吸收外来纹样的源动力
        (二) 旗袍——中西合璧的完美契合体
        四、时装是民国丝绸纹样更迭的催化剂
    第二节 民国女装变革对丝绸纹样演进的影响
        一、女装款式改变的影响
        (一) 纹样装饰趋于简洁
        (二) 纹样布局的变化
        二、女装面料改变的影响
        (一) 女装面料趋薄促进织花纹样趋于简洁和印花纹样的更新
        (二) 女装面料品种激增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纹样形式
    第三节 民国丝绸纹样新风在女装上的体现
        一、民初沿袭清末纹样之风
        二、外来纹样大量涌入
        (一) 国外传统题材纹样
        (二) “新艺术”风格纹样
        (三) “装饰艺术”风格纹样
        (四) 带有外来元素的纹样
        三、条格纹样广为流行
        (一) 西方条格纹的影响
        (二) 娴雅与性感——女性气质与形象的彰显
        (三) 织造简便,价格低廉
        四、突破程式化的形式特征
        (一) 写实造型更加立体
        (二) 云勾状曲线装饰不再流行
        (三) “花大叶小”转向“花小叶大”
        (四) 纹样色彩由浓艳趋于雅淡
第三章 花色多样的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外销丝绸纹样
    第一节 时代的选择——纹样设计立足外销
        一、丝绸经营:“内销服从外销”
        (一) 力争出口,在逆境中起飞
        (二) 服用丝绸锐减,内销受限
        二、纹样设计:“设计、生产、贸易三结合”
        (一) 报样、选样机制应运而生
        (二) 服从外销、结合生产、促进外销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以我为主”——20世纪50年代主销苏新国家的丝绸纹样
        一、协定贸易与纹样设计的“以我为主
        二、对“万紫千红”的两种解读
        (一) 丰富多彩
        (二) 千篇一律
    第三节 “投其所好”——出口对象转变后的丝绸纹样设计
        一、出口贸易的变化对纹样设计的影响
        (一) 纹样设计思路发生转变
        (二) 与国际流行市场间接接触
        (三) 不同销路形成不同纹样派路
        二、印花纹样蓬勃发展
        三、特殊时期的特殊纹样
第四章 多元缤纷的新时期丝绸纹样
    第一节 开放初期的多元与繁荣
        一、丝绸纹样设计思路的拓宽
        (一) 对抽象纹样的大胆应用
        (二) 对服用性的考量
        (三) 工艺革新给予的推动
        二、外销丝绸纹样融入国际流行大潮
        (一) 国际流行信息的传入更加及时丰富
        (二) 与国际流行的结合更加紧密
        (三) 20世纪80年代外销纹样的演变
        三、内销丝绸纹样重获新生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丝绸纹样设计面临的新变化
        一、经济体制之变——纹样设计走向市场
        二、产品结构之变——纹样设计遇到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四、新型面料风靡绍兴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D]. 黄海蓉.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D]. 付晓彤.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定义面料新风尚 柯桥约你十月看“潮” 2017柯桥时尚周新闻发布会召开[J]. 罗欣桐. 纺织服装周刊, 2017(25)
  • [6]老上海时装研究(1910-1940s)[D]. 李昭庆. 上海戏剧学院, 2015(10)
  • [7]绿色贸易壁垒下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分析[D]. 陈黛霞.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8]民国时期(1912-1949)机器丝织品种和图案研究[D]. 徐铮. 东华大学, 2014(09)
  • [9]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关系及共同演化研究[D]. 周泯非. 浙江大学, 2011(05)
  • [10]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 温润. 苏州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绍兴市场新面料走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