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24 命题构成

练习 24 命题构成

一、练习24 命题作文(论文文献综述)

韩瑶瑶[1](2020)在《对外汉语写作测试方式效度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能力测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写作能力必不可少又难以提高,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的水平,因此备受重视。但如何检验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却是语言测试领域研究的难题,探索不同的测试方式,减少主观性,尽量反映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追求其客观真实有效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本文参阅了第二语言研究领域关于写作测试的大量文献,回顾了国内外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借鉴国外写作测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测试题型,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进行写作测试,且对比了多种测试方式的有效性,旨在通过自己的研究对写作教材、写作测试方式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针对来华留学生初、中、高不同汉语水平学习者,分别进行了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性研究:1.针对初级汉语水平者,写作测试方式有完成句子、看图写作及图表题;2.针对中、高级汉语水平者,写作测试方式有完成句子、看图写作、命题作文及图表题。除此之外,本文还探讨了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与汉字文化圈学生在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方面的差别。本文的研究假设为:1.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看图写作测试的效度最高;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命题作文测试的效度最高;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图表题测试的效度最高;2.是否为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基本印证了我们的假设,但也有不同发现,如对中级学习者来说,完成句子测试的有效性是最高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进写作教材练习题、丰富写作练习方式的建议,如针对初级汉语水平者,适当在练习题中增加看图写作及完成句子;针对中级汉语水平者,可以加强完成句子的练习;针对高级汉语水平者,可以增加图表题的练习方式等。希望以上建议能够为提高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增强外国留学生汉语写作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卢艳[2](2016)在《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设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写作练习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也是教材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文》《汉语》《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教科书·华文》《菲律宾华语课本》(含其写作分册)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的写作练习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法、定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抽样分析法,对它们的题型、题量和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题型方面。首先,从练习内容、练习目标和练习方式三个方面对写作练习题的要素进行组合、推断,得出可成立的写作练习题型306种。而统计发现四套教材实际使用了74种写作练习题型。进一步观察发现,着眼于体裁类题型,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以记叙文类题型为主,占30%;着眼于练习方式类题型,发现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以话题作文类题型为主,占10%。第二,题量方面。题量为各题型出现频次之和。统计分析发现,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的写作练习题总量是348次,各套教材的练习量分别是《中文》136次,《汉语》102次,《华文》77次,《课本》33次。其中《中文》和《汉语》还设置了写作选做题,进一步观察发现,选做题的比例在逐渐提高,《汉语》第二册最高达到84%。在体裁类题型的题量上,记叙文的题量最多,共180次,占52%;在练习方式类题型的题量上,以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为主,其中话题作文共95次,占27%。第三,分布方面。总体来说各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的各册题量分布较均匀,没有随着年级提高而有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在题型分布上没有呈现规律、阶段性的分布状态,为不足。进一步观察发现,在练习方式的分布上,四套教材在偏重的练习方式上分布较平均,量差也不大。此外,设置了选做题的教材其选做题的比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了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设计的建议:(1)题型是设计写作练习时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要加强题型的甄选和增补,选取必要的、有效的题型,如以看图作文为练习方式的题型;摒弃不必要的、低效的和无效的题型,如减少《中文》中以缩写为练习方式的题型。(2)要合理地分布写作练习。写作练习在题型的分布设计上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状态,如《中文》的记叙文六册都有分布,且随着年级升高题量增多,而议论文类题型第一册开始分布,但第三册出现断层,因此建议改为初一、初二、初三分别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体现由易到难的顺序。(3)题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整套教材的写作练习设计质量。题量的设置要适中。《中文》达到了每册21次,刨除选做部分,总次数为80次,平均每册13次。建议海外华文教材的写作练习必做题要平均每课1次,每册按照课时总数定量。(4)指令的明确程度影响写作任务的难度,体现写作练习设计的规范性。建议通过明确练习目标类要求、字数要求和速度要求三个方面来完善写作练习的指令,如初中阶段的作文最低字数可以定为初一600字,初二700字,初三800字。

刘光成[3](2010)在《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文中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是作文的关键。作文命题体现命题者的教育思想,命题的科学与否,反映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次作文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快慢,并最终决定学生作文素养的高低。在语文能力测评中,作文命题的质量还关系到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作文命题,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我国的考试文化,提高考试作文命题水平,从而丰富我国的考试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辉煌的文学创作时期,产生过众多文章大家,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扎实的基础性作文训练有关,或者说与作文命题有关。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历程已逾百年。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波澜起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本论文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1)梳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揭示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特征;(3)探寻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变革原因;(4)总结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构想。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中学作文命题的不同特点,本论文把百年中学作文命题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承绪与变革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中国的语文教育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近代作文教育史的重要转折点。1904至1919这十五年时间,属于我国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期。由于根深蒂固的古AI写作作教育传统与科举文章命题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着传统科举文章命题的轨道作惯性运行,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曙光初现。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对科举文章命题的有力矫枉,“实用”思想逐渐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一些重要教育法规中,中学作文命题的“实用”思想有了较为明确的体现,而在当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二是探索与定型期。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三十年时间,是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契机。语文教育界的有时之士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批评的过程中,也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开展摆脱作文训练随意、混乱局面,寻求作文命题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创建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中学作文命题趋向科学与实用。命题内容较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抒写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关心人民大众的福祉和疾苦,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成为命题主旋律;命题文体日趋成熟,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成为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文体。三是波折与重创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与过去相比,新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度为语文教育带来了空气活跃的新气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文命题无计划、无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兴起,中学作文教学又被生硬地套上了政治评判标准,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呼吁,但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作文教学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学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在“外在工具价值(文)”和“内在思想价值(道)”两端徘徊。“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文教学完全沦陷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生作文大多是以“革命”和“造反”为主题的“大字报”式的文章,结构单一,格式呆板,近乎千篇一律,中学作文命题实践走入了死胡同。四是回归与创新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打碎精神枷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腾飞。社会结构的调整,文化思想的转型,教育理论的发展,写作理论的创新,促使中学作文命题逐步从政治舞台上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写作主体上来。中学作文命题开始注意激发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命题方式趋向灵活多样,学生作文从单一应景的书写载体逐步演变为多姿多彩的心灵窗口。21世纪前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作文命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开放、多元、丰富,“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等“人本”作文教学理念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猎猎飘扬的旗帜。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上述四个时期的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不尽相同,命题样式也各具情态,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大致演进轨迹:一是命题内容从功利性走向人文性。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性”的外部观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二是命题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作文命题的类型先后历经了给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是因时而动,都是一种探索,虽然每一种类型各有所长、不能彼此取代,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作文文体也由单一的政论文向应用文、叙述文演进,今天学生的作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第二,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绝不是偶尔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特定思潮下的产物,每一阶段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都与特定阶段下的语文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联系。纵观百年中学作文命题,交错存在和发展着的三种语文教育思潮对作文命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完整地演绎了语文教育思潮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进,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反复。当今的中学作文命题似乎又有向第二时期回归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一种单纯循环,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种有益反思。第三,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命题理当高举“人本”的旗帜,这是中学作文命题发展规律使然,同时也是由制约其发展变化的语文教育思潮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在中学作文命题中落实“以人为本”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展望中学作文命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本语文教育思潮下的中学作文命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发学生拥抱生活的激情。同时,我们也坚信,作文命题只要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终将成为人生的第一等快事,学生将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并为此奉献出他们神圣的创意。

邹颖[4](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使用研究》文中提出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活动,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的开展需以教材作为依托,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教育部主持编写的全国统一使用的语文教材,它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的背景下编写的,又在2013人教版教材基础上进行修订,其在编写理念、内容形式与结构的呈现上都做出了较大改变。为探寻在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开展,该教材中写作板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就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板块的编写与使用展开研究,希望帮助初中教师了解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特点,为教师更好的使用教材提供建议,同时对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提出改进建议。本论文从以下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展开概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其编写的主要依据,而阅读写作迁移理论为其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依据,同时根据教材编写的传承性对各个时期人教版教材写作部分的特点进行评述,梳理各版教材对统编本编写的影响。第二章是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特点的论述,从编写理念、结构、内容三个方面展开。从编写理念来看具有重视交际语境写作、强调“一课一得”、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特点。从编写结构上看具有写作专题双线交织、写作导引读写一体、写作训练能力分层等特点。从内容上看具有程序性知识为主、语言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呈现图文并茂等特点。充分展示了统编本教材写作板块在编写上的创新与改进。第三章旨在对写作板块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首先是写作板块本身在编写上存在的缺失。其次是基于一线教师的课例分析,发现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中存在未能凸显交际语境、未能落实训练分层、过程指导茫然等问题。第四章针对统编本写作板块的编写特点以及使用的难点,对教材编写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师使用教材提出针对性建议,并附上写作教学设计案例,以帮助教师使用好教材,使写作教学更好的开展。

李家萍[5](2020)在《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将“高考作文命题”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切入点,以高中作文教学者的观察视角来分析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对教学现状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深入探究高考作文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高考作文是对作文教学效果的最终反馈和显性证明,一定程度上指导并且制约着高中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中作文教学又为高考作文的成果展现打下基础,高考作文本质上是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测量和评价。本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论述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较为具体地表明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切入点来进行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的缘由及学术价值,凝聚着重大的教育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干内容,根据2010年—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总结出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然后对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对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分别进行概括分析,以此诠释当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部分教学问题。最后,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谈到了作文教学观,提出了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和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考作文核心目标的要求,在对高考作文命题走向有了整体认知的基础上,精准细化总结出相应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以此明确作文教学指导方向。第三部分是结语,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肯定了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对一线作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期望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促进作用。

范小文[6](2020)在《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板块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以及课程文件,展开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本着论文要有所创新的原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较的基本依据、比较的维度以及教材的使用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深化;其中,结合写作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从教材写作内容的编写维度展开分析,是本文的一些探索。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其次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次对与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展开综述,包括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与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两部分;最后阐明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比较的基本依据。主要由学习理论与写作机制构成,其中,学习理论包括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知识分类观理论;写作机制包括写作过程的基本模型、初中生写作思维特点、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第三部分:关于编写纲领性文件的比较。经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课程理念上,均关照学生语文学习需要,均突出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统编版更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启思版更关注培养维度多元;在写作目标与内容上,均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均重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统编版更重视写作真实情感,启思版更注重掌握写作策略。第四部分:关于编排体例的比较。经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同点上,具有序列清晰、螺旋递进,分工明确、兼重人文,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等特点;在不同点上,统编版更突出年级训练重点以及写作思维培养,启思版更强调写作能力渗透式的安排以及学段间的衔接。第五部分:关于编写内容的比较。经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均重视写作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启思版的写作流程更系统完整;均以写作程序性知识为主,其中启思版应用文写作知识更丰富;统编版更偏重课内例文,启思版例文分布更均衡;命题形式均呈现开放与限制的统一;命题题材都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其中统编版随年级提升更注重开放性;统编版单元练习梯度更分明,启思版年级练习梯度更凸显。第六部分: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建议。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以生为主,优化已有序列;双线并进,发挥组合优势;缩短差距,推动学段衔接。其次,注重整体性,统筹写作过程要素;紧扣实用性,整合写作知识内容;突出多样性,拓展写作例文类型。最后,整合多类命题展开写作;聚焦真实生活推进写作;把握关联梯度深入写作。笔者只是一个未走上正式岗位的学习者,在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上尚有不足,但笔者决心以此文作为出发点,继续细化、深化关于教材的研究,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刘中黎[7](2010)在《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 ——以大陆地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自现代语文教育诞生一百余年来,人们为了解决其中的母语写作教学难题,破解语文教育成效“少、慢、差、费”的困境,曾先后将日札写作引入了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企图籍此推动学生自由而主动地作文,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但是,由于人们疏于对日札写作史上的日札写作经验、语文教育史上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的典型个案,以及历史上零散、琐碎却不乏真知灼见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观念进行系统的评析和整理,因而导致了我国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理论很不成熟。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广大语文教师所积极开展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活动,无疑就带有了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活动已出现了种种不良倾向,如日札写作作文化、日札写作道德化、日札写作隐私化、日札写作的强制化与非自由化等。可以说,这些倾向已严重偏离了日札写作的本性,极大局限了日札写作教育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为了促进日札写作教育教学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前进,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百年来的日札写作经验、日札写作教育教学的典型个案、历史上零散琐碎却不乏真知灼见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观念进行系统的评析和整理,将其纳入中国日札写作史和语文教育理论发展史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考察,以深入总结和归纳日札写作的性质、目的、分类、育人的内在机制,以及开展日札写作教育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等。总之,吸取经验、借鉴教训,努力建立中国日札写作教育教学的理论观念及教学方法体系,以促使当代中国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由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由盲目性向科学性转变。经过对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日札是一种私人写作、不是私密写作,是作者基于自身的资禀、经验、修养,以自己为中心,从个人眼光来记载每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这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写作行为,这种行为反过来必然促进个人眼光的发展、个人经验的丰富、个人修养的变化、个人立场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作者基于自身经历、经验、立场,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观念认识体系。通过这样的日札写作,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优良个性的人。同时,日札写作又有强烈的自我教育功能,它可以引导自我从自身参与人类社会实践之需要的视角思考问题,引导自我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日札写作就对生命中的个性意识、直觉本能、敏活灵机、极富本性的心灵世界产生一定的规范和训教功能,从而又把个性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可以说,重点而全面地促进人的成长是日札写作教育的根本价值。日札写作虽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但也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为了充分发挥其积极价值又避免负面效应,语文教师(或家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阅读、批改和指导学生的日札写作,这是非常必要的。日札写作是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在母语写作教学问题上存有严重失误,最严重的失误是将“写作”、“文章”、“作文”、“自由写作”(如日札)等四大范畴混为一谈,导致了我国的母语写作教学目标模糊、范畴不分、笼而统之,并因而成效低下。我以为,只有明确这四大范畴的区别及各自的任务,使日札写作与作文教学分工合作、各施其长、互济共生,将做人的训练与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给推进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全社会还必须从民主、法制、文化等层面营造一个自由、多元、宽容,能充分保护人的私人空间,尊重和欣赏人的生命体验、自我价值与个性意识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一个非道德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写作评价机制,这才能为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的健康发展培植适宜的“土壤”和创造宽松的成长空间。在进行具体的日札写作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还必须处理好目的宗旨、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艺术、写作训练等五方面的相关问题。

冯梦锦[8](2020)在《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生写作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写作教学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依据和参考,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制是影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因素之一。我国“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于2016年开始投入使用,全册教材于2019年10月出版完成。由于教材发行时间不长,对整套教材写作系统的研究近乎空白。在研究教材时,我们可以打开域外的视角,博采众长,完善自我。新加坡是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其华语教学有特色。因此,分析和比较中新两国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我国和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调查法进行研究。在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论和两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比较研究的框架,从结构、内容、呈现形式三个方面对两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发现:1.我国教材更加关注正式的写作训练,写作与口语相关性不强。新加坡的大作文与小练笔比例相差不多,写作与口语关系密切;2.我国教材的写作例文多为范文,写作知识的呈现有显性和隐性,写作指导注重写作前的写作动机激发,调动学生的心理意象,属于心理意象写作策略。新加坡教材的写作例文有范文和问题例文,写作知识呈现都为显性,写作指导注重写作过程思路的引导,属于提纲写作策略;3.我国教材写作体裁和题材丰富,命题形式多样,注重情境化。新加坡教材写作体裁和题材较为单一,偏向实用化,写作命题为引导式写作,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4.我国教材文字叙述的叙述视角以第二人称为主,第一人称为辅,最注重解释性图表。新加坡教材较为注重问题式的表达方式,叙述视角以第一人称为主,组织性和启迪性图表占比较大。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了两国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理念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即都注重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高、注重读写结合、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写作命题难度不同和三维目标相互之间的主次不同。最后,本文对新加坡教材写作系统编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进行探讨,对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制提出了如下建议:增加写作例文的数量;加强口语与写作的联系;呈现系统的写作知识;注重写作的过程指导;拓宽写作的训练范围;增加问题式的表达方式;丰富图表的编排。

张宝珠[9](2019)在《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写作练习编写研究》文中提出单元写作练习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写作练习承载着指导写作教学的重要功能,对学生写作知识的获得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单元写作练习的编写可以提高教科书编写质量,指导教科书有效的使用,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本论文以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写作练习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建议,运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统计法等方法对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的内容、呈现形式予以考察。这四版教科书的单元写作练习各具特色。人教版单元写作练习题目形式统一,有字数要求;苏教版注重应用文体、作文修改训练并重视题目的可选性;语文版编写设计简洁、读写结合;北师大版单元写作综合性强,读写说结合,并辅以参考例文。经过研究发现,这四版初中语文单元写作练习还存在一些有待斟酌的问题,它们都缺少了限时训练的要求。北师大版和语文版单元写作练习缺少写作修改的训练。人教版单元写作练习中修改作文训练内容略显单薄;苏教版单元写作练习存在重复的题目,写作题目出现与本单元写作主题相背离的情况;语文版参考例文的丰富性有待增强;北师大版单元写作练习的参考例文分布不合理,程序性知识不足等。基于以上考察提出编写建议:单元写作练习的编写应加强整体规划,增强科学合理性,将写作知识体系化,增加写作修改的训练,增添写作的限时训练,要更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不同层次的例文,明确字数要求,循序渐进,突出题目设置的层级性,更充分地体现由易到难的递进。

李媛[10](2019)在《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如果说阅读帮助人们欣赏求知,那么写作的使命则是表情达意。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抒发情感以及沟通公共关系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到中学阶段,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语文教材作为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依托与载体,其写作板块的编写与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2016年秋季开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相继出版并投入使用。作为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其写作板块相比其他版本教材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为探讨该问题,笔者找来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版本教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拟对两套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进行比较,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优势与不足。借鉴苏教版教材编写的有益成果,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完善尝试提出几点编写建议,为一线教师合理使用教材进行写作教学提出相应的使用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基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自己在教育实习中对写作教学的思考以及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特色,笔者拟对两套教材写作板块进行比较研究。其次从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编写研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以及比较视野下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这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陈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研究的理论阐释。首先对本论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其次介绍本论文的组织框架和行文结构。最后对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包括课标要求,写作心理学以及读写结合理念。第三部分是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系比较。笔者首先对两套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体系进行概述。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两套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系的共同点是写作板块位于阅读板块之后且相互关联,写作板块由写作导论和写作实践两部分构成。不同点是部编本教材写作导论增添写作补白,写作实践安排写作提示。苏教版教材写作实践设置修改文章专项训练,以附录的方式呈现应用文示例。两套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体系可谓同中存异、各有千秋。但是从整体上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体系具有两大优势,其一是宏观阐述与微观指导相结合,其二是写作板块与阅读板块双线编排,自成体系。第四部分是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导论比较。从写作导论的呈现方式,文体设置的序列性,技能培养的系统性以及导论与课标的契合度四个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分析得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导论相比苏教版具有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相结合,范例典型生动,话语表述亲切,图文并茂,文体序列设置合理,技能培养系统完善以及落实课标要求等优势。第五部分是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实践比较。从写作实践的数量和类型,题目难易程度,实践训练与导论的匹配度以及实践与生活的关联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部编本写作板块的优势分别是题型丰富多样,具备合理性;题目由易到难,呈现梯度性;写作训练匹配要点,具有针对性;实践联系生活,体现时代性。第六部分是结合苏教版提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与使用建议。针对部编本教材写作板块的不足,借鉴苏教版写作板块编写的有益成果,提出了丰富片段写作形式与内容;增加修改文章专项训练;附录呈现示例,更新应用文写作三点编写建议。最后提出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建议包括明确课标要求,整体把握教材;落实写作实践,实施分层教学;合理使用写作提示,用好思维导图;运用网络发表文章,鼓励创意表达;补充完善写作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二、练习24 命题作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练习24 命题作文(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汉语写作测试方式效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写作测试方式及练习题设计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有关写作测试方式的研究概述
        2.1.1 国外有关写作测试方式的研究
        2.1.2 国内有关写作测试方式的研究
    2.2 国内外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与信度研究
        2.2.1 国内外关于效度的研究
        2.2.2 国内外关于信度的研究
    2.3 国内外写作测试方式评分研究
        2.3.1 评分标准
        2.3.2 评分误差
    2.4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涉及练习题的研究
第三章 对外汉语写作测试实证研究设计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目的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假设
    3.5 实验设计与实施
        3.5.1 实验设计
        3.5.2 实验实施过程
    3.6 评分标准
        3.6.1 实验评分标准和办法
        3.6.2 任课教师评分方法
    3.7 效度检验
    3.8 信度检验
第四章 对外汉语写作测试实验结果及讨论
    4.1 信度检验
    4.2 各汉语水平测试效度的分析及讨论
        4.2.1 初级汉语水平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分析
        4.2.2 中级汉语水平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分析
        4.2.3 高级汉语水平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分析
    4.3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与汉字文化圈学生测试效度的对比分析
        4.3.1 非汉字文化圈(初中高)与汉字文化圈(初中高)情况对比
        4.3.2 非汉字文化圈(中高级)与汉字文化圈(中高级)情况对比
    4.4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4.4.1 评分员访谈
        4.4.2 任课教师访谈
    4.5 有待进一步检验的问题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
        5.2.1 三种代表性写作教材分析
        5.2.2 本人使用写作教材情况
        5.2.3 写作教材练习形式与HSK考试题型的对比
    5.3 建议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级汉语水平测试题
附录二 :中级汉语水平测试题
附录三 :高级汉语水平测试题
附录四 :评分标准
致谢

(2)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拟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各种汉语教学大纲关于写作能力描述
    2.2 前人关于写作练习的研究
3 写作练习设计常见题型描述
    3.1 练习内容类题型描述
    3.2 练习目标类题型描述
    3.3 练习方式类题型描述
    3.4 练习总题型统计描述
4 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设计分析
    4.1 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题型分析
    4.2 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题量分析
    4.3 四套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分布分析
    4.4 小结
5 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改进建议
    5.1 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题型建议
    5.2 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题量建议
    5.3 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分布建议
6 结语
    6.1 本文主要观点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第一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1904-1919)
    第一节 发轫之前的科举文章命题
        一、科举文章命题的主要特点
        二、科举文章命题的演变轨迹
        三、科举文章命题的兴衰启示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
        一、停科举与科举文章命题之终结
        二、定学制与中学作文命题之发韧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传统承绪
        一、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特点
        二、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原因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
        一、教育法规对作文命题的实用规范
        二、中学作文命题践行上的实用变化
    第五节 承绪与变革背后指导思想
        一、"经世致用"思想
        二、"中体西用"思想
第二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1919-1949)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基础
        一、民主科学精神的确立
        二、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
        三、文章写作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直接动因
        一、作文教学的弊端
        二、作文载体的变化
        三、教育制度的支撑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二、中学作文命题要领的理论探讨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一、春晖中学作文命题实践
        二、扬州八中作文命题实践
    第五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定型
        一、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基本定型
        二、中学作文命题参照与范例的基本定型
        三、中学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本定型
第三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与重创(1949-1978)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转变的文化教育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
        二、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第二节 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缓慢发展
        一、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主要问题
        二、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教育革命前后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
        一、中学作文教学文道关系的反复
        二、中学作文命题政治意识的凸显
        三、中学作文命题科学体系的新构
    第四节 文化革命期间中学作文命题的重创
        一、语文教材作文命题的政治化
        二、中学作文命题实践的政治化
第四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1978年至今)
    第一节 新时期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思想背景
        一、文化思想从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
        二、教育思想从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
        三、写作理论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第二节 新时期前20年中学作文命题的生活回归
        一、中学作文命题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二、中学作文命题改革实验蓬勃发展
        三、中学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向科学
        四、中学作文训练考核命题贴近实际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个性张扬
        一、人文论倡导与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回归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作文命题的人本规范
        三、作文训练与考核、竞赛命题的创新变革
第五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百年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历史反思
        一、中学作文命题与社本语文教育思潮
        二、中学作文命题与知本语文教育思潮
        三、中学作文命题与人本语文教育思潮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客观认识中学作文命题的功用价值
        二、正确领悟中学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
        三、切实把握中学作文命题的原则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概述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概念界定
        一、语文教材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三、写作板块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依据
        一、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二、阅读——写作迁移理论
    第三节 统编本教材写作板块的传承
        一、1987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重视写作
        二、199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读写结合
        三、2001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强调交际
        四、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奠定基础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特点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
        一、重视交际语境写作
        二、强调“一课一得”
        三、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例
        一、写作主题——双线交织
        二、写作导引——读写一体
        三、写作实践——能力分层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内容编写特点
        一、程序性知识为主
        二、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三、内容呈现图文并茂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在编写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教材编写存在的缺失
        一、训练序列存疑
        二、修改指导缺位
        三、写作知识纷杂
    第二节 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课例分析
        一、交际语境未能凸显
        二、写作训练难以分层
        三、写作过程指导茫然
第四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改进及使用建议
    第一节 教材改进建议
        一、内容组织程序化
        二、修改指导常态化
        三、写作知识系统化
    第二节 教师使用建议
        一、研读课标,更新教学思想
        二、构建情境,促进真实表达
        三、循序渐进,落实分层训练
        四、巧设环节,细化过程指导
    第三节 统编本写作板块教学设计案例
        一、《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评价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内容梳理表
附录2:课例
致谢

(5)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
        二、高考作文命题的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
    第二节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二、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调查
第二章 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的作文教学主体分析
    第一节 教师主体
        一、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素养
        二、语文教师作文评改素养
    第二节 学生主体
        一、自主阅读与作文写作
        二、文化传承与作文写作
第三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作文教学观
        一、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发展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作文教学观
    第二节 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
        一、育人教学为本,鼓励教学为主
        二、明确教学导向,激发写作热情
        三、树立科研精神,争做研究型教师
    第三节 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
        一、深化作文教学认知
        二、优化作文教学内容
        三、完善作文评价指导
    第四节 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
        一、审题立意与鉴赏审美训练
        二、素材积累与高考视角训练
        三、写作情境与文体规范训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2010-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命题材料汇总
    附录 B 关于高中生写作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访谈提纲(教师访谈)
致谢

(6)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鉴于教材地位的时代诉求
        2.基于两版教材的互鉴价值
        3.源于写作教学的现实需要
    (二)概念界定
        1.语文教材写作板块
        2.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
        3.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
    (三)研究综述
        1.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1)统编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2)启思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3)其他版本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2.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1)统编版与各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2)启思版与各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3)其他版本之间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丰富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的研究基础
        (2)细化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的研究视角
        2.实践意义
        (1)为一线教师完善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2)为笔者今后展开写作教学指明方向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4.内容分析法
一、比较的基本依据
    (一)学习理论
        1.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有意义学习理论
        3.知识分类观理论
    (二)写作机制
        1.写作过程的基本模型
        2.初中生写作思维特点
        3.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
二、关于编写纲领性文件的比较
    (一)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纲领性文件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规定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目标与内容的规定
    (二)启思版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纲领性文件
        1.《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中对语文课程及写作范畴的规定
        2.《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中对写作范畴的规定
        3.《优质课本编写原则》中对写作范畴的规定
    (三)两版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纲领性文件的比较分析
        1.课程理念比较分析
        (1)均关照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2)均突出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
        (3)统编版更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4)启思版更强调培养维度多元
        2.写作目标与内容比较分析
        (1)均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均重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3)统编版更突出写作真实情感
        (4)启思版更注重掌握写作策略
三、关于编排体例的比较
    (一)两版教材写作板块构成部分的梳理
        1.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
        (1)写作专题
        (2)随文写作
        (3)综合训练
        2.启思版教材写作板块
        (1)写作专题
        (2)以读带写
        (3)写作能力单元
    (二)两版教材写作板块编排体例的比较分析
        1.相同之处
        (1)序列清晰,螺旋递进
        (2)分工明确,兼重人文
        (3)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2.不同之处
        (1)统编版更突出年级训练重点
        (2)统编版更注重培养写作思维
        (3)启思版更强调渗透写作能力
        (4)启思版更重视学段间的衔接
四、关于编写内容的比较
    (一)写作引导的比较
        1.写作过程比较分析
        (1)均关照写作过程的外部因素
        (2)启思版内在流程更系统完整
        2.写作知识比较分析
        (1)均强调以写作程序性知识为主
        (2)启思版应用文写作知识更丰厚
        3.写作例文比较分析
        (1)统编版更偏重课内例文
        (2)启思版例文分布更均衡
    (二)写作练习的比较
        1.命题形式与题材的比较
        (1)命题形式比较分析
        (2)命题题材比较分析
        2.题目数量与梯度的比较
        (1)题目数量比较分析
        (2)题目梯度比较分析
五、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建议
    (一)基于编排体例的使用建议
        1.以生为主,优化已有序列
        2.双线并进,发挥组合优势
        3.缩短差距,推动学段衔接
    (二)基于编写内容的使用建议
        1.写作引导
        (1)注重整体性,统筹写作过程要素
        (2)紧扣实用性,整合写作知识内容
        (3)突出多样性,拓展写作例文类型
        2.写作练习
        (1)整合多类命题展开写作
        (2)聚焦真实生活推进写作
        (3)把握关联梯度深入写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 ——以大陆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动机和目的
    二、研究的范畴和内容
    三、研究的方法、手段、技术路径、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客观困难与存在的局限
第二章 中国日札写作教育概论
    第1节 中国日札写作教育的缘起
    第2节 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指导观念的演化
第三章 中国现代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
    第1节 概说(清末民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与典型教学个案评析
    第2节 代表性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观研究
        2.1 用生命引导生命以人格感染人格:梁启超的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观
        2.2 于思想草稿中熔巨着从自传材料里炼华章:胡适的日札写作与教学观
        2.3 以私人写作为旨归从名家日札集教例:鲁迅的日札写作观及写作教材编写观
        2.4 把文学性引入日记于记载前力求创造:郁达夫的日记写作与教学观
        2.5 画龙若点睛佳境自可期:夏丐尊、叶圣陶的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观
        2.6 以美感为本以解放为本以日札为本:黎锦熙的写作教学及日札写作教学观
        2.7 从日常生活中树立艺术家看事物的眼光:朱光潜的日札写作与教学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当代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
    第1节 概说(20世纪50年代中至70年代末)
    第2节 概说(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与典型教学个案评析
    第3节 代表性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观研究
        3.1 走向民主、科学的日记写作教育:魏书生的日记写作教育与教学观
        3.2 牧养言语野性发展优良个性:潘新和的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从本研究出发对母语写作教育教学的思考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小学语文写作及写作教学的地位突出
        2. 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3. 新加坡华文写作教学的特色鲜明
        4. 中新两国小学语文教材写作部分均在推陈出新
    (二) 研究内容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 语文教材的概念
        2. 写作系统的概念
    (四) 文献综述
        1.我国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现状
        2. 新加坡华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现状
        3. 中国与新加坡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的现状
        4. 研究简评
    (五) 研究意义
    (六)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内容分析法
        3. 比较分析法
        4. 调查法
一、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依据
    (一) 理论依据
        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
        3. 阅读—写作迁移理论
        4. 三维作文操作心理模型理论
    (二)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 新加坡华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结构比较
    (一) 写作系统在教材中所处位置的比较
        1.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所处的位置
        2.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写作系统所处的位置
        3. 比较分析
    (二) 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的关系比较
        1.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的关系
        2.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的关系
        3. 比较分析
三、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内容比较
    (一) 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指导系统比较
        1. 写作例文的比较
        2. 写作知识的比较
        3. 写作指导的比较
    (二) 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训练系统比较
        1. 写作体裁的比较
        2. 写作题材的比较
        3. 命题方式的比较
四、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呈现形式比较
    (一) 文字叙述的比较
        1.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文字叙述
        2.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文字叙述
        3. 比较分析
    (二) 图表编排的比较
        1.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图表编排
        2.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图表编排
        3. 比较分析
五、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理念分析
    (一) 编写理念的相同点
        1. 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高
        2. 注重读写结合
        3. 贴近学生生活
    (二) 编写理念的不同点
        1. 写作命题难度不同
        2. 三维目标相互之间的主次不同
六、比较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启示
    (一) 增加写作例文的数量
    (二) 加强口语与写作的联系
    (三) 呈现系统的写作知识
    (四) 注重写作的过程指导
    (五) 拓宽写作的训练范围
    (六) 改善写作系统的呈现形式
        1. 增加问题式的表达方式
        2. 丰富图表的编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写作练习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的编写依据
    第一节 写作练习编写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建议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写作练习编写现状考察
    第一节 单元写作练习内容分析
    第二节 单元写作练习呈现方式分析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写作练习编写考察的反思
    第一节 单元写作练习编写的特色
    第二节 单元写作练习编写的问题及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文献综述
        2.1 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编写研究
        2.2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
        2.3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
        2.4 比较视野下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对象、方法
第1章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的理论阐释
    1.1 概念阐释
    1.2 框架结构
    1.3 理论基础
        1.3.1 课标要求
        1.3.2 写作心理学
        1.3.3 读写结合理念
第2章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系比较
    2.1 编写体系分析
        2.1.1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系
        2.1.2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系
    2.2 编写体系的共同点
        2.2.1 写作位于阅读板块之后且相互关联
        2.2.2 由写作导论和写作实践两部分构成
    2.3 编写体系的不同点
        2.3.1 部编本教材写作导论增添写作补白
        2.3.2 部编本教材写作实践安排写作提示
        2.3.3 苏教版教材写作实践设置修改文章专项训练
        2.3.4 苏教版教材运用附录呈现应用文的写作示例
    2.4 部编本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系的优势
        2.4.1 宏观阐述与微观指导相结合
        2.4.2 写作与阅读双线编排,自成体系
第3章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导论比较
    3.1 写作导论的具体比较
        3.1.1 导论内容呈现方式
        3.1.2 文体设置的序列性
        3.1.3 技能培养的系统性
        3.1.4 与课标的契合程度
    3.2 部编本教材写作导论的优势
        3.2.1 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相互结合
        3.2.2 列举单元选文,范例典型生动
        3.2.3 话语表述亲切,巧用插图表格
        3.2.4 文体序列合理,技能培养完善
        3.2.5 更加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4章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实践比较
    4.1 写作实践的具体比较
        4.1.1 写作实践题目数量和类型
        4.1.2 写作实践题目的难易程度
        4.1.3 写作实践与导论的匹配度
        4.1.4 写作实践与生活的关联度
    4.2 部编本教材写作实践的优势
        4.2.1 题型丰富多样,具备合理性
        4.2.2 题目由易到难,呈现梯度性
        4.2.3 训练匹配要点,具有针对性
        4.2.4 实践联系生活,体现时代性
第5章 结合苏教版提出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与使用建议
    5.1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建议
        5.1.1 丰富片段写作训练的形式与内容
        5.1.2 增加对学生修改文章的专项训练
        5.1.3 附录呈现示例,更新应用文写作
    5.2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建议
        5.2.1 明确课标具体要求,整体把握教材
        5.2.2 落实写作实践任务,实施分层教学
        5.2.3 合理使用写作提示,用好思维导图
        5.2.4 运用网络发表文章,鼓励创意表达
        5.2.5 补充完善写作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四、练习24 命题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写作测试方式效度的实证研究[D]. 韩瑶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海外华文初中教材写作练习设计分析[D]. 卢艳. 暨南大学, 2016(03)
  • [3]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 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使用研究[D]. 邹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李家萍. 河南大学, 2020(02)
  • [6]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D]. 范小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 ——以大陆地区为中心[D]. 刘中黎.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8]中国与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D]. 冯梦锦.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写作练习编写研究[D]. 张宝珠. 聊城大学, 2019(01)
  • [10]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研究[D]. 李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练习 24 命题构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