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母线负荷计算方法

管状母线负荷计算方法

一、计算管状母线负荷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郝越峰,马春雷,陆禹初[1](2020)在《全绝缘管型母线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指出全绝缘管型母线作为变电站主变压器低压侧一种新型的导流产品具有载流大、集肤效应小等特点,近年来在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全绝缘管型母线在运行过程中故障频发,经常出现烧损、放电等情况。文中结合某供电公司出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烧损故障,针对全绝缘管型母线设计、制造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改造方法。最终在某220 kV变电站中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于文涛[2](2016)在《660MW燃煤发电机组电气环保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研究了 HW电厂电气环保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并结合HW电厂环保技改工程计划加以应用,主要论述了技改工程的过程、结果、方案和实施步骤,也对技改结果做了评价。HW电厂#1、#2机组技改工程使用该技术方案,先后顺利完成环保技术改造,均达到了降低污染物排放、节能提效的目标,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重点论述了在电气专业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1)电除尘系统提效改造方案,实施完成电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2)脱硫系统增容改造方案,主要是完成备用电源建设;(3)烟气脱硝系统改造方案,主要是“引增合一”方案的具体计算和设备选配。最后关注国家最新环保政策、要求,以及电力、环保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研究了火力发电厂环保领域新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并对下一步电气环保应用的发展进行了描述。

谢志武[3](2012)在《500kV交流变电站综自改造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的生产、输送、消耗及各种相关的一、二次设备构成的整体,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中心环节,尤其是现在大容量发电机的不断投运和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和大网的出现,使电力系统的完全控制更加复杂,如不对早期建设的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将无法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变电站位置一般介于发电厂和用户之间,起着汇集电能、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状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位置十分重要。500kV交流变电站是目前国内电力主网络的重要枢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早期建设的500kV交流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运用新的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已经成为电网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改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本文以运行超过16年的“粤东第一站”500kV惠州变电站为例,阐述了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技术应用、施工方案以及安全管控措施等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重点论述了在早期建设变电站中使用新的电力设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针对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合理性分析、并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500kV交流变电站通过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后,将改进现有电力设备,更新现有继电保护、通信装置等自动化装备,实现了对全站的主要设备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远动信息传递,提高了全站的安全运行水平。本研究课题对现有电网有着普遍性和实践性,对500kV交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潘荣威[4](2010)在《变电站的改造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500kV老旧变电站逐步实施综合自动化改造,对于改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500kV H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通信网和设备方面的现状情况,并针对这些方面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然后,结合500kV H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改造的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内容,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综合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进行整体技术改造,阐明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性能、技术指标、通信通道、具体应用等情况。500kV H变电站经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改造,实现了对全站的主要设备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远动信息传递,提高了全站的安全运行水平。本研究课题有着普遍性和实践性,对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莫颖涛[5](2006)在《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系统规划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传统电力系统的某些弊端、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当今社会许多部门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迫切需要一种环保、高效、灵活的发电方式的出现来解决这些问题。分布式发电充分利用洁净新能源,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高效的进行发电,已经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成为21世纪电力系统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发电产生的背景、分类的方式、显着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对其研究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前景。接着通过对几种较为常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及风轮机发电系统)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电力电子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起到及其关键的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规划造成的影响。分布式电源的嵌入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的格局,先前的系统规划方法在新的系统中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在新系统下电网规划的一般思路和简要步骤,特别是对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位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径向馈线和简单网状系统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确定分布式电源最佳放置位置的方法,应用这种理论方法对几个具有典型的负荷分布特性的径向馈线和网状系统进行分析,得到分布式电源DG的最佳放置位置,与通过仿真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具有一致性,从而验证了这种理论方法的可行性。文章的最后对分布式发电对线路潮流、系统电压、电能质量、系统保护等系统运行方面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

张长富[6](1990)在《计算管状母线负荷的方法》文中认为 现在在输电线10千伏配电装置中广泛采用用电工铝合金作的管状母线。配电装置母线结构分封闭式和开启式,在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需要制定足够准确的选择和计算方法。在工作状态时母线受热温度θ不超过允许值θgon国家标准已标明最大工作电流Ipaδ,Hδ,在电流工作条件0≤0gon把Igon称为长时间允

二、计算管状母线负荷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管状母线负荷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全绝缘管型母线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全绝缘管型母线的结构分析
2 全绝缘管型母线优缺点分析
    2.1 全绝缘管状母线优点
    2.2 全绝缘管状母线缺点
3 全绝缘管型母线典型改造案例
    3.1 改造原则与方案
    3.2 改造案例
4 结语

(2)660MW燃煤发电机组电气环保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新国标的要求
    1.3 发电企业的主要对策
        1.3.1 合理选择设备改造的技术路线
        1.3.2 合理控制电煤质量保障达标运行
        1.3.3 加强脱除设备的运行管理
        1.3.4 优化运行、节能减排
        1.3.5 加强对环保设备的评价工作
        1.3.6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1.4 污染防治技术简述
        1.4.1 烟尘控制技术
        1.4.2 SO_2控制技术
        1.4.3 NOx控制技术
    1.5 HW电厂环保系统概述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除尘提效改造
    2.1 原有除尘设备状况
        2.1.1 电除尘器
        2.1.2 除尘电气系统
        2.1.3 除尘控制系统
    2.2 电除尘提效改造的必要性
        2.2.1 原电除尘器存在问题
        2.2.2 适应最新的环保排放要求
    2.3 改造的技术原则及方案
        2.3.1 改造的技术原则
        2.3.2 论证的基本依据
        2.3.3 改造方案的确定
        2.3.4 高频电源的性能特点
    2.4 实际改造过程
        2.4.1 改造工序
        2.4.2 具体实施内容
        2.4.3 施工措施
        2.4.4 空载升压试验
    2.5 改造结果及性能试验
        2.5.1 改造结果
        2.5.2 改造后性能试验
        2.5.3 电源优化
    2.6 效益分析
第3章 脱硫增容改造
    3.1 原有脱硫设备状况
    3.2 脱硫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3.2.1 环保政策要求
        3.2.2 系统运行要求
    3.3 电气系统改造方案
        3.3.1 中压配电系统
        3.3.2 低压配电系统
        3.3.3 电气二次系统
        3.3.4 电气其它改造
    3.4 短路电流计算和电抗器选择
        3.4.1 脱硫6kV母线段备用电源回路短路电流计算
        3.4.2 限流电抗器选择计算
    3.5 改造实施
        3.5.1 脱硫后备电源部分
        3.5.2 中压厂用电部分
        3.5.3 低压厂用电部分
        3.5.4 事故保安电源
        3.5.5 继电保护部分
    3.6 性能试验
        3.6.1 试验过程简述
        3.6.2 试验结果(以#1炉为例)
第4章 烟气脱硝改造
    4.1 项目背景
    4.2 工程概述
        4.2.1 改造必要性
        4.2.2 工程可行性
        4.2.3 还原剂
        4.2.4 场地空间
    4.3 脱硝的工艺选择
    4.4 电气部分概述
        4.4.1 低压部分
        4.4.2 引增合
    4.5 高厂变容量测算
        4.5.1 概述
        4.5.2 高厂变负荷测算(以#1机组为例)
        4.5.3 引增合一后厂用负荷测算
        4.5.4 高厂变实际负荷
        4.5.5 测算结论
    4.6 增压风机电机增容
        4.6.1 概述
        4.6.2 相关数据说明
        4.6.3 电机改造的可行性
        4.6.4 费用分析
    4.7 引增合一后6kV母线电压核算
        4.7.1 技术数据
        4.7.2 校核计算
        4.7.3 核算结论
    4.8 引增合一性能试验(以#2机组为例)
        4.8.1 引风机运行情况
        4.8.2 引风机系统能耗分解
        4.8.3 风机合并改造后节能量分析
        4.8.4 管网优化改造节能量分析
        4.8.5 改造前后烟气量变化分析
    4.9 小结
第5章 环保应用前景
    5.1 政策导向
    5.2 环保新技术
        5.2.1 湿式电除尘器(WESP)
        5.2.2 径流式电除尘器
        5.2.3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5.2.4 EP-MPS脉冲电源除尘技术
        5.2.5 旋汇耦合湿法脱硫技术
        5.2.6 脱硝新技术
        5.2.7 汞控制技术
    5.3 超低排放
        5.3.1 定义
        5.3.2 相关政策要求
        5.3.3 几点认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500kV交流变电站综自改造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主要内容
第二章 500kV 惠州变电站概况
    2.1 变电站现状
        2.1.1 一次设备概况
        2.1.2 二次设备概况
        2.1.3 其它设备概况
    2.2 改造的必要性
        2.2.1 110kV及以上变电站技术改造总体原则
        2.2.2 110kV及以上变电一次设备技改原则
        2.2.3 自动化设备技改原则
        2.2.4 500kV惠州变电站设备改造必要性分析
    2.3 短路电流分析
    2.4 技术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造方案的设计
    3.1 系统设计改造原则
    3.2 改造技术方案
        3.2.1 主要设计思路
        3.2.2 改造主要内容
        3.2.3 改造目标与功能
        3.2.4 改造后的部分重要设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造工程实施与事故应急措施
    4.1 现场施工的组织
    4.2 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4.2.1 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4.2.2 专项技术措施
        4.2.3 通用技术措施
        4.2.4 变电一次设备
        4.2.5 变电二次设备
    4.3 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4.3.1 停电设备安全措施
        4.3.2 不停电设备安全措施
        4.3.3 通用控制措施
        4.3.4 大型机械作业控制措施
        4.3.5 特殊工种安全措施
        4.3.6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4.4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4.4.1 设备安装、连线
        4.4.2 交接试验
    4.5 事故应急措施
        4.5.1 应急处理原则
        4.5.2 突发人身伤害事件
        4.5.3 设备损坏事故应急措施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变电站的改造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主要内容
第二章 500KV H变电站概况
    2.1 变电站现状
        2.1.1 一次设备概况
        2.1.2 二次设备概况
        2.1.3 其它设备概况
    2.2 改造的必要性
    2.3 短路电流分析
    2.4 技术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造方案的设计
    3.1 系统设计改造原则
    3.2 改造技术方案
        3.2.1 主要设计思路
        3.2.2 改造主要内容
        3.2.3 改造目标与功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造工程实施与效益评估
    4.1 现场施工的组织
    4.2 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4.2.1 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4.2.2 专项技术措施
        4.2.3 通用技术措施
        4.2.4 变电一次设备
        4.2.5 变电二次设备
    4.3 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4.3.1 专项安全措施
        4.3.2 通用安全措施
    4.4 效益评估
        4.4.1 投入成本分析
        4.4.2 社会效益分析
        4.4.2 经济效益分析
    4.5 运行规程的制订
        4.5.1 总则
        4.5.2 引用标准
        4.5.3 运行注意事项
        4.5.4 缺陷管理与异常处理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系统规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分布式发电产生的背景
    1.2 分布式发电的定义和类型
    1.3 当前研究的热点
        1.3.1 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
        1.3.2 微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3.3 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3.4 广泛结合互为补充是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1.4 特点
        1.4.1 分散的资源和需求
        1.4.2 互为补充提高可靠性
        1.4.3 节省投资提高效率
        1.4.4 环境友好
        1.4.5 调峰性能好
    1.5 发展规模和政府支持
        1.5.1 发展规模
        1.5.2 国家承担主体责任
        1.5.3 绿色电力政策
        1.5.4 政策和技术开发推动热电联供的发展
    1.6 分布式发电装置运行和电网支持
        1.6.1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运行
        1.6.2 分布式电力系统
        1.6.3 新型配电系统
    1.7 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1.7.1 可再生能源发电
        1.7.2 燃料电池
        1.7.3 热电联供
        1.7.4 发展前景
第二章 几种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介绍
    2.1 太阳能发电系统
        2.1.1 我国太阳能总量估计
        2.1.2 太阳能发电系统介绍
        2.1.3 我国光伏产业的情况
        2.1.4 我国几个主要光伏发电站
        2.1.5 我国中长期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规划
    2.2 燃料电池—有前途的分布式发电技术
        2.2.1 不同燃料电池的特点和市场优势
        2.2.2 燃料电池在分布式发电市场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2.2.3 总结
    2.3 微型燃气轮机
        2.3.1 微型燃气轮机的特点
        2.3.2 微型燃气轮机的发展
        2.3.3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与其它发电机组的比较
        2.3.4 微透平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3.5 总结
第三章 电力电子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
    3.1 大功率电力龟子器件的重大进展
    3.2 电力电子转换器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
        3.2.1 微型燃气轮机
        3.2.2 风轮机
        3.3.3 光电系统
        3.2.4 燃料电池
第四章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规划的研究
    4.1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规划的影响
    4.2 包含分布式电源的电网规划的思路
        4.2.1 DG在电力网络中的布点规划
        4.2.2 DG的配电网扩展规划
    4.3 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最佳位置的选择
        4.3.1 分布式电源在径向馈线上的最佳位置
        4.3.2 在一个网状系统中分布式电源DG的位置确定
    4.4 案例分析
        4.4.1 具有时不变负荷特性的径向馈线
        4.4.2 具有时变负荷特性的径向馈线
        4.4.3 网状系统
第五章 分布式发电对系统运行产生的影响
    5.1 分布式发电对线路潮流和网络损耗的影响
    5.2 分布式发电对系统电压的影响
    5.3 分布式发电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5.4 分布式发电对系统保护的影响
    5.5 其它方面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四、计算管状母线负荷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绝缘管型母线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J]. 郝越峰,马春雷,陆禹初. 高压电器, 2020(11)
  • [2]660MW燃煤发电机组电气环保应用研究[D]. 于文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3]500kV交流变电站综自改造探索与研究[D]. 谢志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4]变电站的改造与探索[D]. 潘荣威.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 [5]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系统规划的影响[D]. 莫颖涛. 浙江大学, 2006(08)
  • [6]计算管状母线负荷的方法[J]. 张长富. 电工技术, 1990(12)

标签:;  ;  ;  ;  ;  

管状母线负荷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