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本别具风格适应面宽的线性代数教程——《线性代数教程及其应用》一书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姜浩哲,汪晓勤[2](2019)在《美国《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是美国线性代数课程改革后具有代表意义的主流教材。通过对该教材数学文化呈现方式、内容分布和运用方式的文本分析,发现其数学文化内容主要通过习题呈现,且总量相当丰富,而"数学与科学技术"内容在数学文化中所占比例大、运用水平高。就数学文化而言,美国《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教材对我国教材编写和课程改革都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佘亘晋[3](2018)在《类型形态学在有机更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我国的城市化,逐渐由追求数量增长的快速扩张、野蛮生长的“增量规划”阶段转向追求质量提升的内向优化、精耕细作的“存量规划”阶段。“存量规划”就是以城市更新等方式,对“存量用地”及其上的“存量建筑”进行规划设计,调整优化功能,提升利用效率。虽然围绕“存量规划”较为广泛的学术讨论在近5年才逐渐展开,但其以城市更新为主的实践却是由来已久。实践与理论的脱轨,导致主流的城市更新方式偏离了优化提升的目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其对立面:历史文化遭到破坏,城市问题加重,市民无法分享发展红利……要走出此般困境,就需要我们重新整理城市更新理论,并将它和广泛的城市更新实践重新结合起来。有机更新理论自1979年在什刹海规划研究中提出后,经过菊儿胡同、南锣鼓巷等一系列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一系列规划实践方法。有机更新理论中的“有机”,既包含了整体思考,综合分析的关于思考的理论,也包含了化整为零,区别对待的关于实践的理论。这种整体、有机的城市观,正是当代中国城市建设所迫切需要的。令人惋惜的是,有机更新理论并没有被运用到更广泛的城市更新实践中,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机更新对城市整体性的保持和延续的追求,体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是对城市形态的有机延续的追求。然而却缺少成体系的对城市形态进行研究和设计的实践理论。与此同时,类型形态学是对城市形态加以研究并应用到城市建设中的学科,两者直接存在天然的联系。类型形态学为建筑类型以及城市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为城市形态的延续和发展提供指引。类型形态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有机更新理论具有补充作用。通过将类型形态学的思想和方法与有机更新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丰富有机更新思想,使之更具有可实施性,为今后我国城市更新工作的良好进行提供理论指引。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其发展陷入阻滞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类型形态学的理论方法对有机更新的补充性,展开类型形态学在有机更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尝试构建有机更新的类型形态方法。
钟予[4](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张志让[5](2010)在《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研讨》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研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提出《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总结《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体会.
马丽杰[6](2009)在《关于线性代数的教学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线性代数是代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部分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线性代数的特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申国伦,薛有才[7](2009)在《中美一些《线性代数》教材分析与思考》文中提出通过中美有代表性的几本《线性代数》教材在内容、知识、应用、习题、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国内外教材的特点,从数学观、教育理念、文化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给我国代数教材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薛有才,申国伦[8](2008)在《中美一些典型《线性代数》教材比较分析与思考》文中提出通过中美有代表性的几本《线性代数》教材在内容、知识、应用、习题、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国内外教材的特点,从数学观、教育理念、文化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给我国代数教材建设及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张伟[9](2008)在《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文中认为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课程的主要载体,是数学教育得以落实的主要渠道。不同时期的数学教科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数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数学教科书不仅是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而且它的质量和水平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的精神面貌。特别地,数学教科书改革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也是数学教育历次改革发展的焦点之一。我国编写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走过弯路,有一些失败的教训。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先进经验,是编好课本需要的。因此研究教科书发展史是一项重要课题。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发了许多新的教科书,它们的使用情况如何,尚有哪些需改进的地方?怎样编写才是好的数学教科书?这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本论文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力求展现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重点对近现代出版发行的数学教科书书目进行了整理,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数学教科书进行了分析。全文共分五部分:一、清末时期的数学教科书。以清末数学教育制度的变迁为线索,说明同文馆时期及清末初订学制时期的数学教科书。二、民国时期的数学教科书。民国时期,数学教育制度多有变化。民国初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五四运动后的壬戌学制、1929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及抗日战争时期都采用了不同的数学教育制度。与此相应,数学教科书变化较大。通过对书目及重点使用过的教科书内容的分析,说明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化过程以及所受的外部影响。三、中国现代数学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数学教育经历了初期学习苏联、文化大革命时期各省自编及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等不同阶段。通过说明各个时期使用的数学教科书,展现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四、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家与数学教科书。通过介绍傅种孙、胡敦复、吴在渊、俞子夷、钟善基等人关于数学教科书的工作,说明数学教育家对数学教科书发展所做的贡献。五、从数学教科书的发展史谈教科书改革。通过对现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简称北师大版、人教版,下同)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中不足,并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提出如何编好数学教科书的建议。
张志让[10](2005)在《线性代数教材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大学数学基础教程——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简介》文中指出
二、一本别具风格适应面宽的线性代数教程——《线性代数教程及其应用》一书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本别具风格适应面宽的线性代数教程——《线性代数教程及其应用》一书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美国《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研究 |
(一) 教材的数学文化呈现方式 |
(二) 教材的数学文化内容分布 |
1.数学史 |
2.数学与现实生活 |
3.数学与科学技术 |
(三) 教材的数学文化运用方式 |
1.数学史的运用方式 |
2.其他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 |
三、结论与建议 |
(3)类型形态学在有机更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概述 |
1.3.1 有机更新理论研究综述 |
1.3.2 类型形态学的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4.1 有机更新 |
1.4.2 建筑类型学 |
1.4.3 城市形态学 |
1.4.4 类型形态学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
2.1 有机更新理论的时代背景 |
2.2 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2.2.1 积累阶段(1945年至1978年) |
2.2.2 理论概念阶段(1978~1987) |
2.2.3 实践探索阶段(1987至今) |
2.3 有机更新理论的理论基础 |
2.3.1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
2.3.2 人类聚居学(Ekistics,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
2.4 有机更新理论的核心内容 |
2.4.1 有机更新的定义 |
2.4.2 有机更新的原则 |
2.5 有机更新理论的规划设计方法 |
2.5.1 深入细致的现状调研 |
2.5.2 对现状问题的剖析和拆解 |
2.5.3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循环编制 |
2.5.4 基于传统空间特征的城市设计导则 |
2.5.5 阶段性方法 |
2.5.6 小规模更新和多元合作 |
2.6 有机更新对我国当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意义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更新理论及方法的局限 |
3.1 有机更新面临的困境 |
3.1.1 有机更新的理论困境 |
3.1.2 有机更新的实践困境 |
3.2 有机更新理论的问题与局限 |
3.2.1 “有机更新”理论发展滞缓的原因 |
3.2.2 “有机更新”实践推广受阻的原因 |
3.3 应对思路的提出 |
3.3.1 理论完善思路 |
3.3.2 实践推动思路 |
3.3.3 总体思路 |
3.4 有机更新方法体系的局限 |
3.4.1 当前的有机更新实践框架 |
3.4.2 核心环节——开发单元的划分方法 |
3.4.3 其他环节——规划研究、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类型形态学对有机更新方法的补充性 |
4.1 类型形态学的基本内容 |
4.1.1 类型形态学的理论组成 |
4.1.2 类型形态学的理论基础 |
4.2 建筑类型学及其方法体系 |
4.2.1 基本概念 |
4.2.2 研究的维度、尺度与深度 |
4.2.3 解读方法 |
4.2.4 设计方法 |
4.3 城市形态学及其方法体系 |
4.3.1 基本概念 |
4.3.2 城镇风貌的组成及研究层次 |
4.3.3 城镇平面格局分析法 |
4.4 类型形态学的方法体系 |
4.4.1 定义与细分层次 |
4.4.2 具体程度,具体度层级和解析度层级 |
4.4.3 解读方法 |
4.4.4 设计方法 |
4.5 类型形态学方法对有机更新实践方法的补充 |
4.5.1 理性认知城市形态的工具 |
4.5.2 延续和发展城市形态的工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建有机更新的类型形态方法 |
5.1 有机更新的类型形态方法的构建基础 |
5.1.1 有机更新理论中的类型形态思想 |
5.1.2 有机更新理论与类型形态思想的内在联系 |
5.2 有机更新方法中的类型形态学的应用 |
5.2.1 当前有机更新实践框架中类型形态方法的切入点 |
5.2.2 有机更新的类型形态实践框架的适用尺度 |
5.2.3 有机更新的类型形态实践框架 |
5.2.4 前规划阶段——常态化的类型形态研究 |
5.2.5 规划研究阶段 |
5.2.6 设计阶段 |
5.2.7 实施阶段 |
5.2.8 后规划阶段 |
5.3 应用实例——以广州市越秀区状元坊街区为例 |
5.3.1 状元坊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规划实践概述 |
5.3.2 外界的评价 |
5.3.3 与有机更新的类型形态方法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研究内容总结 |
2.研究的创新点 |
3.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4.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5)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现状分析 |
2 改革思路与实践 |
(一) 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 |
1.打破传统的课程界限, 整合课程体系. |
2.抓住课程本质, 选择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结构. |
3.强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与计算工具的突出作用. |
4.把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 |
5.选择合理的教学定位. |
(二) 加强教材建设和改革. |
(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
1.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
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
(四) 加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
1.在课程中开设数学实验. |
2. 在开设的《数学建模》课程中强调《大学数学》知识的应用. |
3. 课内外紧密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
3 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体会 |
(一) 教学定位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前提. |
(7)中美一些《线性代数》教材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教材的比较 |
1.1 教材内容与特色 |
1.2 应用性与启发性 |
1.3 汲取科技、社会新成果的能力与现代性 |
1.4 例习题设置及启发性 |
2 数学观对数学教材的影响 |
2.1 数学观的影响 |
2.2 数学教育观的影响 |
2.3 文化观的影响 |
3 一些启示 |
(8)中美一些典型《线性代数》教材比较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教材的比较 |
1.1 教材内容与特色 |
1.2 应用性与启发性 |
1.3 汲取科技、社会新成果的能力与现代性 |
1.4 例习题设置及启发性 |
2. 数学观对数学教材的影响 |
2.1 数学观的影响 |
2.2 数学教育观的影响 |
2.3 文化观的影响 |
3. 一些启示 |
(9)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教科书发展史的目的与意义 |
1. 教科书与教材的涵义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几点说明 |
(二)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1. 国内研究情况 |
2. 国外研究 |
3. 本文欲解决的问题 |
(三) 研究教科书发展史的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文本分析法 |
一、清末时期的数学教科书 |
(一) 清末时期的数学教育制度 |
1. 新教育的肇始——京师同文馆及其他洋务学堂的数学教育 |
2. 现代学校的先河——京师大学堂的数学教育 |
3. 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书院的数学教育 |
4. 西方教育在东方——教会学校的数学教育 |
5. 近代学制之先导——癸卯学制中的数学教育 |
(二) 清末的数学教科书 |
1. 同文馆时期的数学教科书 |
2. 清末初订学制时期(1902-1911)数学教科书 |
二、民国时期的数学教科书 |
(一) 民国时期的数学教育制度 |
1. 民国初期(1912-1919)的数学教育制度 |
2. “五四”后(1920-1927)的数学教育制度 |
3. 1928 -1936 年的数学教育制度 |
4. 1937 -1949 年的数学教育制度 |
(二) 民国时期的数学教科书 |
1. 民国初年(1912 -1919)的数学教科书 |
2. 1920 -1927 年间的数学教科书 |
3. 1928 -1937 年间的数学教科书 |
4. 1937 -1949 年间的数学教科书 |
(三) 革命根据地的数学教育制度与教科书 |
1. 苏区的数学教育制度与教科书 |
2. 抗日根据地的数学教育制度与教科书 |
3. 解放区使用的数学教科书 |
(四) 民国各期主要使用的教科书 |
1. 小学使用的教科书 |
2. 中学使用的数学教科书 |
(五) 有关国家对中国近代数学教科书的影响 |
1. 日本的影响 |
2. 欧洲和美国的影响 |
三、中国现代数学教科书 |
(一) 数学教育制度发展概述 |
1. 第一阶段(1950-1965) |
2. 第二阶段(1966-1976) |
3. 第三阶段(1977-1990) |
4. 第四阶段(1991-2007) |
(二) 建国初期的数学教科书(1950-1951) |
1. 小学数学教科书 |
2. 中学数学教科书 |
3. 重点教科书举例 |
(三) 全国通用的全日制十年制数学教科书(1952-1965) |
1. 数学教科书 |
2. 重点教科书举例 |
(四)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数学教科书(1966-1976) |
1.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数学教科书 |
2. 重点教科书举例 |
(五) 改革开放二十年间的数学教科书(1977-1998) |
1. 数学教科书 |
2. 重点教科书举例 |
(六) 现行的数学教科书(1999-2007) |
(七) 苏联对我国数学教科书的影响 |
四、数学教育家与数学教科书 |
(一) 傅种孙 |
1. 傅种孙简介 |
2. 傅种孙主要论着 |
3. 傅种孙所编着的数学教科书 |
(二) 胡敦复 |
1. 胡敦复简介 |
2. 对数学教育的贡献 |
3. 所着中学教科书 |
(三) 吴在渊 |
1. 吴在渊简介 |
2. 对数学教育的贡献 |
3 《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几何学》介绍 |
(四) 俞子夷 |
1. 所编(译)算术课本 |
2. 所编珠算教科书 |
3. 其他数学教学用书 |
4. 未出版的数学教科书 |
5. 俞子夷对数学教科书的观点 |
(五) 钟善基 |
五、从数学教科书的发展史谈教科书改革 |
(一) 现代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比较分析 |
1. 新旧初中数学教科书内容比较 |
2. 新旧教科书内容组织、编排的特点比较 |
3. 现在比较通行的教科书比较分析 |
(二) 现行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教科书的不足之处 |
1. 北师大版新教科书的不足 |
2. 人教版新教科书的不足 |
3. 值得商榷之处 |
(三) 思考与建议 |
1. 思考 |
2. 建议 |
(四) 如何编好数学教科书 |
1. 增强教科书的严谨性、科学性 |
2. 给予数学基础知识充分的关注 |
3. 引入较为规范的表述方式,减少学生在表述方面的混乱 |
4. 教科书知识体系的编排应注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 |
5. 增强教科书的适用性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线性代数教材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大学数学基础教程——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住课程本质, 选择合理的教材内容与体系结构, 注意化解抽象理论的难度. |
二、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有机结合. |
三、强调矩阵初等变换的重要作用. |
四、把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到教材内容中去, 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 |
五、选择合理的教学定位. |
四、一本别具风格适应面宽的线性代数教程——《线性代数教程及其应用》一书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美国《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研究[J]. 姜浩哲,汪晓勤. 高等理科教育, 2019(03)
- [3]类型形态学在有机更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D]. 佘亘晋.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5]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研讨[J]. 张志让. 大学数学, 2010(S1)
- [6]关于线性代数的教学的几点思考[J]. 马丽杰. 改革与开放, 2009(12)
- [7]中美一些《线性代数》教材分析与思考[J]. 申国伦,薛有才. 大学数学, 2009(05)
- [8]中美一些典型《线性代数》教材比较分析与思考[J]. 薛有才,申国伦. 运城学院学报, 2008(02)
- [9]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D]. 张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01)
- [10]线性代数教材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大学数学基础教程——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简介[J]. 张志让. 大学数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