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银行业思想述评

盛宣怀银行业思想述评

一、盛宣怀兴办银行思想评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涛[1](2022)在《利用与被利用的困境——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的政策与实践(1895-1927)》文中研究指明资本不足是困扰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主要难题之一。在清末民初钢铁工业建设实践中,中国政府的外资政策经历了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利用的演变过程。但因钢铁工业建设包含着特殊的价值诉求,中国政府在主张利用外资的同时,又担心被外资所利用,导致政策实践与政策主张常相龃龉,利用外资实践出现十分明显的选择性差异,政策效果无法体现。客观上讲,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的行为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不应视外资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中国政府在利用外资问题上态度摇摆,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导致资金问题始终困扰钢铁工业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大众必须走向理性民族主义,科学认识外资的价值;同时,要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革新政治,造就自主有为的民族政府。

曲成举[2](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张晓雅[3](2020)在《周学熙慈善公益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周学熙,晚清着名实业家。1912至1915年,曾两度出任北京政府财政总长。亦官亦商兴办实业数十载,奠定了北洋实业基干,被称为“北国实业巨子”,是北方最大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团的开拓者。经历了宦海沉浮,晚年周学熙,辞官卸任,引退家居,致力于慈善之事。本文主要探究周学熙投身慈善公益活动的背景,并从他主要的慈善公益活动着眼,揭示其慈善公益活动的特点,进行客观的历史审视。周学熙投身慈善公益活动,主要与时代背景、家风家训、个人经历等因素有关。晚清自然灾害频发,政局动荡,社会环境恶劣,百姓颠沛流离,周学熙也过着不断迁居的生活。周氏家风优良,祖辈多行济贫慈善之事,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投身慈善公益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此外,周学熙早年曾遇舞弊风波,无奈弃科举转实业。科举经历使他尤为重视对教育兴学的捐助,实业上财富的积累,为其慈善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其慈善公益活动范围广泛,在医疗救助、赈济灾荒、教育兴学、惠民工程、保护文物、设立慈善机构等方面做了重要贡献。他大力捐办医院及施诊所,培养医学人才。灾荒年间开展慈善救济活动,办理粥厂,赈济灾民。积极捐资办学,改善校舍,提高师资。重整广仁堂女工厂,广收女学徒,鼓励女子从业,开启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先河。关注民生,捐办农林蚕桑,鼓励农民开荒,种植经济作物。周学熙还主持总办了京师自来水公司,为北京民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另外,他还积极捐资保护文物,广设慈善机构,办理捐资恤贫等慈善事项。周学熙的慈善公益活动带有明显的特点。第一,救济与防患兼顾。即不仅实施临时性救助,还设相关防患措施。临时性救助主要表现为对贫弱者直接提供救济,以及灾荒时期的各类临时性救助。此外,周学熙参与办理了许多立足长远的慈善公益活动,例如,捐助教育,传授技术,培养各类人才。他还注重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方面造船修路,在民生方面修坝建桥,这些都有利于长远发展。第二,抚恤与教养兼施。周学熙的慈善救助更侧重于“教”。他总办直隶工艺总局,在劝民从业上,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有助于解决社会上的游民问题。第三,捐助与号召并举。周学熙在个人捐助的同时,又积极号召他人参与慈善济贫。以身垂范,教育子孙继承优良家风,培养了很多热衷慈善的后代。由上可见,周学熙具有未雨绸缪的长远眼光,他的慈善救济方式也较为多元化。其参与的慈善公益活动,对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宋波[4](2020)在《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文中提出清末壬寅学制的建立和癸卯学制的颁布施行,以及民国初期建立的壬子癸丑和壬戌四部学制,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开始进入制度化和系统化时期。学制的频繁变革是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反映出其在整个国家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又反映出国家政体的变动对学制的深刻影响。我国近代学制作为西化的产物,先后经历了壬寅和癸卯学制效仿日本,壬子癸丑学制延续清末仿日并逐步转向欧美,最后至壬戌学制全面转向美国的演变历程。近代学制的变革,因政治体制、社会环境、效仿对象和制定主体的不同,导致不同学制的教育宗旨、修业年限和课程设置等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每一部学制的颁布,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批评主体依据自己的教育思想、利益立场、价值取向和对西方学制的了解,站在不同的立场,通过各类报刊、教育杂志、教育会议等不同途径,对学制发表各种意见、评论和建议。这些意见、评论和建议,既是对学制问题的一种关注和反思,也是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一种抗争行为,由此造成学制批评者与制定者之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作为学制制定部门,根据学制批评者们的意见、评论和建议,不断修正学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学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和整体发展。因此,学制批评是促进近代学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人们对教育改革主导权、教育利益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关注、评价和争夺的反映。学制批评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政治体制的变化是学制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学制批评得以发生的极为重要的环境基础。批评主体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特别是接受西方民主与教育思想的经历,是学制批评得以产生的认知基础。报刊杂志、教育社团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是学制批评得以实现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清末民初的学制批评,是中国在寻求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中国的特殊性和学习西方现代性的冲突与交融的一种反映。批评的实质是东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之争,结果是中国教育思想传统性中心地位逐步丧失。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揭示了我国近现代学制从诞生到逐步成熟、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的曲折、艰辛历程。近现代学制的诞生,特别是壬戌学制形成,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内容架构,标志着中国教育从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揭示了我国近代学制发展的曲折历程,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禹坤[5](2020)在《京师大学堂经费研究(1898-1911)》文中认为教育变革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面向,创建京师大学堂是重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经费为切入点,考察京师大学堂与晚清变局的互动,探究影响京师大学堂经费的因素与经费对京师大学堂的影响,旨在揭示清末政学关系的复杂性,以折射晚清教育转型、社会变革的困境。1898年,梁启超起草的《大学堂章程》是创建京师大学堂的蓝图。由于时人对西方大学缺乏完整性的认知,此外,受中国实际情况的限制,梁启超主要是“参以本国情形”,经费设计与“日本学规”相去甚远。在执掌京师大学堂后,与康梁存在政见分歧的孙家鼐修正了学生膏火、洋教习薪金等方面的规定。戊戌政变后,受政局的影响,大学堂及其经费屡屡成为被攻讦的对象,这些风波涉及大学堂的名实问题以及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为应对外来的压力,孙家鼐对华籍教习、办事人员的薪酬有所调整。总之,相较于《大学堂章程》的相关设计,戊戌大学堂经费存在较大幅度的削减。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戊戌大学堂因丧失经费来源而停办。1901年,张百熙担任管学大臣一职,“开拓”构成张百熙时代的基调。扩充大学堂经费来源、保证经费的自主性是“开拓”的基础。以洋教习索薪事件为契机,张百熙着手解决了戊戌大学堂遗留的人事问题。合并京师同文馆、宗室觉罗八旗官学实际是对多轨并行的教育体系进行“整顿”,为此,张百熙与外务部、户部就上述教育机构的经费归属问题进行博弈。此外,张百熙提出以地方解款与华俄道胜银行息银为京师大学堂常年经费来源,并尝试拓展大学堂的经费自主权,以保证专款专用。华俄道胜银行息银触及东省铁路俄文学堂与京师大学堂的经费分配、户部职权等诸多问题,地方解款涉及清廷与地方督抚的关系问题。大体上来说,张百熙奠定了壬寅大学堂的经费基础,但张百熙的改革仍未能摆脱既有政治体制、财政体制的束缚。1904年、1905年,学务处、学部相继成立,京师大学堂的全国教育行政职能被剥离,大学堂步入后管学大臣时期。大学堂的经费管理机制由此转变,大学堂的财权为学务处、学部牢牢掌控。分科大学的筹建意味着京师大学堂由高等学堂性质的教育机构向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堂过渡。受限于清季财政危机,分科大学经费筹措无果,筹建一事拖延未决。其后,“完全八科大学”与“数科先办”之争仍有经费方面的因素掺杂其中。凭借个人权威,张之洞扭转了局面,但分科大学经费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此外,政治体制、财政体制的变革也影响着京师大学堂的经费,在推行预备立宪的过程中,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过度卷入政治纷争之中,京师大学堂宣统三年的财政预算面临进一步削减的风险。辛亥革命爆发后,京师大学堂经费挪作军用,大学堂再度丧失经费来源。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控制能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政学关系面临重组。在政与学之间的“疏离感”普遍存在的情形下,京师大学堂表现出政与学的高度黏合,其中,经费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京师大学堂与既有体制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在管学大臣时期,大学堂呈现出政学合一的特征,在学务处—学部时期,大学堂表现出以政驭学的特点。总之,京师大学堂经费因“政”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调整。这种政学关系使京师大学堂获得相对充裕的教育资源,但是,清政府在资源汲取与分配等方面常常失灵,故京师大学堂经费风波不断,筹建进程因此受到干扰。

李君娜[6](2020)在《南洋公学同学会研究(1910-1949)》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化,西方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的舶来品,以中国传统学缘关系为基础、借鉴西方大学社团组织形式的中国近代同学会(校友会)也产生并发展。在中国近代产生的众多同学会中,以南洋公学及以其为基点发展而来的学校所组成的同学会是其中产生较早、发展较完善、影响力较大的同学会组织之一,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在了解南洋公学同学会体系的基础上,着重探究其在沪总会内部诸事务的发展和联系网络,深入了解其内部运作和内外部联系。因以南洋公学为基础发展而来学校的演变及时局的影响,南洋公学系统的同学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大致可分为1910-1920、1921-1937和1938-1949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上海总会发展的基本框架得到奠定,各分会在缓慢增长的同时自主地自我发展,整个南洋公学体系的同学会呈现出初步发展态势。在第二阶段,上海总会和各分会都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显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这一时期各地交大同学会的陆续成立以及交大同学总会的筹建给与南洋公学同学会体系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部动力。在第三个阶段,南洋公学体系的同学会因时局影响而中衰,也因时代赋予的团结校友和帮扶学校的重任而重整复兴。经过1910-1949年间的产生和曲折发展,南洋公学体系的同学会在内外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在逐渐加强,整体呈现出发展态势。南洋公学体系同学会的发展除来自内部强大的需求动力外,南洋公学同学会(上海总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同学会体系的扩大。南洋公学同学会1910年在沪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陆续存在了近四十年,历史悠久。在这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南洋公学同学会在职权机构、经费、会所、会刊、活动六大方面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同时适应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保持了稳中有变的发展态势,反映了理事会竭力发展同学会的美好愿望和实际努力。但在某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上,若与同一体系内的各分会相较,上海总会在办理时间和处理手段上则呈现出明显的迟缓性和僵硬性,这对会务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作用。内部建构和运作是南洋公学同学会保有活力的内部动力,而其在不同层面结成的联系网络则是南洋公学同学会实现纵深发展的途径。从不同层面来看,南洋公学同学会处在校友、母校和社会的联系网络中,通过在情感和生活中给与校友慰藉和帮助,在参与管理、建设和庆祝等事务的过程中辅助母校发展;在参与社会服务中与社会进行交流,结成了多维的联系网;在与校友、母校和社会三者的交流中,南洋公学同学会和母校的交往是最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是相对较大的。但总的来看,南洋公学同学会是依凭自身所攀附的联系进行各方联络和号召,并不能产生强制力,因而对各方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梳理南洋公学体系同学会的发展脉络,探索南洋公学同学会内部运作和层级联系,是对中国近代同学会发展实例的描绘,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近代同学会发展的普适性规律。

孙国卿[7](2020)在《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代以后中国租界城市被动植入外国城市建设技术与方法,以及中国自发向西方学习并引入先进的城市管理制度、技术与思想,从而推动了古代城市向近现代城市转型,并以城市近代化改造的形式重构城市空间。苏州在近代被动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及主动引入西方先进经验共同作用下,至今仍然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古城形态,城市空间近代化的过程值得探讨。本文在梳理春秋战国至晚清前苏州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变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重绘1860年到1949年间9枚历史地图、配合相应时段的地志史书与近代报刊记载,对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的整体过程进行考察。通过逐层考察与分析,进而将苏州空间近代化过程的发展特征,聚焦至近代空间变化最为显着的4点空间要素——建筑、城墙(城门)、道路、铁路。结合上述4点空间要素的演变,进一步探讨城市道路的近代化改良与生长、城市中心的近代化确立与巩固,从而总结出苏州近代城市空间形成稳固的内在促因。为今后苏州名城保护中延续古城结构提供参考,也为当今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江南城市的空间肌理保护提供借鉴。

唐凯艳[8](2019)在《近代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原先过着耕读传家的生活。进入近代以来,其族人陆续赴上海经商闯荡。在实业方面,蔡氏族人参与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宁波纬成织布局、蔡同德堂、蔡仁茂玻璃洋铁铺、惇叙银行的投资建设,在棉纺织业、国药业、玻璃业、金融业等新式行业中均获得了不俗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增。蔡氏家族逐渐转型成为颇具代表性的近代商业家族。同众多宁波帮的发展轨迹相似,蔡氏家族经商致富后不忘桑梓,积极造福乡里,所行善举包括水利建设、社会救助、文教事业等方面。考虑到族内子弟甚繁,蔡筠历时10年修建占地2102亩的蔡氏树德堂义庄,用以赡养族内鳏寡孤独。为保证同族、异性贫寒子弟可以顺利入学,蔡筠修建敦本、星荫义塾。蔡筠的善举为潘火桥蔡氏家族成为“甬水名宗”奠定了基础。其后代继承蔡筠美德,亦继续行善。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蔡氏家族捐助灵桥重修、它山堰水利的治理,参与义赈,创办蔡氏旅沪同宗会帮助贫苦族人,捐助友人出国游学等等。慈善教育事业是蔡氏家族参与的另一项重要事业。自蔡筠在树德堂义庄内设敦本义塾,免费支持族内子弟入读初小,后辈出资改良扩建敦本小学、星荫小学,建立星荫幼稚园,发起成立效实中学、大公职业学校,有力地振兴了地方教育事业。蔡氏家族热衷慈善公益事业的原因,既有身处宁波独特地理位置、时代潮流、近代格局变乱的影响,也承袭于从小受到的行善传统、个人信仰熏陶等因素,是社会历史背景和家族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慈善公益活动提高了家族在当地社会的地位和名望,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地方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考察蔡氏家族建立的慈善公益事业,对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乾[9](2019)在《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与北平铁路大学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时期,中国铁路取得初步发展,催生了对铁路人才的需求,兴起了一批铁路学堂。早期的铁路学堂中所传授的知识以工程、机械为主,目的是为建造铁路而培养专才,但中国铁路的管理弊病丛生,洋员充斥各大路线,国人铁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知识匮乏,由此产生了管理权旁落,贪污腐化等严重问题,因而提高中国铁路管理水平,首在育才。在曾鲲化的倡议下,中国第一所铁路管理学堂——铁路管理传习所诞生。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最早可追溯至此。晚清覆没,民国肇建,孙中山积极提倡兴修铁路,发展实业。然而北京政府政局不稳,铁路发展缓慢,铁路人才仍旧是稀缺资源。为整合国内铁路教育资源,叶恭绰等人发起组建交通大学,但交通大学培养人才存在数量不足,层次过高两大局限。为解决此问题,1924年夏秋之际,关赓麟创办北平铁路大学。关赓麟为交通系要员,对于兴办铁路教育颇为积极,加之此时北京政府对成立大学的条件放宽,也为北平铁路大学的成立提供了契机。学校成立时,董事会成员多数为交通系要员,并与交通大学一半董事会成员重合。然而此时,交通系政治势力已日落西山,其政治色彩并不浓厚。学校多数董事会成员长年任职铁道部门,为学校的成立提供了资金支持,但学校后续发展资金来源单薄,财政较为困窘。后因其发展受国民政府大学条令及学校内部问题的影响,学校的办学层次逐渐由大学降至学院,最终降格为专科,主办权也由关赓麟个人让渡于中华全国铁路协会。该校办学层次虽历经降格,但铁路管理教育始终弦歌不断。北平大学铁路管理教育能够坚持13年办学,与其办学模式密不可分。首先,严格的选拔制度能够吸收优良的生源,入校后严格的督导,为培养优质的铁路管理人才打下基础。其次,学校铁路管理教育学制与课程设置既继承了曾鲲化所倡导的铁路管理教育思想,又借鉴了了交大京校的课程设置,采用专门部、大学部办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不同层次的铁路管理人才。最后,学校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参观,使学生能够学习到铁路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学校的教学离不开优良的师资,铁路大学的师资群体多为国内铁路学界颇有名望之士,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学历背景,学术能力,也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然而,该校师资同交大京校存在相同的问题,即教师兼任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除在校学习外,社团活动及学术活动也较为丰富。其中学生会活动多与爱国主义运动相连,也存在发展时断时续的缺陷。其余的社团多为学术性团体,尤其以铁路管理研究会人数最多。学生也多热衷于学术研究,发表了较多的探讨中国铁路交通相关问题的文章,展现了学生对中国铁路现状的认知。学生毕业后,由交通部选派优秀学生前往各路实习,考核合格后取得岗位。未被交部选中者,可由学校联系各路,自费前往实习,经考核同样能取得工作。学校的就业情况良好,十年来各大主要铁路干线均有学生就职。学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基层铁路沿线,发挥了“铁路道钉”的作用,为中国近代铁路管理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刘天明[10](2019)在《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大批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传教办报、兴教启蒙,将近代西方先进科技和基督精神带进国人视野。就在这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那些无力跻身仕途的知识阶层开始选择投身报业,利用近代传媒抒家国情怀,感乱世之思。面对急骤变迁的政治大格局,他们或者选择坚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困境与动荡中挣扎、妥协;或者放眼世界、接受西学,在改良与变革中摸索前行。而初登报坛,他们创作的诗文,充分展现了知识群体在面对西学冲击时的文化坚持与意识觉醒。其所形成的报载诗体也进一步推进了古典文学的近代转型。而游走在中西文化圈中的早期职业报人,一方面深切感受西学西技的科学与先进,另一方面又囿于传统理念与儒教思想的精神束缚,时刻处于矛盾困惑中,并成为动荡时局与文化裂变的抒写者与传播者。本文的研究对象沈毓桂就是其中之一。沈毓桂(18071907),字寿康,号赘翁,江苏吴江县人,晚清着名翻译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职业报人。19世纪中期来到上海并皈依基督,与多位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30余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西学着作。1868-1894年,编辑、主笔晚清最重要的传教士报刊——《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刊发大量传播西学、鼓吹变革的政论文章和诗作。1881-1894年,受聘执掌中西书院,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西学人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刻文集《匏隐庐诗文合稿》,收录论说文47篇,诗作98首,是其晚年近代西学思想的集中体现。1904年,清廷封沈毓桂二品封典,准其旌表。可以说,沈毓桂是一位晚清时期具有近代启蒙意识的重要报人。鉴于以上认识,本文将沈毓桂置于晚清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学为本位,史论结合,运用辑佚、考证、校勘等文献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其生平经历、启蒙意识、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并进一步探求传统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晚清报刊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包含六部分:一是绪论;二是沈毓桂生平和思想,即第一章;三是对沈毓桂沪上交游情况的考证,即第二章;四是对沈毓桂诗歌创作的研究,即第三章;五是《万国公报》刊诗研究,即第四章;六是附录,包括沈毓桂诗文目录及《万国公报》刊诗目录。具体如下:绪论:在论述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确定选题的研究方向,建构系统的研究框架。第一章《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第一节是对沈毓桂生平事略的考证。沈毓桂的一生因来沪谋生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半生他在家乡遵循传统儒生的生活方式,读书应试。因早年丧父备尝人情冷暖,形成沉郁内敛的性格。中年来沪,沈毓桂襄助西人翻译办报,皈依基督,近五十年传播西学、兴教启蒙,成为晚清上海重要的报刊文人。对生平事略的梳理、考证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节考察沈毓桂中年来沪后从事的各项文化事业。沈毓桂先后与众多传教士合作翻译西学书籍,编辑晚清重要传教士报刊,参与创办中西书院,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中西文化圈中的重要人物。第三节研究沈毓桂的思想。沈毓桂在半生西学事业中,逐渐建立一种具有近代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启蒙思想。相对同时代的文人,他更独立自主,更具民主意识,且能更理性与透彻地批判传统礼教和封建统治。在办报办学多年后,他逐渐从一位落魄书生转变为近代知识分子。但是这种思想转变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一方面,沈毓桂在思想上更趋近代启蒙意识,另一方面,他又反复强调中学的根本地位,精神信仰一直处于游移状态。第二章《沈毓桂的交游》:第一节梳理沈毓桂在传统文化圈中的交游经历。沈毓桂虽皈依基督,传播西学,但生活中依然保持固有的生活方式及与国人、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他的交友圈中不乏翰林学士、朝廷要员和洋务人士,并在多年出版和教育工作中与后生晚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国人的交游是其西学思想下保留的传统文化底色,是坚守士人精神品格的一种体现。第二节勾勒沈毓桂在西人文化圈中的交游图谱。沈毓桂来到上海后,在各项文化事业中与众多传教士和西人保持友好地合作与交往关系。其中既有他皈依基督的引领者,又有他事业发展的同行者。沈毓桂与他们的交往是全面而立体的,并对其西学思想发展和启蒙意识地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章《沈毓桂的诗歌创作》:第一节对沈毓桂的诗歌创作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考证,并划分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从出版发行、思想内容和创作分期等几方面考证《匏隐庐诗文合稿》的文献价值。这本文集是沈毓桂西学思想和诗歌创作的集大成,收录了其重要的西学文章和大部分诗作。其中,诗作主要为早期传教和晚年留居上海时的创作,抒写诗人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转变期的心历路程和精神状态。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在前面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研究每一个不同阶段,沈毓桂的创作理念和诗学思想。信教初期的诗作展现了沈毓桂穿梭在传统社会与基督信仰间,一面努力保持原有的文人生活底色,一面陷于异质文化的抵牾与矛盾纠结中的精神状态,也流露出对传统社会的留恋和对重返仕途的渴望。在编辑报纸期间,沈毓桂开始尝试将宗教内容融入诗作,与报纸编辑宗旨一致。但是,在经历停刊等一系列打击后,他开始在诗作中叹人生失意,晚景孤寂,逐渐回归传统诗风。同时在多首与友人的交游诗中表达自己对西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第五节以刊发时间为线索探察沈毓桂诗歌创作与报纸刊诗之间的互动关系。初登报坛,沈毓桂的创作处于新题材新意境的尝试期。褒扬传教士的人品学识,实际上在为传播西学寻找支撑点和合理性。之后,诗作题材进一步拓展,关注社会民生,创作更为自主。报纸复刊后,沈毓桂的创作理念日渐成熟,诗作数量明显增多,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元。第四章《<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第一节对报纸发行期内刊诗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概述,关注不同时期刊诗栏目和刊载数量的变化及与报刊宗旨的关系。第二节从题材、体裁、内容、意境、艺术风格等角度考察报纸发行初期刊诗的特点、作用及对基督教传播的意义。翻译的赞美诗,原创的教义诗在题材和体裁上有所创新。其主要目的是联络各地教友并向传统社会倾斜以获得更多的关注。第三节研究报纸在向综合性报刊转型期内的刊诗情况,挖掘诗歌创作在近代报刊影响下的变化与新生。改名改版后,刊诗数量增加,题材也更为丰富。传教诗不再简单而直白的说教,更多展现教徒皈依的心历路程。更有大量劝诫诗,语言通俗浅显,说理深入浅出,进一步稳固刊诗在报纸的地位。第四节力证刊诗逐渐脱离宗教影响,选篇更加独立自主。复刊后,刊诗数量有所减少,但艺术性和审美性有所提升,且减弱功利性和实用性,回归传统诗学理念。第五节结合报载诗歌探索沈毓桂诗学思想及选稿原则。创刊初期,选稿倾向宗教宣传,与沈毓桂的宗教信仰相符。改版后,传统题材诗作增加,凸显报刊诗歌的劝诫功能。复刊后,选篇质量进一步提升,沈毓桂的创作在数量上占据主导。从选篇到刊诗逐渐实现其以文学审美为主,引导社会为辅的诗歌创作理念。附录:1.沈毓桂诗文目录;2.《万国公报》刊诗目录。

二、盛宣怀兴办银行思想评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盛宣怀兴办银行思想评议(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与被利用的困境——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的政策与实践(1895-1927)(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政策之演变
二、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的选择性差异
    (一)对汉冶萍公司的利用外资行为持谨慎乃至反对态度
    (二)青睐欧美资本而抵制日本资本
三、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的是非评议
四、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政策的困境破解
    (一)走向理性民族主义
    (二)造就独立有为政府
小结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3)周学熙慈善公益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文章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周学熙投身慈善公益活动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的冲击
        一、灾害频发,环境恶劣
        二、政局动荡,内乱加深
    第二节 家风家训的熏陶
        一、优良家风的传承
        二、母教的深刻影响
    第三节 个人经历的感悟
        一、仕途坎坷,仕宦未进
        二、卸任实业,疏离官场
第二章 周学熙的慈善公益活动
    第一节 慈善救济活动
        一、助力医疗救济
        二、积极捐资赈灾
    第二节 慈善教育活动
        一、捐资兴学办校
        二、开启妇女职业教育
    第三节 办理慈善惠民工程
        一、捐办农林蚕桑
        二、总办京师自来水公司
    第四节 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一、捐资保护文物
        二、广立慈善救济机构
第三章 周学熙慈善公益活动特点及历史审视
    第一节 周学熙慈善公益活动的特点
        一、救济与防患兼顾
        二、抚恤与教养兼施
        三、捐助与号召并举
    第二节 周学熙慈善公益活动的历史审视
        一、积极进步性
        二、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一) 核心概念
        (二)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 关于清末民初发表的有关学制研究的文着述评
        (二) 关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和学制改革的资料整理与论着述评
        (三) 关于中国近代学制研究的论着述评
        (四) 关于教育批评有关理论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壬寅和癸卯学制制定者与批评者的代表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教育宗旨的批评
        二、关于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的批评
        三、关于学制年限的批评
    第三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改革和毕业奖励的废止
        二、促进初等教育学习年限和科目的调整
        三、促进中等学堂文实分科和师范教育的修订
        四、促进女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五、促进高等教育法政学堂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壬子癸丑学制制定与批评的代表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壬子癸丑学制的总体性批评
        二、关于教育宗旨的批评
        三、关于学制阶段划分的批评
        四、关于复古教育的批评
    第三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再易
        二、加速初等教育制度的改订
        三、促进中等教育制度的完善
        四、促进大学制度的修正
        五、促进师范教育的改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壬戌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戌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参与壬戌学制制定与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各学段划分的批评
        二、关于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批评
        三、关于课程设置的批评
    第三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完善
        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加速乡村教育与文化的衰落
        四、削弱师范教育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理路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动因
        一、政治生态变化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制度环境
        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外在动力
        三、传播媒介快速发展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平台支撑
    第二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路径
        一、专业性教育期刊成为清末民初学制思想传播的主渠道
        二、教育社团成为探讨和传播学制思想的新制度媒介
        三、教育会议成为集中讨论和统一学制思想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逻辑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社会基础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教育基础
        三、清末民初学制批评传播的技术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理论审思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主要特点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过程,反映西方学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过程,反映人才观和教育观的转变
    第二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理论实质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危机在教育领域的表征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中国教育转型在价值路向上的困惑
    第三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当代启示
        一、教育实践者应以更开放心态和思维面对和利用教育批评
        二、教育批评者应以更加理性和富有建设性的论见开展批评活动
        三、构建教育批评者参与教育政策制定活动的途径和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京师大学堂经费研究(1898-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时间界定与材料说明
第一章 大学堂经费格局的初步形成(1898—1901)
    第一节 制作《大学堂章程》与实施经费设计
        一、经费设计歧误
        二、“日本学规”抑或“本国情形”?
        三、张荫桓与《大学堂章程》
    第二节 政变前后的经费调整及危机
        一、经费分配失衡质疑
        二、存废之争
        三、缴还经费及裁撤大学堂
    第三节 戊戌大学堂经费收支
        一、“兼寓”、“兼辖”体制下的大学堂经费
        二、教习薪酬差序格局
        三、“条子太多”:办事人员冗费缘由
        四、戊戌大学堂经费收支规模
第二章 张百熙时代的整顿与大学堂经费开拓(1901—1904)
    第一节 并轨后的教育资源争夺
        一、同文馆经费归属分歧
        二、八旗官学归并后的经费筹拨
    第二节 洋教习索薪事件再探
        一、索薪事件本末
        二、事件的另面:权力格局调整
    第三节 开拓经费的尝试
        一、解款制度下的资源调配
        二、专款专用?
第三章 “新政革命”与大学堂经费变局(1904—1911)
    第一节 后管学大臣时期大学堂经费变局
        一、经费管理机制变迁
        二、经费汲取相对优势
        三、经费分配及学生经济生活
    第二节 经费视域中的分科大学筹建
        一、庚款兴学的错视
        二、筹建策略演化
        三、缓办疑云
    第三节 预算制度下的大学堂经费裁减事件
        一、预算编制流程
        二、大学堂政策转向
        三、议场内的经费裁减风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南洋公学同学会研究(191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五、文本基本概念演绎
第一章 南洋公学同学会系统历史沿革
    第一节 1910-1920:南洋公学同学会系统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1921-1937:南洋公学同学会系统的持续发展
    第三节 1938-1949:南洋公学同学会系统的中衰和复兴
第二章 南洋公学同学会的内部建构与运作
    第一节 权力的建构和运作
        一、中枢机构的产生方式和运作模式
        二、理(监)事会议
        三、理事和职员变迁
    第二节 经费:南洋公学同学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入不敷出的经费
        二、财务人员的变迁
    第三节 会所:南洋公学同学会的物质象征
        一、会所的迁移和管理
        二、筹建永久会所
    第四节 会刊:南洋友声
        一、会刊发行简况
        二、紧缺的印刷费用
        三、发行机构和编辑人员的变迁
    第五节 聚首:南洋公学同学会活动
        一、年度盛会——年会
        二、日常聚餐会和欢迎毕业同学会
第三章 南洋公学同学会的层级联系与影响
    第一节 “南洋公学”同学会与校友
        一、精神上的归属与认同
        二、实际上的援助
    第二节 南洋公学同学会与母校
        一、南洋公学同学会参与学校管理
        二、南洋公学同学会参与学校建设
        三、南洋公学同学会参与学校庆祝
    第三节 南洋公学同学会与社会
    第四节 南洋公学同学会与历史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市政”一词的释义与发展
        1.3.2 苏州古城与“苏州市”
    1.4 研究范围与时间跨度
        1.4.1 研究范围
        1.4.2 时间跨度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近代苏州城市史相关研究
        1.6.2 近代苏州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1.6.3 近代苏州城市规划史相关研究
2 苏州城市近代化以前的空间特征
    2.1 宋朝以前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2.1.1 城市选址
        2.1.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2.2 宋元时期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2.2.1 《平江图》与城市空间结构
        2.2.2 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关系
    2.3 明朝至晚清前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2.3.1 子城的破坏与重建尝试
        2.3.2 京杭运河苏州城区段改道与城外商业的扩展
        2.3.3 城市空间总体特征
    2.4 小结
3 苏州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
    3.1 历史地图甄选与处理
        3.1.1 历史地图甄选
        3.1.2 历史地图处理
    3.2 晚清至民国前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
        3.2.1 1880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2.2 1906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3 民国建立至苏州筹备设市期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3.3.1 1914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3.2 1921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3.3 1927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4 苏州筹备设市至日军占领苏州初期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3.4.1 1931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4.2 1938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5 日军占领苏州中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3.5.1 1940年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5.2 1949年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3.6 主要空间形态特征提取及其影响分析
        3.6.1 近代建筑
        3.6.2 近代马路
        3.6.3 铁路
        3.6.4 城墙(城门)
    3.7 小结
4 苏州城市道路的近代化改良与生长
    4.1 制度章程
        4.1.1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内容
        4.1.2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变化
        4.1.3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实施影响分析
    4.2 工程技术
        4.2.1 熊希龄的城内街改造设想
        4.2.2 辟门筑路大计划
        4.2.3 《苏州工务计划设想》中的街道改造计划
    4.3 主体方式
        4.3.1 官方推动
        4.3.2 商民及团体推动
        4.3.3 官民合作推动
    4.4 城市建设相关大事件
        4.4.1 设立租界
        4.4.2 东南交通周览会
        4.4.3 新生活运动
    4.5 小结
5 苏州城市中心的近代化确立与巩固
    5.1 决定城市结构的三种功能空间变动特征
        5.1.1 政治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5.1.2 宗教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5.1.3 消费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5.2 观前街区域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5.2.1 整理观前街的缘起
        5.2.2 《玄妙观整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2.3 《修正整理玄妙观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3 王废基区域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5.3.1 公共体育场与五卅路的改造
        5.3.2 文化休闲与住宅建筑的点状建设
        5.3.3 市中心区设计与设立行政区的尝试
    5.4 东西中市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5.4.1 拆除阊门城楼套城
        5.4.2 严恩柞改造东西中市的设想
        5.4.3 《繁荣东西中市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5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1.1 近代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梳理
        6.1.2 近代苏州城市规划相关文件梳理
        6.1.3 城市结构形成稳固的思考
    6.2 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索引
作者简历

(8)近代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蔡氏家族的历史沿革
    一、蔡氏家族概述
    二、蔡氏家族的近代转型
    三、蔡氏家族的近代形态
第二章 蔡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业
    一、兴修水利
    二、赈灾救荒
    三、其他慈善公益事业
第三章 蔡氏家族与地方教育事业
    一、建立义塾
    二、创建幼稚园、小学
    三、捐资兴办中学、职业学校
第四章 蔡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业评析
    一、蔡氏家族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动因
    二、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十九世岘苔公墓志铭》(张之洞撰)
    二、《二十三世仁初公五十寿序》(聂其杰撰)
    三、《鄞县蔡君仁初墓表》(鄞县高振霄撰、潮阳陈运章书)
    四、《蔡君雨潮家传》(张寿镛撰)
    五、1921-1924年蔡氏旅沪同宗会会员题名录
致谢

(9)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与北平铁路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概念和时间界定
        (一) 铁路管理教育
        (二) 北平铁路大学
    三、研究综述
        (一) 中国近代铁路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二) 关于关赓麟的研究概况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
        (二) 比较分析法
    五、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难点
        (二) 创新点
第一章 清末铁路的发展与铁路管理教育的兴起
    第一节 清末铁路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二节 铁路教育的兴起与铁路管理人才的困境
        一、铁路教育的兴起
        二、铁路管理人员的非专业化
    第三节 曾鲲化与铁路管理传习所的创办
        一、曾鲲化铁路管理教育思想的形成
        二、铁路管理传习所的创办
第二章 北平铁路大学的创办
    第一节 交通大学的组建及培养人才的局限
        一、交通大学的组建
        二、交通大学培养人才的局限性
    第二节 “交通救国”——关赓麟创立北平铁路大学
        一、关赓麟铁路教育的实践
        二、北平铁路大学成立的客观条件
    第三节 北平铁路大学初期概况与沿革
        一、董事会与资金概况
        二、北平铁路大学的沿革
第三章 北平铁路大学的办学模式
    第一节 入学选拔与学生督导
        一、严格的入学选拔
        二、严苛的督导制度
    第二节 铁路管理科学制与课程设置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二、铁路管理科课程设置的评价
    第三节 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参观制度的实行
第四章 北平铁路大学的师资与学生群体
    第一节 专业而非专任的教师群体
    第二节 北平铁路大学学生群体
        一、学生的社团活动与学术研究
        二、学生的就业概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1.沈毓桂研究
        2.《万国公报》研究
        3.晚清报刊诗歌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
    第一节 沈毓桂生平事略
        一、家乡生活
        二、来沪谋生
        三、皈依基督
        四、返乡应考
        五、定居沪上
        六、晚年生活
    第二节 沈毓桂的文化生涯
        一、传教士的华人助手
        二、编辑主理传教士报刊
        三、执教中西书院
    第三节 沈毓桂的思想
        一、职业报人理念
        二、近代思想价值观的确立
        三、对传统社会的批判
        四、精神信仰的游移
        五、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双重性
第二章 沈毓桂的交游
    第一节 沈毓桂与国人的交游
        一、传教期间的访友诗作
        二、借由报纸的文字之交
        三、沈毓桂与王韬
    第二节 沈毓桂与西人的交游
        一、结交众多传教士
        二、与艾约瑟的交游
        三、与林乐知的交游
第三章 沈毓桂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诗歌概述
        一、创作概况
        二、历史分期
        三、《匏隐庐诗文合稿》
    第二节 1861-1867 年的诗歌创作
        一、入教初期的自我否定
        二、寻找精神慰藉及对传统的复归
        三、对回归传统的渴望
    第三节 1877-1883 年的诗歌创作
        一、西人西教的影响
        二、传统文人的自我审视
    第四节 1889-1897 年的诗歌创作
        一、交游诗与西学思想
        二、感怀诗与晚年生活
    第五节 诗歌创作与报纸的互动关系
        一、初登报刊的创作尝试期
        二、丰富题材的过渡发展期
        三、独立自主的成熟运用期
第四章 《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
    第一节 诗作刊发
        一、刊载概况
        二、栏目变更
    第二节 新报时期的刊诗
        一、宣教信教诗
        二、送别诗
        三、唱和诗
        四、悼亡诗
        五、劝诫诗
    第三节 公报时期的刊诗
        一、传教诗
        二、劝诫诗
        三、其他题材诗作
    第四节 复刊后的刊诗
        一、脱离宗教宣传
        二、诗作选登相对独立
    第五节 沈毓桂诗学思想与刊诗选篇
        一、基督教信仰与传教诗歌选登
        二、传统诗风的守护与传统题材诗的选登
        三、强调文学的实用价值与劝诫诗的选登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盛宣怀兴办银行思想评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与被利用的困境——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利用外资的政策与实践(1895-1927)[J]. 李海涛.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周学熙慈善公益活动研究[D]. 张晓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D]. 宋波.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5]京师大学堂经费研究(1898-1911)[D]. 禹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南洋公学同学会研究(1910-1949)[D]. 李君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D]. 孙国卿. 浙江大学, 2020(02)
  • [8]近代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D]. 唐凯艳.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与北平铁路大学研究[D]. 刘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D]. 刘天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盛宣怀银行业思想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