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民间钢琴曲编曲的历史意义

略论中国​​民间钢琴曲编曲的历史意义

一、简论中国民歌改编钢琴小曲的历史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艾可[1](2021)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近百年来,一直在尝试着将民族文化与钢琴音乐相融合,在和声技法、音响色彩、美学气韵等方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特色。在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中,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融合后体现出了气质各异的音乐特征,逐渐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中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绚烂姿态。巴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灿烂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吸引了众多作曲家以巴蜀文化为源创作钢琴音乐作品,如《巴蜀之画》《嘉陵江幻想曲》《凉山音诗》《太阳出来喜洋洋》等大量描绘巴蜀秀丽景色、抒发巴蜀人民精神风貌、传承巴蜀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基于巴蜀民间音乐特征和巴蜀地区人文特征而作,因此在创作特征和审美特征上都呈现出了相似的“巴蜀风格”,本文便是通过选取多首“巴蜀风格”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所共有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主要从以下方面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进行研究,一是对巴蜀钢琴音乐所产生的人文语境背景和民族化历程进行分析,了解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是如何萌芽、形成、发展的;二是从作品本体出发,分析“巴蜀风格”特征如何在钢琴创作中加以体现,主要从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作品音乐语言、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巴蜀钢琴音乐的形成发展和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为之后关于“巴蜀风格”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李佳璇[2](2021)在《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钢琴艺术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在这一百多年间的发展中涌现出大量的钢琴教育家、作曲家,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在母语教育被广泛重视的今天,如何将优秀的中国作品应用到钢琴教学中,以弥补钢琴教材形式、内容单一的问题。长期以来,钢琴教学大多使用西方钢琴作品,钢琴教师在选用我国优秀钢琴作品或教材时存在着程度和数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研究试图将中国钢琴作品作为钢琴教学的补充教材,较为系统的分析曲目和程度的关系以及在教学中加大开发力度的意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民族自信的目的。第一章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和应用概况为主线。以年代划分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发展历程,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进行刨析;对中国钢琴作品的使用情况从音乐院校教学和社会音乐教育两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对现有教材中国钢琴作品在不同等级中所占比重的比较分析;力争系统地阐述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进程和应用概况。第二章是对中国钢琴作品详实的归类及应用研究。如何依据现有资料,将二十世纪的中国钢琴作品从音乐题材、音乐体裁和创作方法三方面进行划分;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钢琴作品从儿童作品、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三方面进行归类;如何解决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所表现出分散性、点状性的问题;将优秀的中国作品整理分析后再去主动对应国外该学科分类教材体系,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与着力点。第三章首先将中国钢琴作品从专业教学、师范教学和社会教学三方面进行推广;其次面对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钢琴学习者,应该如何选用中国钢琴作品;最后以“兴趣培养、母语教育、文化传承”作为立足点对中国钢琴作品进行创作与改编,不断提高中国民族文化“软实力”。

黄双[3](2021)在《论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的音乐特色与演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钢琴作品很多都是以不同的民族音乐特色为创作背景,1958年王建中改编的《云南民歌五首》钢琴组曲就具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云南是拥有多民族的一个省份,各民族间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他们共同生活、和谐发展。这里的人们善于用歌舞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这种用音乐表达感情的行为,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王建中先生通过深入各民族地区采风,以云南当地的民间歌曲为背景、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本论题拟对该组曲的音乐特色风格和演奏技巧进行探索与分析,并结合当地不同的民间音乐。具体通过对五首小曲深度解析,解决演奏中的技术难点,让演奏此乐曲的演奏者们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段乔[4](2020)在《窗含西岭千秋雪 ——从《小宇宙》窥探巴托克音乐创作观》文中提出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通过对《小宇宙》从起因、经过、内容三方面进行创作背景介绍,在概览作品集的全貌后引到接下来对153首作品中的部分代表进行分析,将其中运用的所有基本素材及上升素材,进行解析、分类、整理与总结。第二部分在第一节中将《小宇宙》放置到巴托克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中进行比较,从对部分作品或详或简的解读中体现出作曲家的惯用创作技法与音乐思维是如何与该作品集构成联系的;第二节将对《小宇宙》中出现的仿前20世纪作曲家们的部分作品进行风格对照,从中看出该作品集可以作为巴托克的创作思维和20世纪前半叶欧洲音乐发展许多方面的总结;第三节将对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第三部分首先抛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观念究竟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然后将《小宇宙》中的相关作品依次放置在观念下进行解析;随后对其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民族性”的产生因素进行探讨;最后在对本章内容进行一个小总结,引出最终结论。

李靓[5](2020)在《大众口琴会之研究》文中认为石人望是我国着名的口琴艺术家。浙江鄞县人,从小喜爱音乐,1928年在家试办口琴学习班。1929年在凤阳路476弄3号进行口琴教学。1932年在上海北京路八百号祥生汽车公司二楼六号创办“大众口琴会”。“大众口琴会”除经常在电台进行口琴广播教学外,并组织口琴独奏、重奏和大型的合奏音乐节目,在青年会、慕尔堂、震旦大学礼堂等演出。在1935年,该会在上海首次举办全沪口琴独奏锦标赛;1937年再次主办了第二次口琴独奏竞赛;1946年发起举办全国口琴独奏锦标联谊赛。这三次的比赛,使大众口琴会名声大震,对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群众性口琴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大众口琴会”还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的口琴人才,其中不少人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活跃在香港、新加坡、美国、和日本的口琴演奏家。为了丰富演奏曲目,该会曾大量改编西洋音乐名曲,主要有《杜鹃圆舞曲》、《双鹰进行曲》、《风流寡妇》、《玛德里夜曲》、《威廉·退尔序曲》等。建国后,又将不少流行的歌曲改编为口琴曲,如《美丽的姑娘》、《在北京的金山上》、《桂花开放幸福来》、《洪湖水,浪打浪》等。本文以史料为基础,以“大众口琴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上海市档案馆资料、《申报》、地方志、期刊、着作等相关文献,运用历史学、文化解释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还原“大众口琴会”的历史发展轨迹。以文献研究法来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补充和佐证,为文本以理论上的支持。历史学的叙述方法,主要是根据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大众口琴会”的发展轨迹、历史的客观现象进行表述和分析,再对其概括与提炼。文章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历史视野下的“大众口琴会”,口琴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上海“大众口琴会”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大众口琴会”发展的基本条件的历史寻踪;第二章作为新式社团的“大众口琴会”所具有的特征,在以史料为基础上对“大众口琴会”的创立、基于口琴的社会音乐教育与传播活动的分析研究;第三章“大众口琴会”的历史阶段性成就,以史料为鉴,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对传播近代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和对口琴制造业的扩展等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从而使得“大众口琴会”的发展更为全面。

孙美晨[6](2020)在《《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的“意境”与演奏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界针对钢琴作品意境的研究探讨,大多是基于理论进行的阐述,鲜少有对具体作品在“二度创造”环节进行意境的分析。本文旨在从“意境”的理论出发,对具体的钢琴作品的意境做阐述,后结合作品创作特征的分析,着眼于意境表达的具体演奏处理,就作品意境的“重建”做进一步的演奏分析,为作品意境化的表达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案。此外,本研究调查了3名青年钢琴家针对该作品的练习过程和演奏体会,总结了一些在二度创造中“意境”塑造的演奏要点,如想象力、全局思维等。因此,本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具体钢琴作品的意境化演奏提供一些参照,有助于中国钢琴作品《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的演奏。

李哲[7](2020)在《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钢琴音乐艺术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钢琴逐渐褪去其神秘而高贵的面纱,成为一种受众人追捧的充满无限宝藏的乐器。与此同时,我国的艺术家、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改编曲和与钢琴相关的教材着作,致力于探究一种新型的有活力的钢琴教育模式。在众多的钢琴改编曲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虽不敢说独占鳌头,却也是异彩纷呈,占据着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半壁江山。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源于陕北民歌,陕北民歌的曲调、歌词、旋律源于黄土高原上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调和社会风俗,作曲家在创作改编时巧妙地将这种情感展现出来,造就了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独有特色。论文主要以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的出发点,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本论文共包含绪论部分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旨在了解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历史溯源及其发展和相关研究现状,同时,厘清陕北民歌的概念及其内在意蕴。第一章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在全面分析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阐释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对传承民歌文化内涵和促进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作用,探索陕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价值。第二章主要以四首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为例,着力于探究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点和演奏技巧。在进行了历史探源和创作理念的分析后,第三章转向对高校中陕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考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下教师对陕北民歌及其钢琴改编曲的认知和教学应用状况,以及学生对学习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兴趣和态度。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追问。第四章是在前一章内容的基础上探究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教学中的运用改进,挖掘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要旨,提出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将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运用于高校教学中,就是要通过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生长和生活的地方进行钢琴音乐的改编和创作,展现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向世界发出中国之声。

孙谦[8](2020)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歌100首》和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民歌100首》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民歌改编的声乐曲集,该作品尚未引起国人的足够重视。本文首先对《俄罗斯民歌100首》进行人文阐述,并在原民歌分析的基础之上进入和声研究,进而将分析结果加以归纳和总结。通过研究,笔者期望向我国当下的和声分析与音乐创作提供些许积极而有益的参照。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平事迹、民歌集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题材等内容。第一章涉及《俄罗斯民歌100首》原民歌旋律的技术分析,分别从曲式结构、旋律手法、调式特点、主题节拍和音乐体裁等方面进行阐述,本章还就教会调式与大小调的区别与联系等提出个人观点。第二章集中对和声变奏、持续音、和声语汇、离调、交替、终止式及复调等手法的深入解析与系统总结,必要时还与其他作曲家同类手法进行横向比较,以彰显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独特的多声观念与技法。第三章总结《俄罗斯民歌100首》的影响及意义,通过民歌集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影响、俄罗斯民歌在各类音乐作品中的使用、《俄罗斯民歌100首》对我国民歌收集及多声配置的启示等,进而评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民族音乐创作及多声编配上的贡献。

彭博[9](2020)在《论林华《中外民歌钢琴曲集》的教学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钢琴教学理念的发展和进步,音乐素养在钢琴基础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除了手指技术训练、适当的音乐常识和乐理知识教授以外,让学生拓宽视野、广泛接触曲目是提升音乐素养的关键。林华先生的《中外民歌钢琴曲集》以全球各民族民歌为素材改编创作,蕴含了世界民歌迥异的音乐风格,运用了极具作者审美情趣的多样的创作手法,从而赋予作品丰富的音乐内涵。曲集三册自成体系,无论是从认知角度(如内容题材、音乐风格等),还是从实践角度(如演奏技法、音乐表现等),都为初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多维、全面的学习范本。它体现了拓宽视野的教学理念,弥补了我国钢琴基础教学中音乐素养教学不足的短板,对于建立一个完备的钢琴教学体系具有教材建设上的意义。本文除前言、绪论、结语外,分为两章,第一章重点是介绍曲集的选材、探讨曲集的创作特色,梳理其编排上的进阶特色;第二章重点是讨论曲集的教学运用,通过对曲目具体的研究分析,论述其如何从不同方面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想象力、全面艺术修养等,探究其教学价值。

王婧[10](2020)在《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琴音乐,在西方成长的过程中,因具备深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作曲家们为其创作了无数风格、体裁的作品,且具备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在中国,钢琴作为一件舶来品,发展约百余年,我国的作曲家们从20世纪初开始探索如何创作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体现民族气质和“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在这一创作历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且具有教学价值的作品,但与西方钢琴作品的数量以及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相比,中国钢琴作品中,适用于高级别学生弹奏的优秀作品数量较多,适用于1-5级程度的教学曲目、以及按由易至难的逻辑编着的初级中国钢琴作品教材相对缺乏,这是当下钢琴教学领域需思考且解决的问题。当今,随着我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基础钢琴教学的方法、内容、教材等逐渐得到广大钢琴教育者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部分钢琴教育家们开始意识到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音乐价值和文化意义,并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完善钢琴教学、编着中国钢琴作品教材之中,从而在钢琴教学的同时助力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论文中笔者将以文献调查法及问卷的形式,调查当今专业音乐院校、社会艺术机构的钢琴教学计划,了解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比例,并收集、整理已出版的部分中国钢琴作品曲集中适合初级琴童弹奏的曲目,对其进行艺术特征与教学分析,探究其教学价值,为钢琴基础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尽绵薄之力。

二、简论中国民歌改编钢琴小曲的历史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中国民歌改编钢琴小曲的历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的创新性
    1.5 研究方法
2 中国钢琴音乐“巴蜀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1 “巴蜀风格”的内涵与外延
        2.1.1 “巴蜀风格”的内涵特征
        2.1.2 “巴蜀风格”钢琴作品的界定
    2.2 地域人文环境于巴蜀音乐风格形成的影响
        2.2.1 地理环境
        2.2.2 人文风情
        2.2.3 多元民族
        2.2.4 社会变迁
    2.3 “巴蜀风格”的民族化发展历程
        2.3.1 肇始与萌芽
        2.3.2 雏形初露
        2.3.3 形成与发展
3 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
    3.1 “巴蜀乐派”的创作风格
        3.1.1 巴蜀作曲家群落
        3.1.2 创作风格
    3.2 音乐作品的“巴蜀风格”
        3.2.1 采用民族民歌旋律的改编曲
        3.2.2 融合传统音乐音调的创作曲
    3.3 音乐语言的“巴蜀风格”
        3.3.1 巴蜀音调的旋法特征
        3.3.2 方言歌舞节奏的流露
        3.3.3 民族乐器音响的模仿
        3.3.4 巴蜀核心调式的运用
    3.4 审美意象的“巴蜀风格”
        3.4.1 音乐意境的渲染
        3.4.2 作品气韵的抒发
        3.4.3 民族性格的表达
4 新时代中国钢琴音乐“巴蜀风格”发展展望
    4.1 “巴蜀风格”钢琴音乐发展现状
        4.1.1 “巴蜀风格”现代音乐作品不断涌现
        4.1.2 “巴蜀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后继乏力
    4.2 中国钢琴音乐“巴蜀风格”的发展与思考
        4.2.1 运用新的音乐形式,延续巴蜀音乐文化
        4.2.2 汲取传统音乐营养,突显“巴蜀风格”特色
        4.2.3 探索民族音乐特质,繁荣中国钢琴音乐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历程与应用概况
    第一节 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及教材发展综述
        一、二十世纪中国钢琴作品及教材概述
        (一)启蒙阶段——国外教材的引入
        (二)20 年代到40 年代钢琴作品及教材
        (三)50 年代到90 年代钢琴作品及教材
        二、二十一世纪中国钢琴作品及教材概述
        (一)中国钢琴作品
        (二)中国钢琴教材
    第二节 中国钢琴作品与教材使用现状调查
        一、中国钢琴作品在专业院校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音乐学院教学大纲
        (二)专业音乐学院学期考试要求
        二、国内现有分级教材研究
        (一)《钢琴基础教程——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二)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考级教材
        三、中国钢琴作品在社会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分析
第二章 中国钢琴作品类别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作品类别研究
        一、音乐题材分类
        二、作品体裁分类
        三、创作方法分类
    第二节 二十一世纪作品类别研究
        一、儿童作品
        二、标题音乐
        三、非标题音乐
第三章 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推广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推广
        一、专业教学的推广
        二、师范院校的推广
        三、社会教育的推广
    第二节 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思考
        一、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二、母语教育与文化传承
        三、创作和改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论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的音乐特色与演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创作背景
    1.1 王建中生平简介
    1.2 《云南民歌五首》的曲选素材
2 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的音乐特色
    2.1 云南山歌音乐元素的体现与运用
        2.1.1 《山歌》
    2.2 小调音乐元素的体现与运用
        2.2.1 《大理姑娘》
        2.2.2 《跟哥》
        2.2.3 《猜调》
        2.2.4 《龙灯调》
3 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的演奏分析
    3.1 旋律歌唱性的表达
    3.2 节奏速度的把握
    3.3 踏板技巧的应用
    3.4 声部层次的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窗含西岭千秋雪 ——从《小宇宙》窥探巴托克音乐创作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
        (一)“我”为什么关注巴托克
        (二)一般认识中的巴托克
        (三)疑问的形成
    二、前期研究
        (一)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1.国际研究现状概览
        2.国内研究现状概览
        (二)推导出的想法
    三、相关其它
第一章 《小宇宙》对巴托克音乐创作技法的体现
    第一节 《小宇宙》的创作背景介绍
        一、诞生原因
        二、成集经过
        三、内容分布
    第二节 《小宇宙》的音乐解析
        一、初级部分
        二、中级部分
        三、高级与音乐会级部分
    第三节 《小宇宙》的手法总结
        一、旋律进行方法
        二、乐曲演奏手法
        三、曲式问题
        四、节奏问题
        五、调式调性、音阶与体裁
        六、标题性
        七、现代化音响
        八、民间风格
第二章 《小宇宙》对巴托克及前20世纪音乐风格的体现
    第一节 《小宇宙》在巴托克创作风格中的体现
        一、仿作风格
        二、民族风格
        三、个性风格
    第二节 《小宇宙》在前20世纪创作风格中的体现
        一、对勋伯格的体现
        二、对斯特拉文斯基的体现
        三、对斯克里亚宾等的体现
    第三节 一些补充性的解释
        一、巴托克风格补充
        二、20世纪思潮
第三章 《小宇宙》对巴托克音乐创作观念的体现
    第一节 “现代性”观念在《小宇宙》中的体现
        一、17、18 世纪音乐素材的反映
        二、古老素材的反映
    第二节 “民族性”观念在《小宇宙》中的体现
    第三节 “民族性”观念形成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二、民族主义音乐
        三、个人民族主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小宇宙》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一些题外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巴托克主要作品年表
    附录2 :《小宇宙》曲目一览

(5)大众口琴会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及材料来源
第一章 历史视野下的“大众口琴会”
    第一节 上海“大众口琴会”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大众口琴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石人望其人
        二、作为近代社会最受欢迎大众化乐器的口琴
        三、作为民族工业品牌的“石人望牌”口琴及其产业
第二章 作为新式社团的“大众口琴会”所具有的特征
    第一节 关于“大众口琴会”
        一、兴起缘由与机构设置
        二、创立时间
    第二节 基于口琴的社会音乐教育与传播活动
        一、口琴的社会音乐教育
        二、口琴的传播活动
第三章 “大众口琴会”的历史阶段性成就
    第一节 “大众口琴会”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
        一、中国改编曲
        二、外国改编曲
    第二节 “大众口琴会”对近代音乐文化大众化的推动作用
        一、推动新音乐文化
        二、塑造新的精神面貌
        三、参与社会及公益事业
        四、培养新音乐人才
    第三节 “大众口琴会”对民族工业的贡献
        一、“石人望牌”口琴的宣传与销售
        二、对民族工业的推动
        三、“石人望牌”口琴的影响
结语
    一、对石人望其人的解读
    二、“大众口琴会”的历史地位
    三、“大众口琴会”促进民族新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的“意境”与演奏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四)“意境”的定义
    (五)《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的创作背景
二、《内蒙古主题民歌小曲七首》的音乐形态与意境分析
    (一)乐句织体及其意境
    (二)节拍与节奏及其意境
    (三)和声及其意境
三、《内蒙古主题民歌小曲七首》的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一)《悼歌》中沉痛哀悼的悲恸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二)《友情》中活泼友爱的欢快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三)《思乡》中静谧思念的朦胧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四)《草原情歌》中含蓄婉转的缠绵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五)《孩子们的舞蹈》中轻快跳跃的舞动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六)《哀思》中空寂寥落的缅怀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七)《舞曲》中热烈奔放的群舞意境表达与演奏要点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对象简介
附录2 访谈内容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7)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目标
        1.基本思路
        2.研究目标
    (四)研究现状分析
        1.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历程及其发展现状
        2.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研究概述
        3.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研究概述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发展概述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背景
        1.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国际背景
        2.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国内背景及其发展
        3.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地域背景及其特征
    (二)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意义
        1.传承陕北民歌之文化内涵,为中国民歌注入新鲜血液
        2.推动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发展,丰富中国钢琴改编曲曲库
        3.将中国民族音乐推向世界,促进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价值
        1.认知地域文化,形成文化自信
        2.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3.中西兼容,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陕北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技法分析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主要作品概述
    (二)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点
        1.改编曲结构与织体的设计
        2.民族化旋律的处理
        3.作品情感类型的展现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技法
        1.声部之间的配合演奏
        2.作品细节与情绪的充分表达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考察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1.教师对陕北民歌及其钢琴改编曲的认知程度
        2.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3.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运用于教学的文化价值
        4.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对学生学习力的影响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存在的问题
        1.对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反思
        2.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教学中存在的具体困难
四、高校钢琴教学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教学改进设想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改进策略
        1.由情入美:深化学生对乐曲内在文化的认知
        2.推陈出新:活化教学模式
        3.以乐启兴:激发学生创造力
    (二)钢琴教学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要旨
        1.以风格化的音乐促进技术训练
        2.以专业化技术表现民族化音乐
        3.特殊技巧的演奏处理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方案构想
        1.兴趣弹奏:简易曲目学习
        2.渐趋深入:较难曲目学习
        3.走向专业:复杂曲目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歌100首》和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着作类研究
        (二)论文类研究
    四、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单介绍
第一章 《俄罗斯民歌100首》原民歌旋律技术分析
    一、题材内容特点
        (一)叙事歌曲
        (二)抒情歌曲
        (三)舞蹈歌曲
        (四)游戏歌曲
        (五)仪式歌曲
    二、曲式结构
        (一)句式乐段结构
        (二)两句式乐段结构
        (三)三句式乐段结构
        (四)四句式乐段结构
        (五)并列单二部曲式
    三、调式特点
    四、节拍、节奏特点
    五、旋律特点
    小结
第二章 《俄罗斯民歌100首》和声研究
    一、和声变奏的运用
    二、持续音的特点
        (一)主持续
        (二)属持续
        (三)主属双重持续
    三、强调变格进行的和声语汇特点
    四、离调
    五、交替
    六、终止式的处理
        (一)结束在主和弦
        (二)结束在非主和弦上(开放终止)
    七、复调技术的运用
    八、个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俄罗斯民歌100首》的影响及意义
    一、民歌歌集在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二、俄罗斯民歌在各类音乐作品中的使用
    三、《俄罗斯民歌100首》对我国民歌收集及多声配置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林华《中外民歌钢琴曲集》的教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外民歌钢琴曲集》介绍
    一、关于钢琴改编曲
    二、广泛采用中外民歌
    三、精湛的钢琴化改编性创作
        (一)现代和声理论在五声音乐中的应用
        (二)体裁和音乐性格的多样化
        (三)复调性织体的灵活形构
        (四)节奏节拍的特色变化
    四、曲集编排与教学难易程度的契合
第二章 《中外民歌钢琴曲集》的教学运用
    一、打开学生的视野
        (一)文化的视野
        (二)全球视野
        (三)让学生接触多样式的音乐手法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一)对其他音色的借鉴
        (二)对文学和画面的联想
    三、对学生全面艺术修养的要求
    四、《中外民歌钢琴曲集》的使用
        (一)作为教学的曲目
        (二)作为演出的曲目
        (三)作为给学生的浏览、视奏、课外拓展
        (四)作为即兴的范本
结语
    一、《中外民歌钢琴曲集》的理论意义
    二、《中外民歌钢琴曲集》的教学意义
    三、《中外民歌钢琴曲集》在教材建设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着作、期刊及论文类
    二、曲集类

(10)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样本及工具
    三、研究范围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结果
    四、名词解释
        (一) 初级作品
        (二) 1-5级程度
    五、已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及考级现状
    第一节 上海市三所高校钢琴专业学生中国钢琴作品学习现状调查
        一、调查结果简述
        二、小结
    第二节 上海市四所社会艺术机构初级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结果简述
        二、小结
    第三节 上海市两家社会钢琴考级机构考级曲目现状分析
        一、分析结果简述
        (一)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曲目比例分析
        (二) 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曲目比例分析
        二、小结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初级中国钢琴作品分析
    第一节 初级中国钢琴作品概况
        一、初级中国钢琴作品收集概况
        二、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的分类分级概况
        (一) 练习曲
        (二) 原创类乐曲
        (三) 复调类乐曲
        (四) 改编曲类乐曲
    第二节 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特征分析
        一、旋律
        (一) 直接改编原有的曲调
        (二) 具有民族神韵的创新旋律
        (三) 采用传统音乐素材进行变化发展
        二、和声
        (一) 替代或省略和弦三音
        (二) 四、五度结构和弦
        (三) 五声纵合化
        三、标题性
    第三节 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研究
        一、各类型作品的教学
        (一) 练习曲
        (二) 原创类乐曲
        (三) 复调类乐曲
        (四) 改编曲类乐曲
        二、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意义
        (一) 训练并拓展钢琴演奏技巧
        (二) 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章 反思、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钢琴教学反思
        一、高校钢琴专业学生缺乏对中国钢琴作品全面的学习与研究
        二、社会艺术机构钢琴教师缺乏对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的挖掘
    第二节 初级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与编选刍议
        一、各大音乐学院完善教学计划,并为社会钢琴教师提供教学指导
        二、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三、社会考级机构提高中国钢琴作品的曲目比例
        四、钢琴教育者为琴童编注兼具音乐性与技巧性的初级中国钢琴作品集
        五、作曲家兼顾低级程度琴童的学习需求,创作更多具有趣味性的中国钢琴小曲
        六、明确创作风格与教学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诠释民族音乐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校钢琴专业学生中国钢琴作品学习计划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
附录二: 社会艺术机构初级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
附录三: 初级中国钢琴作品分类分级目录
致谢

四、简论中国民歌改编钢琴小曲的历史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研究[D]. 艾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佳璇.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3]论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的音乐特色与演奏分析[D]. 黄双. 成都大学, 2021(09)
  • [4]窗含西岭千秋雪 ——从《小宇宙》窥探巴托克音乐创作观[D]. 段乔. 沈阳音乐学院, 2020(08)
  • [5]大众口琴会之研究[D]. 李靓.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6]《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的“意境”与演奏要点[D]. 孙美晨. 西南大学, 2020(01)
  • [7]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哲. 延安大学, 2020(10)
  • [8]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歌100首》和声研究[D]. 孙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论林华《中外民歌钢琴曲集》的教学价值[D]. 彭博.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10]初级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教学研究[D]. 王婧.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略论中国​​民间钢琴曲编曲的历史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