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八五”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一、“八五”金融发展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程萍[1](2013)在《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高技术产业发展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及综合实力,技术创新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竞争力提高的源泉。近十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迅猛,规模不断壮大,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产业创新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评价和分析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和创新体系,这对于高技术产业经济学科建设,提升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对产业创新经济学、高技术产业经济学、创新系统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研究重点,运用Delphi和AHP方法构建了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法和相应的系统软件,分别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四个时段,对同产业全国省际间及湖北省内产业间进行动态评价和比较分析,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模型,提出了完善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表现为四个方面:(1)构建了多元多层次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时段进行动态评价。为了避免某一年度数据的随机性,研究选取时段数据,取五年数据的平均数,按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四个时段进行动态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了各省级区域间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在全国的地位变动以及各产业的差异性。评价结果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科学性。(2)揭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绩效与创新体系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创新能力高的省份创新绩效并不一定高,创新绩效高的省份创新能力也不一定强,但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也高的省份,创新体系一定是相对发展好的;而创新能力弱、创新绩效也弱的省份,一定是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湖北省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12位,但创新绩效在全国排第22位,说明创新能力较强,且处于上升态势,但创新绩效较低,这正是湖北省的科教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说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亟待完善。(3)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并以湖北省医药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实证分析表明,企业规模、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影响显着,政府支持影响不大。(4)构建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模型,揭示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为核心,知识创新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科技服务系统、科技投融资系统为支撑,提升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键是要加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各主体要素的协同作用。

么红杰[2](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新夫[3](2014)在《产业政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基于中国五年计划的实证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以全局和系统的观点审视企业行为,努力发现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根本因素(或制度因素),从而建立一个植根根于中国本土经济、逻辑自恰的分析框架。本文的落脚点选取1990-2010年我国制定的产业政策——“五年计划”,其中,我们重点考察产业政策与公司行为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详细回顾了中国政府制定“五年计划”的缘起,以及历次“五年计划”中关于产业政策制定的具体过程和内容,并从我国重工业化的历史、汽车工业发展等案例说明了“五年计划”中产业政策的重要影响。随后,我们根据上文理论分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研究假设。随后,在产业政策与公司权益融资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既定的产业政策下,证券市场的首次发行上市(IPO)和股权再融资(SEO)更偏好国家重点鼓励产业的公司,在考虑IPO和SEO在政府监管与市场配置的差异后,产业政策在IPO融资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其次,在产业政策与公司银行贷款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既定的产业政策下,银行信贷资金更偏好国家重点鼓励产业的公司,在考虑国有四大银行与其他银行在政府监管与市场配置的差异后,国有四大银行在执行产业政策上更为明显。进一步,上述公司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现象在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更为明显。此外,在产业政策与公司投资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家支持的产业表现出了更高的投资水平(无论是投资总量还是新增投资),这种趋势同时表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另一个发现是关于投资效率,我们用投资过度水平考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由于投资水平快速的增长,受支持的产业引发了过度投资,但是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却显着高于国有企业。另外,在产业政策与会计盈余质量研究中,我们的结果显示被政府青睐的公司或行业表现出了高质量的会计盈余,即,在国家产业政策影响下,受支持的公司从事盈余管理的动机减弱了,尤其是向上的盈余管理。这个结果在控制了行业固定效应,企业性质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后依然稳健。最后,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表现出更差的市场回报率。但是,在国有经济比重高的行业,国家鼓励会带来市场业绩的改善。在我们考察的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其市场业绩表现显着差于其他行业,但是,在最近的两个五年计划里,国家的鼓励政策似乎改善了受鼓励的产业的业绩。

陈冬华,李真,新夫[4](2010)在《产业政策与公司融资——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本文试图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IPO)、股权再融资(SEO)和银行贷款等三个角度考察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公司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其IPO融资额和家数增长率显着超过未受支持的行业,这一结果在控制行业业绩(ROA)、行业负债水平(资产负债率)和行业成长性(M/B)等指标后,依然存在。此外,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其股权再融资(SEO)机会显着高于其他行业,这一结果同时存在于配股、增发以及配股和增发(SEO)。银行贷款中,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其长期银行借款显着高于其他行业,而短期银行借款则呈现相反趋势。整体来看,我们的经验证据显示,产业政策作为一项政府政策在公司融资行为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在转型国家的中国,产业政策是公司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李汝资[5](2015)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86%的平均年增长率,连续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还没有过另外一个国家在如此长时间内保持如此之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也出现了诸如投资过热、内需不足、粗放经营、区域差距扩大、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与数量扩张的非一致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当前“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新常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经济总量增长是基础,经济要素高效利用是保证,经济结构转换则是过程的本质,其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理论体系。通过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等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化、空间格局及存在的问题,来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提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路径。最后构建了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依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的必要性;进而系统阐述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是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述评。本章分析了区位论、区域发展阶段、区域非均衡发展、劳动地域分工、外部性等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础支撑,并对经济效率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文章研究方向。第三章是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与演变机制。从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阶段性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本特征;进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机制,其中微观作用机制包括技术、资本、劳动力,宏观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制度环境和产权安排等。第四章是实证部分Ⅰ。首先对1978-2012年间中国省际资本存量及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建立效率指标面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等对中国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间演变特征。第五章是实证部分Ⅱ。首先,在运用DEA模型对时间截面效率测度基础上,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地域差异演变。其次,运用空间关联模型的Moran指数、Moran’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关联格局。最后,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特征及问题。第六章是实证部分Ⅲ。首先,结合对“中国模式”反思,从要素投入模式、结构发展模式、空间发展模式及制度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的成因。其次,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基本路径。最后,从“效率—结构—功能”视角,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姜松[6](2014)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的实证研究。西部农业现代化滞后性问题长期困扰其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四化”同步时代背景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仅整体脱节,而且在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反差,反映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关键问题是: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有何不同?哪些主要因素产生影响和如何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研究目的有三:一是搭建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层面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二是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差异及表现形式。三是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论文研究思路:论文综合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与手段,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并基于理论与实证结论提出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一、研究内容①农业现代化演进的理论阐释。首先,对研究所涉及代表性、经典理论进行归纳、梳理与述评,将其作为研究理论主体基础和逻辑引申起点,以明确论文研究主攻方向和切入视角。其次,对农业现代化概念进行比较与理清,将其作为研究深入概念起点,并基于对世界几种主要农业现代化发展类型与模式认知与考究,建立农业现代化演进分析模型,以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均衡条件。最后,在评析已有农业现代化量化分析指标与方法基础上,提出研究所筛选农业现代化核心指标和运用量化方法。②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首先,从历史学角度,以政策梳理为主线,追根溯源,回顾了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经济全面转型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变迁与轨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其次,从过程、结果两个维度,运用典型性、代表性单一量化指标,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最后,基于单一指标分析局限性以及分析便宜性需要,进一步运用指标合成方法对单一指标进行合成与综合测度,为后文分析奠定基础。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基于指标合成与综合测度结果,从时序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多层面比较分析,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总体特点与区域差异,并在对未来农业现代化预测基础上,综合把握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建立多种计量模型,从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及转移、演进阶段等三方面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分别将其同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进行比较,以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同一般规律的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最后分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差异性的产生后果。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实证。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梳理了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的内生和外生影响因子,并选择量化指标并设计实证分析模型。运用西部十二省份平衡面板数据,从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的双重维度,检验了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并通过实证结果比较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的影响因子。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基于影响因子作用方向,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细分为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及保障机制三层面,以此全方位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⑦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综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推动西部演进的主要途径、政策操作思路及主要对策建议。二、主要结论①理论推演表明农业人力资本“临界”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关键。研究发现基于“劳动力异质性”假设的内生发展模型较新古典模型更适宜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在内生框架下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唯有跨越“临界值”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度强调农业物质资本积累会形成外部性“挤出效应”,使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受阻。这也表明农业现代化实践操作中,单纯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侧重的“外延式”模式会使农业现代化演进预期目标偏离,产生适得其反效果。同时,理论推演也揭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中也不应将技术进步作为唯一内容,耕地面积变动、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亦会影响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逼近“均衡点”时间,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②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突出。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较快,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分水岭”,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迈入快速“轨道”,存在着“台阶式”增长、速度非平稳性、增幅间断平衡性、政策反映敏感性等特点。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慢于东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从西部域内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结构性差别、不一致性、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明显优于西南地区,这也昭示着其将成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与“赶超”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从演进趋势来看,未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波动性以及区域间差异性问题仍表现突出。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两极分化”问题严峻。借鉴“收敛假说”思想,运用Sala-Ⅰ-Martin模型及非参数Kernel方法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研究发现:从中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典型“俱乐部收敛”特征,这意味着西部、东中部地区会分别收敛于自身“稳态均衡”或者说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稳态”不同。长期来看,在区域间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平等性”并不会发生显着变化。这显然同农业现代化“绝对收敛”一般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从区域内来看,西部各省份农业现代化演进也不会收敛于相同“稳态”,亦表现为显着“俱乐部收敛”,具体体现为“双峰状”-“单峰状”-“双峰状与三峰状交替循环”的“俱乐部收敛”类型。且由“主峰”与“波峰”间距可知,西部域内“两极分化”问题已十分严峻。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与转换艰难且存在重复性。借鉴系统演进思想,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及其转移性。研究发现: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中主对角线上概率较大。主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揭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内部“动态性”信息,主对角线上转移概率较大也就意味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间实现转移可能性或概率较小,演进状态变迁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同时,通过对比马尔科夫链“初始分布”与“稳态分布”可知,有的演进状态在“稳态分布”中所占比例相对“初始分布”占比有所下降,演进状态存在重复性,退化可能性较大,也有悖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差异性表现明显。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式阶段规律但其差异性明显。样本区间内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所描绘的阶段性规律,西部农业现代化已演进至Logistic成长曲线第一阶段,即“形成期”阶段。而中国和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已分别演进至“成长初期”阶段和“成长后期”阶段,比较发现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此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及其动态均衡亦是农业现代化演进一般规律。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却出现不同步、脱节及动态失衡的规律变异性。⑥现阶段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是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利导因子相互制衡与联合驱动结果。实证结果揭示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之间存在显着正向效应,农业人力资本对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且各驱动因子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越相应“门槛值”后边际影响效应亦不同。这说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不是单一“驱动力”所支撑的,而是上述几种“驱动力”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互制衡所形成的动力机制维系与联合驱动结果。⑦农业分工、农业结构、信息化等构成的约束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缺失是阻滞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深层次原因。其中,非农分工不完全引致农户“兼业化”,农业横向分工交易成本高使农业内合作缺失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位,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市场链”与“加工链”的“弱位”使纵向分工受阻,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农业“大而全、小而全”所形成的农业结构同质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压粮扩经”削弱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基础条件。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信息基础设施和传播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匮乏制约了信息化发挥“渗透效应”及其对农业现代化演进“引领”作用。此外,制度保障机制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约束机制“负面效应”,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三、创新之处①运用数理模型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研究运用生产函数从新古典框架和内生发展框架“双重”视角探究并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与“均衡条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临界值”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关键,且实证印证与理论推演一致。这是已有研究鲜有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拓展性和新意。②揭示了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在西部地区所呈现的差异性。研究借鉴“收敛假说”、系统演进思想及Logistic成长曲线,实证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变迁、演进阶段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弥补了现阶段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自身研究止步于农业现代化测度的缺陷与不足。③实证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位序。研究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拓展了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因子,将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农业结构、农业分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制度安排等变量予以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边际效应显着为正且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研究弥补了现阶段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稀缺,偶有定量研究也大多偏重“四化”关系描述的不足。④尝试将新的科学方法引入研究并有所突破。在分析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时运用的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马尔可夫链模型、Logistic成长曲线模型及其Levenberg-Marquardt估计方法都是同类研究不曾运用的。在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因子时运用了前沿的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技术,也有助于克服传统计量方法局限性,具有一定新意。

田鹏飞[7](2013)在《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农业示范区演绎了科技农业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现代农业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形态。因此,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研究己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课题,也是一项极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对现代农业示范区作深入研究,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尝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此,加快推进传统农业模式向现代农业模式转变,建设现代化农业已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指导和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区就是科学和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成果转化,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选择。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现代农业示范区既包括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引进开发,又包括先进技术的示范、辐射和推广,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是当前探索到的最适合、最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当前,农业示范区是现代农业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加快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可以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设步伐,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特征、功能和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范围界定角度着手,确定了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定义: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本文以增长极、产业集聚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大意义,以及垦区所具备的发展优势。并从规模水平、物质条件基础、产业链、科技投入、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五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和示范区的建设现状。其中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最近几年中农业规模与水平不断提高,固定投资总额有所上升,物质条件基础逐步得到完善,在科技、教育、卫生上的投入快速增加,示范区农民生活水平和人均储蓄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从基础建设、经济效益、生态资源三方面对垦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水平做出了科学的评价,即: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从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正负指标可以看出,大部分示范区发展水平并不好,说明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可见基础建设发展因子对于示范区综合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资源环境发展因子对垦区现代示范区的影响并不突出;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场在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的同时在资源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还不够,示范区应认识到资源环境效益也是示范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示范区各农场进行排序,进而分析各农场在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从经营规模、物质条件、农业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业微观经营组织、政府支持七个方面对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确立了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目标,为示范区建设明确了总体思路,进一步构建了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运行机制,最后提出科学的、可行的有助于推动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通过提升经营管理理念,快速的低成本扩张路径构建经营管理推广平台,组建跨区域产业化经营体系,建立规模化和集约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物流及配送中心、设施农业技术成果高密度集成创新园,在全国不同地区建立品牌生产基地,建立连锁经营的途等径构建经营管理平台为示范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加快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仅要注重物质基础建设,更重要的是始终坚持把研发与示范合理结合起来、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合理结合起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共同建设现代化创新基地,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指引方向;加强示范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加强以政府为首的公共服务机构、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龙头企业以及其他能够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形式建设,推广“三代”全程式服务模式,加快农业市场化建设的进程,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发挥农产品流通的带动作用,多方位提高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溯源系统,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垦区的自然条件和各方面优势,努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资金筹措手段较为单一,对农垦总局和政府的资金依赖过大,缺少持续资金注入,示范区想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必须实施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个人为补充、外资为契机的多渠道投融资局面:加快向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黑龙江垦区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应改变以往落后、保守、混乱的经营方式,建立起新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区经营活动要遵循市场原则,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目标。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体系,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完善大小农场的机制建设,继续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实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顾为东[8](2001)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合运用了产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投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经验与江苏省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本支持战略的分析体系。 本文在研究中是以资本为主线展开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于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途径是优化技术结构、优化中间要素投入结构和优化固定资产结构,其中,技术结构和固定资产结构是长期因素,中间要素投入结构是短期因素,所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任务就是调整技术结构和固定资产结构。 本文对技术结构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物化在机器设备中的技术,取决于物质资本,一是存在与人才资源中的技能,取决于人力资本。而固定资产结构与技术结构密切相关,主要取决于物质资本投入。因此,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核心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又依赖于金融资本的支持。而金融支持还有助于固定资产存量的调整。 有鉴与此,本文的实质是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资本如何与金融资本实现结合,充分发挥资本在产业优化升级中的积极作用,以加快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主要结论如下: 1.资本支持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对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决定意义。 2.资本支持要靠市场机制实现,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时,也不能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必须把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造有利于资本支持的市场条件,引导产业结构优化。 3.资本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作用的大小以及作用的方式,是促进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带动产业升级,还是仅仅使产业在原有水平上的粗放式扩大再生产,还要取决于资本投向哪一个产业,即投资结构。实证分析表明汽车、电子行业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比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大。产业的构词签的责本支特战 不 4.企业家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宏观管理型人力资本这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本都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人才管理新体制,是发挥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前提。 __’ 5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沦是改善产业间量的比例关系,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无论是采取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采取以资源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无论是物质资本形成,还是人力资本形成,都高不开资金,岛不开金融中介,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直接推动力。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具有阶段性,金融在货币政策、利率政策、证券市场政策、银行信贷政策和政策性金融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6.国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本支持的主要经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对促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重要作用;让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增加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是物质资本支持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是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资本,加强人力资本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增加融资渠道,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是金融支持的主要内容。. 7.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江苏,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中的战略定位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机制的确立,逐步把江苏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基地,传统工业改造与高级制造业开发基地,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基地,建立与上海功能配套的现代第三产业服务体系,使江苏成为全国第三产业高度繁荣地区之 8.改革开放后,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经过“七五”、勺\五”和“九五”三个阶段的演变,在满足追赶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在转轨中弥补市场不足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也存在着集权型决策机制影响产业结构政策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资源的纵向配置降低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以行政计划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窒息企业的活力、政策实施能力减弱导致产业结构变动无序等问题。要贯彻“适度”和“协调”两大原则,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构造产业结构自动调节的基础,完菩产业结构决策机制、确保产业政策的指导性和连续性,建立产业政策的实施保障制度、确保产业政策效能的完全发挥等措施来完普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9.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中物质资本支持的重点是加大市场化改革,实施投资体制创新,加快投资的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多元投资主体的资本支持作用,特别是发挥民间2 摘 要 ?

王小华,温涛[9](2015)在《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差异研究》文中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为重要的则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破解。基于此,本文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并没有完全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城乡居民边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九五"时期及以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则仍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从收入结构视角看,农民边际消费仅随工资生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增,而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质量较低,而且收入结构不合理,从而直接导致农民消费水平低下且结构不合理,因此,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迫切需要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

夏民[10](2004)在《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产出系统分析与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理的科技评价和有效的科技管理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及科研项目的产出水平,发现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新生长点和新的研究领域,为决策制定及调整、学科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使之更加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软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政策及绩效研究”的主要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科技评价及科技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年资助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运用科学计量法、案例研究与回溯法等多种科技评价方法,深刻分析了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政策及管理模式,重点进行了重大项目的资助及产出的计量研究,总结了重大项目的作用及影响,提出了其组织管理的发展对策。 文章在综合分析研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产出及管理的基础上,发现其资助及管理上的不足,提出重大项目的发展对策,对于提高重大项目的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于制定其它国家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政策及提高其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八五”金融发展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五”金融发展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有关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创新体系的研究
        1.2.3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创新经济学
        2.1.1 产业创新的微观经济学
        2.1.2 产业创新的宏观经济学
        2.1.3 产业技术创新政策
    2.2 高技术产业经济学
        2.2.1 高技术产业含义与特征
        2.2.2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2.2.3 技术创新诱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2.3 创新系统理论
        2.3.1 国家创新系统
        2.3.2 区域创新系统
        2.3.3 产业创新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3.1 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
    3.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评价方法
    3.3 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3.3.1 数据处理
        3.3.2 评价结果
        3.3.3 聚类分析
        3.3.4 影响因素分析
        3.3.5 结论与政策建议
    3.4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行业间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3.4.1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发展现状
        3.4.2 实证评价
        3.4.3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指标选择说明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与比较分析
    5.1 评价模型的选择
        5.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5.1.2 C~2R模型
    5.2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数据来源
    5.3 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5.3.1 十一五期间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分析
        5.3.2 八五至十一五期间技术创新效率动态变化比较分析
    5.4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行业间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6.1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6.1.1 核心要素及其功能分析
        6.1.2 辅助要素及其功能分析
        6.1.3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型
    6.2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6.2.1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6.2.2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现状
        6.2.3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6.3 完善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6.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6.3.2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6.3.3 加强协同创新
        6.3.4 加强湖北省中介服务创新体系的支撑
        6.3.5 加强金融机构的创新支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产业政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基于中国五年计划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内容概述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贡献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政治与经济中政府的角色
    2.2 中国财务与会计问题与主流文献的融合
    2.3 财务与会计问题的本土化视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政策:发生机制与研究情景
    3.1 “五年计划”发展简史
    3.2 “五年计划”的影响:产业政策
    3.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政策与权益融资行为
    4.1 研究设计
    4.2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结果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政策与银行贷款行为
    5.1 研究设计
    5.2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
    5.4 稳健性检验
    5.5 其他扩展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政策与公司投资行为
    6.1 研究设计
    6.2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3 实证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政策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
    7.1 研究设计
    7.2 实证结果
    7.3 稳健性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产业政策的经济后果
    8.1 产业政策与市场业绩
    8.2 产业政策与会计业绩
    8.3 经济增加值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A: 分行业描述性统计
附录B: 行业自然增长率计算程序
后记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路线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效率
        二、经济效率
        三、全要素生产率
        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区位理论
        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三、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四、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五、外部性理论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效率研究
        二、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总体评价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及其演变机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
        一、综合性
        二、社会性
        三、区域性
        四、阶段性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的作用机制
        一、微观作用机制
        二、宏观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时间演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模型
        一、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模型
        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第二节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时段
        三、数据处理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特征
        一、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演变特征
        二、区域经济要素效率演变特征
        三、区域经济结构效率演变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差异与格局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一、DEA模型
        二、研究变量选择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
        一、区域经济差异描述
        二、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差异
        三、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差异
        四、区域经济结构效率差异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
        一、空间关联模型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关联分析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
    第四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类型划分
        一、划分方法
        二、划分依据
        三、结果分析
        四、存在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及其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成因
        一、要素投入模式反思
        二、结构发展模式反思
        三、空间发展模式反思
        四、制度模式反思
    第二节 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路径
        一、注重要素效率、结构效率提升
        二、发挥中西部的城市群集聚作用
        三、调整空间政策方向: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
        四、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第三节 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
        三、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思路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1.4.1 研究资料
        1.4.2 数据处理
    1.5 可能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 理论基础与借鉴
        2.1.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1.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2.1.3 “二元”结构理论
        2.1.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1.5 比较优势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2.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2 研究动态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与辨析
        3.1.1 农业现代化概念界定
        3.1.2 几组概念比较与辨析
    3.2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与基本认知
        3.2.1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和模式
        3.2.2 农业现代化演进简单认知
    3.3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模型
        3.3.1 不同阶段农业生产函数形式
        3.3.2 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条件
        3.3.3 假设拓展与农业内生发展模型
    3.4 农业现代化指标筛选与量化方法
        3.4.1 筛选依据及原则
        3.4.2 核心指标筛选结果
        3.4.3 量化方法评析与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
    4.1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透视与考证
        4.1.1 计划经济时期
        4.1.2 改革开放初期
        4.1.3 经济转型时期
        4.1.4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评析
    4.2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实刻画与成就
        4.2.1 过程方面
        4.2.2 结果方面
    4.3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测度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3.2 测度实施步骤
        4.3.3 测度结果与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
    5.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
        5.1.1 时序比较
        5.1.2 横向比较
        5.1.3 纵向比较
    5.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与区域差异
        5.2.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
        5.2.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区域差异
    5.3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与演进趋势
        5.3.1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
        5.3.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
    6.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与比较
        6.1.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6.1.2 西部域内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6.1.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差异
    6.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与转换
        6.2.1 分析方法选择
        6.2.2 演进状态划分与求解
        6.2.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及差异性
    6.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
        6.3.1 Logistic模型引入与演进阶段划分
        6.3.2 Logistic模型估计与结果
        6.3.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与比较
    6.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产生后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影响因子实证
    7.1 主要影响因子梳理
        7.1.1 内生因子
        7.1.2 外生因子
    7.2 实证设计及面板数据检验
        7.2.1 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信息
        7.2.2 实证模型选择及设定
        7.2.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7.3 实证结果及比较分析
        7.3.1 参数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7.3.2 实证结果比较与西部差异性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
    8.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
    8.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动力机制
        8.2.1 农业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2 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3 农业研发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4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5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约束机制
        8.3.1 农业分工抑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8.3.2 农业结构制约农业现代化演进
        8.3.3 信息化钳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8.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保障机制
        8.4.1 制度安排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的保障功能
        8.4.2 制度保障缺失对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影响机理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9.1 主要途径
    9.2 政策操作思路
    9.3 主要对策建议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7)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2.2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与类型
        2.2.1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
        2.2.2 现代农业示范区旳类型
    2.3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功能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増长极理论
        2.4.2 系统论理论
        2.4.3 产业集聚理论
        2.4.4 农业区位理论
        2.4.5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及示范区发展现状
    3.1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现状
        3.1.1 垦区现代农业规模与水平
        3.1.2 垦区现代农业物质条件基础
        3.1.3 垦区现代农业产业链现状
        3.1.4 垦区现代农业科技投入现状
        3.1.5 垦区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现状
    3.2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3.2.1 示范区现代农业规模与水平
        3.2.2 示范区现代农业物质基础现状
        3.2.3 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3.2.4 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投入现状
        3.2.5 示范区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4.1 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方法的建立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2 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方法
    4.3 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实证评价分析
        4.3.1 模型检验
        4.3.2 主成分提取与命名
        4.3.3 主成分构成
    4.4 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条件分析
    5.1 经营规模
    5.2 物质条件
    5.3 农业科技
    5.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5 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5.6 农业微观经营组织
    5.7 政府支持
    5.8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机制构建
    6.1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
        6.1.1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6.1.2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6.1.3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本目标
    6.2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的构建
        6.2.1 运营机制
        6.2.2 投入机制
        6.2.3 科技支撑机制
        6.2.4 金融支持机制
        6.2.5 信息服务机制
        6.2.6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6.2.7 新型农民培育机制
    6.3 本章小结
7 推动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7.1 积极推进示范区科研成果转化推广
    7.2 全方位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3 建立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7.4 多元化构建资金筹措机制
    7.5 实施高效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
    7.6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导言
第一篇 产业结构及资本支持理论
    第一章 产业结构理论
        第一节 产业演进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产业关联理论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二章 物质资本支持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节 资本的含义
        第二节 物质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分析
        第三节 物质资本支持的渠道
    第三章 人力资本支持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节 人力资本及其形成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人力资本支持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金融资本支持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节 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第二篇 资本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第五章 资本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资本支持措施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资本支持措施
        第三节 转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资本支持措施
        第四节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及启示
第三篇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本支持战略
    第六章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一节 江苏经济的定位分析
        第二节 江苏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第七章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第一节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第三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完善
    第八章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
        第一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资本支持战略
        第二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本支持战略
        第三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资本支持战略
    第九章 江苏各产业的结构调整中的资本支持战略
        第一节 工业创新升级的资本支持战略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本支持战略
        第三节 培育第三产业新经济增长点的资本支持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9)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文献回顾与评述
二、研究方法、模型设定与数据
    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2. 数据说明
三、模型的参数估计
    1. 城乡居民总体消费状态的非线性参数估计
    2.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与其消费水平的非线性参数估计
    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其消费结构的非线性参数估计
    4.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
四、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及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的根源分析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 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差距
    3. 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
    4. 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拥有状况差距
    5.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
五、结语及启示

(10)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产出系统分析与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科技管理和科技评价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1.1 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
    1.2 科技评价的主要方法
    1.3 国外科技评价及科技管理的研究现状
    1.4 我国科技评价及科技管理的现状
第二章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政策与管理模式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概况
    2.2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2.3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行的资助政策与管理模式
    2.4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历史回顾
        2.4.1 “七五”期间
        2.4.2 “八五”期间
        2.4.3 “九五”期间
第三章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情况计量分析
    3.1 15年总体资助情况
    3.2 三个时期资助情况比较
第四章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产出情况计量分析
    4.1 15年重大项目的总体产出情况
    4.2 七五重大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4.3 八五重大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4.4 九五重大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第五章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绩效评估研究
    5.1 成果绩效特征指标评估框架
    5.2 15年重大项目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5.2.1 科技水平
        5.2.2 科技创新
        5.2.3 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5.2.4 对科研仪器研制的贡献
        5.2.5 对经济建设的贡献
        5.2.6 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5.2.7 对国家宏观管理的贡献
        5.2.8 对科学数据积累的贡献
第六章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用与影响分析
    6.1 凝聚力量、锻炼团队、培养人才
    6.2 推动国家重要科学创新基地建设
    6.3 促进学科交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6.4 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
    6.5 推动重大科学前沿领域创新研究
    6.6 推动具有中国地域与环境特点的创新研究
    6.7 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6.8 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6.9 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6.10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6.11 促进基础科学数据积累
第七章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对策的探讨
    7.1 紧密结合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
    7.2 明确定位、加强协调
    7.3 使项目遴选专家组的构成更为合理
    7.4 改进重大项目的管理模式
    7.5 加强重大项目的信息化建设
    7.6 改进项目评估的方法、建立合理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
    7.7 引入科学经费预算制、加强监督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四、“八五”金融发展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D]. 程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3]产业政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基于中国五年计划的实证考察[D]. 新夫. 南京大学, 2014(05)
  • [4]产业政策与公司融资——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A]. 陈冬华,李真,新夫. 2010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D]. 李汝资.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6]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D]. 姜松. 西南大学, 2014(12)
  • [7]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D]. 田鹏飞.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8]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 ——以江苏为例[D]. 顾为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1)
  • [9]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差异研究[J]. 王小华,温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10)
  • [10]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产出系统分析与绩效评估研究[D]. 夏民. 合肥工业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八五”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