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首尔会议上的讲话

在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首尔会议上的讲话

一、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汉城大会致词(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闽政办[2021]4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30日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朱浩哲[3](2020)在《“全民饮茶日”推动茶叶产业去库存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茶叶产大于销的矛盾日益突出,去库存成为当前茶叶产业市场的首要任务。培养公众饮茶意识成为促进茶叶消费的关键,以"全民饮茶日"为代表的茶事活动正是最好的途径,十年时间,虽有不少贡献但仍未能起到真正解决去库存的作用。为此,本文将从传播环境与5W模式中的三部分入手,探讨目前在"全民饮茶日"活动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并提出建议,使其真正起到向公众普及茶文化,培养饮茶意识,提升茶叶消费量,推动茶叶产业去库存的作用。

张沁兰[4](2019)在《琉球久米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代初期被纳入东亚宗藩体系,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后,作为最初“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的聚居地久米村,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琉球王国给予了种种的免税、官职与教育特权。久米村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向琉球传播的中心,而久米村人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传播琉球的最主要使者之一。因此,琉球久米村在中琉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为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方面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多将“闽人三十六姓”或久米村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或仅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期加以讨论,第一次立足于久米村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全面涉及到与久米村紧密相关的: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等内容。叙事的时限,始自明初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迄于当今的久米村各宗亲“门中会”赴福建寻根访祖。旨在对琉球久米村作出多维度、整体性的探讨,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久米村的发展脉络,还原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和完整面貌,重新阐述其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同时还在结合个别专题的研究上,力争能为弥补解决琉球王国及中琉关系中的一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或原本以为文献无徵的史实问题,作些必要的辨析与考证。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的前期成果,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通过较大规模的东海海域移民——久米村人,东被琉球王国,成为当时琉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由于琉球久米村的宗亲组织,至今依然活跃在冲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成了冲绳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且明显保留着带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习俗文化传统,从而对在海外、尤其是东亚地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与琉球久米村宗亲组织的联系,福建与冲绳的友好往来,使之能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成为本文在认真客观阐释琉球久米村人功绩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作用与影响,以彰显中国人的和平理念,使之能够成为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促进力量。

孙玉芳[5](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毅[6](2018)在《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文化遗址是人类世代生活痕迹的见证,凝聚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智慧结晶。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联系古往今来的纽带,遗址是功不可没。中国是有着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古国,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已公布的235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遗址和墓葬的有710处,约占总数的1/3,可见文化遗址是文化遗产多么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中下叶,我国经济高度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明显增速,城市、乡村环境巨变,古遗址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其生存空间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大遗址”概念提出,并确立以建设具有保护、发掘遗址和展示休闲双重职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模式的保护方式,标志着古遗址保护进入“景观时代”。论文通过对考古遗址领域文献资料和以22个考古遗址公园为对象的案例研究发现几点突出的问题:(1)针对考古遗址景观及其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深度上都不足,缺乏对该新兴领域发展有力的支撑。(2)对以考古遗址为主体的景观定位不明确,其保护规划的思路仍停留在传统的文物保护观念上,重文物轻环境,对现代遗址景观具有保护研究与休闲娱乐的双重职能认识不充分,缺乏适合考古遗址景观特征的具系统性、普适性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模式,从而导致设计方法运用单一,设计结果出现偏差,例如以展示设计替代环境设计的问题,把室外环境景观看做室内展示的另一种形式,只关注它的展示功能,忽略其他职能,这样既降低景观设计的价值,也没有全面展现遗址景观的价值;还有过度设计、以环境整治代替景观设计等,极大降低了景观的价值,容易造成新的环境问题。(3)考古遗址景观建成运营后评估调研不足,关于规划设计的优化意见反馈较少,类似的问题容易反复出现。面对突出的问题,本文从景观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将传统的文物本体为中心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归纳为包括遗址及空间环境为整体景观的自然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运用逻辑演绎综合分析法,建立了考古遗址景观价值体系。基于该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地案例调研分析,取得研究成果如下:在理论研究层面,(1)明确考古遗址景观的定位并对该概念定义,总结出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即是以保护与传承遗址核心价值为中心思想,意识到当前考古遗址景观是一种可变化的中间过程,而不是最终模式,是最大限度利用现今社会知识与技术保护遗址,为传承千秋万代服务。它应是符合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以绿地为载体做到对古文化遗址被发掘出的状态和性质最小程度影响的保护,预留给后人持续考古研究和改善遗址环境的空间与立地条件。因此,要坚持保护先行、最小干预、环境可逆化、展示一致性、可持续性等原则,达到创造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氛围的场所,既展示考古遗址文化内涵与外延价值,又集合休闲与游憩、考古科研与教育于一体遗址景观的目的。(2)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模式,重新构建设计团队体系与设计流程。(3)根据遗址具有不同文化与环境条件,从分析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出发,建立以符号设计法与行为模式法为主导,其余如原型法、叙事法、美学法则和古典园林手法等考古遗址公园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机配合使用,共同集成整体性设计方法体系。在实证研究层面,以金沙考古遗址公园景观为案例,应用上述理念与方法与现有规划成果对比分析发现:论文的理念、模式及方法更能保护与传承考古遗址的核心价值,更好地履行新形势下其社会公共职能的责任,而公园现状则在景观要素表达与公共空间社会职能方面存在弊端。面对上述不足,从使用后评估角度因地制宜地设计检验方法,分别就景观要素表达文化内涵效果与滞留空间使用率情况两个方面作调查实验,具体地:(1)为验证金沙遗址景观各要素表现效果,采用专家评分法与SPSS定量统计数据的调查法,结果发现景观要素表达与理论研究层面保持了一致性,但效果有区别,如植物对遗址文化理解干扰度最低,环境中协调度最高,但可识别度也是最低的。建筑物环境协调度最低,干扰度也最强。景观小品设施表达出来的文化意象可识别度最高,给游人的印象最深刻。道路是贡献度最不明显要素;(2)针对遗址公园公共空间利用率方面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发现:部分开敞空间利用率很低,滞留空间使用功能单一化,金沙遗址公园开敞空间成为当地居住的老年人与小孩的重要活动场所,最主要的行为模式是看护与玩耍等等。据此,归纳金沙考古遗址公园经验教训,总结相应的建议,以宝墩考古遗址公园为对象提出规划设计构想。此外,恰逢遭受芦山地震破坏的茶马古道遗址进行恢复重建,因此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该案例分析研究发现重建中存在不利于遗址价值原真性的过度设计现象,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办法。论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一种景观,其规划设计纳入景观规划设计范畴,但并不与考古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相冲突,是从不同的角度保护与传承遗址文明,在尊重遗址文化本质特征前提下提升整体景观品质,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更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对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仍将长期处于探索阶段,深入研究的工作任重道远。

吴建福[7](2018)在《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文中认为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发展史中,家族传衍在中国绘画的传承与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学界对家族绘画的研究却缺乏重视,相关的的系统性研究也是寥若星辰。诏安沈氏家族是地方望族,书画人才辈出。该家族绘画兴起于嘉庆至道光年间,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如沈锦洲、沈瑶池、沈镜湖、沈瑞图、沈瑞舟、沈福文、沈耀初、沈汉桢、沈锡纯、沈柔坚、沈激文、沈冰山等。他们的绘画艺术或在诏安、或在福建、乃至在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绵延至今近两百年。本文以诏安沈氏家族画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诏安沈氏家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从美术学与社会文化学的研究视角,以家族、地域、时代的交错发展为基点,结合画家不同的时代际遇,探讨其艺术风格脉络的传承与嬗变,并对他们画风成因作一历史分析。与此同时,以点带面,通过客观地分析诏安家族画家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并观照福建区域美术史,从艺术史的角度将诏安沈氏家族的绘画放在福建乃至全国美术史进行考量,以此彰显其家族的艺术魅力。本文作为福建区域美术研究的一个个案,通过梳理一个家族绘画艺术的脉络,探讨家族绘画的传衍与社会发展的诸多关系,对福建区域美术史研究而言,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而以“家族”作为切入点,对一区域画家绘画作为整体性研究的方法,或许也能为区域美术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新视角。

程桂婷,范桂真[8](2018)在《陈漱渝学术年谱》文中研究表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〇年,〇至九岁。陈漱渝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闰六月初二)出生于重庆歌乐山中央产院,祖籍湖南长沙。一九四三年长沙失守前随外祖母王蔼慈回长沙,途遇日本兵清乡,险些丧命。后随母王希孟流离至湖南凤凰县,投奔外祖父王时泽。一九四五年初,入凤凰沱江镇中心小学就读。一九四六年初,随外祖父一家迁回长沙,随后转入长沙北区北正街的三一小学。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十至十六岁。一九五一年初,入长沙解放中学(即雅礼

郑伟斌[9](2018)在《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文中指出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脉络中进行审视。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社会出现的族群再分类现象,本质上是台湾内部政治秩序调整的产物,它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理念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还是其他“台湾原住民族(群)”,本质上都是历史过程中关于人群命名、分类的权力政治协商的产物。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化”建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同时也是再创造历史的过程。

齐洪洲[10](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二、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汉城大会致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汉城大会致词(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全民饮茶日”推动茶叶产业去库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民饮茶日”与茶产业去库存
二、十年间“全民饮茶日”茶叶产业去库存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环境:时空局限,信息闭环限制流量增长
    (二)传播者:组织架构陈旧,专业人才缺少
    (三)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守旧,年轻受众流失
    (四)传播效果反馈:数据统计分析意识薄弱,新媒体利用率低
三、对“全民饮茶日”去库存的建议
    (一)消除时空壁垒,打破信息闭环,抓住年轻受众市场
    (二)建立新型组织结构,培养专业人才
    (三)提高新媒体利用率,建立独立专业数据库
四、结语

(4)琉球久米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三、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核心资料
    四、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
    第一节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一、明太祖谕遣特使杨载赍诏入琉与泰期奉表入贡
        二、琉球三山王入贡与明琉宗藩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闽人三十六姓”移居久米村
        一、明初“赐闽人三十六姓”
        二、久米村的地理位置及其得名缘由
        三、琉球国对久米村的优待政策
第二章 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
    第一节 久米村人与琉球王国的请封、迎封、谢恩
        一、久米村人参与的请封前期活动
        二、请封与迎封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二节 久米村人与朝贡贸易
        一、明清与琉球的朝贡贸易
        二、入贡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三节 久米村的来华留学生与精英学子
        一、“官生”的派遣
        二、来闽的“勤学生”
        三、精英学子
第三章 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
    第一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久米村人的抗争
        一、萨摩岛津氏的入侵
        二、三司官郑迵与久米村的顽强抵抗
        三、郑迵密信明朝的最后抗争
        四、萨摩藩的掌控与“隐蔽政策”
    第二节 久米村的衰落与“补籍”政策的实施
        一、久米村的凋敝
        二、琉球的“补籍”政策与久米村人口的增加
第四章 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第一节 琉球与东南亚中介贸易中的久米村人
        一、琉球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
        二、“大航海时代”的久米村人
    第二节 琉球与朝鲜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一、出使朝鲜的久米村人
        二、琉朝使节北京交往中的久米村人
    第三节 萨、琉、日关系与久米村人
        一、久米村人出使萨摩藩
        二、“上江户”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四节 久米村人与“异国船”来访交涉
        一、欧美“异国船”的强行入琉
        二、久米村人参与“异国船”的交涉
第五章 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久米村的行政与文教
        一、久米村人的官职
        二、孔庙的建立与明伦堂的设置
    第二节 久米村系家谱的编纂及其特色
        一、久米村家谱编纂的源流
        二、久米村系家谱的特色
    第三节 久米村的宗教信仰
        一、佛教寺庙林立
        二、天妃信仰盛行
        三、祖先祭祀崇拜
        四、琉球与日本本土宗教信仰对久米村的影响
    第四节 久米村人的生活习俗
        一、年节习俗
        二、婚葬习俗
        三、饮食习俗
        四、茶道与饮酒
第六章 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
    第一节 日本册封琉球藩王与强行阻贡
        一、明治政府蓄谋吞并琉球
        二、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
        三、日本明治政府吞并琉球
    第二节 久米村人在华的救亡复国运动及其失败
        一、琉球密使赴华请愿与久米村人在华救亡活动
        二、林世功的大义殉国与复国运动的失败
        三、琉球亡国后的久米村衰败
第七章 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
    第一节 久米崇圣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一、久米崇圣会的建立与发展
        二、至圣庙的兴建
        三、至圣庙的祭孔活动
        四、“久米孔子塾”讲座
        五、人才培育与崇圣会文库的设立
    第二节 门中会的建立与发展
        一、阮氏我华会
        二、毛氏国鼎会
        三、陈氏华源会
        四、王氏槐王会
        五、梁氏吴江会
        六、久米林氏会
    第三节 久米村“闽人三十六姓”后裔赴福建寻根访祖
        一、阮氏我华会的寻访
        二、毛氏国鼎会的寻访
        三、陈氏华源会的寻访
        四、王氏槐王会的寻访
        五、梁氏吴江会的寻访
结语
附录1 久米村主要姓氏一览表
附录2 历代久米村总役(总理唐荣司)一览表
附录3 近世久米村的位阶及官位
附录4 久米村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考古遗址的生存危机
        1.1.2 研究时代背景
        1.1.3 研究学术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 问题提出
        1.4.1 研究不足问题
        1.4.2 对象定位问题
        1.4.3 规划设计问题
        1.4.4 建成后的评估不足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
    1.6 研究的方法
        1.6.1 文献资料研究阶段
        1.6.2 理论假设阶段
        1.6.3 实证研究阶段
        1.6.4 调查评估阶段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遗址景观相关理论与规划方法
    2.1 重要概念辨析
        2.1.1 文化遗产
        2.1.2 文物
        2.1.3 遗址与考古遗址
        2.1.4 大遗址
        2.1.5 遗址公园
        2.1.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1.7 研究的对象的界定
    2.2 国外遗址相关保护理论与研究方法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2.2.3 国外景观理论发展
        2.2.4 国外遗址景观保护理念
        2.2.5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方法
        2.2.6 国外遗址公园规划
    2.3 国内遗址相关保护理论与方式
        2.3.1 保护理论
        2.3.2 景观理论
        2.3.3 保护方式
        2.3.4 国内遗址景观规划理念
        2.3.5 国内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2.4 总结
        2.4.1 现有理念与方法的积极性
        2.4.2 现有理念与方法的局限性
        2.4.3 方法优化的思考
第3章 考古遗址景观的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
    3.1 价值与价值论
        3.1.1 价值
        3.1.2 价值论
        3.1.3 价值分析
    3.2 传统视角下遗址价值分析
        3.2.1 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
        3.2.2 文物遗址的价值分析
        3.2.3 局限性与反思
    3.3 景观视角下的价值分析
        3.3.1 景观
        3.3.2 景观属性
        3.3.3 景观的价值
        3.3.4 文物类景观价值
    3.4 基于景观视角的遗址价值分析
        3.4.1 遗址的基本属性
        3.4.2 遗址的景观属性
    3.5 考古遗址景观价值体系建构
        3.5.1 自然价值
        3.5.2 文化价值
        3.5.3 审美价值
        3.5.4 社会价值
    3.6 考古遗址景观价值体系的特点
        3.6.1 与传统价值观的区别
        3.6.2 景观价值间的关系分析
        3.6.3 新价值体系的理论贡献
    3.7 考古遗址景观定义
        3.7.1 考古遗址景观的定位
        3.7.2 考古遗址景观概念
        3.7.3 考古遗址景观空间形态
        3.7.4 考古遗址景观存在形式
    3.8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3.8.1 从认识到理念
        3.8.2 基本理念
        3.8.3 基本原则
        3.8.4 新理念的变化
    3.9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3.9.1 从价值到模式
        3.9.2 规划设计模式与内容
        3.9.3 新模式的变化
    3.10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10.1 从价值到方法
        3.10.2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第4章 以金沙考古遗址景观为例应用研究
    4.1 金沙遗址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4.1.1 价值分析
        4.1.2 设计模式与方法
    4.2 已建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4.2.1 价值分析
        4.2.2 设计理念
        4.2.3 设计模式与方法
        4.2.4 设计现状分析
    4.3 对比分析
        4.3.1 理念方法的对比
        4.3.2 隐患问题
    4.4 评估检验
        4.4.1 景观要素评估
        4.4.2 公共滞留空间利用率评判
    4.5 总结
        4.5.1 公共空间方面
        4.5.2 景观要素方面
    4.6 结论与建议
第5章 以宝墩考古遗址景观为例设计构想
    5.1 核心价值分析
        5.1.1 宝墩考古遗址概况
        5.1.2 价值分析
        5.1.3 分析结果
    5.2 设计模式与方法
        5.2.1 设计团队体系
        5.2.2 设计流程
        5.2.3 设计方法
    5.3 规划设计构思
        5.3.1 重点突出宝墩文化悠久的地位
        5.3.2 结合周边遗址群整合规划
        5.3.3 通过园林艺术手法展现专属文化元素
        5.3.4 建立有教育意义的体验式景观
第6章 震后雅安茶马古道考古遗址景观恢复优化研究
    6.1 震后文化遗产受灾分析
        6.1.1 灾情概况
        6.1.2 考古遗址景观灾损的特殊性
    6.2 茶马古道遗址概况
    6.3 价值分析
        6.3.1 震前价值分析
        6.3.2 震后价值变化
    6.4 规划现状分析
        6.4.1 实施的方案
        6.4.2 结果分析
    6.5 规划设计优化构想
        6.5.1 规划理念
        6.5.2 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
第7章 结论
    7.1 讨论
        7.1.1 价值分析的贡献
        7.1.2 文物遗址景观新认识
        7.1.3 景观职能新认识
        7.1.4 新的景观规划模式需求
    7.2 结论
        7.2.1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7.2.2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7.2.3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7.2.4 使用后调研发现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的遗憾
        7.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三、课题研究现状回顾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诏安沈氏家族绘画发展的条件与背景
    第一节 诏安沈氏家族绘画之盛
    第二节 财丁毓秀——沈氏在诏安的繁衍
    第三节 诗礼传家的家族文化
    第四节 诏安文化地理对绘画的影响
第二章 清中期至民初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的兴起与流变
    第一节 诏安海运业催生绘画收藏
    第二节 清中期至民初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的兴起与趣味转变——以仕渡三家的为切入点
    第三节 闽人学习海派花鸟画风的开启——沈瑞图、沈瑞舟画风嬗变
    第四节 沈氏家族绘画在诏安画派中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走向多元的民国诏安沈氏家族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诏安沈氏族人际遇与心态考察
    第二节 福建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与诏安沈氏家族绘画多元走向
    第三节 东城村商品经济兴盛与沈氏画家群的转移
    第四节 救亡之心——沈福文、沈柔坚在民国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活动
    第五节 “燕石画社”的创建与诏安绘画吴昌硕画风的融入
第四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沈氏在地画家画风及其社会意义——以沈汉桢、沈荣添、沈激文、沈冰山中心
    第一节 诏安“尚古”之风对诏安在地画家绘画的影响
    第二节 当代诏安沈氏家族在地画家的艺术风格特点及其利弊
    第三节 从社会学视角看当代诏安沈氏在地画家的艺术传衍与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沈氏旅外画家的艺术成就与历史贡献——以沈耀初、沈福文、沈柔坚为代表
    第一节 沈耀初的艺术生命与艺术风格
    第二节 筚路蓝缕——中国现代漆艺开拓者沈福文
    第三节 三位一体——画家、理论家与画坛推手的沈柔坚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陈漱渝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〇年, 〇至九岁。
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 十至十六岁。
一九五八年, 十七岁。
一九五九年, 十八岁。
一九六一年, 二十岁。
一九六二年, 二十一岁。
一九六三年, 二十二岁。
一九六五年, 二十四岁。
一九六六年, 二十五岁。
一九七三年, 三十二岁。
一九七五年, 三十四岁。
一九七六年, 三十五岁。
一九七七年, 三十六岁。
一九七八年, 三十七岁。
一九七九年, 三十八岁。
一九八〇年, 三十九岁。
一九八一年, 四十岁。
一九八二年, 四十一岁。
一九八三年, 四十二岁。
一九八四年, 四十三岁。
一九八五年, 四十四岁。
一九八六年, 四十五岁。
一九八七年, 四十六岁。
一九八八年, 四十七岁。
一九八九年, 四十八岁。
一九九〇年, 四十九岁。
一九九一年, 五十岁。
一九九二年, 五十一岁。
一九九三年, 五十二岁。
一九九四年, 五十三岁。
一九九五年, 五十四岁。
一九九六年, 五十五岁。
一九九七年, 五十六岁。
一九九八年, 五十七岁。
一九九九年, 五十八岁。
二〇〇〇年, 五十九岁。
二〇〇一年, 六十岁。
二〇〇二年, 六十一岁。
二〇〇三年, 六十二岁。
二〇〇四年, 六十三岁。
二〇〇五年, 六十四岁。
二〇〇六年, 六十五岁。
二〇〇七年, 六十六岁。
二〇〇八年, 六十七岁。
二〇〇九年, 六十八岁。
二〇一〇年, 六十九岁。
二〇一一年, 七十岁。
二〇一二年, 七十一岁
二〇一三年, 七十二岁。
二〇一四年, 七十三岁。
二〇一五年, 七十四岁。
二〇一六年, 七十五岁。
二〇一七年, 七十六岁。
二〇一八年, 七十七岁。

(9)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10)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舶来与肇始
        二、通信机构多样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单一
        二、印制借法西方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九宫图式
        二、象征设计手法
        三、直、曲装饰风格
        四、清邮“图像无人”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小结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扬弃与推进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多样
        二、印制工艺精良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文字加盖
        二、构图形式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四、西藏特色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分隔与交融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队伍广大
        二、印制工艺朴质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构图形式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继与开创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稳定
        二、印制工艺精致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铭记与志号
        二、幅面种类增多
        三、构图形式多样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五、初探民族风格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低迂与激昂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萎缩
        二、印制精益求精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志号变化频繁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小结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溯源与逐流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扩展
        二、印制工艺精美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题材丰富
        二、品种增多
        三、新的构图形式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小结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载与传播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多元
        二、印制工艺精湛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三、票型种类多样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汉城大会致词(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全民饮茶日”推动茶叶产业去库存策略研究[J]. 朱浩哲. 今传媒, 2020(03)
  • [4]琉球久米村研究[D]. 张沁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6]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研究[D]. 张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7]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D]. 吴建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陈漱渝学术年谱[J]. 程桂婷,范桂真. 东吴学术, 2018(03)
  • [9]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D]. 郑伟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10]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在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首尔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