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近年来人口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西宁市近年来人口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一、近年来西宁市人口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炜[1](2014)在《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人口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结构是人口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交织互相影响。适度的人口数量以及合理的人口结构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研究人口结构与经济的关系就是为了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调整人口政策,改善人口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本文以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口经济学原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详细分析了西宁市人口结构现状及特点,预测了西宁市2030年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并结合人口预测进行了经济发展形势预测,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正负两方面影响,提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产业结构、质量结构的一系列对策,以期对研究西宁市人口结构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促进西宁市经济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钟翊嘉[2](2016)在《南充市人口结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来,提倡的“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等概念深入人心,不可否认的是,基于中国人口总量大,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社会的压力,促进了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短短30来年的时间,我国的人口增长已经由以往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基本过渡到现在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结构中低生育、老龄化等问题逐渐显现。日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规定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南充市的人口总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数据分析入手,试图通过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对数据进行列举和比较,探讨南充市人口总量对经济发展、消费需求、生活水平的影响,老龄化加剧产生的社会问题,人口文化素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流动人口影响城镇化、农村土地问题等情况,为寻求南充市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规划适度人口、提高人口素质、针对养老难题等对策建议。

相震[3](2006)在《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城市普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特别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承载力概念的产生、演变与应用。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较全面的理论解析。通过城市生态系统基本问题、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理论解析,概括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次,提出了城市复合承载力的概念,阐述其内涵、特征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建立了较实用、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以现实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的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系数的判别方法。第四,将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理论运用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充分利用我们自身以往对西宁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和长期、丰富的监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宁市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在详细调查能源、资源、污染源以及对主要污染因子历史状况分析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西宁市城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和综合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重要资源要素的质、量和时空分异特征,揭示了西宁市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理清了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应用多种合理模式测算了西宁市的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容量。同时,应用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测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西宁市水、气、土壤的承载现状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状况,明确了生态支持系统的支撑能力。借助协调度模型测算和判断了西宁市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协调的现实状况。最后,从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分析出发,通过对制约西宁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辨析,从解决目前西宁市生态安全存在的焦点问题入手,以提高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潘俊澎[4](2019)在《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作为消费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在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反映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研究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对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以多种统计方法为工具,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延吉市城镇居民的消费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旨在掌握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的现状,探究影响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性建议,从而促进延吉市居民消费的优化升级。通过研究发现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的侧重点以食品和交通通信为重,消费的合理化程度逐渐增强,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热情不足、消费需求不高,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家庭设备在城镇居民消费中属于奢侈品类型等四项特点。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影响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收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具体表现为收入对于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及医疗保健的消费影响,既体现在居民的消费水平中,也体现在居民的消费倾向中。收入对城镇居民的家庭设备、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居住上的影响仅仅体现在消费水平上,消费倾向没有显着区别。延吉市消费还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食品及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过高;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热情不大、消费需求不高;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家庭设备在城镇居民消费仍属于奢侈品类消费;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与发达地区的消费差距逐渐增大等问题。提升人们消费水平、改善目前消费环境、转变人民消费观念,从而满足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优化,实现居民消费带动延吉市经济发展的目标。延吉市应该从完善保障制度改善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引导居民转变现有消费观念、增强社会保障、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的科学化、合理化、持续化升级。

彭妮娅[5](2013)在《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适度的收入差距能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人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而不适度甚至过大的收入差距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党中央一直都高度重视公平有效的分配方式的建立,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能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有效的分配制度。为此,诸多经济学家和研究者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本文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做了研究,文章一共六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第四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的耦合效应分析;第六章是总结和研究展望。下面将对每章主要内容具体阐述。第一章是导论,简述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经济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思考国家稳定发展大计时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在研究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居民收入差距的国内外文献数量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于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研究,一是对于收入差距的演变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引导了数量方法和政策建议两个研究方向的发展。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针对基尼系数的局限,提出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在此方法基础上,研究收入差距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分别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性别差距四个角度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进而研究收入差距的经济效应;然后,分别针对每类差距情况,给出缩小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在研究思路上,以寻求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遵循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范式,着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研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主旨。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现状剖析与历史对比,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经济效应,寻找相应的政策建议缩小收入差距。第二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及发展,居民收入流动性理论,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性理论。关于居民收入分配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与生产与发展、效率与公平等均有重要联系。无论是劳动收入还是非劳动收入、功能收入分配或规模收入分配,都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丝丝相扣。从西方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三个阶级收入分配理论,到李嘉图的三个阶级分配模型,再到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以及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无论是基于要素的分配,还是剩余价值的分割;无论是国民收入分配决定经济增长,还是围绕收入分配展开讨论经济理论,这反映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传统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从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的分配理论,到发展经济学的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再到注重收入分配格局的传导机制的内生收入分配理论,这是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导致的多学科细化融合以及丰富的过程,并且反映了市场调控为基础到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的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而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性,也经过了一个长时间多阶段的发展认可过程。研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相关问题,理论基础是扎实成熟的,研究依据是可靠敦厚的,研究方法是丰富多样的,研究视角是新颖独特的,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是值得信赖的。第三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既有对已有方法的总结归纳,又有对新方法的构建说明;既有对各种方法的优点的提炼阐述,又有对一些缺点或错误的评述改进;既有对收入差距及不公平性测度的重点研究,又有对其他相关测度指标的综合运用和说明。总之本章测度方法的研究比较全面丰富,力争内容充实视角新颖。收入差距测度中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对于基尼系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方法和分解,在分解方面,泰尔指数具有完全分解的较大优势。对于基尼系数的改进,一方面是基于等基尼系数线提出平均增长点和均优点的概念进行共同衡量;另一方面是对基尼系数本身进行改进,提出修正加权基尼系数、单参数基尼系数(S基尼系数)、广义基尼系数(E基尼系数)等经过部分改进的指标。除了基尼系数相关研究外,测度收入差距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指标,例如熵指数方法、阿特金森指数、变异系数、均等指数。此外,与收入不公平测度相关的其他指标还有FGT指数、Sen指数、Kakwani指数(测度不公平性)等,各种指标有其侧重点和适用领域范围,准确掌握其性质后,可根据各阶段情形适当选取指标进行综合测度。第四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及性别差距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一些提高收入和缩小差距的政策建议。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比、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第一产业比重负相关,因此要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收入状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应该降低农村人口比和控制人口数量,同时降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与居民收入正相关的系列指标分析得出,要将依靠低技术高劳动强度的农业,逐渐转换成高技术低劳动强度的农业,和工业化的农业,即依靠技术使得农业自动化智能化,从传统形式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形式转移,同时促进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提高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缩小城乡差距的方法建议都可以归结到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降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上来。若要减小地区差距,则应该加大对社会福利和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扩大社会福利的惠及面;同时发展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居民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大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再生产,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对生态产业的投入,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经济长期而稳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此外,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居民失业率,为降低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提供更多可能性。要缩小我国居民行业收入差距,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重视资金的规模效应,增加规模以上项目的数量;二是重视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平衡各行业间占有的资金和资源;三是打破垄断局面,增加竞争,通过竞争带动发展,同时为已经过一段时间较充分竞争的低收入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四是重视各行业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培训,不仅是就业前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就业后的技能培训和岗位指导,用工作效率代替工作时间,争取做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转变。针对我国的居民收入性别差距,及相关的行业,年龄,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缩小性别收入差距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退休年龄的女性的收入保障,打破对男女在年龄方面的不同待遇的歧视;而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增强女性的学历背景,使其能获得更多提高收入的机会;三是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都要确保公平性,尤其是对私有制企业里的玻璃屋顶现象应该尽量避免,使女性在升职和加薪方面能得到公平的机会。通过全社会对女性就业和晋升机会公平的增加来提高女性收入,缩小性别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是打破偏见,在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面前做到男女平等,不要人为地放大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给就业和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多关爱多包容,促进全社会的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第五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的耦合效应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大的方面研究了增加收入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和消费水平受到收入水平影响程度的大小。关于增加居民收入对刺激消费的有效性研究方面,本文从时间序列上采用了不同的时间段,用时间分布滞后模型,先研究了居民消费与当期收入的关系,后研究了居民消费与前期收入的关系,得出当期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当期消费支出增加约0.623个单位;上一期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当期消费增加约0.278个单位;而上三期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当期消费减少约0.125个单位的结论。除了时间上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差异外,我国地域上的差异也较明显,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不同。实证部分首先利用全国地市级的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对各市的人均收入和消费进行区域聚类,得到九个类别,然后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对九类地区分组回归得出我国居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之间呈现二次项系数为负数的二次函数形式,进一步用多种形式的函数表达式进行拟合,得出拟合优度最好的是三次函数形式,且此三次函数形式可以用之前的二次函数代入得出,说明其表达式是可信的。而据此分析得出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方法则是一提一控,控制商品价格,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同时,还应关注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问题,在解决地区收入大差距的问题的前提下,提高全社会共同的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第六章是总结和研究展望,对全文内容做了一个总结,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拟改进方法,以及在全文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展望。

李菲菲[6](2017)在《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财富效应,指由于房价变动影响了房产持有者的资产价值进而影响其消费的过程。长期以来,在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率比较低。而在“新常态”下,面对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难题,扩大消费需求似乎是最佳选择。近二十年来,房产成为居民家庭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所占比例也随着房价的上涨快速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主要以现代消费理论为基础。现代消费理论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和行为消费理论。中国学者消化吸收后,结合中国转型社会的特点,提出了有关中国的消费理论,主要有不稳定的收支消费假说、生命周期特殊阶段消费行为假说、消费失态假说、信用消费制度约束假说和基于收入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假说。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根据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提出了直接财富效应、乐观预期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预防性储蓄效应等四类主效应,根据行为消费理论及消费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政策信息冲击效应、户籍效应、代际消费交差效应和习惯形成效应等四类负效应,构建了主、副效应相互作用的二级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提出了中国房价波动影响消费的10个路径。最后,在前面传导机制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特点做出四个推论:推论1: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可能不显着,甚至为负;推论2: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城市差异性;推论3: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房地产财富效应不同;推论4:房地产财富效应对不同类别的消费品的作用不同。实证研究部分,从宏观和微观分别对四个推论进行检验。宏观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短期房地产财富效应比较显着,值为0.13,方向为正。不存在长期房地产财富效应。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存在城市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随机性较大,和城市规模有关,受居民消费习惯影响较大。从消费类别看,短期房地产财富效应主要影响的消费领域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领域,值为0.27。虽然总消费的长期财富效应不存在,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领域却存在显着的长期房地产财富效应。微观检验结果显示:从人口流动性看,常住人口房地产财富效应为0.15,流动人口为0.21。从户籍制度看,城市家庭的房地产财富效应高于农村家庭,城乡之间存在不平衡。从地区差异看,东中西部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分别是0.16、0.11和0.14,东部最高,西部居中,而中部最低。而有无房贷或教育贷款对家庭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无差异。从消费类别看,房屋增值,奢侈品、保健、一般性消费品消费增加较多,其次是衣物、旅游、耐用消费品,教育消费增加较少,交通工具消费减少。从分类型家庭看,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在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强些,流动人口比常住人口的在一般性消费品、衣物、旅游方面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要强些,东部地区家庭比中西部地区家庭在各类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都强些。经实证检验证明,推论1不完全正确,推论2、3、4都与实证检验结果相符。结合实证检验,提出完善房地产市场相关建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完善房产税、遗产税等相关税收制度建设和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等四方面的政策建议。

刘同德[7](2009)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之源、亚洲水塔,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上、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及环境支持系统(即SRED系统)建设现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从理论模型方面,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创造性地将PRED系统修正为SRED系统;系统地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政策上,首次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总体战略及空间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生态政策上,首次系统提出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试验区的建立;从国家战略上,首次提出西线“南亚大陆桥”建设问题;从制度创新方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多路径综合”的系统性优化升级,形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丁如曦[8](2012)在《促进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平稳运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实施,近些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的房地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商品房价格也呈现出快速上涨的态势。商品房价格作为房地产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实践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与经济、民生密切相关。促进房价平稳运行,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在房价运行一般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揭示了中国房价运行机制,并构建房价运行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分析2002-2010年中国西部11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运行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发现,虽然整体上西部地区商品房均价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大多数西部大中城市的房价呈现出向上波动的运行态势,而且地区不平衡性显着,空间差异性突出,尤其是西部部分省会城市房价波动大、上涨快,存在房价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房价与居民收入不协调、房价与普通家庭购买力不协调的问题。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回归检验发现,需求拉动是引起西部地区房价向上波动的直接原因,特别是非基本面的需求对西部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有重要的解释力。最后,本研究指出:建立完善以房地产土地制度、税收制度、信贷制度和监管制度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并因地制宜、灵活谨慎地运用经济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调控政策,通过长期制度和短期调控有效结合,是促进和实现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平稳运行的主要对策。

陈蓉[9](2016)在《中国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很难达到各地区间的平衡状态,发展过程中为获得集聚经济效益,经济要素将选择流向集聚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的经济要素,在政策允许自由迁徙的条件下,人口势必会向发达区域迁移。因而,人口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往往表现为向某些地区集中的过程。经济活动是以人口为核心的多重循环过程,而已有研究较少将人口与经济活动视为有机整体,通过分析人口迁移对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变动的影响,进而探讨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基于此,本文研究不仅关注国内正在经历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对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与经济生产活动集中的关系,还将探讨人口迁移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人口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应。本文的研究问题有三。其一,探析中国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疏散的现状与特征,基于几次人口普查数据、相应年份的经济统计数据,从区域、省际、地级市层面上描述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征,人口数量、劳动力资源、人口老龄化在空间上的集聚疏散规律,以及经济生产活动空间集中态势等。其二,探索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综合相关关系分析、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城市层面计量模型,以及城市个案研究、国别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以人口空间布局变动及经济生产活动空间集中为纽带,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变动及其关系,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回答如下一系列问题:人口迁移对中国人口规模空间集聚疏散、劳动力资源空间配置、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哪些影响?人口迁移与经济生产活动集中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人口迁移对整体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对于人口迁入地和人口迁出地、不同集聚能力的城市而言,人口迁移对其经济增长的效应有何不同?其三,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发现,对城市规划、农村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其一,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符合人口迁移一般规律性,具有明显的流向选择性和年龄选择性。以劳动力为主体的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既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也充分反映了国内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基本特征。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符合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性:具有明显的年龄选择性,劳动力是迁移的主体:经济动机是最主要的迁移动机;迁移路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从农村低收入部门迁往城市现代高收入部门,从“欠发达”省份流向“发达”省份,选择迁入三大都市圈与中西部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省会城市,人口净流失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成渝地区、江苏北部地区等。其二,人口迁移已代替出生和死亡成为改变中国人口规模空间格局的主要力量。在当前中国人口总量呈低速增长的态势下,国内正在经历的大规模、广范围、高频率的人口迁移活动,已经代替自然变动成为改变了中国人口规模原有的空间格局的主要力量。人口迁移路径的明显方向性,不仅使得东部地区、核心城市、三大都市圈的人口比重持续升高;更为突出的是,中国国内人口绝对规模负增长的地市从上世纪最后10年间的37个,增至新世纪第一个10年间的86个,即当前三成地市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且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其三,以劳动力为主体的人口迁移改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在全国劳动力资源规模逐步减少的情势下,国内大规模的以劳动力为主体的、具有明显方向性的人口迁移已成为改变劳动力资源和就业人员空间配置结构的主要力量。劳动力资源存在明显地向发达省份、向部分城市集中的态势,使得部分人口净迁入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得到充实,劳动力资源规模和就业人员增长较快,甚至外来就业人员数量已超过本地户籍就业人员,而人口净流失地区的劳动力增长缓慢,甚至绝对数量有所减少。其四,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重塑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以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经济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不一定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也不一定低。更有意思的是,在全国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全国有3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老年抚养比不升反降,这些城市都是人口正增长城市,绝大多数是人口净流入区,且多位于东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正是国内目前正在经历的以劳动力为主体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得人口净流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得到稀释、速度放缓,人口净流失区域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加重。其五,人口迁移整体上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对人口迁入地和迁出地、对集聚能力不同的城市的影响效应有所不同。经济生产活动集中的方向与人口迁移的流向高度相符,东部几个发达省份的GDP份额一直较高,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三大城市群地区城市集聚的资源多且在不断增加。人口迁移促进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对东部地区的正向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迁出的负向效应,整体上提高了宏观经济的运行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人口迁移对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影响效应是有差别的。对大部分人口净迁入省份(如,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天津等)的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效应,对中西部几个典型的人口净流失省份而言,人口净迁出其经济增长或仅有微弱的正效应(如,安徽、河南和江西);或呈现不显着的负效应(如,湖南和云南);或已是显着的负效应(如,湖北、四川和贵州)。与东部地区的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由于人口净迁移(大部分是净迁出)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弱;位于城市群地区的城市获得的经济集聚效应高于非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其六,在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中国国内的人口与经济活动集聚还将继续。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比较发现,中国国内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仍有偏离,主要表现在核心区域、核心城市集聚效应未充分发挥,生产集中区域的人口集中度不够。在经济客观规律的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集聚态势还将继续。基于以上六点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1)集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使然,过多依靠行政力量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可能未必可行、合理、有效。(2)集聚并不一定导致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区间差距会经历一个先分化后趋同的过程。完善相关制度,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3)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人口集聚疏散规律和趋势,避免硬件建设的投资、公共服务的设计等由于缺少对未来人口变动的前瞻性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供给短缺。(4)中西部地区的部分村落、乡镇甚至城市可能会出现因人口过少、劳动力流失严重、基础设施缺少规模经济等原因而逐步萧条乃至废弃的现象,需要提前做出应对。

刘元梅[10](2013)在《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研究》文中认为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战略性议题。城市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的影响。在某一确定时期,在有限的自然资源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城市发展。人口数量过多,会使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而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反,过少的人口数量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利用率低下,从而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只有保持适度规模,才会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考虑到城市资源、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城市适度人口容量的研究是城市未来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适度人口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西宁市为例进行城市适度人口容量实证研究。以2000-2011年西宁市人口数据为样本数据,构建灰色系统GM(1,1)模型并预测西宁市2015和2020年人口数量。分别采用单要素分析法和EOP-MM模型,测算了西宁市2011、2015和2020年水资源、城市建设用地和经济条件约束下的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然后将这三个条件约束下的西宁市人口容量分别与2011年实际人口规模、2015及2020年预测人口规模进行对比,分析西宁市人口与资源及经济条件的协调性。最后利用“短边分析法”分析出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中的“最短边”。基本结论如下:(1)在不发生特殊事件情况下(如突发自然灾害、大规模人口迁移等)西宁市人口规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序、稳定发展,到2015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36万人左右,到2020年人口数量达到251万人左右。(2)城市建设用地约束下,2011年的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容量为122.83万人;到2015年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容量为141.52万人;2020年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为153.35万人,湟中、湟源和大通三县适度人口容量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人均居住用地约束下,2011年的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容量为131.02万人;到2015年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容量为150.95万人;2020年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为163.57万人,湟中、湟源和大通三县适度人口容量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人均绿地面积约束下,2011年的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容量为52.64万人;到2015年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容量为60.65万人;2020年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为87.63万人,西宁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在人均绿地面积条件下,属于严重超载,湟中、湟源和大通三县适度人口容量存在发展潜力。(3)水资源约束下,西宁市2011年适度人口容量为203.29万人;到2015年适度人口容量为210.56万人;到2020年适度人口容量为217.82万人。社会经济约束下2011年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为203.20万人,到2015和2020年适度人口容量分别为228.53万人、243.34万人。(4)根据“短边效应”,现状条件下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发展的是主要要素是绿地面积和水资源,未来城市发展过成中影响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限制要素为水资源。

二、近年来西宁市人口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年来西宁市人口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2章 人口结构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2.1 人口结构的主要内容
        2.1.1 人口自然结构
        2.1.2 人口社会结构
        2.1.3 人口地域结构
    2.2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3章 西宁市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1 西宁市人口发展历程
    3.2 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动分析
        3.2.1 人口总量及增长率变动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3.2.3 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2.4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
        3.2.5 人口素质结构变动
        3.2.6 人口产业结构变动
        3.2.7 家庭结构变动
        3.2.8 民族结构变动
    3.3 西宁市经济发展状况
        3.3.1 总体经济增长分析
        3.3.2 工业企业增长分析
        3.3.3 市场消费增长分析
第4章 西宁市人口发展预测及人口结构变动分析
    4.1 测算方案参数设定
    4.2 预测结果分析
        4.2.1 人口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4.2.2 人口年龄性别预测
        4.2.3 人口城乡规模预测
第5章 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5.1 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5.1.1 促进老年经济的发展
        5.1.2 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5.1.3 促进城镇化发展
        5.1.4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5.2 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5.2.1 老龄化增大公共支出压力
        5.2.2 流动人口增大社会管理压力
        5.2.3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5.2.4 降低社会创新力
        5.2.5 降低市场内需
    5.3 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
        5.3.1 模型变量的确定
        5.3.2 模型的建立
        5.3.3 模型的检验
        5.3.4 模型的实际应用
第6章 改善西宁市人口结构的对策
    6.1 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的措施
        6.1.1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6.1.2 放开落户限制
        6.1.3 完善养老体系建设
    6.2 改善人口质量结构的措施
        6.2.1 加强免费优生健康检查
        6.2.2 加强优育知识宣传
        6.2.3 提高社会优教能力
        6.2.4 吸引高素质人才
    6.3 改善人口城乡结构的措施
        6.3.1 改革户籍制度
        6.3.2 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6.3.3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6.4 改善人口产业结构的措施
        6.4.1 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6.4.2 推动就业市场制度建设
    6.5 改善人口性别结构的措施
        6.5.1 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6.5.2 加大新型婚育文化宣传
        6.5.3 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参考文献
致谢

(2)南充市人口结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1.5.1 可能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外文献综述
        1.6.2 国内文献综述
    1.7 相关概念
第2章 南充市人口结构现状
    2.1 南充市人口总体呈现低速增长
    2.2 南充市人口性别比总体均衡
    2.3 南充市人口老龄化趋向凸显
    2.4 南充市人口文化素质显着提高
    2.5 南充市流动人口影响明显
    2.6 南充市人口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第3章 南充市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人口数量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2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人口文化素质构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4 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4章 对策及建议
    4.1 规划适度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动力
    4.2 保障性别比均衡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4.3 提高人口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源泉
    4.4 解决养老难题为经济发展减轻负担
    4.5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劳动力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3)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目的和意义
        1.1.3 环境承载力的产生背景
    1.2 承载力研究进展
        1.2.1 承载力的概念演变及其研究应用
        1.2.2 环境要素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环境承载力研究趋势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解析
    2.1 城市的本质定义
    2.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涵义
    2.3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2.3.1 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2.3.2 不完全性和脆弱性
        2.3.3 能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
        2.3.4 环境问题的长期性、扩展性、积累性、重叠性
        2.3.5 地域限制性
        2.3.6 高度开放性
    2.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2.4.1 生活功能
        2.4.2 生产功能
        2.4.3 还原及污染净化功能
    2.5 城市与城市化的背景
    2.6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2.6.1 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
        2.6.2 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2.6.3 产业结构的调整
        2.6.4 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城乡交流
        2.6.5 决策作用的驱动
    2.7 中国的城市化和发展趋势
        2.7.1 中国城市化历史沿革
        2.7.2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7.3 中国城市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2.8 城市环境问题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及表现
        2.8.1 城市环境问题由来
        2.8.2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实质
        2.8.3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
    2.9 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9.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9.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9.3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2.9.4 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10 本章小节
3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探索
    3.1 承载力的提出
    3.2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3.3 不同角度的承载力定义
    3.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征
        3.4.1 客观性
        3.4.2 运动性
        3.4.3 主观性
        3.4.4 时空性
        3.4.5 以生命活动为核心
        3.4.6 可计量性
        3.4.7 脆弱性
        3.4.8 整体性
        3.4.9 层次性
    3.5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功能
        3.5.1 产品提供功能
        3.5.2 调节功能
        3.5.3 文化功能
        3.5.4 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功能
        3.5.5 净化与更新功能
        3.5.6 输送功能
        3.5.7 制约功能
        3.5.8 效益功能
    3.6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定义和内涵
    3.7 影响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7.1 环境系统本底性能
        3.7.2 人类生活水平
        3.7.3 人为引起的城市物理环境变化
        3.7.4 科技创新水平
        3.7.5 环境系统祸合
        3.7.6 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人类社会进步
        3.7.7 经济增长速度、指令等行为因素
    3.8 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3.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物质基础条件——城市资源承载力
    3.10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限制条件——城市环境容量与质量
    3.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假说
        3.11.1 多样性—稳定性假说
        3.11.2 铆钉假说
        3.11.3 冗余假说
    3.12 本章小结
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定量化研究
    4.1 环境承载力主要定量方法综述
        4.1.1 专家调查法
        4.1.2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4.1.3 层次分析法
        4.1.4 系统动力学方法
        4.1.5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6 生态足迹分析法
    4.2 评价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4.2.1 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4.2.2 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点
        4.2.3 可比性
        4.2.4 自我维持性
        4.2.5 科学性
        4.2.6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4.2.7 相对独立性
        4.2.8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
        4.2.9 适应性
    4.3 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和程序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水环境容量核算
        4.5.1 水环境容量理论简析
        4.5.2 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流程
    4.6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4.6.1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因子确定
        4.6.2 控制区确定
        4.6.3 清洁对照点确定
        4.6.4 控制区网格化
        4.6.5 数据收集
        4.6.6 确定大气扩散模型
    4.7 土壤环境容量测算
    4.8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模型
        4.8.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模型
        4.8.2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计量模型
    4.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判别
    4.10 本章小结
5 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
    5.1 西宁市概况
        5.1.1 自然环境
        5.1.2 城市行政区与人口状况
        5.1.3 国民经济构成
        5.1.4 城市基础设施
    5.2 西宁市城市能源结构分析
        5.2.1 西宁市能源消耗历史分析
        5.2.2 西宁市能源消耗现状
    5.3 西宁市环境质量(历年状况)
        5.3.1 1991年~2002年空气环境质量时空特征分析
        5.3.2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
    5.4 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5.4.1 西宁市1991~2002年SO_2、NO_x、TSP、PM_(10)降尘年平均浓度变化情况
        5.4.2 西宁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探析
    5.5 西宁市声环境分析
        5.5.1 1990~2002年西宁市交通干线噪声和区域噪声分析
        5.5.2 区域噪声声源构成
    5.6 西宁市酸雨时空分布
    5.7 1991~2002年地表水环境时空特征分析
        5.7.1 西宁市水环境点位布设与监测频次
        5.7.2 1991~2002年西宁市地表水环境质量
        5.7.3 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5.7.4 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5.7.5 水环境污染总体特征及原因分析
    5.8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5.8.1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8.2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间评价
    5.9 西宁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析
    5.10 西宁市防治污染的难点及其原因分析
        5.10.1 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实施落后之间的矛盾
        5.10.2 环境保护投资困难很大
        5.10.3 历史遗留问题过多
        5.10.4 工业化起点低,工艺落后,技术改造难度大
        5.10.5 小企业面源性污染严重
        5.10.6 缺乏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5.11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状况
        5.11.1 2002年西宁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分析
        5.11.2 2002年西宁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5.12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5.12.1 容量测算的数学模型的选择
        5.12.2 容量计算中城市及城区控制区本底浓度的确定
        5.12.3 西宁市污染气象状况分析
        5.12.4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5.13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水环境质量基本状况
        5.13.1 西宁市水资源状况分析
        5.13.2 2002年污染源分析与环境质量评价
    5.1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
        5.14.1 水容量测算中的主要参数确定
        5.14.2 污染源调查分析与结论
        5.14.3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14.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5.15 西宁市土壤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16 西宁市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和判别
    5.17 西宁市环境和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5.17.1 发展、限制、协调之间的辨证关系
        5.17.2 西宁市城市发展压力指数分析
        5.17.3 协调度分析
    5.18 本章小结
6 提高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策略研究
    6.1 自然环境支撑力维护措施
        6.1.1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6.1.2 生态环境环境综合整治
    6.2 生态系统的维育和管理
        6.2.1 建立专门的生态安全与维育联席办公机制
        6.2.2 建立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6.2.3 坚持对重要生态资源优先保护的原则和落实具体措施
        6.2.4 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
        6.2.5 加强污染控制的科学研究
    6.3 提高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协调措施
        6.3.1 经济发展协调性策略
        6.3.2 社会调控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己发表和录用论文

(4)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消费水平
        2.1.2 消费结构
    2.2 消费函数
        2.2.1 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
        2.2.2 杜森贝里相对收入理论
        2.2.3 弗里德曼消费理论
        2.2.4 莫迪利安尼消费理论
        2.2.5 关于消费函数的研究方法
    2.3 影响消费的因素
第三章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3.1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现状
        3.1.1 延吉市消费水平总体情况
        3.1.2 延吉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1.3 平均消费倾向
    3.2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3.2.1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3.2.2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横向比较
    3.3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特点
        3.3.1 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3.3.2 知识类产品将成为居民消费的趋势
        3.3.3 交通通讯支出将继续成为热点
第四章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简介及数据说明
        4.1.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简介
        4.1.2 数据的选取及参数估计
    4.2 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估计
        4.2.2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4.2.3 基本消费需求分析
        4.2.4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4.2.5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4.3 实证分析结论
第五章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问题
    5.2 改善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问题建议
        5.2.1 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5.2.2 建立保障制度改善消费环境
        5.2.3 提升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
        5.2.4 引导居民转变现有消费观念
        5.2.5 增强社会保障
        5.2.6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收入差距及测度方法的国内文献综述
        1.2.2 收入差距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工作的重点
        1.4.2 工作的难点
        1.4.3 拟取得的主要创新点
        1.4.4 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1.5 总述评
第2章 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居民收入分配理论
        2.1.1 居民收入分配相关概念界定
        2.1.2 居民收入决定及收入分配差距
        2.1.3 传统的收入分配理论
        2.1.4 当代收入分配理论
        2.1.5 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2.2 居民收入流动性理论
        2.2.1 收入流动性理论基础
        2.2.2 居民收入代际流动性
        2.2.3 居民收入地区流动性
        2.2.4 收入流动性与持久收入理论
        2.2.5 收入流动性与长期收入均等化
    2.3 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性理论
        2.3.1 收入差距收敛性相关概念
        2.3.2 收入差距收敛的类型及测度
    2.4 小结
第3章 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
    3.1 测度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方法
        3.1.1 基尼系数的计算
        3.1.2 基尼系数的分解
        3.1.3 基尼系数的缺陷:等基尼系数线
        3.1.4 对基尼系数的补充或改进
    3.2 测度居民收入差距的熵指数方法
        3.2.1 广义熵指数
        3.2.2 平均对数偏差
        3.2.3 泰尔指数
    3.3 测度居民收入差距的阿特金森指数
    3.4 测度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异系数
    3.5 测度居民收入差距的均等指数
        3.5.1 均等指数的概念
        3.5.2 对均等指数的疑问
        3.5.3 改进后均等指数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3.6 与收入不公平测度相关的其他指数
        3.6.1 FGT 指数
        3.6.2 Sen 指数
        3.6.3 Kakwani 指数
    3.7 小结
第4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我国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4.1.1 我国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
        4.1.2 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4.1.3 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分析
    4.2 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
        4.2.2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模型
        4.2.3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
    4.3 我国居民行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4.3.1 我国居民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
        4.3.2 居民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3 居民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结论分析
    4.4 我国居民性别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
        4.4.1 我国居民性别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
        4.4.2 我国居民性别收入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的耦合效应分析
    5.1 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概述
        5.1.1 绝对收入假说
        5.1.2 生命周期假说
        5.1.3 持久收入假说
        5.1.4 相对收入假说
        5.1.5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5.2 增加居民收入对刺激消费的有效性研究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2 居民消费与当期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5.2.3 居民消费与前期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5.3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与消费的关系研究
        5.3.1 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
        5.3.2 基于聚类分析的市际数据及回归模型
        5.3.3 实证研究及结论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和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6.2.1 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6.2.2 缩小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6.2.3 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6.2.4 缩小我国性别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拟改进方法
    6.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录 B 全国 2008 年 287 个城市人均收入与消费
附录 C

(6)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概念界定
        (一)消费
        (二)财富效应
        (三)房地产财富效应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四、创新点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现代消费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在中国的应用
        (一)现代消费理论发展回顾
        (二)消费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二、国内外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成果
        (一)国外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
        (二)国内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
    三、实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汇总
    四、简要评述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
    一、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历程
        (一)以不确定条件下消费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二)以行为消费理论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三)国内相关研究
        (四)简要评析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特点
        (一)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二)房价波动受调控影响较大
        (三)大城市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大
        (四)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完善
    三、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
        (一)预防性储蓄动机强烈
        (二)流动性约束制约了居民消费
        (三)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短视”性
        (四)户籍制度造成的消费不平等
    四、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
        (一)主效应
        (二)副效应
        (三)二级体系作用分析
    五、有关中国房地产财富财富效应的四个推论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实证分析
    一、房价波动与消费关系
        (一)中国居民消费的基本状况
        (二)房价波动与消费变动关系
    二、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性检验
        (一)数据来源及特征
        (二)最优估计模型选择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三、房地产财富效应影响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特征
        (二)房地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长期和短期综合分析
        (一)消费总量
        (二)消费结构
        (三)综合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房地产财富效应城市差异性分析
    一、房地产财富效应区域差异性相关研究
    二、不同级别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特点
        (一)一线城市价格远高于二、三线城市
        (二)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三)一线城市成交量占比减少
    三、城市聚类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二)聚类分析结果
    四、房地产财富效应城市差异性实证检验
        (一)数据选择及来源
        (二)单位根检验
        (三)检验结果
    五、房地产财富效应城市差异性结果分析
        (一)大部分城市不存在显着的房地产财富效应
        (二)城市规模越大差异越明显
        (三)消费习惯的影响
        (四)差异性总结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房地产财富效应微观检验
    一、相关研究回顾和数据库介绍
    二、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
        (二)理论模型构建
    三、总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
        (一)检验结果
        (二)结果分析
    四、分类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
        (一)实证检验结果
        (二)结果分析
    五、综合分析
        (一)推论3验证
        (二)推论4的验证
        (三)传导机制的验证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政策建议
    一、论文主要结论
        (一)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二级传导机制体系的构架
        (二)对四个推论的验证
        (三)几个传导机制的检验
        (四)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作用
        (五)总结
    二、政策建议
        (一)完善房地产市场相关建设
        (二)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三)完善房产税、遗产税等相关税收制度建设
        (四)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表1 2002 年第一季度-2016 年第四季度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2 2005 年第一季度-2016 年第三季度居民分类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3 2005 年第三季度-2012 年第四季度北京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4 2005 年第三季度-2012 年第四季度上海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5 2007 年第三季度-2016 年第三季度南京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6 2005 年第三季度-2016 年第四季度宁波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7 2006 年第三季度-2014 年第二季度福州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8 2006 年第三季度-2014 年第四季度西宁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附表9 房屋增值对一般性消费的影响
附表10 房屋增值对服装消费的影响
附表11 房屋增值对耐用消费品的影响
附表12 房屋增值对奢侈品的影响
附表13 房屋增值对教育消费的影响
附表14 房屋增值对交通消费的影响
附表15 房屋增值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附表16 房屋增值对保健消费的影响
附录1 差值法Matlab程序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7)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1 选题意义
        1.2.2 选题目的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贡献与创新
        1.5.1 研究贡献
        1.5.2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3.1.1 对区域PRED 系统的修正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3.2.2 SRED 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 的作用
        3.2.3 区域S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
    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5.1.2 青藏高原地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5.3.2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
    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6.1.2 青藏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2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2.1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结构
        6.2.2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3.1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区划
        6.3.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
    7.1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7.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7.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实验区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7.4.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8.1 法律保障体系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8.3.1 财政支持政策
        8.3.2 税费约束政策
        8.3.3 绿色信贷政策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8.4 生态保护政策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8.4.3 完善草地产权
        8.4.4 实施生态移民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8.6.1 “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8.6.2 义务教育政策
        8.6.3 高等教育政策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8.7 社会保障政策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8.8 对口支援政策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 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9.2 研究展望
        9.2.1 研究的局限性
        9.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促进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平稳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商品房价格及其运行的理论基础
    2.1 商品房的属性
    2.2 商品房价格的构成
    2.3 商品房价格的一般特征
        2.3.1 商品房价格的动态特征
        2.3.2 商品房价格的空间特征
    2.4 商品房价格运行的一般机理
        2.4.1 商品房价格形成基础
        2.4.2 商品房价格的均衡机制
        2.4.3 商品房价格的涨落机理
    2.5 基于中国国情的商品房价格运行机理
        2.5.1 中国商品房价格运行机制
        2.5.2 中国商品房价格调控和监管机制
    2.6 商品房价格运行状况的评价理论及指标体系
        2.6.1 商品房价格运行状况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
        2.6.2 商品房价格运行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判断标准
第三章 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运行状况评价
    3.1 中国西部地区基本情况
        3.1.1 中国西部地区总体情况
        3.1.2 中国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基本情况
    3.2 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运行状况分析
        3.2.1 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的动态变化
        3.2.2 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的空间分布
    3.3 西部地区11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运行状况评价
        3.3.1 西部地区11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度
        3.3.2 西部地区11个大中城市房价-GDP相对增速偏离度
        3.3.3 西部地区11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相对增速偏离度
        3.3.4 西部地区11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偏离度
        3.3.5 西部地区11个大中城市房价总体波动度
        3.3.6 西部地区11个大中城市房价运行状况总体评价
第四章 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运行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大多数西部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快、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
        4.1.2 部分西部大中城市房价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4.1.3 部分西部大中城市房价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协调
        4.1.4 大多数西部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偏高、居民购房负担重
    4.2 引起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向上波动的成因分析
        4.2.1 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向上波动的直接原因
        4.2.2 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向上波动的深层原因
第五章 促进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平稳运行的对策及建议
    5.1 促进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
        5.1.1 完善土地供应制度
        5.1.2 完善房地产信贷制度
        5.1.3 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5.1.4 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
    5.2 促进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平稳运行的调控政策
        5.2.1 现有房价调控政策的回顾、分析和评价
        5.2.2 综合运用经济手段以促进实现西部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或基本平衡
        5.2.3 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抑制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投机
        5.2.4 运用法律手段完善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管理和监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9)中国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篇章结构
    三、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集聚、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模型
        二、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集聚相关实证研究
        三、已有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的空间范围界定
        二、主要经济变量、相关概念及数据来源
        三、主要人口变量、相关概念及数据来源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框架
        二、本文的研究假设
第二章 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省际特征
    第一节 中国人口迁移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
        一、人口迁移政策变迁的回顾与梳理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历程简述
        三、近20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地区差距
    第二节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一、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体
        二、跨省人口迁移的特征及规律分析
        三、以长三角“两省一市”为例探讨人口迁移的特征及规律
        四、人口迁移具有年龄选择性,劳动力是迁移的主体
    第三节 跨省人口迁移对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和就业的影响
        一、劳动力资源在省级层面上的重新配置
        二、人口迁移对各省就业人员总量及构成的影响
    第四节 跨省人口迁移对省级人口规模和老龄化程度变动的影响
        一、人口向东部地区集聚,其他三个地区人口规模增长但比重下降
        二、人口规模集聚疏散和人口老龄化水平变动的省际特征
        三、人口迁移对各省人口总量变动影响分析
        四、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对各省老龄化程度变动影响分析
    第五节 省级层面上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大
        二、人口迁入、迁出与区域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三、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第三章 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分析
    第一节 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上的人口迁移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城市层面上人口迁移空间特征及其变动分析
        三、不同城市人口迁入/迁出状况分析
        四、以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人口迁移状况为例的分析
        五、小结
    第二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间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及就业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全国城市劳动力资源变动情况分析
        三、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劳动力资源变动状况
        四、三大城市群城市劳动力资源变动状况
        五、小结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规模增减变动情况
        三、人口负增长地市的情况分析
        四、人口存在明显地向部分城市(主要是东部城市)集中的趋势
        五、按城市规模、行政级别、城市群分类的地级市分析
        六、小结
    第四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层面上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按四大地区分的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及变动情况
        三、国内几个特大型城市人口老龄化状况分析
        四、人口规模增长、人口迁移与老龄化空间分布变动的交叉分析
        五、小结
    第五节 地级市层面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按四大地区分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活动集聚
        三、城市间经济集聚状态分析
        四、不同等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分析
        五、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分析
        六、人口迁移与城市经济集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分析
        七、小结
第四章 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迁移对人口(劳动力)规模和年龄构成空间配置的影响
        一、迁移变动对人口规模空间集聚疏散的影响
        二、迁移变动对国内劳动力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
        三、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对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的省级面板模型
        一、面板数据模型原理及过程
        二、模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变量选择
        三、省级面板模型类型确定及构建
        四、面板实证结果及解释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的计量模型
        一、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二、实证结果及解释
    第四节 人口与经济活动布局空间耦合情况分析
        一、测量指数构建
        二、省级层面上人口与经济生产活动偏离情况分析
        三、地级市层面上人口与经济生产活动空间分布耦合情况分析
        四、基于Zipf法则刻画全国城市体系中人口规模分布演化规律
        五、中国国内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有偏离,核心城市的人口集聚度低于经济集中度
第五章 国内外案例研究
    第一节 以上海市为人口净迁入城市代表的个案研究
        一、上海迁入人口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大规模人口迁入对上海城市就业的影响
        三、大规模人口迁入对上海城市规模和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四、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第二节 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人口净流失城市代表的个案研究
        一、盐城市概况
        二、人口净流出对盐城市人口规模、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影响.
        三、许多村庄人口急剧减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
        四、人口大量流失对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益
    第三节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别个案研究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中国的人口与经济活动集聚还将继续
        二、中美两国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比较研究
        三、日本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思考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讨论
        一、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符合人口迁移一般规律性
        二、大规模人口迁移已代替出生和死亡成为改变中国人口空间格局的主要力量
        三、以劳动力为主体的人口迁移改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四、大规模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重塑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
        五、中国经济生产活动存在明显的集聚过程,与人口迁移路径相符
        六、人口迁移促进了整体宏观经济发展,但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不同类型城市的效应有所不同
        七、在规模效应作用下,中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是必然趋势,还将继续
    第二节 思考与建议
        一、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过多依靠行政力量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
        二、完善相关制度,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人口集聚疏散规律和趋势
        四、农村的萧条、甚至村庄消失需警示,需及时应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The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总结与评价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1.3.1 数据来源
        1.3.2 数据处理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适度人口容量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口、人口结构
        2.1.2 资源承载力、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2.2 适度人口理论
        2.2.3 资源承载力理论
        2.2.4 木桶原理
第三章 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西宁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地理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影响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自然生态因素分析
        3.2.1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3.2.2 城市水资源量
        3.2.3 城市生态环境
    3.3 影响西宁市适度人口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3.3.1 西宁市经济发展概况
        3.3.2 西宁市就业概况
        3.3.3 西宁市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3.4 西宁市人口发展现状及分析
        3.4.1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4.2 人口迁移
        3.4.3 人口结构
第四章 基于灰色系统西宁市人口预测
    4.1 灰色系统GM(1,1)模型介绍
        4.1.1 灰色系统GM(1,1)模型原理
        4.1.2 检验
    4.2 西宁市人口预测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自然要素条件约束下的西宁市适度人口计算
    5.1 土地资源计算过程、方法、原始数据
        5.1.1 城市建设用地约束条件下西宁市适度人口计算
        5.1.2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束条件下西宁市适度人口计算
        5.1.3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约束条件下西宁市适度人口计算
    5.2 水资源
        5.2.1 水资源总量
        5.2.2 水资源约束条件下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计算
第六章 基于EOP-MM模型西宁市经济适度人口计算
    6.1 EOP-MM模型简介
    6.2 EOP-MM模型参数赋值与计算
    6.3 计算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基于“短边效应”西宁市适度人口分析及对策
    7.1 基于“短边效应”的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
    7.2 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近年来西宁市人口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 张炜. 吉林大学, 2014(11)
  • [2]南充市人口结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D]. 钟翊嘉.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3)
  • [3]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D]. 相震.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4]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 潘俊澎. 延边大学, 2019(01)
  • [5]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研究[D]. 彭妮娅. 湖南大学, 2013(12)
  • [6]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D]. 李菲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7]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 天津大学, 2009(12)
  • [8]促进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平稳运行研究[D]. 丁如曦. 广西大学, 2012(02)
  • [9]中国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研究[D]. 陈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 [10]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研究[D]. 刘元梅. 青海师范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西宁市近年来人口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