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带气旋暴雨特征分析

广西热带气旋暴雨特征分析

一、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莹,叶成志,姚蓉[1](2022)在《2008—2018年江南暖区暴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08—2018年常规地面资料、探空站资料、逐小时自动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FY2E卫星TBB资料对江南暖区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可能影响因子研究。2008—2018年共发生65次江南暖区暴雨,分为切变型、副高型、副高和切变相互作用型和西南急流型4类,可进一步细分为暖切变型、冷切变型、暖切变与副高相互作用型、冷切变与副高相互作用型、副高边缘型、副高内部型和西南急流型,其中以冷切变型最多且分布最广,西南急流型最少,暖切变型降水强度大且极端性明显。江南暖区暴雨多出现于江南中部内陆平原地区,其与华南暖区暴雨相互独立。东北冷涡南侧低槽对江南暖区暴雨的作用显着,高原槽的影响次之。江南暖区暴雨发生时多伴随急流,春季和初夏时节伴随低空急流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盛夏时节,两支影响江南暖区暴雨的水汽输送通道均通过西南急流向江南地区输送水汽。江南暖区暴雨除西南急流型(具有较低的对流指数)和副高内部型(具有较高的对流指数)外普遍具有较为明显的CAPE(>500 J/kg)和K指数(>35 K),而CIN(<100 J/kg)和LI(<0)则较小,LCL大部分处于920~980 hPa, LFC处于800~900 hPa, 0℃层高度处于4 500~5 500 m,假相当位温处于340~360 K。

覃卫坚,何莉阳,蔡悦幸[2](2021)在《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对热带季节内振荡的响应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使用广西9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研究了广西持续性暴雨气候特征及其对热带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暴雨过程持续天数历史最长、持续性暴雨过程次数最多;前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期MJO多处于上游地区,随时间变化向东逐渐增多,暴雨发生时MJO处于印度洋中东部次数最多,此时副热带高压西伸到南海区域,广西处于副热带高压边沿,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夹带着水汽穿过印度洋,源源不断给广西送来丰富的水汽;后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期MJO位于海洋性大陆次数随时间临近增多,暴雨发生时MJO位于海洋性大陆西部次数偏多,此时副热带高压偏弱,广西上空为气旋性环流,越赤道水汽输送带明显比前汛期第3位相时宽大、偏强,在西南风引导下向广西移动,利于持续性区域暴雨维持。

李亚琴,蓝柳茹,苏小玲,赖锡柳[3](2021)在《8月柳州一次副高影响下的持续性大暴雨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副高指数资料,分析2017年8月9~15日柳州北部的持续性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连续降雨过程可分为副高稳定且高原小波动东移、副高西进且切变线北抬、华北槽南压且副高东退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波动引导干冷空气侵入,低层暖湿空气加大,θse锋区增强,边界层辐合抬升触发暴雨,低层风速辐合为增强机制;强降水发生在锋区南侧西南气流加强过程中,落区稳定,集中在柳州北三县,局地性强,傍晚加强,白天减弱,与高原波动频率一致。第二阶段,副高加强西伸,广西整层转为西南急流,桂北处于急流轴附近,垂直运动存在高低两个中心;桂北处于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中层受副高下沉气流影响,低层暖湿不稳定能量集聚,当近地层超低空急流加强,急流轴北推时,其左侧的气旋性切变和风速辐合抬升触发暴雨,不稳定能量释放过程中使得高低层两个垂直运动中心打通,上升运动进一步加强;其强降雨落区南界北收到三江融水交界,雨强更大,暴雨成片,无时间间歇。第三阶段,前期副高控制让桂北集聚了大量的暖湿不稳定能量,随着华北槽的东移,中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流之上,随低层切变线南压进入广西,低层强烈的辐合抬升触发强降雨,中高层干侵入对降雨有增强作用,强降雨落区随着副高东退从桂北逐渐南压到桂南,其强度、范围和累计雨量均为最大。

肖志祥,姚才,郑凤琴,赵金彪,黄小燕,史彩霞[4](2021)在《广西台风与海洋预报服务创新团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台风与海洋预报服务创新团队2020年7月成立,主要开展台风降水、大风、频数和强度预测、灾害评估和预估等方面研究。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在台风过程降水特征、精细化降水方法、台风大风、台风频数和强度预测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针对这几方面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获得的结果及其检验作简要介绍,方便广大预报员和科研人员了解和使用。

郑凤琴,王盛繁,赵金彪,姚才,赖晟[5](2021)在《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特征及环境参数异常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81—2020年广西台风逐日降水量和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以1981—2010年30a资料作为历史气候态,采用百分位法定义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阈值和区域性极端强降水过程,对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特征和区域性极端强降水过程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极端降水阈值差异很大,基本上呈现出南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减小的趋势,极端降水阈值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5倍多;(2)广西平均每年出现极端强降水的台风个数为2.975个,最多6个;出现台风极端强降水年平均日数为7.8d,最多26d;从变化趋势来看,台风极端强降水在桂中和桂南多有增加,桂北大部地区为减少;(3)对比16个区域性台风极端强降水过程的环境参数,整层大气可降水量、850hPa水汽通量、200hPa散度和700hPa垂直速度均具有显着的极端性,一般偏离气候态2倍标准差,对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赵娴婷,闵爱荣,廖移山,王晓芳,叶金桃[6](2021)在《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中国大陆2 400多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为气候态,统计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降水分布和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88个暴雨日、41次主要暴雨过程。2020年5—9月,月平均降水较常年同期平均值明显偏多,6—7月,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出现超强梅雨,月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基本偏多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2020年4—10月我国共出现28站次特大暴雨。8月四川强降水频发,引发内涝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年内最大日降水量423.2 mm出现在8月10日的四川芦山。6月7—10日,广东龙门出现年内最大过程降水量667.9 mm。2020年共有8个台风影响我国,其中5个台风在我国登陆。台风整体偏弱,但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北地区连续遭受3个台风袭击。

吴天贻,周玉淑,王咏青,梁亮,韩芙蓉,鹿翔[7](2021)在《两次不同季风强度背景下的西行台风登陆过程降水特征对比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使用CMORPH卫星反演降水资料、日本再分析资料JRA-55和FY-2E卫星的云顶亮温(TBB)资料等,选取了登陆前后季风强度差异很大、路径形似且登陆后均在湘南地区引发强降水的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0708号台风"圣帕",从对流发展的不稳定能量来源、抬升机制和环境风垂直切变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季风气流如何影响台风降水强度和分布。分析表明,在下垫面和地形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两台风导致强降水的主要成因不同,主要体现在引发对流并使对流维持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与强季风背景密切相关的低层强烈辐合抬升和对流不稳定层结是导致"碧利斯"暴雨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弱季风背景下"圣帕"的暴雨则主要是局地地形抬升和斜压不稳定导致的。而且与"圣帕"降水相比,"碧利斯"降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季风气流可间接通过改变环境风垂直切变导致这种降水分布特征。

冉令坤,李舒文,周玉淑,杨帅,马淑萍,周括,申冬冬,焦宝峰,李娜[8](2021)在《2021年河南“7.20”极端暴雨动、热力和水汽特征观测分析》文中认为利用MICAPS观测降水数据、欧洲气象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和FY-4A卫星云顶亮温数据,对2021年7月20日河南极端暴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受200 hPa两槽一脊、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副高)西伸北抬和台风"烟花"西移、"查帕卡"台风倒槽等多尺度天气系统共同影响,黄淮气旋的西南气流与副高和"烟花"之间的东南气流稳定控制河南地区,边界层急流供应充沛水汽,在太行山和嵩山迎风坡辐合抬升,致使河南暴雨长时间维持,产生极端降水量。西南气流穿过从广东和广西延伸到河南的高湿带,副高和"烟花"引导东南气流经过从东海洋面延伸到河南的相对较弱湿区,这两条水汽输送带在太行山和嵩山地形阻挡下汇合在河南北部,为暴雨供应水汽。丰富的可降水量、水汽过饱和、深厚暖云层以及降水系统较强的水汽消耗率为郑州高降水效率提供有利条件。郑州低层大气经历多次从强层结不稳定到弱层结不稳定的转化,边界层急流引起的垂直风切变和气流辐合对层结稳定度变化有重要影响。黄淮气旋内部中尺度涡旋对河南暴雨发生发展至关重要,不但提供西南气流,还产生较强的位势高度纬向平流,增强边界层急流。嵩山与太行山余脉构成喇叭口地形,边界层急流在嵩山北侧和东侧爬坡,促使山前水汽堆积,激发和加强暴雨。中尺度云团合并小尺度云团,发展成结构密实的孤立云团,稳定少动,对暴雨有重要影响。降水区上空广义湿位涡异常,由于广义湿位涡能够刻画中尺度系统的垂直风切变、涡度以及大气湿斜压性和层结不稳定等动力和热力因素垂直结构特点,所以对中尺度系统和降水落区有一定指示意义。

刘瑾,许向春[9](2021)在《2020年10月海南一次持续强降雨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NCEP FNL1°×1°全球再分析等资料对2020年10月15—19日海南一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进行分析,此次持续强降雨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冷空气与南海辐合带相互作用、持续低空急流带来良好动力和水汽条件下形成的。2个强降雨时段(16日20时至17日08时和18日08时至20时)的成因表明:冷涌导致海南岛东北急流长时间维持,东北急流和偏东急流在海南岛中部陆地辐合,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是第一阶段暴雨形成的主要机制;随着第一次暴雨过程冷空气下沉,释放不稳定能量,假相当位温面逐渐接近垂直,MPV1呈弱负值,低层MPV2出现较大正值,斜压不稳定加强,同时倾斜涡度发展,是南海辐合带略有加强并逐渐北移的主要天气学机制,为海南岛南部陆地带来东南急流,与南压的东北急流辐合,使得不稳定能量重建加强,造成第二次暴雨。

伍静,李向红,李海燕,王艳兰,何珊珊,王娟[10](2021)在《广西秋冬季暴雨天气分型及基本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1980—2016年站点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秋冬季广西暴雨进行天气学分型,并用合成分析方法给出了各类暴雨的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秋冬季暴雨可分为台风类、切变类和副高边缘类3类,其中前两类暴雨发生次数最多,主要发生在9—10月。高低空系统配置显示秋冬季暴雨发生时,对流层上层都伴有较强的高空急流,而对流层中低层的影响系统不尽相同;暴雨期间,前两类暴雨副高减弱东退,第三类暴雨副高则加强西伸;3种类型暴雨在水汽、热力、动力及形成机制方面也各有异同,但与汛期暴雨相比,各类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位置稍有差异,无论是水汽条件,还是动力条件,秋冬季暴雨比汛期暴雨要求都高,其中副高边缘类暴雨在不同季节差异最为明显。

二、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08—2018年江南暖区暴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副高型暖区暴雨:
    2)切变型暖区暴雨:
    3)副高和切变相互作用型:
    4)西南急流型暖区暴雨:
2 结果分析
    2.1 江南暖区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
        2.1.1 时间分布特征
        2.1.2 空间分布特征
    2.2 江南暖区暴雨的环流特征及概念模型
        2.2.1 江南暖区暴雨的500 hPa高空槽特征
        2.2.2 水汽输送特征
        2.2.3 低空急流特征
        2.2.4 中尺度对流系统物理量特征
        2.2.5 江南暖区暴雨概念模型
3 讨论和结论

(2)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对热带季节内振荡的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 广西持续性暴雨气候特征
    2.1 广西单站持续性暴雨过程气候特征
    2.2 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频次的气候特征
3 广西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对MJO的响应特征
    3.1 前汛期响应特征
    3.2 后汛期响应特征
4 结论和讨论

(4)广西台风与海洋预报服务创新团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台风降水预报
    1.1 台风过程降水
    1.2 台风精细化降水
2 台风大风预报
3 台风频数和强度月-季预测
4 广西台风与海洋预报服务业务支撑系统
5 总结与展望

(5)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特征及环境参数异常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说明
    1.2 台风极端强降水的确定方法
    1.3 标准化异常
2 结果与分析
    2.1 台风极端强降水分布特征
        2.1.1 时间分布特征
        2.1.2 空间分布特征
    2.2 区域性台风极端强降水过程的环境参数异常性分析
        2.2.1 过程选取
        2.2.2 环境参数气候平均值
        2.2.3 异常性分析
3 结论

(6)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来源与统计标准
2 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
    2.1 4月主要暴雨过程
    2.2 5月主要暴雨过程
    2.3 6月主要暴雨过程
    2.4 7月主要暴雨过程
    2.5 8月主要暴雨过程
    2.6 9月主要暴雨过程
    2.7 10月主要暴雨过程
3 历年暴雨日数和主要暴雨过程次数比较
4 结论

(9)2020年10月海南一次持续强降雨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强降雨分布情况
    2.2 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的演变特征
    2.3 冷空气与南海辐合带相互作用
        2.3.1 冷空气引发持续低空急流
        2.3.2 冷空气入侵的影响
    2.4 湿位涡与倾斜位涡发展
3 结论

(10)广西秋冬季暴雨天气分型及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暴雨定义、个例挑选及分类
2 不同暴雨类型发生的环流背景
    2.1 台风类
    2.2 切变类
    2.3 副高边缘类
3 不同暴雨类型形成的水汽条件
4 不同类型暴雨形成的大气稳定条件
5 不同类型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作用机制
6 结论

四、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08—2018年江南暖区暴雨特征[J]. 田莹,叶成志,姚蓉. 大气科学学报, 2022
  • [2]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对热带季节内振荡的响应特征[J]. 覃卫坚,何莉阳,蔡悦幸.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04)
  • [3]8月柳州一次副高影响下的持续性大暴雨过程分析[J]. 李亚琴,蓝柳茹,苏小玲,赖锡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04)
  • [4]广西台风与海洋预报服务创新团队研究进展[J]. 肖志祥,姚才,郑凤琴,赵金彪,黄小燕,史彩霞.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04)
  • [5]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特征及环境参数异常性分析[J]. 郑凤琴,王盛繁,赵金彪,姚才,赖晟.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04)
  • [6]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赵娴婷,闵爱荣,廖移山,王晓芳,叶金桃. 暴雨灾害, 2021
  • [7]两次不同季风强度背景下的西行台风登陆过程降水特征对比分析[J]. 吴天贻,周玉淑,王咏青,梁亮,韩芙蓉,鹿翔. 大气科学, 2021(06)
  • [8]2021年河南“7.20”极端暴雨动、热力和水汽特征观测分析[J]. 冉令坤,李舒文,周玉淑,杨帅,马淑萍,周括,申冬冬,焦宝峰,李娜. 大气科学, 2021(06)
  • [9]2020年10月海南一次持续强降雨过程分析[J]. 刘瑾,许向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21(10)
  • [10]广西秋冬季暴雨天气分型及基本特征[J]. 伍静,李向红,李海燕,王艳兰,何珊珊,王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05)

标签:;  ;  ;  ;  ;  

广西热带气旋暴雨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