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史年会暨易经逻辑方法研讨会在沪召开

中国逻辑史年会暨易经逻辑方法研讨会在沪召开

一、中国逻辑史年会暨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在上海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苏日娜[1](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提出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沈琴[2](2018)在《论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逻辑作为逻辑学三大传统之一,于先秦诞生并迅速发展、战国至汉唐有部分学者阐述、唐以降日渐式微,直到20世纪初逐渐复苏,近一百年来研究成就空前。经对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逻辑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可见国外学者对中国逻辑的研究历史长但未成体系,且21世纪前中外学者对中国逻辑的研究各自为政。但笔者发现中外学者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逻辑的论述从本质上讲是相似的,即主要讨论中国逻辑是否存在和中国逻辑的内容、特点等问题。因此笔者将中外学界的中国逻辑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6世纪至二战前,二是二战时期至20世纪末,三是21世纪。为了探析这三个阶段的研究成就、特点,笔者采用文献分析、归纳等方法收集国内外研究中国思想、语言、逻辑的大量素材,通过分类整合形成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第一,将本文所论“中国逻辑”的论域界定为先秦时期的逻辑思想,对20世纪以来国内“中国有无逻辑”之辩作系统阐述和总结,将认知科学对经验、心理、情境等的重视作为21世纪推进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契机。第二,将国内外学界对中国逻辑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具体分析欧美等国、日本及国内在不同阶段取得的成果、特点。第三,总结出目前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总体特点与大致趋势,并分析当前中国逻辑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前瞻,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作准备。

尹涛[3](2014)在《叶青思想批判》文中认为叶青出身于一个世代务农家庭。于1920年去法国留学,1926年从苏联回国后参加国民大革命。从他留学法国到在国民革命中支持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和各省区联席会议的决定为止,是他思想的早期阶段。在此期间,他同情工人,加入共产党,走上宣传马克思主义之路。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揭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状况,分析世界和中国的革命形势,批判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派,宣传旅法华人的反帝运动,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些工作。从支持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和各省区联席会议的决定,到1936年10月脱离中共外围组织辛垦书店为止,这个阶段对叶青来说是一个特殊,或者说转变时期。在此时期,他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哲学研究。而他的哲学观点,包括他的整个理论主张,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在中共革命队伍的外围,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在哲学上从唯物主义转向物心综合论,并和中共理论宣传者展开论战。在研究哲学和进行论战的同时,他也对当时的各种思想文化问题,以及主要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研究或批评。重要的是,随着时移世变,他的思想出现了一些对中共不利而逐渐偏向国民党的变化。1936年10月叶青脱离中共方面后,很快加入国民党方面,变为国民党的理论家和反共专家。于是,大力阐扬三民主义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他对三民主义从研究方法到内容等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看法。这些看法与国民党的主流观点有所不同。有些看法,如将物心综合论解释为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等,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与之前他站在中共的立场,突出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及革命性的观点不同,他着力论证三民主义是完美无缺的理论,比中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当时的其它所有理论都优越,更适合中国国情,以借此论证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合理性。在1936年离开辛垦书店,并很快加入国民党方面,成为国民党的理论家和反共专家之后,叶青通过发表文章和出版着作等各种方式,对中共的革命理论主张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大力批判。而他批判的主旨,是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在叶青对中共的革命理论主张和实践进行批判的同时,中共也对他的有关理论和主张进行了批判。中共对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他的三民主义理论主张和他在国共和谈问题上的立场的批判上。中共不但对他多次批判,还将他列入1949年1月公布的战犯名单之中。到台湾后,叶青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大力进行理论宣传,特别是反共宣传活动,直到离世。他去世后,台湾有关方面给予他较高的评价,并用“革命理论家”来概括他的一生。这与国内大陆方面目前对他的否定性评价,显然如天差地别。就他的一生来看,具体来说,他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作了一些工作。后来他在中共外围组织辛垦书店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他的思想理论已经具有两面性。自1936年10月,离开辛垦书店,并很快加入国民党方面起,他就一直为国民党进行理论宣传工作。他一方面宣传三民主义,一方面反对中共的革命理论主张。总体上来讲,他则是一个国民党的意识形态专家。而国民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失败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注定了,叶青是一个失败的国民党意识形态专家。

刘宗棠[4](2013)在《贵州逻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2年在贵州的三个重要会议》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在贵州有三个重要的学术会议可以作为逻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标志。其实,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中,在逻辑文化的交流、交汇、交融与发展中,贵州学人常常是主动积极地认真参与,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并且卓有成效的。王延直《普通应用论理学》出版100周年纪念会,着名的因明学家虞愚在贵州大学讲学七十周年纪念会,以及在贵阳召开中国逻辑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等都是中国逻辑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这几年来,贵州大学因明学者研究硕果累累,毕节学院逻辑与文化研究中心正在兴起。可以期望,在逻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贵州应该而且可能作出更大贡献。

程鹏宇[5](2013)在《建国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中国近代以来影响力最大的史学流派,对中国历史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见解。在新中国建立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历了五四时期、社会史论战时期和通史研究时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中国近代史学的重要遗产。首先,19世纪末,孙中山等先进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李大钊、胡汉民开始尝试用唯物史观的新观点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他们主要关注的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解释中国思想史的问题。其次,1927年以后,中国爆发了社会史论战。郭沫若、吕振羽、陶希圣分别提出了西周奴隶社会说、一元的中国原始社会史观、战国秦汉奴隶社会说和魏晋封建社会说等观点。最后,193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进入通史研究时期。周谷城在“历史完形论”下扩大了其中国通史的视野,提出了纵横斗争说,无奴论到有奴论的观点,两段式封建说。吕振羽对秋泽修二的中国史观进行批判后提出了发展的中国史观、平等的中国民族史观、殷商奴隶社会论、两段式封建社会史观、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辩证的中国传统文化观。范文澜重视世界历史的共同性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提出了资本主义萌芽论、农民起义及其历史的作用、辩证的儒学观、国家统一与历史的发展的关系等观点。翦伯赞主张整体的历史观,提出符合一般历史的中国古史观、殷商奴隶社会论、三段式封建社会论、汉民族的形成观以及重视各个民族的历史作用的民族史观,并且注重世界史视野下的中国史观。侯外庐提出历史是社会史与思想史的辩证统一的历史观,并且在其基础上建设了社会史与思想史结合、思想史的研究以社会史的研究为基础的史学理论,在中国社会史上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奴隶社会观和封建化的过程与法典化的标志的封建社会观,在思想史上提出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相统一的中国思想史观。对于建国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我们应该在研究的基础上反思其价值,为中国历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史磊[6](2013)在《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降,中国美学致力于学科的现代化建设,这种努力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中从未中断。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机制之一,美学课的历史不仅是美学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理解美学学科的知识谱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的是新中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美学课,所藉以研究的美学课档案的时间迄至为1949年至1965年。通过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力图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基本脉络,考察与此相关的主要历史因素,还原历史实况,完成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叙事;其次,分析与新中国美学课历史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形态与美学学科教育、权力与美学知识分子、美学知识合法化等问题,探究影响美学课的各种历史因素;再次,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的知识谱系,发现美学课知识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总结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为当下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提供有益的经验参照。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言,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第一部分,在建国初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语境中考察美学课的合法性问题。由两封读者来信谈起,分析官方媒体对朱光潜美学课的态度。通过考察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规定,发现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美学课。继而转向个案研究,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李长之的美学课档案为例并得出结论:美学课的传统在新中国建国初断裂了。第二部分,探讨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包括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聘请苏联专家讲学、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等方面。第三部分,在新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阐述美学课重新开设过程中的身份转型问题。分析新中国的文教政策在课程任务、课程内容等方面对美学课的影响。在宏观方面考察教育决策部门重新修订的文科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对美学课的设置情况,在微观方面考察相关高等院校对教学方案中设置的美学课的执行情况。第四部分,以美学家为对象,考察七所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档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脉络。包括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在北京大学的美学课档案,邓以蛰、蔡仪在清华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美学课档案,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美学课档案,蒋孔阳在复旦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周来祥、狄其骢在山东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刘刚纪在武汉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第五部分,在新的历史境遇下考察美学课教师的重组,在新中国执教的民国的美学课教师有: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马采、蔡仪、李长之,新加入的美学课教师有:黄药眠、马奇、李泽厚、杨辛、甘霖、蒋孔阳、刘刚纪、周来祥、狄其骢。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个案,探讨美学课教师的“思想改造”,分析美学界的理论转型及其阐释模式。阐述作为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在美学课的师资培养、资料建设方面的历史作用。第六部分,考察教育决策部门对美学课教材编写工作的部署与规划,阐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译介的苏联美学课教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在美学概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三个方面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结语,阐述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

刘明诗[7](2011)在《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中认为冯契构建的智慧说,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于一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篇章中留下了精彩的一页。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冯契的哲学思想,全面、客观、系统地探讨冯契如何以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为理论指导,在吸取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智慧的基础上,构建起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冯契的哲学之路,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路子前进”。20世纪30年代,冯契遇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当时“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在哲学领域的体现,它构成了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入口。冯契深受清华学派特别是金岳霖的学术熏陶,但他在毛泽东哲学的巨大影响下,选择了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自己解决知识与智慧关系问题的理论工具,终生一以贯之。冯契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包括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整体的反思,为其提出智慧说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20世纪90年代初,冯契终于构建起了智慧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由三篇构成:《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是主干,《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和《人的自由和真善美》是两翼。这个体系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冯契的智慧说由三篇构成。第一篇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阐述了广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冯契把认识论的主要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理论思维能否把握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理想人格如何培养?冯契认为,实践经验能够给予人以对象的实在感,“所与是客观的呈现”,由此可以说,感性经验是整个知识和智慧大厦的基础。理论思维是以概念来摹写和规范经验、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的,这就是接受总则,再加上形式逻辑的原则,共同构成了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在“一致而百虑”的思维运动中,逻辑思维通过具体概念能够把握具体真理。逻辑思维对天道的把握就是从本然界演化为事实界、可能界、价值界的过程,对人道的把握就是认识人的心灵和人性问题。而智慧就是关于性与天道的认识,它与自由是内在地联系着。人们通过理性的直觉、辩证的综合、德性的自证,可以实现转识成智的飞跃。第二篇是《逻辑思维的辩证法》,阐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如何转化为方法论的一般原理。冯契认为,辩证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着作、掌握人类认识史和现代科学知识来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就是“辨合”与“符验”。在冯契看来,意见以及观点的矛盾运动构成了辩证逻辑的开端,在科学、哲学的演进过程中,辩证逻辑从自发发展到自觉——这就是逻辑思维过程的辩证法。形式逻辑有其客观基础,辩证逻辑把握具体真理的思维形式是具体概念,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思维的根本规律,逻辑思维的主要范畴是“类”、“故”、“理”;一般的逻辑方法主要包含观察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分析与综合的结合、归纳和演绎以及类比、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假设和证明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等五个环节——这就是逻辑思维形式的辩证法。第三篇是《人的自由和真善美》,阐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如何贯彻于价值领域,转化为人的自由人格的德性。冯契认为,人的自由就是“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人的自由是“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人的自由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总之,要求自由是人的本质。人要求自由的本质必然具体表现于价值领域。价值是评价的对象,是评价意义的客观化,文化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真善美以及功利等价值构成了统一的价值体系。作为价值范畴,真与人生理想相联系,善与道德理想相联系,美与审美理想相联系。人类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理想的自由人格。今天应该提倡平民化的自由人格,通过实践和教育相结合、世界观的培养和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以及集体帮助和个人主观努力相结合等三种途径来培养。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冯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对如何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作了系统反思。他从认识论、逻辑学、天道观、人道观、方法论等多个方面概括总结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积极成果,批判清理了中国传统哲学在价值观、方法论、逻辑学等方面存在的消极因素,提出了新的哲学史定义和比较法、通变法、扬弃法等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方法论原则。其次,冯契以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为理论指导,在构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体系方面作了新的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李达、艾思奇、张岱年、毛泽东等都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作了种种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冯契在此基础上对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作了又一次成功的尝试。今天要继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应该像冯契那样沿着实践唯物主义的道路前进,强化自觉的民族意识,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再次,冯契从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时代内容和民族特色。在认识论方面,冯契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领域,夯实了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充实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体系;在逻辑学方面,强调辩证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作了科学区分,提出了富于民族特色的“类”、“故”、“理”的逻辑范畴体系;在文化哲学方面,对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哲学的核心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在文化的“古今”层面上提出了首先要继承中国“近代传统”的观点,在文化的“中西”层面上提出了中西文化会通的机制;在自由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由理论作了深入阐发,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由理论进行了系统考察,就自由的本质、过程和境界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在理想学说方面,提出了广义的理想概念,对人生理想、道德理想、审美理想作了深入探讨;在人的本质理论方面,从事实界的视域提出人的类本质就是“要求自由”,从可能界的视域阐发了人的社会本质,将人的本质与人的德性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格理论方面,从历史与现实的教训中提出了“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新理念,以及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有效途径。最后,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关问题作了专门的探讨: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看成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的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专业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为世界哲学的开端。这些都为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进一步反思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吴家国[8](2009)在《中国逻辑学会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逻辑学会的建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老一代逻辑工作者就曾提出过把全国逻辑工作者组织起来,举行全国逻辑讨论会的设想。后来由于政治运动不断,特别是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这一美好愿望未能实现。1978年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扑面而来,我国"科学的

詹志华[9](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甘进[10](2007)在《新近中国逻辑研究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逻辑三大源流之一的中国名辩逻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中世纪后,由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逻辑学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各学科间出现前所未有的交叉、融合,以及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逻辑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长足发展,但其整体水平仍不高。鉴于客观存在的差距,研究者们开始反思、审视、归纳总结学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由此,涌现出了许多有关逻辑学研究状况的学术论文,如孙中原的“中国逻辑研究百年论要”、蔡曙山的“论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及时总结了学科研究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学科建设进行适当规划和前景展望。但这些着作和论文多数是同行专家用定性的方式阐述,不仅难以避免研究人员主观认识的偏差,而且不易于揭示和探查学科发展的整体概况和趋势。为增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说服力,从数学和统计学的角度对文献进行有深度的全面定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在本文中笔者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新近我国逻辑学研究状况。笔者从以下7个方面对我国逻辑学研究状况进行分析:(1)学术产出力状况;(2)科研队伍状况;(3)学术影响力状况;(4)1996~2005年间逻辑学主要学术活动;(5)高校逻辑学研究;(6)我国逻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7)近期研究趋势及研究重点。其数据来源3个方面:(1)对国内权威的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库全文版、引文版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数据;(2)检索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等相关网站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3)参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九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十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借助Microsoft office Access、Mathematica和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ocial Solutions)软件辅助研究工作的完成。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逻辑学的研究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估计,不仅及时总结了学科研究中的经验和问题,而且今后的研究方向、目标等进行适当地规划,对促进我国逻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也很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中国逻辑史年会暨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在上海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逻辑史年会暨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在上海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论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3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现状
    4 研究方法与相关文献
第1章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内涵
    1.1 关于中国逻辑的解读
    1.2 关于国际化的解读
第2章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必然性
    2.1 心智是涉身的
    2.2 抽象概念大多是隐喻的
第3章 二战前的中国逻辑国际化研究
    3.1 欧美国家学者对载有中国逻辑思想古籍的输出与研究
    3.2 日本对中国古籍的输出、注解研究
    3.3 国内早期比较研究
第4章 二战后—20世纪末中国逻辑国际化研究
    4.1 国外学者再论“中国有无逻辑”
    4.2 国外先秦诸子专题研究
    4.3 国内学者对中国逻辑思想的传播与研究
第5章 21世纪中国逻辑国际化研究
    5.1 21世纪国外学者对中国逻辑的研究
    5.2 国内学者大力推进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
第6章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前瞻
    6.1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
    6.2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前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叶青思想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分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叶青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第一节 早期接触与参加革命的经历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一、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和揭露
        二、对各国家革命运动的考察和分析
        四、对中国革命的分析
        五、对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六、对旅法华人反帝运动的宣传和分析
        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宣传
        八、对巴黎公社的认识和分析
第二章 叶青的哲学研究
    第一节 叶青被捕变节的经过
    第二节 叶青哲学论着分析
    第三节 叶青对哲学的解释
    第四节 哲学消灭论解读
        一、提出过程
        二、主要内容
        三、多方面的论证
    第五节 物心综合论解读
        一、提出过程
        二、主要内容
        三、“坚强的论据”
    第六节 叶青对逻辑学的研究
        一、提出综合逻辑论的过程
        二、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证明”
    第七节 叶青和艾思奇“新哲学”的争论
        一、关于“新哲学”的内涵
        二、关于哲学消灭论
        三、关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四、关于内因论和外因论
    第八节 叶青对其它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时代问题
        二、民族问题
        三、国家问题
        四、宗教问题
        五、文化问题
        六、读经问题
        七、人生问题
    第九节 叶青对各派思想学术的批评
        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二、对梁漱溟中西文化论的批评
        三、对胡适思想学说的批评
        四、对张东荪哲学的批评
第三章 对三民主义的阐扬
    第一节 叶青1936-1949年间的政治活动
    第二节 对三民主义的认识过程
    第三节 关于三民主义研究的方法
        一、三民主义研究者所应具备的条件
        二、如何研究三民主义
    第四节 对三民主义的解释
        一、对民生主义性质的认识
        二、提出“一次革命论”
        三、阐明三民主义的丰富内涵
        四、将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解释为“物心综合论”
        五、概括出三民主义的实践方略
        六、指出三民主义的优越性
    第五节 对国民党执政合法性的宣传
        一、反对多党政治,主张一党专政
        二、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为中国的“特殊性”所决定
        三、认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历史的选择”
        四、指出抗战时期国民党应实行一党专政
        五、坚持宪政阶段国民党应继续掌控政权
    第六节 对五权宪法的宣传
        一、认为五权宪法代表着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
        二、强调五权宪法的内容具有次序性、完整性
        三、顽固坚持《五五宪草》
        四、反对政协会议对《五五宪草》的修改
        五、反对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第四章 对中共革命理论主张的指斥
    第一节 进行反共宣传的过程
    第二节 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解释
    第三节 对抗战胜利前途的判断
    第四节 对中共的全面指责
        一、否认中共存在的必要
        二、对中共各阶段革命主张和活动的攻击
        三、对中共革命前途的评估
    第五节 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攻击
第五章 中共对叶青理论主张的系统批判
    第一节 对叶青哲学观点的批判
    第二节 对叶青三民主义理论宣传的批判
        一、中共对三民主义所持态度的变化过程
        二、批判叶青“以统一取消抗日”
        三、批判叶青提出的“一次革命论”
        四、批判叶青关于三民主义内容的解释
    第三节 对叶青关于国共和谈立场的批判
        一、坚决维护政协会议对《五五宪草》的修改
        二、批判叶青对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反对
结语
    第一节 叶青到台湾后的理论宣传活动和台湾学者的评价
    第二节 对叶青一生理论宣传活动的总评
    第三节 关于叶青思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4)贵州逻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2年在贵州的三个重要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现代中国的逻辑文化热潮
二、王延直纂着的《普通应用论理学》对我国逻辑文化的贡献
三、因明、虞愚与贵州
四、在逻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 贵州应该而且可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5)建国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的阐释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建立(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
    第一节 五四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第二节 五四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初步建立
        一、 唯物史观概论
        二、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位早期代表人物——胡汉民与李大钊
    第四节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的内容
        一、 儒家思想的基础在于中国的农耕社会经济
        二、 中国的大家族制度的基础亦在于稳定的农耕经济
        三、 对将来的新文化和新社会的建设表示出极大的信心
    第五节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的特点
        一、 关注的重点是思想史而不是社会史
        二、 革命性与非专业性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从诞生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解释欲望
        四、 早期的社会史研究在这时发端
        五、 没有教条化的倾向
第三章 社会史论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的探索(1927年-1937年)
    第一节 社会史论战的概况
        一、 社会史论战的原因
        二、 社会史论战的发展阶段及其学术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社会史论战的意义
        一、 社会史论战本身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二、 社会史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史论战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其中国史观
        一、 郭沫若的中国史观及其对殷周社会史的研究
        二、 吕振羽的中国史观及其对史前期社会史的研究
        三、 陶希圣的中国史观及其对秦以下社会史的研究
    第四节 社会史论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的特点
        一、 历史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成为首要问题
        二、 对中国社会史性质的探讨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史观的核心问题
        三、 中国史观的整体化趋势
第四章 通史研究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史观的成熟与丰富(1937年-1949年)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史学界学术风气的转型——由专史到通史
        一、 日本侵华激发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关注
        二、 通史着作在爱国热情的推动下大量出现
        三、 抗战爆发后通史着作诞生的学术条件的成熟
    第二节 抗日战争后马克思主义史学通史着作诞生的条件
        一、 抗日战争的刺激
        二、 社会史论战时期的学术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通史着作及其中国史观
        一、 周谷城及其《中国通史》
        二、 吕振羽及其《简明中国通史》
        三、 范文澜及其《中国通史简编》
        四、 翦伯赞及其《中国史纲》
        五、 侯外庐及其《中国思想通史》
    第四节 通史研究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的特点
        一、 历史哲学的探讨成为中国史观的基础
        二、 思想文化史逐渐受到重视
        三、 民族史研究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五章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第一节 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该实现学术化的转型
    第二节 世界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该实现中国学术世界化
    第三节 开放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该正确处理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1 史料
    2 研究着作
    3 期刊论文
    4 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价值
    (三) 研究目标
一、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与美学课合法性
    (一) 旧课程?新课程?由两封读者来信说起
        1. 《文艺报》的读者来信
        2.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
        3. 表象背后:由读者来信透视美学课
    (二) 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关于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1. “大学教育座谈会”
        2.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三)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的课程改革
        1.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关于课程改革的讨论
        2. 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
    (四) 教育部领导下的课程改革
        1. 美学专家的缺席: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
        2. “不应因人设课”:《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
        3. “哲学史课程”中的美学专题:《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
    (五) 传统的断裂:以四位美学家的美学课为个案
        1. 朱光潜的美学课
        2. 宗白华的美学课
        3. 邓以蛰的美学课
        4. 李长之的美学课
二、 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
    (一) 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
        1. 院系调整中哲学专业的重置
        2. 美学课教学组织的初步形成:从“美学组”到“美学教研室”
    (二)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
        1. 1952 年教育部组织的译介
        2. 1955 年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译介
        3.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大纲
        4.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科书
        5. 译介苏联美学课参考教材
    (三) 聘请苏联专家讲学
        1. 苏联专家的主要任务
        2.瓦· 斯卡尔仁斯卡娅的美学课
    (四) 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
        1. 1954 年第一次赴苏交流
        2. 1957 年第二次赴苏交流
        3. 1958 年第三次赴苏交流
三、 意识形态与学科教育:新中国美学课的身份转型
    (一) “新课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 “新”文教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 理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3.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宗旨与美学课
    (二) 美学课的初现:重新修订文科专业教学方案
        1.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
        2. 《哲学系哲学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
        3.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
        4. 两份教学方案中的美学课
    (三) 两份教学方案在高等院校中的执行情况
        1. 参照教学方案修订美学课
        2. 参照教学方案新设美学课
四、 新中国美学课的档案考察——以美学家为对象
    (一) 北京大学: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
    (二) 清华大学:邓以蛰、蔡仪
    (三) 中国人民大学: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
    (四) 北京师范大学: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
    (五) 复旦大学:蒋孔阳
    (六) 山东大学:周来祥、狄其骢
    (七) 武汉大学:刘刚纪
五、 新中国美学课教师研究
    (一) 分化与重组:新历史境遇下的美学课教师
        1. 在新中国继续执教的民国美学课教师
        2. 美学课教师的新面孔
    (二) “思想改造”与美学课教师: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例
        1. 批判“旧美学”:新中国伊始的美学论争
        2. “百家争鸣,定于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成为“元理论”
        3. 新准则与新方法:美学理论阐释模式的确立
    (三)美学教研室——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
        1. 正名辨物
        2. 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
        3. 薪尽火传:美学教研室与美学课师资培养
        4. 美学教研室与美学课资料建设
六、 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研究
    (一) 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
        1.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表》(修订草案)
        2.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调整方案)
    (二) 苏联美学课教材:建构“马克列宁主义美学”理论体系
        1.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理论框架及主要问题
        2.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本质论问题及美学史观
        3. “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4. “反映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
    (三) 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
        1. “实践论”美学与“反映论”美学的交响: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
        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下的西方美学史阐述
        3. 结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讲述中国美学史专题的初步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冯契智慧说: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个案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外研究概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 存在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冯契的哲学之路:“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路子前进”
    一、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入口
        (一) 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
        (二) 西方哲学中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
        (三) 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在中国近代的凸显
    二、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依据
        (一) 清华学派的学术熏陶
        (二) 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自觉选择
        (三) “两化”理论的提出与践行
    三、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准备
        (一) 对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考察
        (二) 对先秦哲学发展过程的考察
        (三) 对秦汉至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哲学发展的考察
        (四) 对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考察
    四、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结晶
        (一) 新时期哲学发展与冯契智慧说哲学体系的构建
        (二) 智慧说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 智慧说哲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基于实践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
        (一) 哲学史上对于感觉论的责难
        (二) 对金岳霖“所与是客观的呈现”的观点的引申
        (三) 实践经验给予对象的实在感
        (四) 感性经验是知识和智慧大厦的基础
    二、理论思维能否把握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
        (一) “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何以可能”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思维用概念把握现实
        (三) 理论思维如何把握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
        (一) 哲学史上对“言、意能否把握道”问题的争论
        (二) 逻辑思维如何把握具体真理
        (三) 逻辑思维对天道的把握:自然界及其秩序
        (四) 逻辑思维对人道的把握:心灵与人性
    四、理想人格如何培养
        (一) 转识成智
        (二) 理性的直觉
        (三) 辩证的综合
        (四) 德性的自证
第三章 化理论为方法:认识的辩证法如何转化为方法论的一般原理
    一、研究辩证逻辑的重要意义
        (一) 辩证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二) 辩证逻辑是认识史的总结和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的反映
        (三) 研究辩证逻辑的途径和方法
    二、逻辑思维过程的辩证法
        (一) 意见、观点的矛盾运动与辩证逻辑的开端
        (二) 科学、哲学的演进与辩证逻辑的历史发展
        (三) 辩证思维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
    三、逻辑思维形式的辩证法
        (一)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思维的根本规律
        (三) “类”、“故”、“理”的逻辑范畴体系
        (四) 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化理论为德性:认识的辩证法如何转化为人的德性
    一、人的自由
        (一) 自由的含义
        (二) 评价和价值
        (三) 价值体系
    二、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
        (一) 神话和智慧
        (二) 真与人生理想
        (三) 善与道德理想
        (四) 美与审美理想
    三、理想人格与人类自由之路
        (一)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二) 人类走向自由之路
第五章 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一、对如何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作了系统深入的思考
        (一) 概括总结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积极成果
        (二) 批判清理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消极因素
        (三) 提出了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方法论原则
    二、在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方面作了新的尝试
        (一) 李达: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最早探索
        (二) 张岱年: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初步设想
        (三) 毛泽东: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杰出代表
        (四) 冯契: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又一成功尝试
        (五) 冯契智慧说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启示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一)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 对马克思主义逻辑学的丰富和发展
        (三) 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四)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五) 对马克思主义理想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六) 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七) 对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关问题作了专门探讨
        (一)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性
        (二) 总结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三) 总结了专业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四)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看成是世界哲学的开端
主要参考文献
冯契学术年谱
冯契着作出版的情况
攻博期间发表的署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论文
后记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新近中国逻辑研究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2章 数据来源和研究工具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工具
第3章 学术产出力状况
    3.1 论文增长数学模型
    3.2 传染病模型
第4章 科研队伍状况
    4.1 地区及系统分析
    4.2 作者分析
    4.3 合着分析
第5章 学术影响力状况
    5.1 综合分析
        5.1.1 指标简介
        5.1.2 建立数学模型
        5.1.3 常数C′和斜率α的计算
        5.1.4 综合分析
    5.2 获奖指标分析
        5.2.1 指标简介
        5.2.2 指标分析
    5.3 项目指标分析
        5.3.1 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立项项目数和项目类型对比
        5.3.2 项目主持人单位和区域分布
        5.3.3 项目研究主题内容分布
第6章 1996~2005期间逻辑学主要学术活动
    (1)1996年
    (2)1997年
    (3)1998年
    (4)1999年
    (5)2000年
    (6)2001年
    (7)2002年
    (8)2003年
    (9)2004年
    (10)2005年
第7章 高校逻辑学研究
    7.1 地位及优势
    7.2 高校取得的成绩
    7.3 存在的问题
第8章 我国逻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逻辑观上的误区
    (2)学科归属问题
    (3)专业学术期刊问题
    (4)逻辑学在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工作中的地位被削弱
    (5)逻辑学研究财力存在严重不足
    (6)逻辑学教学与研究人才不足,尤其缺乏专攻现代逻辑的人才
    (7)现代逻辑在院校系所遭受冷遇
    (8)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不够完善
    (9)逻辑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10)逻辑学研究中还存在薄弱环节
第9章 近期研究趋势及研究重点
    9.1 研究趋势
    9.2 研究重点
索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四、中国逻辑史年会暨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在上海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论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D]. 沈琴. 贵州大学, 2018(01)
  • [3]叶青思想批判[D]. 尹涛. 南京大学, 2014(05)
  • [4]贵州逻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2年在贵州的三个重要会议[J]. 刘宗棠. 毕节学院学报, 2013(11)
  • [5]建国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D]. 程鹏宇. 西北大学, 2013(S1)
  • [6]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D]. 史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7]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D]. 刘明诗. 武汉大学, 2011(04)
  • [8]中国逻辑学会大事记[A]. 吴家国. 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下卷), 2009
  •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10]新近中国逻辑研究状况分析[D]. 甘进. 贵州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中国逻辑史年会暨易经逻辑方法研讨会在沪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