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清洗机使用E-1胶水案例

超声波清洗机使用E-1胶水案例

一、E-1胶用于超声清洗机的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悦,胡添湉,于丽华,马春云,孔范龙,王森[1](2021)在《纳米氧化锌粒径效应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为考察ZnO NPs粒径效应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在进水COD约为216.00 mg·L-1、总氮约为11.10 mg·L-1和总磷约为3.84 mg·L-1的条件下连续运行126 d,对暴露于不同粒径ZnO NPs(10.00 mg·L-1)的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性能、填料渗透系数、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产量和特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未投加ZnO NPs)相比,进水中投加15、50和90 nm ZnO NPs后,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8.73%、7.55%和6.97%;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21.96%和10.95%、17.75%和10.00%以及15.34%和3.7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ZnO NPs粒径越小,对硝化菌属Thauera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投加ZnO NPs后,其释放的Zn2+会与水中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锌等不溶物,同时会增加异养硝化菌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从而导致总磷的去除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2.49%~56.38%。此外,与对照组(97.18mg·g-1)相比,投加15、 50和90nm的ZnONPs后EPS的产量分别增加到212.97、 156.30和128.53 mg·g-1。EPS分泌量的增大,导致填料渗透系数快速降低,在运行83 d后分别下降了71.17%、67.83%和37.50%。

徐晨轩[2](2021)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碳基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因原料丰富、制备经济、调控便捷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纳米材料内部及表界面处的能量与物质传递是决定能量储存与转化性能的关键物理机制。围绕纳米尺度能质传递所发展的诸多理论,认为其符合典型的结构—性能规律。边缘结构广泛存在于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中,但由边缘结构带来的特殊性能通常被笼统地冠以“边缘效应”,对其物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在机理认识层面,结合近场纳米成像技术、原位检测技术等实验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模拟手段,建立了边缘结构与电子极化行为间的关联,揭示了光诱导边缘局域场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了在电解液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附近离子分布与输运特性,解析了边缘场增强对固液界面相平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强化固液静电吸附提出新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设计了一系列边缘可调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基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光催化水裂解制氢、电容去离子以及超级电容储能新体系。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边缘可调控性。本文采用氩等离子体轰击处理方法,有效调控了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密度。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在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电子存在自发聚集行为。随后开展的暗场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表面具有非均匀电势分布,且对表面纳米形貌存在高度依赖性,即在高曲率的石墨烯边缘处呈现出电子聚集行为。研究了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响应电流密度最高可达约92 m A cm-2。与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流响应的机理不同,垂直取向石墨烯样品中光电流响应可能来源于光激发热电子的定向迁移与聚集。光诱导力显微结果证实,垂直取向石墨烯在可见-红外波段内具有显着的近场光诱导力响应,石墨烯纳米边缘处存在由电子极化引起的近场力梯度。研究还发现,边缘电场增强与入射光波长有关。在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光诱导力图像在边缘处甚至出现显着的“热点”信号,表明石墨烯表面的光激发热电子会迁移并聚集在边缘处,形成边缘处局域电场增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指出,纳米边缘处的局域电场增强可解耦为非共振增强效应与共振增强效应两部分。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边缘的形貌(长宽比)与费米能级,改变特定激发波长下的共振增强因子,能够实现对边缘电场增强效应进行调控。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的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有望使其成为高活性反应位点,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后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受光照激发的电子与空穴相互分离。本文采用纳米限域合成方法制备了高度分散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GVN/NVG)。相比于未与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的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以及将石墨相氮化碳与水平石墨烯机械混合的传统方式复合样品,通过纳米限域合成方法负载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片层间的石墨相氮化碳充分分散,有效避免了团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GVN/NVG复合结构中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组分具有局域化的表面电荷分布,禁带宽度也有所下降。GVN/NVG-3H样品在全光谱光照激发、无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牺牲体系中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可达41.7μmol h-1 cm-2(相当于每24小时225L m-2,标况下)。与对照组中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的活性(2.5μmol h-1 cm-2)相比高一个数量级。首小时内平均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54%。随后,本文拓展了边缘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的应用,发展了太阳能纳米离子学相关理论。通过石墨烯纳米边缘介导的光-电场能量传递过程,将入射太阳光能量输入固液界面相平衡系统,有效缩短双电层厚度,并实现了对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调控。在该理论指导下,开展了高性能电容去离子研究。将典型的赝电容活性物质二氧化锰(α-Mn O2)经电化学沉积负载到富边缘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构筑了Mn O2@e VG吸附电极。在光照下,Mn O2@e VG电极展示出3倍于无光照时的电极吸附量(33 mg g-1)与较快的电极吸附速率(0.06 mg g-1 s-1)。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检测证实,非平衡态热力学条件的下固液界面离子输运机制受到光诱导电场控制,即在光照下,正极中的离子传输机制从离子交换主导转变为异性离子吸附主导,有助于电容脱盐性能的提升。此外,本文基于边缘增强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对生长基底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电极来适应高粘度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技术途径。制备的石墨烯泡沫电极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极内部传质过程。其中,继承自泡沫金属模板的微米级孔起到预存储电解液作用,缩短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扩散距离;由石墨烯壁面围成的亚微米级孔具有垂直的取向性和均匀的孔径,确保了畅通的离子传质过程;垂直取向石墨烯骨架提供了连续电子传导通道,暴露的石墨烯边缘则为离子提供了大量易于接触的静电吸附位点。在电解液方面,采用了共阴离子离子液体共混策略。通过引入不同阳离子降低离子排列有序度,抑制了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中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从而降低了流动粘度并改善了润湿性。上述石墨烯泡沫电极在1-甲基-1-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IP13TFSI)与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酰亚胺(PYR14TFSI)质量配比为2:3的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这部分工作为高能量密度与高频率响应这一对位于天平两端的性能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即采用高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以满足对储能能量密度的需求;遵循取向性阵列式和分级孔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设计原则以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高粘度,并充分发挥边缘结构的电化学活性优势,实现高频率响应储能。

刘香笈[3](2021)在《一种Ba/Mg共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合成与其复合材料在骨修复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骼作为人体内的刚性器官,主要由有机质的胶原蛋白与无机的磷酸钙矿物陶瓷组成。这种特殊的结构和成分组成确保其既可以支持和保护人体内脏器官,又可以方便各种人体的活动。虽然不同物种、类型的骨骼在宏观结构上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组成结构都是骨骼在形成过程中矿化的胶原纤维。在人体中,骨骼不同的硬度决定了其不同的功能。例如长骨骨骼矿物质的组成含量超过了20%,具备吸收能量的能力,使其保持轻盈便于移动。在健康的情况下,骨骼具有自主愈合的能力。在骨骼形成之后,骨骼就会通过骨生长和骨重塑两个过程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包括骨折之后的愈合也是如此。一方面,在骨骼的生长过程中,新生骨骼的形成无骨吸收的参与。而在骨重塑的过程中,骨形成是在骨骼被吸收之后进行的。另一方面,骨重塑也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从生命的早期开始,通过不断的使用新生骨替代受损骨来完成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有效的防止了除超出负载强度引起的骨质,或循环载荷下的骨缺损。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出现骨折缺损较大(即超过临界尺寸的骨折,周围环境严重受损)或情况复杂的时候,骨骼可能无法自然愈合,这会导致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糖尿病、一些遗传因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或酗酒)等会增加产生延迟愈合和骨折不愈合的风险,早期不适当的骨折治疗方式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和骨折不愈合的产生。这些不良的健康状况通常会导致骨骼周围血管化不良或中断,新形成的骨祖细胞数量不足,以至于自然愈合过程失败。除骨折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些需要骨组织愈合的适应症,例如肿瘤清除引起的骨质缺陷,感染,以及越来越多的假体、假肢需求。此外,腰痛也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负担,其往往与骨关节炎与腰椎退行性病变有关,严重受损的关节和退行性病变可能需要椎间融合器。关节病最常发生在脊柱,手,踝关节等部位,上述所有情况都需要骨组织填充材料或自体骨桥接。骨移植手术是骨外科中治疗骨修复困难最常用的手段,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的平均移植量超过200万台。目前在临床上,骨移植手术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分为2种主要类型,自体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骨科移植手术中的金标准,因为自体骨移植满足了骨修复所需要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一切骨再生所需要的条件。然而其取材困难、需要额外的手术并且容易导致术后感染及供区并发症。异体骨移植物在脱矿物质基质之前都保留着良好的成骨诱导能力,缺点则为容易导致疾病传播与免疫原性感染。为了解决上述2种移植物存在的风险,人们开始广泛的研究可用于临床使用的骨科植入材料。在诸多研究热点之中,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如PLGA、PGA、PCL、PLLA等不断发展,特别是它们与HA(羟基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材料为骨组织工程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些材料生物相容性优良,易于加工,部分材料有一定的骨传导性,成为替代自体骨和异体骨修复受损的骨组织的备选材料。HA作为骨骼中主要的无机成分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FDA批准使用的医用材料。除此之外,HA也具备一定的骨传导性,在与骨缺损部位贴合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新生骨的传导。而其骨诱导性不足难以体外诱导成骨分化,且机械性能较弱难以加工成型。PLGA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加工性质,可以加工为适合骨缺损的形状,但其生物学活性较差无法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以及骨骼的再生。因此,将PLGA与HA进行复合,可以制造出一种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加工性能的骨修复材料。除此之外,HA作为一种密排六方结构的晶体,晶格结构稳定,内部的Ca离子易于被取代。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通过向HA中掺杂金属阳离子可以向HA中引入新的金属元素。不同金属阳离子的引入可以赋予HA新的理化性质,达到改善其生物学活性的目的。金属Mg作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骨钉、骨板的主要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将金属Mg掺杂入羟基磷灰石后,羟基磷灰石释放的Mg离子可以显着提高羟基磷灰石的骨诱导性,从而促进成骨分化。不仅如此,植入物在植入体内后往往需要X光观察进行术后的监测,以确定植入位置的正确。单纯的PLGA支架密度较低,在X光下无法监测。HA/PLGA复合物想要达到理想的X光影像学成像的目的则需要较高的HA质量分数比,这会使得HA/PLGA复合支架在加工过程中无法成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金属Ba元素掺杂入羟基磷灰石晶胞中。Ba元素作为一种金属元素,其具有良好的影像学功能,在临床中常以硫酸钡化合物形式用作显影剂,用于肠道检测。将金属Ba元素掺杂入HA后可以增强HA的影像学功能,从而达到赋予复合材料影像学能力的目的。因此我们猜测,使用金属离子共掺杂的合成方法可以将Ba/Mg两种元素同时引入HA中,使得HA同时具备两种元素的功能,达到既能促进成骨分化又可以具备影像学功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金属离子共掺杂及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Ba/Mg离子共掺杂的纳米级别HA。并使用相转换的方法,以NMP(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成功制作了Ba/Mg@HA/PLGA复合材料。首先,利用E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于Ba/Mg@HA纳米粒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并用XRD(X射线衍射),FT-IR(红外吸收光谱分析),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生仪)等分析探究了其物相组成。接着对Ba/Mg@HA/PLGA复合材料进行了ESEM,ICP,Micro-CT,X-Ray等分析,表征了材料表面结构、内部结构、降解产物及其影像学能力等。其次,对Ba/Mg@HA/PLGA及Ba/Mg@HA浸出液进行了体外细胞学实验,探究了这种新型材料的细胞毒性及细胞增殖、黏附能力以及材料在促进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对于蛋白分泌、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AR)两个实验探究了材料对成骨分化中碱性磷酸酶表达与钙盐沉积的影响。最后,将不同掺杂比例的Ba/Mg@HA/PLGA支架植入到大鼠胫骨平台缺损处。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Ba/Mg@HA/PLGA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质及其在成骨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并表征了材料在体内的影像学特征。以上研究结果证实,Ba/Mg@HA/PLGA具备一定的X光影像学能力,并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的促进成骨分化,加速体内骨骼生成,可以用作新型的骨修复材料。第一部分:我们使用草酸钡,氯化镁,氯化钙,磷酸氢二铵作为原料,以稀氨水作为PH调节剂,通过水热合成的方式合成了不同比例的HA、Ba/Mg@HA及Ba@HA。Ba/Mg@HA及Ba@HA具有典型的HA特征峰与基团,并且在SEM下呈现出典型的短棒状结构。随后将纳米粒子与PLGA采用相转换的方式及溶剂蒸发法制备成为Ba/Mg@HA/PLGA及Ba@HA/PLGA支架和膜结构。通过SEM及Micro-CT可以在不同尺度观察到Ba/Mg@HA/PLGA及Ba@HA/PLGA支架表面存在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已经被证实能够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影像学结果显示,Ba/Mg@HA/PLGA及Ba@HA/PLGA支架的影像学强度因为Ba元素掺杂量的不同产生了改变,Ba含量高的组分其影像学特征显着提高,其余组分稍弱。第二部分:对Ba/Mg@HA/PLGA复合物及Ba/Mg@HA纳米粒子进行体内生物相容性的分析。使用DMEM培养基对Ba/Mg@HA纳米粒子进行浸提,使用不同稀释倍数的浸提液对MC3T3-E1细胞进行毒性评估,实验结果证实16倍数稀释的浸提液,所有组分都达到100%增殖效率。1、3、7天的CCK实验结果说明,Ba/Mg@HA/PLGA的细胞增殖效率比相同Ba掺杂量的Ba@HA/PLGA含量的组分更高,其中2Ba/Mg@HA/PLGA增殖效率最高,表明了Mg离子对于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效应。1、3、7天细胞材料共培养后的钙黄绿素/PI染色验证了细胞增殖实验的结果。蛋白免疫免疫荧光实验也展示了类似的结果,Ba/Mg@HA/PLGA培养的细胞成骨分化相关蛋白表达高于相同Ba元素掺杂比例的Ba@HA/PLGA,其中2Ba/Mg@HA/PLGA表达量最高。PCR的结果显示,在14天的时候,Ba/Mg@HA/PLGA组分中COL-1(一型胶原蛋白)和OCN(骨钙蛋白)基因表达相比相比Ba@HA/PLGA增高,促进了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上调。最后,我们通过ALP以及AR的染色观察了材料对于碱性磷酸酶表达和钙沉积的影响,结果证明含有Mg掺杂的材料促ALP与促进钙结节生成的效果优于单纯Ba掺杂的组分,并且2Ba/Mg@HA/PLGA效果最优。第三部分:Ba/Mg@HA/PLGA和Ba@HA/PLGA复合支架的体内成骨研究。将Ba/Mg@HA/PLGA与Ba@HA/PLGA复合支架植入SD大鼠胫骨平台缺损处,研究其在体内成骨效果及影像学特征。通过天狼星红染色、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了新生骨和胶原在缺损处的分布,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了缺损处BMP-2和COL-1两种蛋白的表达,最后使用Micro-CT对骨骼标本进行检测,观察骨缺损附近的愈合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支架中Mg离子的含量决定了骨修复的效率。2Ba/Mg@HA/PLGA组份的成骨效果高于其他组分,并且通过不同部位的组织切片展示了组织的炎性反应,证明了2Ba/Mg@HA/PLGA对于动物的组织无毒性影响。同时,大鼠缺损部位的X光片显示,高Ba组植入物影像学强度较高,其中2Ba/Mg@HA/PLGA支架X光显影最为明显,体现了共掺杂羟基磷灰石良好的影像学特征。

张博[4](2021)在《钴钼氧化物基异质结构用作能量储存和转化电极材料性能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钴钼氧化物是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凭借自然储量丰富和化学性质活泼等特点在能量存储及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能量存储领域,钴钼氧化物是一种具有较高理论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因其体积膨胀率较高而导致电极结构易被破坏,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粉化现象。除了用作锂离子电池材料,在能量转化领域,钴钼氧化物因其兼具钴基氧化物的高催化活性和钼基氧化物的高导电性等特点,相较于一元过渡金属氧化物更适合用作电催化分解水的催化剂材料。然而,钴钼氧化物用作催化剂时会面临催化活性低、活性位点少、固有导电性低以及长期充放电时结构严重粗化等问题。针对钴钼氧化物在上述领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本论文对钴钼氧化物进行了适当的微/纳米结构设计,同时还在该结构设计基础上与其它物质形成异质结构来获取协同增强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1)碳包覆、硫修饰钴钼氧化物用作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储能器件。首先将钴钼氧化物CoMoO4和聚多巴胺复合形成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碳化和硫化处理,最终获得硫修饰的钴钼氧化物和C层的异质结构电极材料(CoMoO3/C-S)。C层作为良好的导电网络可以促进电荷转移,还可以作为刚性支撑结构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硫的表面改性不仅在表面产生了大量的超薄MoS2纳米片,还提供了一定的电解区域,有助于锂存储。得益于多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所得到的硫修饰CoMoO3/C-S电极是高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大的容量。此外,在循环过程中,该电极的容量会进一步提高,循环500次后电极的容量保留率仍达到99.7%。该工作表明碳包覆和硫修饰是对钴钼氧化物进行结构优化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揭示了通过微结构重构形成更多的活性位点,进而提升容量。(2)钴钼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Ag协同增强析氧反应(OER)催化稳定性电催化分解水是高效的能量转化方式。为了在全水分解半反应中的OER过程中改善钴钼氧化物的催化性能,论文合成了Ag纳米粒子修饰的花形CoMoO3纳米片和还原氧化石墨(rGO)异质结构(CoMoO3/rGO@Ag)。外层包裹的rGO在加快电子传输速率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内部CoMoO3纳米片的结构完整性。Ag纳米颗粒作为辅助相均匀地分布在CoMoO3和rGO杂化结构表面,使得该材料具有丰富的多相界面,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进而显着提高催化活性。通过加入rGO和调整Ag的含量,优化后的CoMoO3/rGO@Ag催化剂中多相成分之间产生了协同增强作用,使得其在电流为10 m A cm-2时的过电位仅为209 m V,同时还具备优良的循环耐久性。此外,用两个相同的CoMoO3/rGO@Ag电极进行匹配并用于全水分解,所组成的器件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使用2小时到12小时间工作电位仅上升了4 m V。以上结果表明该异质结构拥有快速的反应动力学和稳定的电催化能力。(3)向钴钼氧化物/Cu的异质结构引入氧空位降低OER初始过电位基于氧空位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电子结构,进而改善OER性能。论文利用热处理和还原的方法在钴钼氧化物表面引入了大量氧空位。同时,选取Cu纳米颗粒为辅助相和还原剂,通过控制温度到CoMoO4被还原的临界条件,合成了具有开放结构、高导电率以及高浓度氧空位的钴钼氧化物基异质结构(CoMoO4/rGO@Cu)。相对于商用RuO2和其它同类型的OER催化剂,在电流密度达到10 m A cm-2时,该催化剂起始过电位非常低,仅158 m V。CoMoO4/rGO@Cu的高催化活性主要得益于大量异质界面提供的高浓度活性位点以及充足的氧空位对电子结构的调节作用。

张蔚[5](2021)在《等离子体纳米间隙阵列及光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等离子体微纳结构与光相互作用产生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尤其在特定波长的入射光激发下,可以引发显着增强的局域电磁场,促进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一特性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生物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关于等离子体微纳结构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想要使该领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不仅要求等离子体微纳结构具有显着且可控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且要求制备技术成本低、大面积且高通量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量化生产。近些年来,由于具有纳米间隙或纳米尖端特征的等离子体微纳结构与光相互作用可引发显着增强的局域电磁场,人们对其研究热度持续增长。纳米间隙通常是指两个无限接近的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的纳米级尺寸的间隙,尤其当间隙尺寸减小至小于10纳米(Sub-10 nm)的范围内,纳米间隙内的电磁场强度会急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倾向聚集在高曲率半径的位置,所以在具有纳米级尺寸的尖端处会产生电场增强。因此想要实现显着电磁场增强,制备同时具有纳米间隙和纳米尖端的等离子体微纳结构就成了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是,传统的等离子体微纳结构制备技术很难简单有效地实现同时具有小于10纳米的间隙和尖端的等离子体微纳结构的制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论文以低成本高通量地制备等离子体微纳结构及手性微纳结构为目标,结合边缘刻蚀中新兴的纳米切割技术与热沉积技术,制备了同时具有纳米间隙和纳米尖端的等离子体微纳结构。结合理论模拟和光学表征,讨论了电磁场增强的机理,为其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在第二章中,我们结合胶体刻蚀与纳米切割技术制备了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阵列中的每个结构单元都同时具有纳米间隙和两个纳米尖端,而且纳米间隙的尺寸可以在小于10纳米的范围内进行调控。当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垂直入射时,在纳米间隙和月牙形的两个尖端处会产生电磁场增强,其相较于仅有纳米间隙或纳米尖端的结构呈现出数量级的增强,这是由于间隙等离子体和尖端引发的纳米聚焦之间互相耦合实现的。随着纳米间隙宽度的逐渐减小,电场强度逐渐增加。此外,我们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具有不同间隙宽度的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进行光学表征,SERS信号的强度随着纳米间隙宽度的减小而单调递增,在间隙宽度约为1 nm时达到最大,相应的增强因子为6.04×108,处于该领域中的主流水平。总而言之,具有“集成热点”的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表现出超强的限域电磁场和出色的SERS信号,有望作为高性能和多功能的基底应用于单分子检测和表面增强光谱等领域。在第三章中,我们将着眼于手性微纳结构的制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大面积的制备方法,将不对称因素引入月牙形纳米间隙,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手性纳米体系。我们通过结合掠射角沉积和纳米切割技术成功制备了手性纳米间隙,为纳米结构加工技术拓展了新的方向。两层金纳米月牙被一个小于10纳米的间隙隔开,由于基底的存在所以结构的对称性被打破。当圆偏振光垂直入射时,在纳米间隙和月牙形尖端处激发出强烈的手性电磁场,继而引发手性光学响应。进一步在小于10纳米的范围内调节纳米间隙的宽度,从而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手性光学响应进行调谐。此外,手性纳米间隙作为具有SERS活性的基底,对L/D-半胱氨酸探针分子显示出特异性拉曼峰和不同的SERS强度,证明了手性纳米间隙可以通过拉曼光谱识别特定的半胱氨酸对映体。这类制备方法通用且能够大面积低成本地制备手性超材料;既无需多步刻蚀,也无需额外的手性模板,即可简单地制备得到手性纳米间隙。具有尖端的手性纳米间隙阵列在圆偏振光下可以激发超手性场,在手性传感和光学超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第四章中,基于均质手性纳米间隙的制备技术和等离子体共振模式,我们进一步制备了异质金-银手性纳米间隙,研究了其手性光学响应,并用理论模拟对增强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异质手性纳米间隙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手性光学响应。理论模拟证实了由于极窄纳米间隙和纳米尖端的存在,高速振荡的电磁场将圆偏振光的螺旋周期有效压缩产生局域超手性场,并激发了显着的电场增强,进一步可用于光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其在手性传感领域的实际应用。在超手性场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不依赖圆偏振光和手性标记分子进行多种手性分子对映体的直接拉曼识别。这一实验结果证实了手性纳米间隙不受限于特定种类的分析物,在某种程度上对手性纳米间隙及拉曼光谱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促进常规的拉曼光谱成为手性检测的有效工具,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手性的构型及电磁场效应去理解SERS的作用机制,有望对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李矛,白玉龙,李淼,周建伟[6](2021)在《两种去抗原异种骨性能评价及修复大鼠颅骨缺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两种去抗原异种骨支架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和煅烧骨的理化性能、免疫原性及成骨能力。方法取成年猪股骨,通过除去异种骨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的方式,分别制备异种DBM和煅烧骨。测量并计算两种材料的密度、pH值,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形貌并测量孔径,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并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成骨细胞增殖实验、DNA残留检测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两种材料的安全性、成骨活性及免疫原性。将两种材料分别植入6周龄雄性SD大鼠颅骨直径5 mm全层缺损(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术后4、8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Micro-CT扫描和HE染色观察评价材料对大鼠颅骨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煅烧骨比较,DBM密度较小,亲水性较差;两种材料pH值在5.5~6.1之间,孔径介于160~800μm之间。两种材料均无细胞毒性且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培养1、4、7 d成骨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DBM组均显着大于煅烧骨组(P<0.05)。两种材料DNA残留量远低于50 ng/mg干重,且均不会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术后4周DBM组和煅烧骨组新生骨体积百分比(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煅烧骨组显着高于DB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3组间BV/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术后4、8周,空白对照组缺损部位被纤维结缔组织填充,缺损明显,未见骨长入;DBM组和煅烧骨组缺损均已被不同程度修复,可见大量新骨生成,DBM组材料降解性优于煅烧骨组。结论两种异种骨支架理化性能及降解性略有差异,无免疫原性,且均能促进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

吕丹丹[7](2021)在《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还原反应(ORR)、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是可再生燃料电池、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化学水裂解装置等绿色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化技术的核心反应。然而ORR和OER反应较为复杂、动力学缓慢、不能自发进行,都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严重制约了绿色能源的产生和转化利用。基于此,合理的设计和开发非贵金属氧电催化剂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最重要的途径。尽管一直都有最新的研究进展,但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合理设计和合成用于ORR和OE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仍然是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关键问题。异质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多孔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探索策略。因而本课题,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为前驱体通过组分调控,合成了具有独特成分组成和结构特点的异质原子掺杂多孔碳基催化剂材料,并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功能活性。此外,本课题还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来源,解析了微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1,8-二氨基萘和2,6二乙酰基吡啶为反应物前驱体集合生成新型双亚胺基吡啶聚合物,以六水氯化铁为金属前驱体经过络合后进行热解制备了碳球状单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用该前驱体无模板或载体制备的Fe-N-C催化剂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1790 m2/g)、高石墨化程度等优点。该Fe-N-C材料内部及表面高度分散有单原子Fe与N形成独特的Fe-N5配位结构。同时,该催化剂材料在0.5 M硫酸和0.1 M KOH中不仅表现出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具有优异的OER催化性能。总的氧电催化活性为碱性介质中0.70 V和在酸性介质中为0.86 V。(2)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前驱体,本工作探究了氯化钴、硝酸钴、乙酸钴三种钴前驱体与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通过热解制备了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水分解和氧还原催化反应。结果表明Co-N结构和封装在N掺杂的碳基体中的金属钴纳米粒子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钴离子源对最终的碳材料性能有显着影响。以乙酸钴为前驱体制备的Co-N-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这种优异的活性可归功于被包覆的金属态钴和Co-N基团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还表明Co-Nx是ORR的十分有效的活性位点,而金属态的钴则对水分解反应具有巨大的活性贡献。(3)基于以上两个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按照不同Fe和Co摩尔比制备得到含铁-N和钴-N结构有机金属络合物。对络合物粉末进行热解及后处理得到FexCoyNC催化剂。探究了Fe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的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本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Fe以Fe-Nx结构的形式存在,Co则以少量的Co-Nx结构和多数的金属态Co两种状态存在。其中Fe:Co比例为1:5的催化剂(Fe1Co5NC)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都具有最优的ORR性能。Fe1Co5NC组装的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峰值能量密度达到了284 mW·cm-2。测试结果表明微量Fe原子可以显着提高Co-N-C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DFT计算同样辅助证明了Fe-N-C(含少量Co-Nx)层包裹Co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比单独使用Fe-N-C和金属态Co时具有更优的氧中间产物吸附能量势垒,即比他们单独作为催化时具有更高的ORR催化活性。(4)将2,6-二乙酰基吡啶和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为反应前驱体,六水合氯化钴为钴盐,得到了Co9S8包覆于氮、硫掺杂碳中(Co9S8@N,S-C)的催化材料。该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具有高效的双功能氧电催化活性,其ORR半波电位达到了0.89 V,OER过电位仅304 mV,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647 V vs RHE。用Co9S8@N,S-C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的测试表明: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259 mW·cm-2,比容量为862m Ah·gZn-1。此外,Co9S8@N,S-C组装的Zn ABs具有比Pt/C+IrO2更高的稳定性。连续运行110 h后,充放电电压间隙仅略微增大约90 mV,往返效率仅降低4.83%(而Pt/C+IrO2降低了14.48%)。DFT计算表明N、S共掺杂的碳层和Co9S8调节彼此的费米能级,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电子迅速转移到活性位点,制备的Co9S8@N,S-C催化剂实现了更优的吸附效果,比单独使用Co9S8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5)由于金属Fe和Co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金属的脱落,因而本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1,5-萘二胺和2,5-二硫二脲为氮、碳源和硫源,通过调节三个单体的摩尔比探究了非金属NS/C氧电双功电催化剂。当三个有机物的摩尔比为1:0.5:0.5时所得到的的NS/C催化剂在0.1 M KOH中具有最高的ORR和OER催化活性,ORR/OER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72 V vs RHE,远超过了商业Pt/C+IrO2。用该催化剂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电池测试结果显示,其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149 mW·cm-2,比容量可达769m Ah·gzn-1,且可以稳定的充放100小时后仅衰减28.36%,活性和稳定性远超过相同质量负载的Pt/C和IrO2(1:1 wt.%)混合催化剂组装的锌-空电池(衰减37.18%)。本工作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S/C的高活性主要来源于由特定的N和S掺杂所诱导的带有正电荷和自旋密度的C原子。

李泊林[8](2021)在《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碳界面结构设计及电解水催化特性调控》文中研究表明电解水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即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存在较高的活化势垒,反应动力学速率慢,导致电解水制氢的过电位较大,而实际有意义的电解水需要1.8 V以上的电压。目前,基于Pt、Ru、Ir等贵金属催化剂被认为是最高效的电解水催化剂,但是它们在地球上的含量稀少、价格昂贵,因此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其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廉、合成方法简单可靠等优点,成为理想的贵金属替代材料之一。然而,硫化物本质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在全电解水的实际应用中表现欠佳。本文围绕多组分设计、纳米形貌设计、碳包覆界面设计、异质元素掺杂设计四种方式来调控金属硫化物(以硫化镍为例)催化剂的表界面特性和电子结构,改变其表面的氧中间体吸附和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同时提高HER和OER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硫化镍多相界面结构及单一Ni3S2催化剂设计:本论文首先选择Ni S/Ni S2双硫化物作为案例,探讨了多相界面作用对HER和OER催化活性的影响,相比单一的Ni3S2催化剂电解水性能大幅增强(全电解测试Ni S/Ni S2在1.61 V时电流密度即可达到10 mA cm-2,比单一Ni3S2的1.79 V足足低了180 mV)。考虑到单一Ni3S2的性能欠佳,本文进一步以Ni3S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Q-CVD技术进行了Ni3S2纳米颗粒、Ni3S2纳米多面体和Ni3S2纳米线等多尺度结构优化并进一步与三维(或氮掺杂)石墨烯构建复合结构,以达到大幅度提高Ni3S2纳米催化剂电解水催化效能的最终目标。(2)Ni3S2纳米颗粒@三维石墨烯纳米片催化剂设计:本文通过Q-CVD技术成功构建了泡沫镍(NF)自支撑的三维石墨烯纳米片包裹Ni3S2纳米颗粒(Ni3S2纳米颗粒@3-D GNs/NF)新型催化剂,高密度的Ni3S2纳米粒子分散在三维石墨烯的多孔网络,为高效催化组分的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提供了双通道;金属硫化物的本征活性和石墨烯的增强效应对催化剂的优良催化性能起着主导作用。所合成的Ni3S2纳米颗粒@3-D GNs/NF可作为一种无粘结剂的自支撑催化电极,用于电催化分解水表现出显着的OER和HER催化活性(10 mA cm-2电流密度下OER和HER过电位为296 mV和158 mV,全电解测试达到10 mA cm-2电流密度的电压为1.55 V)。(3)Ni3S2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管催化剂设计:本文通过Q-CVD技术进一步制备了一种基于泡沫镍负载的新型Ni3S2纳米线@N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Ni3S2@NGCLs/NF),这种独特的核壳纳米线结构使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优势,通常电子可以从内核金属穿透到外部碳层加速催化反应。通过碳纳米管与Ni3S2纳米线的结合,碳纳米管的高导电性使得电子可以很容易地穿梭到Ni3S2纳米线上;碳纳米管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提高了Ni3S2纳米线的催化稳定性;由于Ni OOH是OER的高活性物质,因此NGCLs包覆Ni3S2纳米线的核壳电缆状纳米结构为Ni3S2连续形成Ni OOH提供了缓释效应。因此Ni3S2@NGCLs/NF复合电催化剂在表现出良好的整体电催化分解水性能(10 mA cm-2电流密度下OER和HER过电位为271 mV和132 mV,全电解测试达到10 mA cm-2电流密度的电压为1.55 V)。(4)氮掺杂Ni3S2纳米立方体@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设计:本文通过Q-CVD技术最后制备了一种基于泡沫镍负载的氮掺杂Ni3S2纳米立方体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体(N-Ni3S2@NG/NF)。碳材料及金属化合物的异质元素掺杂,对反应中间体在电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具有较强的调制能力,能够有效地加速水的裂解速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N-Ni3S2@NG/NF异质界面的原位生成、氮负离子的掺入和N掺杂碳包覆纳米立方结构,改变了Ni3S2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显着提高。所制备的自支撑N-Ni3S2@NG/NF电极在碱性介质中对HER和OER均表现出高效的电催化活性(10 mA cm-2电流密度下OER和HER过电位为238 mV和100 mV,全电解测试达到10 mA cm-2电流密度的电压为1.53 V)。

高蓓宁[9](2021)在《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与成骨诱导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高锰含量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对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MC3T3-E1)活性的影响,研究其诱导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1.细胞培养实验1)BMSCs培养:取3-4周龄雌性SD大鼠,获取原代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至第3代,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表型。2)MC3T3-E1培养:MC3T3-E1购自北纳创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传代3次用作后续实验。2.体外实验探讨骨修复材料对细胞活性的影响1)直接接触法:分别将BMSCs、MC3T3-E1接种于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表面共培养1、7天,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情况,形态学变化,以及材料在DMEM培养基中浸泡7天后表面腐蚀形貌特征。2)间接接触法:制备纯Mg和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浸提液,构建细胞增殖、成骨微环境,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检测浸提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分别于含不同浓度浸提液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BMSCs和MC3T3-E1 1、3、5、7天,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分别对BMSCs和MC3T3-E1进行活死细胞染色,分析浸提液中离子浓度对BMSCs和MC3T3-E1活性的影响。3.体外实验探讨骨修复材料诱导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根据前述体外细胞活性实验研究结果,使用含25%浸提液浓度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分别培养BMSCs和MC3T3-E1 14天,使用q RT-PCR检测ALP、OCN、Col-I及Runx2的mRNA表达水平;培养BMSCs和MC3T3-E1 21天,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1.流式细胞术结果: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的第3代SD大鼠BMSCs高表达非造血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和CD90,低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CD45和CD11b,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BMSCs。2.SEM结果:1)细胞形态:SEM结果显示BMSCs和MC3T3-E1在纯Mg和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表面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粘附形态,其中,BMSCs和MC3T3-E1在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表面粘附形态优于纯Mg。2)腐蚀形貌:纯Mg和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浸泡于DMEM培养基7天后,纯Mg腐蚀较为严重,表面形成疏松多孔的膜状结构;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的腐蚀形貌表现为典型的点蚀和电偶腐蚀形貌,且材料腐蚀凹坑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扩展,最终形成裂纹。3.ICP-OES结果:纯Mg经完全培养基浸泡后释放金属Mg离子,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经完全培养基浸泡后释放金属Mg和Mn离子,且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释放金属Mg离子明显低于纯Mg,表明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生物腐蚀性能。4.CCK-8结果:间接接触法实验结果显示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对BMSCs和MC3T3-E1无细胞毒性。其中,25%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浸提液对BMSCs和MC3T3-E1的增殖促进作用最好,BMSCs培养7天后OD值低于阴性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3T3-E1培养7天后OD值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活死细胞荧光染色结果:纯Mg和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均有利于BMSCs和MC3T3-E1细胞增殖。其中,细胞培养第5天时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6.q RT-PCR结果:同纯Mg相比,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有利于ALP、Col-Ⅰ、OCN及Runx2的mRNA相对表达(P<0.01,具有极显着差异),表明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性。7.茜素红染色结果: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茜素红染色面积高于纯Mg,表明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的矿化程度优于纯Mg,有利于新生骨组织生长。结论:1.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具有比纯Mg更优异的耐生物腐蚀性能。2.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有利于BMSCs和MC3T3-E1粘附、增殖。3.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促进ALP、Col-Ⅰ、OCN、及Runx2的mRNA的表达,显着诱导BMSCs和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

许丹[10](2021)在《六氢-β-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机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二、E-1胶用于超声清洗机的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1胶用于超声清洗机的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概述
        1.2.1 传统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2 低维度碳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3 取向性碳纳米材料
    1.3 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中的能质传递机理
        1.3.1 电子传递强化基本策略
        1.3.2 离子输运与固液界面静电吸附机理
        1.3.3 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能质传递过程
    1.4 能质传递过程中的边缘效应
        1.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结构调控
        1.4.2 边缘效应及能源储存与转化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3 材料表征分析
        2.3.1 形貌结构分析
        2.3.2 材料构成分析
        2.3.3 表面光电特性分析
        2.3.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
    2.4 性能评价分析
        2.4.1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性能评价系统
        2.4.2 超级电容储能性能测试及应用平台
    2.5 数值计算方法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2.5.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简介
        2.5.3 建模、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调控及能质传递强化机理
    3.1 引言
    3.2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PECVD制备与边缘生长调控
        3.2.1 等离子体源的选择
        3.2.2 生长基底的选择
        3.2.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调控方法
    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研究
        3.3.1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表征
        3.3.2 PECVD法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基底适应性分析
        3.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模式与密度调控研究
    3.4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学与光电响应特性
        3.4.1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吸收性能研究
        3.4.2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行为研究
        3.4.3 石墨烯边缘光电场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3.5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电子结构与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
        3.5.1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
        3.5.2 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表征
        3.5.3 近场光诱导力显微表征
    3.6 本章小结
4 边缘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及光催化制氢研究
    4.1 引言
    4.2 GCN/NVG复合结构设计与限域制备
        4.2.1 目标结构设计
        4.2.2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石墨相氮化碳限域制备
    4.3 材料表征与分析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光学性质与表面浸润性表征
    4.4 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性能表征
        4.4.1 固载式光催化试验体系
        4.4.2 光催化活性与表观量子产率
    4.5 GCN/NVG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研究
        4.5.1 GCN/NVG复合材料电子结构
        4.5.2 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研究
        4.5.3 垂直取向石墨烯促进光催化机理
    4.6 本章小结
5 边缘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优化及电容去离子研究
    5.1 引言
    5.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
        5.2.1 技术背景
        5.2.2 性能指标
        5.2.3 电极材料
        5.2.4 共离子效应与电荷效率
        5.2.5 太阳光驱动/促进电容去离子相关研究
    5.3 光促进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5.3.1 电极制备与电容去离子试验系统
        5.3.2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4 光照吸脱附性能测试
    5.4 光照促进电容去离子机理研究
        5.4.1 基于光诱导力显微的边缘电场探测
        5.4.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研究
        5.4.3 基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富边缘电极构筑及滤波电容储能研究
    6.1 引言
    6.2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与表征
        6.2.1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
        6.2.2 电极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6.3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性能表征
        6.3.1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配制
        6.3.2 电解液物性表征
    6.4 基于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泡沫储能性能
        6.4.1 电化学表征方法
        6.4.2 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形貌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6.4.3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的交流滤波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一种Ba/Mg共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合成与其复合材料在骨修复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阳离子掺杂对于HA的改性
        1.2.1 一价阳离子
        1.2.2 二价阳离子
        1.2.3 三价阳离子
    1.3 PLGA应用现状
        1.3.1 纯PLGA支架
        1.3.2 PLGA聚合物支架
        1.3.3 PLGA陶瓷支架
        1.3.4 PLGA涂层
        1.3.5 PLGA纤维
        1.3.6 PLGA球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标及创新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创新
第2章 BA/MG@HA的合成及HA/PLGA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3 制备方法
        2.3.1 Ba/Mg共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2.3.2 Ba/Mg@HA/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测试和表征的方法
        2.4.1 粉末X射线电子衍射分析(XRD)
        2.4.2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ESEM)
        2.4.3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ICP)
        2.4.4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IR)
    2.5 结果分析
        2.5.1 Ba/Mg@HA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2.5.2 Ba/Mg@HA粉末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5.3 Ba/Mg@HA粉末的ESEM分析
        2.5.4 Ba/Mg@HA粉末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ICP)
        2.5.5 Ba/Mg@HA/PLGA复合材料的ESEM检测结果
        2.5.6 Ba/Mg@HA/PLGA复合材料的Micro-CT与 X-Ray检测结果
        2.5.7 Ba/Mg@HA/PLGA复合材料的接触角
        2.5.8 Ba/Mg@HA/PLGA复合材料的孔径分布
第3章 BA/MG@HA/PLGA复合支架的体外成骨效果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材料及试剂准备
        3.3.1 Ba/Mg@HA/PLGA膜的制备及消毒
        3.3.2 硅化玻片的制备
        3.3.3 溶液配置
        3.3.4 细胞系
    3.4 实验方法
        3.4.1 MC3T3-E1 细胞实验及材料准备
        3.4.2 MC3T3-E1 细胞的复苏和培养
        3.4.3 MC3T3-E1 细胞的计数
        3.4.4 Ba/Mg@HA/PLGA膜对于细胞增殖及Ba/Mg@HA浸提液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3.4.5 Ba/Mg@HA/PLGA膜对于细胞黏附的影响
        3.4.6 Ba/Mg@HA/PLGA膜的活死细胞染色
        3.4.7 逆转录
        3.4.8 Ba/Mg@HA/PLGA膜对于MC3T3 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9 使用RT-PCR反应基因的表达量
        3.4.10 Ba/Mg@HA/PLGA膜对于MC3T3 细胞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
        3.4.11 Ba/Mg@HA/PLGA膜对于MC3T3 细胞钙沉积的影响
        3.4.12 Ba/Mg@HA/PLGA膜对于MC3T3 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3.5 实验结果
        3.5.1 Ba/Mg@HA/PLGA膜对于细胞增殖的影响
        3.5.2 Ba/Mg@HA浸提液的细胞毒性
        3.5.3 Ba/Mg@HA/PLGA膜对于细胞黏附的影响
        3.5.4 Ba/Mg@HA的活死细胞染色
        3.5.5 Ba/Mg@HAPLGA膜对于MC3T3 细胞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5.6 ALP与AR观察细胞成骨分化与钙沉积
第4章 BA/MG@HA/PLGA复合支架的体内成骨效果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2.3 HE染色试剂步骤
        4.2.4 实验材料的合成
    4.3 实验方法
        4.3.1 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与消毒
        4.3.2 大鼠胫骨缺损模型的建立以及实验分组
        4.3.3 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
        4.3.4 天狼星红染色步骤
        4.3.5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icro-CT及 X-Ray结果评价
        4.4.2 动物组织切片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钴钼氧化物基异质结构用作能量储存和转化电极材料性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
        1.2.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展现状
    1.3 电催化析氧反应简介
        1.3.1 电催化析氧反应的工作机理
        1.3.2 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发展现状
    1.4 钴钼氧化物在能量储存与转化中的应用
        1.4.1 钴钼氧化物简介
        1.4.2 钴钼氧化物在能量存储方面的应用
        1.4.3 钴钼氧化物在能量转化方面的应用
    1.5 优化钴钼氧化物基锂电负极材料的常用方法
        1.5.1 形貌调控
        1.5.2 复合碳材料
        1.5.3 与硫及硫化物形成异质结构
    1.6 增强钴钼氧化物基催化剂OER性能的常用方法
        1.6.1 控制钴钼氧化物晶体结构
        1.6.2 形貌调控
        1.6.3 设计分级异质结构
        1.6.4 掺杂氧空位
    1.7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药品、设备、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设备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表征测试
    2.4 电化学测试
第三章 硫改性/聚多巴胺碳化复合钴钼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电极材料的制备
        3.2.2 电极制备和电化学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成分与形貌的表征
        3.3.2 锂离子电池性能分析
        3.3.3 循环阶段容量增强研究
        3.3.4 协同增强作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纳米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钴钼氧化物纳米片结构协同增强OER催化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成分与形貌的分析
        4.3.2 OER催化性能研究
        4.3.3 循环稳定性分析
        4.3.4 全水分解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引入氧空位增强钴钼氧化物/铜复合结构OER催化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成分与形貌的表征
        5.3.2 氧空位浓度的调节
        5.3.3 OER催化性能研究
        5.3.4 循环稳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等离子体纳米间隙阵列及光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1.1.1 传播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PSPR)
        1.1.2 局域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第二节 纳米间隙
        1.2.1 增强机理
        1.2.2 制备方法
        1.2.3 纳米间隙的应用
    第三节 纳米尖端
        1.3.1 增强机理
        1.3.2 制备方法
        1.3.3 纳米尖端的光学应用
    第四节 手性等离子体
        1.4.1 手性等离子体的定义
        1.4.2 手性等离子体的制备
        1.4.3 手性等离子体的应用
    第五节 本论文的选题及设计思路
第二章 集成“热点”: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流程简述
        2.2.3 时域有限差分(FDTD)模拟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
        2.2.4 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2.2.5 表征及仪器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柱阵列的结构参数
        2.3.2 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的制备及结构参数
        2.3.3 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的表面形貌
        2.3.4 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的电场分布
        2.3.5 月牙形纳米间隙阵列的光学性能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调谐圆二色性:手性纳米间隙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流程简介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3.1 手性纳米间隙的制备及结构参数
        3.3.2 手性纳米间隙的结构形貌表征
        3.3.3 圆二色性的光学表征
        3.3.4 FDTD模拟手性纳米间隙
        3.3.5 无间隙的双层月牙纳米结构的形貌及光学表征
        3.3.6 手性纳米间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3.3.7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标记检测手性对映体:异质手性纳米间隙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流程简介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4.3.1 异质手性纳米间隙的制备及结构参数
        4.3.2 异质手性纳米间隙的形貌表征
        4.3.3 异质手性纳米间隙的光学性能
        4.3.4 异质手性纳米间隙的FDTD模拟
        4.3.5 结合拉曼光谱识别区分手性分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含待发表)
致谢

(7)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化学能量转化装置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1.2.2 锌-空气电池简介
    1.3 氧还原和析氧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氧还原反应机理
        1.3.2 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1.3.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1.3.4 析氧反应机理
        1.3.5 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1.3.6 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1.3.7 氧电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原子Fe-N-C纳米球作为高效的非贵金属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需药品
        2.2.2 Fe-N-C催化剂的合成
        2.2.3 材料制备和表征所用到的仪器设备
        2.2.4 电化学活性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N-C纳米球材料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2.3.2.Fe-N-C纳米球催化剂的ORR和OER的催化性能分析
        2.3.3 Fe-N-C纳米球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效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和氧还原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需药品
        3.2.2 Co-N-C催化剂的合成
        3.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3.2.4 电化学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N-C催化剂的合成与特性分析
        3.3.2 Co-N-C催化剂的水裂解和ORR催化性能分析
        3.3.3 Co-N-C水分解和ORR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Fe-N-C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的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所需药品
        4.2.2 Fe_xCo_yNC催化剂的合成
        4.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4.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4.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xCo_yNC催化剂的制备和物理结构特性表征分析
        4.3.2 Fe_xCo_yNC样品的ORR活性和碱性锌-空电池性能分析
        4.3.3 Fe_xCo_yNC催化剂活性来源的理论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S 共掺杂石墨碳包裹Co_9S_8纳米颗粒作为可充放锌-空气电池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所需药品
        5.2.2 催化剂的制备
        5.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5.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5.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5.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o_9S_8@N,S-C催化剂的合成及理化表征分析
        5.3.2 Co_9S_8@N,S-C催化剂电化学活性分析
        5.3.3 Co_9S_8@N,S-C催化剂活性的理论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无金属N,S共掺杂碳材料作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所需药品
        6.2.2 N、S共掺杂碳的制备
        6.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6.2.4 电化学测量方法
        6.2.5 自制锌空气电池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6.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NS-C催化剂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6.3.2 ORR、OER和锌-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6.3.3 DFT计算阐明N、S 共掺杂碳的ORR/OER活性位点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8)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碳界面结构设计及电解水催化特性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解水催化原理
        1.2.1 HER催化原理
        1.2.2 OER催化原理
        1.2.3 双功能催化原理
    1.3 过渡金属硫化物研究进展
        1.3.1 过渡金属硫化物结构特性
        1.3.2 过渡金属硫化物电解水催化机理
        1.3.3 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合成方法
    1.4 Ni_3S_2/纳米碳界面材料研究进展
        1.4.1 Ni_3S_2/纳米碳界面材料制备进展
        1.4.2 Ni_3S_2/纳米碳界面材料电化学应用进展
        1.4.3 Ni_3S_2/纳米碳界面材料的先进设计策略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1.5.1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独创或新颖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与表征
        2.3.1 物相表征
        2.3.2 电化学测试
        2.3.3 理论计算
第三章 泡沫镍支撑硫化镍多相界面结构设计及电解水催化特性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以及前驱体准备
        3.2.2 Ni S/Ni S_2独立电极制备
        3.2.3 Ni_3S_2独立电极制备
        3.2.4 结构表征方法
        3.2.5 电化学测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表征
        3.3.2 电化学测量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i_3S_2纳米颗粒@三维石墨烯纳米片自支撑电极设计及电解水催化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材料
        4.2.2 合成材料
        4.2.3 材料表征
        4.2.4 电化学测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Ni_3S_2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管自支撑电极设计及电解水催化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样品制备
        5.2.2 结构表征
        5.2.3 电化学测量
        5.2.4 第一原理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氮掺杂Ni_3S_2纳米立方体@氮掺杂石墨烯自支撑电极设计及电解水催化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试剂以及前驱体准备
        6.2.2 N-Ni_3S_2@NG独立电极制备
        6.2.3 结构表征方法
        6.2.4 电化学测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电化学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获奖(项目)情况以及研究成果

(9)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与成骨诱导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磷酸钙涂层表面改性镁合金的研究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病例五
附件

四、E-1胶用于超声清洗机的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氧化锌粒径效应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J]. 王文悦,胡添湉,于丽华,马春云,孔范龙,王森. 环境工程学报, 2021
  •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D]. 徐晨轩. 浙江大学, 2021(01)
  • [3]一种Ba/Mg共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合成与其复合材料在骨修复中的研究[D]. 刘香笈. 吉林大学, 2021(01)
  • [4]钴钼氧化物基异质结构用作能量储存和转化电极材料性能探讨[D]. 张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5]等离子体纳米间隙阵列及光学性能研究[D]. 张蔚.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两种去抗原异种骨性能评价及修复大鼠颅骨缺损实验研究[J]. 李矛,白玉龙,李淼,周建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1(10)
  • [7]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D]. 吕丹丹. 广西大学, 2021(01)
  • [8]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碳界面结构设计及电解水催化特性调控[D]. 李泊林. 广西大学, 2021
  • [9]Mg-3Mn合金颌面骨修复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与成骨诱导性研究[D]. 高蓓宁.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10]六氢-β-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机理及其应用[D]. 许丹. 新疆大学, 2021

标签:;  ;  ;  ;  ;  

超声波清洗机使用E-1胶水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