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梯田作物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新建梯田作物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一、新修梯田作物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豪[1](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程谅,焦雄,邸涵悦,熊翱宇,郭忠录[2](2021)在《不同整地措施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文中认为了解不同整地措施的梯田果园土壤水分的时空异质性及影响机制对提升林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赣南小洋小流域脐橙果园开发示范区内的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坡面(优化整地坡面、粗放整地坡面、未整地荒草地坡面)和4种土地利用类型(优化整地果园、粗放整地果园、荒草地、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及主控地形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量在雨季表现为农地>粗放整地果园>优化整地果园>荒草地,果园之间无显着差异,其他土地利用之间差异均显着(P<0.05);在旱季为农地>优化整地果园>粗放整地果园>荒草地,荒草地和粗放整地果园土壤含水量大幅降低,要显着低于优化整地果园(P<0.05)。在不同坡位,雨季与旱季土壤含水量从坡顶到坡脚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趋势,且坡上、中、下部位的差异均很小。通过冗余分析也发现雨季和旱季土壤水分异质性的主控因子分别为坡位和土地利用类型(P<0.01),均通过表层(0~20cm)土壤来影响水分分布。整地措施对坡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提升明显,且显着提升了坡面在雨季对降雨的入渗能力,同时优化整地措施显着提升了梯田表层土壤在旱季的蓄水保水能力。研究结论可为区域内整地措施空间布局优化以及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苏鹏飞,高云飞,殷宝库,周珊珊,侯芳[3](2020)在《关于开展赵家坬旱作宽幅梯田水土保持监测的思考》文中提出以赵家坬旱作宽幅梯田建设项目区及其周边既有监测站点水土保持监测现状为基础,提出开展旱作宽幅梯田措施下的蓄水、保土、面源污染防治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指标监测的技术路线及建设内容,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旱作宽幅梯田措施下的水、土、肥等因子和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变化情况,科学分析梯田措施效益,以期为促进黄河中游建设旱作宽幅梯田提供依据。

祁宇麟[4](2020)在《黄土高原整地措施对植物群落根系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坡面整地和植被恢复是半干旱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核心手段,对于改善生境、优化植被结构、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探地雷达扫描、原位根钻取样、流域踏查和模拟降雨实验等多种技术方法,获取了大量详实数据。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整地措施(反坡台、鱼鳞坑、水平阶)和植物群落(油松、侧柏、山杏、柠条、苜蓿、荒草)对植物根系分布、土壤水分、养分、机械组成及植株水土保持能力的影响,量化了植物根系与土壤性质的互馈关系,对比了不同植物群落的水沙效应,从整地和植物根系角度探讨了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的优化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整地措施对于根系分布的影响显着(P<0.05)。在三种典型油松林整地措施中,水平阶总根系密度(18.14 kg m-2)显着高于鱼鳞坑(13.95 kg m-2)和反坡台(9.84 kg m-2)(0-400cm土层),且其细根参数(细根密度和细根形态学密度)最高,土壤水分、养分条件最好,土壤抗侵蚀力也最强,由整地措施导致的根系分布差异是其主要原因(P<0.05)。相对于粗根,细根更能改善土壤质量并有效提高深层土壤水分。受地形因素对资源再分配的影响,上坡位和中坡位细根参数显着高于下坡位(P<0.05),而不同坡位根系分布差异也有效减弱了坡面水分和养分空间异质性。同时,为适应水分胁迫,阳坡总根系密度更高,而阴坡细根更发达。(2)不同植物群落根系分布及其生态效应差异显着。其中,乔木(油松、侧柏和山杏)总根系密度、细根密度和细根形态学密度(细根长度密度、细根表面积密度和细根体积密度)均显着高于灌木(柠条)和草本植物(苜蓿和荒草)(P<0.05),且油松总根系密度和细根密度、侧柏细根形态学密度分别为最高。在各植物群落中,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细根参数均显着降低。受植物根系分布差异影响,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性质(土壤质地、养分、水分及抗侵蚀力)迥异。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植物根系(特别是细根)能通过渗透、分解、连接和分泌等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显着改善土壤质量并提高其抗侵蚀力,因而乔木群落土壤养分、水分条件及稳定性也最好。(3)不同整地措施下,各植物群落的养分含量均与土壤养分关系紧密。与地上枝条相比,细根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关系更为密切。其中,不同植物群落细根总氮含量为:灌木群落>草本群落>乔木群落,且随土层深度增加,乔木细根总氮含量显着降低,灌草细根总氮含量显着增加。细根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则为乔木群落最高,且灌草之间细根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均无显着差异,各乔木群落(油松、侧柏和山杏)细根碳、氮养分含量间也无显着差异(P<0.05)。(4)不同植物群落的根系对于产流产沙过程均有重要影响。典型关联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对径流侵蚀因子的解释度高于土壤性质,且径流侵蚀因子与土壤粒径分布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土壤养分显着负相关(P<0.01)。在植物群落地表覆盖度近100%时,减流减沙效益最佳,且随着地表覆盖度下降而下降。侧柏、苜蓿和冰草等不同植物群落的植株具体部位抗侵蚀能力差异显着,其中侧柏群落枝叶消减侵蚀力最强,而苜蓿植株各部位间减流减沙效益差异最小,其枯枝落叶的阻流作用最显着。植物地下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多样,且分布范围广阔,系统测定其空间分布难度很高。本研究阐明了不同整地措施下典型植物群落深层土壤剖面根系分布特征,明确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养分在植物体和土壤内的分配规律,定量揭示了植物地下根系和地表覆盖等不同部位的水土保持能力,是对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机理研究的补充、拓展和丰富,亦可为脆弱山地生态系统管理、土地整治技术优化及植被物种筛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与实践技术支持。

程谅[5](2020)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新修梯田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热资源丰富,但人地矛盾激烈,农业开发强度高。区域内林果开发管理粗放、措施布局单一,并且缺乏优化设计及针对性管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而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局影响着坡面的径流产生、降雨入渗以及蓄水保水能力,是提升林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梯田坡面水分时空分布的研究多针对于单一土地利用结构或梯田的类型,较少讨论整地措施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对坡面水文功能的影响。本文以小洋小流域内的脐橙开发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区域内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坡面(优化整地坡面TA、传统整地坡面TB、侵蚀劣地坡面CK)和4种土地利用类型(优化整地的果园A、传统整地的果园B、荒草地、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形因子调查、野外圆盘入渗试验、室内分析、并使用TDR进行土壤水分长期监测,研究了红壤侵蚀劣地开发成梯田果园后,地形改造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对坡面0~100 cm剖面内(0~20、20~40、40~60、60~80、80~10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入渗性能和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并结合CCA(典范对应分析)对影响土壤水分分布的主控环境因子进行评价;同时针对TA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对控制坡面养分流失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可为区域内土地利用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布局优化以及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这3个坡面中,各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Ks)、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砂粒含量、p H等土壤性质在不同的坡位(坡顶、坡上、坡中、坡下、坡脚)和土地利用类型中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和p H在不同土层间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荒草地整地后,土壤容重和黏粒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入渗性能显着提升(P<0.05),但两种梯田果园之间的差异很小;由于农地土壤黏粒含量最高,因此其土壤入渗性能最差。(2)在不同坡位间,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以及大孔隙状况均无明显变化规律;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果园A>果园B>农地>荒草地,且果园A与果园B之间的差异很小;同时两种梯田果园表层土壤中直径>0.5 mm大孔隙均要高于荒草地和农地,这些大孔隙是促进果园表层土壤水分入渗的关键。(3)在雨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农地(0.4088 m3/m3)>果园B(0.3227 m3/m3)>果园A(0.3078 m3/m3)>荒草地(0.2739 m3/m3),地形改造显着提升了土壤对降雨的入渗性能(P<0.05)。CCA结果表明,在雨季,土壤水分分布主要受到非毛管孔隙度的显着影响(P<0.05),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入渗性能的提升效果较弱;在旱季,不同土层间的土壤含水量差异较雨季有较大改变,同一剖面的土壤含水量从上至下呈递增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农地(0.3524 m3/m3)>果园A(0.1980 m3/m3)>果园B(0.1475 m3/m3)>荒草地(0.1380m3/m3),荒草地和果园B土壤含水量大幅降低,在旱季的含水量要显着低于果园A(P<0.05),农地受坡位影响下降幅度最小,旱季土壤水分分布主要受到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受土壤性质影响较弱。在不同坡位间,雨季与旱季土壤含水量从坡顶到坡脚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趋势,且3个坡面的坡上、中、下部位的差异均很小,而在旱季各坡位土壤含水量变异性要明显大于雨季。在整个观测期间内,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孔隙度、机械组成等环境因子的显着影响(P<0.05),而环境因子对深层土壤的影响较弱。(4)TA坡面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幅度从坡顶至坡脚呈逐渐降低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表现为荒草地>果园>农地,在不同土层从上至下总体呈逐渐降低趋势;在大降雨量(42.0 mm/d)下,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主要受土壤初始含水量的控制,小降雨量(24.2 mm/d)下主要受Ks和非毛管孔隙度控制;坡顶荒草地存在较小壤中流,而果园在40 cm土层处存在较不透水层,无壤中流的出现。本研究中侵蚀劣地坡面修整为梯田后,土壤入渗性能和水分均得到显着提升,梯田内布设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提升了土壤在旱季的蓄水保水能力。说明TA坡面类型的土地利用结构设计以及优化整地措施均明显提升了林果产业开发的生态效益。

金忱[6](2020)在《旱科威保水剂在吉林省玉米、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保水剂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具备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的一种新型节水材料,也被称为高分子吸水剂或高分子吸水树脂。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是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L.)Merr)等作物的主产区,但水热资源分布不均,水分利用效率和增产空间较大。本研究以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和室内苗期水分应用试验为基础,结合作物生长情况和不同气候区特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为发展抗旱节水农业以及保水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农用保水剂旱科威具有较好的吸液倍率和吸水保水能力,可短时间内迅速吸水至最大吸液量的一半以上,且可保持水分长达17小时以上,重复吸水次数可达20-50次以上。随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其在土壤中的吸水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玉米在半干旱和半湿润水分条件下施加保水剂对出苗率、出苗日期、苗期株高、叶龄、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全株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干旱条件下施加保水剂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而大豆仅在半湿润条件下施加保水剂对上述指标有促进作用,而干旱条件和半干旱条件均存在抑制作用。3.在半湿润区直接施加保水剂时,玉米和大豆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相对叶绿素含量、根系数量、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全株干重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有一定提高。且施加保水剂后,玉米的穗位高、穗位系数、茎粗系数、抗倒性以及大豆的田间出苗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收获指数有提高的趋势。施加保水剂使玉米和大豆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64%和18.6%,并且可使大豆经济效益提高10%。4.在半干旱农业区保水剂与滴灌结合的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最明显,株高、穗位高达显着差异,茎粗、穗位系数、相对叶绿素含量也有所提高。在浅埋滴灌和膜下滴灌基础上施加保水剂可提高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88%和4.67%。并且浅埋滴灌施加保水剂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可使投产比增加2.44%。5.结合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在半湿润雨养农业区更适宜对大豆施加保水剂,可使大豆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较大提升。种植玉米施加保水剂对生长和产量有积极作用。在半干旱灌溉农业区保水剂适宜与浅埋灌溉方式进行结合使用,可使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

吕惠洁[7](2020)在《陕北丘陵区不同地形位置土壤水分分布与动态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与生态建设的重要因子。由于土壤水资源不足和土壤侵蚀严重,该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探究不同尺度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植被恢复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破碎地形区坡沟系统为例,通过对0150 cm土层5个深度的土壤水分长期开展持续性监测,研究不同地形条件和观测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并通过染色示踪试验,尝试对土壤中优先流发生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其大小在不同地形条件表现为:坝地>沟坡>沟缘>西坡,各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CV)的数值范围为63.197.5%。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粘粒含量、容重、全钾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与粉粒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四种地形条件下土壤有效水含量大小顺序为:坝地>沟缘>沟坡>西坡,CV变化于50100%之间,均为中等变异。4种地形条件下各土层土壤存在显着性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干燥化程度降低,100150 cm土层没有出现干燥化现象。060 cm土层土壤的干燥化程度受季节性影响较为严重,随着降水的补充土壤干燥化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沟缘、沟坡和西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干燥化现象,其中西坡干燥化程度最为严重。(2)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具有相似性。坝地土壤储水量最高,小于60 cm深度的土壤储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60 cm深度可初步作为是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作用深度。当土层深度大于60 cm时,地形因素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较为突出。在时间序列上,各土层土壤储水量与其上层土壤储水量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土壤储水量存在自相关关系,015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土壤储水量不同地形下自相关性差异不大,但分开每层土壤储水量的自相关性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3)沙质土壤中水分运动模式是复杂的,不均匀的,水分更倾向于通过大孔隙快速运移到更深层的土层内部,形成优先流,并在均匀结构的砂土中容易形成形态特征明显的非均质指状流。土壤自身特性影响优先流特征。

丽达[8](2020)在《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功能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梯田农业与乡村的生态生产密不可分,也是中国特色的农业景观的典范,其内涵与我国提出的“美丽乡村”概念一脉相承。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转型发展和综合生态效益的提升,以及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使梯田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之一。这对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旅游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角度多学科交融,分析了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要素及国内外典型梯田营造特征,并以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生态性、可观赏性的旱作梯田农业观光园。理想的梯田景观是人地耦合的生命共同体,需要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互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梯田研究现状基础上,从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硬质景观要素和景观形态格局等方面对国内外典型梯田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利用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理论对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结合项目区实际的土地利用类型,立足“山-水-林-田-人”的理念,按照生态系统耦合原理,在实施综合治理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梯田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多渠道的产业链,本方案考虑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性能,建设和发展增值化的现代农业,以及展示农业景观文化,对景观要素的设计和格局做合理化调整。通过对农业资源和景观游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展示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以“一轴,三带,六区,多点”布置结构,因地制宜对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建设创造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生景观融合的梯田农业观光园。本研究成果对梯田生态景观的开发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参考,不仅提升梯田观光审美性和生态效益,也为有效保持和维护梯田面貌并促进其可持续发挥提供思路。

蓝郭华[9](2020)在《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措施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秦巴山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之一,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治理为主,对经济、社会、生态和景观的综合效益还需继续提升。近自然水土保持是以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模仿自然发展规律而进行措施布设,从而充分发挥措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促进措施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自然理念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原则,构建了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评价体系,并对秦巴山区典型坡耕地治理措施进行近自然程度评价。结论如下:(1)以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措施的概念和特征,并将其与传统坡面治理、植被恢复、工程措施和柔性治水等理念进行辨析,辨明了近自然水土保持的特点。近自然水土保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水土保持措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研究了近自然水土保持的思想起源、理论基础、内涵和原则。近自然水土保持的治理理念以生态修复为主,是传统水土保持在生态和景观等方面的提升;以水土保持学、水文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美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拓展了传统水土保持在措施建设、植被空间格局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内容。同时提出了侵蚀最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原则和乡土物种为主的基本原则,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提供指导。(3)构建了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陕南地区进行实地应用。从水土保持功能、近自然程度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筛选出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饱和含水量、物种数量、植物群落的地域性特征、植被盖度/植被郁闭度、植被长势和植物群落与整体环境协调性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具有3个层次,16个指标的近自然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应用到秦巴山区的典型坡耕地治理措施的评价中,调查的33个样地综合评分在0.54-0.87之间,集中表现为良好、中等水平。综合评分中梯田评分较低,表明目前梯田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和测评结果较为理想,研究成果可以为近自然水土保持的理论、评价和措施实施提供借鉴和思路。

丁新辉[10](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二、新修梯田作物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修梯田作物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不同整地措施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点位选择
    1.3 土壤含水量监测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区降雨量监测情况
    2.2 不同坡面和坡位在雨季和旱季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2.3 不同土层在雨季和旱季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2.5 不同季节土壤含水量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与坡位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3.3 剖面尺度上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 结论

(3)关于开展赵家坬旱作宽幅梯田水土保持监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建设原则
    (1)典型性原则。
    (2)充分利用既有原则[4]。
    (3)自动化原则。
3 技术路线
4 监测内容与方法
    4.1 蓄水效益监测
        (1)土壤水分、有效持水量监测。
        (2)雨水利用率监测。
        (3)洪水流量监测。
        (4)地表径流量监测。
    4.2 保土效益监测
    4.3 面源污染防治监测
    4.4 社会经济效益监测
5 建设内容
    5.1 监测点设施建设
    5.2 仪器设备配备
    5.3 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6 结 语

(4)黄土高原整地措施对植物群落根系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黄土高原目前主要的生态问题及成因
        1.1.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根系的生态功能
        1.2.2 整地措施的生态效应
        1.2.3 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植被及土壤状况
        2.1.5 整地工程与水土保持措施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布设
        2.2.2 样品采集
        2.2.3 样品分析方法
        2.2.4 气象资料获取
        2.2.5 模拟降雨实验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整地措施和植物群落对根系分布的影响
    3.1 油松在不同整地措施下的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差异
        3.1.1 总根系密度分布差异
        3.1.2 细根密度分布差异
        3.1.3 细根形态学密度分布差异
        3.1.4 坡位对根系分布的影响
    3.2 不同植物群落的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差异
        3.2.1 总根系密度分布差异
        3.2.2 细根密度分布差异
        3.2.3 细根形态学密度分布差异
        3.2.4 坡向对根系分布的影响
        3.2.5 小流域气候差异对根系分布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整地和植物根系对土壤属性及其抗侵蚀力的影响
    4.1 不同整地措施中植物根系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1 不同整地措施下的土壤质地差异
        4.1.2 不同整地措施下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差异
        4.1.3 不同整地措施下的土壤抗侵蚀力差异
        4.1.4 植物根系与土壤性质关系
    4.2 不同植物群落根系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2.1 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质地差异
        4.2.2 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差异
        4.2.3 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抗侵蚀力差异
        4.2.4 植物根系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整地措施下植物养分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5.1 土壤剖面中根系碳氮含量的垂直分布
        5.1.1 不同整地措施下根系碳氮含量的垂直分布差异
        5.1.2 不同植物群落根系碳氮含量的垂直分布差异
        5.1.3 坡向和降水量对植物根系碳氮含量的影响
    5.2 不同植物群落的枝条碳氮含量差异
    5.3 土壤碳氮和植物养分间的互作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植物根系与地上覆被的水土保持效应
    6.1 实验方法
        6.1.1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介绍
        6.1.2 模拟降雨小区简介及设置
        6.1.3 样品收集及处理办法
        6.1.4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6.2 植物群落在不同雨强下的产流产沙响应
        6.2.1 不同雨强与径流侵蚀因子间关系
        6.2.2 不同植物群落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6.2.3 不同植物群落对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6.3 植物根系与产流产沙过程的关系
    6.4 植物不同部位的减流减沙效益差异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南方红壤丘陵区新修梯田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
        1.2.2 雨季和旱季的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差异
        1.2.3 土壤水分对降雨的的响应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研究区侵蚀劣地整地模式
        2.1.3 点位选择
    2.2 试验方法
        2.2.1 圆盘入渗试验
        2.2.2 原状土柱入渗试验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4 土壤含水量长期监测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坡面的土壤理化性质
    3.1 土壤理化性质概况
        3.1.1 土壤理化性质描述统计量
        3.1.2 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分布概况
    3.2 不同坡面的土壤物理性质
        3.2.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3.2.2 土壤饱和导水率
        3.2.3 土壤机械组成
    3.3 不同坡面的土壤化学性质
        3.3.1 土壤有机质含量
        3.3.2 土壤pH
    3.4 各指标之间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5.1 坡位之间的土壤性质差异
        3.5.2 土层之间的土壤性质差异
        3.5.3 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土壤性质差异
    3.6 小结
4 不同坡面上的表层土壤入渗特征
    4.1 不同负压下表层土壤导水性能的差异
    4.2 表层土壤大孔隙状况
    4.4 讨论
    4.5 小结
5 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
    5.1 研究区内降雨量概况
    5.2 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5.2.1 不同坡位在雨季和旱季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5.2.2 不同土层在雨季和旱季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5.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雨季和旱季的土壤含水量差异
        5.2.4 土壤含水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 优化整地坡面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5.3.1 代表性降雨事件的基本特征
        5.3.2 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特征
    5.4 讨论
        5.4.1 坡面尺度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5.4.2 剖面尺度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5.4.3 整地措施对侵蚀劣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4.4 不同季节内土壤含水量主控因子
        5.4.5 优化整地坡面土壤含水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旱科威保水剂在吉林省玉米、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1.1.2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的现状
    1.2 国内外保水剂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保水剂的研究概况
        1.2.2 保水剂的作用原理
        1.2.3 保水剂的理化性质
        1.2.4 保水剂保水性能的相关指标及测定方法
    1.3 保水剂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1 保水剂在农业中的应用机理
        1.3.2 保水剂在农业中的施用方法
        1.3.3 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及对作物苗期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指标测定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保水剂性能测试
        2.5.2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施用保水剂对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湿润雨养农业中的应用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3.3 试验指标测定及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2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3.4.3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4.4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根系特性的影响
        3.4.5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植株干重的影响
        3.4.6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3.4.7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病虫害倒伏抗性的影响
        3.4.8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半湿润雨养农业区施用保水剂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干旱灌溉农业中的应用
    4.1 试验区概况
    4.2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4.3 试验指标测定及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加保水剂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4.2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加保水剂对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3 不同灌溉方式下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4.4.4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加保水剂对半干旱区域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及对作物苗期的影响
    5.2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湿润雨养农业中的应用
    5.3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干旱灌溉农业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1.1 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及对作物苗期的影响
        6.1.2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湿润雨养农业中的应用
        6.1.3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干旱灌溉农业中的应用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陕北丘陵区不同地形位置土壤水分分布与动态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1.2.2 土壤优先流
    1.3 研究内容
        1.3.1 不同地形条件土壤水分变化
        1.3.2 土壤储水量的分布格局
        1.3.3 土壤干燥化及影响因素
        1.3.4 土壤优先流产生及其特征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水分长期定位监测
        2.2.2 优先流染色试验
        2.2.3 探头标定及水分参数计算
        2.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5 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地形条件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
    3.1 坡面土壤水分基本变化特征
    3.2 不同地形条件对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
    3.3 土壤有效水的变化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深度变化与观测时间对土壤储水量分布格局的影响
    4.1 不同深度范围土壤储水量的分布
    4.2 不同深度之间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
    4.3 长时间序列土壤水分的自相关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地形条件土壤干燥化及其影响因素
    5.1 不同地形条件土壤的干燥化程度
    5.2 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作用
    5.3 小结
第六章 土壤水分补给机制的探索——以优先流为例
    6.1 优先流特征的定量描述
    6.2 优先流类型的划分
    6.3 土壤性质对优先流特征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8)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梯田研究动态
        1.3.2 国内梯田研究动态
        1.3.3 农业景观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认知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梯田
        2.1.2 梯田农业
        2.1.3 观光农业
        2.1.4 梯田农业观光园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景观设计学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4 景观美学理论
    2.3 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要素
        2.3.1 自然景观要素
        2.3.2 社会环境要素
        2.3.3 景观设计要素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梯田营造解析
    3.1 国外梯田营造研究
        3.1.1 古印加梯田营造分析
        3.1.2 意大利五渔村梯田营造分析
    3.2 国内梯田营造研究
        3.2.1 太行山区土石梯田营造分析
        3.2.2 黄土高原土坎梯田营造分析
        3.2.3 南北水旱梯田营造对比分析
    3.3 总结
第四章 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环境与空间布局解析
    4.1 项目概况
        4.1.1 背景与政策分析
        4.1.2 区位与交通分析
    4.2 前期分析
        4.2.1 气候特征分析
        4.2.2 地形与水文特征
        4.2.3 自然资源特征
        4.2.4 社会资源特征
    4.3 王金庄梯田空间布局特征
        4.3.1 梯田与聚落发展
        4.3.2 梯田形态格局
    4.4 SWOT分析
第五章 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5.1 规划原则与设计策略
        5.1.1 设计原则
        5.1.2 设计理念
        5.1.3 设计策略
        5.1.4 规划目标
    5.2 规划设计定位
        5.2.1 总体定位
        5.2.2 规划结构
        5.2.3 功能分区规划
    5.3 梯田农业观光景观设计
        5.3.1 空间格局优化
        5.3.2 景观廊道布局
        5.3.3 道路交通规划
        5.3.4 修复治理设计
        5.3.5 植物景观设计
    5.4 专项设计
        5.4.1 视觉标识设计
        5.4.2 生态构筑物设计
        5.4.3 照明规划设计
        5.4.4 梯田智慧设施设计
        5.4.5 基础设施设计
        5.4.6 产业与活动规划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品集

(9)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措施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秦巴山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耕地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1.2.2 “近自然”研究进展
    1.3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2.1 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概念
    2.2 近自然水土保持与传统坡面治理的辨析
    2.3 近自然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的辨析
    2.4 近自然水土保持与工程措施的辨析
    2.5 近自然水土保持与柔性治水的辨析
    2.6 小结
第三章 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理论基础
    3.1 思想起源
    3.2 理论基础
    3.3 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内涵
    3.4 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原则
    3.5 小结
第四章 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的评价方法
    4.1 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 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指标的选取
        4.1.3 指标的权重确定
    4.2 评价指标的获取方法
        4.2.1 水土保持功能
        4.2.2 近自然程度
        4.2.3 效益
    4.3 评价指标的分值
    4.4 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
    4.5 小结
第五章 典型区域的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评价应用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气候条件
        5.1.3 地形地貌
        5.1.4 土壤条件
        5.1.5 水文条件
        5.1.6 植被状况
        5.1.7 水土流失状况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选择
        5.2.2 数据采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水土保持功能
        5.3.2 近自然程度
        5.3.3 经济效益
    5.4 综合评价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建议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2.1.1 评价目的
        2.1.2 被评价对象
        2.1.3 评价者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2.1.5 权重系数
        2.1.6 综合评价模型
        2.1.7 评价结果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2.3.1 事前评价
        2.3.2 事中评价
        2.3.3 事后评价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2.4.1 确定研究范围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3.3.1 小区布设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3.3.3 典型相关分析
        3.3.4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4.1.1 治沙沙障比选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4.3.1 评价对象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4.4 小结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指标体系建立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研究方法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6.3.1 数据来源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新修梯田作物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2]不同整地措施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J]. 程谅,焦雄,邸涵悦,熊翱宇,郭忠录. 土壤学报, 2021(06)
  • [3]关于开展赵家坬旱作宽幅梯田水土保持监测的思考[J]. 苏鹏飞,高云飞,殷宝库,周珊珊,侯芳. 中国水土保持, 2020(12)
  • [4]黄土高原整地措施对植物群落根系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D]. 祁宇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南方红壤丘陵区新修梯田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D]. 程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旱科威保水剂在吉林省玉米、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D]. 金忱. 吉林大学, 2020(08)
  • [7]陕北丘陵区不同地形位置土壤水分分布与动态的试验研究[D]. 吕惠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 丽达.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9]坡耕地近自然水土保持措施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秦巴山区的应用研究[D]. 蓝郭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标签:;  ;  ;  ;  ;  

新建梯田作物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