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名词的两种常见用法

抽象名词的两种常见用法

一、抽象名词的两种常见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查飞能[1](2019)在《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文中认为商周青铜器自名是时人对青铜器的命名,由专名和修饰语组成,用于说明青铜器名称、用途及性质等。青铜器研究肇始汉唐,至宋代成为专门学问,尤以定名为主,而青铜器自名是定名的基础。然青铜器功用扩大、器类关系、地域文化、古人分类思想及礼制等均对时人命名青铜器产生重要影响,以致商周青铜器自名数量庞大、称谓复杂,既有纷繁多样、写法奇特的专名,又有丰富的修饰语以限定用途与性质。纵观以往成就,商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已有较丰富成果,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更有疑难问题的长期性研究。但学界相关研究运用的自名资料却并不多,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绝大多数自名之字尚未得到关注。为深入发掘商周青铜器自名在古器物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分类统计与整理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进而展开系统疏证,藉此发挥金文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全文主体分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主要是逐一对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分类整理与疏证,对一些疑难文字作出分析与考释。本部分由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共4类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组成,容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容器共4类。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由常见容器共名、食器、酒器、水器、杂容器等5部分组成。常见容器共名分动词、名词名物化的共名和异器同铭导致的共名2种情况。食器有鼎、高、(?)、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共11种;酒器有爵、尊、觚、壶、卣、罍、锣、(?)、缶、瓿、罐、同、杯、卮共14种;水器有盘、盉、匜、鉴共4种;杂容器有盛饭器、食器盖、炉盘、杂饮器、杂量器共5种。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由钟、缚、铃、铎、钲、籴共6类组成。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由戈、戟、矛、剑、铍、斧钺、杂兵共7类组成。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由衡器、符节、车马器、器座、钩类器、门锩、匕、俎等组成。自名专名疏证之时尤其注意多角度解读自名文字,探究疑难自名,以补证旧说、提出新说。文中或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或结合青铜器器型特征解释,或结合青铜器器类之间的组合、更替、相生、派生关系对自名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或注重古文字音韵通假方面的证据,或注意礼仪、祭祀意义的动词、名词名物化成为自名现象,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系统疏证。举凡重要的自名专名疏证有:鼎自名方、合、填、甾、枳、鬻、(?)(鲧鼎),簋自名(?)(簋)、衡、即((?))、(?)、(?),盨自名(?)(盨)簋、(?)、诌、匜,豆自名(?)、(?)、敦、钲,盆自名益,壶自名(?)((?))、(?)(镬)、盏、牟,匜自名(?)、(?),镈自名(?)、,钲自名(?),(?)自名(?),戟自名(?)、(?)、(?)、(?),戈自名镐、(?),斧钺自名(?)、就,剑自名锃、(?)。下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是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依据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的主要用途及性质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展开全面分类与整理,然后逐一对各类自名修饰语进行综合疏证,考释疑难杂字,以此加深对商周青铜器性质、用途的进一步认识。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本章由特征类、祭祀类、荐献类、膳饮类、宴飨类、盥洗类、置用地类及其他共8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反映青铜器性质、盛装、形制及大小与数量的限定性语言。祭祀类是用各种祭祀或祭祀方式之字来表明青铜器用于某种祭祀。荐献类是用具有荐献义的字来限定青铜器用于进献、馈食场合。膳饮类又分粢盛、膳牲、制作膳食、备置膳食、酒饮等5类自名修饰语,主要是反映日常膳饮的字词。宴飨类是用与宴飨或具有宴飨之义的字以体现青铜器用途。盥洗类主要是限定青铜器净洗用途的修饰语。置用地类包括宫室、庖厨及其他使用地等限定性字词以体现青铜器使用场合、摆放位置。其他一类是不宜归入以上七类的自名修饰语。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声律与其他两类组成。声律类是乐器重要自名修饰语,起着说明乐器声音或声音特征与演奏乐律的作用。其他一类包括演奏方式、性质与用途等限定性修饰语。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特征类、使用对象类、击杀持执类及其他共4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限定兵器性质、长短、大小与数量的修饰语。使用对象类分基层士兵、军制单位两种情况。击杀持执类包含兵器击杀用途与持执方式2类修饰语。其他一类包括兵器制作工库、置用地、使用、者精神意志等修饰语。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包括材质、数量、置用地等,因量少而附于文末。自名修饰语疏证之时,对一些疑难杂字亦基于各类青铜器性质、用途进行重新解读和多角度分析,如会、(?)、叀、造/佶、(?)、簟(寻)、御、锣、(?)(孰—熟)、(?)((?)—熟)、(?)、曲(区)—(?)、(?)、米宫、行、(?)、林/大林等。

毛志萍[2](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许红菊[3](2012)在《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现代修辞学的观点,只要是在运用语言,就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修辞即等同于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词义的演变、词语形式的产生及替换等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索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了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理论体系;(2)论述了各种具体修辞方式及修辞现象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和表现;(3)考察了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历时演变过程,并对同一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搜集、归纳和总结;(4)对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全文共有12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对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总述,包括“修辞理论基础”、“汉语词汇发展理论基础”、“语言运用、修辞创新、词汇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的条件和过程”等。接着我们分为积极修辞和一般性修辞上下两篇对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加以了论述。第三章到第八章为上篇,分别论述了夸张、移就、转类、仿拟、双关、断取、连及、通感这八种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为下篇,分别从“词语的搭配组合”、“句式的选用”、“汉语韵律修辞”三个方面论述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为总结,包括研究得出的结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本文将“修辞”定义为“语言的运用”,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全文,做到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首次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也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以期构建完整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系统。积极修辞部分作为对前人研究的补充重点考察了以往在词汇发展方面被关注不多的辞格,如夸张、双关、移就、断取、连及等等。2.注重从历时角度描述揭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具体过程。本文不仅仅限于将各种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现象进行罗列归类,而是致力于探索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动态演变历程,以词汇发展各个阶段的历时语料作为依据,注意对修辞行为发生伊始时的原始语境的挖掘,力求将修辞作用下的具体词汇发展演变过程客观呈现出来。3.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和想法。如我们主张将动词、形容词在词形不变即不增加任何形式标记的前提下用作主宾语且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视作为动词、形容词转类为名词,并将这种类型纳入到修辞转类的范畴。又如我们对仿拟修辞与仿拟造词法加以了区分,认为两者在运用的目的与动机、创造出的形式的性质、概念表达的情况、关联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由此而导致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方式、过程和程度均有所不同。我们指出仿拟造词法是由仿拟修辞发展而来的,其近些年来的盛行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并预测其在未来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对过去认为的一些双关影响词义发展的例证加以了否定,指出它们要么是通过隐喻引申形成的,要么只是象征意义而并非词汇本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双关影响词汇发展的条件和范围,并以具体例证论证了真正由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的现象。关于“连及”修辞现象,我们分析了其与偏义复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指出不是所有的偏义复词都是由“连及”发展而来的。如“动静”一词就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一个“连及”的过程,它实际上是由反义并列词组通过概括正反两极的意义固化而来的,“动静”偏义是在其已经完成词汇化以后。我们还首次把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将韵律修辞分为了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了分析与论述。

金任顺(Kim Im Soon)[4](2019)在《汉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中最具特色的词类之一,同时也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其中,“形状量词”是在语义上能够体现形状特征的一类量词,这类量词和名词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性。本文从现代汉语量词系统中选取了十四个语义相近的形状量词作为考察对象,具体考察它们的语义特征和搭配规律,并进一步了解语义相近的形状量词的异同点。全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总结与本文相关的前人的量词研究成果,并且简述了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和语料来源,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回顾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的一些概念。首先总结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的特点;其次总结汉语形状量词和韩语形状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然后探讨汉语形状量词和相应的韩语形状单位名词之间的异同点。并对汉韩语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进行探讨,以此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点状量词。本文选取“颗”“粒”“滴”这三个量词,分析了它们的语义特征和搭配的差异,发现它们在语义上虽然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使用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四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线状量词,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为了进一步考察,本文选取了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条”“根”“道”“丝”“股”这五个量词,考察了这些汉语线状量词的语义特征和所搭配对象的差异。第五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面状量词。本文选取“张”“面”“片”“块”这四个量词进行分析,发现它们都具有平面形状,所以有些名词性成分可以互换搭配使用,但也有一些名词性成分不能随便互换使用。因此,本文分析了这些量词的语义特征和搭配的特点,试图找到它们在使用上的差异。第六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体状量词。本文选取“块”“团”“堆”这三个量词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立体性都比较强。因为这三个量词所搭配的名词性成分的范畴并非是完全独立,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所以进一步考察了它们之间的语义特征和搭配对象的差异。第七章主要是对比分析汉语形状量词与其相对应的韩语形状单位名词之间的差异,如,体积小的“?(al)”、“?(tol)”、“??(bangwool)”;长条形的“??(gadak)”、“??(gaebi)”、“??(joolgi)”;平面形的“?(jang)”、“?(myeon)”;立体性的“??(ogak)”、“??(deongyi)”、“???(moodeogi)”。本章在前文对汉语形状量词所搭配名词性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比汉语形状量词和韩语形状单位名词所搭配名词性成分的使用差异。第八章是结语,包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说明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唐革亮[5](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王依娜[6](2018)在《西周金文句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周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上承商代,下接春秋战国,时间近三百年,西周汉语研究是上古汉语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相比西周传世文献,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出土文献——西周金文虽然数量巨大,语料内容庞大,但是研究却相对薄弱。已有研究存在使用语料不够全面,运用的语言学理论不够新颖,方法上以举例为主,少有穷尽描写和研究等问题。随着西周金文语料的增多,考释水平的提高,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西周金文的句法研究,尤其是一些特色句式的研究也亟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后新发表的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针对语料封闭性特点,借鉴了专书语法研究之方法,对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并在定量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同时以历时比较的方法进行历时关照,深入研究各类句式发展脉络。论文细致考察了西周金文的判断句、有字句、在字句、兼语句、与格句式、连动式、并列式等7种重要句式,结合西周传世文献、殷墟甲骨卜辞、春秋战国时期语料,分析了上述7种句式的历时演变面貌,并借鉴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认知语法、语义地图等理论依次探讨了殷商西周时期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和语用策略、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西周金文在字句的语义类型、兼语句与使动表达之关系、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的句式演化以及语义地图等一系列问题。

姜海艳[7](2020)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文中认为“形式动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具有跨越古今、横亘中西的共性。然而对形式动词研究,从国外的“从属动词”“空泛动词”“轻动词”等,到国内的“傀儡动词”“虚化动词”“形式动词”等,其语言学身份定位和功能定位却至今仍不明确。本文从事件语义范畴的视角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观点,建立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并对该范畴从客观世界到认知世界,再到语言世界的层层实现的过程和机制做出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形式动词在语言里的本质地位,是作为高度抽象的动作义动词,完成对“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与形式动词研究有关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都可以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框架内得到系统性的解答。全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为后续研究做基础性准备。本文以阐释“人如何用语言表达抽象动作事件——以‘事件实体’为虚拟支配对象的事件”为目标,尝试采用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线,由人类普遍具有的、有关动作事件的认知基础和语义构成出发,建构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明确其语言表征形式,并概括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第二章是形式动词的研究综述。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动词的相关研究成果中。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以往学界对形式动词的研究,由于多从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等偏形式化的理论视角切入,因此在形式动词的意义、词类归属、形式动词的功能及双事件的句法整合等方面都遗留了很多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对形式动词的研究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以语义为根,从事件语义范畴的建构出发,穷尽式地搜索其可能的表达形式,讨论它们的认知机制、符号化机制、线性序列机制,进而探索抽象动作事件义的表达路径,从而为形式动词的意义、句法、语用相关现象和问题,找到一种合理性的解释。第三章,从事件语义视角出发,构建起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包括范畴意义、构成要素、语义特征、分类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我们将抽象动作范畴语义内涵表述为“主体对某事物施加或施行了某种行为”,对其事件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取;概括了抽象动作事件的三个语义特征“及动性”“虚拟支配性”“双事件表达性”,这三个语义特征从内涵意义上决定了抽象动作事件动作义的高度“抽象性”;根据“对象”要素的有无,将抽象动作事件分为“抽象施加动作事件”和“抽象施行动作事件”;最后,区分了抽象动作事件和具体动作事件在对事件的表达上的三点的不同:“整事凸显性”“规划程序性”“对象的衔接性”,并进一步明确了二者形成的认知机制的差别。第四章,本章我们结合抽象动作范畴的语义特点及相关词典释义,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的符号表征形式,其中抽象施加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进行、做/作(出)、给出、提出、发出,抽象施行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进行、做/作、搞、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符号化的机制,包括公共语义因子提取、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方式、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原形式(具体的“做”义类和具体的“给”义类),而符号化的方式是形式扩展和语义增值。从而为下一步,语言表征形式的深入研究及汉语形式动词的性质、功能定位,类义与个性义,形式义与非形式义的深入探讨奠定理论基础。第五章,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汉语形式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系统的解释。首先,在上一章表征形式符号化机制基础之上,建立了汉语抽象动词类,探讨了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理据、方法、标准及结果,明确了形式动词在汉语动词系统里的地位:作为动作动词的下位类别“抽象动作词”,与“次抽象动作词”和“具体动作词”相对,其本质功能就是表征“抽象动作事件”;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以往形式动词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解释,包括形式动词的系统价值,抽象义与具体意义,类义与个性意义的分合;用语素的区别性特征、语法化的保持原则、语义蕴含及潜在语义在组合中的激活等理论,对形式动词成员的抽象度、语体色彩、宾语的选择性等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解释。第六章,本章我们在事件核心要素数理排列的基础上,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范畴可能的话语形式序列,以此为参照,结合语言经验,依托北大CCL语料库,对汉语中可能存在的抽象动作事件的语义配列及典型话语形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分类,概括出包括主体先行序列、对象先行序列、动作先行序列和行为先行序列,4个大类的19种语义配列及29种典型的话语形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倾向性规律,即: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一致的话语形式,一般可以无标记序列化;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相反的话语形式,一般倾向于有标记表达。第七章,讨论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向话语层面映射的过程及机制。话语形式的形成包括要素的提取、要素的指称、要素的排列三部分,分别找出对应于三个过程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具体可表示如下:要素提取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事件的概括层级、言前语境的给定;要素指称形式选择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抽象动作事件语义内涵和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话语形式生成环节,影响因素主要有原型及物事件的规则主导、图形与背景交互的凸显和语篇衔接、连贯与对照;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正是在以上三次选择过程中相关制约因素和规则的限定下,经过言者的比较、筛选和统筹,最终实现为话语层面的线性表达。最后,是结语部分,我们梳理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陈伟[8](2019)在《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动词用法的“有”及其否定形式“没”与其它成分进行组构的不对称;二是“有”与“没(有)”共现时的功能及其间蕴含的不对称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几类外在形式及内部语义功能上的不对称,从而揭示造成该不对称现象的深层机制和动因。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互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功能语法、构式语法、标记模式的研究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各类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有针对性地解释。全文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及不足、不对称现象与标记理论;第二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文章所谓的组构及共现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并对组构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总括性地列举分析“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及共现时的对称与不对称分布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说明;第四章至第八章先是界定出名词性成分中不对称的抽象名词范围,然后解释其不对称的共性,接着分别对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关于“有”与“没(有)”共现现象的研究;第十三章是结语。第四章以“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发生不对称现象的具体范围,即与抽象名词的组构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察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在于“领属肯定”与“存现否定”的非对应性,可进一步论证为“主观肯定”与“客观否定”的非对应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能够发生语义增值的抽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形式上。此外,“有+抽象名词”与“没+抽象名词”之间表现为一种扭曲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与抽象属性义名词的依存性,以及主观和客观的本质规定性有关。第五章主要是分析“有/没”与抽象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情况。“有”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情况,其前提条件是抽象名词性成分必须是中性的,其自身不含任何褒贬义。而当“没”与有些名词性成分搭配时,情况则并非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对立,表现为许多搭配形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本章仅就语义偏移的表层现象进行列举说明,尚需以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挖掘才能更为明晰。第六章以“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有意见”和“有问题”,对学界少有涉及的“有+名词”语义负向偏移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义学视角对深层动因进行探究。认为发生语义负向偏移“有+N”结构同属隐性的评价性行为,而且偏向“不好”“不良”等贬义色彩,基本都是在结构中隐涵了关涉对象属性义的[-正常]义素。从语言外部来考虑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出于人际交往中为避免直陈性的负面表达而选用委婉表达方式的需求。第七章是“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话语互动性,选取汉语否定表达较为典型的个案“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交际互动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明确其交际动因是对疑问、祈使、陈述三类引发句式的积极回应。对应不同序列位置上“没问题”所呈现的各项功能特征,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特质。话语引发人和应答人在互动过程中,言语目的产生的过程有所不同,引发语是在主体需求驱动下产生目的,而应答语则是在主体立场驱动下产生目的且要同时考虑对方的需求。该互动机制促成不同位置及功能的应答语“没问题”话语模式的形成。第八章的研究对象是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有”不能与负向量度形容词进行搭配,“没”可以同正向、中性、负向量度形容词搭配。主要原因是“有”“没”两种比较句式的语法意义各自不同,对应平比和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不对称的原因与“有”“没”比较句中“有”字功能特征和“没”字功能特征有关。这种不对称性从逻辑语义结构来梳理,体现为平比和差比之间比较方式的不同。第九章以共现形式“有没有”为研究对象,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不同的句式对应不同的语义倾向,测度句侧重于肯定的“有”,反诘句侧重否定的“没有”。“有没有”测度句之所以能够表达测度语气,主要是与言者对事实的预估或对已知信息的主观倾向性有关,其功能主要靠“疑问话语标记”“语力”和“信疑互动的认知转化”三方面来实现。第十章、十一章、第十二章是以共现形式“有X没X”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形式的结构类型、类别功能、演变过程及动因、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阐释。主要结论如下:当变量“X”为名词时,“有X没X”在其句法环境中属隐性的从句组合结构。根据“从句组合斜坡理论”将“有X没X”分为并列、主从和从属三类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呈现的语义及语用表现有所不同。“有X没X”语用功能的多样性是该结构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而语用的心理因素、多重表义因素和意向性因素是触发该结构准确运用的前提。根据变量“X”的不同,将“有X没X”分为四类形式,各形式的功能有所不同。“有X没X”从最初充当句子主干的述谓成分转向充当句子附加成分的习语,经历了由句法功能向词法功能的转变。由于“X”词性及内部结构关系不同,四类“有X没X”习语化的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从历时角度来看,一些用例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凝固性上已相当于习语,此外还惨杂一些社会因素,如规约化导致的词义融合和去理据性等。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考察“有X没X”,发现在该构式框架中“有”“没”语义互动对“X”施加影响,导致该构式表义的多样性。构式“有X没X”从表层形式来看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构式,在共时平面上该构式存在多种同构异义的现象,既有语法构式也有修辞构式。如今具有习语特性的“有X没X”结构是典型的修辞构式。通过探究该构式的修辞动因,发现“有X没X”在共时平面的同构异义的现象,可以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找到线索。修辞构式“有X没X”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语法化和修辞化两条路径,修辞化的绝对促动性和语法化的相对稳固性,使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形式及语义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直至生成现有修辞构式“有X没X”。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指出该成果对相关理论及语言现象的启示,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上的启示,预测相关不对称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柳成姬[9](2016)在《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名词的数量最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但是目前对名词语法学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弱。早年对名词的研究主要是对名词本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名词与名词性成分的研究,围绕名词的特点和名词与别的成分搭配来分析。本人主要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该类词语进行描写,并对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力求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用形式来验证语义,用语义来解释形式。结构主义语言学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说作为诞生标志。从语义角度对名词相关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寻找语义搭配规律和语用特点。本人对汉语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讨论名词相关的所有问题,而是采用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框架,采用形式句法的方法论,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在研读了相关文献和着作的基础上,对名词和与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作出说明。本文讨论了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名词与介词的组合、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名词与副词的组合、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等问题。第二章至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考察名词的定义,次范畴的三种分类——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内在时间性、空间性、程度性等。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最后论述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以及名词的指称性问题。第三章考察名词与名词的组合,主要是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研究,重点讨论“N1+(的)+N2”结构的句法结构类型、语义关系类型(同位结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第四章考察名词与介词的组合,介绍介词的性质、特点、功能,并介绍了介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介词与名词性短语构成,还论述了其中不能进入此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考察“在X中”的构式。第五章考察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短语中最热门的就是名词与量词的组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名词与名量词的组合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认知角度来分析并解释影响名词与量词互相选择的本质原因和各种制约因素,挖掘名词与量词组合的内在规律及阐述了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第六章考察名词和动词的组合。主要讨论名词与动词搭配相关的短语研究,并分析了动词和名词所构成的六种类型的短语:N+V、V+N、V的N、N1+(的)+N2、N+的+V、(V+N1)+N2的类型。它们的构成受到构成成分之间句法和语义上的制约、而这些短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便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七章考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方位词有单音节的方位词和双音节的方位词的区别,本文还对方位词“上、下”作了集中的讨论。方位词是非常有特点的词类,方位词在语法功能上类似虚词,必须和名词组合才能充当句法成分。主要研究方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在入句以后的特点,以及人体名词与“上、下”结合的特点。第八章考察名词与副词的组合。程度副词作为副词中的一类,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问题。“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作为一种后起的语言现象,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该结构能够兴起和发展。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崔亚蕾[10](2019)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存在大量中日同形词。一般认为,由于中日同形词的存在为中日互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中日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在词义、搭配习惯、文体、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误译或翻译不当等情况。本研究从翻译目的、预期受众、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多维度探讨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的两个日译本中的中日同形词翻译问题。考察了翻译目的的差异对同形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译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同形词翻译的受众接受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新的同形词翻译方法分类。本研究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同形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提出了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原则。同时,本研究对于除政治文献以外的同形词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同形词本身的翻译研究,无论是从政治文献翻译的特殊意义还是一般性翻译的普遍意义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主要译者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证,回溯了两个日译本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预期读者、翻译过程等,探究了这些要素对译者在翻译同形词时思考与选择的影响。在中央文献特别是领袖着作日译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通过译者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由于翻译目的及预期读者的不同而产生了对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上的差异,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今后中央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所具有的科学指导意义。其次,通过受众问卷调查,对两个日译本的同形词翻译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受本次调查的日本受众人数高达234名,且分布较为均衡,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同形词翻译研究中如此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尚属首次。具体调查方法是将两个译本中一方翻译成同形词,而另一方翻译成其他表达的部分进行抽取,进而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词展开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受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考察分析了两个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在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并从词义、搭配、文体、褒贬色彩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受众接受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同形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次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同形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6种新的划分:(1)移植;(2)解说;(3)加译;(4)译为其他汉语词;(5)译为非汉语词;(6)不译。其中(1)到(3)的翻译方法采用了保留“同形词”形式的“异化”翻译策略,而(4)到(6)的翻译方法则采用了不保留“同形词”形式而侧重传递原文内容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两个译本中的同形词在翻译方法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结合译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出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今后中央文献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的日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发现,风媒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感兴趣、并有汉文训读(「汉文训読」)基础的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受众的需求。正是基于对受众的这种预期,该译本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上较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则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移植”的方法。而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形词在采用“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日语译文的时候,产生了词义不明、与前后词语之间搭配不当、文体过于生硬、汉语和日语中的褒贬色彩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而外文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日本民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历史变化和今后局势发展”,并未将预期的受众只限定于有较好的「汉文训読」(汉文训读)基础的知识层,因此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策略上既有“异化”又有“归化”,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也没有局限在直接“移植”上,而是选择了更为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文社译本采用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更为自然易懂,更易被日本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抽象名词的两种常见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象名词的两种常见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疏证思路与方法
    四、材料来源与疏证规范
上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共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食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商周青铜酒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四节 商周青铜水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五节 商周青铜杂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钟镈铃自名专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铎钲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商周青铜鑃自名专名疏证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戈戟矛自名专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剑铍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商周青铜杂兵自名专名疏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衡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杂用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小结
下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五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二节 祭祀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三节 荐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四节 膳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五节 宴飨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六节 盥洗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七节 置用地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八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九节 小结
    第六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一节 声律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二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二节 使用对象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三节 击杀秉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四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目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1.4.1 结构安排
        1.4.2 语料来源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1.5.1 量词是否表量
        ].5.2 量词和分类词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2.1 语义分类范畴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2.2.1 称人量词
        2.2.2 动物量词
        2.2.3 植物量词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2.4 小结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第三章 通用量词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3.2 通用量词“个
        3.2.1 方言分布
        3.2.2 历史考察
        3.2.3 语法功能
        3.2.4 小结
    3.3 通用量词“只
        3.3.1 方言分布
        3.3.2 历史考察
        3.3.3 “只”的兴起
        3.3.4 小结
    3.4 通用量词“块”
        3.4.1 方言分布
        3.4.2 历史考察
        3.4.3 语源探索
    3.5 通用量词“条
        3.5.1 方言分布
        3.5.2 历史考察
        3.5.3 读音问题
        3.5.4 小结
    3.6 其他通用量词
        3.6.1 通用量词“枚”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3.7 小结
        3.7.1 北“个”南“只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第四章 量词重叠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1 语义类型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4.4.5 小结
    4.5 小结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5.1.1 “量”和相关概念
        5.1.2 量的分类
        5.1.3 量值系统
        5.1.4 小结
    5.2 量词表小量
        5.2.1 小量与小称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5.3 量词表大量
        5.3.1 大量与大称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5.4 小结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第六章 量名结构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6.2.1 全面型
        6.2.2 无谓后定指型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6.2.4 互补型
        6.2.5 无谓前型
        6.2.6 全无型
        6.2.7 谓后不定指型
        6.2.8 小结
    6.3 定指量名结构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6.4 定指名量结构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材料与语料来源
2 理论总述: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2.1 修辞理论基础
    2.2 词汇发展理论基础
    2.3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上篇:积极修辞与词汇发展
    3 夸张与词汇发展
        3.1 夸张辞格概述
        3.2 夸张的分类
        3.3 夸张辞格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3.4 小结
    4 移就与词汇发展
        4.1 移就辞格概述
        4.2 “移就”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5 转类与词汇发展
        5.1 “转类”辞格概述
        5.2 “转类”修辞的具体类型
        5.3 “转类”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6 仿拟与词汇发展
        6.1 仿拟辞格概述
        6.2 仿词修辞研究
        6.3 仿词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6.4 从仿词修辞到仿词造词法
        6.5 小结
    7 双关与词汇发展
        7.1 双关辞格的基本介绍
        7.2 “双关”的类型
        7.3 “双关”与词汇发展
    8 其它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8.1 断取与词汇发展
        8.2 连及与词汇发展
        8.3 通感与词汇发展
下篇:一般性修辞与词汇发展
    9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词汇发展
        9.1 词语搭配组合概说
        9.2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汉语词汇发展
    10 汉语句式的选用与词汇发展
        10.1 一般性修辞之汉语句式的选用
        10.2 句式的选用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
        10.3 “有”字句与词汇发展
        10.4 连动句式与词汇发展
    11 汉语韵律修辞与词汇发展
        11.1 汉语韵律修辞概说
        11.2 韵律修辞与汉语词汇发展
    12 结语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两个结论
        12.2 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12.3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2 “夸张”词汇发展表
附录 3 “移就”词汇发展表
附录 4 “转类”词汇发展表
附录 5 “仿拟”词汇发展表

(4)汉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思路和拟采用的方法
    1.3 理论背景与语料来源
        1.3.1 理论背景
        1.3.2 本文的语料来源
    1.4 已有的研究成果
        1.4.1 汉语量词的宏观研究
        1.4.2 形状量词研究成果
    1.5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二章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及分类
    2.1 引言
    2.2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
        2.2.1 汉语量词的概念
        2.2.2 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
    2.3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分类
        2.3.1 汉语量词的分类
        2.3.2 韩语单位名词的分类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语点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3.2.1 “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3.2.2 “颗”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3.2.3 “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3.3 “粒”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3.3.1 “粒”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3.3.2 “粒”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3.4 “滴”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3.4.1 “滴”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3.4.2 “滴”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3.4.3 “滴”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3.5 点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3.5.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3.5.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3.6 小结
第四章 汉语线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条”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2.1 “条”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2.2 “条”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2.3 “条”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3 “根”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3.1 “根”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3.2 “根”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4 “道”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4.1 “道”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4.2 “道”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4.3 “道”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5 “丝”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5.1 “丝”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5.2 “丝”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5.3 “丝”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6 “股”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6.1 “股”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6.2 “股”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6.3 “股”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7 线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4.7.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4.7.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4.8 小结
第五章 汉语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5.1 引言
    5.2 “张”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2.1 “张”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2.2 “张”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3 “面”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3.1 “面”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3.2 “面”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4 “片”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4.1 “片”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4.2 “片”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5.4.3 “片”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5 “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5.1 “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5.2 “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6 面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5.6.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5.6.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5.7 小结
第六章 汉语体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6.1 引言
    6.2 “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6.2.1 “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6.2.2 “块”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6.2.3 “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6.3 “团”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6.3.1 “团”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6.3.2 “团”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6.3.3 “团”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6.4 “堆”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6.4.1 “堆”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6.4.2 “堆”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6.4.3 “堆”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6.5 体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6.5.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6.5.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6.6 小结
第七章 汉语量词与韩语相应单位名词的使用差异
    7.1 引言
    7.2 汉语点状量词与韩语点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2.1 “颗”和“?(a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2.2 “粒”和“?(to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2.3 “滴”和“??(bangwoo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3 汉语线状量词与韩语线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3.1 “条、丝”和“??(gadak)”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3.2 “根”和“??(gaeb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3.3 “道、股”和“??(joolg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4 汉语面状量词与韩语面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4.1 “张”和“?(jang)”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4.2 “面”和“?(myeon)”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5 汉语体状量词与韩语体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5.1 “片、块”和“??(jogak)”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5.2 “团”和“??(deongy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5.3 “堆”和“???(moodeog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意义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3.1.1 功能观
        3.1.2 建构观
        3.1.3 进化观
        3.1.4 社会符号观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4.2.2 语料库的构成
        4.2.3 语料的预处理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6.1.1 系统型对等
        6.1.2 实例型对等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7.1.1 隐喻化转移
        7.1.2 去隐喻化转移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7.2.1 语言系统因素
        7.2.2 语篇类型因素
        7.2.3 情景语境因素
        7.2.4 文化语境因素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7.3.1 重构功能
        7.3.2 简化功能
        7.3.3 概括功能
        7.3.4 释义功能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发现
    8.2 贡献及创新点
    8.3 研究启示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西周金文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现状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特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特点
        1.2.4 研究方法
    1.3 相关问题说明
        1.3.1 语料选取
        1.3.2 体例、简称等说明
第二章 西周金文判断句研究
    2.1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问题的理论探讨
        2.1.1 已有判断句定义简述
        2.1.2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界定
    2.2 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描写和分析
        2.2.1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描写
        2.2.2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特点分析
    2.3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及其与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比较
        2.3.1 西周传世文献的判断句
        2.3.2 殷商时期的判断句
        2.3.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的比较
    2.4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及其语用策略
        2.4.1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构式类型
        2.4.2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义类型
        2.4.3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用策略
        2.4.4 余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西周金文有字句研究
    3.1 西周金文有字句的描写和分析
        3.1.1 已有研究
        3.1.2 西周金文的有字句
    3.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及其与西周金文有字句比较
        3.2.1 西周传世文献的有字句
        3.2.2 殷商时期的有字句
        3.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的比较
    3.3 殷商西周时期的领有动词“有”
        3.3.1 领有和空间存在的区别判定
        3.3.2 领有动词“有”的考察
    3.4 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
        3.4.1“有”语法化的认知理据和源头语境
        3.4.2“有”在动词连用中的语法化
        3.4.3“有”语法化的进一步扩展
        3.4.4 余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西周金文在字句研究
    4.1 西周金文的在字句
        4.1.1“在字句 1”
        4.1.2“在字句 2”
    4.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4.2.1 西周传世文献的在字句
        4.2.2 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4.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在字句比较
    4.3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在字句语义分析
        4.3.1“在字句 1”的语义分析
        4.3.2“在字句 2”的语义分析
    4.4 余论和小结
        4.4.1 余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西周金文兼语句研究
    5.1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结构类型
        5.1.1 齐全式
        5.1.2 省略式
        5.1.3 特殊式
    5.2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语义类型
        5.2.1 使令类
        5.2.2 助佑类
        5.2.3 任命类
    5.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和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5.3.1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兼语句的比较
        5.3.2 与殷商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5.3.3 与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5.4 兼语句起源及其与使动范畴发展顺序问题
    5.5 小结
第六章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研究
    6.1 与格句式概论
        6.1.1 研究思路、内容及相关说明
        6.1.2 与格句式的内涵和外延
        6.1.3 与格句式之双宾语结构
        6.1.4 与格句式之于类句式和以类句式
        6.1.5 与格句式与双及物结构
        6.1.6 小结
    6.2 西周金文的与格句式
        6.2.1 结构类型
        6.2.2 语义类型
        6.2.3 小结
    6.3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2 殷商甲骨卜辞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4 小结
    6.4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2 殷商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4 小结
    6.5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特点及先秦与格句式的演变
        6.5.1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之特点分析
        6.5.2 与格句式结构类型的演变
        6.5.3 与格句式语义类型的演变
        6.5.4 小结
第七章 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
    7.1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
        7.1.1 已有研究和连动式界定
        7.1.2 结构类型
        7.1.3 语义类型
        7.1.4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连动式分类
    7.2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7.2.1 与西周传世文献连动式的比较
        7.2.2 与殷商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7.2.3 与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7.3 余论和小结
        7.3.1 余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西周金文并列式研究
    8.1 复音化与并列式的判定
        8.1.1 西周时期复音化所处阶段
        8.1.2 并列式判定标准问题
    8.2 西周金文的并列式
        8.2.1 并列式的结构类型
        8.2.2 并列式的语义类型
    8.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并列式的比较
        8.3.1 与西周传世文献并列式比较
        8.3.2 与殷商时期并列式比较
    8.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 语料来源
第2章 形式动词研究综述
    2.1 形式动词的描写
        2.1.1 关于形式动词的意义
        2.1.2 关于形式动词的宾语
        2.1.3 关于形式动词的功能
    2.2 形式动词的解释
    2.3 已有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建立
    3.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动态建构
        3.1.1 概念范畴与事件范畴的分与合
        3.1.2 抽象动作事件的产生
        3.1.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形成
    3.2 抽象动作事件的构成要素
    3.3 抽象动作事件的类型
        3.3.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
        3.3.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
    3.4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义特征
        3.4.1 及动性
        3.4.2 双事件表达性
        3.4.3 虚拟支配性
    3.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具体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区别
        3.5.1 整事凸显性
        3.5.2 规划程序性
        3.5.3 对象衔接性
    3.6 抽象动作事件与具体动作事件的分化
        3.6.1 范畴化机制的不同
        3.6.2 分化的层面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
    4.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表征形式
        4.1.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4.1.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4.2 抽象动作范畴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4.2.1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设想
        4.2.2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过程及结果
        4.2.3 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汉语抽象动作词类的建立
    5.1 抽象动词类建立的必要性
        5.1.1 动词内部分类意义标准的同一性
        5.1.2 来自词汇语义系统性的缺口
        5.1.3 以往学者研究的支持
    5.2 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原则及结果
        5.2.1 建立的原则
        5.2.2 建立的结果
    5.3 抽象动作词类的解释力
        5.3.1 关于形式动词的词汇意义及其系统价值
        5.3.2 关于形式动词的类义与个性意义分与合
        5.3.3 关于形式动词的形式义与非形式意义分与合
    5.4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加以给以予以给予
        5.4.1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5.4.2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意义
        5.4.3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5.5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进行作做搞打
        5.5.1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5.5.2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义
        5.5.3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5.6 形式动词、泛义动词和代动词之辩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序列
    6.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类别
        6.1.1 主体先行序列
        6.1.2 对象先行序列
        6.1.3 动作先行序列
        6.1.4 行为先行序列
    6.2 抽象动作范畴形式序列的特点
        6.2.1 顺序排列与无标记形式
        6.2.2 逆序排列与有标记形式
        6.2.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总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抽象动作范畴的话语生成机制
    7.1 抽象动作语义范畴的话语生成过程
    7.2 事件要素提取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
        7.2.1 事件概括的层级
        7.2.2 言前语境的给定
    7.3 要素指称形式的选择规则
        7.3.1 事件语义内涵的制约
        7.3.2 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
        7.3.3 事件概括等级的影响
    7.4 话语形式生成的制约因素及生成规则
        7.4.1 原型及物事件规则主导
        7.4.2 图形与背景的交互凸显
        7.4.3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照应
    7.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话语生成机制及一般工作程序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8)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理论意义
        1.2.2 实践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1 “有”字组构研究
        1.3.2 “没(有)”的组构研究
        1.3.3 “有”和“没(有)”的共现研究
        1.3.4 以往研究的不足
        1.3.5 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现象及理论
        1.4.1 不对称现象
        1.4.2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1.4.3 标记理论
    1.5 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概述
    2.1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现象
        2.1.1 不对称的含义
        2.1.2 组构的不对称现象范围界定
    2.2 “有”“没”的共现现象
        2.2.1 “有没有”疑问句式
        2.2.2 “有X没 X”结构
    2.3 小结
第三章 “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3.1 “有NP”“没NP”的对称分布
        3.1.1 非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3.1.2 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3.2 “有NP”“没NP”的不对称分布
        3.2.1 有“有NP”无“没NP”
        3.2.2 有“没NP”无“有NP”
        3.2.3 “有NP”“没NP”外部句法环境的不对称
    3.3 “有NP”“没NP”的不对称原因
        3.3.1 “有”“没”出现时间先后有别
        3.3.2 “有NP”“没NP”的语义泛化轨迹不同
        3.3.3 “有”“没”与名词组配的偏向性
        3.3.4 认知心理的倾向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不对称
    4.1 抽象名词的特征
    4.2 抽象名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4.2.1 抽象名词的分类
        4.2.2 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区别
    4.3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扭曲关系
        4.3.1 名词的肯定与否定的表义功能
        4.3.2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扭曲关系
    4.4 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动因
    4.5 对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认识
    4.6 小结
第五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偏移
    5.1 “有+N”与“没+N”的语义偏移类别
    5.2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5.2.1 “有+N”语义正向偏移的相关研究
        5.2.2 “有+N”正向偏移的类别
        5.2.3 “N”的性状义
        5.2.4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5.3 “没+N”的语义及语用倾向
    5.4 小结
第六章 “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
    6.1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
        6.1.1 “有意见”的语义分析
        6.1.2 “有意见”的语义偏移条件
        6.1.3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原因
    6.2 “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
        6.2.1 “有问题”的语义分析
        6.2.2 “有问题”的语义偏移条件
        6.2.3 “有问题”语义负向偏移的原因
    6.3 “有+N”的语义负向偏移
    6.4 小结
第七章 “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用功能
    7.1 “没问题”的话轮分布和话语功能
        7.1.1 基于语料库的“没问题”统计
        7.1.2 “没问题”的话语功能
    7.2 应答语“没问题”及其引发语
        7.2.1 引发语的三类句式
        7.2.2 应答语与引发语的关系
    7.3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
    7.4 “没问题”的互动机制及话轮功能的形成
    7.5 小结
第八章 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8.1 “有/没”句的成分分析
        8.1.1 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
        8.1.2 量度词
        8.1.3 程度指代成分
        8.1.4 表比较的“有”和“没”
    8.2 “有/没”比较句的不对称
        8.2.1 “有/没”字句语法意义的不对称
        8.2.2 C项形容词的不对称
        8.2.3 平比、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
    8.3 关于“有/没”比较句不对称的解释
        8.3.1 基于标记论的解释
        8.3.2 基于“有”“没”功能与特征的解释
    8.4 小结
第九章 共现形式“有没有”的界定与功能特征分析
    9.1 “有没有”疑问句的内部系统
        9.1.1 “有没有”询问句到反诘句之间的过渡带
        9.1.2 “有没有”疑问句的系统性特征
    9.2 测度句与询问句、反诘句的比较
        9.2.1 形式特征的比较
        9.2.2 询问句与测度句的具体分析
        9.2.3 测度句与反诘句的具体分析
    9.3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
        9.3.1 “有没有”测度句的主要功能
        9.3.2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层次划分
    9.4 “有没有”测度句的产生动因
    9.5 “有没有”句式的不对称
    9.6 小结
第十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结构类型探析
    10.1 “有X没 X”的特性分析
    10.2 “有X没 X”的结构类型
    10.3 “有X没 X”的语义及语用差异
        10.3.1 “有X没 X”句式中“X”的语义差异
        10.3.2 “有X没 X”的语用义分化
    10.4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及动因
        10.4.1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和表现
        10.4.2 “有X没 X”的语用动因
        10.4.3 “有X没 X”的意向模式
    10.5 小结
第十一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形式与功能及其词汇化
    11.1 “有X没 X”的形式与功能
        11.1.1 “有X没 X”的句法分布
        11.1.2 “有X没 X”的结构类别
        11.1.3 “有X没 X”的句法功能
        11.1.4 “有X没 X”的语义功能
    11.2 “有X没 X”的词汇化条件
        11.2.1 “有X没 X”的遍指义
        11.2.2 “有X没 X”的词汇特征
    11.3 “有X没 X”的词汇化
        11.3.1 词汇化产生的过程
        11.3.2 词汇化的整合过程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构式视角下“有X没X”的特征及演变
    12.1 构式“有X没 X”的考察
        12.1.1 “有X没 X”的原型及构式义
        12.1.2 主观评价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
        12.1.3 “X”语义特征的鉴别
    12.2 构式“有X没 X”的语义属性
        12.2.1 “有”和“没”对焦点“X”的凸显性
        12.2.2 肯定标记“有”和否定标记“没”的不对称
        12.2.3 构式“有X没 X”的属性特点
    12.3 修辞构式“有X没 X”的显现
        12.3.1 构式“有X没 X”的语法化
        12.3.2 “有X没 X”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的互动
        12.3.3 现构式“有X没 X”的成因
    12.4 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3.1 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
    13.2 本研究的启示
        13.2.1 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研究的启示
        13.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13.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9)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1.2.1 原型范畴理论
        1.2.2 指称理论
        1.2.3 量范畴理论
        1.2.4 空间范畴理论
        1.2.5 有界与无界理论
        1.2.6 隐喻理论
        1.2.7 结构主义理论
        1.2.8 认知语言理论
        1.2.9 三个平面理论
        1.2.10 语法范畴化理论
    1.3 语料来源
    1.4 对相关问题的已有研究
        1.4.1 汉语名词的次范畴化研究
        1.4.2 名词对其它词类的选择性研究
        1.4.3 名词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
        1.4.4 名词充当主宾语时与谓语动词的选择关系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名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2.1 引言
        2.1.1 对名词的定义
        2.1.2 名词次范畴的分类
        2.1.3 对非量名词的已有研究
    2.2 量化名词
        2.2.1 个体名词
        2.2.2 集体名词
        2.2.3 物质名词
        2.2.4 抽象名词
    2.3 非量名词
        2.3.1 研究存在的问题
        2.3.2 非量名词名称的确定
        2.3.3 非量名词的界定
        2.3.4 专有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5 方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6 处所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7 时间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8 无量名词
    2.4 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
        2.4.1 名词的空间性特征
        2.4.2 名词的时间性特征
        2.4.3 名词的程度性特征
    2.5 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2.5.1 名词做谓语的问题
        2.5.2 名词做状语的问题
        2.5.3 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2.5.4 主宾语位置上的谓词问题
        2.5.5 名词做定语的特点
    2.6 名词的指称性问题
        2.6.1 有指与无指
        2.6.2 定指与不定指
        2.6.3 实指与虚指
        2.6.4 类指与个指
        2.6.5 指称与语序的关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定中结构)
    3.1 引言
    3.2 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定中结构)研究
        3.2.1 “N1(的)N2”的语义关系类型
        3.2.2 领属关系的下位分类
        3.2.3“N1(的)N2”的结构类型研究
        3.2.4 现代汉语N1+N2内部语义关系
    3.3 现代汉语N1+N2结构中“的”的标记功能
        3.3.1 关于“的”的语法功能
        3.3.2 关于“的”的隐现分析
        3.3.3 关于“的”与相关结构的歧义
    3.4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与名词的搭配
        3.4.1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3.4.2 抽象名词的语义句法特性
        3.4.3 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
        3.4.4 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
    3.5“NN”语义双向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名词与介词的组合
    4.1 引言
    4.2 对“在X中”的介词结构考察
        4.2.1“在”语法化的因素
        4.2.2“在X”的句法功能
    4.3“在+X中”的“X”的性质
    4.4 对“在X中”中“X”的语义考察
    4.5“PX里”中的X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名词与量词的组合
    5.1 引言
    5.2 量词的定名与立类
        5.2.1 量词的定名
        5.2.2 量词的立类
        5.2.3 量词的分类
        5.2.4 汉语量词的次范畴特征
    5.3 名词与量词匹配规律的深求
        5.3.1 名词、量词搭配形式的研究
        5.3.2 名词量词关系三论
        5.3.3 物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
        5.3.4 量词自身语义特征的限制
        5.3.5 语境对名量词选择的影响
        5.3.6 名词选择量词的流程
    5.4 名词与量词的双向选择
        5.4.1 名词对量词的选择
        5.4.2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
        5.4.3 一个量词对一组名词的选择
        5.4.4 一个名词对很多量词的选择
        5.4.5 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
        5.4.6 偏正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4.7 联合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5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选择
        5.5.1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研究
        5.5.2 抽象名词的可量性
        5.5.3 抽象名词与种类量词搭配
        5.5.4 抽象名词与不定量词搭配
        5.5.5 抽象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
        5.5.6 抽象名词与临时量词搭配
    5.6 个体量词和名词搭配
    5.7 名词和量词选择的认知理据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名词与动词的组合
    6.1 引言
        6.1 偏正式“N+V”短语研究
        6.1.1 定中式“N+V”短语中N的语义特点
        6.1.2 定中式“N+V”短语中V的句法语义特点
        6.1.3 状中式“N+V”短语的考察
    6.2 对“N+V”短语与“V+N”短语的研究
        6.2.1“N+V”短语中V的次范畴
        6.2.2“N+V”短语中N的次类
        6.2.3“V+N”短语中V的次类
        6.2.4“V+N”短语中N的次类
    6.3 定中式“V+N”短语的研究
        6.3.1 述宾式和定中式“V+N”的语义特点
        6.3.2“V+N”短语和“V+的+N”短语
        6.3.3 对定中式短语“V+N”中动词的考察
        6.3.4 定中式短语“V+N”中名词的考察
    6.4 偏正式“V的N”短语研究
        6.4.1“V的N”偏正短语研究的构成类型
        6.4.2 V与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
        6.4.3“V的N”偏正短语的功能
        6.4.4 与偏正短语“V的N”相关的组合
    6.5“N的V”短语研究
        6.5.1“N的V”短语的构成成分
        6.5.2“N的V”中的V的语义特点
        6.5.3“N的V”短语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6.5.4“N1的N2”与“N的V”
        6.5.5 对定中式的“N的V”与“N+V”的考察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
    7.1 引言
    7.2 方位词的性质和特点
        7.2.1 方位词的性质范围
        7.2.2 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7.2.3 方位词的语义特征
        7.2.4 有关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问题
    7.3 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1 集合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2 普通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3 专有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4 抽象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5 时间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6 处所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7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4 与方位组合的名词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名词与副词的组合
    8.1 引言
    8.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
    8.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8.4“副+名”结构的性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结论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10)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及《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综述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2.1.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2.1.3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2.2 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2.3 多译本对比研究
    2.4 《邓选》的中译外研究
    2.5 《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研究
        2.5.1 《邓选》中文版出版情况
        2.5.2 《邓选》日译本出版情况
        2.5.3 《邓选》日译本译者研究
        2.5.4 小结
    2.6 同形词研究
        2.6.1 同形词的界定与分类
        2.6.2 同形词的先行研究
        2.6.3 同形词翻译研究现状
第三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3.1 本文的同形词语料
    3.2 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3.2.1 问卷调查概要
        3.2.2 问卷的选词标准
        3.2.3 问卷的题目设定
        3.2.4 问卷的调查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受众问卷调查的同形词日译研究
    4.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意差
        4.1.1 译为非同形词更易理解
        4.1.2 译为同形词更易理解
    4.2 问卷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有意差
    4.3 小结
第五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译法分析
    5.1 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分类
    5.2 具体译例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6.3 今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旨
附录 I 风媒社译本译者访谈记录
附录 Ⅱ 《邓选(1975—1982 年)》卷日译本同形词译文对比
附录 Ⅲ 受众问卷调查表
附录 Ⅳ 受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附录 Ⅴ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附录 Ⅵ“《邓小平文选》日本版出版纪念会”的相关照片资料
附录 Ⅶ 胡耀邦同志为祝贺《邓小平文选》在日本出版所作的题词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

四、抽象名词的两种常见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D]. 查飞能. 西南大学, 2019(01)
  • [2]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D]. 许红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4]汉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D]. 金任顺(Kim Im Soon).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西周金文句式研究[D]. 王依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D]. 姜海艳. 吉林大学, 2020(08)
  • [8]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D]. 陈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D]. 柳成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10]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D]. 崔亚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抽象名词的两种常见用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