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

关于成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成人高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允杰[1](2017)在《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提出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通过理论上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重点阐述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什么要转型以及如何转型,并提出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策略和建议。文章第一部分侧重于成人高等教育有关的理论分析,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逐一解释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终身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相关概念。同时,综述当前国内及国外有关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文章第二部分从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的角度,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进行了分析。首先,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是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其次,从终身教育发展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分析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有着的理论上的支撑。再次,宁波市作为首批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即将面临成人高考招生制度的重大调整,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分析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具有的现实基础。文章第三部分对宁波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了相关分析。以宁波市几所典型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为例,重点对宁波市相关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工作、学习形式、办学定位、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文章第四部分则是针对上述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指出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地更新观念,调整办学方向与定位;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为终身教育提供制度保障;要转变政府职能,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要淘汰陈旧专业,专业设置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同时还要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吴庆伟[2](2013)在《中国成人高考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人高考”是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是为我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成人高考,从发展之初至今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我国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功不可没。随着成人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推进,成人高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成人高考的未来发展关系着我国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深远影响。研究成人高考不管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尝试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对我国成人高考进行一个全面梳理,其中也不乏对重要问题的微观阐述,宏观扫描和微观剖析相结合将为该研究填补理论上的空白。立足于实践,有关成人高考的系统研究可以为成人高校的全面健康发展、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成人和成人高考做了概念界定,并对成人高考和普通高考进行了辨析。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我国成人高考的发展轨迹,提出了三大历史发展阶段。第三部分对我国成人高考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六大现行特征和五大问题,并针对其总结出三大原因。第四部分通过选取社区学院和开放大学对美英两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式做了简要说明,并分别总结出六大启示和三大借鉴。最后,通过回溯过往、扫描现在、借鉴他人,提出了我国成人高考未来改革的五大对策与建议。通过本研究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成人考试虽然历史悠久,但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历史不长,其存在的问题很多,成因复杂。我国成人高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未来成人高考要想全面健康发展,就必须独辟蹊径,避免趋同普通高考。当前,学界对我国成人高考是否应该取消出现两种声音,但本人认为成人高考短时间内是不能也不应该取消,尤其是在中央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其价值和意义依然存在,未来成人高考大有发展前途,改革空间依然很大。

牛海燕[3](2019)在《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高技能人才急剧匮乏等。因此,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则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2014年国家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必须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速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鉴于此,加强对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试图在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可行性探析,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发展各阶段的文本解读和主要政策。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发展特点,包括政策在促进高职教育地位和功能上的作用逐步提升;政策的目标和导向愈加明确;政策提倡高职教育办学类型、层次和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策注重高职教育自身建设能力的增强以及政策引导高职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化和公平化。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高职教育政策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保障;政策在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方面的作用不够突出;政策在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办学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政策在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方面不够完善以及政策在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方面有待改进。第五部分介绍了德国和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一部分介绍了针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完善高职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和完善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相关政策;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相关政策;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以及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程思嘉[4](2017)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上海A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与实践价值,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协同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带来了新的管理思路与实现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对成人高校来说,确定文化方向、创建文化制度、打造文化队伍、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文化管理等一系列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成人高校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凝聚力、向心力和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因此,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协同创新主体,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促使师生共同努力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进而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长远发展。论文以协同创新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相关研究。首先,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搜集,形成研究思路。接着论述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特征、具体内容、实现路径,其次,论述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协同理论、创新理论和博弈理论。然后结合协同创新理论内涵、主体、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阐述协同创新理论对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解释力。再者,以上海A大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了上海A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现状:注重校风学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现状:活动内容丰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现状:规范建设制度。然后,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分析上海A大学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目标缺乏战略规划、榜样作用发挥不足、校园文化活动开放性不足、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陈旧、实施过程缺乏民主透明、沟通机制不健全;归纳影响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最后,提出完善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构建“五位一体”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主体、创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协同创新机制。通过研究结论表明: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具体内容出发,应当由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实现路径,在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协同创新主体是提升成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协同创新路径是成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行动逻辑;协同创新机制是提高成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都欣[5](2015)在《成人教育专业品牌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教育在21世纪逐渐进入品牌时代,现代高等教育也从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之间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建立品牌强势是高等学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基本保证。近年来,成人教育以其灵活的办学模式、良好的管理机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人高等教育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依旧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没有品牌意识等问题,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出现了师资紧张、经费缺乏等各种困难,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更激烈的竞争。成人教育要赢得竞争先机,必须先整合教育资源,从而提升专业形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自己的教育品牌。但我国成人院校资源有限,全方位建立特色教育会感到力不从心,只有抓住重点打造专业品牌、凸显专业特色,才是一条可行性较强的途径,因此,探讨成人教育专业品牌培育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专业品牌建设现状不甚理想,专业品牌存在培养错误定位、管理没有经验,受教育行政部门深层的影响,开始发展时间相对较晚。加上专业成人高校品牌建设受限于自身条件,教育经费不足,教育模式僵化,专业品牌建设的社会基础薄弱,社会知名度、声誉和认可度普遍偏低,教师就业满意度不高等,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针对成人院校专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品牌建设不同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包括在SWOT分析基础上对专业品牌进行定位、规划,对外加强宣传和招生工作、推广品牌文化、实行校企合作,对内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开发特色课程体系、规范院校管理体制等。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有益的思考与启发。

钱志刚[6](2015)在《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的核心主体,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经过近二、三十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地方大学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转型发展诉求非常强烈。由于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转型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性。本研究主要选择从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维度来分析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支持体系等。本研究实际上是围绕二个中心环节、四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二个中心环节就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诉求是什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在关联是什么;二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为什么要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三是“转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要往哪个方向转,其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什么;四是“怎么转”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支持体系是什么。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厘清思路、拓宽视野;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提供理论参考、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方法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制度文化、运行模式等核心要素的根本性转变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既体现了地方大学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又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选择。否则,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就会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地方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十分吻合的,服务型大学应是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想类型和目标定位所在。第二,地方大学要实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小高低就成了衡量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以及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因而,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成了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吉首大学、宁波大学等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大学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转型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等等。第四,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如,通过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平等、对话、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使地方大学与地方产业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以及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搭建专业就业职业对接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发展等等。第五,地方大学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支持体系作保障,如,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明确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地方大学组织自身必须要构建一种服务型教育体系,它既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通过区域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的构建和运转,促进服务文化的产生、复合组织的出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优化等,进而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郭娜[7](2015)在《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普通高校办学的有力保障,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是普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提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分工愈来愈细,只有具有专业水准的专业人士才可能得到普遍认可并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成人教育教师作为成人教育事业的主要参与者和成人教育质量的主要操纵者,在教育社会化中保障着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建设,他们以这种身份参与成人教育资源的生产与分配,对其进行专业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也是建设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成人教育迅速恢复,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相继开展,其中就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由于其正规性和自身教育资源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成人学员的青睐,普通高校成人学员人数不断增加,由此吸引了大量教师从事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这一群体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研究者们多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探讨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策略,对具体某一地区进行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由于各地区会受到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区域特点的限制,其地方高校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对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进行研究对于探索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既成人教育专业研究者、一般专职教师,也有普通高校学科教师、在职研究生以及校外聘请人员。这样复杂多样的教师结构使得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弱化,专业发展特点不明显,对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这就使得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更加突出,亟需加强自身专业化发展。本论文通过查阅与本选题相关研究资料和政策,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以社会学理论、成人教育学理论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研究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了解和掌握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现状,发现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寻求解决办法。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在充当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员,建设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也是建设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本论文基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的这一特殊性研究本选题,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层面恰当提出解决策略和建议,希望引起地方对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自身对成人教育的专业认知,促进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教师整体地位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更好地为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事业服务。

王思文[8](2007)在《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时代的到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使云南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使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警察队伍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云南公安队伍,尽管从创建至今不管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实际履行其职责的效能上,都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公安队伍越来越显现出某些与时代的不适之处:一是队伍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而且自身素质也与其承担的任务要求和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二是部分民警的政治坚定性不强,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知识面窄且老化,信息化水平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暂行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有效的途径就是强化在职培训。公安机关要“全面落实民警上岗前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一线民警必训制度,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和实战技能”。云南警官学院作为目前西南唯一的一所公安类本科院校,理所当然承担起此项重任,而直接承担任务的学院成人教师的素质则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云南公安队伍的发展。但是目前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亟待得到关注和解决。本文力图通过对云南警官学院成教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提出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构成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师资队伍,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为学院的教学服务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列举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紧紧围绕“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为:第一,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辨析研究中的三组相关概念:①教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②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③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第三,对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第四,阐述国内外教师素质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进行思索,提出其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构成要素;第五,提出提高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教师素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本论文对公安成人教育这个较新的领域中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推行公安类成人教师资格证等,有一定的创新。

范卫宏[9](2005)在《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着眼于全国,从国家政策制定的角度,将教育学理论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实际状况及本人多年来从事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开展可操作性强的中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政策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通过对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现状和制度的系统阐述及对国际成人高等教育制度的借鉴,本文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论文在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通过介绍评价现有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另外详细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社会系统分析法、访谈法、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根据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平等的理念及终身教育理论,并根据分析功能主义理论,立足于招生政策在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第一章介绍了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状况、“九五”期间国内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与发展状况及当前具体的招生制度与办法。通过对成人、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校与成人高校招生制度等基本概念的阐释,确定了本论文的具体论述对象与范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概述,为其后的问题分析与国内外状况对比奠定基础。 第二章从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校招生计划的制定、当前的成人高校招生制度是否体现了成人的特点,及亟

王晓丹[10](2019)在《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以JZ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大,即国家开放大学(即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目前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迅速展开,我国远程教育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伴随着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大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推广价值。但是,必须清醒的正视我国电大目前办学活动和未来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与困境。在影响电大发展的因素中,其办学模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领域。探索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发现办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对于把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独特、开放、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JZ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对象,对JZ电大现有的办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构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从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电大办学模式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进行文献述评。第三部分: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构建理论框架。第四部分:对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以JZ电大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JZ电大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探索JZ电大目前具体的办学模式,分析总结JZ电大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JZ电大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方面存在不足,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第六部分:分析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第七部分:针对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电大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电大存在着办学理念落后、办学定位不清晰不合理、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点;受传统办学定位影响;教学资源短缺;管理机制和机构设置存在问题;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因此,本研究提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应该改变传统定位、改善传统办学体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发展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完善办学管理机构设置、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等改进建议。

二、关于成人高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成人高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成人高等教育
        1.2.2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
        1.2.3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
        1.2.4 终身教育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2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转型的必要性
        2.1.1 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1.2 转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3 转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
    2.2 转型的可行性
        2.2.1 理论支撑
        2.2.2 现实基础
3 宁波市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宁波市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3.1.1 宁波市相关成人高等教育机构
        3.1.2 宁波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
        3.1.3 宁波市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形式
    3.2 宁波市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3.2.1 办学定位不准
        3.2.2 生源紧缺,就业难
        3.2.3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3.2.4 教学质量下滑
        3.2.5 专业设置不合理
        3.2.6 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经费投入不足
    3.3 宁波市成人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3.3.2 国家招生政策影响生源
        3.3.3 政府高度集权,职能权限不清
        3.3.4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制约教学质量提高
        3.3.5 专业脱离市场需求
        3.3.6 成人高等教育利益化和投入不足影响办学条件改善
4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方向和策略建议
    4.1 更新观念,调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向与定位
        4.1.1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4.1.2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均衡发展
        4.1.3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大力构建发展远程教育体系
        4.1.4 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4.2 改革成人招生考试制度,为终身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4.2.1 取消成人入学考试,实行开放入学制度
        4.2.2 建立学分互认机制
        4.2.3 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
    4.3 转变政府职能,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
        4.3.1 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责及管理权限
        4.3.2 办学主体面向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4.4 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4.1 改进教学技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4.4.2 重视质量建设,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4.4.3 改革教材建设及课程设置
        4.4.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优质实习基地
    4.5 淘汰陈旧专业,专业设置紧紧围绕市场需求
        4.5.1 调整专业设置和管理机制
        4.5.2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突出专业特色
    4.6 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4.6.1 政府从制度上和资金上加大保障与投入
        4.6.2 开辟合作办学模式
        4.6.3 健全法制,增强保障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2)中国成人高考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旨趣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成人
    (二) 成人高考
    (三) 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之辨析
二、我国成人高考的发展轨迹
    (一) 初创阶段(1949-1965)
    (二) 补偿发展阶段(1977-1985)
    (三) 适应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
三、我国成人高考现状分析
    (一) 我国成人高考现行特征
    (二) 我国成人高考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成人高考问题原因探究
四、英美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式及启示
    (一) 美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
    (二) 英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
五、我国成人高考改革对策与建议
    (一) 加快立法进程,推动依法招考
    (二) 革新考试内容,体现成人特点
    (三) 完善考试科目,合理分层分类
    (四) 丰富考试形式,坚持以生为本
    (五) 下移招生重心,彰显教育公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3)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五、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一)不足之处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一、高职教育的规模壮大与大力发展阶段(2001-2004 年)
        (一)本阶段的主要政策文本
        (二)关于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三)关于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政策
        (四)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的政策
    二、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阶段(2005-2013 年)
        (一)本阶段的主要政策文本
        (二)关于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三)关于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政策
        (四)关于高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政策
    三、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特色化建设阶段(2014-至今)
        (一)本阶段的主要政策文本
        (二)关于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三)关于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
        (四)关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
        (五)关于招生工作的政策
        (六)关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特点
    一、政策在促进高职教育地位和功能上的作用逐步提升
    二、政策的目标和导向愈加明确
    三、政策提倡高职教育办学类型、层次和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政策注重高职教育自身建设能力的增强
        (一)政策日益注重规模逐步扩大与质量不断提升
        (二)政策要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技能
        (三)政策提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更加明确
        (四)政策要求高职经费投入要不断增长
    五、政策引导高职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化和公平化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政策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保障
    二、政策在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方面的作用不够突出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仍存在歧视
        (二)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特色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工资待遇和地位较低
    三、政策在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办学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
    四、政策在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方面不够完善
    五、政策在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方面有待改进
        (一)高职院校规模与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协调
        (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高技术人才匮乏
        (三)双师型教师建设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合理
第四章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二)加强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四)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第五章 对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思考
    一、完善高职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制订和完善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相关政策
        (一)加强高职政策宣传力度,出台提高社会对高职认同度的相关政策
        (二)出台鼓励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相关政策,以增强吸引力
        (三)调整和完善高职学生就业政策,提高毕业生社会地位
    三、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相关政策,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一)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二)完善高职经费投入的相关政策,增加高职教育办学经费
        (三)制订和完善校企合作监督约束和协调机制
    四、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
        (一)完善高职教育和培训体系,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
        (二)完善学历教育政策,扩宽发展空间
        (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
    五、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完善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的相关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提升双师型教师质量的相关政策
        (三)健全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协同创新视角下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上海A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一、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第二节 协同创新理论
        一、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二、协同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协同创新模式及机制
    第三节 协同创新对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解释力
        一、协同创新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
        二、协同创新拓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路径
        三、协同创新保障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机制
第三章 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以上海A大学为例
    第一节 上海A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重校风学风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内容丰富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建设制度
    第二节 上海A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战略规划
        (二)榜样作用发挥不足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活动开放性不足
        (二)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陈旧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过程缺乏民主透明
        (二)沟通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影响上海A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一)学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
        (二)教师建设能力不足
        (三)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二、外部因素
        (一)社会风气
        (二)互联网影响
第四章 完善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构建“五位一体”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主体
        一、学校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生层面
        四、企业层面
        五、社会层面
    第二节 创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
        一、校内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
        (一)校内领导层与管理者之间的协同创新
        (二)校内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
        (三)校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
        二、校外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
        (一)校社联合,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二)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第三节 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协同创新机制
        一、完善沟通机制
        (一)公开征集活动项目
        (二)拓展沟通渠道,提升学生信任感
        二、引入激励机制
        (一)提升文化建设激励
        (二)保障资源共享激励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成人教育专业品牌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成人教育概念
        2.1.1 成人教育概念
        2.1.2 成人教育发展历程
        2.1.3 成人教育专业建设需求
    2.2 品牌建设
        2.2.1 品牌定义
        2.2.2 教育品牌特征
        2.2.3 打造教育品牌的原则
        2.2.4 成人教育品牌意义
    2.3 教育服务营销
        2.3.1 教育服务营销概念
        2.3.2 教育服务品牌营销意义
    2.4 SWOT 分析
        2.4.1 SWOT 分析概念
        2.4.2 SWOT 分析方法
第3章 我国成人教育专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案例介绍
        3.1.1 专业设置
        3.1.2 教育质量现状
        3.1.3 生源、就业现状
    3.2 专业品牌建设遇到的问题
        3.2.1 教育质量不高
        3.2.2 教育同质化严重
        3.2.3 就业认可度不高
        3.2.4 虚假宣传、竞争混乱
    3.3 原因分析
        3.3.1 外界环境原因
        3.3.2 学校自身原因
        3.3.3 生源原因
第4章 我国成人教育专业品牌建设策略
    4.1 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4.1.1 国家政策支持、规范
        4.1.2 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
        4.1.3 产学研结合专业建设
        4.1.4 建立良好的教育竞争市场
    4.2 加强自身建设
        4.2.1 提高社会声誉
        4.2.2 加强内部管理
        4.2.3 做好专业建设规划
        4.2.4 专业建设体现重点,并逐渐追求高层次
        4.2.5 加强与就业市场联系,体现就业优势
        4.2.6 教学特色化
    4.3 品牌建设保障措施
        4.3.1 设计专业品牌形象
        4.3.2 建立专业品牌文化
        4.3.3 保障学生就业质量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目的
    二、概念界定
        (一) 地方大学
        (二) 社会服务
        (三) 社会服务能力
        (四) 转型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 关于地方大学的研究
        (二) 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的研究
        (三)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一、社会服务本质内涵
        二、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第二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一、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不足
        二、社会服务投入能力不足
        三、社会服务结构能力不足
        四、社会服务规制能力不足
        五、社会服务信息能力不足
        六、社会服务评价能力不足
    第三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价值困境的制约
        二、技术困境的制约
        三、组织困境的制约
        四、制度困境的制约
第二章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第一节 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取向
        二、地方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变迁
        三、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服务型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二、欧美国家同类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三、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和实践
        四、服务型大学: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第三节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第一节 吉首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历时视界:吉首大学的现状和前身
        二、转型发展:吉首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三、结论析出:吉首大学转型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宁波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第一印象:初识宁波大学
        二、深度接触:宁波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三、回顾总结:宁波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第三节 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
第四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一、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基础
        (一) 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
        (二) 双方共同目标的需要
        (三) 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
        二、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障碍
        (一) 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
        (二) 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三) 地方大学组织的依附性
        三、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途径
        (一) 落实地方大学法人化制度,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法律根基
        (二) 改革公共权力运行方式,重构合作伙伴关系的权力配置
        (三) 推进利益主体多中心治理,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模式
        (四) 畅通对话协商和利益分配渠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第二节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地方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 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可行性
        二、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与机制
        (一)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基础
        (二)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机制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影响
        (一)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二)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
    第三节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从就业能力到可雇佣性能力:毕业生就业评价的转变
        (一) 毕业生能力缺失及其原因
        (二) 就业能力与可雇佣性
        (三) 可雇佣性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二、从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三、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 以可雇佣性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 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三)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为路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体系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一)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能的缺失与错位
        (二) 从“全能”到“有限”: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 从“管制”到“服务”: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构建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三)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三、服务型政府对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支持
        (一)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二)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三)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第二节 服务型教育体系: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系统支撑
        一、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转型的目标所在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以他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功耦合的基础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依托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三、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一)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
        (二)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三)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新模式
        (一) 三重螺旋产生的背景
        (二) 三重螺旋的核心目标
        (三) 三重螺旋的动力机制
        二、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型诉求
        (一) 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与作用
        (二) 区域三重螺旋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自反
        (三) 三重螺旋视角下的地方大学转型诉求
        三、三重螺旋对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
        (一) 服务文化的产生
        (二) 复合组织的出现
        (三) 合作机制的形成
        (四) 社会环境的优化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简况
致谢

(7)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1. 关于高校成人教育的研究
        2.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3. 关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三)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普通高校
        2. 成人教育
        3. 教师专业化
    (二) 理论基础
        1. 社会学理论
        2. 成人教育学理论
        3.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三、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 现状分析
        1. 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 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结构现状分析
    (二) 现存问题
        1. 欠缺专业主动性
        2. 专业培训不充分
        3. 专业教学效果不明显
        4. 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态
        5. 与成人学员缺乏专业沟通
四、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传统观念束缚
    (二) 自身条件局限
    (三) 社会经济条件
    (四) 教育对象复杂化
五、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及建议
    (一) 外部环境策略
        1. 加大社会投入,提升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地位
        2.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独立性
    (二) 自身层面建议
        1. 强化自身专业责任意识
        2. 提升自身专业学习主动性
        3. 搭建自身与成人学员专业沟通平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篇)
附录二 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调查问卷(学员篇)
附录三 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8)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概念梳理
    (一) 教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二) 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
    (三) 成人教育、终身教育
二、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群体结构不够合理
    (二)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师德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成教普教化,公安专业技能较弱
    (四)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无对外学术交流的机会,不注重科研工作
    (五) 对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无明确要求,缺乏教师资格标准
    (六) 对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无激励措施,缺乏教师继续教育机制
三、对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的思索──公安成人教育教师素质构成
    (一) 成教教师素质理论诠释
        1. 社会角色论
        2. 教师素质结构模型
        3. 教师能力说
    (二) 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构成
        1.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1) 政治思想素质
        (2) 职业道德素质
        (3) 教育思想素质
        2.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知识结构
        (1) 关于学生的知识
        (2) 关于教学的知识
        (3) 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
        (4) 关于公安“三懂”“四会”的基本岗位知识
        3.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复合型的能力结构
        (1) 科学研究能力
        (2) 创造性的教育能力
        (3) 终身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 生存于变革时代的适应能力
        4. 公安成人教育教师良好的人格特质
四、提高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教师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一) 注重绩效的公安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组合
    (二) 推行公安成人教师资格证制度,建立合格的公安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三) 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努力提高公安成人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1. 强化公安成人教育教师入职培训
        2. 加强继续教育,促进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教育一体化
        3. 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整体素质
        4. 加强公安成人教育教师对外学术交流
        5. 内外兼修,提高公安成人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6. 不断提高专兼职公安成人教育教师的技能训练
    (四) 加强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五) 建立教师评鉴体系,保证公安成人教育教师素质
    (六) 加强教学评估,完善公安成人教育教师激励机制
五、结语
六、附:云南警官学院成教部成人教师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的目的
第一章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状况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成人与成人高等教育
        二、成人高校与成人高校招生制度
    第二节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状况
    第三节 “九五”期间国内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与发展状况
    第四节 当前招生制度
        一、具体招生制度
        二、我国成人高校招生制度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问题发现与分析
    第一节 与普通高职教育的关系
        一、什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招生计划制定
        一、计划管理模式与市场运行机制的矛盾
        二、统一招生制度与扩大成人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矛盾
    第三节 成人特点的体现
    第四节 考风考纪问题
    第五节 其他方面的问题
第三章 国际成人高等教育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际主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及招生政策
        一、美国模式
        二、德国模式
        三、日本模式
        四、具体到招生制度
    第二节 国际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国际发展趋势
        二、我国成人高校招生制度发展走向分析
第四章 改革与发展对策
    第一节 更新观念,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第二节 依托行业优势,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招生
    第三节 全国统招与分省招生
    第四节 加强并改善招生录取网络化工作
    第五节 扩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专升本”教育招生规模
    第六节 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第七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2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附录二 2002年成人高校入学考试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后记

(10)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以JZ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图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有关开放教育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有关办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有关电大办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第3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广播电视大学
        (二) 办学模式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 终身教育理论
        (二) 核心竞争力理论
        (三) 信息化教学理论
第4章 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大的历史发展
        (一) 萌芽期(1951-1978)
        (二) 发展期(1979-1995)
        (三) 繁荣期(1996-2011)
        (四) 改革期(2012-至今)
    二、我国电大目前主要的办学模式
        (一) 独立办学
        (二) 合作办学
        (三) 依托办学
    三、影响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因素分析
        (一) 办学定位的影响
        (二) 电大内部系统的影响
        (三) 生源市场的变化
        (四) 师资力量
第5章 JZ电大办学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
        (一) 访谈目的
        (二) 访谈对象
        (三) 访谈方法
        (四) 预访谈
        (五) 正式访谈
    二、JZ电大办学模式现状访谈调查分析
        (一) JZ电大的办学宗旨
        (二) JZ电大的学校管理体制
        (三) JZ电大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四) JZ电大的教学模式
        (五) JZ电大的学习支持设施系统
        (六) JZ电大的教学评估体系
        (七) JZ电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八) JZ电大的师资力量
    三、JZ电大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问题
        (二) 办学定位问题
        (三) 教学资源存在问题
        (四) 师资力量薄弱
第6章 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和经验借鉴
    一、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历史原因分析
        (二) 办学定位问题
        (三) 教学资源短缺
        (四) 管理机制和机构设置方面问题
        (五) 办学经费来源方面问题
    二、国内外先进开放教育办学模式分析借鉴
        (一) 英国开放大学
        (二) 韩国开放大学
        (三) 印度开放大学
        (四) 日本放送大学
        (五) 台湾空中大学
        (六) 香港公开大学
        (七) 北京开放大学
第7章 我国电大办学模式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办学定位,让开放大学更加开放
    二、改善传统办学体系,让办学系统更加深入
    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
    四、发展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五、完善电大办学管理机构设置
    六、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附录1 JZ电大办学模式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2 JZ电大办学模式访谈提纲(学生版)
致谢

四、关于成人高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刘允杰. 宁波大学, 2017(02)
  • [2]中国成人高考创新研究[D]. 吴庆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3]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 牛海燕.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4]协同创新视角下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上海A大学为例[D]. 程思嘉.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5]成人教育专业品牌建设[D]. 都欣. 吉林大学, 2015(08)
  • [6]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D]. 钱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7]广西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D]. 郭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8]云南警官学院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D]. 王思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9]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D]. 范卫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10]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以JZ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例[D]. 王晓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关于成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