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崖葬情况初步调查

鄂西南崖葬情况初步调查

一、鄂西南地区悬棺崖葬的初步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郭津佑[1](2020)在《从“石保爷”到“九天母石” ——仡佬族生态文化再生产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性现代化的强劲席卷之下,地方文化受到了极大地冲击,但从实践上来看,地方文化并非都在全球性现代化的趋势中迷失自我而逐渐被同化。相反,一些地方文化在全球性现代化的趋势中实现了自我的重构,从而焕发了新生。文化作为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过程中不断生产的社会现实,其本来就有着明显的动态特征。而文化再生产理论正是指出了文化在动态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并指出文化的再生产能够使得文化与社会得以延续。基于此,在探讨地方文化的变迁方面,文化再生产理论有助于我们提升对文化变迁的实践的学理认识,同时也对于我们理解地方文化再生产的逻辑与目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仡佬族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从“石保爷”的生态文化信仰活动展开分析了仡佬族“人-石”之间的生态文化,并通过展现务川自治县仡佬族生态文化从“石保爷”到“九天母石”的变迁,论述了仡佬族生态文化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同时通过对经济、政治两个方面的探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仡佬族生态文化再生产的逻辑与目的,并探讨了仡佬族生态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之关系问题。在研究中,地方政府与地方学者通过资源与权力来实现文化符号的再生产,进而又再生产一套富有神圣意涵的仪式来强化其本身,使得场域内大多数人将之内化为惯习,从而实现象征实践,达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研究发现,在全球性现代化趋势之下,仡佬族生态文化并没有被裹挟进入文化同化的漩涡之中,而是在交汇融合之中实现了文化涵化。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旅游凝视之中,作为生产方的务川自治县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与游客实现了价值交换,从而将仡佬族文化由潜在经济价值转化为文化资本;其次,在文化再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有为政府的作用,从而利用就地文化资源带动地方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最后,仡佬族生态文化在全球性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之中,在权力介入下有着地方文化的自我觉醒,从而在文化自觉之中改造与重构实现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与文化的新生,也就实现了从文化的再生产到社会的再生产。基于此,本文在全球性现代化背景中做了有关传统与现代的拓展讨论,并在山水与生态之中延伸思考了人文的意涵。

孙艳玲[2](2020)在《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农耕民族自古以来就用他们辛勤的劳作和生动的创作给这片广阔的土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岩画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西南岩画以其独有的神秘、质朴、生动、粗犷等艺术特色吸引着大批学者不断地探索与研究。近年来,关于西南岩画的研究逐渐增多,选材角度各不相同,但关于岩画艺术风格整体性研究较少。西南岩画作为人类的珍贵遗产,对其艺术风格有一个整体性研究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它不仅是先民表达自身和对世界认识的一种艺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先民们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独有的审美意识。文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研究综述等。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叙述西南岩画环境概况。分为两个部分:西南岩画地理环境概况、西南地区文化环境概况。第二章主要是对西南地区各省岩画艺术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由两部分组成:1.西南地区岩画分布。2.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特征及比较。首先,对西南地区内贵州、四川、云南、广西、西藏地区岩画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各自风格特点归纳。其次,将这几省岩画艺术风格相互比较,找出共性与异性。第三章为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及其价值。本章从两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其独特性,二是其文化内涵与价值。

杨珊珊[3](2020)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居环境建设及科学理论的完善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界研究视域内的焦点。而文化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义,各个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的自我迭代也深刻地影响到传统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探索。虽然人居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已得到理论界的广泛认同,但由于文化内涵宽泛,对文化与历史空间形态形成演变关系的认识偏差是历史城市在现代语境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的本质所在。因此,全面解析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以及形成演变过程背后的文化动因有利于传统城市营建智慧的进一步发掘以及当代城市所面临的困境的破解。地理环境复杂,文化主体多元、历史视角多维的宜宾古城,在地域文化方面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城市空间呈现城址多变、形态特征突出的营城特色。厘清宜宾纷繁复杂的文化事象、认知文化演进与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是本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文化生态学较为活态的研究视角、工具和理论架构将有利于对宜宾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及空间形态的演进有更为全面理性的认知。本文融贯文化生态学、形态学研究方法,用生物进化的眼光将城市历史空间环境视作一个开放、动态、整体的生态系统,建立类似地理生态圈层的文化生态层级系统,引入文化圈层、文化簇群、文化生态链、文化漂积、文化进化、文化生态位等概念,初步建立文化进化与空间演替的模式关系,并将宜宾放入西南边疆城市整体环境中对宜宾城市文化及空间的演进做阶段性划分。从“时间阶段的横截面”与“演进过程的纵断面”对各历史阶段宜宾的文化、历史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历时性的动态梳理,完整的呈现出宜宾历史空间的变化过程、形态格局、文化内涵。进而认识到文化演替是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的内生动力,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是地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漫长时空过程中交替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是时间、空间与文化三者关系的综合投影。最后本研究对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方法本身的反思及对当前宜宾文化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式进行简要思考,以期对当前宜宾历史空间文脉的延续与文化创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共生提供思路。

岳畅[4](2019)在《曲靖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研究》文中认为自古以来,在云南滇东地区自称那苏泼的彝族支系白彝中,村寨里凡有上年纪的老人去世,就流传着举行歌舞活动闹丧以示祭祀的丧葬习俗。因地区不同称呼各异,楚雄州彝族称“踩地气”,富源县彝族称为“转噶”“跳鬼”“搓蛆”;曲靖市麒麟区彝族则称作“确比”。较之其他地区,因曲靖地处内地入滇咽喉,古代曾是爨氏统治中心,素有滇东重镇之称。当地彝族与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自古就甚为频繁,随着汉文化日渐扩大的影响,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其民间歌舞和古老的风俗习惯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承续着本民族的特色。所以,本文以流传在曲靖麒麟地区的彝族传统丧葬仪式舞蹈“确比舞”作为研究对象。确比舞最初产生于民间丧葬仪式之中的,依附于千余年前彝族先民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的原初朴素信仰,其后则逐渐发展形成以向先人感恩戴德,向后人传德承志、启蒙教化,对生命的尊重和礼赞等多重主旨为一体的舞蹈种类。因此,本论文一方面从彝族丧葬习俗的历史文化和彝族丧葬舞蹈发展流播两个维度去探研确比舞发生的可能性。鉴于丧葬仪式作为确比舞产生的原初场域,所以不可或缺地要对遗存数千年的滇东地区彝族民间传统丧葬仪式进行客观、真实的阐释论证,并针对丧葬仪式中的确比舞的原始形态及作用意义等的分析和总结;另一方面,确比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势必会在历史不断推演过程中发展变化,对当代以来确比舞的发展作出梳理与思考,以此观照确比舞发生嬗变的表现及动因。运用历史和当下的两重视角去探究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对于本学科的研究价值和对本民族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民间文化推进的广泛影响。

郭的非[5](2019)在《四川崖墓的渊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崖墓在四川地区数量极多、广泛分布,以东汉一朝最为突出。这种墓葬形式既包含着四川本地巴蜀文化因素,又在本质上成为汉文化的表现形式,代表着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本文从墓葬特点和葬俗、历史背景、文化变迁的历程、传播路线等方面探讨四川崖墓的渊源。

周书灿[6](2018)在《凌纯声中国民族文化起源与传播理论再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下半叶,凌纯声不断从人类学视角,在更长的时段和更为辽阔的地域范围内论定中国民族文化多元起源,学术视野更为广阔,理论基础也更为坚实。其从文化的形态和地理的分野上,对边疆民族和华夏民族所作动态的划分,基本上做到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历史学资料重建新的华夏民族三集团说,克服了以往旧说的种种学理缺陷和逻辑疑难,具有独到的学术旨趣;其用民族迁徙对中国南方民族文化与东南亚民族文化在诸多特质上的一致性所进行的解释,不失为一种大胆的推断。这一大胆的推断总体上是以一定的客观历史事实为基础,包含有若干可信的历史信息;用比较的方法,以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来解释中国古代文化和环太平洋区域文化在诸多特质上的一致性,其立论似乎亦有一定的人类学根据,并非纯属想像的凭空臆断。20世纪50年代后,凌氏对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和长足的进展缺乏了解,自然也谈不上学术上的取长补短与相互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凌氏中国上古民族文化起源研究向着更高的学术水准推进。凌氏的中国民族文化起源和环太平洋文化研究在材料运用和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方法上,屡屡暴露出若干严重的缺失和不足,在传播学派理论的深刻影响下,凌氏对中国民族文化起源和环太平洋区域文化研究的背后,暴露出强烈的国族主义思想。

张蓉[7](2018)在《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旅游开发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南方丝绸之路逐渐受到全国各地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五尺道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分布着历史建筑、人文景观、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南方丝绸之路线路绵长,五尺道上旅游资源分布零星,所以对五尺道的研究、开发会存在很多困难,而对于五尺道线路上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甚少。文章根据研究任务的特性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这一理论指导进行研究和设计实践。首先,对虚拟旅游、虚拟现实技术、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相关的技术特性和特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收集研究的一手资料,并综合分析五尺道沿线各地传统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终提出可行的参考性意见;其次,对虚拟现实技术中数字化复原核心技术进行举例论证,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五尺道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根植于五尺道旅游资源开发中,创新旅游开发模式,达到对五尺道沿线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和保护的目的;再次,结合五尺道沿线旅游资源的特点,为从整体上把握五尺道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对适宜五尺道沿线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的题材进行提炼定位,通过引入Unreal 4引擎技术,以富源胜境关作为研究案例,在系统化构建理论的指导下对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创新设计,论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五尺道旅游开发中可行性。文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五尺道沿线景区旅游进行研究,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当地文物、遗址的传承和保护最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还展望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中将会大有作为。

张着灵[8](2017)在《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研究(1959-1965)》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是建国后,除开考古研究机构之外的研究建筑史学唯一的科研机构,它是在合并了梁思成先生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室”和刘敦桢先生主办的“中国建筑研究室”的基础上,由国家机关与高校合办的科研机构,它代表了建国后文化大革命以前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重庆分室是当时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两个研究分室之一,在其存在的短短7年时间内,创造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形成了相当的学术影响力。对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的研究历程及成果的梳理,揭示了当时中国的学术与社会动向。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持续7年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建筑史及其专题研究,外国建筑史研究,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三个方面。辜其一、叶启燊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白佐民对现代建筑理论进行了早期探索,吕少怀、夏昌槐、吕祖谦在材料匮乏的情况下尝试外国建筑史及国际最新建筑理论译介的研究。重庆分室的主要研究成员对中国的建筑史学研究及现代建筑理论探索做出的重要贡献,对后世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对他们学术成果的梳理,一方面是对建筑史学史研究的有益补充,一方面也揭示了学术成果与社会背景的联系。随着1953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相应的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要求社会普遍的集体主义精神,建筑领域以及建筑学界也受到同样的影响。就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的研究历程来看,一项研究课题,往往由分室几个成员共同完成,国家层面也有发动全国科研力量编就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而这一编着在终稿上尽没有出现初编者的人员名单,如此种种无不需要科研人员倾力、无私的对集体的奉献。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迷茫躁动的社会,这种强烈的、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年轻学子深思的高尚的思想品格。本文对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的研究,梳理了建国后1950-60年代建筑史学研究及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可推动西南地区建筑史学研究和对建国初期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为学术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严奇岩,杨鸿[9](2016)在《武陵山区崖葬的分布及族属探讨》文中指出武陵山区是土家、仡佬、苗、侗等各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的崖葬文化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与环境的典型"剖面"。武陵山区崖葬多是土家族、仡佬族或苗族祖先的遗存,其分布与喀斯特环境和江河走向密切相关。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是武陵山区崖葬文化特点,它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地理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渗透的产物。

滕明金[10](2015)在《重庆地区汉代崖墓相关问题的初步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地区历史悠久,自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类活动。几千年来,经过三峡地区人民的辛勤耕耘,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为我们遗留了丰富的文物资源。三峡地区是我国崖墓数量发现最多的地区之一,且重庆地区崖墓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也是该地区汉代墓葬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在了解三峡地区两汉崖墓考古发现情况与研究现状前,对全国范围内两汉墓葬考古工作近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也十分必要。我国考古界针对重庆地区崖墓的专门性研究较少,且不成系统,以前主要是从墓葬形制、葬俗文化、年代断代等方面分析。本文拟通过对重庆地区汉墓资料进行整合,介绍重庆地区的崖葬墓的发掘情况;崖葬的开凿方式与装饰技术;以及崖葬墓分布地区的族属源流等问题。类型上,崖墓基本分为“岩墩式”、“岩缘式”、“洞穴式”三种类型结构。在开凿方法方面,主要是运用“冲量原理”的“冲击式顿钻法”进行开凿过程(即用钻头顿击岩壁以捣碎岩石)。在崖墓内部装饰加工环节方面,通过湿地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崖墓在开凿完成后,均使用石凿凿制线条,构筑图画或几何纹图像,对墓壁内部进行较细致的装饰和加工。墓室内的装饰加工痕迹,反映古代工匠在完成这些工作时,技术熟练,并且有一定的程序。丧葬文化方面,通过对墓葬分布特点(地理位置、埋葬特征:单墓室、双墓室或多室并列),以及崖墓石壁上凿制出的精美装饰图像等综合分析,反映该地区古居民丧葬文化中存在“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崖墓墓葬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研,认为研究重庆地区崖墓,对认识重庆古代文化有着特殊意义。从崖墓与民族学资料的综合研究方面,看出崖墓对研究该地区古代族属源流具有意义。尤其对分析重庆古代僚人、土家族的形成及源流等有积极作用。重庆崖墓是重庆地区汉代墓葬的重要形式,其所反映的文化因素、丧葬思想等,对认识重庆地区古代文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二、鄂西南地区悬棺崖葬的初步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西南地区悬棺崖葬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从“石保爷”到“九天母石” ——仡佬族生态文化再生产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再生产
        1.2.2 生态文化
        1.2.3 仡佬族文化
        1.2.4 研究述评
2.研究设计
    2.1 理论依据
    2.2 核心概念
        2.2.1 地方文化
        2.2.2 生态文化
        2.2.3 文化资本
    2.3 研究方法
        2.3.1 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
        2.3.2 资料整理与分析
    2.4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2.4.1 研究目的
        2.4.2 研究意义
        2.4.3 创新点
3.田野概况与分析
    3.1 仡佬族的历史与文化
    3.2 务川自治县与仡佬族
        3.2.1 务川自治县概况
        3.2.2 务川自治县成立始末
4.“石保爷”与仡佬人
    4.1 “石保爷”
        4.1.1 何谓“石保爷”?
        4.1.2 拜干亲与拜石头
    4.2 石崇拜中的“石保爷”
        4.2.1 “石保爷”的异同
        4.2.2 “石保爷”的功能分析
    4.3 仡佬族“人-石”之间的生态文化
        4.3.1 “人-石”之间的物质空间与物质生产
        4.3.2 “人-石”之间的文化空间及文化生成
5.“九天母石”与文化再生产
    5.1 文化再生产的物质表征:九天母石
        5.1.1 作为故事的“九天母石”
        5.1.2 作为符号的“九天母石”
    5.2 文化再生产的行为展现:祭天朝祖
        5.2.1 祭天朝祖的仪式
        5.2.2 民族旅游的节日
    5.3 文化再生产的象征成果:仡佬之源
        5.3.1 “仡佬之源”的说法出现
        5.3.2 “仡佬之源”的象征实践
    5.4 文化再生产的意识生成:主体认同
        5.4.1 哭嫁的再现
        5.4.2 族源的再造
6.文化再生产的逻辑与思考
    6.1 旅游凝视:文化再生产的经济逻辑
        6.1.1 旅游凝视与价值交换
        6.1.2 旅游经济与市场发展
    6.2 后发赶超:文化再生产的政治逻辑
        6.2.1 压力体制与发展诉求
        6.2.2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6.3 开发与保护之间的文化之思
        6.3.1 开发:权力介入下的文化再生产
        6.3.2 保护:文化传承中的重构及发展
    6.4 主体自觉突显的文化之路
        6.4.1 文化主体性的作用
        6.4.2 文化自觉的新生
7.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传统与现代
        7.2.2 山水与生态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被访者信息
附录 B 相关图片信息
附录 C 务川自治县部分家族族谱信息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西南地区岩画概述
    第一节 西南地区岩画自然环境
    第二节 西南地区岩画文化环境及岩画类型
第二章 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比较分析
    第一节 西南地区岩画分布及内容概述
    第二节 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的比较
第三章 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独特性的成因及其价值
    第一节 风格成因及独特性
    第二节 文化内涵及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3)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文化生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1.1.2 现实背景:文化生态学研究工具运用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1.4.1 理论研究创新
        1.4.2 基础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文化生态学
        2.1.2 历史空间形态
        2.1.3 宜宾历史空间的界定
    2.2 研究综述
        2.2.1 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概况
        2.2.2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历史城市相关研究概况
        2.2.3 宜宾古城相关研究
第三章 宜宾历史文化生态系统的建构
    3.1 文化生态学研究视角的引入
        3.1.1 西南边疆历史城市研究的“区域史观”转向
        3.1.2 文化生态学对历史空间形态研究的阐释路径
    3.2 宜宾文化生态系统层级谱系建构
        3.2.1 文化生态圈与亚文化圈
        3.2.2 文化生态簇与文化生态链
    3.3 宜宾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式
        3.3.1 文化“漂积、进化”原理
        3.3.2 以文化生态位为标尺的核心文化演替与空间演化关系
    3.4 宜宾营城特色的审视及文化生态演化的历史分期
        3.4.1 历史沿革与营城历程的概述
        3.4.2 城市特质的审视
        3.4.3 区域整体视野观照下的宜宾文化生态演化的历史分期
    小结
第四章 生态进化观下的宜宾文化生态环境及空间历时态演化分析
    4.1 宜宾文化萌发时期:原生文化的漂积概况
        4.1.1 宜宾萌发的历史地理条件
        4.1.2 多元的原生民族文化
        4.1.3 朴素的族群意识下民族聚居地的选择
    4.2 戍边立城时期:中原文化的强势入侵与空间雏形初现
        4.2.1 国家意志推动下“西南半壁”军政中心的形成
        4.2.2 凿山开道:文化生态链的贯通与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4.2.3 募民迁入:人口变迁与民族文化置换
        4.2.4 置吏移民后土城格局初具
    4.3 江北时期:文化生态的生长、突变与空间跃迁
        4.3.1 迁址江北:防洪、防敌双重动力下的空间跃迁
        4.3.2 叙州新升“上州”:从“内地的边陲”到“边区的中心”
        4.3.3 “夷汉杂处”:民族商品贸易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文化繁荣
    4.4 山城时期:战争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据险围城
        4.4.1 宋蒙战争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
        4.4.2 迁址登高山:据险围城——抗元山城的修筑
    4.5 江城时期:文化交融与空间渐臻完善
        4.5.1 叙州府区域定位及角色改变:“改土归流”及“叙南卫”的设立
        4.5.2 明末清初宜宾的战乱、残破与移民开发带来的文化交融
        4.5.3 城址返迁三江口:宜宾城的历难重生与空间渐臻完善
    4.6 宜宾文化生态演变的谱系及文化推动力分析
        4.6.1 宜宾文化生态“原生-入侵-嬗变”谱系图
        4.6.2 宜宾文化生态演变的推动力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影:宜宾历史空间形态的系统分析
    5.1 地理文化影响下历代城址动态调整的自主性
        5.1.1 历代城址动态调整的生态观
        5.1.2 历代城址与区域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5.2 江城时期整体空间秩序
        5.2.1 因势赋形的城池平面形态
        5.2.2 通衢四达的街道架构
        5.2.3 因时立形的功能布局
    5.3 “形意相关”的人文空间形态格局
        5.3.1 妙收山水的文境
        5.3.2 得景随形的文轴
        5.3.3 “不居中双中心”的文治空间
        5.3.4 “崇中尚上”的文教空间
    5.4 宜宾历史空间形态营造的传统智慧
        5.4.1 因地制宜的生态营城智慧
        5.4.2 顺天应人的传统建设智慧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核心文化生态位标尺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6.1.1 地理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潜移默化
        6.1.2 制度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主导推动
        6.1.3 精神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内在渗透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6.2.1 宜宾历史空间形态研究对当前城市建设的启示
        6.2.2 研究方法的反思
        6.2.3 不足和研究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曲靖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彝族丧葬礼俗概述
        1.彝族丧葬仪式的起源
        2.形式多样的葬法与葬式
    (二)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的源与流
        1.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的起源
        2.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的流播
二、彝族民间传统丧葬仪式中的确比舞解读
    (一)曲靖茨营乡红土墙村丧葬仪式程序
        1.葬前礼仪
        2.丧葬仪式第一天
        3.丧葬仪式第二天
        4.丧葬仪式第三天
    (二)确比舞状貌及相关形式要素分析
        1.确比舞在丧葬仪式中的呈现
        2.确比舞跳法及相关形式要素探究
    (三)确比舞在丧葬仪式中的作用意义
        1.以舞娱尸、安魂
        2.以舞送灵归祖
        3.联系和强化血缘和族群关系
三、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的发展
    (一)当代确比舞的发展历程
    (二)确比舞的嬗变及动因
        1.确比舞的嬗变表现
        2.发生嬗变的原因
    (三)传承发展确比舞的当代意义
结语
    (一)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的发展特征
    (二)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发展的困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四川崖墓的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川古代的穴居现象和葬俗
二、战国西汉时期四川地区的外来文化和人口流动
三、崖墓的出现与西汉时期的汉墓变革
四、四川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崖墓的分布与四川外来文化的传入通道
六、结语

(6)凌纯声中国民族文化起源与传播理论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类学视野下中国民族文化多元起源论的阐发
二、边疆、华夏民族的界定与旨趣独到的华夏民族三集团划分
三、中国古代南方土着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之间渊源关系的推定
四、中国古代文化与环太平洋区域土着文化之间传播关系的比较
五、凌氏环太平洋文化理论与方法若干问题的质疑商榷与批判

(7)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旅游开发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3.2 虚拟现实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虚拟现实技术及五尺道相关概念
    2.1 虚拟旅游概念
    2.2 虚拟现实概述
        2.2.1 虚拟现实概念
        2.2.2 虚拟现实特征
        2.2.3 虚拟现实的发展
    2.3 南方丝绸之路概念
    2.4 五尺道概述
        2.4.1 五尺道概念
        2.4.2 五尺道线路特征
第三章 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3.1 数字化技术
    3.2 三维建模技术
    3.3 虚幻4引擎(Unreal4)
    3.4 虚拟现实发展趋势
        3.4.1 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3.4.2 产业链发展趋势
第四章 五尺道沿线旅游开发现状
    4.1 五尺道沿线古道驿站的分布
    4.2 五尺道沿线古镇驿道的开发现状
        4.2.1 盐津县的开发现状
        4.2.2 曲靖市的开发现状
    4.3 五尺道沿线古镇驿道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4.3.1 地理和交通条件较差
        4.3.2 旅游开发资金有限
        4.3.3 开发观念和模式传统
    4.4 针对五尺道沿线传统旅游开发的建议
        4.4.1 建设五尺道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
        4.4.2 多种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发展模式
        4.4.3 旅游衍生产品的开发
        4.4.4 开发与保护并进
第五章 五尺道旅游开发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探究
    5.1 虚拟现实技术重塑旅游产业根植条件
        5.1.1 主观条件
        5.1.2 客观条件
    5.2 VR沉浸式旅游体验
    5.3 VR体验式旅游及购物
第六章 胜境关虚拟景区数字内容设计
    6.1 设计定位
        6.1.1 目标人群定位
        6.1.2 设计需求
    6.2 设计原则
        6.2.1 真实性原则
        6.2.2 创新性原则
    6.3 设计方法
        6.3.1 系统论方法
        6.3.2 艺术论方法
    6.4 设计过程
        6.4.1 旅游标识物符号提取
        6.4.2 三维模型创建
    6.5 胜境关案例赏析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附录C 插图和图表清单

(8)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研究(195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中国建筑史学史研究的有益补充
        1.1.2 研究建国初期现代建筑理论探索的地域现状
        1.1.3 推动建国初期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
    1.2 研究现状
        1.2.1 重庆分室研究情况简介
        1.2.2 对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
        1.2.3 对建筑史学学者及其贡献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口述历史研究法
        1.3.4 实证与阐释相结合法
        1.3.5 比较分析研究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成立与发展历程
    2.1 重庆分室组建缘起
        2.1.1 1950-60 年代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学术研究环境
        2.1.2 建筑科学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立足全国的研究思路
        2.1.3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学术力量储备
        2.1.4 地处西南与“建筑三史”编纂促成重庆分室成立
    2.2 重庆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组时期(1958 年5月-1959 年11月)
        2.2.1 在艰难中起步——重庆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组组建
        2.2.2 继续“革新与传统相结合”的四川各路传统建筑调查研究
        2.2.3 参与全国协同的科研专题“建筑三史”编纂
        2.2.4 支援南京分室的云贵建筑调查
    2.3 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时期(1959 年11月至1964年11月)
        2.3.1 重庆分室的建置机构设置及经费来源
        2.3.2 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与密切的学术交流
        2.3.3 辜其一、叶启燊等人主持的建筑调查活动
        2.3.4 以辜其一、白佐民、吕少怀等人为主的建筑史学及建筑创作理论探索活动
    2.4 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研究走向停滞(1964 年11月至1965年 7 月)
        2.4.1 自“设计革命化”开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
        2.4.2 汪季琦致辜其一的“信”
        2.4.3 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的后续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建筑三史”的研究
    3.1 重庆分室在全国协同的“建筑三史”编撰中的学术贡献
        3.1.1 积极促成“四川建筑三史”(1959 年)完稿
        3.1.2 《中国古代建筑史》(初稿)——尝试探索建筑设计思想
        3.1.3 系统规范为全国统一教科书《中国古代建筑简史》(1962 年)
        3.1.4 多次打磨终成“八易其稿”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3.1.5 《中国近代建筑简史》(1962 年)——中国近代建筑通史研究较具规模的初次尝试
    3.2 在教材编纂中再续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探索
        3.2.1 辜其一《中国建筑史大纲》——践行革新与传统相结合的写作思路
        3.2.2 西洋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初步教学大纲所反映的“学院式”教学倾向
        3.2.3 研究之前首先完成教学任务
    3.3 重庆分室“建筑三史”研究学术贡献评述
        3.3.1 初次尝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思想问题
        3.3.2 促成重庆分室成立奠定分室后续研究基础
        3.3.3 协同集体并投入 1950-1960 年代全国“建筑三史”编纂工作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史领域的专题研究
    4.1 重庆分室在建筑史领域的专题研究概况
        4.1.1 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广泛开展实地调查
        4.1.2 以早期建筑研究及民居调查研究为分室研究重点
    4.2 重庆分室更加关注早期建筑的调查研究
        4.2.1 汉唐、宋元建筑调查研究概况
        4.2.2 以汉唐早期建筑研究为主的研究成果评析
        4.2.3 宋元建筑研究概述及其研究成果评析
        4.2.4 继承中国营造学社时期以建筑形制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
        4.2.5 基于图像学基础的早期建筑研究的学术影响
    4.3 重庆分室对西南民居的调查研究
        4.3.1 1950s-1960s民居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相关研究成果
        4.3.2 重庆分室持续而广泛的西南民居调查概况
        4.3.3 叶启燊、辜其一等人带入现代主义的民居调查研究思路
        4.3.4 与同时期的民居调查研究的对比
    4.4 探索西南园林研究的新出路
        4.4.1 西南园林调查研究概况
        4.4.2 探索西南园林设计意匠
        4.4.3 前人以私家及皇家园林为主的园林研究
        4.4.4 重庆大学赵长庚西蜀园林研究的继承
    4.5 另辟蹊径的建筑史学研究,丰富了建筑史学的研究思路
        4.5.1 探索建筑史学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
        4.5.2 研究四川地方建筑史,补充以往中原建筑史为主的研究思路
        4.5.3 开创新的民居调查研究思路,启迪后来者的科学研究方向
    4.6 本章小结
5 外文译介与建筑创作理论探索
    5.1 重庆分室对苏联、法国、日本等相关国家文献的译介
        5.1.1 重庆分室开展的外文译介活动概述
        5.1.2 翻译外国建筑史,意欲构建完整建筑史学研究体系
        5.1.3 现代建筑理论译介——引进最新建筑理论
        5.1.4 建筑结构、物理环境及建筑材料相关理论译介
        5.1.5 译介选题反映出重庆分室对现代建筑理论的集体认同
    5.2 白佐民等人从传统建筑中寻求建筑创作理论及手法
        5.2.1 重庆分室建筑创作理论研究概述
        5.2.2 从传统建筑中寻求建筑创作理论及手法的主要研究倾向
        5.2.3“文化大革命”后白佐民等人建筑创作理论的再发展
    5.3 分室探索建筑创作理论的学术贡献评述
        5.3.1 引进最新建筑理论,丰富建国初期建筑理论研究
        5.3.2 储备建筑理论科学研究人才
        5.3.3 重庆分室各专题研究反映出其研究思路的相互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与评述: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的学术精神与学术影响
    6.1 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的整体学术精神
        6.1.1 动荡社会环境中固守与坚持
        6.1.2 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史学研究理念
        6.1.3 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执着与真诚
        6.1.4 社会主义背景下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6.2 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的学术影响
        6.2.1 承前启后的学术研究历程
        6.2.2 为基于图像学基础的早期建筑形制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6.2.3 从地域视角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
        6.2.4 践行“革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民居研究思路
        6.2.5 探索现代建筑理论及建筑创作理念
    6.3 研究启示
    6.4 研究缺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相关人员访谈录
    B. 重庆分室与北京总室来往信函主要内容整理表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9)武陵山区崖葬的分布及族属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武陵山区崖葬的分布情况
    (一)悬棺葬
        1. 湖北武陵山区的悬棺葬
        2. 重庆武陵山区的悬棺葬
        3. 湖南武陵山区的悬棺葬
        4. 贵州武陵山区的悬棺葬
    (二)岩洞葬
        1. 贵州省武陵山区的岩洞葬
        2. 湖北省武陵山区的岩洞葬
    (三)岩墓
        1. 重庆武陵山区的岩墓
        2. 湖北省武陵山区的岩墓
        3. 湖南省武陵山区的崖墓
二、武陵山区崖葬的族属问题
结语

(10)重庆地区汉代崖墓相关问题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地域
        1.1.1 三峡地区的地理概况
        1.1.2 崖墓定义
    1.2 发现情况与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2 崖墓的人工开凿与加工技艺观察
    2.1 墓葬类型分析
        2.1.1 岩墩、岩缘式崖葬
        2.1.2 洞穴式崖葬
    2.2 崖墓的石刻与画像石棺
    2.3 崖墓的开凿
        2.3.1 营造技术
        2.3.2 开凿痕迹观察
        2.3.3 加工工艺
    2.4 小结
3 崖墓的丧葬文化特点
    3.1 丧葬文化
        3.1.1“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
        3.1.2 归葬
        3.1.3 崖洞葬
    3.2 地域特色与族属
        3.2.1 僚人的形成
        3.2.2 土家族的形成
    3.3 小结
4 相关讨论
    4.1 重庆崖墓的特征概括
    4.2 与周边地区崖墓的比较
    4.3 崖墓与悬棺葬、崖葬的比较研究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鄂西南地区悬棺崖葬的初步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石保爷”到“九天母石” ——仡佬族生态文化再生产的变迁研究[D]. 郭津佑.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西南地区岩画艺术风格比较研究[D]. 孙艳玲. 三峡大学, 2020(06)
  • [3]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杨珊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曲靖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研究[D]. 岳畅.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5]四川崖墓的渊源[J]. 郭的非.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凌纯声中国民族文化起源与传播理论再思考[J]. 周书灿.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6)
  • [7]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旅游开发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D]. 张蓉.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8]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研究(1959-1965)[D]. 张着灵. 重庆大学, 2017(06)
  • [9]武陵山区崖葬的分布及族属探讨[J]. 严奇岩,杨鸿.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0]重庆地区汉代崖墓相关问题的初步调查[D]. 滕明金. 重庆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鄂西南崖葬情况初步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