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数学家传记

世界第二大数学家传记

一、世界二大数学家传(论文文献综述)

胡晋宾[1](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解恩泽,徐本顺[2](1992)在《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其历史源远流长。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仅就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对象、范围、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作者的独立见解。

陶兰[3](2020)在《余介石数学教育思想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数学教育人才,他们在国家命运坎坷、时局动荡的年代,依旧不畏艰难困苦,兢兢业业,为我国的现代数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数学家、珠算家、科普作家余介石(1901—1968)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民国时期编写数学教科书、数学科普著作、研究教学法,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45年的教育生涯,使他形成了丰富的数学教育思想。余介石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中学数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我国当今数学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分别以余介石编写的数学教科书、数学科普著作以及有关教学法的书籍为第一手研究资料,挖掘余介石的数学教育思想。其中数学教科书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主要有:以学生为本;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注重练习的实际应用性;体现各分科间的融合。数学科普著作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主要有:重视数学史;从反面入手,激发兴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沟通中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数学教学思想主要有:提倡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方法的传授;因材施教。通过挖掘余介石的数学教育思想,以期为当今的数学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并学习民国数学家优秀的品质,对余介石先生有更清晰的认识。本文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首次从数学教育思想的角度对余介石编写的数学教科书、数学科普著作以及有关教学法书籍进行了研究。(2)通过对余介石主持编写的数学科普读物的研究和分析,详细阐述了余介石对我国数学知识的传播和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3)依据余介石编写的有关教学法书籍,挖掘了余介石的数学教学思想,为现行数学教学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田淼[4](2000)在《陈省身采访录》文中研究指明陈省身是当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1999年12月至2000年2月间,作者对他作了三次采访。文章以“陈省身与布尔巴基学派”、“陈省身谈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陈省身与中国数学”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主,提供了一些新史料。

李春兰[5](2010)在《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指明1902年,中国新学制的颁布,开辟了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从明末开始,西方的数学著作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推动中国数学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却没能够改变中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新学制的颁布,使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传统数学教育思想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现代数学教育的中国化过程及其动力等究竟如何呢?本文主要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文献研究方法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了1902-1952年间近5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经纬。一、在中国传统数学教育发展史的概述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来论述中国传统数学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等文化特征;通过《周髀算经》中荣方与陈子的对话以及南宋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杨辉的“习算纲目”中有关内容的介绍来阐述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亦阐明了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优点和缺点;借助学堂章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的数学教育目的及教学法,论述1902-1952年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二、在对中国新学制下的数学教育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日本数学教育及其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近代化的影响。1.经过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后,中国引进和模仿日本数学教育制度。2.明确了王国维翻译的藤泽利喜太郎《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在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地位,并指出了《算术条目及教授法》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的数学教育理论著作,首次领会“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以及数学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形态等思想。3.清末、民国时期,日本的数学教育从制度、教科书、教学法等全方位地影响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这里详述了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小仓金之助的《算学教育的根本问题》中的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学校数学的融合主义、数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等数学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刘亦珩在“北平师范大学全国暑期理科教师讲习班”上的系列讲座和数学家陈建功的数学教育论著,深入地阐述了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阐明了刘亦珩和陈建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说明了日本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影响的程度。4.在论述日本数学教育对中国的影响时,阐述了赫尔巴特教授法思想经日本传入中国的经过,并且着重论述了赫尔巴特的数学认识论、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三、在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通过Arthur Schultze的《中等学校算学教授法》、D.E.Smith的《初等算学教学法》、George Polya的《怎样解题》等论著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来论述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3.借助俞子夷和廖世承等教育家在较发达的上海、南京等地区分别进行的由美国传入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来说明美国的教学法对中国的影响。四、以数学教育目的、数学教科书和教学法的发展为视角,论述了中国使西方数学教育中国化的曲折历程。1.中国中小学所使用的数学教科书经历了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些中小学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数学教科书。在这种情形下,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2.中国的现代数学教育理论的引进是从王国维翻译藤泽利喜太郎的《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逐步地翻译、编译和编写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单科教学法和专门教学法等方面的论著。数学教学法经过这样的途径实现了数学教育思想中国化和自主创新的目标。3.通过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吴在渊、余介石等人编写的数学教科书和相关论著的简单介绍,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对西方数学教育的中国化的紧迫感和思想认识。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虽然亦有关于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思想方面的内容。另外,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宏观或微观上的教育制度(学堂章程、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那么,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是从何时开始的,如何发展的,以及其特点如何,还没有人给予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首次从数学教育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1902—1952年间中国的数学教育史。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形式和成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以史学史(或学术史)为研究视角,从理论上进行阐述。第二,通过挖掘、研究第一手资料,探寻中国数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即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进而概括出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数学教育思想为什么会有其不同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历史特点有哪些。第三,系统研究了国外数学教育思想的中国化过程,主要从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研究,这对中国今后的数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中国化角度研究数学教育思想史这也尚属首次。第四,阐明了一些数学名词术语的演变情况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问题。

胡作玄[6](2003)在《吴文俊——从拓扑学到数学机械化》文中研究指明吴文俊是中国少数几位有国际声誉和重要影响的数学家之一。本文简短地介绍吴文俊不平坦 的学术经历,着重论述他在拓扑学及数学机械化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韩刚[7](2016)在《拓扑学中两个重要定理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空间从欧几里得空间到一般拓扑空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数学公理化方法的迅速发展,从开集出发建立起来的拓扑空间公理体系也随之建立并得到逐步完善.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般拓扑空间理论的发展已经很完善,人们试图寻找一种研究一般拓扑空间的新方法.1965年,美国著名的控制论专家扎德开创性地提出了模糊集合的概念,并与张金良等人建立了模糊拓扑空间.1991年,清华大学的应明生定义了不分明化拓扑空间和双模糊拓扑空间,推动了拓扑空间概念的发展.1922年,库拉托夫斯基在题为《拓扑学中的闭包运算》的文章中给出了一般拓扑学中的十四集定理.1950年,杨忠道得出一般拓扑学中的杨忠道定理.十四集定理和杨忠道定理都是一般拓扑空间中两个重要的定理.两个定理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以它们各自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为主线,将它们从一般拓扑空间到模糊拓扑空间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整理出来,并且详细地讨论了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第一,文献考证的方法.本文利用文献考证的方法,从原始文献出发分别分析了十四集定理与杨忠道定理各自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应用推广,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定理中的概念和方法的延续性,为我们对它们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借鉴,明确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总结了它们的历史意义以及对数学发展的影响.第二,古为今用,自主创新.数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借鉴和汲取教益,促进现实的数学研究,通俗地说就是“古为今用”.我们将十四集定理和杨忠道定理从产生至今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勾勒出来,发现许多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借鉴前人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将其运用到这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从而完成数学创新的工作.第三,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对几个相关的可比对象进行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比较分析法可分为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本文横向地比较了十四集定理与杨忠道定理的异同点,又分别纵向地各自比较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在每条纵线上我们又采取横向比较法,对该问题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在横向比较中,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又有纵向的比较.这种横向纵向交叉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内容:第一,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十四集定理和杨忠道定理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它们的历史意义以及对数学发展的影响.第二,通过比较分析法研究了十四集定理和杨忠道定理的异同点,总结了二者间的关系.第三,利用“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十四集定理原始文献的研究,发现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借鉴前人的思想,在本文中首次给出了I-fuzzy拓扑空间中的十四集定理以及一些相关的性质.同时,我们还将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为我们后续的数学研究明确方向,为制定研究策略提供依据.第四,首次对库拉托夫斯基与中国数学交流的情况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第五,通过文献考证的方法对杨忠道早期的工作进行仔细地考究,我们给出更精确、更详细的结论,并且整理出了杨忠道的第一篇论文.第六,对库拉托夫斯基与杨忠道在初等数学方面的工作进行整理研究.第七,整理了收录十四集定理和杨忠道定理的主要专著,并对其中一部在拓扑学中最重要的专著《Ggneral Topology》中收录的华人数学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

任瑞芳[8](2008)在《常微分方程理论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常微分方程理论从创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一门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并重的学科,现已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形成一些新的分支和增长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兼顾思想内容和具体方法,对常微分方程理论的形成进行研究,主要成果为:(1)考察了微分方程理论产生的社会、生产和科学背景,分析了17世纪力学、物理学、几何学和声学等自然科学与数学的紧密结合对微分方程学科萌芽的刺激作用。(2)深入探究了常微分方程在微积分创立过程中的原始形态和研究状况。牛顿是第一位开始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则首次提出数学名词“微分方程”。本文重点考察了牛顿首创的级数法和他最先提出并应用于三体问题求解的参数变易思想,剖析了莱布尼茨解决与曲线有关的问题过程中微分三角形与微分方程的巧妙联合。指出:正是这些工作使微分方程从微积分研究中初露端倪,预示它即将作为一门新的分析分支登上数学舞台。(3)集中论述了17、18世纪数学史上兴起的五大公开挑战问题在常微分方程理论起源中的重要作用,分别指出:等时问题的提出使“积分”第一次被赋予数学意义而开始使用于微分方程求解;悬链线问题标志着探寻微分方程求解技术的发端;双曲线积分的成功表示从形式到实质上推进了求解技术的提高;最速降线问题是微分方程思想成功运用的最好范例;正交轨线问题增强了微分方程研究的理论色彩。(4)系统分析了常微分方程从微积分中分离的过程,对求解一阶特殊类型微分方程各种特殊解法的形成进行溯源,指出:从伯努利时代起,微分方程开始被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微分方程学科逐步从微积分中分离出来,并为理论的形成作出铺垫。(5)对常微分方程理论的最终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18世纪常微分方程研究模式发生的转变及其与常微分方程理论形成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常微分方程理论形成的标志。本文认为:刺激微分方程理论形成的关键表现在四个方面:欧拉在1728年着手处理的降阶问题、克莱洛在1734年深入研究的奇解问题、拉格朗日发现的伴随方程以及1743年对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求解的突破;1740年后,微分方程的研究转向寻求满足一整类方程通解的方法;18世纪末,研究重点又从求通解转向考虑“定解问题”。本文对证明存在性定理的三种方法形成的历程作了详细论述,提出了存在性定理的诞生是常微分方程理论形成的标志。(6)对常微分方程存在性定理形成后的理论扩展作了研究;分5个时期考察了鸦片战争到建国十年来我国微分方程理论的传播和发展情况,对每一时期主要的传播途径作了详细考察。

宋晋凯[9](2020)在《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中国现代数学在民国后期(1936-1949年)出现了一次研究的高潮,许多数学家逐渐进入了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审视民国后期的数学发展成就,不可不追溯民国前期(1912-1935年)的数学现代转型。民国前期,文化变革剧烈,社会思潮汹涌,在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数学伴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向,逐步完成了体制化进程,现代转型初步完成。民国前期的数学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学术、学科、学人、学会等建制建设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为重要的是,在民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浪潮中,学界对数学本质、数学价值、数学真理等数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哲学审视,构筑起具有独特时代文化特质的数学思想文化形态。民国前期的数学思想文化颠覆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观念认知,与数学现代转型相互耦合、互为促进,也为国民政府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本文遵循学术现代转型的史学研究路径,以“契机→内容→主体→途径”为主线牵引通篇,分为绪论、正文(共七章,首章为契机,中间四章为内容,后二章分别为主体和途径)、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围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以及概念释名等内容进行阐释,重点对选题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给予论证。第一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必须将其置放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必须通晓国外数学潮流的发展情况。本章简要介绍了民国科学文化、世界数学思想潮流的相关情况,重点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和体制化完成的重要节点给予着墨论述,为正文后续部分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本质探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最可从其定义中体现,从定义出发也可探寻事物本质的“元问题”。本章围绕数学界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历史演变、民国前期数学界说的形态等内容,重点从数学基础研究、实在论的视角进行数学本质属性的挖掘。民国前期的数学本质体现出自然属性、哲学属性以及实在论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纽带。围绕数学知识能否被人类所认知这一问题,民国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其中,尤以罗素的数学不可知论影响最为深远。受罗素来华带来的文化效应影响,数学不可知论成为这场论争的焦点。本章重点讨论数学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及传播概况,系统梳理了数学不可知论自身体现出的“空洞无物”“不辨真妄”的典型特征,并对民国学者利用唯物辩证法对其发起诘难的情况进行了回溯。第四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价值观嬗变的内容。价值观是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数学为“六艺之末”,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进入民国之后,现代数学的价值被学界重新认知,此时的数学被理解为是“科学之基”“科学之母”,数学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围绕数学的价值,民国学界对数学之于社会、文化和人生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现代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第五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真理性研究的内容。真理性研究是数学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民国学界对数学真理所体现出的保守性、递进性、自足性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实证主义思潮传入使数学真理的特性受到了挑战,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及数学公理主义倾向成为学界论争的重点。康德哲学、实证主义、公理主义等哲学理论与非欧几何学、极限理论等数学学说相互交织、相互援引,成为民国学界真理性探讨的特色。第六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主体寻源的内容。留学生是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建构的主体。民国以前,实业是留学生学科选择的主要方向,数学留学生的数量极少。及至民国,西学被大规模建制化的持续引入,学界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数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不仅是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骨干,更是数学思想文化变革的中坚,引领了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本章还以数学留学生的典型代表——胡明复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点面结合勾勒数学留学生在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传播途径的内容。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意义期刊的创办受益于来华传教士群体。在民国以前的期刊中刊载过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数量较少,并未产生特别的影响。数学思想文化在民国前期的传播途径体现出综合性期刊→大学期刊→专业期刊的典型特点。《科学》《少年中国》《学生杂志》等综合类期刊成为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外国名哲来华访学,促进了民国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物学说研究类专门期刊开始出现。《罗素月刊》是此类期刊的嚆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罗素月刊》为研究素材,可以管窥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经由期刊传播之原貌。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体回溯。主要包括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仍需努力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等内容。

贾庆祥[10](1996)在《讴歌数学先驱 激励一代新人——《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一卷)评介》文中提出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现代数学家传》,以恢宏的画卷全面展示了中国现代数学家卓越的业绩和绚丽的人生。 全书共五卷,每卷约收入35位现代数学家的传记。已出版的是第一卷,其他各卷预计在四年内出齐。为如此众多的数学家立传,在我国尚属首次。它的出版,必将促进数学界的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数学

二、世界二大数学家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二大数学家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1.3.3 编写策略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3.1 知识与知识观
        3.1.1 知识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5.2.1 理论维度设计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7.1.1 实验设计
        7.1.2 信息处理
        7.1.3 研究启示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7.2.1 实验设计
        7.2.2 信息处理
        7.2.3 研究启示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7.3.1 调查设计
        7.3.2 信息处理
        7.3.3 研究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数学理论产生发展的动力及其规律性
第二、数学内容的辩证性质
第三、数学学科的特点
第四、数学的潜形态及其向显形态转化的机制
第五、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六、数学的功能
第七、数学家的思想方法
第八、数学学派的思想方法
第九、数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的思想方法基础
第十、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演进
    第一、从数学思想方法本身内容与应用的角度研究
    第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
    第三、从数学教育与数学能力培养的角度研究
    第四、从哲学的角度研究
    第五、从数学存在形态的角度研究
    第六、从人物评传的角度研究

(3)余介石数学教育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个案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余介石简介及其学术活动
    2.1 余介石生平简介
        2.1.1 为数学教育奉献的一生
        2.1.2 为珠算的振兴呕心沥血
        2.1.3 高尚的人品,严谨的学风
    2.2 余介石论著简介
        2.2.1 余介石编写的数学教科书
        2.2.2 余介石出版的著作
        2.2.3 余介石发表的论文
    2.3 余介石学术活动
        2.3.1 余介石与中等算学研究会
        2.3.2 余介石与《中等算学月刊》
第3章 余介石的数学教育思想
    3.1 数学教科书中所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
        3.1.1 以学生为本
        3.1.2 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3.1.3 注重练习的实际应用性
        3.1.4 体现各分科间的融合
    3.2 数学科普著作中所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
        3.2.1 重视数学史的融入
        3.2.2 从反面入手,激发兴趣
        3.2.3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3.2.4 沟通中等数学与高等数学
    3.3 数学教学思想
        3.3.1 提倡启发式教学法
        3.3.2 注重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3.3.3 强调方法的传授
        3.3.4 因材施教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通史性研究
        1.3.2 断代史研究
        1.3.3 专门史的研究
        1.3.4 学术史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数学教育思想发展概述
    2.1 1862年之前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1.1 中国数学教育发展概述
        2.1.2 数学教科书的特点——以《九章算术》为例
        2.1.3 数学教学法——以杨辉的"习算纲目"为例
        2.1.4 数学家关于数学实用价值的论述
        2.1.5 1862年之前的中国数学教育思想
    2.2 1862-1901年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2.1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数学教育
        2.2.2 1862-1901年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
    2.3 1902-1952年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3.1 数学教育目标和数学教学法
        2.3.2 1902-1952年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
第3章 日本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1 中国近代数学教育诞生的历史背景
        3.1.1 社会背景
        3.1.2 教育背景
        3.1.3 清末商务印书馆翻译日本教科书鲜为人知的历史背景
    3.2 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2.1 藤泽利喜太郎的生平简介
        3.2.2 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数学认识论
        3.2.3 藤泽利喜太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3.3 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3.3.1 赫尔巴特生平简介
        3.3.2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
        3.3.3 赫尔巴特的数学教学思想
        3.3.4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对中国的影响
    3.4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4.1 小仓金之助的生平简介
        3.4.2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
        3.4.3 小仓金之助与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关系
        3.4.4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4.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1.1 杜威生平简介
        4.1.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4.1.3 杜威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认识
        4.1.4 杜威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1.5 实用主义在中国数学教学中被实施的实际情况
    4.2 史密斯的数学教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4.2.1 史密斯生平简介
        4.2.2 史密斯的数学教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2.3 史密斯的代数教科书编写原则在中国的流传
    4.3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4.3.1 波利亚生平简介
        4.3.2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4.3.3 波利亚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以《怎样解题》为例
    4.4 美国的教学法及其他数学教学法著作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4.1 设计教学法的传入及其影响
        4.4.2 道尔顿制的传入及其影响
        4.4.3 中学数学教学法专著的传入
    4.5 小结
第5章 数学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5.1 数学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意义
    5.2 数学教育目的的中国化
    5.3 数学教科书的中国化
        5.3.1 外文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直接使用
        5.3.2 数学教科书中国化的历程
        5.3.3 数学教科书编写原则的探讨
    5.4 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的中国化
        5.4.1 50年来中国数学教学法的变迁
        5.4.2 举例分析数学教学法论著
        5.4.3 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国数学教学法研究的特点
第6章 结束语
    6.1 中国数学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
    6.2 启示与借鉴
        6.2.1 数学教育制度的制定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6.2.2 数学教科书编写的时代性与多元性
        6.2.3 数学教学法的非单一性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数学教育史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吴文俊——从拓扑学到数学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坎坷的数学之路
二、大转折(1945—1947)
三、法国四年(1947—1951)
五、数学研究所(1952—1958)
五、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1958—1976)
六、中国数学史(1974—)
七、数学机械化(1976—)

(7)拓扑学中两个重要定理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3.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
    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 拓扑思想及拓扑空间概念的产生
    1.1 拓扑思想的产生
    1.2 拓扑空间概念的产生
        1.2.1 数学空间的概念的二重性
        1.2.2 从欧几里得空间到拓扑空间
        1.2.3 拓扑空间的公理体系
    1.3 拓扑空间的发展
        1.3.1 模糊拓扑空间
        1.3.2 不分明化拓扑空间与双模糊拓扑空间
2 十四集定理的历史研究
    2.1 库拉托夫斯基简介
    2.2 十四集定理的产生背景
        2.2.1 十四集定理产生的国际环境
        2.2.2 十四集定理产生的国内环境
    2.3 十四集定理证明方法
        2.3.1 原文方法
        2.3.2 代数方法
        2.3.3 机器证明方法
    2.4 十四集定理的发展与应用
        2.4.1 正则集的产生及应用
        2.4.2 十四集定理在连通空间中的推广
        2.4.3 十四集定理在闭包空间中的推广
        2.4.4 模糊拓扑空间中的十四集定理
        2.4.5 代数结构、序结构的推广及应用
        2.4.6 库拉托夫斯基幺半群、K-number和k-number问题
        2.4.7 十四集定理的其它形式
    2.5 十四集定理的历史意义
        2.5.1 库拉托夫斯基的贡献
        2.5.2 其他人的贡献
3 杨忠道定理的历史研究
    3.1 杨忠道教授简介
    3.2 杨忠道定理的证明
        3.2.1 一般方法
        3.2.2 杨忠道定理的机器证明方法
    3.3 杨忠道定理的产生
        3.3.1 外部因素
        3.3.2 内部因素
    3.4 杨忠道定理的发展
        3.4.1 杨忠道定理在模糊拓扑空间中的发展
        3.4.2 不分明化拓扑空间中的杨忠道定理
        3.4.3 双模糊拓扑空间中杨忠道定理
    3.5 杨忠道定理的历史意义
        3.5.1 杨忠道的贡献
        3.5.2 其他人的贡献
4 十四集定理与杨忠道定理的关系
    4.1 两个定理的共同点
        4.1.1 两个定理的内容共同之处
        4.1.2 两个定理的作者共同之处
    4.2 两个定理的不同之处
        4.2.1 主要研究地域不同
        4.2.2 主要研究领域不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常微分方程理论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目的
    2.研究综述
    3.文章编排
第1章 微分方程理论产生的总体背景
    1.1 生产背景
    1.2 科学背景
    1.3 学科背景
第2章 微积分创立中的常微分方程
    2.1 牛顿与莱布尼茨之前的微分方程
    2.2 牛顿的微积分与微分方程
    2.3 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与微分方程
第3章 与常微分方程理论起源相关的5大问题
    3.1 等时问题
    3.2 悬链线问题
    3.3 双曲线的积分问题
    3.4 最速降线问题
    3.5 正交轨线问题
第4章 常微分方程与微积分的分离
    4.1 伯努利时代的前驱性贡献(1690-1740)
    4.2 欧拉时代在求解微分方程方面的贡献(1730-1740)
第5章 常微分方程理论的形成
    5.1 欧拉时代的理论奠基(1740-1790)
    5.2 拉格朗日时代的理论拓展(1780-1820)
    5.3 研究模式的转化及原因探析—从求通解到考虑“定解问题”
    5.4 存在性定理的诞生
第6章 常微分方程理论的扩展概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6.1 常微分方程理论的扩展概况
    6.2 常微分方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840-1959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重点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六、概念释名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演进情况
    1.1 民国前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1.2 民国前期现代数学思想的发展
    1.3 民国数学之现代转型
        1.3.1 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
        1.3.2 大学数学系的创设
        1.3.3 数学学会制度的发展
        1.3.4 国外著名数学家来华交流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体论追问:民国前期数学界说及其哲学意蕴
    2.1 数学界说的历史演变
    2.2 民国前期数学界说之形态
        2.2.1 数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2.2.2 数学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2.2.3 数学基础论争视角下的数学界说
    2.3 实在论视域下的数学界说
        2.3.1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
        2.3.2 数学对象的非观念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识论探讨: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传播
    3.1 数学不可知论溯源
    3.2 不同视角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1 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译介
        3.2.2 数学不可知论的数学之极善界说
        3.2.3 空洞无物:观念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4 不辨真妄:公理系统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5 数学基础构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3 “虚”“妄”之辩:唯物辩证法对数学不可知论的批驳
        3.3.1 数学概念的实在性
        3.3.2 数学公理的真理性
    3.4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数学不可知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价值观嬗变:民国前期“六艺之末”到“科学之母”的数学
    4.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数学
        4.1.1 实践导向,实用为尚
        4.1.2 儒学为本,数学为末
    4.2 民国前期的数学价值
        4.2.1 数学之于科学
        4.2.2 数学之于社会
        4.2.3 数学之于人类精神世界
    4.3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3.1 数学与统计学
        4.3.2 数学与经济学
        4.3.3 数学与艺术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真理性探究:民国前期数学真理的特征及其意义
    5.1 数学真理的特征
        5.1.1 数学真理的保守性
        5.1.2 数学真理的递进性
        5.1.3 数学真理的自足性
    5.2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数学真理观
        5.2.1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内容
        5.2.2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诘难
        5.2.3 康德哲学真理观的佐证
    5.3 民国前期对数学公理的诘难
        5.3.1 对公理自明性的批驳
        5.3.2 对公理主义的批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体寻源: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1 留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之变迁
    6.2 数学留学生群体
        6.2.1 民国以前的数学留学
        6.2.2 民国前期的数学留学
        6.2.3 数学博士群体分析
    6.3 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3.1 留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6.3.2 留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传播
    6.4 数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例分析
        6.4.1 胡明复的数学贡献
        6.4.2 胡明复的数学思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途径审视:民国前期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1 民国以前的报刊及数学文化
    7.2 民国前期的期刊与数学文化
        7.2.1 综合类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2 大学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3 数理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3 数学文化传播途径的个例分析
        7.3.1 《罗素月刊》刊创
        7.3.2 《罗素月刊》概貌
        7.3.3 《罗素月刊》中的数学文化
        7.3.4 《罗素月刊》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世界二大数学家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2]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 解恩泽,徐本顺.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2(08)
  • [3]余介石数学教育思想之研究[D]. 陶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陈省身采访录[J]. 田淼. 中国科技史料, 2000(02)
  • [5]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D]. 李春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12)
  • [6]吴文俊——从拓扑学到数学机械化[J]. 胡作玄.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01)
  • [7]拓扑学中两个重要定理的历史研究[D]. 韩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8]常微分方程理论的形成[D]. 任瑞芳. 西北大学, 2008(08)
  • [9]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D]. 宋晋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10]讴歌数学先驱 激励一代新人——《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一卷)评介[J]. 贾庆祥. 中国图书评论, 1996(08)

标签:;  ;  ;  ;  ;  

世界第二大数学家传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