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突破才能致富: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

大胆突破才能致富: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

一、大胆突破才能富裕——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朱桂云[1](2014)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发展奋斗史。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逐步唤醒并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当前,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专题深入研究,特别是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欠开发、欠发达城市——贵阳市为例,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思考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第一章“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深度发掘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意蕴,对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阐述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特征,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研究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影响因子,分析科学发展观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价值。第二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模式”。主要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方面,具体阐述科学发展观对于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导功能。特别是系统论述贵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动力机制、人民主体、整体设计、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方略方面的创新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影响国际的“贵阳模式”。第三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模式的成就、方法及经验”。主要分析贵阳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取得的发展成效,总结一个西部地区欠发达、欠开发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方法”和“贵阳经验”,旨在论证贵阳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了科学发展。第四章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启示”。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上升到一般理论的高度,通过分析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创新办法,概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般原则。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由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不同层级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探讨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李磊[2](2014)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道路景观涉及城市交通、建筑、园林、市政、水利等诸多方面。构建城市道路景观理论体系,将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到城市景观整体营造的高度。通过对其价值体系的探讨,让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承担起更多的城市空间责任,还原城市道路景观形态的原来面目。论文上篇采用文献整理总结和将同时期东西方城市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的回顾了城市道路景观形态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根据不同时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现代主义城市、新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的特点,提出推动城市道路形态演变的动因和后果;根据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道路景观形态,提出街道时代、大道时代、道路时代和后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并总结其特征。最后总结提出新城市道路景观的理论体系,包括: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城市尺度、汽车尺度、人的尺度);三个构成要素(空间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四个特性(空间的延展性;动态与静态统一性;意向、意象和意义的统一性;连接和空间二元对立性);四元价值构成(场所价值、连接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面模型和评价原则。论文下篇采用专题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二环路景观展开研究。首先,将北京二环路的历史渊源与北京旧城城防体系和京师环城铁路建立关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北京二环路从规划到落实的全部过程,提出北京二环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空间、行为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研究,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空间构成以及道路、建筑、绿地和水系空间各自的特点;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中行为要素研究方法和内容;构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文化体系,包括“五色两极”的文化构成,景观的文化核心,以及文化景观内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最后采用调研、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的评价,针对北京二环路景观特性,提出都市型环城绿道的定位。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以及已有针对二环路改造的提案基础上,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未来发展,提出理想化的远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的近期完善策略。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文化和生产能力背景下,东西方传统城市道路均以街道的形态存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造成传统城市街道空间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消失,甚至遭到破坏,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汽车,促成现代城市等级道路体系的形成。新城市道路景观回归传统的同时,创新适合新城市发展需求的景观形态。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是城市景观空间类型中最具控制性和综合性的空间类型。北京二环路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核心。北京二环路具备都市型环城绿道体系的特质。北京二环路景观将是北京新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景观体系。

王亚军[3](2007)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明晰“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解析“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其理论特征,总结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从全局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角度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首先从问题导向入手——即,从国内外生态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生态园林城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其概念特征;其次从历史与理论发展导向人手——即,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等研究和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以获得经验和启示,明确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转向“生态本体论”;再者,从目标导向入手——即,在明确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特征、目标系统和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形成理论和模式的分析,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区(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市域”三个规划层次体系作详细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最后,从评价标准入手——即,总结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赵寿华[4](1993)在《大胆突破才能富裕——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文中指出 江苏省盐城市的环城村,1991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75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967万元,利税411万元,人均分配纯收入1347元。1992年可望实现社会总产值80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800万元,利税550万元,人均分配纯收入1540元。全村经济能够实现大跨度、跳跃式发展,主要是村一班人带领广大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奋力拼搏的结果。其基本做法主要体现在五个实破上:——突破所有制禁区,多层次开展联合。环城村把经济联合作为充分发挥城郊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别具特色的村级工业体系的战略路子来走。早在1983年,环城村就开始打破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以及集体所有制之间"井水不犯河水"的框框,与市江动厂联合办起了有色金属铸造厂,成为

田涛[5](2015)在《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布局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全国30多座城市都斥巨资重建古城,近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名村保护条例》也都明确了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古城复兴规划编制方面尚且存在七个方面问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以“保”为主的规划体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建设的迫切性与文化沉淀的历史性之间的矛盾;(3)文化资源的“无形性”与城市价值兑现的“有形性”之间的矛盾;(4)文化资源的“散点性”与文化系统的“体系性”之间的矛盾;(5)古城特色品牌建设与千城一面的文化抉择之间的矛盾;(6)古城复兴规划的重要性与古城复兴规划方法缺失的矛盾;(7)保护规划编制容易与落实难的矛盾。古城复兴规划是城市规划行业践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规划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路径和体系的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古城复兴为例,以“基础研究(问题梳理)-理论构建(哲学思辨)-文化梳理(基因凝炼)-空间规划(实证解析)-方法总结(理论完善)”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论证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法、GIS三维模拟等方法,对古城复兴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古城复兴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与解析,总结了我国在古城复兴理论构建与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古城复兴的哲学解析,明确古城复兴的含义具体特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生不息”的文化特质,针对不同条件的古城,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秉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挖掘古城文化基因,达到古城“生态、历史、民俗文化”及“文化、空间、功能”的双三维动态耦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古城文化精神,构建古城特色空间风貌,激活古城产业功能活力,回归古城“天人合一”的永续包容性发展的过程。借鉴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规划、有机疏散理论及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古城复兴思想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城市综合性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古城复兴中的“生态、历史与民俗”等三个文化维度的概念,搭建了文化锥形体模型;总结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搭建了古城复兴理论体系;再次,提出了基于古城文化资源梳理,运用层析分析法凝炼古城文化基因的方法;总结了古城复兴规划的定义、目标、流程、基本方法、空间规划体系及支撑系统,确立了从古城文化资源挖掘与梳理——城市文化基因凝炼——古城复兴规划目标及策略——古城功能及空间整合——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古城复兴支撑体系等一套完整的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明确了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包括宏观的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市域文化体系规划、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中观的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及文化廊道规划,微观的文化遗址公园规划、特色文化街区展示规划、古镇名村保护规划,城墙景区展示规划、工业遗产活化规划、城市空间风貌分区管控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进而,分析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西安的文化资源,重点提出了西安的生态、历史及民俗文化基因,并在宏观结构模式,中观脉络模式,微观提炼符号方面进行了赋形,为在西安城市空间设计中传承或演绎西安城市文化基因奠定了基础。然后,论文提出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总体目标为“世界文化古都、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教育基地”;战略为“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策略为“古城功能整合、空间重构及搭建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并从宏观的“文化格局引导、中观文化脉络控制及微观文化场景塑造”等三个方面搭建了西安的古城复兴空间构架;提出了西安城市管理“两套体系、三个层级、网格管控”的刚性与弹性并重、立体化、网格化的规划管理体系,保障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最后,基于问题梳理、哲学思辨、基因凝炼、实证解析等,论文系统总结了古城复兴原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古城复兴策略:文化基因梳理方法及空间规划模式;古城复兴技术应对: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即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及八个阶段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具体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包括:(1)全面梳理古城文化资源,(2)分析文化资源现存的文化载体,(3)剖析文化资源在历史上的高度,(4)构建城市文化基因库,(5)运用层次分析法凝炼具体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6)将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形式化,模式化,形成若干文化基因空间模块,(7)通过文化模块的运用组合实现文化单元的文化复兴;(8)出台古城复兴规划实施的导则或政策,并将规划管控内容融入法定程序,实现构建“天人合一”传统活力城镇的目标。论文对于古城复兴的时空结构理论搭建、古城复兴的文化基因凝炼方法及空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形成了一点学术观点,直接为西安古城复兴规划提供编制参考,为全国其他古城复兴规划提供借鉴,有助于推动古城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持续进步。

岳文海[6](2013)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战略。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表述和新任务。特别是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再次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这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①这说明,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5-10年综合发展结构的核心主题之一,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持久动力,是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无疑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化现象,他们深刻阐述了城乡关系对社会快速、良性发展的全局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城乡关系改变,整个社会也会相应跟着改变。”②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城乡之间必定会走向一体化,实现融合发展,“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③。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了城乡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的重要地位。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俄国城乡关系如何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考察。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俄国,要想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对立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项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任务,必须“把消灭城乡差别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④同时,“为了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还必须使千百万农村人口加强学习,改变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⑤。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斯大林认为城乡对立的性质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城乡这种对立关系是利益上的对立,根本在于制度上的对立安排”①。斯大林强调,要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结合,必须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进行经常交换”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镇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城市文明,源远流长,极具丰富的内涵,对当代中国城镇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在新的社会制度下不断被解放出来,工业化取得了较大成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历史任务也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开始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征途。依托各地区位优势、主导产业、动力机制、空间范围等,我国城镇化进程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探索各种不同城镇化的模式,可以为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积累丰富的经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在2011年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昭示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的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我国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的理论构成之一。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逾越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等发展因素、条件的不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道路也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今受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城市化发展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显现出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等后现代特征。通过分析欧美、东亚及拉丁美洲等一些典型国家城市化的道路,总结其发展经验和特点,剖析其教训和弊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现,将使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走的更加健康。当代中国,把发生在中国的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强调为新型城镇化。这主要是因为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西方城市化及一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根本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新型”二字,既有性质和道路的“新”,也有具体方式和实现手段的“新”。性质的“新”表现为道路、制度和指导思想的独特性,凸显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新”,除表现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城”并举之外,还体现为新型城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城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体系,应该着眼于“八大支柱”的建设和相互作用,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服务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产业结构是城镇化的枢纽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化等级体系,“市场+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城镇化模式,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镇化无论是水平、速度、空间分布和城镇体系,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迄今已经初步形成城市群、大中小城镇城镇等级体系和东、中、西不同的城镇化空间分布格局。但是总体上,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仍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前期。在我国农村人口向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浪潮当中,已经遇到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难题或因利益攸关冲突产生,或因体制机制不适应出现,涉及到就业、融资、环境等多方面问题,使得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直面难题的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即:坚持正确思想的指导,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构建新型城镇化度量体系;加快城镇化产业支撑建设和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探索融资体制机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坚持民生型和环保型城镇化导向。

卜新章[7](2017)在《《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第一本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刊物,创刊以来发行面广量大,至今从未间断。本文以《人民画报》创刊以来的涉农报道为研究对象,以画报中的农民幸福为主题,对画报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涉农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文本分析和媒介话语分析,分析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叙事与表意,以及画报对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探究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话语内容、话语立场、话语倾向,从而发现画报在涉农报道叙事表意中承担的角色,发现农民幸福的话语建构中潜藏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逻辑。过渡时期(1949-1956),《人民画报》的涉农报道对农民的幸福进行了肯定,并对农民的幸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渲染,丰收景象、农民生活条件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农民沉浸在幸福之中。同时对农民幸福的内容和归因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强调农民幸福的获得是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战胜生产建设中的困难,才能获得丰收、获得幸福,从而引导农民对共产党、组织集体、互助合作的认同,并推演出互助合作的集体归宿就是农民的幸福。探索时期(1957-1976),农民的幸福尽管在内容上延续了前一时期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然而在集体归宿方面的幸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越来越趋向于对物质幸福内容的替代,幸福的内容还越来越超越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成为战天斗地、建设贡献的精神超越,成为超越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好愿望,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归宿的自豪,成为文化革命斗争中的狂热激情,从而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的附庸,以致农民幸福的内容被异化,幸福的概念被偷换。改革开放时期(1977-1999),画报的涉农报道见证了共产党工作中心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见证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见证了中国农民的主体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逐步发挥,基本还原了农民幸福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建构了这一时期农民幸福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报道中体现出农民幸福的个人立场、媒介立场、官方立场,宣传农民富裕幸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富裕幸福的方法途径,对农民追求物质富裕幸福进行了肯定和鼓动。新世纪以来(2000-2016),画报的涉农报道对农业的发展没有进行过多的炫耀,也没有太多的农民富裕幸福的叙事,而对“三农”发展过程的很多问题进行了呈现。同时,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话语较为集中,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发展成为新世纪画报涉农报道的主旋律。在这些涉农报道中,展开了城乡发展和农民幸福的追问,交织着农民增收的方法、途径和追求,进行着农民幸福与不幸的综合叙事,演绎了农民幸福的丰富内涵,表达了广大农民对幸福的进一步追求,并通过共产党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措施,阐释了国家存在和领导的意义。将《人民画报》60多年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纳入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发展轨迹中,从话语转变的角度对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进行传播政治经济学观照时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幸福的叙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转向,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对话语建构起决定作用。过渡时期和探索时期,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话语铺天盖地,农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幸福、个人和集体方面的幸福得到了全面铺陈,同时更倾向于精神的和集体的幸福,并呈现为一边倒的农民非常幸福的倾向,没有任何农民不幸或问题的负面报道。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幸福的话语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在画报建构的物质幸福、精神幸福和农民主体性地位之间的关系和重点呈现出独具时代的特征,在幸福话语建构的媒介立场上出现了迥然不同。新世纪以来,尽管报道话语与改革开放以来的话语一脉相承,但在进行农民幸福的话语呈现时,出现了很多农民不幸的批评话语,呈现出农民幸福与不幸均衡报道的话语转向。在这些转向的背后,体现出党报媒介话语的霸权和意志,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控制和转变,呈现出《人民画报》作为媒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操控逻辑。也能发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民画报》已然成为共产党的宣传手段,在需要解决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控制效果。

李恒[8](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周维现[9](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鞠斐[10](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胆突破才能富裕——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胆突破才能富裕——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问题引导法
        1.3.2 文献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 主要创新
        1.5.1 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创新
        1.5.2 在比较优势中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模式
2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生态背景
        2.1.1 传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2.1.2 传统发展观的生态危机
        2.1.3 我国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2.2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2.2.1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2.2.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城市
    2.3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3.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2.3.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充分健全
        2.3.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生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3.4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让城市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3.5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助推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
        2.3.6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模式
    3.1 科学发展:贵阳启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3.1.1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3.1.2 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1.3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路径
        3.1.4 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3.1.5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3.2 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
        3.2.1 “六有”民生行动计划改善民生
        3.2.2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夯实社会管理基石
        3.2.3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为自觉行动
    3.3 全面持续可协调: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3.3.1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3.3.2 城市规划体系建设
        3.3.3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3.3.4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3.3.5 生态文明城市支撑体系建设
    3.4 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略
        3.4.1 统筹考虑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
        3.4.2 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3.4.3 统筹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4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模式的成就、方法与经验
    4.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促进贵阳科学发展
        4.1.1 经济持续发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4.1.2 优化经济结构,产业效益大幅提升
        4.1.3 建管并举,城乡环境呈现新面貌
        4.1.4 保持生态优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入良性轨道
        4.1.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4.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方法
        4.2.1 坚持系统谋划
        4.2.2 坚持分类指导
        4.2.3 坚持狠抓重点
        4.2.4 坚持试点先行
        4.2.5 坚持充分竞争
        4.2.6 坚持善借外力
    4.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经验
        4.3.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探寻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4.3.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思路
        4.3.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统筹推动各领域建设取得阶段成效
5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启示
    5.1 将本地实际与中央精神紧密结合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切入点
    5.2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5.3 以城市品牌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形象名片
    5.4 严格执法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驾护航
    5.5 鼓励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百花齐放
6 结束语
    论文的创新性结论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的说明'>附录二:关于《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的说明
附录三: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
附录四: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
附录五:国务院关于贵阳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后记

(2)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 理论部分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道路发展迅速
        1.1.2. 城市道路快速化发展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缺失和环境质量恶化
        1.1.3. 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之间矛盾凸出
        1.1.4. 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理念相对落后
        1.2. 选题的缘由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内容范围
        1.4.2. 需要说明的几个相关概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学术价值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的方法与路径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路径框架
    2. 城市道路与城市的发展
        2.1. 道路与城市的起源
        2.1.1. 道路与城市的形成
        2.1.2. 城市的发展与道路
        2.1.3. 城市道路相关概念的起源与辨析
        2.2. 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1.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2. 西方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3. 传统城市街道时代的终结
        2.3. 现代城市道路的产生与发展
        2.3.1. 现代城市道路的概念解析
        2.3.2.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产生与发展
        2.3.3.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2.3.4.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下的城市发展与危机
        2.4. 新城市道路时代的到来
        2.4.1. 新城市主义:传统城市街道生活的回归
        2.4.2. 紧凑城市:新城市道路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4.3. 步行城市:后汽车时代的城市道路的价值伦理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
        3.1. 城市道路景观概念辨析
        3.1.1. 景观
        3.1.2. 城市景观
        3.1.3. 城市道路景观
        3.2. 城市道路景观的历史变迁
        3.2.1. 街道时代
        3.2.2. 大道时代
        3.2.3. 道路时代
        3.2.4. 后汽车时代: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回归与创新
        3.3. 新城市道路景观
        3.3.1.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
        3.3.2.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个构成要素
        3.3.3.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四个特性
        3.3.4. 对新城市道路景观四元价值构成的假设
        3.3.5. 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新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次模型
        3.3.6.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评价原则
        3.4. 本章小结
下篇:实践部分
    4. 二环城市快速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
        4.1. 北京二环城快速路的前身
        4.1.1. 北京旧城的城墙与城门
        4.1.2. 北京环城交通的原型:京师环城铁路的建设始末
        4.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规划与建设
        4.2.1. 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二环路”
        4.2.2. 城墙、城门和护城河的命运
        4.2.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建设
        4.3. 二环城市快速路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
        4.3.1.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交通格局的影响
        4.3.2.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3.3.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文化格局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构成与分析
        5.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空间构成
        5.1.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5.1.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道路桥梁景观空间解析
        5.1.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临街建筑景观空间解析
        5.1.4.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绿地景观空间解析
        5.1.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水体景观空间解析
        5.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行为构成
        5.2.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业态分布与行为分析
        5.2.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公共交通布局与行为分析
        5.2.3. 北京二环快速路行为主体类型及行为模式分析
        5.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文化构成
        5.3.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文化构成的五色和两极
        5.3.2. 北京旧城城墙和城门是二环路景观的文化核心
        5.3.3. 二环路临街建筑记录北京现代与传统文化两极的冲击与融合
        5.3.4. 二环路内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分布及构成
        5.3.5. 二环路外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内容及其作用
        5.3.6. 二环路文化景观与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关系
        5.3.7. 二环路文化景观的视觉关系环廊
        5.4. 本章小结
    6.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定位与发展
        6.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
        6.1.1. 评价的方法:调查与访问
        6.1.2. 调查的结果
        6.1.3. 访问的分析
        6.1.4. 基于调查与访问结果的评价总结
        6.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定位
        6.2.1. 关于城市环路(ring road、beltway)
        6.2.2. 关于绿道(greenway)
        6.2.3. 城市环路与绿道的结合:都市型环城绿道概念的提出
        6.2.4.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内涵
        6.2.5.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基础
        6.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发展探索
        6.3.1. 有借鉴意义的相关案例
        6.3.2.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改造的理想途径
        6.3.3.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发展的现实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研究的成果
        7.2. 研究的结论
        7.3. 研究的创新
        7.4. 研究的不足
        7.5. 研究的展望
参考目录
图表目录
附录1:北京二环步行、自行车交通量调查统计表
附录2:北京二环街边游园调查表
附录3:北京二环景观环境评价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3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理论基础
        1.2.2 实践基础
    1.3 研究的视角与核心问题
    1.4 研究态度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策略和态度
        1.4.2 研究主体框架
第二章 生态园林城市内涵解析
    2.1 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背景
        2.1.1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
        2.1.2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2.1.4 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要求
        2.1.5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要求
    2.2 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建设理论模式辨析
        2.2.1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2.2.2 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
        2.2.3 普世城(Eoumenopolis)
        2.2.4 绿色城市(Green city)
        2.2.5 健康城市(Healthy City)
        2.2.6 国际花园城市(Nations in Bloom)
        2.2.7 森林城市(Forests City)
        2.2.8 国家卫生城市(Nationally Recognized Clean City)
        2.2.9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ity)
        2.2.10 国家园林城市(Nationally Garden City)
        2.2.11 山水城市(Shan-shui City)
        2.2.12 节约型城市(Resource-efficient city)
        2.2.13 生态城市(Ecocity)
    2.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3.1 对生态园林城市提法的科学认同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总结
    3.1 国内外城市生态问题研究进展
        3.1.1 生态学发展历程和环境意识的兴起
        3.1.2 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观念
        3.1.3 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3.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况及理论框架
        3.2.1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况
        3.2.2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3.2.3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3 国外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理论实践
        3.3.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理想
        3.3.2 欧洲近代城市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末期)
        3.3.3 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与城市美化运动(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期)
        3.3.4 重塑城市——城市规划的崛起阶段(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
        3.3.5 战后大发展——建设时间高潮与生态思潮的萌芽阶段(1945-1970)
        3.3.6 生物圈意识——绿色革命的实践高潮阶段(1970-20世纪80年代末)
        3.3.7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新经济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3.3.8 批判与总结
    3.4 国内城市绿地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进展
        3.4.1 近现代以前的东方“天人合一”理论
        3.4.2 近现代的混沌发展时期
        3.4.3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
        3.4.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背景与现状
    3.5 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基本应用要素
    4.1 观念要素研究
    4.2 人文要素研究
    4.3 自然要素研究
    4.4 人工环境要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探讨
    5.1 与城市总体规划理论的辩证关系
        5.1.1 可持续的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
        5.1.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适应关系
    5.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机理分析
        5.2.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含义
        5.2.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5.3 理论内涵、形态与理念特征
        5.3.1 理论内涵
        5.3.2 理论形态
        5.3.3 理念特征
    5.4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价值取向
    5.5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目标系统
        5.5.1 推动并完善城市生态化进程
        5.5.2 构建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
    6.1 从生态学出发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6.1.1 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学思想
        6.1.2 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6.1.3 规划设计的生态途径
    6.2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
        6.2.1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
        6.2.2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外在特征
        6.2.3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内在过程
        6.2.4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划思考
    6.3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
        6.3.1 城市园林复合生态系统
        6.3.2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6.4 构建以绿地系统为核心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
        6.4.1 城市开敞空间概念
        6.4.2 城市绿地系统地位重构
        6.4.3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6.4.4 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所存在的问题
        6.4.5 现代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6.5 生态园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6.5.1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立的现实要求
        6.5.2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内容
        6.5.3 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策略
    6.6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规划
        6.6.1 城市污染物及其来源
        6.6.2 城市环境污染对策与环境保护规划
        6.6.3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的营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1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7.1.1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与特征
        7.1.2 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及分类定性
        7.1.3 城市绿地系统功能
        7.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7.1.4 规划的范围、层次与规划应用要素
        7.1.5 规划原则与规划系统性思维指引
        7.1.6 规划发展趋势
    7.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
        7.2.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内涵与思辩
        7.2.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的主要功能属性
        7.2.3 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分析
        7.2.4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分析
        7.2.5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程序
    7.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7.3.1 对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
        7.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
        7.3.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应用要素及其辩识
        7.3.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构建手法
    7.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与主要内容
        7.4.1 规划框架与新思路
        7.4.2 规划的程序与科学规划技术路线框架
        7.4.3 规划主要内容
        7.4.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与技术对策
    7.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析与评价
        7.5.1 分析与评价基础
        7.5.2 绿地的定量指标状况
        7.5.3 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视角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1 市域绿地系统提出的背景
    8.2 国内外城市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8.2.1 实践案例
        8.2.2 案例小结
    8.3 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8.3.1 规划技术与规划体制问题
        8.3.2 市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8.4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体系初探
        8.4.1 市域绿地系统的概念
        8.4.2 规划的基本定位、范围与层次
        8.4.3 市域绿地的分类
        8.4.4 规划内容与规划程序的探讨
    8.5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8.5.1 城市规划区及其核心范围
        8.5.2 我国城市边缘区基本状况分析
        8.5.3 城市大环境绿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8.5.4 城市规划区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9.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
        9.1.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的实质
        9.1.2 评价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9.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析
        9.2.1 一般性要求
        9.2.2 基本指标分析
    9.3 生态园林城市衡量标准——定性分析
        9.3.1 自然生态标准
        9.3.2 社会与文化生态标准
        9.3.3 经济生态标准
    9.4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
        9.4.1 分三类指标考核
        9.4.2 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设计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详细摘要

(5)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古城复兴概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古城复兴基础理论综述
        2.1 城市文化
        2.2 古城保护
        2.3 城市更新
        2.4 城市复兴
        2.5 城市文化规划
        2.6 综合评述
        2.7 小结
    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
        3.1 古城复兴的内涵解析
        3.1.1 古城复兴时代价值观
        3.1.2 古城复兴保护发展观
        3.1.4 古城复兴多元诉求观
        3.1.5 古城复兴多维耦合观
        3.1.6 古城复兴深层内涵
        3.2 相关学术理论借鉴
        3.2.1 相关理论借鉴
        3.2.2 古城复兴理论特质
        3.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3.3.1 古城复兴理论基本框架
        3.3.2 古城复兴理论基础
        3.3.3 古城复兴域
        3.3.4 古城复兴两组维度
        3.3.5 古城复兴静态结构理论: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
        3.3.6 古城复兴动态结构理论: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
        3.4 时空结构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1 古城文化资源初步梳理
        4.1.2 古城文化基因价值甄别
        4.1.3 古城文化基因评价筛选
        4.1.4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2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模式
        4.2.1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概念
        4.2.2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借鉴
        4.2.3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组成
        4.3 本章小结
    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体系
        5.1 古城复兴规划的角色与定义
        5.1.1 古城复兴规划作用
        5.1.2 古城复兴规划定位
        5.1.3 古城复兴规划路径
        5.1.4 古城复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5.2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
        5.2.1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体系的构成
        5.2.2 古城复兴规划战略
        5.2.3 古城复兴规划策略
        5.3 古城复兴规划流程
        5.4 古城复兴规划基本方法
        5.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及体系
        5.6 古城复兴规划的支撑体系
        5.7 本章小结
下篇:西安古城复兴规划实践
    6 西安古城复兴的现状与问题
        6.1 西安城市概况
        6.1.1 历史沿革
        6.1.2 地形地貌
        6.1.3 社会经济发展
        6.2 研究范围界定
        6.3 西安古城复兴经验
        6.4 西安古城复兴存在的问题
        6.5 西安城市发展机遇
        6.6 西安古城复兴问题的规划应对
        6.7 本章小结
    7 西安古城文化基因梳理及空间表征
        7.1 西安城市文化资源梳理
        7.1.1 西安文化资源概述
        7.1.2 西安文化资源分类梳理
        7.1.3 西安文化资源分布特征
        7.1.4 西安文化资源演变特征
        7.2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
        7.2.1 生态文化:山水塬城禀赋
        7.2.2 历史文化:东方营城理念
        7.2.3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积淀
        7.3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表征
        7.3.1 宏观:空间格局与产业体系
        7.3.2 中观:脉络
        7.3.3 微观:符号
        7.4 本章小结
    8 西安古城复兴的规划实践
        8.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与策略
        8.1.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
        8.1.2 发展战略: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
        8.1.3 发展策略
        8.2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8.2.1 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
        8.2.2 市域文化体系规划
        8.2.3 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
        8.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8.3.1 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
        8.3.2 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
        8.3.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
        8.3.4 文化廊道规划
        8.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8.4.1 文化遗址公园
        8.4.2 特色文化街区
        8.4.3 古镇名村
        8.4.4 城墙景区
        8.4.5 工业遗产
        8.4.6 城乡空间风貌管控
        8.4.7 古树名木
        8.4.8 非物质遗产
        8.5 本章小结
    9 西安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管控
        9.1 古城复兴导向下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
        9.2 古城复兴导向下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应用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期待做出的有价值工作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城市文化特色方面的项目
附录1 本文研究的古城释义
附录2 老城区文化极核复兴规划
附录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区复兴规划
附录4 文化遗址公园复兴规划
附录5 特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
附录6 古镇名村复兴规划
附录7 城乡空间风貌分区管控

(6)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根本研究方法
        1.3.2 具体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点和研究难点
        1.4.1 研究特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逻辑框架
2 新型城镇化基础理论概述
    2.1 新型城镇化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村、城市和城镇
        2.1.2 城市化和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
    2.2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
        2.2.1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2.2.2 新型城镇化是深化改革的必然之路
        2.2.3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
        2.2.4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支撑
        2.2.5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最大发展潜力和扩大内需主要方式
    2.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愿景
        2.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2.3.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2.3.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资源
    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思想
        3.1.2 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
    3.2 国外城市化的典型理论
        3.2.1 区位理论
        3.2.2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3.2.3 城市发展理论
        3.2.4 生态学派理论
4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典型模式
    4.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4.1.1 新中国建立前的城镇起步发展时期
        4.1.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探索发展时期
        4.1.3 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4.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比较
        4.2.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4.2.2 我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比较
5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特征和挑战
    5.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5.1.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5.1.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构和空间布局
        5.1.3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
    5.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5.2.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特点和国情特点
        5.2.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容特点和方法特点
        5.2.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模特点和功能特点
    5.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5.3.1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产业拓展和充分就业挑战
        5.3.2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挑战
        5.3.3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挑战
        5.3.4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和融资开发挑战
        5.3.5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和管理能力挑战
6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模式和经验教训
    6.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6.1.1 国外城市化的起源
        6.1.2 国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6.2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特点
        6.2.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6.2.2 当代国外城市化的新特点
    6.3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和经验教训
        6.3.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
        6.3.2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7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7.1.1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
        7.1.2 引领多样城镇化社会思潮
    7.2 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和发展规划
        7.2.1 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
        7.2.2 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
    7.3 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分类推进
        7.3.1 加快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7.3.2 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7.4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和融资机制建设
        7.4.1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
        7.4.2 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融资体制机制
    7.5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
        7.5.1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
        7.5.2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府职能转变
    7.6 坚持民生型导向和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7.6.1 坚持民生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7.6.2 坚持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8 案例分析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
    8.1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分析
        8.1.1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8.1.2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行性
    8.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措施
        8.2.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
        8.2.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8.2.3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8.3 河南省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8.3.1 以人为本,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8.3.2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8.3.3 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来源
        8.3.4 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8.3.5 加强管理创新,推进美丽河南建设
结束语 用新型城镇化托起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关键概念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画报摄影图像的意义与叙事
    第一节 摄影图像的符号意义
    第二节 《人民画报》涉农封面摄影图像解读
    第三节 《人民画报》涉农报道的图像叙事
第三章 农民幸福“神话”的共识制造(1950-1956)
    第一节 农民日常生活的幸福“神话”
    第二节 集体幻想中农民幸福的“神话”
    第三节 身份认同中幸福的“农民阶级”
    第四节 参政地位中隐匿的农民幸福
    第五节 制造共识——农民幸福“神话”的建构目的
第四章 农民幸福的内容扭曲与话语异化(1957-1976)
    第一节 生产跃进“神话”中农民幸福的浮夸
    第二节 人民公社中农民幸福的意识形态绑架
    第三节 文化革命“霸权”中农民幸福的政治异化
    第四节 政治话语汇流中农民幸福的主体异化
第五章 农民幸福价值标准的本体归位(1977-1999)
    第一节 谨慎改革过程中迟到的农民幸福话语
    第二节 农民利益诉求中经济建设话语的汇流
    第三节 意识形态转变下幸福价值标准的回归
    第四节 政治话语范式转换中农民主体的自由解放
第六章 农民幸福的本质追问与终极追求(2000-2016)
    第一节 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议程”与“框架”
    第二节 “问题”议程中农民幸福本质的话语追问
    第三节 “增收”议程中农民幸福的经济本质
    第四节 “新农村”议题中内涵扩张的幸福本质
    第五节 “城市化”议题中农民幸福本质的终极追求
第七章 农民幸福话语的政治经济逻辑
    第一节 农民幸福“神话”背后的政治合法性确认
    第二节 农民幸福话语的意识形态操控
    第三节 农民幸福价值观转变的经济发展逻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四、产业发展理论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科学发展观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经济体制因素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四、市场因素
    第二节 政治因素
        一、执政能力
        二、管理适度
        三、政治清明
        四、加强监督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节 社会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三、社会保障因素
        四、社会稳定因素
    第五节 科技因素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一、基础条件较差
        二、公共设施落后
        三、主导产业缺乏
        四、农业经济明显
        五、劳动力素质低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
        二、经济基础薄弱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三、历史文化因素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一、津市基本情况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一、发展生态经济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大胆突破才能富裕——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朱桂云. 武汉大学, 2014(08)
  • [2]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D]. 李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3]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 王亚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4]大胆突破才能富裕——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J]. 赵寿华. 农村经营管理, 1993(01)
  • [5]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6]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岳文海. 武汉大学, 2013(12)
  • [7]《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D]. 卜新章.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10]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大胆突破才能致富:环城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