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诗篇——李清照诗词赏析

李清照诗词诗篇——李清照诗词赏析

一、清词丽句 千古绝唱——李清照词鉴赏(论文文献综述)

张茜[1](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高蓉[2](2019)在《中国古代女性藏书家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性质,使得女子读书不易,能成为女性藏书家并在卷帙浩繁的史书中流传至今的的更是寥寥,需要很多成熟的条件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群体,以其出众的学识、才情、毅力,独特的女性视角及其对藏书文化的热爱执着,为我国藏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藏书史上独特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遗憾的是,时人研究藏书家多着力于传统的男性视角,而对于女性藏书家及其群体研究却少有人注意。笔者从开始接触此类文献就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在文献学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学习借鉴前人已有成果和自己平日研究所得的基础上撰成此文。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人物传记,藏书印中的记载以及女性藏书家群体的藏书活动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梳理;第二、三章以朝代划分,列举不同时代的女性藏书家代表人物,宋代选取李清照,明代选取柳如是,对其生平、藏书事迹进行系统剖析论述,同时呈现出更多同时代藏书奇女子;第四章主要对前几章作补充,总结女性藏书家在藏书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贡献。

陈秀莲[3](2016)在《中学语文词作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中学语文词教学的课程设计,目的在于明确词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诗教学,虽然二者存在着共性,但词教学还应有着它的独特性。在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词本身的思想艺术价值,也要关注词体的特质,认知词的个性品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晰地掌握词,教师才能明确词教学。为了使研究更具深度,笔者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比较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教材中的选词变化,通过分析教材选词迁变的情况及意义,提出教师深入研究词教学的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来研究词教学课程设计的总思路及各年级具体要达到的词教学目标,分“案例”“案例分析”“案例修改”三个步骤,融入本人的执教经验,试图体现词教学的独特性。本次研究,笔者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词,并比较分析提出想法,梳理了现行初高中教材的词篇目,研究了初高中词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中学六年各阶段的词教学有整体和具体的规划。不仅有理论研究,还设计了几篇操作性强、目的性明确的教学案例及分析。总之,笔者以为中学语文词教学的课程设计值得研究,教师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诗词教学的着力点,更要体现词教学的独特性,让学生读词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罗鼎元[4](2016)在《余昭、安履贞诗歌研究》文中认为余昭、安履贞是清朝后期川黔边境的一对伉俪诗人。从思想内容层面,除了描绘故乡奇异的自然人文风光外,余昭的诗还显露出积极入世的忠君爱国思想和交游酬酢的文人志趣。传达出作者对生养他的那片热土的深情厚爱,展现作者多情善感、关心现实、热爱故乡、雅好人文和追求高尚情操的人格形态。亲情诗在安履贞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骨肉之情的泣血倾诉是彝民族注重血缘亲情的民族性格写照;安履贞的思亲、悼亲之作虽没有奇思妙笔,却清新枯淡、一字一泪、情韵深长。从艺术形式层面看,余昭的诗笔力豪迈雄俊,感情充沛,显现出常见的士大夫文风,而安履贞的诗则素雅质朴,浅而不俗,淡静平和,淡而有味,隐藏着艺术功力。余昭、安履贞夫妇颇杂而丰富的诗歌文本从灵魂深处透射的是他们的多元文化基因和中华文化情结。特别地,作为彝族土司裔诗人,他们用汉语文诗歌诠释了儒家文化与彝族贵族文化的和谐交融,从客观上印证了中华文化一体性的水乳交融之态。作为少数民族伉俪诗人,他们在中国诗歌史中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余昭、安履贞诗歌的主流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展现和建构了超越褊狭族群意识的、走向“大我”书写的儒学文化身份和中华“国族”身份认同,是彼时黔西北彝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文化身份。

陈漱渝[5](2013)在《胡适特别爱写“本事诗”》文中指出"本事"的含义是"真实的事迹"。传说《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担心他的弟子各按己意撰写历史,故谆谆告诫他们:"论本事而作传"(《汉书·艺文志》)。文学作品离不开虚构,这已成为常识;但作品往往有其生活依据或人物原型,这同样成了常识。古代不少诗词原有"本事",被统称为"本事诗"。比如,宋代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风格呈现于世人,固然跟作者的女性身份有关,但很多

陈奇敏[6](2012)在《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观照》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典诗歌既有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文学载体,又融入了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响,并在唐代取得了巅峰成就。在中西交流日盛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于2007年推出了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三百首》,旨在帮助西方读者认识和了解唐诗之美,弘扬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拉近民族心理距离。在国内古诗英译领域,许渊冲先生堪称贡献最大、同时最具争议的人物。他在古诗英译的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古诗英译实践和理论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储备酝酿期、发展高峰期和改进完善期。国外学者针对许渊冲古诗英译的研究还相当零散、不成体系,且由于评论者的专业背景、个人审美和文学倾向各不相同,其观点也褒贬各异、主观随性。而国内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对许渊冲古诗英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针对许渊冲古诗英译的文论,近几年在数量和质量上突飞猛进,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科学,但仍存在一些主观随意的感悟式点评,质量良莠不齐、观点褒贬不一。国内研究的常见局限性在于:理论视野不够开阔,批评标准比较单一,观点论证不够严密。笔者针对许渊冲研究现状中的局限与不足,对许渊冲英译《唐诗三百首》一书进行了描写性个案研究,归纳分析译作的特点及译者的策略抉择,重构译本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同时考察其翻译规范的形成原因和运作效果,力图公正客观地评价译者及其译诗,为古诗英译的实践与批评提供些微有益的观照。本文采用了对比、描写、分析、推导等系列研究方法,重构许渊冲唐诗译本中隐含的翻译规范。为提高分析的效度与信度,本文尽量使客观描写与逻辑论证相结合,统筹对文化历史语境的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兼顾文本分析中的人文判断和科学论证。此外,在检验译本翻译规范的运作效果时,本文借鉴了比较权威的实证调查结果,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规范”这一概念本属于社会学范畴,是某一文化群体共同遵守的引导正确社会行为的观念或指令。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翻译规范研究逐渐从零散走向系统、从规定走向描写。系统开展翻译规范研究的学者首推以色列籍译论家——图里。通过对希伯来翻译文学进行大量而系统的考察,图里提出了规范运作于整个翻译过程的论断。图里认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通常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初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指译者首先须在源语文本规范与目标语文化规范之间做出基本选择;预备规范影响翻译政策和翻译的直接性;操作规范支配着翻译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实际抉择,指导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使用的翻译技巧。在翻译规范研究中,研究者应以目标语文化为取向,关注译文中的常规性“迁移现象”,并根据译者的抉择倾向,重构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本文确立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笔者同时认识到,图里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而笔者根据实际研究情景,适时调整主体理论的应用方式并发掘其它理论的多元互补价值。笔者遵循图里对翻译规范的分类,采用描写性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许译《唐诗三百首》所遵循的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许译唐诗的预备规范顺应了国家的翻译政策,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需求,涵盖了直接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英美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典籍文化的译介,总体表现出开放的接受态度;而中国也以空前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推出中国文化精粹。中西文化背景共同营造了开放有利的翻译环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依据国家的翻译政策制定了适宜的翻译目的,所选翻译材料兼顾了弘扬民族文化精粹和激发目标读者兴趣的需求。中国译界认同并偏爱直接翻译方式,翻译发起方根据翻译能力和创作倾向选择了合适的翻译人选,使直接翻译能够顺利进行,文化交流能够增加深度。许译唐诗的操作规范隐含于译者在文本微观层面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之中。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许译唐诗中的主要翻译问题可归为内容和形式两大类,主要位于十个层面,即:体裁之选择、建行之形式、音韵之表现、节奏之安排、标点之处理、语句之衔接、语义模糊之处理、意象之传递、文化专名之翻译、数词之翻译。而译者灵活处理这十个语言微观层面的各种翻译问题,其操作规范受到源语和目标语文化的双重影响,在不同的翻译语境下有不同的体现形式。译者以传达原作的主要形式特点和整体意境为目的,使译诗的体裁、建行形式、音韵特征和意象尽量贴近原作,并在此基础上适度融合英语诗歌的诗学特征,在最大程度上争取译诗的表述地道、逻辑清楚、语义明晰,呈现给读者带有唐诗韵味的格律译诗。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灵活使用了增添、省略、转换、合并、切分、反译等翻译技巧,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许译唐诗的初始规范体现为宏观的译者翻译倾向和译诗面貌特征。许渊冲对于唐诗的本质风格要素十分重视,在翻译中尽量保留传译,以展现唐诗的特色和魅力,从而表现出靠近源语文化系统的翻译整体倾向。这种选择倾向是由译者的终极翻译目的决定的,即:让唐诗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精粹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在具体操作策略中,如标点、衔接、选词、句法等关联主题意义理解的细节方面,译者又兼顾了目标语语文化规范,比较均衡地处理了两种文化规范的制约作用。回顾总结许译唐诗的特殊文化语境,本文认为译本隐含的翻译规范体现了双重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语文化因素对译者的影响,具体而言,其形成主要受到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翻译目的、主流诗学、主流翻译观念和译者主体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考察目标读者对译本的接受态度,可以认为,译本所遵循的翻译规范运作效果良好,许译唐诗的质量得到了目标读者的基本肯定,部分实现了跨文化交流的预期效果,为唐诗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提出,要使中国的古诗英译事业蓬勃发展,翻译实践者、批评研究者和出版发行方仍需共同努力,克服局限、发挥优势,切实提高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效果。本文从翻译规范角度对许渊冲唐诗英译进行了描写性研究,开拓了古诗英译领域的研究新视角。同时本文丰富了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成果,探索了翻译规范理论的实际应用模式,对翻译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外,本研究以国内典型译者的典型译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期望能给古诗英译爱好者以理论及方法上的启迪。本论文只是关于许译唐诗的初步研究,还存在理论视野不够开阔、探讨不够全面深入、数据不够直接充足等研究局限,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会进一步拓宽视野、改进方法、深化研究,力求发掘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张清河[7](2012)在《晚明江南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明清初是中国诗学鼎盛的时期。本文以江南诗学为研究对象,对晚明诗学现象、诗学进程作尽可能深入的解读和阐述,以期将明清诗学还原为一个生命整体。明代文学发展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至晚明,江南文士完全成为文坛的主体。他们尽管不如王世贞才富学赡,不如袁宏道穷新极变,亦不如钟、谭矫异抉幽,但秉承世家“隐读”传统,以才艺相尚,客观上形成了金陵、杭嘉湖、苏松常三个较大的区域诗学群体,并在日常交往中,与“后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相游处而不失主见,相讨论而不瘟不激,相砥砺而清雅自况,以其独立的诗学品格,铺垫了一条从摹古通向融今、从格调通向神韵、从全面宗唐通向合理祧宋的稳健途径,为清诗的全面发展及理论成熟作出了巨大贡献。全文共分导论、七章主体部分与结语:导论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界定、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主体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回顾“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传统,通过回溯“江南”空间意象沿革的历史,说明晚明江南发展为以金陵、苏州、杭州为城市中心的三大区域具有必然性。通过梳理江南文学发展史,考察“江南文学”经过六朝、南唐、南宋、元末明初阶段持续沿“诗缘情”文学特征发展、最终才得以形成以“绮靡”为主流的诗学格局。第二章探讨晚明江南诗学背景。晚明政治、经济、科举、书籍行业以及家庭教育等都呈现出与明代前中期不同的面貌,构成了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促成了晚明诗学的高度繁荣。第三、四章,按照文学“四要素”的理论,概括介绍晚明江南诗学的世家主体论以及“尚博、崇艺、主情”的作品特征论;选择社会或文化“风气”作为考察视角,探讨晚明江南诗学的品评风气;这种热衷于品评的风气,也是江南诗学容易结成群体的重要原因。第五至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论证“金陵诗学群”、“杭嘉湖诗学群”、“苏松常诗学群”的群体诗学活动、诗学特征以及主要代表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以《金陵雅游集》的作者、三位魁元诗人为代表,分别探讨焦竑、顾起元、朱之蕃的诗学活动和诗学思想。焦竑主张博雅,在晚明多元的诗学格局中自成一家;顾起元主张神理,将变雅变声导入中和雅正之途;朱之蕃通过其诗学编辑活动,初步改变了“诗以初盛唐为宗”的格局,将中晚唐诗人纳入理论畛域。第六章探讨浙西杭嘉湖诗学具有更典型的世家结社、鉴藏、参禅、着述等群聚特性,形成了“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冯梦祯疏朗通脱的诗学观念、黄汝亨清妙醇雅的诗学理想、周履靖情景事意的诗学法则、李日华平淡恬雅的诗学风格、朱国桢清丽雍容的诗学品格以及董斯张而绮丽自成的“吴下体”诗学实践,扩大了江南诗学的影响。第七章从两个传统解释苏松常诗学群体的整体面貌,一个是“吴派”浪漫主义艺术传统,一个是“东林复社”古典主义诗学传统,这两派成员其实同出一地,有交叉重叠处,但他们不同的生存形态决定了其诗学理论的整体性差异。“吴派”以王穉登、赵宦光、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为代表。游吟诗人王穉登,以“清嘉蕴藉”为宗尚;斋居诗人赵宦光,以“情性格调”为主张;董其昌追求真实平淡、“元神”丰融的艺术境界;冯时可重拾“后七子”风雅诗教学说;陈继儒反对后七子以“粗悍拗硬”之语压倒一世的作派,强调以真性情抒写“便娟轻俊”的“古今粹言”。“东林复社”以顾宪成、高攀龙、顾大章、魏大中、黄尊素、李应升、张溥、陈子龙等为代表。其中,顾宪成、高攀龙强调文以致用、学思结合;顾大章、魏大中强调自然化工、文道合一;黄尊素、李应升强调兴观以群、养气致静;张溥、陈子龙强调兴复古学,经世复雅。第八章为结论,晚明江南文士在北方诗学(“齐风”)与公安竟陵派诗学(“楚风”)的“裹挟”下,形成了其独特的清丽婉雅的诗学(“吴歈”)。晚明多元化的诗歌风气,使吴中士子先后笼罩在“后七子”、“公安竟陵”以及“云间派”的氛围中,其诗学是保持现状,还是寻求突变,种种矛盾困扰着他们。立场上“复古与创新”的矛盾、观念上“格调与神韵”的矛盾、对象上“宗唐与宗宋”的矛盾是三组主要矛盾。晚明江南文士主张各种“调和论”化解上述矛盾,他们以博学调和古今,以艺术调和韵调,以情致调和唐宋,在诗学互动、人才储备、思想酝酿等各个方面,为清初诗学的殿堂搭建了高水准的平台。

袁美丽[8](2012)在《清代金陵词坛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尽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对金陵词坛产生的地域文化因素、各时期成员状况与群体活动、词学渊源、创作成就、词学主张、对词坛的影响等进行全面的探讨,展现了这一地域词坛的整体风貌及其在词史上的价值。清初金陵词坛受政治和传统词风的双重影响,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周在浚主持和组织下,以纪映钟、何采为首的金陵词人,以冷眼旁观世事的离心姿态,鼓荡起悲慨清壮的稼轩风。而佟世南、先着、吴贯勉的词作则显示了清初词风的发展演变。嘉道之际,寓居南京的袁氏词人及其姻亲群体打破此前的沉寂局面,一跃而成为金陵词坛的主体。袁氏词人强烈的家族文化传承意识不仅使家族成为历百年不替的文化世家,而且以他们的创作反映了时世的变迁和家族文化的起落兴衰。随园不仅成为金陵词坛群集互动的中心,联系着金陵内外的词人,而且见证着金陵词坛的兴衰。它已成为金陵文化的标志,袁枚现象所透发并扩展构成的“性灵”氛围,深深地吸引着来自金陵内外的文化精英,使性灵说迅速地渗透到词学领域,不仅成为这一时期金陵词学的主要特色,无疑也给处于萎靡状态的浙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它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严骏生是嘉道之际词风转变时期的关键词人,也是一位长期被忽视的词人。他的词虽突出的显示了浙派的清幽雅丽风格,但他又能够直抒性灵,兼有常派的比兴寄托。他的意义除了以自己的创作丰富词坛外,他的词学活动直接显示了嘉道之际词学的原生态发展。“江东词社”是道光、咸丰年间活动于金陵的一个词社。该社前后绵延十余年,入社成员二十余人,并刊有部分词社总集,绘有社图,为江东坛坫,主持风雅。与吴中词社共同构成了江南词社的主线,是浙西词派流衍江南之余脉。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非同小可。清末受晚清政治形势和常州词派的影响,金陵词坛出现了迥别前期的面貌。金陵邓氏词人群是一历经百余年的文学世家,自邓廷桢、邓尔恒、邓嘉缜至邓邦述,书香一脉,绵延不断。邓廷桢作于鸦片战争时期的忧愤心曲,其忧生念乱之强烈,直可以作为词史看待。邓家词人的所思所想是近世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许宗衡与何兆瀛是金陵近代词坛大家,他们的论词宗旨接近常州词派,家园残破使得他们变成道咸之际的伤心人,伤时悼亡、追念今昔成为他们词作的主题。在清代词学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端木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渡人物。以他为中心可以清楚地看清晚清民国之际,金陵词学师友传承关系以及对整个词坛的影响。端木埰在理论上兼采浙、常,在创作方面兼师王沂孙与姜夔,旁涉苏轼,以自己的创作、批点和选本,有力拓展了常州词派的理论格局,体现了晚清词学各家融合的趋势,对“晚清四大家”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而奠定了晚清词学的基本发展方向。《国朝金陵词钞》是有清一代金陵地区地域词学文献总集。编选者保存乡邦词学文献,构建地域词学传统,以抬高本地区词学地位的意图明显。其中渗透着编者的文献录存意识及其固有的乡土情结。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他以乡邦文献为核心的区域观念。词宗两宋的词学宗旨,使编选者能不局限于一宗一派的家法,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和交融中,金陵词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金陵处南北文化交融的要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金陵词坛作为一个地域性的词学群体,兼有南北文化特色。一方面表现在许多作家都有宦游南北的经历,而一些外地作家也曾进入金陵词坛,如乾嘉时期的袁枚,道光时期的汤贻汾等。他们都是此一时期江东词坛的盟主,为金陵词坛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影响深远。金陵词学体现了兴亡之感与忧时意识相交织的文化心态。建都金陵的王朝兴亡更迭,悲恨相继的历史,秀丽的山水,众多的人文景观自然引发人们对历史兴亡的思考,然而这种思考多是基于对现实政治的感慨。明清及近代以来金陵作为南都历经沧桑巨变,因此藉怀古而发抒现实感慨的词作成为金陵词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金陵词学具有“独抒性情”的理论主张。受明末以来性灵说的影响,金陵词人提出在词中抒写性情的主张,这一主张也成为清代金陵词坛主要的特色之一。另一方面在独抒性灵的要求下,熔铸百家,众体并存。总之,清代金陵词学以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和地域色彩,在整个清代词学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它又是整个清代词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为清代词学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侯桂运[9](2011)在《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文备众体”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深受诗歌的影响,从而具有了浓郁的诗化特征。诗化特征堪称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最大的民族特色。对于这一介于小说和诗歌、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之间的课题,虽然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论述,但这些议论要么只是某个阶段的,要么只是某个方面的,还谈不上全面性和系统性。本文即以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源流以及它的功能、作用及其成因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各时期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基本面貌,并就它对文言小说各叙事要素的变异作用进行整体的论述。本文由绪论以及其他五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明确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概念,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此部分首先把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为古朴感受期(1897年前)、自觉论述期(1897年—1980年)、深入研究期(1981年至今)三个阶段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评析,然后辨析了小说、文言小说的概念,指出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可用赵彦卫的“诗笔”来概括,它的内涵是指小说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时由于运用了诗歌的创作手法从而使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跟诗歌相似的特征,它的外延既包括显性的诗性语言形式(即小说中的诗词赋骈文等),也包括隐性的诗歌灵魂(即小说中的出现的诗歌的意境、抒情性等)。而近现代研究者们对“诗笔”概念的认识是一个由实到虚、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第一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源头,主要论述了《诗经》的“赋、比、兴”和《楚辞》的象征这些最具中国特色的抒情方法,因为它们被后世的文言小说所继承;论述了《诗经》、《楚辞》中诗化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因为它们为后世文言小说叙事要素的诗化变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论述了先秦诸子散文的小说性因素及其诗化特征,因为它们堪称后世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直接源头;论述了早期的史传文学,因为它们确定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诗化传统。第二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指出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面貌。大致说来,唐前文言小诗化特征的特点是自然清新,唐代的特点是用小说来进行诗歌创作,宋元的特点是走向世俗,明清的特点则是异彩纷呈。唐前文言小说中的诗歌虽没有后世小说中的多,但它们都自然清新;它们含有很多骈文、韵文,但还没有后世小说中骈文、韵文的套路化;因为去古未远,唐前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创作手法非常发达,为后世所不及。唐人把小说当作诗歌来写作,这使得它比唐前、唐后小说的诗化特征都要鲜明。就诗歌而言,唐人小说中所含的诗歌多于唐前,少于唐后,但唐人小说中诗歌的总体质量则非其前、后所能及;就骈文、散文的诗歌意象而言,唐人小说中的比喻和象征虽然少于唐前,但它表达出的意象很有诗意,非唐前的各种喻象所能及;而这些有诗性的意象都是唐人所独创,也非后世小说中那些程式化的意象所能比。就小说的题材而言,唐代小说尚“奇”尚“情”,小说中的爱情作品明显增多,这些跟诗歌题材相同的作品在融入诗歌、抒发诗情、提炼意象方面都给唐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宋元时期文言小说的标题具有了七言化的倾向,这些七言标题所含的叙事信息多于唐人的三言、四言标题;宋人小说中的诗歌与唐人相比,在叙事性上有所增强,在抒情性上有所减弱,抒情性的减弱使得宋人小说中少了很多诗情诗意。宋人小说中的骈文也不像唐代小说中的骈文那样具有独创的特征,而是具有了程式化的倾向。明清时期的文言小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有“蚓窍蝇声,堆积未已”、“不文不白之诗文小说”,又有“以传奇法以志怪”、具有“诗情美、诗意美、诗境美和诗的韵味”的《聊斋志异》,还有只记“家庭米盐之琐屑”但“笔墨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的忆语体小说等,它们的诗化特征也都各不相同。第三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功能。诗化特征在文言小说中具有叙事功能、描写功能、抒情功能和议论功能。在叙事功能中,小说中的诗赋骈文除了具有顺序功能外,一些童谣、占语、诗歌往往能够预测或暗示后面的情节,从而使得它们具有了预叙功能;而这些诗赋骈文还经常用来复叙已经发生过的故事情节,因而它们也具有复叙功能。诗化特征在文言小说中的描写功能特别突出,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多借助于诗赋骈文来表现。在早期的小说《燕丹子》、《吴越春秋》中,语言描写特别突出;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则在《洛神赋》、《游仙窟》中大量出现;而具有抒情言志功能的诗歌在小说中更是普遍具有心理描写功能。文言小说中以赋歌骈文来描写环境,在《穆天子传》、《燕丹子》中就已出现,在《琴操》中已有出色表现,而自《游仙窟》开始,又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大段的韵语、骈语进行环境描写。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抒情功能更为明显,因为它既包括出现在文言小说中的诗赋骈文把它们所固有的抒情性移植到文言小说之中,也包括文言小说中的散体文所创造出的具有抒情特征的意境。《穆天子传》和《燕丹子》中的诗歌就已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诗歌的抒情功能,而《世说新语》则是以散文抒情的典范。文言小说中的诗赋骈文也具有议论功能,《燕丹子》中的骈文、《云溪友议》中的诗歌、《韩诗外传》和《列女传》中的引诗、《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等的议论功能都很明显。第四章论述了文言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的诗化倾向。文言小说的诗化故事情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诗赋骈文,二是小说的情节发生了诗化变异。这些变异表现为作者弱化了小说的情节性,而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使得小说的叙事不是详细的、具体的、连贯的,而是简单的、概括的、间断的。而在具体手法上,则表现为叙事节奏的片段性和跳跃性,叙事手法的象征性和概括性。这是作者以写诗的态度、写诗的手法来进行小说创作的必然结果。沈亚之的小说就具有以上特点,因而被李剑国称之为“情绪小说、诗化小说、抒情小说或曰意境小说”。文言小说人物形象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多具有“才子”、“佳人”的特点。这些多具有非凡的诗才、炽烈的诗情、俊逸的外表、文雅的举止的“才子”、“佳人”从《穆天子传》到唐传奇再到《玉梨魂》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统;而这些形象在中国文言小说中出现的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也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的主要区别。就具体作品而言,《世说新语》创作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以散金片玉来铸就时代人物群像。它的每则小品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具有片段性、单纯性、静止性的特点,这样的片段性描写是诗性的手法,它能够集中笔墨形象地突出人物的某一显着特征;而当这一千二百余则片段集中成一部《世说新语》时,魏晋时代的群体人物形象就被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与《世说新语》散金片玉式的片段描写不同,《游仙窟》则是用一篇长文、用一些连续的情节构成的完整的故事来塑造张文成、十娘、五嫂三个人物形象。因为描写的对象仅仅是三个人物,所以诗性的语言描写、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就都集中于三人身上,使得三人的形象都很丰满而又有个性,而他们的语言、相貌、行动、情感也都具有诗性特征。第五章论述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形成原因,指出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形成的必然性。中国具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最成功的诗歌教育传统,它使得中国古人对诗歌的重视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和政治层面,它使得中国古人自幼就在诗歌的氛围中耳染目濡,养成了诗性思维,掌握了写作诗歌的技巧,使得他们都成为了诗人。而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诗歌创作也一直得到了统治者的提倡,这就使得长期没有得到文体独立的小说不能不受到诗歌的影响。而汉语是具有诗性特征的语言,那么作为用汉语创作的文言小说,也就更容易形成诗化特征。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的诗性特征也更为明显。另外中国古代的世界观也具有诗性特征,它也影响了文言小说的诗化特征;特别是不可言说的“道”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意象和意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康维娜[10](2010)在《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清二百余年间,闺阁文学大盛,闺秀作家成为清代文坛颇为兴盛的创作群体,她们擅诗词,工书画,亦作文章。近年来,有关清代闺秀文学的研究着作渐增,但就笔者所及,关注点几乎集中于诗词、戏曲与弹词三大领域,而文章研究却少有涉及,清代闺秀作文章者虽寡,但不无研究价值,鉴于此点不足,笔者在蒐辑整理大量资料基础上,有意从清代浙江闺秀文章入手,更全面、深入地揭示清代浙江闺秀作家的生活、婚姻、思想与文学创作等方面,从而深化整个清代妇女文学之研究。绪言主要回顾二十世纪清代闺秀文学研究概况,由此确定选题角度、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部分则分为上下二编,上编为综论,主要从三方面来探讨。首章《清代闺秀文集的编纂与流传》钩稽了清代闺秀文章总集与别集的纂选、刊行与流传概况,并论析了清代闺秀文集的数量、类型与地域分布,进而对本文的研究地域与主体作了某些说明界定。第二章《闺秀尺牍——清代浙江闺秀的生活与婚姻》则以清代闺秀书简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闺秀结社、闺秀个体间交往与夫妇两地书三方面入手,力求更真切、具体地展现清代浙江闺秀的文学交际与生活婚姻等各个层面。第三章《才媛序跋——清代浙江闺秀的文学创作观》又从诗词文序跋与小说戏曲序跋二个角度,试图揭示清代浙江闺秀文学观念之变迁及闺秀戏曲小说批评之关注点与参与度。下编为作家作品论。笔者选取了徐叶昭、陈尔士、钱凤纶与沈彩四位闺秀作家作为个案研究,其中徐、陈二闺秀均工于经史文章,品行与文章并重是二人文章特色所在,亦是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的主要特征。钱、沈二闺秀则擅长杂记、题跋等小品文,二人文章自抒怀抱、遣兴怡情,则代表了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的另一特质。余论部分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分析探讨了清代闺秀的品行与文章的关系,提出品行与文章并行是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的特质所在,此种特征限定了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的内容与艺术风格,因而对其整体成就与评价似不宜太高。另一为清代浙江闺秀的婚姻模式——才子佳人式婚姻,论述了其流行缘由与文化意义。此两点亦是笔者在论文写作中予以强调的。

二、清词丽句 千古绝唱——李清照词鉴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词丽句 千古绝唱——李清照词鉴赏(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代山东经济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第二章 济南地区
    第一节 王士祯
    第二节 蒲松龄
    第三节 田雯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新城王氏
        二、淄川王氏
        三、历城朱氏
        四、德州田氏
第三章 青州地区
    第一节 赵执信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第三节 丁耀亢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安丘曹氏
        二、诸城刘氏
        三、诸城相州王氏
第四章 兖州地区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第二节 黄恩彤
    第三节 文学家族
        一、曲阜孔氏
        二、曲阜颜氏
        三、济宁潘氏
第五章 胶东地区
    第一节 宋琬
    第二节 高密诗派
        一、高密三单
        二、高密三李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福山王氏
        二、文登于氏
        三、文登毕氏
        四、即墨黄氏
        五、掖县赵氏
        六、高密单氏
第六章 其他地区
    第一节 吴重熹
    第二节 文学家族
        一、海丰吴氏
        二、惠民李氏
        三、曹县万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一、济南
    二、兖州
    三、青州
    四、登州
    五、莱州
    六、泰安
    七、沂州
    八、曹州
    九、东昌
    十、武定
致谢

(2)中国古代女性藏书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原则与方法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寻找女性藏书家及女性藏书家群体的存在
    一、藏书印中体现的女性藏书家
    二、人物传记中记载的女性藏书家
    三、女性藏书家群体的藏书活动特点分析
第三章 宋代女性藏书家考
    一、宋代女性藏书之名家
    二、李清照其人
    三、李清照藏书
    四、宋代其他女性藏书家
第四章 明清女性藏书家考
    一、明清重要女性藏书家
    二、柳如是其人
    三、柳如是绛云楼藏书
    四、明清其他女性藏书家
第五章 女性藏书家在藏书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贡献研究
    一、保存了大量古籍
    二、对于校勘补正的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学语文词作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评述
        一、《课标》关于词教学的规定
        二、词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本研究的意义
        二、本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选词考察
    第一节 教材词作选文的文本价值
        一、文学的价值
        二、审美地再现历史的价值
        三、教育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教材选词的变迁
        一、新时期的词教材(1978-2000)
        二、现行的词教材(2000-)
    第三节 教材中选词迁变的意义
        一、选词分量加大
        二、选词范围更广
第二章 初中词教学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词课程的概况
        一、阅读篇
        二、课后研讨与练习及相关链接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
    第二节 初中词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七年级
        二、八年级
        三、九年级
    第三节 初中词教学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一、词教学的独特性
        二、各阶段词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三章 高中词教学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词课程的概况
        一、阅读鉴赏
        二、课后研讨与练习及相关链接
        三、高考(全国卷)要求背诵篇目
        四、2007-2016年全国卷及2011-2016年地方卷出现的词鉴赏题
    第二节 高中词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高一年级
        二、高二年级
        三、高三年级
    第三节 高中词教学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一、案例:温庭筠《菩萨蛮》教学设计
        二、案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余昭、安履贞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余昭、安履贞诗歌的题材特征
    第一节 余、安诗歌题材概述
    第二节 余昭的景物题咏
    第三节 积极入世、忠君爱国
    第四节 安履贞的刻骨亲情
第二章 余昭、安履贞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余昭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安履贞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 余昭、安履贞间的情诗
    第一节 余、安间的情诗赠答
    第二节 深情而凄美的悼亡诗
第四章 余昭、安履贞诗歌创作与其文化身份的关系
    第一节 余、安诗歌的文化成因探析
    第二节 余、安诗歌与其中华“国族”身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余昭部分诗作年表
附录二:余昭、安履贞诗歌选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6)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许渊冲古诗英译回顾及文献综述
    2.1 许渊冲古诗英译:实践及理论
        2.1.1 古诗英译的储备酝酿期
        2.1.2 古诗英译的发展高峰期
        2.1.3 古诗英译的改进完善期
    2.2 许渊冲古诗英译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翻译规范
    3.1 翻译规范:溯源和发展
        3.1.1 规范的定义及特征
        3.1.2 翻译规范的研究进程
        3.1.2.1 规定性翻译规范研究
        3.1.2.2 描写性翻译规范研究
    3.2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
        3.2.1 理论成因
        3.2.2 理论主要内容
        3.2.2.1 问题的提出
        3.2.2.2 翻译规范的研究内容
        3.2.2.3 翻译规范的重构
        3.2.2.4 翻译规范的研究指向
        3.2.3 翻译规范研究的贡献及局限
第四章 英译《唐诗三百首》之翻译规范重构
    4.1 预备规范的重构
        4.1.1 古诗英译的历史文化背景
        4.1.2 时代特征与许译唐诗的预备规范
        4.1.2.1 古诗英译与今日英美文化
        4.1.2.2 古诗英译与今日中国
        4.1.2.3 许译唐诗及其预备规范
    4.2 操作规范的重构
        4.2.1 翻译问题的确立:例诗分析
        4.2.1.1 原诗与译诗之对比分析
        4.2.1.2 翻译问题之分类
        4.2.2 形式选择及操作规范
        4.2.2.1 体裁之选择
        4.2.2.2 建行之方式
        4.2.2.3 音韵之表现
        4.2.2.4 节奏之安排
        4.2.2.5 标点之运用
        4.2.2.6 语句之衔接
        4.2.3 内容传译及操作规范
        4.2.3.1 语义模糊之处理
        4.2.3.2 意象之传递
        4.2.3.3 文化专名之翻译
        4.2.3.4 数词之翻译
    4.3 初始规范的重构
第五章 对译本规范的文化反思
    5.1 译本规范之成因探析
        5.1.1 政治、经济发展格局
        5.1.2 翻译目的
        5.1.3 主流诗学观念
        5.1.4 主流翻译观念
        5.1.5 译者主体因素
    5.2 译本规范之运作效果
    5.3 对古诗英译实践之文化反思
        5.3.1 翻译实践层面
        5.3.2 批评研究层面
        5.3.3 出版发行层面
第六章 结语
    6.1 观点总结
    6.2 论文局限和研究展望
附录(一):十字以上唐诗题目及其译文对比
附录(二):原诗“风”之意象英译情况
附录(三)文化专名及其翻译抽样调查
参考书目

(7)晚明江南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何处是“江南”
        二、“诗学”定义说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论旨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
    第一节 文学江南:水乡意象与城市中心
    第二节 江南文学:六朝唐宋总关情
第二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政治环境的恶化
    第二节 江南经济的质变
    第三节 江南科举的发展
    第四节 江南书院、书楼、书坊的兴盛
    第五节 江南文学世家的繁衍
第三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主体特征论
    第一节 江南诗学主体论
        一、世家文士与群聚活动
        二、金陵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三、杭州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四、苏松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第二节 江南诗学特征论
        一、北方诗学特征:求真、遵道、言志
        二、江南诗学特征:尚博、崇艺、主情
第四章 晚明江南诗学与品评风气
    第一节 品评风气之成因
    第二节 清玩世风、清议士风与清言文风
        一、“清玩”世风
        二、“清议”士风
        三、“清言”文风
    第三节 从几个话题看品评风气
        一、李杜优劣论
        二、各体“压卷”说
        三、唐无古诗、宋无诗说
第五章 金陵诗学群
    第一节 概览
        一、集团结伙:群体之原委
        二、乡贤世家:群体之构成
        三、群体活动:金陵雅集与乡贤题咏
        四、金陵诗群之风格:以清雅为主流
    第二节 焦竑
        一、文学活动
        二、文学思想及流派倾向
        三、诗学成就:以《澹园集》为例
    第三节 顾起元
        一、文学活动
        二、文学思想
        三、从《懒真草堂集》看其诗学主张
    第四节 朱之蕃
        一、诗学活动
        二、诗学编着
第六章 杭嘉湖诗学群
    第一节 概览
        一、失落的文明:杭嘉湖文学世家群体
        二、湖上的诗社:诗学世家群体举隅
        三、世家成员的其他群聚方式
        四、“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
    第二节 杭州诗学:以冯梦祯、黄汝亨为例
        一、冯梦祯的文学活动
        二、冯梦祯的诗学思想
        三、黄汝亨及其《寓林集》
    第三节 嘉兴诗学:以周履靖、李日华为例
        一、周履靖的诗学活动及其思想
        二、李日华的诗学活动
        三、李日华的诗学思想
    第四节 湖州诗学:以朱国桢、董斯张为例
        一、朱国桢诗学活动及主张
        二、董斯张生平及其诗论
第七章 苏松常诗学群
    第一节 概览
        一、吴门、松江诗人群
        二、吴派“平淡”诗风——以“拟陶”为例
        三、常州东林、苏州复社、松江几社诗人群
        四、东林、复社与几社诗学思想
    第二节 王穉登、赵宦光与吴门诗学
        一、王穉登的诗学活动
        二、王穉登的诗学思想
        三、赵宦光的诗学活动
        四、赵宦光的诗学思想
    第三节 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与松江诗学
        一、董其昌的诗学活动
        二、董其昌的诗学思想
        三、冯时可的交游
        四、冯时可的诗论
        五、陈继儒的文学活动
        六、陈继儒的诗论
    第四节 顾、高诸君子与东林诗学
        一、“东林八子”的诗学: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例
        二、东林六君子、七君子诗学
    第五节 张溥、陈子龙与复社、几社诗学
        一、张溥的诗学思想
        二、陈子龙的诗论主张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矛盾
        一、立场上:复古与创新
        二、观念上:格调与神韵
        三、对象上:宗唐与宗宋
    第二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调和
        一、以博学调和古今
        二、以艺术调和韵调
        三、以情致调和唐宋
    第三节 余论
附录一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世家点将录(配论诗绝句)
附录二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简明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8)清代金陵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金陵历史文化的考察
    第一节 地理人文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一、金陵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
        三、教育对人才的生发作用
        四、师友家族文化的传承与词学之兴盛
    第二节 藏书、刻书、编书
    第三节 地域文学传统
第二章 清代初期金陵词坛的多元词风
    第一节 遗民心态之显现
        一、三十年来沦落恨,泪与墨珠同泫——遗民们的合唱
        二、自写胸怀,尤多商羽之声
    第二节 何采:亦狷亦狂,盘空硬语
    第三节 清初金陵其他词人:佟世南、先着、吴贯勉
        一、缠绵婉转的《东白堂词》
        二、自抒性情的《劝影堂词》
        三、气韵冲淡的《秋屏词钞》
第三章 清代中期金陵词坛风貌
    第一节 钱塘袁氏与金陵词坛
        一、袁氏词人与家族文化
        二、随园雅集与金陵词坛
        三、袁氏词人的创作及其评价
        四、袁氏词人与嘉道词坛
    第二节 严骏生与《餐花吟馆词钞》
        一、何时申素志无奈作词人
        二、镂月裁云格调新不分秦柳更苏辛
        三、一种深情天赋与餐花妙笔尽缠绵
        四、《餐花吟馆词钞》题词意义
    第三节 江东词社群体考论
        一、社词总集
        二、唱和活动
        三、词社的形态规模
        四、词学主张与创作
        五、余论
第四章 清代晚期金陵词坛变迁
    第一节 近代词坛的揭幕人——邓廷桢
        一、词人生平
        二、词学主张:知人论世 推崇苏辛
        三、词学创作:忠诚悱恻 可觇世变
        四、文坛影响:风流文采 照耀江左
    第二节 家学的传承——金陵邓氏词人群
        一、家族文化传承
        二、邓氏词人创作及其评价
        三、邓氏词人与晚清词坛
    第三节 道咸之际的伤心人——许宗衡、何兆瀛
        一、许宗衡与《玉井山馆诗余》
        二、何兆瀛与《心庵词存》
    第四节 端木埰与近代词坛
        一、生平与词学思想
        二、《碧瀣词》内容与艺术
        三、端木埰与《宋词赏心录》
    第五节 晚清金陵词坛名家综论
        一、李希邺:慷慨悲歌 自成绝调
        二、濮文昶:清音老凤 侠骨柔情
        三、蒋师辙:瓣香迦陵 豪不就律
        四、黄氏三兄弟:学有专攻 词风各异
        五、王德楷:云阁羽翼 骚雅峭拔
第五章 《国朝金陵词钞》与地方词学传统
    一、陈作霖与文献录存意识
    二、文献保存与传统建构
    三、词学审美与选录标准
第六章 清代金陵词人词学建构
    第一节 词籍编刊
    第二节 词学批评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9)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概念界定
        一、小说及文言小说
        二、文言小说诗化特征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综述
        一、古朴感受期(1897 年前)
        二、自觉论述期(1897 年至1980 年)
        三、深入研究期(1981 年至今)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探源
    第一节 《诗经》和《楚辞》:中国抒情传统的确立
        一、中国式的抒情方法:“赋、比、兴”和象征
        二、中国式的抒情精神:“诗言志”与“发愤以抒情”
        三、《诗经》《楚辞》的诗化叙事
    第二节 先秦诸子散文对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一、先秦诸子散文的小说特质
        二、先秦诸子散文对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第三节 早期史传文学:中国诗化叙事传统的确立
        一、《尚书》和《逸周书》
        二、《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三、《史记》
第二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第一节 唐前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一、唐前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二、唐前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
        三、唐前文言小说散文语言的诗化特点
    第二节 唐五代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一、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二、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
        三、唐五代文言小说中散文的诗化特点
    第三节 宋元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一、宋元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二、宋元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散文
    第四节 明清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一、宋元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二、明清文言小说中的骈文
        三、明清文言小说中散文的诗化特征
        四、明清文言小说中的诗人情怀
第三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功能
    第一节 叙事功能
        一、预叙
        二、顺叙
        三、复叙
    第二节 描写功能
        一、人物描写
        二、场景描写
    第三节 抒情功能
        一、诗赋骈文的抒情功能
        二、散文的抒情功能
    第四节 议论功能
第四章 文言小说三要素的诗化倾向
    第一节 诗化的故事情节
        一、故事情节的弱化与抒情性的加强
        二、叙事内容的片段性
        三、叙事节奏的变异性
        四、比喻、象征等间接性的叙事手法
    第二节 诗化的人物形象
        一、通论——永恒的人物形象:“才子”、“佳人”
        二、例论——《世说新语》、《游仙窟》人物形象诗化特征分析
    第三节 诗化的环境描写
第五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诗教代代传
        一、《诗经》与诗歌教育的实用性、审美性
        二、诗歌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有机结合
        三、成功的诗教课本体系
    第二节 文体诗为尊
        一、诗歌地位与小说地位的对比
        二、历代统治者对诗歌的大力提倡和对小说的禁毁
        三、历代诗歌对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第三节 文言诗性化
        一、汉语的诗化特征
        二、文言文的诗化特征
    第四节 诗性世界观
        一、“不可言”的“道”与诗性思维
        二、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二
上编
    第一章 清代闺秀文集的编纂、流传与分布
        第一节 闺秀文集的编纂与流传
        1.1.1 总集的编选与流传
        1.1.2 别集的刊刻与流传
        1.1.3 清代闺秀文集编纂与流传的原因
        第二节 清代闺秀文集的数量、类型与分布
        1.2.1 清代闺秀文集的数量
        1.2.2 清代闺秀文章的文体类型
        1.2.3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地域的限定
    第二章 闺秀尺牍——清代浙江闺秀的生活与婚姻
        第一节 才媛交际书简
        2.1.1 才媛结社
        2.1.2 闺秀个体间的唱酬往还
        第二节 闺秀与士人之书
        2.2.1 女弟子书与寄兄
        2.2.2 夫妇两地之书
    第三章 才媛序跋——清代浙江闺秀的文学创作观
        第一节 诗词文序跋:清代闺秀文学观念的变迁
        3.1.1 清初至康熙中期
        3.1.2 康熙中期后
        3.1.3 嘉庆道光间
        第二节 戏曲、小说批评:清代闺秀戏曲、小说批评的参与度与关注点
        3.2.1 对女性命运与情爱婚姻的关注
        3.2.2 对女性名节的关注
        3.2.3 小说评论的空白
        3.2.4 骈文序跋的兴起
下编
    第四章 品行与文章并重——论徐叶昭与陈尔士
        第一节 徐叶昭生平着述考
        4.1.1 家世出身
        4.1.2 问学交游
        4.1.3 婚姻生活:"佳人才子"式婚姻与清中期择偶观念的变迁
        4.1.4 经史文章研究
        第二节 陈尔士
        4.2.1 生平经历
        4.2.2 为学与课子诲女
        4.2.3 治家与婚姻
        4.2.4 讲经论史之文
    第五章 自抒怀抱与遣兴怡情——论钱凤纶与沈彩
        第一节 钱凤纶
        5.1.1 生平家世
        5.1.2 婚姻生活:挑灯夜读与助夫科考
        5.1.3 着述与创作
        第二节 沈彩
        5.2.1 生平与为学:夫倡妾随的藏书生活
        5.2.2 题跋与杂记研究
余论
    一
    二
参考文献
    文献类
    研究论着
    论文
    期刊论文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清词丽句 千古绝唱——李清照词鉴赏(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古代女性藏书家群体研究[D]. 高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中学语文词作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D]. 陈秀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6(11)
  • [4]余昭、安履贞诗歌研究[D]. 罗鼎元. 暨南大学, 2016(08)
  • [5]胡适特别爱写“本事诗”[J]. 陈漱渝. 民主, 2013(05)
  • [6]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观照[D]. 陈奇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7]晚明江南诗学研究[D]. 张清河. 武汉大学, 2012(06)
  • [8]清代金陵词坛研究[D]. 袁美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9]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 侯桂运.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 康维娜. 南开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李清照诗词诗篇——李清照诗词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