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实验动物物质控制指定监测单位管理办法

北京市实验动物物质控制指定监测单位管理办法

一、北京市实验动物质控定点监测单位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何伊文[1](2021)在《从翻译批评理论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编译 ——以《东洋经济周刊》对《财新周刊》新冠专题的日译为例》文中指出

朱香香[2](2021)在《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以新冠疫情公开为切入点》文中研究表明

王妍[3](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提出

刘树西[4](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林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生物多样性、目标决策、3S技术等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多尺度协同对林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对野外考察、定位采集、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惠民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揭示特色林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素,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2015-2020年的两期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专题数据,结合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不同等级石漠化特色林产业专题资源信息,提取石漠化区生态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整体改善了石漠化区生态环境状况。近5年来关岭-贞丰花江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20.62%增长至23.28%,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0.29%、6.64%、5.58%、14.89%;毕节撒拉溪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11.07%增长至13.55%,潜在石漠化动态度增长了39.94%,但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47.88%、34.51%、0.31%;施秉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49.70%增长至50.81%,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7.07%、53.85%、1.61%。不同地域石漠化等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演进以重度向轻度过程演进为主。2基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背景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改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提升。依据指标体系结构层次的属性特征,即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石漠化程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涵养水源、人均收入、林产值、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密度、基础设施覆盖度、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贫困率。采用熵权法计算生态效益权重为0.42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为0.298和0.276。该指标体系及科学指标权重赋值法综合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3基于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以确定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随时间提高的变化程度,即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总体发展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同石漠化等级之间特色林产业的效益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近5年间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特色林产业综合得分由2015年的0.156增长至2020年的0.247。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区)综合得分由0.096增长至0.201。施秉(无-潜在石漠化区)综合得分由0.094提升至0.206。不同地域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以及不同生计策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值得商榷。4通过线性组合加权函数建立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综合效益增长变化明显。近5年间中-强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492提升至0.756,相较于其他两地区增长幅度最小(0.264),综合效益等级由中等(0.4~0.6)转变为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毕节撒拉溪)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296增长到2020年的0.622,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转变为较好(0.6~0.8)。无-潜在石漠化(施秉)综合效益分别为0.283、0.604,综合效益增长了(0.321),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0.2~0.4)转变为较好(0.6~0.8)。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实现生态恢复与维持农户生计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实施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性影响,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未来需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综合效益评价,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宋晓娟[5](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郝婵娟[6](2021)在《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困境与优化路径》文中认为近年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我国一线城市中逐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这一行为不仅是城市市民素质的体现,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重要举措。2016年12月,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后,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在一线城市中逐步开展,并向良好态势发展,现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也开始全面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路径,生活垃圾分类已形成全民化氛围。A市是革命老区,从2017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方式: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引入社会资本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PPP项目等,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但是生活垃圾分类需要协同共治,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A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以A市城区为研究对象,探索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问题。以协同治理理论、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研究,通过A市人民政府官网、A市人民日报以及相关学术文献的研究,了解近几年A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例如A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A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负责部门的行政情况、A市生活垃圾分类倡导宣传力度等,并与A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办公室管理者进行咨询与探讨、进行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查,阐述了A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归纳出A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主要有生活垃圾有效回收和运输能力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动难、倡导性政策执行力递减等。分析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分别是生活垃圾分类缺少配套政策、生活垃圾混装回收降低治理效率、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缺少激励机制等。同时借鉴了北京市、上海市分类治理方式,合理客观的提出了促进A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建议:强化政府引导,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优化分类方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效率、引入社会资本,推进生活垃圾分类PPP项目、提高居民参与度,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刘亚丽[7](2021)在《旧工业建筑再生施工粉尘健康损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既有工业建筑面积约有120亿m2。近年来,城市更新进程不断加快,为了延长建筑寿命,推动我国既有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大量旧工业建筑需要重新改造,加以利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施工粉尘,而施工粉尘是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威胁较大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再生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粉尘,探究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工序产生的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影响。由于再生利用施工各个阶段施工活动不同,导致不同施工阶段之间的粉尘浓度分布以及粉尘的成分不大相同。为准确掌握再生利用施工过程中粉尘的浓度分布规律及健康损害程度,本研究将再生利用整个施工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拆除阶段、加固阶段、新建阶段、装修阶段。重点选取和新建工程具有差异性的拆除阶段和加固阶段进行研究。首先,论文根据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选取了9个高产尘工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拆除阶段和加固阶段制定了一套粉尘检测方案。然后,两个施工阶段各选取一个代表工序设计模拟实验,进一步研究粉尘扩散规律。研究选取北京市某旧工业建筑进行实地数据监测,获取了2个施工阶段共251点次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而对拆除阶段及加固阶段的粉尘浓度分布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论文基于暴露参数法以及健康损害评价法,结合旧工业建筑特色,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整理出一套适用于改造工人的暴露参数,使得健康损害评价体系更加贴合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并且在健康损害程度的呈现上采用了改良后的人力资本法,综合人体健康损失成本和医疗费用成本,实现健康损害程度货币化表征。本研究构建出的健康损害评价模型,使用现场粉尘浓度数据能直接导出货币化评价结果,适用于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能更加准确的反映以及量化粉尘对改造施工从业人员的健康损害情况。最后,通过实例测算表明,不同工种的粉尘健康损害存在明显差异。在拆除阶段,人工拆除混凝土构件粉尘浓度最高,对工人产生的健康损害最大,其健康损害成本最高为0.58元/天/人元。加固阶段混凝土打磨工人健康损害成本最高,为0.98元/天/人元。五种疾病终端中,粉尘污染造成的最大健康威胁是死亡,占比达到72%。

黄晋生[8](2021)在《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由消除收入贫困为核心的绝对贫困转向治理以多维贫困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治理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作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下文对教育扶贫的积极意义做出肯定。进入后脱贫时代,科学评价过去一段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绩效对后续的政策调整意义重大,也是深度挖掘教育扶贫之功能价值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新疆特殊区情,从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基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了研究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能力贫困理论、贫困代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3E”绩效评价理论系统梳理,并对贫困、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概述,系统阐释了新疆的基本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进一步通过对教育扶贫的价值、绩效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内在关联的辨析,确定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从家庭与县域层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进行测度,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呈现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表征及区域差异。其次,基于“3E+S”绩效评价准则,围绕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综合评价,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论断出发,基于资源投入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政策效果的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特征,客观呈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二是从资源稀缺性视角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通过控制其他扶贫政策对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实现对教育扶贫政策效率水平净值的测算,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为政策效率变化寻求合理的解释机制。三是基于差异测度理念分析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以资源投入为基准,多维贫困水平为权重依据的测算公式,从南北疆及地州市层面讨论教育扶贫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平性问题,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规模与贫困水平的匹配程度,判断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围绕政策目标的基本要义,对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四是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四要素的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新疆深度贫困地区11616户家庭调研数据,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但是多维贫困问题并未根除。第二,从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与脱贫进度的动态关系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脱贫成效显着,并且表现出稳定性与长期性、短期效益与动态约束并存的特征,在前期综合扶贫效果偏弱的情况下,当期的教育投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扶贫效应,充分发挥了其在阻贫、抑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疆层面的教育扶贫政策效果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北疆的贫困县,而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弱的南疆地区,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在静态层面显着促进了地方脱贫,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减贫效应,教育减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第三,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政策效率呈现出减弱趋势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特征。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抑制了效率衰退,即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扭转效率衰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教育扶贫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供给及拔出穷根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总体公平,存在明显的拐点特征,教育扶贫资源总体上在向多维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倾斜。相对于全疆的贫困县而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部的配置差异是导致扶贫政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也制约着政策公平性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南北疆与地州层面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相对于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师资力量在贫困县及地区间的分配更加公平。第五,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教育扶贫政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一现象在不同贫困程度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地区间及不同健康状态的群体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推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刘建龙[9](2021)在《面向极地海冰监测的混合翼无人机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北极环境变暖更为显着,海冰无论从分布范围还是总冰量上都明显减少。这无疑影响着北极地区的冰物质平衡,进而破坏正常的海洋环流模式,影响全球环境。海冰研究逐渐成为极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逐步在北极海冰上布放冰基浮标来获取定点的海冰环境数据,而这些传统设备无法大范围地对海冰参数进行监测。随着无人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与发展,在极地考察中利用无人机进行海冰环境监测也逐渐变的可能。本课题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极地观测、探测装备研发—北极海冰无人冰站”(项目编号2016YFC1400302)与山西省科技厅高新技术领域“海洋小型飞行器浮标装置研发”(项目编号201803D121007)的资助下,设计并研发一款应用于海冰监测的混合翼无人机,无人机可搭载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光照强度和图像视觉等传感器开展极地海冰冰面与上层大气环境的数据监测。混合翼无人机按照是否需要倾转舵机分为两种类型,倾转旋翼无人机和不带有倾转舵机的混合翼无人机。本课题选用倾转旋翼无人机作为设计对象,为了实现混合翼无人机倾转功能以及海冰环境监测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混合翼无人机的任务剖面,将飞行任务分为两个重要模态和一个过渡环节。两个重要模态包括是四旋翼飞行模态和固定翼飞行模态,本文对这两个模态及其过渡过程(即倾转过渡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通过研究了混合翼无人机整体结构,本文确定混合翼无人机类型并进行硬件选型与实验。本文按照混合翼无人机各部分的动力需求对电机、电调、舵机等动力模块进行选型配置。同时对所选的动力配置进行了动力学模型中相关未知数参数的辨识测量实验,包括旋翼拉力系数测量、电机与舵机响应特性测量、转动惯量测量等测量实验。依据极地海冰环境监测能力的要求,本文对主控芯片、各类传感器进行了选型。并利用Altium Designer硬件PCB设计工具对所选的硬件芯片进行了电路设计,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的通讯接口(SPI、I2C、USART等接口)与主控芯片的连接电路设计以及各传感器芯片外围电路的设计。在此之外,本文为方便混合翼无人机内部电源舱的接线与连接,单独设计了一个分为三个电压等级的电源转接电路板。同时在主控制器内部设计了MIC5332电源分配电路,将3.3V供电划分为4个功能区,保证主控制器的各部分供电不受干扰。本文研究开源飞控APM软件的源码,通过对APM代码中硬件抽象层的编写与修改,完成了APM软件在所设计的硬件上的移植。针对混合翼无人机的特殊飞行模式结合本文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相关程序编写。由于极地海冰环境监测的需求,在APM代码的驱动库中,添加并集成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光照强度的GY-39环境观测模块和图传相机的驱动程序,并在应用程序层对极地海冰环境监测程序进行编写。在软硬件设计完成制作的基础上,对程序与硬件进行了可靠性测试。首先在软件上通过APM的SITL仿真功能,对程序的编译结果在预设的环境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极地海冰环境监测相关软件可靠的运行,并对仿真记录的飞行日志数据分析,姿态角的变化在所设计的混合翼无人机波动要求范围内。最后,从基础功能、定点悬停功能逐步对混合翼无人机样机进行试验,最终完成无人机的飞行。验证了软硬件的可靠性。课题在全自动化的海冰监测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混合翼无人机需要操作人员进行遥控飞行。在本课题的研究期间,还针对小型四旋翼无人机设计了自动化无人机起降浮标平台,它依托于传统冰基浮标技术,为无人机提供一个自动化的收纳平台。在未来,混合翼无人机可以设计并兼容这类浮标平台,实现全自动化、大范围的海冰监测。

齐玥[10](2021)在《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综合医院室外环境本是医患康复疗养、舒缓身心的场所,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噪声污染严重,声环境较差。本文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通过定点实测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进行评价,并使用Cadna/A软件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声环境进行优化模拟,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长沙市中心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及声压级测量,获取医院室外环境的高程、交通车流量、各区域声源组成和声级值等数据,明确测点周边的声源类型,并通过问卷对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的主观评价进行了调查;(2)综合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主客观评价结果,探讨评价结果与受访者社会、行为因素、声源组成以及声压级大小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大多区域和时段的声压级测量值都超过了 55dB(A),声环境质量较差;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身份受访者对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3)使用Canda/A软件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的相关因子(道路车流量、地形、绿化植被等)参数进行改变,得出了室外声环境质量与道路车流量成反比、地形和植被对于声环境优化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4)基于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现状,发现存在着内部噪声问题严重、功能布局不合理、外部城市噪声干扰以及缺乏声景的设计和利用等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噪声声源、利用自然声景、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等针对性对策。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使用者心理角度出发,多方面综合考虑声环境的影响因素,以改善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为目的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今后大型综合医院室外环境的设计和室外声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北京市实验动物质控定点监测单位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实验动物质控定点监测单位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数据资料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特色林产业提取
        1 特色林产业分类标准
        2 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时空分布特征
    (二)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5 生物多样性
        6 涵养水源
    (三)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人口密度
        2 人均收入
        3 林产值
        4 产业结构变化
        5 基础设施覆盖度
        6 恩格尔系数
        7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8 贫困率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选取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 指标体系建立
    (二)指标数据标准化
        1 标准化方法
        2 极差标准化
    (三)指标权重确定
        1 权重计算方法
        2 指标权重计算
    (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计算
六 综合效益评价
    (一)“两山”效益
        1“两山”理论
        2“两山”效益评价
    (二)扶贫效益
        1 扶贫发展
        2 扶贫效益评价
    (三)惠民效益
        1 惠民内涵
        2 惠民效益评价
    (四)综合效益
        1 综合效益
        2 综合效益评价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困境与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2.国内研究动态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研究的重难点
        2.创新之处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概念
        1.城市生活垃圾
        2.垃圾分类
        3.垃圾分类治理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理论基础
        1.协同治理理论
        2.人性假设理论
二、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与调查分析
    (一)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
        1.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现状
        2.生活垃圾分类PPP项目实施现状
        3.生活垃圾回收、运输和末端处理现状
    (二)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卷调查分析
        1.样本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3.访谈结果分析
三、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困境
    (一)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困境
        1.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动难
        2.倡导性政策执行力递减
    (二)生活垃圾分类PPP项目实施的困境
        1.生活垃圾分类 PPP 项目总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2.生活垃圾分类PPP项目融资渠道窄
    (三)生活垃圾回收、运输和末端处理的困境
        1.生活垃圾有效回收、运输能力差
        2.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单一
    (四)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困境
        1.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与行动不同步
        2.市民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全面
        3.市民垃圾不分类习惯难以改变
四、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困境的原因
    (一)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本身缺乏实操性
        1.政策内容不完善
        2.缺少配套政策
    (二)政府在生活垃圾分类PPP项目中存在越位管理
        1.政府监管程序复杂,PPP 项目落地困难
        2.政府提高 PPP 项目融资门槛,导致融资渠道受限
    (三)生活垃圾回收、运输和末端处理方式简单化
        1.生活垃圾混装回收降低治理效率
        2.垃圾回收设施与垃圾分类标准不匹配
        3.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缺少技术支持
    (四)生活垃圾分类推动难且动力不足
        1.生活垃圾新品增加导致细化分类回收困难
        2.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缺少激励机制
五、国内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方式
        1.“绿色账户”源头管理
        2.严格的收运制度
    (二)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方式
        1.发挥社区自治
        2.设立“智能”垃圾回收站
        3.应用“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
六、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优化路径
    (一)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构建的原则
        2.全民参与、协同共治的原则
        3.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的原则
    (二)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思路与框架
        1.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思路
        2.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框架
    (三)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措施
        1.强化政府引导,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2.注重法制与监督,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保障
        3.优化分类管理方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效率
        4.引入社会资本,推进生活垃圾分类PPP项目
        5.提高居民参与度,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A 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卷调查
    附录二:A 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情况访谈提纲(A 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旧工业建筑再生施工粉尘健康损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研究现状
        1.2.2 粉尘健康损害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旧工业建筑施工粉尘监测方案
    2.1 旧工业建筑施工粉尘
        2.1.1 旧工业建筑施工特征
        2.1.2 粉尘的种类
        2.1.3 再生利用施工产尘工序
    2.2 施工粉尘监测方法概述
        2.2.1 施工粉尘监测原理及工具
        2.2.2 施工粉尘监测指标
        2.2.3 施工粉尘监测方法
    2.3 施工现场监测方案
        2.3.1 监测项目概况
        2.3.2 拆除阶段监测方案
        2.3.3 加固阶段监测方案
    2.4 本章小结
3.旧工业建筑施工粉尘浓度分布初步分析
    3.1 拆除阶段粉尘浓度分布分析
        3.1.1 全程测量分析
        3.1.2 特定工序测量
    3.2 加固阶段粉尘浓度分布分析
        3.2.1 全程测量分析
        3.2.2 特定工序测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4.健康损害评价方法
    4.1 评价模型理论基础
        4.1.1 暴露参数法
        4.1.2 健康损害评价
        4.1.3 人力资本法
    4.2 评价模型
        4.2.1 评价范围
        4.2.2 评价框架
        4.2.3 个人暴露评估
        4.2.4 健康风险评估
        4.2.5 健康风险表征
        4.2.6 健康风险货币化
    4.3 评价参数确定
        4.3.1 调查问卷设计
        4.3.2 问卷结果分析
        4.3.3 健康损害指标参考值
        4.3.4 评价参数汇总
    4.4 本章小结
5.健康损害实例测算
    5.1 拆除阶段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5.1.1 评价对象及范围
        5.1.2 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5.1.3 粉尘健康损害分析
    5.2 加固阶段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5.2.1 评价对象及范围
        5.2.2 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5.2.3 粉尘健康损害分析
    5.3 拆除阶段及加固阶段损害对比分析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改造工程施工人员暴露参数调研问卷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8)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
        1.1.2 教育发展的脱贫动能
        1.1.3 绩效评价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教育扶贫
        2.1.3 深度贫困地区
        2.1.4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能力贫困理论
        2.2.2 贫困代际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3E”绩效评价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内涵及贫困现状
    3.1 新疆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3.1.1 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3.1.2 新疆经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
        3.1.3 新疆人口文化环境的基本概况
        3.1.4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基本概况
    3.2 新疆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
        3.2.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救济扶贫阶段
        3.2.2 改革开放体制变革下的开发扶贫
        3.2.3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八七”扶贫
        3.2.4 新世纪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3.2.5 新时代精准扶贫开发阶段
    3.3 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3.3.1 教育扶贫的价值分析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3.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逻辑关系
    3.4 新疆贫困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3.4.1 研究思路
        3.4.2 家庭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3.4.3 县域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思路
        4.2.2 研究方法
        4.2.3 变量及数据说明
    4.3 实证分析过程
        4.3.1 描述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4.3.2 静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4.3.3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4.3.4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4.3.5 分地区回归估计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评价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5.2 静态效率评价结果
        5.2.1 静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5.2.2 静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5.2.3 规模报酬阶段的县域分布
    5.3 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5.3.1 动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5.3.2 动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思路
        6.1.2 研究方法
        6.1.3 指标选取
    6.2 公平性测度结果
        6.2.1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总体差异及分解
        6.2.2 县域教育扶贫资源供给类型分析
    6.3 公平性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
    6.4 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辨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7.1 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步骤与方法
        7.2.2 问卷信息及数据来源
    7.3 信效度检验
        7.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7.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7.3.3 模型恒等性检验
    7.4 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测度结果
        7.4.1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7.4.2 不同贫困程度家庭的政策满意度
        7.4.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优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面向极地海冰监测的混合翼无人机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海冰监测方法的发展
        1.2.2 混合翼无人机发展概述
        1.2.3 无人机在极地环境监测中的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系统控制方案与建模
    2.1 混合翼无人机总体结构设计
    2.2 混合翼无人机系统控制方案
        2.2.1 混合翼无人机控制逻辑
        2.2.2 倾转过程控制要求
    2.3 混合翼无人机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
        2.3.1 混合翼无人机坐标系建立
        2.3.2 旋翼叶素法分析模型
        2.3.3 受力分析与动力学方程
        2.3.4 倾转过渡模式的模型简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选型与参数辨识
    3.1 硬件选型
        3.1.1 主控芯片选择
        3.1.2 传感器选择
        3.1.3 动力装置选型
    3.2 运动学参数辨识
        3.2.1 旋翼拉力系数测量
        3.2.2 电机与舵机响应特性测量
        3.2.3 转动惯量测量
        3.2.4 气动力参数估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翼无人机硬件电路设计
    4.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4.2 控制器电路设计
        4.2.1 主控单元电路设计
        4.2.2 接口部分设计
        4.2.3 传感器的集成
    4.3 电源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翼无人机软件设计
    5.1 APM开源程序框架
    5.2 APM程序移植
    5.3 飞行模式架构概述与设计
        5.3.1 固定翼无人机的控制程序结构
        5.3.2 混合翼无人机飞行模式程序设计
    5.4 极地海冰监测部分软件设计
        5.4.1 气象站传感器驱动程序
        5.4.2 图传相机数据接收程序
    5.5 SITL模型仿真仿真
        5.5.1 APM开源固件SITL仿真
        5.5.2 混合翼无人机的SITL模型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与飞行试验
    6.1 Mission Planner地面站软件
    6.2 混合翼无人机调试
        6.2.1 混合翼无人机舵量调试
        6.2.2 遥控器舵量校准
        6.2.3 电机电调校准调试
    6.3 样机测试试验
        6.3.1 样机空载响应试验
        6.3.2 样机控制反馈与飞行试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规范标准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规范标准和评价指标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声环境研究进展
        1.3.2 声景观研究进展
        1.3.3 医院声环境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环境声学
        1.4.2 环境心理学
        1.4.3 声景学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长沙市概况
        2.1.2 长沙市中心医院概况
    2.2 客观评价法
        2.2.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3 主观评价法
        2.3.1 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2.3.2 研究假设
        2.3.3 研究对象的选择
        2.3.4 调查问卷设计
    2.4 Cadna/A模拟法
3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客观评价研究
    3.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源分析
        3.1.1 声源的主要类型
        3.1.2 声源的分布和成分特征
    3.2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场分析
        3.2.1 声压级随时间变化规律
        3.2.2 声压级随空间变化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主观评价研究
    4.1 量表的样本特征
        4.1.1 受访者自身因素样本特征
        4.1.2 客观因素样本特征
    4.2 声环境整体评价结果及假设验证
        4.2.1 声环境整体评价结果
        4.2.2 假设验证
    4.3 各类声源主观评价结果及假设验证
        4.3.1 各类声源主观评价结果
        4.3.2 假设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Cadna/A模拟与分析
    5.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模拟与分析
        5.1.1 模型建立
        5.1.2 参数设置
        5.1.3 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5.2 改变单一影响因子模拟与分析
        5.2.1 车辆因素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5.2.2 地形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5.2.3 绿化植被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优化建议与对策
    6.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现存问题
        6.1.1 内部噪声问题严重
        6.1.2 功能布局不合理
        6.1.3 外部城市噪声干扰
        6.1.4 缺乏声景的设计和利用
    6.2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改善建议
        6.2.1 控制噪声声源,营造和谐的室外环境
        6.2.2 利用自然声景,营造生机的室外环境
        6.2.3 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调查问卷预量表(医护版)
附录B: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调查问卷预量表(非医护版)
附录C: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正式量表(医护版)
附录D: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正式量表(非医护版)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北京市实验动物质控定点监测单位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翻译批评理论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编译 ——以《东洋经济周刊》对《财新周刊》新冠专题的日译为例[D]. 何伊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以新冠疫情公开为切入点[D]. 朱香香.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刘树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6]A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困境与优化路径[D]. 郝婵娟. 延安大学, 2021(12)
  • [7]旧工业建筑再生施工粉尘健康损害评价研究[D]. 刘亚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晋生.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9]面向极地海冰监测的混合翼无人机系统研究与设计[D]. 刘建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10]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D]. 齐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北京市实验动物物质控制指定监测单位管理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