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必然获得自由——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理解必然获得自由——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一、认识必然获取自由——谈谈必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楠[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丰富的理论来源和艰辛的形成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军。同时,全球进入了大调整、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共同体,实现全面而充分的人权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逐步形成。以“立君为民”“君权民授”“民贵君轻”和“限君为民”等思想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西学东渐”时期引进的先后受“天赋人权”论、新自由主义影响的西方人权思想,以人权的历史观、阶级观、辩证观和相对观为基本架构的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权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以此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在经历了1949年至1977年权利理论的兴起与遮蔽、1978年至1990年人权思想的萌芽与反思、1991年至200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旗帜重树以及2002年至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重大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2012年至2017年的正式形成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该思想的正式形成,并由此进入了深化发展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主体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而且人权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二是“以辩证统一为原则”的人权逻辑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应当实现人权与主权、权利与义务、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的辩证统一。三是“以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人权客体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应当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来看待,同时应当坚持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生态权利等各项权利全面协调发展。四是“以法治保障为核心”的人权保障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以法治与人权的关系发展为主线,要求充分重视法治对人权的保障价值,并通过立法“定”人权、执法“保”人权、司法“救”人权以及守法“护”人权来充分实现人权的法治保障。五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依托”的人权全球治理思想。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国际场合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内涵,并使该思想逐步走向成熟,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必须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的有机统一。西方主要人权思想经过了自然主义人权思想、功利主义人权思想、新自由主义人权思想、能力正义人权思想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每一种思想都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和现实局限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与西方人权思想之间在价值取向、权利侧重以及现实导向等方面存在重要差异。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以和谐为价值导向,要求在民族国家的整体文明进程中谈论个人价值与个人人权,而西方人权思想始终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导向。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侧重积极权利,即既重视公民、政治权利,又重视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各项权利;西方人权思想侧重消极权利,即强调公民、政治权利,忽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最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既承认人权的普遍性,又重视人权的特殊性,倡导人权模式的多元化;西方人权思想混淆人权的普遍性和“普世价值”,倡导人权模式的唯一化。与西方人权思想相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在理论、道路、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为使这些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应当夯实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克服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现实困境,同时确立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战略意义,并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和传好中国声音两种路径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优势转变为话语优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应依靠法治、政策和教育三种路径进行贯彻。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经历了人权立法期、人权司法期和人权法治期三个发展时期。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具有主体的普遍性、范围的广泛性、人权享有的公平性、体系的开放性、视野的国际性等突出特点,其基本面向是坚持党对人权法治保障工作的全面领导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人权法治建设。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主要形式不仅表现为制定和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还表现为发布指导意见、规定、办法和通知,同时表现为开展专项行动。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具有针对性强、及时高效、灵活易调等优势,但也存在保障主体难以平等、保障水平难以均衡、各项政策难以协调以及难以保持保障的稳定性等局限。基于此,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发展,不但要求加强联结整合,提高人权保护的有效性,而且需要重视学习研究,增强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同时需要扩大社会参与,提升政策实施的影响力,还需要加强监督评估,确保政策评价的科学性。新时代加强人权宣传教育,是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澄清西方国家恶意诋毁和中国承担国际人权保障义务的需要,应当从教育载体、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三方面进行体系架构。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初步发展三个阶段,且目前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公职教育等方面均面临诸多困境,应当通过在国家层面加大人权教育保障力度、在学校层面推进人权教育专业化发展以及在社会层面实现人权教育全民普及等路径进行优化。

姜锐涵[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文中指出平等是人们追求的共同价值,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古往今来,概莫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缩小收入差距和实现社会平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直面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届五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谁的平等”“平等是什么”“为什么平等”以及“如何实现平等”等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平等实践的积极探索和经验总结。论文针对新时代平等观的相关问题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探讨,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梳理新时代平等观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新时代平等观的思想基础,平等观念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性,资本主义的平等不是真实的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阶级,通过彻底的制度变革才能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等观是新时代平等观的文化基础,涵盖万物平等、治国之要的道家平等观,仁义为本、选贤举能的儒家平等观,兼爱天下、上同于天的墨家平等观以及重法轻仁、刑无等级的法家平等观四个方面。新时代平等观也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平等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平等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继承和发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新时代平等观的时代背景。新时代平等观的价值定位,包括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时代任务,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时代诉求,是落实共享发展的时代精神。新时代平等观的实践基础从现实发展来看,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治理基础,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制保障基础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党的领导基础。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新时代平等观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历史方位发生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变,新时代平等观必须坚持按贡献分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等基本原则;建立全过程参与的权利平等、全方位获取的机会平等、全领域适用的规则平等和全要素发展的分配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平等观;与此同时,新时代平等观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性、实践性、辩证性、系统性和复合性五个方面。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新时代平等观的实现方式。其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推动形成稳定有序的分配格局,完善社会平等的制度建构。其二,加强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的产业体系,促进公共文化的平等权益。其三,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办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积极构建公共卫生健康体系,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全体人民住房保障体系,兜牢民生福祉的底线平等。其四,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态,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维护资源环境的代际平等。其五,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全面加强党内政治监督,持续整治腐败作风问题,一体推进“三不”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治理环境。第五部分主要总结新时代平等观的历史贡献。新时代平等观的理论贡献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平等观的实践贡献在于凝聚了新时代人们关于平等的社会共识,回应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徐志向,丁任重,张敏[3](2021)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配异质性、扩大消费等方面存在困境。只有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驱联动"的社会再生产动态匹配式平衡。

李晶晶[4](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李冰[5](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刘宇,韩彪[6](2021)在《“以劳育人”的理论澄明及其现实关切》文中指出"以劳育人"是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命题。马克思主义对劳动概念的阐述为"以劳育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从人的实践视角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从人的交往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类在劳动中所缔结的交往与联系;从人类解放视角出发论证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劳动。与此相应",以劳育人"的三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历史维度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实践维度劳动使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丰满;价值维度劳动使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新形势下,需要廓清劳动教育的范围界定,不断阐释"以劳育人"的丰富内涵;应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深入发掘"以劳育人"的独特优势;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始终坚持"以劳育人"的教育原则,方能凸显"以劳育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关切。

叶贵梅[7](2021)在《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黄金燕[8](2021)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自由观探究》文中提出

曹晓雪[9](202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阐释及时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

何贵金[10](2021)在《心手证道 ——古代书论中“心手关系论”的思想内涵及其表现》文中提出

二、认识必然获取自由——谈谈必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识必然获取自由——谈谈必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历史形成
    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背景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2.2.2 “西学东渐”与人权思想的引进
        2.2.3 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
        2.2.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过程
        2.3.1 权利理论的兴起与遮蔽(1949-1977 年)
        2.3.2 人权思想的解放与反思(1978-1990 年)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旗帜重树(1991-2001 年)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重大发展(2002-2011 年)
        2.3.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正式形成(2012-2017 年)
        2.3.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深化发展(2018-现在)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主体思想
        3.1.1 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
        3.1.2 动力来源:发展依靠人民
        3.1.3 根本价值: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3.2 “以辩证统一为原则”的人权逻辑思想
        3.2.1 人权与主权的辩证统一
        3.2.2 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3.2.3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2.4 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的辩证统一
    3.3 “以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人权客体思想
        3.3.1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
        3.3.2 坚持各项权利全面协调发展
    3.4 “以法治保障为核心”的人权保障思想
        3.4.1 依靠法治保障人权的价值基础
        3.4.2 依靠法治保障人权的历史考察
        3.4.3 依靠法治保障人权的主要内容
    3.5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依托”的人权全球治理思想
        3.5.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考察
        3.5.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比较优势
    4.1 西方主要人权思想的流变
        4.1.1 自然主义人权思想
        4.1.2 功利主义人权思想
        4.1.3 新自由主义人权思想
        4.1.4 能力正义人权思想
    4.2 中西人权思想的主要差异
        4.2.1 价值取向不同
        4.2.2 权利侧重不同
        4.2.3 现实导向不同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优势体现
        4.3.1 理论优势
        4.3.2 道路优势
        4.3.3 制度优势
        4.3.4 文化优势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优势表达
        4.4.1 新时代中国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国际背景
        4.4.2 新时代中国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现实基础
        4.4.3 建构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战略意义
        4.4.4 人权思想优势转变为话语优势的中国进路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贯彻路径
    5.1 依靠法治贯彻
        5.1.1 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的历史考察
        5.1.2 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的突出特点
        5.1.3 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的基本面向
    5.2 依靠政策贯彻
        5.2.1 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主要形式
        5.2.2 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客观评价
        5.2.3 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基本面向
    5.3 依靠教育贯彻
        5.3.1 新时代人权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
        5.3.2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体系架构
        5.3.3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发展历程
        5.3.4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现实困境
        5.3.5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优化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意义
        1.1 理论意义
        1.2 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研究现状述评
    3.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研究创新及不足
        4.1 研究创新
        4.2 研究不足
    5.相关概念界定
        5.1 平等
        5.2 平等观
        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思想资源
    1.1 思想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平等观
        1.1.1 平等观念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性
        1.1.2 资本主义的平等不是真实的平等
        1.1.3 无产阶级实现平等必须消灭阶级
        1.1.4 真实平等的实现依赖其制度基础
    1.2 文化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等观
        1.2.1 万物平等、治国之要的道家平等观
        1.2.2 仁义为本、选贤举能的儒家平等观
        1.2.3 兼爱天下、上同于天的墨家平等观
        1.2.4 重法轻仁、刑无等级的法家平等观
    1.3 继承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前的社会主义平等观
        1.3.1 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平等思想的酝酿
        1.3.2 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平等思想的完善
        1.3.3 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提升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时代背景
    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全新定位
        2.1.1 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
        2.1.2 平等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时代任务
        2.1.3 平等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时代诉求
        2.1.4 平等是落实共享发展的时代精神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基础
        2.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2.2.2 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治理基础
        2.2.3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制保障基础
        2.2.4 全面从严治党的党的领导基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科学内涵
    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建构原则
        3.1.1 按贡献分配
        3.1.2 包容性增长
        3.1.3 共享式发展
    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3.2.1 全过程参与的权利平等
        3.2.2 全方位获取的机会平等
        3.2.3 全领域适用的规则平等
        3.2.4 全要素发展的分配平等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特征
        3.3.1 历史性
        3.3.2 实践性
        3.3.3 辩证性
        3.3.4 系统性
        3.3.5 复合性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现方式
    4.1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平等的制度建构
        4.1.1 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机制
        4.1.2 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4.1.3 推动形成稳定有序分配格局
    4.2 加强社会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的平等权益
        4.2.1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
        4.2.2 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
        4.2.3 健全现代文化的产业体系
    4.3 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兜牢民生福祉的底线平等
        4.3.1 办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4.3.2 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4.3.3 积极构建公共卫生健康体系
        4.3.4 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4.3.5 完善全体人民住房保障体系
    4.4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正义
        4.4.1 培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4.4.2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态
        4.4.3 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4.5 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治理环境
        4.5.1 全面加强党内政治监督
        4.5.2 持续整治腐败作风问题
        4.5.3 一体推进“三不”机制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历史贡献
    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5.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5.1.2 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贡献
        5.2.1 凝聚了新时代人们关于平等的社会共识
        5.2.2 回应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遵循:模型演绎与内涵重识
    (一)模型演绎:实现条件与增长效应
        1.规模效应:两部类生产规模的比例关系与积累率的决定
        2.结构效应:两部类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及其决定
        3.四部类划分下社会再生产的增长效应
    (二)内涵重识:过程性、连续性和世界性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循环图式: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二、现实镜鉴:经济条件和实践困境
    (一)1990—2018年中国社会再生产的特征性事实
    (二)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经济条件
    (三)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现实困境
        第一,生产困境:
        第二,交换(流通)困境:
        第三,分配困境:
        第四,消费困境:
三、路径选择: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

(4)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3.4 小结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4.4 小结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5.1.4 激进哲学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5.4 小结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5)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以劳育人”的理论澄明及其现实关切(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理论的科学阐述
    (一)劳动是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主线
    (二)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和缔结交往的核心范畴
    (三)劳动是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把握“以劳育人”的三个维度
    (一)历史维度: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
    (二)实践维度:劳动使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提升
    (三)价值维度:劳动使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
三、对“以劳育人”时代命题的再认知
    (一)廓清劳动教育的范围界定,不断阐释“以劳育人”的丰富内涵
    (二)应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深入发掘“以劳育人”的独特优势
    (三)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始终坚持“以劳育人”的教育原则

四、认识必然获取自由——谈谈必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研究[D]. 高雅楠. 河北大学, 2021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D]. 姜锐涵. 山西大学, 2021
  • [3]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J]. 徐志向,丁任重,张敏.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05)
  • [4]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5]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6]“以劳育人”的理论澄明及其现实关切[J]. 刘宇,韩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23)
  • [7]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认同问题研究[D]. 叶贵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自由观探究[D]. 黄金燕. 广西大学, 2021
  • [9]《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阐释及时代价值[D]. 曹晓雪. 西南大学, 2021
  • [10]心手证道 ——古代书论中“心手关系论”的思想内涵及其表现[D]. 何贵金.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标签:;  ;  ;  ;  ;  

理解必然获得自由——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