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综合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开设综合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一、开设综合课程 培养创新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凌琳[1](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廖清云[2](2020)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都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为全面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展状况,本研究开展了对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置校入企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和引企入校模式。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做法,探讨和分析了各个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三大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五大共性特征:一是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双方职责分工;二是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四是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并且发现了这些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程度、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案例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五大问题: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校企紧密互动型”模式。

陈夏莹[3](2020)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文中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将本、硕、博三个阶段打通,制定衔接的培养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和连贯的体系设计,打破不同学习阶段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探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准确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式机制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探讨两者的异同点。第二部分以国内某高校为例,编制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感知质量和学业成就问卷,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和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对照调查,分析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及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以及与我国学位授予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研究,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若干对策。研究表明,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本研一体、通专结合、科教融合和国际化培养等特征,与分段式人才培养相比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以及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局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国际化培养水平较低、教学管理运行不畅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够强、学业成就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二是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三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李冠男[4](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方洪鹂[5](2020)在《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拔尖创新人才的英语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技能,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到现在为止,对于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研究还相对较少,特别是从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方面的视角出发,分析其认为重要的英语能力并设计相关的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对以往关于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回顾、整理和归纳,并基于需求分析理论,通过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学生及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手段,了解其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旨在改善当前该英语模块的课程现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研究发现,卓越学院学生认为最需要的英语能力依次是:思辨能力及创新意识;用英语写论文和研究报告;语用能力;听懂全英语授课或学术演讲和报告;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能力明显地体现出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特征。最不需要的英语能力是:英语文学作品创作能力;英语语言学知识;法律英语。最后,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搭建了一套英语课程框架,将课程分为七大能力培养模块,即英语读写能力、英语语用能力、英语翻译能力、英语语言文学知识、专门用途英语能力、英语演讲辩论能力,和英语跨文化能力。并为每一个课程模块设置具体课程,以期为卓越学院的英语课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

王家阳[6](2020)在《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拔尖创新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荣誉学院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从“少年班”、“实验班”等发展而来,到现在大学竞相建立荣誉学院。然而,目前对我国荣誉学院并没有全国性的研究和分析,荣誉学院在发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势在必行。我国荣誉学院经历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曲折的发展,人们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拔尖创新人才和荣誉学院的重要性。回顾我国荣誉学院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典型建设和全面推进三大阶段。当前,我国“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地方大学三种层次大学的荣誉学院在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在管理创新上,他们都有卓越的培养目标、多元高水平师资和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建立了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并取得了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但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校领导重视程度、委员会制度、分流淘汰标准、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形式以及培养成效上有较大差异。当前我国荣誉学院还存在扎堆建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等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生源的“非差异化”、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国际合作培养的“全方位落地”等人才培养问题。可以通过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等改革举措进行优化。荣誉学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标志性成果。大学的荣誉学院后续建设和创新,需要在汲取前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继续保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方向,为培养高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石华[7](2020)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路径研究 ——以驻保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动力源泉。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用创新引领新时代的发展;应对激励的国际竞争,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创新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是时代精神的标志性符号,是推动我国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理应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更应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调查分析法,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保定市五所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发放问卷、搜集调查数据对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展开深入分析,并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调查结果显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已基本形成,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创新实践不断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创新动机不纯、创新意志不坚定、创新能力不足等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创新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融合度偏低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为此,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就需要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从创新培养模式、健全长效机制、创设培养环境以及注重学生自我培养几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高校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时代新人。

雷淼[8](2020)在《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精英人才的培养供应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卓越计划的推出使得荣誉学院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和研究更为迫切,我国荣誉学院实践多年,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范式研究并不充足。本研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多案例的视角,对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进行对比分析后,对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交叉学科模式、通识教育模式以及专业强化模式三种典型模式进行研究,而模式中包含荣誉学院人才选拔、课程与实施、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三方面;研究中总结了现有的典型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已有经验,并为后期进行精英培养的院校提出意见以供参考。研究表明,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国家层面、高校层面与荣誉学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即从国家应协调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发展,给予高校荣誉学院办学自主权;高校层面要增强校际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荣誉教育联盟的作用,加大对荣誉教育和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高校要积极支持荣誉学院人才培养,引领全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的同时支持和给予荣誉学院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荣誉学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主体,需从精英人才选拔、荣誉课程与实施以及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三方面进行改造。在精英人才选拔上,要准确、全面地确定选拔参考要素及标准,选择适合国情与校情的选拔程序,并为人才选拔建立权威且全面的保障机制,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在荣誉课程与实施中,学院应进一步在课程建设上明确课程标准,规范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精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针对性实施研讨型教学,并全面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在精英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上,学院还可以深度挖掘组织力量,探索优势政策建立,积极进行书院制探索,强化软文化建设,在资源平台方面拓宽资源渠道,增强硬件设施。荣誉学院在现阶段的建立和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在积极总结现有精英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外国经验,建立普适的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李坤婷[9](2020)在《中美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北京A、B两校和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学技术高中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从整体上回顾了中美两国资优教育和高中资优教育发展,包括资优生的界定和标准、资优教育理论发展及趋势、在资优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各类实践形式、资优教师发展和政策等方面;在此背景下聚焦到三所案例,通过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比了中国北京的A、B两所高中与美国托马斯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设置,分析各自的特点,并结合两国资优教育发展研究差异背后的原因,从对比中得到启示。通过研究发现,得出如下结论:在数学课程内容上,中国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以数学竞赛内容为主,锻炼了资优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意志力,以大学先修课程内容为辅,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资优生的知识深度;美国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以大学先修课程为主,课程数目多,内容更深一些,并将计算机课程纳入数学课程体系中,实现数学和计算机的学科交叉;在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计算机的使用方面,较之我国两所学校,美国高中的数学课程设置更注重应用性,强调图形计算器、计算机软件等的使用;在课程框架方面,美国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的框架连贯性强,讲究每门课程的先后顺序,中国高中的数学课程呈螺旋上升,因此并未做严格规定;在课程实施保障方面,中、美两国这三所高中都联合校外力量共同参与资优生的培养,而美国高中与大学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合作更为深入。这些比较研究的结论为我国高中资优教育以及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设置提供了以下启示:1.资优教育要重视理论研究,及时与资优教育研究者联系;2.重视资优理论研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扩大资优生的内涵;3.集结校外各类资源,共同承担高中资优教育任务;4.高中可设置更多更丰富的大学数学课程,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5.计算机课程纳入数学课程体系中,扩大学科交叉,重视数学课程中技术和软件的使用。

李佳[10](2020)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跨学科课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且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着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要求,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跨学科成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跨学科课程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价值倍受关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跨学科课程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跨学科课程意识滞后,跨学科课程研究薄弱,跨学科课程实践缺乏,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跨学科课程的发展,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难以充分实现。由此可见,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进行跨学科课程研究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以跨学科课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当前我国高校跨学科课程发展现状、美国杜克大学跨学科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提出一些跨学科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本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跨学科课程的本质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并简要说明了跨学科课程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为现状调查、困境剖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跨学科课程现状,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案例分析,以杜克大学跨学科课程为例,分别对其概况、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经验进行了介绍。第五章主要是提出建议与对策。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跨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学习杜克大学跨学科课程建设的优秀经验,提出推动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跨学科课程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跨学科课程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跨学科课程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跨学科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美国杜克大学在跨学科课程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坚持跨学科发展战略,重视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以社会问题研究和社区合作为导向,着力开发跨学科课程,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国际化等等,值得我们借鉴。培养创新人才,我国应以跨学科课程建设为着力点,改革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助力学生建构富有创新性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即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革新教育理念;实施战略管理,注重全局规划;创新管理体制,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与管理;重视人才引进,加强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二、开设综合课程 培养创新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设综合课程 培养创新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实践价值
    三、相关概念
        (一)超智儿童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五)其他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三、总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调研设计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一)信效度分析
        (二)研究伦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智力理论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公平理论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四、政策制定理论
        (一)理性决策理论
        (二)公民参与理论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一)选拔机制
        (二)培养方式
        (三)师资建设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一)俄罗斯
        (二)美国
        (三)韩国
    四、总结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四、总结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四、总结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三、优化培养环节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法律保障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特色与创新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后记

(2)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校企联合培养
        (三)拔尖创新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论基础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三、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一、置校入企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二、校企共建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三、引企入校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共性特征
        (一)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协调双方职责分工
        (二)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
        (四)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
    二、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差异分析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不同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程度不同
        (三)培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四)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不同
    三、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
        (三)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
        (五)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
    一、“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一)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盟下设各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
        (二)培养内容——“一对一”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培养方式——本硕博一体化递进式融合创新教育
        (四)培养评价——双环联动真实性综合评价体系
    二、“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目标,构建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二)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提高政府在联合培养中的参与力度
    三、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3)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三)本硕博贯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贯通式博士生培养相关研究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
        (二)人才培养成效
    二、理论基础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二)系统论
        (三)因材施教理论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第三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国内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一)目标制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二)内容设计:重基础、强实践的本研贯通计划
        (三)方式机制:政策支持、小班教学、全程导师制
        (四)考核评价:综合性考察与评价
    二、国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一)目标制定:培养卓越的科学技术人才
        (二)内容设计: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
        (三)方式机制:组织一体化、个性化培养、季度制
        (四)考核评价:基于学业达成度的评价
    三、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第四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五)研究假设
        (六)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连读班各变量总体状况分析
        (二)连读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分析
        (三)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四)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高
        (二)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
        (三)培养环节不尽合理,降低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四)学术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学业成就有待提升
第五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适用范围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
    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
第六章 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一、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一)注重软性评价,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扩宽课程广度,构建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
        (三)加强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
        (一)推进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强化目标引领
        (二)推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强化学研结合
        (三)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设计,强化资源整合
        (四)推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性设计,强化国际培养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
        (三)开展跨群体团队建设,促进学生间纵向交流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投入
        (二)注重意志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三)完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四)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普通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
        2.1.2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界定
        2.1.3 课程模块的界定
        2.1.4 需求分析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过程
        3.4.1 问卷的制作与发放
        3.4.2 问卷的信效度
        3.4.3 访谈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4.1 卓越学院学生调查结果
        4.1.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
        4.1.2 英语能力的需求程度
    4.2 卓越学院教师调查结果
        4.2.1 教师基本信息
        4.2.2 英语能力的需求程度
第五章 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分析
    5.1 总体需求分析
    5.2 性别差异分析
    5.3 专业差异分析
第六章 创新拔尖人才需求的英语课程模块分析
    6.1 学生总体需求的因子分析
    6.2 课程模块需求的差异分析
        6.2.1 总体分析
        6.2.2 性别差异分析
        6.2.3 专业差异分析
    6.3 英语课程模块设置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学生英语能力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英语能力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6)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荣誉学院
        1.3.2 拔尖创新人才
        1.3.3 通识教育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重难点
        1.4.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2.1 初期探索:以实验之名的“零的突破”
    2.2 典型建设:以名校引领的“高峰探索”
    2.3 全面推进:多类型院校参与的“高原效应”
第三章 以卓越之名:荣誉学院的管理创新
    3.1 以国际化和优势学科定位培养目标
    3.2 多元高水平组建师资团队
        3.2.1 多元的导师制
        3.2.2 高水平教学团队
    3.3 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
        3.3.1 校领导直接负责制
        3.3.2 多元化的委员会制度
        3.3.3 专业学院协同管理制度
        3.3.4 独立的荣誉生权益保障
第四章 促卓越之实: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
    4.1 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
        4.1.1 选拔时间:入学前、入学后和二次选拔
        4.1.2 选拔标准:成绩为主和综合考察
        4.1.3 分流淘汰:自主退出和考核退出
    4.2 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过程
        4.2.1 实行分段式培养模式
        4.2.2 构建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4.2.3 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
        4.2.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4.2.5 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
    4.3 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
        4.3.1 毕业生继续深造率高
        4.3.2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4.3.3 毕业生学业成果丰富
第五章 拷卓越之问:荣誉学院的发展困境
    5.1 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
        5.1.1 荣誉学院的扎堆成立
        5.1.2 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
        5.1.3 荣誉学院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
    5.2 深度开展卓越人才培养问题
        5.2.1 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
        5.2.2 生源的“非差异化”
        5.2.3 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
        5.2.4 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5.2.5 国际合作培养缺乏“全方位落地”
第六章 续卓越之路:给荣誉学院的若干建议
    6.1 管理机制
        6.1.1 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6.1.2 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
        6.1.3 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
    6.2 人才培养
        6.2.1 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
        6.2.2 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我国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
附录2 我国荣誉学院导师制设置情况
附录3 我国荣誉学院任课教师水平
附录4 我国荣誉学院校领导任职情况
附录5 我国荣誉学院委员会制度设置情况
附录6 我国荣誉学院分段式培养对照表
附录7 我国荣誉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附录8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
附录9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附录10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荣誉获奖情况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路径研究 ——以驻保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概述
    2.1 创新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精神
        2.1.2 大学生创新精神
        2.1.3 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2 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2.2.1 新时代的内涵
        2.2.2 新时代的特征
        2.2.3 新时代的创新理念
    2.3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思想
        2.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
        2.3.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4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2.4.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4.2 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2.4.3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要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分析
    3.1 调研基本情况
        3.1.1 问卷设计情况
        3.1.2 问卷调查情况
        3.1.3 样本分析情况
    3.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基本形成
        3.2.1 创新意识普遍提高
        3.2.2 创新情感逐渐增强
        3.2.3 创新实践明显增多
    3.3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存在问题
        3.3.1 创新动机存在偏差
        3.3.2 创新意志不够坚定
        3.3.3 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4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局限性
        3.4.2 创新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活动融合度低
        3.4.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
    4.1 创新培养模式
        4.1.1 树立科学理念
        4.1.2 完善课程体系
        4.1.3 优化培育方法
    4.2 健全长效机制
        4.2.1 完善保障机制
        4.2.2 建立考评机制
        4.2.3 健全激励机制
        4.2.4 构建成果转化机制
    4.3 创设培养环境
        4.3.1 宣传创新思想
        4.3.2 营造创新氛围
        4.3.3 树立典型模范
    4.4 注重学生自我培养
        4.4.1 培养创新意识
        4.4.2 训练创新思维
        4.4.3 强化创新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荣誉学院的研究
        1.2.2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2.3 关于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 精英理论
        1.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3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1.4 相关概念说明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案例研究
    2.1 概况介绍
    2.2 竺可桢学院的人才选拔
        2.2.1 人才选拔目标
        2.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2.2.3 人才选拔程序
    2.3 竺可桢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2.3.1 培养目标
        2.3.2 荣誉课程
    2.4 竺可桢学院的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2.4.1 思想与文化建设
        2.4.2 导师制培养
        2.4.3 资源保障
        2.4.4 平台保障
3 俄勒冈大学克拉克荣誉学院的案例研究
    3.1 概况介绍
    3.2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人才选拔
        3.2.1 人才选拔目标
        3.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3.2.3 人才选拔程序
    3.3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3.3.1 培养目标
        3.3.2 荣誉课程
    3.4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3.4.1 文化建设
        3.4.2 顾问制协作
        3.4.3 资源保障
        3.4.4 平台保障
4 山西师范大学莳英学院的案例研究
    4.1 概况介绍
    4.2 莳英学院的人才选拔
        4.2.1 人才选拔目标
        4.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4.2.3 人才选拔程序
    4.3 莳英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4.3.1 培养目标
        4.3.2 荣誉课程
    4.4 莳英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4.4.1 文化建设
        4.4.2 导师制培养
        4.4.3 资源保障
        4.4.4 平台保障
5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5.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分析
        5.1.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相同点
        5.1.2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的特色
    5.2 荣誉学院课程与实施分析
        5.2.1 荣誉课程与教学的共同点
        5.2.2 荣誉课程与实施的特色
    5.3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分析
        5.3.1 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共同点
        5.3.2 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特色
6 思考与建议
    6.1 国家层面
        6.1.1 协调和推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发展
        6.1.2 给予高校荣誉学院办学自主权
    6.2 高校层面
        6.2.1 校际之间充分发挥和利用荣誉教育联盟的作用
        6.2.2 高校支持和引导荣誉学院人才培养
    6.3 荣誉学院层面
        6.3.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的思考建议
        6.3.2 荣誉学院课程与教学的思考建议
        6.3.3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思考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美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北京A、B两校和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学技术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中
        二、资优
        三、资优生
        四、数学课程设置
第二章 中美两国研究综述
    第一节 美国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我国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中美两国资优教育发展
    第一节 美国资优教育的发展
        一、关于资优教育理论的发展
        二、关于资优教育的实践
        三、关于资优教育的政策
    第二节 我国资优教育的发展
第四章 中美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比较案例的选择
    第二节 数学课程设置的比较
        一、数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
        二、国际课程的比较
        三、课程框架和体系的比较
        四、研究活动和特色课程的比较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10)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跨学科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第2章 跨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
    2.1 跨学科课程的本质
    2.2 跨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
    2.3 跨学科课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第3章 我国高校跨学科课程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案
    3.2 我国高校跨学科课程现状
    3.3 我国高校跨学科课程困境表征
    3.4 我国高校跨学科课程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4章 跨学科课程:杜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4.1 杜克大学概况
    4.2 杜克大学跨学科课程
    4.3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杜克大学跨学科课程建设经验
第5章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课程发展对策
    5.1 明确目标定位,革新教育理念
    5.2 实施战略管理,注重全局规划
    5.3 创新管理体制,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与管理
    5.4 重视人才引进,加强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附录1:跨学科课程现状调查问卷

四、开设综合课程 培养创新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2]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D]. 廖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D]. 陈夏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5]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为例[D]. 方洪鹂.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D]. 王家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4)
  • [7]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路径研究 ——以驻保高校为例[D]. 石华. 河北大学, 2020(08)
  • [8]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D]. 雷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中美高中资优生的数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北京A、B两校和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学技术高中为例[D]. 李坤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10]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跨学科课程研究[D]. 李佳. 长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开设综合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