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材发展是重点——牢记'97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

新型建材发展是重点——牢记'97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

一、新型建材的发展是重点中之重点——记 '97 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文献综述)

胡景山[1](2016)在《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明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都市建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建材产业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解决建材产业发展中的难题,用新的发展方式促进都市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节能减排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分析都市发展与建材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和我国建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的CHB模型,指出都市建材出纳员应当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中心、三载体、一基地、一平台”,明确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这三个中心分别是绿色建材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都市固体废弃物利用中心、节能减排环保中心;三个载体分别是都市发展的承载体、都市文化的蕴含体、都市景观的组成体;一个基地是建材产业生态化基地;一个平台是建材产品展示交易平台。论文采用定型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指标体系,并以2008-2011年我国和天津市建材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生态评价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价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对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为指导建材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汪涛[2](2012)在《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方法及应用》文中指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候系统变暖,中国已将发展低碳经济、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纳入政府长期规划,并向世界做出了减排承诺。建筑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之一,建筑相关减排的成本低、效果好,也是最值得关注的重点减排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负外部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我调节实现减排,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工具调节各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减排的实施。本文探索单体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分析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首先对建筑的生命周期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范围进行了界定,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体系及公式。通过识别建筑生命周期中的主要利益相关方,根据利益相关方影响和决定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建立了适用于政策分析的单体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责任模型。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的具体形式和功能进行归纳和总结,建立了单体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功能及关联体系。基于温室气体排放责任模型,采用成本收益法分析减排障碍中各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及障碍的产生原因。根据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功能及关联体系,归纳得出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所需的主要政策工具。同时,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评价指标及权重,为减排政策的选择和决策提供依据。基于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与责任模型、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功能及关联体系,采用文献综述、专家研讨、专题访谈、问卷调研等定性研究方法以及对案例的定量研究,识别、分析建筑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减排障碍及减排政策。通过对定性与定量研究结论的互相比较,验证了利用建筑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与责任模型、减排政策功能及关联体系分析所得结论的适用性。基于分析结论,得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建议。最后,应用本文提出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进行归纳、评价、分析,得到现有减排政策的不足。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结论,提出中国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建议。

曹文丽[3](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的绿色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资源丰富,新型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期,推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政策覆盖率低、发展效率低、节能技术落后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成本效益测算方法,研究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的分析框架,定量研究了增量成本和增量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定性分析了社会效益,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提供了更加合理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当前,国内外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力度逐步加大,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基于我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建筑研究较少,文章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的特点,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总结了绿色建筑从诞生、完善到全面发展各阶段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同时阐述了成本效益理论等,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做了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问题颇多。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涉及的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与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差距,论述了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对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的匹配发展提出了建议。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有无对比”分析法对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分析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特征,提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概念。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广东、山东及青海的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总结出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方面的差异,同时根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的特点,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议。以威海市某绿色公共建筑为例,分析计算其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绿色建筑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利用节能技术发展绿色建筑能有效地提高增量效益,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消耗,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董赤[4](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汝南[5](1998)在《新型建材要唱“重头戏”——’97 中国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文中提出新型建材要唱“重头戏”———’97中国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本刊记者汝南左为国家建材局副局长乔龙德,中为原建材部副部长祁峻,右为新型建材专委会主任委员田泽民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1997年年会,于11月17~21日在北京举行。来...

王智勇[6](2013)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密集区成长迅速。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快速成长。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20多个地区类似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政策,实际上佐证了城镇化主战场转向城市密集区的趋势明显。面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蔓延的大潮,尤其是城市密集区人口和空间的快速膨胀,生态空间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密集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生态服务质量的好坏已面临严峻挑战。论文从实证案例分析入手,系统探讨了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与问题,总结其生态空间保护与控制的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并探讨了其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在研究并提出了生态空间状况的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的测度并分析其生态空间状况,由此判断区域生态空间的合理格局。论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系统的探讨了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构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及结构框架,并对其加以解析;通过多元的分析视角,从整体上提出未来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揭示其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分析其生态保护与控制的经验得失,并总结出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启示。第二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比较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在土地、人口、空间、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以明确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相对优势、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实证主体,研究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发展态势,揭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由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第三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以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案例,在测度其生态空间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其生态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第四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围绕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博弈对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从政府调控力、经济驱动力、社会生长力来解析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对生态用地分类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构成,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共通性的生态空间元素,构建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第六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分别从优化区域生态空间结构、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

程芳欣[7](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刘骁[8](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王海[9](2019)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以“时间”、“空间”压缩效应为特点,利用离心加速度场补偿模型缩尺而引起的自重应力损失,还原模型与原型之间1:1应力-应变状态,使之拥有其它任何物理缩尺试验无可比拟的优势,被科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景、最具潜力的物理模拟试验手段之一。在岩土工程领域,其通过再现模型与原型一致应力水平和空间材料及结构变化,能直接研究自重及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边坡滑塌、堤/坝/堰开裂、场地液化、地基失效、挡土墙失稳等岩土工程对象的破坏过程与失效机理,突破了传统物理试验由“介质”到“对象”的束缚。鉴于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我国大量学者相继投身和致力于土工离心机研发工作,虽起步比国际迟约50年,但过去廿年已成功建设土工离心机30余台,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通过我国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土工离心机在数量规模和性能指标上取得了举世震惊的长足进步,为岩土工程前沿重大问题研究和交叉分支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越平台。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和范围拓展,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偏离现象和平行试验中结果的离散程度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原因则在于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设备技术开发,而忽略了试验模拟技术的发展。受离心加速度场的特殊性、模型1g至Ng状态变化的复杂性、岩土体多相耦合的力学特点及不确定性等约束,确定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产出水平,不仅依赖于性能先进的试验设备,还取决于正确、有效、完备的试验模拟技术。因此,探讨土工离心试验模拟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发展适应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及新型技术,对提升土工离心试验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际一流成果产出能力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建设为契机,以应力相似差异特征、砂雨法控制要素、黏滞系数配比标准等三方面关键问题为切入点,联袂理论推导、物理试验、震害调查、数值仿真等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工作,以建立模型设计基本准则、弥补制模技术基础理论和提出实用化配比标准为目标。同时,考虑土工离心机的独特性和通用化性能测试方法的欠缺,以CSIEM-40-300土工离心机为样本,介绍动力离心机的基本构成和探讨主要性能测评方法,为同类设备性能评价及验收和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如下:1.剖析了离心加速度场与自然重力场的差异特征及成因,以环境特征与模型应力的内在关联为基础,首次提出了总体分布应力、附加侧向应力、耦合动应力三个概念与定义,以揭示离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辐射分布和旋转机制对模型应力状态的影响。基于三个概念与定义,建立数学模型与推导表达式,给出了模型三方面应力相似差异的关键表征参数和设计准则,为有效半径取值、离心加速度、旋转角速度、模型高度、模型宽度等试验设备和模型参数设计建立了重要依据。2.利用自主研发的鸭嘴式砂雨法制模装置,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模型制备对比试验,提出了稳定相对密度新概念与定义,解析了两种模型制备的主控要素及影响规律和密实度范围差异,给出了模型空间均匀分布特征与测试评价方法。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颗粒流速动力方程,构建与推导了描述砂雨法制备过程的单一颗粒、颗粒簇等两种简化数学模型与表达式,揭露了砂雨法制模的内在原理与关键参数作用机制,填补了以往砂雨法制模研究的基本理论空白。3.阐述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液化试验两种黏滞系数配比标准,指明了实际应用存在的矛盾。以汶川Ms8.0地震液化场地剪切波速统计数据为条件,通过自主研发的Vs-e-k联合测试装置与标定试验,提出了一般性Vs-k关系表达式,给出了基于Vs的黏滞系数配比标准。采用FLAC有限差分数值平台与液化、非液化场地记录,验证了1g原型和Ng缩尺模型液化数值试验可行性,分析渗透系数对孔压比极值的影响规律及范围,提出了基于FLAC黏滞系数配比标准。两种配比标准对比,证明了配比标准的可靠性、通用性和渗透系数是影响液化阈值的一个惰性参数。4.介绍了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基本指标和功能特点,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核心组成、设计结构和关键技术。搜集并总结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相关方法及经验和大型模拟试验设备相关规程,提出了验收大纲的编制要点及流程、安全操控原则及重要事项、性能测试方法及衡量标准等,在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设备验收中得到应用,验证了提出方法及标准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评价相关规范的制定,建立了重要指导方法和有益借鉴。

魏书威[10](2015)在《城市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及其低碳规划研究体系建构 ——以关中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规划评价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领域,是在规划编制环节审视和把控方案质量、预测与管控建设及运营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低碳理念与低碳规划思潮的兴起,规划低碳性评价日趋受到学术界和规划界的重视,“碳评”成为继“环评”、“绿评”之后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世界后起国家特别是中国城市住区的高速建设,是造成近期高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碳源碳汇过程直接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管控建设领域碳通量的重要工具,并对各国现行的住区规划设计技术规范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审视低碳导向下住区修规所急需的基础性技术需求、检讨现行住区规划设计的法规及标准的适碳性问题、反思低碳规划编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等问题的基础上,采取融贯综合研究方法,归纳提取建筑技术、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在能源、材料、土壤、植物及水体等碳源、碳汇因子及其算法方面的量化研究成果;并通过对关中地区住区的实地调研、现场测试和资料分析,研究了住区修规成果碳效应评价的LCA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修规碳效应的评价体系及标准值,重点推导了碳源碳汇效应计量模型。而后,应用评价模型对现状修规案例低碳性能进行检测和评析,并按照低碳规划要求对原有修规进行低碳调适,提出了低碳型的规划内容及技术对策。最后,从规划立法的宏观层面、规划程序的中观层面、规划技术的微观层面等三个层面,架构了低碳住区修规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6个方面:1)通过案例调研与数据整理,揭示住区碳过程时空机理及住区修规对项目实施后全生命周期碳过程的作用机理,挖掘及测算出关中地区住区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源碳汇因子,梳理形成修规评价的现状参数。2)论述住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住区低碳情景分析理论等,重点探讨了住区碳效应的地域性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住区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效应地域性指标调适算法。3)在对现行技术规范的低碳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碳效应评价特征,从功能单位、比例关系、空间形态等维度建构了包含11个核心指标的关中地区住区修规评价标准体系,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情境性分析和参数化设计。4)采取融贯综合研究方法,分别从碳源、碳汇两个方面,结合地域性指标调适算法和低碳情景设计理论,分阶段推导关中地区住区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的计量模型,形成“源汇同步”的算法体系。5)选取关中地区三个住区,涵盖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类规模等级,应用以上评价模型对各住区在基准情境下的修规方案低碳性能进行检测和评析,并按照低碳规划要求对原有方案进行低碳调适,而后重新测评;在检验评价模型的同时亦提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的技术思考。6)基于规划碳评的理论推导、模型检验及类型总结,从规划立法的宏观层面、规划程序的中观层面、规划技术的微观层面等三个层面,架构低碳住区修规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探索了低碳住区规划编制的基础性技术。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具有地域适宜性的住区修规全生命周期碳效应测算模型,创立了“源汇同步”的算法体系和“增减并举”的优化策略,在碳效应评价的地域性理论探索、规划碳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修规方案全生命周期碳源碳汇计量模型建构、住区规划法规体系、运行体系的低碳调适及住区修规低碳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尝试并形成创新点,实现了住区修规方案低碳性评价的定量化,建构了住区规划法规体系、运行体系及技术体系低碳调适的整体研究框架。研究成果为制定住区修规成果碳效应评价的技术指南、调适低碳规划研究体系、推进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条文的适碳性调整提供理论准备,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技术文件的低碳型调适提供研究框架、理论参考及基础技术。

二、新型建材的发展是重点中之重点——记 '97 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建材的发展是重点中之重点——记 '97 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2.2 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2.3 节能减排相关理论综述
    2.4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2.5 产业生态理论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都市的发展与建材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
    3.1 都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3.2 产业结构转换与都市发展的关系
    3.3 都市发展与建材产业关系的历史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都市建材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建材产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4.2 我国建材产业发展现状
    4.3 我国都市建材产业存在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都市建材产业发展的定位研究
    5.1 研究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的必要性
    5.2 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
    5.3 都市建材产业定位的“3C”中心
    5.4 都市建材产业定位的“3H”载体
    5.5 都市建材产业的一基地一平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研究
    6.1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方法
    6.2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研究指标体系构建
    6.3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例研究: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团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价
    7.1 天津建材集团公司简介
    7.2 天津市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外条件
    7.3 天津市建材产业生态评价
    7.4 基于天津市建材产业生态评价结果的发展战略优化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温室气体减排的意义
        1.1.2 建筑与温室气体减排
        1.1.3 政策与温室气体减排
        1.1.4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1.2.2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及排放责任模型
    2.1 建筑生命周期定义与核算范围界定
        2.1.1 温室气体的类型
        2.1.2 温室气体的核算原则
        2.1.3 温室气体的核算范围
    2.2 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
        2.2.1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核算方法
        2.2.2 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公式
        2.2.3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数据获得的方法
    2.3 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责任模型
        2.3.1 建筑生命周期主要利益相关方
        2.3.2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
        2.3.3 利益相关方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分析
        2.3.4 利益相关方温室气体排放责任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建筑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及排放责任模型的定性应用
    3.1 基于责任模型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识别
    3.2 温室气体减排障碍的识别
    3.3 温室气体减排障碍的评价
        3.3.1 不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减排效果的评价
        3.3.2 减排障碍对不同减排措施影响的评价
        3.3.3 减排障碍影响的评价
    3.4 基于责任模型的主要减排障碍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的定量应用
    4.1 典型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4.1.1 南海意库 3#和 Pixel 大楼
        4.1.2 材料与各类资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4.1.3 温室气体核算边界
        4.1.4 物化温室气体排放
        4.1.5 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
    4.2 减排途径的定量分析
        4.2.1 低碳技术减排效果
        4.2.2 排放核算体系参数敏感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功能及关联体系及应用
    5.1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
        5.1.1 强制性制度
        5.1.2 激励性工具
        5.1.3 基于温室气体定价的减排政策
    5.2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功能及关联
    5.3 排除建筑温室气体减排障碍的机理
        5.3.1 利益相关方成本收益
        5.3.2 障碍分析与排除手段
        5.3.3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最重要的政策
    5.4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评价
        5.4.1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评价指标识别
        5.4.2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评价指标权重
    5.5 小结
第6章 中国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
    6.1 低碳技术应用的障碍
        6.1.1 低碳技术增量成本及单位减排成本
        6.1.2 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障碍
        6.1.3 利用政策排除低碳技术应用的障碍
    6.2 案例数据收集的障碍
        6.2.1 主要数据的来源
        6.2.2 利用政策排除数据收集的障碍
    6.3 减排政策建议
        6.3.1 中国现有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归纳
        6.3.2 中国现有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
        6.3.3 中国现有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评价
        6.3.4 中国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建议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
    7.2 主要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局限性
    7.5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效果评价问卷
附录 B 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障碍评价问卷
附录 C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评价指标调研问卷
附录 D 中国现有温室气体减排政策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绿色建筑相关基础理论
    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 绿色建筑理论
    2.3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第三章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2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3.2.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3.2.2 绿色建材的发展现状
        3.2.3 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
    3.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差距
        3.3.2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3.4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的匹配发展
第四章 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分析
    4.1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特征
    4.2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
    4.3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测算方法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法
        4.3.2 “有无对比”分析法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评价
    5.1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5.1.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1.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2 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
        5.2.1 因地制宜原则
        5.2.2 数据可靠、技术合理原则
        5.2.3 权衡优化原则
    5.3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第六章 威海市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6.2.1 节地与室外环境绿色建筑技术
        6.2.2 节能与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
        6.2.3 节水与水资源绿色建筑技术
        6.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
        6.2.5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技术
        6.2.6 绿色运营管理
    6.3 项目增量成本分析
    6.4 项目增量经济效益分析
        6.4.1 前期准备阶段增量效益
        6.4.2 节能的增量经济效益
        6.4.3 节水的增量经济效益1.2
        6.4.4 运营管理的增量经济效益9.1
        6.4.5 直接增量效益
    6.5 项目间接增量效益
        6.5.1 环境效益
        6.5.2 社会效益
    6.6 成本效益评价
    6.7 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6.7.1 评价指标的确定
        6.7.2 权重与隶属度的确定
        6.7.3 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与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1.3 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1.4 城市密集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1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的态势与问题
    2.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3 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
    3.1 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比较
    3.2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概况
    3.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态势
    3.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生态效应
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
    4.1 生态空间的概念
    4.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
    4.3 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分析
5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
    5.1 相关理论
    5.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解释框架
    5.3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作用机理
    5.4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模型及特征
6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
    6.1 已有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的探讨
    6.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
    6.3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
7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
    7.1 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框架
    7.2 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7.3 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7.4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有待深化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7)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1.2.2 中心城市区域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1.2.4 规划方法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3.1.1 区域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社会基础
        3.1.5 城乡建设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3.2.1 城市“三生”空间
        3.2.2 乡村“三生”空间
        3.2.3 城乡“三生”空间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4.1.1 自然环境
        4.1.2 经济发展
        4.1.3 社会基础
        4.1.4 城镇体系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4.5 本章小结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6.2.1 模式建构
        6.2.2 协调机制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6.3.1 经济网络
        6.3.2 社会网络
        6.3.3 生态网络
        6.3.4 基础设施网络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6 本章小结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7.1 传统规划回顾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7.2.1 整体技术框架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专着书籍类
    期刊杂志类
    学位论文类
    会议论文类
    外文资料
    其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1.3 研究对象
        1.3.1 绿色校园
        1.3.2 湿热地区范围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2.5.3 统计结果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2.8.2 平均指标分析
        2.8.3 相关性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3.1.3 建筑气候学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4.2.2 景观生态规划
        4.2.3 绿色交通规划
        4.2.4 水资源规划
        4.2.5 风貌维护规划
        4.2.6 物理环境规划
        4.2.7 绿色建筑规划
        4.2.8 能源系统规划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4.3 案例分析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5 室内环境质量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5.1 建筑空间布局
        5.5.2 遮阳隔热
        5.5.3 建筑通风
        5.5.4 采光照明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5.5.6 立体绿化
        5.5.7 绿色建材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5.5.9 Green BIM应用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5.6 案例分析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6.4.2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土工离心机发展概况
        1.2.1 国外发展概况
        1.2.2 国内发展概况
    1.3 动力离心机发展概况
        1.3.1 国际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1.4.1 主要方面与研究进展
        1.4.2 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1.4.2.1 应力相似误差
        1.4.2.2 砂雨制模关键技术
        1.4.2.3 黏滞系数配比标准
        1.4.2.4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应力相似差异特征与设计准则
    2.1 引言
    2.2 离心环境加速度场特征
    2.3 总体分布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3.1 应力偏差与应力误差
        2.3.2 总体应力差异表征方法与合理性分析
        2.3.3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4 附加侧向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4.1 附加侧向应力
        2.4.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5 耦合动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5.1 耦合动应力
        2.5.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砂雨法控制要素与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稳定相对密度概念与新定义
        3.2.1 砂雨法工作原理与控制要素
        3.2.2 稳定新定义
    3.3 砂雨法装置设计与组成
    3.4 饱和砂与干砂制模对比试验
    3.5 控制要素与范围比较
        3.5.1 主控要素分析
        3.5.2 饱和砂雨控制要素分析
        3.5.3 饱和砂雨法均匀性评价
    3.6 数学模型与机理剖析
        3.6.1 单颗粒数学模型分析
        3.6.2 颗粒簇数学模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黏滞系数配比方法与适用标准
    4.1 引言
    4.2 黏滞系数配比关键问题
    4.3 基于Vs-e-k的μ配比标准
        4.3.1 Vs-e-k联合试验
        4.3.1.1 联合试验装置
        4.3.1.2 Vs-e-k联合试验
        4.3.2 Vs-e-k理论关系推导
        4.3.3 配比标准
    4.4 基于数值试验的的配比标准
        4.4.1 数值模拟原理
        4.4.2 场地选取与模型基本参数
        4.4.3 FLAC3D可行性验证
        4.4.4 黏滞系数配比模拟
        4.4.5 配比标准
    4.5 两种配比标准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5.1 引言
    5.2 CSIEM40300 动力离心机
        5.2.1 基本构成
        5.2.2 离心机系统
        5.2.3 地震模拟系统
        5.2.4 辅助试验配套系统
    5.3 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5.3.1 现有标准总结
        5.3.2 关键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5.3.3 验收大纲
    5.4 离心机振动台性能测试方法
        5.4.1 现有标准总结
        5.4.2 关键参数与测试方法
        5.4.3 性能评价方法
    5.5 测试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城市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及其低碳规划研究体系建构 ——以关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实困境
        1.1.3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内容和区域界定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区域界定
    1.5 相关概念释义与界定
        1.5.1 规划方案
        1.5.2 规划碳评
        1.5.3 碳效应LCA
    1.6“规划碳评”本质回归
        1.6.1 低碳规划的固有含义
        1.6.2 规划碳评的基本要义
    1.7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基础研究: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机理解析
    2.1 住区生命周期碳效应评价理论
        2.1.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2.1.2 生命周期评价的历史
        2.1.3 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
        2.1.4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2.1.5 住区生命周期碳效应评价
    2.2 住区碳过程的时空特征分析
        2.2.1 住区碳过程调研说明
        2.2.2 住区碳源的空间特征
        2.2.3 住区碳汇的时空特征
    2.3 修规对住区碳过程的影响机理
        2.3.1 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类型演进
        2.3.2 修规方案对住区碳过程的影响机理
    2.4 低碳情景设计与分析理论
        2.4.1 发展情景设计理论与方法
        2.4.2 低碳住区发展的影响因子及结构分析
        2.4.3 基于ISM法的低碳住区发展情景描述
    2.5 住区碳效应的地域性理论与评价指标调适算法
        2.5.1 住区全生命周期碳效应地域性理论概述
        2.5.2 住区各阶段碳效应地域性指标调适算法
        2.5.3 住区全生命周期碳效应地域性系数算法
    2.6 本章小结
3 标准建构: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判识及其情景分析
    3.1 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的特征分析
        3.1.1 修规评价指标的地域性问题
        3.1.2 现行技术规范的低碳性反思
        3.1.3 修规碳效应评价的特征分析
    3.2 住区修规碳效应的评价体系建构
        3.2.1 修规碳效应评价的指标选取
        3.2.2 修规碳效应评价的体系构建
    3.3 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现状值确立
    3.4 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情景值预测
        3.4.1 城市住区情景设计与发展描述
        3.4.2 评价指标情景分析与参数预测
    3.5 本章小结
4 模型推导:住区修规碳效应LCA的思维方法及算法程序
    4.1 修规碳效应评价建模的思路体系
        4.1.1 评价体系现状反思
        4.1.2 模型建构目标导向
        4.1.3 模型建构原则确立
        4.1.4 模型建构技术路径
    4.2 修规碳源效应LCA的模型建构
        4.2.1 基础分析——计量模型建构的概念解析与方法甄选
        4.2.2 算法设计——计量模型建构的公式推导与要素确立
    4.3 修规碳汇效应LCA的模型建构
        4.3.1 基础分析——计量模型建构的概念解析与方法甄选
        4.3.2 算法设计——计量模型建构的公式推导与要素确立
    4.4 本章小结
5 规划测评:基于LCA工具的现状修规案例低碳性能评析
    5.1 规划反思——低碳规划LCA理念下现行规划工作检讨与反思
        5.1.1 规划体制检讨——现行规划体制的适碳性检讨
        5.1.2 规划理论反思——LCA理念对规划工作的启示
    5.2 案例测评——基于LCA工具的修规案例低碳性能测评与解析
        5.2.1 总体思路——修规方案碳效应LCA评析技术路径
        5.2.2 小区级——A住区修规方案碳效应测评及规划解析
        5.2.3 居住区级——B住区修规方案碳效应评价及规划解析
        5.2.4 组团级——C住区修规方案碳效应评价及规划解析
    5.3 规划调适——基于LCA工具的修规案例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3.1 条件设定——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的基本假设
        5.3.2 小区级——A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3.3 居住区级——B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3.4 组团级——C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4 模型评析——LCA模型及标准的科学性评价以及类型总结
        5.4.1 LCA计量方法评价
        5.4.2 住区类型异同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体系建构:基于LCA理念的城市住区低碳修规体系调适
    6.1 法规体系——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低碳调适
        6.1.1 整体框架——住区低碳型规划设计法规体系建构
        6.1.2 住区层面——住区规划设计核心法规的低碳调适
    6.2 运行体系——建构低碳型住区编制与评价体系
        6.2.1 编制体系——低碳型住区修规编制体系研究
        6.2.2 评价体系——低碳型住区修规碳评体系研究
    6.3 技术体系——住区低碳规划设计的技术路径
        6.3.1 住区建设场地的低碳规划设计
        6.3.2 住区用地布局的低碳规划设计
        6.3.3 住区道路交通的低碳规划设计
        6.3.4 住区景观绿化的低碳规划设计
        6.3.5 住区各类建筑的低碳规划设计
        6.3.6 住区建材选用的低碳规划设计
        6.3.7 住区日常生活的低碳规划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新型建材的发展是重点中之重点——记 '97 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D]. 胡景山. 天津大学, 2016(11)
  • [2]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方法及应用[D]. 汪涛. 清华大学, 2012(07)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D]. 曹文丽. 东南大学, 2018(01)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5]新型建材要唱“重头戏”——’97 中国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J]. 汝南. 中国建材, 1998(01)
  • [6]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D]. 王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7]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王海.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10]城市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及其低碳规划研究体系建构 ——以关中地区为例[D]. 魏书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新型建材发展是重点——牢记'97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年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