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测控仪表中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

智能测控仪表中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

一、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论文文献综述)

臧新村[1](1990)在《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文中认为本文介绍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校正方法—插值法与曲线拟合法,并列举一应用实例.

臧新村,蒋君辉[2](1991)在《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文中研究说明介绍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校正方法——插值法与曲线拟合法,并列举了一个应用实例。附图4幅,表2个,参考文献2篇。

姚福强[3](2005)在《汽车散热器散热性能计算机测试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汽车散热器又称水箱,它是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把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掉,它的性能的好坏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车辆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改善车辆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及降低车辆制造与运行成本,已经成为车辆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减轻散热器的重量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应用角度看,评价散热器散热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散热性能、散热器空气阻力以及水流阻力,分别简称为散热量、风阻及水阻。一个理想的车用散热器应该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小的风阻和水阻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 因此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等参数的精确测试技术的研究也日益重要起来。只有对散热器散热性能、阻力性能做出精确的测试,才能正确评价每一款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才能评价批量生产中某一批产品的质量优劣。本文的工作就是以汽车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和流动阻力特性的具体测试方法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出一套以工控机为核心的测试系统。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综述汽车散热器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确立课题的核心工作。 2、根据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比较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系统的各种可行性方案,结合课题具体要求,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3、根据测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分别设计了测试试验台的风筒、循环水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配置。 4、采用实际运行的方式,验证所设计的测试系统的性能。

金涛[4](2005)在《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测试与测量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客观事物并对这些事物的若干现象进行量化从而深入认识其本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测试测量仪器则是实现测试测量的基本工具。作为测试测量仪器先进代表的虚拟仪器是仪器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总线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优越的测试特性,其核心在于用软件实现测试功能。在一切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存在使我们不能直接得到被测量的真实值。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今,人们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测量技术的精确度寄以更高的期望。因此,研究测量及测试系统误差,以有效减少和消除误差的影响,提高测试精度成为必须。虚拟仪器在测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度。目前还没有针对虚拟仪器系统的完整的误差评价体系,因此对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进行研究,得出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和修正方法,是一项具有深远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论文主要从机械测试系统理论、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和合成方法、虚拟仪器系统的构成、各子系统误差、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描述、误差修正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具体工作及成果包括: 1) 论述了虚拟仪器及其误差的原理,开创性地针对基于PC 机的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和修正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2) 根据机械测试系统的误差构成原理,在分析虚拟仪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虚拟仪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误差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得出了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虚拟仪器软件的误差分析和修正方法。3) 运用机械工程测试理论和误差理论中的误差传递与误差合成的理论方法对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传递及合成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虚拟仪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误差的基础上,总结出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构成公式,得出了统一的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描述和分析方法。4) 充分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的核心就是用软件代替或部分代替传统仪器的硬件的思想,提出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法:(1)对于某些易于产生误差和误差较大的硬件部分,考虑用软件来代替硬件实现相应的功能;(2)对无法用软件代替的硬件部分,所产生的系统误差设计软件进行修正。5) 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和修正方法的案例研究:讨论了虚拟式噪声分析仪、虚拟式心电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修正。

杨继伟[5](2014)在《基于DSP的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智能测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磁流变技术是汽车半主动悬架领域竞相研究的热点。为了推动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走向智能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对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电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不过由于条件所限大多停留在实验室仿真或台架试验阶段,只有极少数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实车道路试验的研究,已进行商业推广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由于整套电控系统成本高、耗能高、价格昂贵仅作为高端车型选配。因此,研发控制有效、耗能少、成本低、稳定可靠的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电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在分析了现有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电控系统现状之后,提出了总体研究目标,即开发出一套基于DSP的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智能测控系统,实现设计的小型化、操作的便捷化、使用的可靠性以及低功耗等要求,为各控制算法的验证提供可靠高效的实车运行平台;该套智能测控系统在满足上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元器件的选材还要尽可能做到低成本,进而将整套系统的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在中低档国产轿车上推广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打下坚实的基础。论文以TMS320F28335DSP为核心,开展了智能测控系统总体硬件部分的设计;选取天棚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编程实现,以此来检验该套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此外,论文还提出了基于模型的嵌入式代码自动生成方法,为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的实现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最后,对国产某型轿车进行改装设计,完成了该智能测控系统的装车集成,开展了实车道路试验,根据国家客车道路平顺性试验标准进行了测试与评价。通过实车道路的测试结果分析可知,所设计的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智能测控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整套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在该智能测控平台上运行的天棚控制策略,从加速度均方根值上来看对车身垂直振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王嘉宁[6](2017)在《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设施园艺CO2测控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为核心的温室工程技术逐步成为设施园艺的主要发展方向。设施园艺的核心是对温室内环境因子进行有效调控,营造作物最佳生长条件,以达到增产、优产的最终目的。设施园艺技术发达国家已实现温室温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因子的调控。相对而言,温室内CO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浓度的实时、精确测控技术难度较高、发展较晚,技术成熟度不足。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研制了一款面向温室环境应用的高性能、实时CO2浓度测控系统。温室环境CO2检测仪的性能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温室CO2浓度调节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响应时间。与传统电化学类、半导体类传感器相比,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研制的气体检测仪具有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红外吸收光谱技术中的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在确保检测精度的同时,还具备性价比高、约束条件少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温室环境的CO2浓度监测。温室环境复杂度高,布线困难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通信方法的使用。同时,温室环境具有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的特性,采用常规控制方法很难达到温室环境因子的快速、有效调控。考虑到温室环境的诸多特性,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通信系统,研制具有模糊自整定PID调控功能的控制平台,以满足温室环境的调控需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并通过实地实验证明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首先,本文基于直接吸收光谱技术研制了一种红外CO2检测仪。该检测仪光学部分采用球面反射聚光气室增加光程,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防水透气膜对光路部分进行防湿、透气处理,以提高检测仪对温室环境的适用性。采用单光源双通道的检测结构有效消除光源和光路的干扰。在电路部分采用数字正交锁相放大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及稳定性。使用动态配气法测量了检测仪的检测下限、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检测仪有效检测范围为20 ppm至4000 ppm;对浓度为500 ppm和2000 ppm的标准CO2气体进行了长时间稳定性测试,其相对误差分别为3.6%和1.05%;通过阿伦方差分析该检测仪的理论检测下限低于1 ppm,满足温室环境的应用需求。其次,在确保自主研制的红外CO2检测仪实现温室环境CO2浓度的实时、精确测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节点化改进设计。使其具有无线通信、温湿度检测、光照度检测、便携式供电等功能,从而可应用于设施园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析了传输距离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理论关系,采用接收信号强度指标对信号质量进行评估,确保通信可靠性的同时智能调节通信功率,有效降低节点能耗。现场实验结果证明,当通信距离较短,约在35米以内时,2.4 GHz通信频段较433MHz通信频段具有更好的通信性能;采用433 MHz通信频段时,最远可靠通信距离可达100米,此时丢包率小于2%。可根据温室实际需求选择所需通信方式,确保了无线通信网络的普遍适用性。最后,设计了一套基于Lab VIEW软件的CO2智能调控平台,实现了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显示、存储、远程共享和CO2浓度的智能调控。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对温室内CO2浓度进行调节。建立了温室CO2浓度模型,将其作为受控对象,通过仿真实验优化模糊规则,并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性能。通过对调控平台进行了嵌入式系统移植,有效提升了调控平台对不同温室环境的适用性。为验证测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在中国东北地区日光温室进行实地实验。在长时间实地实验中,所研制的红外CO2检测仪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通过对温室实地参数的采集与相关计算,证明作物叶片表面存在结露可能性,应适时采用通风排湿等方法防止叶片表面结露现象的发生。自主研制的调控平台实现了温室内CO2浓度的调控,CO2浓度值在开始调控36 min内进入稳定区间,波动范围小于4.9%。通过对实地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研制的测控系统针对温室环境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潜在的经济效益。本论文根据温室环境实际需求研制了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CO2调控系统,实现了温室环境参数的采集和CO2浓度的智能调节。其中具有突出创新性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研制了面向温室环境的红外CO2检测仪。该检测仪采用单光源双通道检测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与之匹配的球面聚光气室,通过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提取探测信号,提高了检测仪的信噪比。该检测仪在保证检测性能的前提下,对检测仪进行了防结露设计,有效保证了检测仪在温室应用中的可靠性。(2)建立了具有温室CO2智能调控功能的温室环境调控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环境参数的存储和远程共享,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智能调节温室CO2浓度。通过嵌入式系统移植,实现了调控平台的小型化。(3)对红外CO2检测仪进行节点化优化,并构建了应用于温室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4)采用自主研制的红外CO2检测仪与温室环境调控平台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实验,验证了测控系统可靠性及实用价值。

付淑芳[7](2018)在《基于交叉轮询结构的多通道铂电阻测温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精度快速多通道铂电阻测温在面向过程安全的量热仪器、热值计量仪器、质量比较仪等科研仪器研制中被广泛使用。现有的多通道铂电阻测温系统普遍采用模数转换器或变压器分时复用实现通道数量扩展,存在测温精度随测量通道数增加而降低的问题,无法满足上述仪器测量精度进一步提升的需求。本论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基于交叉轮询结构的多通道高精度测温方法,开展了其主要误差分析与修正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电阻比率法测温原理,分析经典多通道电阻测温结构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叉轮询方式的多通道测温结构,进行相关理论公式推导及误差来源分析。其次,实现了基于交叉轮询结构的多通道测温系统设计。利用多路模拟开关阵列及开发的相应固件实现任一模数转换器对所有电阻的轮询采样,任一电阻被所有模数转换器的轮询采样,并根据交叉轮询理论公式实现阻值计算。多通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通道测温系统克服了测量精度随通道数增加而降低的不足。再次,针对交叉轮询结构测温系统误差来源,开展了基于RBC的系统线性度评估,提出了误差分析模型(运算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及系统非线性误差修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通道测温系统线性度具有一定提升效果。最后,开展所研制多通道测温系统测量噪声及不确定度评估。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多通道测温系统在-50℃250℃的温度区间精密度优于0.1mK,2h内的温度漂移优于±0.1mK,测温不确定度达1mK,修正误差后的系统线性度达10ppm,优于经典多通道测温仪Fluke1529。对具有多点高精密测温需求的仪器研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工程借鉴意义。

潘晓彬[8](2011)在《表面粗糙度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粗糙度用来描述零件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它是评定各种机械零件表面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是在精密机械、仪器仪表和滚动轴承等制造行业中,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理论、技术、方法与仪器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研究领域。本文结合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研制的需求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对表面粗糙度测量中的粗糙度信号采集、数据滤波、自由形面随形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课题背景以及论文研究的意义,对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粗糙度信号滤波技术、特殊形面粗糙度检测等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给出了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二章分析了表面粗糙度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压电式和电感式传感器在表面粗糙度中的应用,设计了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滤波降噪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工件表面原始轮廓信号中混有的随机噪声干扰。第三章根据表面粗糙度信号滤波的要求,研究模拟2RC滤波方法及其数字化实现,设计零相位的2RC数字滤波方法,分析了高斯滤波方法及其实现,并对这两种滤波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工免疫算法,研究了表面粗糙度自适应数字滤波方法。第四章针对复杂形面粗糙度测量,提出随形自由形面粗糙度测量概念,设计了基于Stewart平台的随形测量实施方案,建立了虚拟样机,在ADAMS环境下开展了运动学仿真分析。第五章介绍了基于PC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技术参数、软件及硬件基本组成,结合国标要求讨论了表面粗糙度主要参数计算,分析了研制的粗糙度测量仪系统示值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稳定性等。根据DIN4776标准讨论研究了功能参数集Rk的计算方法。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进一步的工作作出展望。

孙玉文[9](2013)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系统组成之一,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农村资源的重要载体。作为无线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正引起广泛的关注。WSN是一个动态网络,具有动态拓扑组织功能,能实现对农田监测区域的完全覆盖和保证整个网络的连通。农田幅员辽阔,采集信息量大,因此减少系统能耗、最大化延长网络寿命、准确有效定位及精准的信息采集与传输是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目前,农田环境中部署的传感器节点数量较多,大部分靠电池供电,节点的能量消耗相当可观,广大学者进行了各种节能措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针对农田实际需要的节点部署策略及路由协议研究的节能策略并不多。另外,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位置信息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算法很多,其中常用的RSSI定位算法由于受实际环境影响大。因此,针对农田实际情况的精确测距模型尚需完善。再则,传感器本身的精度及传感器节点具有非线性误差等因素会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合理的校正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对多个传感器节点持续采集会产生大量数据,通过数据融合可以减少上传网关的数据量,从而节省系统能耗,提高网络鲁棒性。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剖析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田监测应用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实验研究了同构网络及异构网络的节点部署性能。分析了同构网络中正六边形、正四边形两种规则部署及随机部署方式三种情况下的覆盖率,其中正六边形的节点间距离是传感半径的√3倍时,正四边形的节点间距离与传感半径间的关系为√2时,网络达到完全覆盖,覆盖率为1。研究并比较两种规则部署中节点传感半径及节点间距离与能耗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六边形的能量损耗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应用NS2仿真软件对同构网络的三种部署方式的网络生命周期、端到端延时及丢包率三种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六边形的网络性能最好。同时对异构网络的网络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异构部署中的高能节点与普通节点的正六边形方式及正四边形方式达到完全覆盖时的位置与数量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部署节点总数量为225时方式1下正六边形部署形式网络生命周期最长,而方式2下正四边形部署生命周期最长;节点数量为361时方式1下随机部署的网络生命周期较长,而方式2下正六边形部署方式出现死亡节点时间较晚,但总体网络存活时间不如随机方式。实验结果显示:异构方式具有更好的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特点。(2)设计了2.4GHz的ZigBee节点异构组网性能测试实验。分别对普通节点和高能节点在有无农作物两种情况、三种不同高度条件下的有效传输距离范围进行了测试,确定了大田节点部署时的节点间距离及节点放置高度。在此基础上对相同传输距离下以及相同覆盖率下正六边形和正四边形两种异构部署方式放置节点的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传输距离下正六边形放置节点的数量比正四边形放置的节点数量多,相同覆盖率下正四边形形放置的节点数量比正六边形的数量多。最后在农田中部署节点,对相同传输距离和相同覆盖率下的两种方式进行剩余能量实验,结果显示:相同传输距离下的正六边形节点电压减少较慢,而相同覆盖率下正四边形节点电压减少较慢。(3)设计了基于RSSI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在实际农田信息监测系统应用时RSSI值受节点间距离、天线高度、作物长势等多因素影响。本文对2.4GHz传感器节点在农田有无农作物、安置在不同高度,相对距离不同多种环境条件下信号强度进行实验;研究分析RSSI值与节点间距离和高度的衰减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出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测距实验,最终依据高斯混合算法及最大似然方法实现对未知节点的定位。在8x8m2的田地区域中放置4个信标节点和2个未知节点进行了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4个信标节点的情况下,能够较好的实现对两个位置节点的定位,平均定位误差1.01m。(4)在分析了蚁群算法的原理及优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层的元胞蚁群优化路由算法。将农田实际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映射成元胞节点,储存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节点距离、信息素等信息,通过计算信息素概率选择下一个节点,不断更新各条线路上的信息素,直至到达sink节点。算法通过改进元胞节点休眠转换机制和信息素更新规则,优化了网络路径。实验显示:与传统的LEACH算法比较存活时间提高了15.9%,更加均衡了网络能量。(5)农田信息采集时需要放置土壤温湿度、光照度等多种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参数的两级信息校准及融合方法。在研究分析影响土壤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测量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对30种样本进行测量,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及最小二乘拟合法将单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校准,消除传感器测量的非线性误差,同时剔除错误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法校准的效果更好,该方法对两种传感器校准的误差均在±2%范围内。然后通过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对多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融合,根据融合推理结果,获得被测对象的当前状态,融合实验表明自适应融合算法能够达到较好的融合效果。通过两级融合处理方法不仅实现对单个传感器数据的优化校准,同时也对多个传感器数据的进行了融合处理,提高了整个监测系统的可靠性,精确性。(6)根据农田环境特点,完成了土壤湿度、光照度、温、湿度四种传感器的选型以及模块化设计,对传感器节点和网关节点及电源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实现了.NET远程监控平台及移动终端的Android监控平台的设计。农田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温、湿度、光照度和土壤湿度及视频信息的采集及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农田监测的需要。

臧新群,臧新村[10](1993)在《在线智能测控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在线智能测控仪的研究及其在轴承内圆磨削中的应用,提出磨削工步转换的适应式控制方法。应用表明,由于适应式粗(精)/光磨工步转换的实现,轴承内圆磨削的尺寸分散度可控制在4μm以内,意味着精度和效率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而适应式快/粗进工步转换的实现,则意味着在选定的任一组加工用量下,均可使磨削循环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提高。

二、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3)汽车散热器散热性能计算机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AFFIRMATION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汽车散热器简介
    1.2 汽车散热器的性能要求
    1.3 汽车散热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的任务来源和工作目标
    1.5 本章小结
2 汽车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测试系统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2.2 测试系统总体组成及工作流程
    2.3 散热性能测试参数分析及数据处理理论依据
    2.4 散热性能测试测控系统硬软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汽车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系统风筒及循环水管路设计
    3.1 风筒及循环水管路设计性能指标
    3.2 风筒的结构组成
    3.3 循环水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测试系统信号的检测及处理
    4.1 概述
    4.2 温度的测量
    4.3 流量的测量
    4.4 水阻、风阻测量
    4.5 风速的测量
    4.6 本章小结
5 测试系统现场测控模块设计
    5.1 测控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5.2 测控模块的软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测试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6.1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选择
    6.2 组态王6.5简介
    6.3 基于“组态王”的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系统的调试与结论
    7.1 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系统安装调试
    7.2 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系统试验结果
    7.3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中文详细摘要

(4)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所属项目的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综述
    1.4 本文主要工作、研究方法和创新
        1.4.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本文的主要创新
2 虚拟仪器概述
    2.1 虚拟仪器概念
    2.2 虚拟仪器的总线标准
    2.3 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
    2.4 虚拟仪器的开发系统
3 误差理论
    3.1 误差的概念
    3.2 误差的基本性质及处理
        3.2.1 随机误差
        3.2.2 系统误差
        3.2.3 粗大误差
    3.3 误差的合成
        3.3.1 测量系统随机误差的计算
        3.3.2 测量系统系统误差的计算
        3.3.3 测量系统总误差的计算
    3.4 测量不确定度
        3.4.1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3.4.2 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
    3.5 动态测试及误差
        3.5.1 动态测试
        3.5.2 随机过程
        3.5.3 动态测量误差
        3.5.4 动态测量误差处理
4 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和修正
    4.1 虚拟仪器系统构成
        4.1.1 基于PC 平台的虚拟仪器的基本构成
        4.1.2 虚拟仪器中的硬件装置
    4.2 虚拟仪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误差分析
        4.2.1 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4.2.2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误差分析
        4.2.3 虚拟仪器软件的误差分析
    4.3 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和修正
        4.3.1 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描述
        4.3.2 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修正
5 虚拟仪器系统误差分析和修正的实际案例
    5.1 虚拟式噪声分析仪误差分析和修正
        5.1.1 虚拟式噪声分析仪原理
        5.1.2 虚拟式噪声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修正
    5.2 虚拟式心电分析仪误差分析和修正
        5.2.1 虚拟式心电分析仪原理
        5.2.2 虚拟式心电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修正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5)基于DSP的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智能测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电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智能测控系统组成及控制策略
    2.1 智能测控系统组成部分
        2.1.1 系统设计要求
        2.1.2 组成部分
        2.1.3 系统工作原理
    2.2 控制策略
        2.2.1 天棚阻尼控制策略
        2.2.2 模糊控制策略
    2.3 本章小结
3 智能测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主控制器硬件设计
        3.1.1 主控芯片的选型
        3.1.2 TMS320F28335 最小系统设计
        3.1.3 RS232 和 CAN 接口电路的设计
        3.1.4 A/D 和 D/A 的设计
        3.1.5 控制板接口连接器的设计
    3.2 信号采集终端的设计
        3.2.1 加速度信号的采集
        3.2.2 车速信号的采集
        3.2.3 位移信号的采集
        3.2.4 倾角信号的采集
    3.3 电流驱动器的设计
    3.4 稳压与电压转换模块设计
    3.5 硬件电路 PCB 的设计与制作
        3.5.1 cadence allegro 介绍
        3.5.2 原理图到 PCB 的设计
        3.5.3 PCB 布局与布线总结
        3.5.4 PCB 图及实物图
    3.6 主控制器抗干扰性测试
    3.7 本章小结
4 智能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编译平台 CCS 的介绍
    4.2 基于模糊控制模型的嵌入式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4.2.1 软件的配置
        4.2.2 模型修改
        4.2.3 嵌入式代码自动生成
    4.3 控制策略的选取与实现
    4.4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4.5 模块子程序的设计
        4.5.1 数据采集子程序的设计
        4.5.2 数据滤波与积分子程序的设计
        4.5.3 天棚控制算法子程序的设计
        4.5.4 输出子程序的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智能测控系统的集成与实车道路试验
    5.1 测控系统的装车集成
    5.2 实车道路试验
        5.2.1 实验测试输入条件
        5.2.2 实验测试结果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6.2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设施园艺CO2测控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红外CO_2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红外气体传感技术的优势
        1.2.2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
        1.2.3 红外CO_2传感技术的概述
    1.3 温室CO_2调控技术的研究
        1.3.1 温室CO_2的控制方法
        1.3.2 测控参数的传输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红外气体检测原理与检测仪的研制
    2.1 红外吸收光谱
        2.1.1 分子能级结构
        2.1.2 红外光谱特性
        2.1.3 朗伯比尔定律
        2.1.4 吸收谱线的选择
        2.1.5 差分吸收检测技术
    2.2 检测仪结构组成
    2.3 光路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2.3.1 红外光源及探测器的选型
        2.3.2 球面聚光气室的设计与仿真
        2.3.3 气室制作与防水透气处理
    2.4 驱动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2.4.1 光源脉冲恒流驱动
        2.4.2 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
    2.5 实验平台与准备工作
        2.5.1 标准气配制方法
        2.5.2 浓度标定实验
    2.6 性能测试实验
        2.6.1 检测下限实验
        2.6.2 重复性实验
        2.6.3 稳定性实验
        2.6.4 响应时间实验
        2.6.5 示值误差实验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线传感网络的构建与传感节点的研制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3.2 无线通信功能的实现
        3.2.1 有效通信距离
        3.2.2 无线通信模块的选型
        3.2.3 RSSI与通信距离的理论关系
    3.3 检测仪的节点化优化
        3.3.1 环境参数传感器的选型
        3.3.2 红外CO_2检测仪的节点化
        3.3.3 开关电源的研制
        3.3.4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3.4 基于商用传感器节点的研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室CO_2调控平台
    4.1 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控平台的搭建
        4.1.1 软件平台方案设计
        4.1.2 基于串口的数据通信
        4.1.3 环境参数存储
        4.1.4 数据的远程共享
    4.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
        4.2.1 模糊控制的工作原理
        4.2.2 模糊控制器结构的设计
        4.2.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
    4.3 模糊自整定PID性能仿真
        4.3.1 温室环境CO_2气体模型的建立
        4.3.2 仿真模型的建立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温室CO_2浓度补偿装置
    4.5 控制系统的嵌入式移植
        4.5.1 嵌入式平台的简介
        4.5.2 嵌入式平台通信模式
        4.5.3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
        4.5.4 程序移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室实地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环境参数测试
    5.2 无线通信实验
        5.2.1 基于RSSI的通信性能测试
        5.2.2 实地通信测试
    5.3 温室智能CO_2浓度调控测试
    5.4 防结露测试
        5.4.1 结露条件
        5.4.2 植物叶片结露测试
        5.4.3 传感器光路部分防结露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交叉轮询结构的多通道铂电阻测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基于电阻比率法的交叉轮询结构
    2.1 经典电阻比率法测温结构
        2.1.1 单通道测温结构
        2.1.2 多通道测温结构
    2.2 基于交叉轮询方式的测温结构
        2.2.1 双通道交叉轮询测温结构
        2.2.2 多通道交叉轮询测温结构
        2.2.3 交叉轮询结构的误差来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多通道铂电阻测温系统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3.2 硬件电路设计及核心器件选型
        3.2.1 系统电源设计
        3.2.2 恒流源电路
        3.2.3 信号调理电路
        3.2.4 主控电路及辅助单元
        3.2.5 核心器件选型
    3.3 系统软件设计
        3.3.1 主程序设计
        3.3.2 上位机设计
    3.4 系统在多通道测量下的精度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多通道测温系统非线性误差评估与修正
    4.1 基于RBC的测温系统线性度校准原理
        4.1.1 铂电阻测温系统的校准方法
        4.1.2 RBC线性度评估原理
    4.2 RBC校准器的制作与测试
    4.3 基于RBC的多通道测温系统的线性度评估
    4.4 基于误差来源分析的多通道测温系统的线性度修正
    4.5 本章小结
5 多通道测温系统不确定度评估
    5.1 系统噪声测试
    5.2 铂电阻自热效应
    5.3 不确定度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表面粗糙度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工程背景与研究意义
    1.3 相关技术文献综述
        1.3.1 表面粗糙度数据采集技术
        1.3.2 表面粗糙度测量中的数据滤波技术
        1.3.3 特殊形面粗糙度检测技术
        1.3.4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研究现状
        1.3.5 Stewart平台的发展与应用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2 表面粗糙度信号采集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表面粗糙度信号采集基本原理
        2.2.1 表面粗糙度信息构成
        2.2.2 表面粗糙度信号采集原理
        2.2.3 传感器的选择
    2.3 一体化粗糙度测量压电传感器研究
        2.3.1 传感器结构组成
        2.3.2 A/D转换器的选择
        2.3.3 一体化压电式粗糙度测量传感器的应用与误差分析
    2.4 差动螺管电感传感器研究
        2.4.1 差动螺管电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4.2 差动螺管线圈信号变送电路
        2.4.3 差动螺管电感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
        2.4.4 差动螺管电感线圈的非线性误差分析
    2.5 数据采集中的自适应滤波降噪方法研究
        2.5.1 数据采集中的自适应滤波降噪原理
        2.5.2 数据采集中的自适应滤波降噪算法研究
        2.5.3 自适应降噪滤波在表面粗糙度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表面粗糙度数据滤波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2RC滤波及其数字化实现技术
        3.2.1 2RC模拟滤波电路的巴特沃斯原型
        3.2.2 2RC模拟电子滤波电路的数字化处理
        3.2.3 零相位2RC数字滤波的实现
    3.3 高斯滤波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3.3.1 高斯滤波器幅度特性的逼近方法
        3.3.2 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高斯数字滤波器
        3.3.3 两种滤波方法性能比较
    3.4 基于人工免疫的自适应粗糙度滤波技术
        3.4.1 表面粗糙度滤波参数确定
        3.4.2 人工免疫的自适应表面粗糙度滤波实现
        3.4.3 自适应实验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Stewart的表面粗糙度随形测量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随形测量技术
    4.3 基于Stewart的表面粗糙度随形测量数学模型
        4.3.1 基于Stewart平台的多自由度随形测量台架运动学建模
        4.3.2 随形测量误差模型
        4.3.3 工作空间分析
    4.4 随形测量台架结构设计
        4.4.1 基本参数确定
        4.4.2 铰链设计
        4.4.3 运动杆设计
    4.5 基于Stewart平台的随形测量仿真分析
        4.5.1 基于Pro/E虚拟样机建立
        4.5.2 基于ADAMS运动学仿真
        4.5.3 随形测量运动学仿真实验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PC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研制
    5.1 引言
    5.2 SRT-1(D)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基本组成
        5.2.1 SRT-1(D)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结构组成
        5.2.2 SRT-1(D)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主要技术参数
    5.3 表面粗糙度参数测量误差分析
        5.3.1 示值误差
        5.3.2 示值重复性
        5.3.3 示值稳定性
    5.4 表面粗糙度Rk功能参数集的算法研究
        5.4.1 Rk功能参数集的技术标准
        5.4.2 Rk功能参数集的算法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发表(录用)与本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申请与本论文相关的专利授权情况
    参加与本论文相关的科研项目
    依托本论文所开发的相关产品

(9)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及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2.2 WSN在农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监测组网部署研究
    2.1 部署评价指标
    2.2 网络结构模型
        2.2.1 节点感知模型
        2.2.2 节点的状态转换
    2.3 同构部署策略
        2.3.1 节点部署分析
        2.3.2 同构部署节点功耗分析
        2.3.3 同构部署仿真性能分析
    2.4 异构部署策略
        2.4.1 异构部署性能分析
        2.4.2 异构部署方式
        2.4.3 异构部署仿真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节点有效传输距离及部署实验
    3.1 影响传感器节点通信距离的因素
    3.2 传感器节点有效传输距离实验
        3.2.1 有效传输距离实验条件
        3.2.2 普通节点传输距离实验
        3.2.3 高能节点传输距离实验
    3.3 节点部署实验
        3.3.1 相同节点距离下各部署方式节点数量的比较
        3.3.2 相同覆盖率下各部署方式节点数量的比较
        3.3.3 组网中节点剩余能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改进RSSI的节点定位技术研究
    4.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性能评价
    4.2 几种常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4.2.1 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
        4.2.2 非测距的定位方法
    4.3 基于改进模型的RSSI测距方法研究
        4.3.1 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
        4.3.2 节点高度和距离对RSSI值测量的影响
        4.3.3 RSSI测距传播模型的确立
    4.4 RSSI定位方法实验
        4.4.1 RSSI定位原理
        4.4.2 RSSI定位测试实验
        4.4.3 信标节点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元胞蚁群优化算法的路由协议研究
    5.1 路由协议的概述
        5.1.1 路由协议的性能评价
        5.1.2 LEACH协议
    5.2 蚁群算法原理
        5.2.1 蚁群算法简介
        5.2.2 蚁群算法应用于WSN的优点
    5.3 元胞蚁群优化CACO算法
        5.3.1 节点模型
        5.3.2 CACO算法设计
    5.4 仿真实验及分析
        5.4.1 仿真环境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多传感器的数据校准与融合算法
    6.1 引言
    6.2 影响传感器测量的主要因素
    6.3 传感器校准算法分析
        6.3.1 非线性校准原理
        6.3.2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校准算法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校准算法
        6.3.4 传感器校准试验结果分析
    6.4 自适应加权融合处理算法
        6.4.1 融合模型及原理
        6.4.2 各传感器最优方差的求取
        6.4.3 节点数据融合处理试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系统软硬件平台
    7.1 系统总体结构
    7.2 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设计
        7.2.1 ZigBee节点设计
        7.2.2 传感器的选型
        7.2.3 电源模块设计
        7.2.4 网关节点设计
    7.3 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设计
        7.3.1 节点信息获取
        7.3.2 网关软件设计
        7.3.3 基于.NET的软件平台设计
        7.3.4 基于Android的移动平台设计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J]. 臧新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1990(03)
  • [2]智能测控仪器中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J]. 臧新村,蒋君辉. 轴承, 1991(01)
  • [3]汽车散热器散热性能计算机测试系统研究[D]. 姚福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05(02)
  • [4]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D]. 金涛. 重庆大学, 2005(08)
  • [5]基于DSP的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智能测控系统研究[D]. 杨继伟. 重庆大学, 2014(01)
  • [6]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设施园艺CO2测控系统的研制[D]. 王嘉宁. 吉林大学, 2017(09)
  • [7]基于交叉轮询结构的多通道铂电阻测温方法研究[D]. 付淑芳.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8]表面粗糙度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潘晓彬. 浙江大学, 2011(07)
  • [9]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 孙玉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在线智能测控仪[J]. 臧新群,臧新村. 测控技术, 1993(04)

标签:;  ;  ;  ;  ;  

智能测控仪表中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