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为我解释了困难

《大学化学》为我解释了困难

一、《大学化学》为我解难释疑(论文文献综述)

付云霄[1](2021)在《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文中提出

陈旸,乔宁,闫莉[2](2021)在《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基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体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设计,以聚合方法的分类为主线,将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与板块联系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验证性教学法相结合,并通过实验平台的搭建,理论联系实际,夯实学生学习效果,典型实验设计已通过实验验证,并撰写了论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分析和阐明了该教学模式在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其它课程当中的应用性。

黄梅[3](2020)在《生物炭源溶解性有机质结构特性以及与重金属结合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生物炭因其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和独特的表面化学特性而被推荐作为土壤修复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然而,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生物炭环境应用过程中溶出的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具有高反应活性和显着流动性,对重金属迁移性影响显着,与生物炭环境行为明显不同,从而可能使生物炭在环境中的重金属封存优势被高估。因此,全面了解生物炭源溶解性有机质的结构特性及其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是深入认识和合理评估生物炭环境效应和风险的关键。但是,生物炭源DOM组成特性的极度多样性、复杂性和异质性却阻碍了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本文以生物炭释放的DOM为研究对象,基于光谱滴定、室内培养等试验手段,结合显微观测、光谱学、质谱学和同步辐射等检测技术,辅以平行因子分析、络合模型、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差示吸收光谱分析和高斯拟合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生物炭释放的DOM的结构特性和分子组成变化与热解温度、体系p H、微生物作用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不同重金属和生物炭源DOM自身特性改变对生物炭源DOM与重金属结合过程的影响机制,最后深入分析了生物炭源DOM与重金属结合的微观结构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热解温度(300、400、500℃)影响下生物炭源DOM的表观形貌、结构特性和分子组成变化规律的解析。对比分析小麦与玉米秸秆生物炭源DOM的特征发现,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形貌特征、矿物组成、有机结构和分子组成对热解温度的响应特征具有相似性。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生物炭源DOM的DOC浓度显着性降低(p<0.05),每增加100℃,DOC浓度约降低2 g kg-1。通过扫描电镜表征生物炭源DOM发现,在低热解温度条件下,生物炭源DOM的表面由光滑的不规则结构聚合在一起,但是随热解温度的增加,生物炭源DOM表面的光滑度降低且聚合结构模糊化,表面矿物质增多。生物炭源DOM表面的矿物质以钾盐为主,同时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矿物质深绿辉石的含量增加。另外,通过固体核磁共振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生物炭源DOM的有机结构组成分析发现,生物炭源DOM的分子组成以碳氢氧类化合物为主,热解温度的增加,促进生物炭释放大量的缩合芳香性以及含氧官能团进入溶解相,同时降低了生物炭源DOM中木质素的含量。(2)生物炭源DOM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类型和分子构型构象对p H-热解温度双因素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根据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在不同的热解温度条件下,生物炭源DOM的3种荧光组分对p H的响应特征具有相似性,但是,不同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随p H变化的变化趋势不同,类腐殖酸组分C1的荧光强度在所研究的p H范围内(3.0–10.0)整体呈上升趋势;类腐殖酸组分C2的荧光强度在p H 4.0出现峰值,且在p H 9.0–10.0范围呈上升趋势;类蛋白质组分C3荧光强度的变化趋势与组分C2相反。受热解温度的影响,生物炭源DOM的差示吸收光谱沿观测波长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具有的特征峰的峰位和数量不同。随着p H的变化,生物炭源DOM的差示吸收光谱的特征峰峰位不变,但是峰强和峰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高斯拟合,差示吸收光谱的特征峰与酚羟基和羧基、发色团之间的内反应以及分子构型构象的变化有关,说明这些作用在生物炭源DOM对p H响应过程中的重要性。(3)生物炭源DOM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及其与不同重金属结合差异性探究。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以及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发现生物炭源DOM自身含有丰富的高碳化、高芳香性以及高分子量组分,并在微生物作用过程中得到增强,这可能有助于提高生物炭源DOM的环境稳定性以及与重金属的结合能力。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发现,Cd(II)优先与生物炭源DOM的蛋白质类和富里酸类组分结合,而蛋白质类和腐殖酸类组分对Cu(II)具有更强的亲和力。此外,酚基和羧基优先参与Cd(II)与生物炭源DOM的结合过程,而多糖对Cu(II)干扰的响应最快。这些结果清楚地证明了生物炭源DOM中单个荧光组分和有机官能团在特定重金属结合行为中的差异性,有助于提高对生物炭在多金属污染土壤系统中应用潜力的认识。(4)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释放的DOM中特定组分与重金属结合的能力和顺序探讨。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炭释放的DOM中荧光组分的荧光分布规律以及对重金属的响应特征具有相似性。腐殖酸类组分荧光强度的相对分布增加而蛋白质类的相对分布降低,此外,热解温度每增加100℃,生物炭源DOM的荧光组分与Cu(II)的结合稳定常数log KM约增加1个数量级。通过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分析发现,生物炭源DOM中重金属结合位点具有多相性分布特征且结合顺序高度复杂。Cu(II)与生物炭源DOM的结合过程均有非荧光组分多糖基的参与,且具有优先性;酰胺基只参与300℃和400℃热解生物炭释放的DOM与Cu(II)的相互作用过程,因为500℃热解生物炭只含有微量的蛋白质;酚羟基只参与500℃热解生物炭释放的DOM与Cu(II)的结合作用,并对Cu(II)浓度增加的响应最快。以上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估生物炭在污染环境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了新的视角。(5)生物炭源DOM与Cu(II)结合的微观结构机制的深入探索。研究发现,Cu(II)滴定生物炭源DOM的差示吸收光谱只在250 nm附近出现明显的特征峰,而在300 nm以上波长范围内变化不明显,表明羧基发色团的参与是Cu(II)与生物炭源DOM的主要结合作用,而分子间的内反应以及分子结构的作用较小。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进一步分析发现,Cu(II)与生物炭源DOM以Cu-O-C结构形成内圈络合物,并且Cu(II)主要是与生物炭源DOM的两个相邻的羧基双齿配位形成七元环状内圈络合物。综上所述,本文发现生物炭源DOM的组成结构特性高度依赖于生物炭制备的温度、体系p H以及微生物的作用,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但存在一定的规律可寻。此外,本文明确了生物炭源DOM与重金属结合的金属特异性、热解温度影响机制以及微观结构机制,构建了热解温度、生物炭源DOM特性以及生物炭源DOM-重金属结合作用三者之间的构效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生物炭施用过程中溶出的DOM的环境化学行为以及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并为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应用风险的合理评估提供理论性依据。

念敏慧[4](2020)在《高中化学和生物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科间交叉融合顺应新时代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大势所趋。化学和生物学科间存在较多的交叉内容,但有关交叉内容的教学仍存在割裂学科间联系等问题,导致学生未能很好地融合两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受阻,对交叉内容存在学习困难。本研究旨在为交叉内容的教学研究和具体课堂实施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中学跨学科教学本土化研究进程。本研究以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基准,比较化学和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和核心素养,梳理两科课程标准中存在的交叉部分;同时选取化学和生物学科的2007版和2019版人教版教材,对比分析两科教材内容并梳理教材中的交叉内容和方式。此外,结合教师访谈开展《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设计,并以此为例探索基于日常课堂的化学和生物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以《“变色”的苹果》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化学和生物相融合的校本课程设计。综合以上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交叉知识教学效果提出如下教学建议:增强教师跨学科素养;重视学科交叉内容的研究,构建高效的跨学科教学课堂;重视交叉内容学习的评价设计。

凌广丽[5](2019)在《初中“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现状需要得到改变,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此背景下,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理念和转变教学模式。而我国在教学模式的研究相比于国外较晚,目前更多的是将国外教学模式理论进行引进,结合中国教育的特色,进行稍微的调整,这就更加突出了我国在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超市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初步构建了“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践流程包括四个阶段:确认目标,挑选问题,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归纳总结。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超市式”教学模式在生物课程中的实施现状,为初步构建的“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最后以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营养作为实验教学内容,研究“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能否有效的提高学生生物学成绩和生物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运用“超市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生物教师较少,初中学生和初中教师对“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持积极态度。教学实验研究表明,“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对初中学生的成绩提升效果并不显着,稍有提高。通过对不同性别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超市式”教学模式较适合于女生和父母学历均在本科以上或本科以下的学生。通过对教学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兴趣量表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教学实验后,初中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出现了显着性差异,“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

李夏[6](2019)在《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案也应随之变化。南京一中与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团队共同承担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实验项目“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研究”的三年研究成果推动了教师教学方案的变革,促使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发展。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化学学科核心观念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经历以及河师大附中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与实施的教学实践研究,旨在为一线化学教师或其他相关研究者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学历案教学实践模型。本研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深度学习与学历案的提出背景、研究现状,然后对两者进行阐述与界定。借鉴已有的经验,对河师大附中180名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高中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兴趣不高、动机不强、自学能力较弱、缺乏自我反思、主体意识薄弱、化学认知水平较低等问题。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理论基础,本研究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设计原则、设计策略、设计思路,并围绕着“如何确定学习主题”、“如何确定与叙写学习目标”、“如何撰写评价任务”、“如何撰写学法建议”、“如何设计学习过程”、“如何设计检测作业”、“如何设计和利用学后反思”七个设计学历案的关键技术以及学历案的评价技术进行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描述。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并从化学学科特征的角度出发,选取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学习内容进行化学学历案的教学设计。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历案案例设计完成之后,从六个参与前期调查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两个试验班级作为实施对象,结合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实施策略,并按照学历案的实施流程,进行化学学历案的教学实践。最后,针对化学学历案是否真正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等问题设计访谈提纲,分别对师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教学实践是切实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历案的功能和价值,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解决了课堂中出现的“游离学习”、“虚假学习”等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志博[7](2018)在《形貌可控CeO2基催化材料合成及其晶面效应分析》文中认为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为清洁氢能高效利用和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提供了一条具有广阔前景的路径,但氢源问题的有效解决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进程,开发与氢燃料电池应用相匹配的新型、高效制氢催化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CeO2因其独特的氧存储能力,在制氢催化剂开发应用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以氢燃料电池应用为背景,开展了CeO2基催化材料制备及其晶面效应等方面的系列研究。论文首先基于材料形貌和组成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并实验改善了 Cu/CeO2催化剂的性能(第三章);继而通过理论计算对Cu在CeO2不同晶面上的成核、生长机理和稳定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模拟分析(第四章);对暴露在水蒸气氛围以及液相水溶液介质中的不同CeO2晶面及其负载金属颗粒的结构、催化性能和热力学稳定性等进行了深入解析(第五章、第六章)。取得研究进展如下:通过向CeO2纳米棒引入第二种金属离子,同时实现了对材料形貌和组成的控制。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 Ti、Zr和Mn掺杂、主要暴露(110)和(100)晶面的CeO2纳米棒,以用作Cu基CO变换催化剂的载体。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种金属离子的引入不仅显着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化学性质,改善了活性Cu物种的分散度,而且增强了 Cu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掺杂Ti的催化剂表现出了更为优越的CO变换催化性能。进一步的密度泛函(DFT)计算结果表明,Ti原子的引入能够促进载体表面氧空位的形成和CO在负载Cu团簇上的吸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反应速率控制步骤(COOH形成)的活化能,因而具有更好的CO变换催化性能。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第二种金属离子的引入是调控CeO2载体表面化学性质,进而改善负载型Cu催化剂反应活性的有效手段。采用DFT方法对Cu在不同CeO2晶面上的成核、生长机理进行的原子尺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u在CeO2(110)和CeO2(100)表面具有较差的移动性,团聚现象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不易发生的。Cu在CeOC(111)表面上的扩散和生长均具有较低的能垒,且团簇成核在热力学上有利,因此Cu在CeO2(111)表面易发生团聚。当Cu颗粒长大后,随着Cu颗粒与CeO2载体接触界面的变化,负载颗粒将会呈现出不同的润湿现象;最终采用Wulff-Kaichew方法实现了不同负载情况Cu颗粒形貌的预测。这些结果对深入理解Cu/CeO2表面的催化现象和新Cu基催化剂的可控合成理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含水环境中(特别是浸泡在液相水溶液中)CeO2不同晶面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低水覆盖密度条件下,水分子在CeO2(111)、CeO2(110)和CeO2(100)表面表现出了不同的吸附和解离特性。当表面水覆盖密度变化时,CeO2表面与H20的相互作用也随之产生明显变化。基于DFT计算结果,采用第一性原理热力学方法对不同水覆盖密度下CeO2表面的Gibbs自由能进行估算,并据此预测了 CeO2颗粒在潮湿环境中的Wulff形貌。结果表明,水分子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降低CeO2表面的自由能,由于不同晶面羟基化程度的差异,CeO2颗粒的平衡形貌会随温度发生变化。从AIMD模拟出发,对水溶液/CeO2相界面的结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获得了质子转移路径、相界面动态结构和组成、表面物种演变等重要结果。建立了针对液/固相界面的稳定性分析方法,CeO2(110)被发现为水溶液中最稳定的晶面。CeO2不同晶面在含水环境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分析为新形貌控制合成方法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基于对水溶液/CeO2体系的研究,进一步采用DFT方法对水环境中Pt/CeO2催化材料的性质进行了探索。AIMD模拟结果显示,CeO2负载Pt13颗粒在气相和水相中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其中,在气相中Pt颗粒将会在CeO2载体表面“润湿”,失去原有的立体结构;而在水相中负载的Pt颗粒能够保持初始的立体构型;同时水溶液环境能够促进电荷从Pt颗粒转移到CeO2载体,使得水相中负载的Pt颗粒具有更强的氧化态。能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气相和水相中Pt颗粒在CeO2(110)表面上表现出了最高的稳定性。同时水蒸气处理可以将水分子引入到Pt1@CeO2催化剂表面,上述被引入的水分子能够活化催化剂表面单原子Pt附近的晶格氧,进而改变CO氧化反应路径,有效降低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能垒。水环境的存在对Pt/CeO2催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表明,CeO2基催化材料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均表现出了显着的晶面效应,且晶面调控和组成调控能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改善材料催化性能。因此,在新型制氢催化剂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晶面效应对CeO2基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

罗航[8](2016)在《“三导”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白沙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的改革便如火如茶的开展起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的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逐渐被摒弃。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自学能力等词汇不断地出现在各类教学用书中,体现在课堂实践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新型的课堂,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地探索符合新世纪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其中学案导学是推广度高,效果较好的一种。学案导学模式的成功触动了龙岩市教育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学案导学模式的学习,提出了“导学一导疑一导练”(以下简称“三导”)的教学模式,并在当地中小学大力推行。旨在希望通过改变农村中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但从提出至今,推行的效果反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和教师和模式本身都有关系。本次研究希望通过实验调查,优化“三导”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应用,以发挥出该种教学模式的最佳效果。本文主要分成五部分内容,首先阐述教学改革的意义和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内容,以及“三导”教学模式在推行时遇到的问题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三导学案组成内容和设计思路。第四部分介绍“三导”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原则和展开流程。第四部分是本次研究的实验方案与结果。第五部分针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本文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先是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学案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地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地教师对“三导”模式的看法,然后结合实际开展实验,通过学生成绩了解新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然后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比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探究“三导”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三导”教学模式的实际开展情况,分析该种新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以丰富中学教学理论内容,并有利于中学教学理论的发展,也同时为学案导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为“三导”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提供方法指导。

彭晃[9](2016)在《以生为本的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极力提倡的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如何让学生通过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来认知自身的学习情况,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提升学生元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结合评价的教育和发展功能,突出学生在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中的主体性,以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为目的,构建一个以生为本的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的评价体系。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对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确定了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并对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开展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现状调查。一方面,在湖南省长沙市6所省示范性中学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眼中的化学探究式学习及评价,分析具体的探究式学习及评价行为,透析学生对自身化学探究式学习及评价的认知以及咨询学生所期待的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模式。另一方面,对这6所学校的18位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包括了当前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实施情况、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对本研究的建议和意见等方面。第三部分,理论结合实际构建评价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结合探究式学习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评价体系量表,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赋值法对体系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描述供学生参考和选择,设计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运用该体系进行自我评价,且质性评价有留白设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期待通过该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发现优势、挖掘潜能、突破自我。第四部分,将上述评价体系应用于长沙市一所省级示范性中学九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其中实验班学生在5次化学探究式学习中使用该评价体系,笔者分别从3次纸笔测验结果,课堂观察对比报告,参与评价人员对体系的评价等方面分析评价体系效果,并进行修正和完善。综合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在促进学生认知和反思方面效果较好。

蒋瑞[10](2014)在《情境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了,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人们关注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学习国外课程改革的优势,结合各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探究可以运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策略。其中,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中心问题,三维目标的提出为能力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细化指标,在三维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大家关注到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周围世界,发展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这涉及情境理论的基本教学观点,是目前课程改革的核心话题,值得广大教师继续在教学与实践探索、总结和完善。在本论文中,笔者对化学学习能力做了一个分析,提出了基于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化学学习能力: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也不是一次教学就能解决的,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对能力的培养最有效,是论文想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人本主义情境观和建构主义情境观的观点,结合对化学高中必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整理了可用于情境创设的素材,同时探索了基于情境理论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此,论文共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从终身学习的大背景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结合笔者在中学课堂的实际观察与感受,提出了现实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的普遍认识与实际教学中能力培养方面的薄弱之间存在矛盾,论证了情境教学和情境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对化学学习能力、化学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对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教学策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情境教学理论:情境认知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观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观。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基于理论的梳理,分析了普通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和课程标准,对情境进行了归类,提取出情境素材,在理论的指导下建构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并以相应的教学案例作为支撑,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第五部分是问卷调查部分,针对笔者提出的教学策略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得出调查对象对教学策略基本持认可态度的结论,为策略的实施与落实提供了参考意义,也佐证了基于情境理论的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的可行性。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尾也是自我反思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在研究和论文书写上的一些不足,为今后的努力改进提供了线索。

二、《大学化学》为我解难释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化学》为我解难释疑(论文提纲范文)

(2)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课程改革趋势
2 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3 课程设计和改革实践
    3.1 课程设计思路
    3.2 多学科融合教学法课程改革实践
        3.2.1 多学科融合教学法的应用
        3.2.2 多学科融合教学法与板块联系性教学法的结合
        3.2.3 多学科融合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方法的结合
        3.2.4 多学科融合教学法与验证性教学法的结合
4 结语

(3)生物炭源溶解性有机质结构特性以及与重金属结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缩写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炭源DOM的结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2.2 生物炭源DOM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1.2.3 DOM的表征手段
        1.2.4 DOM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生物炭源DOM的结构特性对热解温度和pH变化的响应特征需进一步明确
        1.3.2 生物炭源DOM结构特性变化与微生物转化作用的关联性有待研究
        1.3.3 生物炭源DOM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生物炭源DOM的结构特性对热解温度的依赖性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生物炭及DOM的提取
        2.2.2 扫描电镜
        2.2.3 X-射线衍射
        2.2.4 固体核磁共振
        2.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OC浓度分析
        2.3.2 形貌特征分析
        2.3.3 晶体结构分析
        2.3.4 有机结构分析
        2.3.5 分子组成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H-热解温度影响下生物炭源DOM结构特性的变化规律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生物炭及DOM的提取
        3.2.2 光谱滴定与测定
        3.2.3 平行因子分析
        3.2.4 差示吸收光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组分的变化规律
        3.3.2 发色团的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生物炭源DOM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以及与Cd(II)和Cu(II)的结合特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生物炭制备
        4.2.2 DOM的提取与FTICR-MS测定
        4.2.3 培养试验
        4.2.4 猝灭滴定试验
        4.2.5 光谱测定
        4.2.6 平行因子分析
        4.2.7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分子组成特征
        4.3.2 微生物转化过程的光谱学分析
        4.3.3 生物炭源DOM与 Cd(II)和Cu(II)结合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热解温度对生物炭源DOM与 Cu(II)结合行为的影响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生物炭及DOM的提取
        5.2.2 猝灭滴定
        5.2.3 光谱检测
        5.2.4 PARAFAC分析和络合模型
        5.2.5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组分特征
        5.3.2 生物炭源DOM与 Cu(II)的结合能力
        5.3.3 生物炭源DOM与 Cu(II)的结合顺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炭源DOM与 Cu(II)结合的微观结构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生物炭及DOM的提取
        6.2.2 猝灭滴定
        6.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与分析
        6.2.4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差示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6.3.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4)高中化学和生物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高中化学与生物课程标准中的交叉部分分析
    第一节 化学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交叉
    第二节 化学和生物课程内容标准的交叉
    第三节 与生物学科知识相关联的情境素材
第三章 高中化学与生物教材中的交叉内容分析
    第一节 2007 版高中化学与生物教材中的交叉知识
    第二节 2019 版高中化学与生物教材中的交叉知识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高中化学与生物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基于日常课堂的交叉内容教学设计
    第二节 基于校本课程的交叉内容教学设计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增强教师跨学科素养
    第二节 重视学科交叉内容的研究,构建高效的交叉内容教学课堂
    第三节 重视交叉内容学习的评价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初中“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超市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超市与“超市式”教学
        二、“超市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及内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现代超市的经营理念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脑科学记忆方法
        四、学习金字塔理论
        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章 “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确定目标
    第二节 挑选问题
    第三节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第四节 归纳总结
第三章 “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非结构化访谈
    第二节 学生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二、学生对于“超市式”教学的态度和需求情况
        三、“超市式”生物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情况
    第三节 教师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生物教师具体情况
        二、生物教师具体教学情况
        三、初中生物教师对超市式教学的认知
        四、生物教师实施超市式教学模式情况
        五、生物教师对实施“超市式”教学模式的看法与建议
第四章 “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变量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变量
    第三节 研究手段
        一、生物知识试卷
        二、数据处理方式
        三、《初中生物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设计
    第四节 教学实验
        一、前测结果与分析
        二、教学实施
        三、后测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超市式问题的设置难度
        二、超市式的教学组织
        三、超市式教学的课堂节奏
    第六节 教学实践结果
第五章 创新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创新
    第二节 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1.3.2 高中化学学历案教学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深度学习
        2.1.2 学历案
        2.1.3 深度学习与学历案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具身认知理论
        2.2.3 化学学科核心观念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高中化学学习现状调查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目的
        3.1.3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3.2 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3.2.1 学生基本信息情况的调查分析
        3.2.2 学生对待化学学习的态度、动机调查分析
        3.2.3 学生学习化学的自学能力调查分析
        3.2.4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自我反思情况调查分析
        3.2.5 学生喜欢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调查分析
        3.2.6 学生化学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
    3.3 调查结果对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第四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设计与评价
    4.1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设计原则
        4.1.1 体现学生立场
        4.1.2 为学生“学会”提供脚手架
        4.1.3 以促进深度学习为导向
    4.2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设计策略
    4.3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设计思路
    4.4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设计技术
        4.4.1 如何确定学历案中的学习主题
        4.4.2 如何确定和叙写学习目标
        4.4.3 如何撰写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
        4.4.4 如何设计学历案中的学习过程
        4.4.5 如何在学历案中撰写学法建议
        4.4.6 如何设计学历案中的检测与作业
        4.4.7 如何撰写与利用“学后反思”
    4.5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评价技术
        4.5.1 自我评价
        4.5.2 研讨组评价
        4.5.3 专家组评价
第五章 化学学历案案例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
    5.1 化学学历案案例的设计
        5.1.1 案例的选取
        5.1.2 案例的分析
        5.1.3 案例的设计
        5.1.4 案例的评价
    5.2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学历案实施策略
    5.3 化学学历案案例的实施
        5.3.1 实施对象
        5.3.2 实施流程
        5.3.3 实施案例
    5.4 化学学历案案例的实施效果分析
        5.4.1 学生访谈结果记录与分析
        5.4.2 教师访谈结果记录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7)形貌可控CeO2基催化材料合成及其晶面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CO变换反应
        1.2.1 CO变换催化剂发展
        1.2.2 CO变换催化反应机理
    1.3 CeO_2的形貌可控制备
    1.4 CeO_2基催化材料的晶面效应
        1.4.1 CeO_2基催化材料在CO变换反应中的晶面效应
        1.4.2 CeO_2基催化材料在CO氧化反应中的晶面效应
        1.4.3 Cu/CeO_2催化剂在其他催化反应中的晶面效应
    1.5 晶面效应的理论计算研究
    1.6 论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与理论计算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 样品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2.2.1 样品表征
        2.2.2 催化性能测试
    2.3 理论计算方法
        2.3.1 密度泛函理论
        2.3.2 第一性原理热力学方法
        2.3.3 Wullf和Wulff-Kaichew原理
第三章 棒状Cu/Ce_(0.75)M_(0.25)O_2催化剂在CO变换反应中的应用
    引言
    3.1 实验部分和计算方法
        3.1.1 棒状载体的合成
        3.1.2 负载型Cu催化剂的合成
        3.1.3 DFT理论计算细节
    3.2 载体和催化剂形貌与结构表征
    3.3 催化剂表面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能表征
    3.4 催化剂CO变换催化性能测试
    3.5 DFT计算研究
    3.6 小结
第四章 CeO_2表面上Cu物种的成核、生长及其稳定性分析
    引言
    4.1 计算方法和模型
    4.2 Cu_n团簇在CeO_2表面的吸附与成核
    4.3 Cu_n团簇在CeO_2表面的移动和生长
    4.4 CeO_2负载Cu颗粒的形貌预测
    4.5 小结
第五章 CeO_2低指数面在含水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
    引言
    5.1 计算细节和模型
    5.2 CeO_2低指数面模型讨论及稳定性分析
    5.3 单个H_2O分子在CeO_2低指数面上的吸附和解离
    5.4 CeO_2低指数面在水蒸汽中的稳定性分析
    5.5 CeO_2低指数面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Pt/CeO_2催化材料在含水环境中的性能研究
    引言
    6.1 计算细节和模型
    6.2 CeO_2负载Pt_(13)颗粒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分析
        6.2.1 负载Pt_(13)颗粒的结构性质
        6.2.2 负载Pt_(13)颗粒的电子性质
        6.2.3 负载Pt_(13)颗粒的稳定性分析
    6.3 水分子对Pt_1@Ce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三导”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白沙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地教育对教学改革的需要
        1.1.2 传统教学的不足渐渐显露出来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外研究情况
    2.4 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理论
        2.4.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4.3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2.4.4 何克抗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
3 “三导”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学案编制
    3.1 “三导”教学模式的构建
    3.2 “三导”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3.3 “三导”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3.4 “三导”学案的编制
        3.4.1 新授课学案导学的编制
        3.4.2 复习课导教学案的编制
        3.4.3 实验课导学案的编制
    3.5 “三导”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4 “三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4.1 学校及背景
    4.2 实验假设
    4.3 变量的界定
    4.4 变量的控制
    4.5 数据的采集方法
    4.6 数据分析
        4.6.1 学生成绩情况分析
        4.6.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附录三: 化学学习问题调查问卷
致谢

(9)以生为本的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4.4 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以生为本
        1.5.2 探究式学习
        1.5.3 评价及探究式学习评价
2.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2.1.1 中学生眼中的化学探究式学习及评价
        2.1.2 中学生在化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学习行为与评价情况
        2.1.3 中学生对自身化学探究式学习及评价的认知
        2.1.4 中学生期望的化学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模式
    2.2 教师访谈记录与分析
        2.2.1 关于教师使用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现状的访谈
        2.2.2 关于教师进行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的问题与困难的访谈
        2.2.3 关于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访谈
    2.3 调查后问题分析与体系构建的启示
        2.3.1 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情况调查后的问题分析
        2.3.2 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启示
3.以生为本的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
    3.2 构建探究式学习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
        3.2.1 适应三维目标的要求
        3.2.2 契合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
        3.2.3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3.2.4 注重评价对象的主体性
        3.2.5 着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教育功能
        3.2.6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3.3 探究式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标准
        3.3.1 基于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
        3.3.2 基于解决化学问题与过程的评价
        3.3.3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3.3.4 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参与探索性活动水平的评价
        3.3.5 化学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气氛的和谐程度
    3.4 评价指标的确定
        3.4.1 一级指标的确定
        3.4.2 二级指标的确定
        3.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5 评价体系的量表
    3.6 评价体系使用说明
4.以生为本的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体系的应用
    4.1 应用过程及案例展示
        4.1.1 应用过程
        4.1.2 具体应用案例
    4.2 应用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2.1 成绩统计与分析
        4.2.2 探究式学习观察报告
        4.2.3 化学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对评价体系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中学生化学探究式学习情况调查(学生)
    附录 2:化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3:测验1中的探究题
    附录 4:测验2中的探究题
    附录 5:测验3中的探究题
致谢

(10)情境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思潮都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1.2 基于情境理论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1.1.3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习能力培养与情境教学的实施现状
    1.2 研究概述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
        1.2.2 研究的主要思路
        1.2.3 研究的意义
2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化学学习能力的文献综述
        2.1.1 概念界定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化学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2.2.1 概念界定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理论基础
    3.1 情境认知理论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观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观
4 情境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4.1 情境理论运用于化学教学的研究
        4.1.1 情境的分类
        4.1.2 教材中情境素材的设置分析
        4.1.3 情境教学与情景教学的联系与区别
    4.2 化学学习能力之一:化学信息处理能力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4.2.1 营造自由的阅读氛围,培养高中生的化学阅读能力
        4.2.2 利用实验情境引导观察,促进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转化
        4.2.3 注重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新旧知识整合能力
    4.3 化学学习能力之二: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4.3.1 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4.3.2 利用认知冲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4.3.3 创设完整问题型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4 化学学习能力之三: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4.4.1 重视实验,以实验为情境,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4.4.2 “还原”科学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4.3 做生活有心人,对社会真实情境开展探究
    4.5 使用情境教学时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5 中学教师对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的认可度调查
    5.1 调查问卷情况
        5.1.1 调查目标
        5.1.2 调查对象
        5.1.3 问卷的编制
    5.2 调查结果与分析
        5.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5.2.2 调查对象的教学态度情况
        5.2.3 教学策略的认可度情况
6 结论、存在问题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存在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听课记录
    附录二:调查问卷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四、《大学化学》为我解难释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D]. 付云霄.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陈旸,乔宁,闫莉. 高分子通报, 2021(02)
  • [3]生物炭源溶解性有机质结构特性以及与重金属结合机制的研究[D]. 黄梅. 湖南大学, 2020(08)
  • [4]高中化学和生物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研究[D]. 念敏慧.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初中“超市式”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D]. 凌广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与实施[D]. 李夏.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7]形貌可控CeO2基催化材料合成及其晶面效应分析[D]. 任志博.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8]“三导”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白沙中学为例[D]. 罗航.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9]以生为本的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评价设计研究[D]. 彭晃.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情境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 蒋瑞. 西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大学化学》为我解释了困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