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水彩颜料色域识别方法研究(针对日本现状)

教学用水彩颜料色域识别方法研究(针对日本现状)

一、关於对教学用水彩颜料调色域的认识方法的研究(鉴于日本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蔡烨[1](2021)在《基于认知成长的义务教育美术跨学科课程设计研究 ——以《美术》与《自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奚芬[3](2018)在《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小学水彩画教学研究 ——以长沙市东风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小学水彩画教学研究,特以东风小学为例,笔者从观察的视角如实记录东风小学水彩画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分析以曾繁峰老师为主要负责人在开展儿童水彩画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剖析儿童水彩画教学,从中总结得出些许与儿童水彩画教学相关的心得与经验。文章共有五部分,核心是对东风小学水彩画教学进行的实地考察,并作出相关思考。第一章介绍了水彩画教学的历史与发展,其中包括早期英国水彩画教学,水彩画教学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第二章分析了中国水彩画教学的现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薄弱之处加以思考。第三章阐述了针对现阶段的教学状况,芙蓉区东风小学进行水彩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东风小学儿童水彩画的分阶段教学的具体案例,表明水彩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影响力及其重要作用。第五章是对东风小学校本课程水彩画教学开发及实施的调研进行思考,得到相关启发,为开展有益于儿童成长发展的水彩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马珂[4](2018)在《中学美术设计课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创新品质与能力变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国实行了新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教育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201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新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术学科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显着的作用。在中学美术课程中,设计课程的内容涵盖领域广泛,教育方针与教学理念独特,使得对学生创新品质与潜能的激发具有极大的优势。该课程经过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的多年实践与探索,课程规划与教学目标已被大多数教师熟识,但在教学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还有待教师的进一步探究与完善。本论文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从中学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以及未来教学发展的展望与建构进行深入地探索,旨在为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本论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教学现状与文献进行系统地分析,明确相关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试图解读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与美术课程标准,分析设计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在动力,为论文提供研究依据;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论文的研究主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记录、数据统计等措施对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设计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四个方面对教学现状提出改进方法,并列举设计课程的两个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最后从教学评价机制、教师自身综合能力、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学活动形式等四个方面对设计课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出进一步的构建与探索。第四部分为结论,在前述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上,对论文的整体结构与调查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地总结,并分析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希望论文的研究可以为美术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吴嘉祺[5](2017)在《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这三十八年间,上海这座城市中所进行的早期艺术设计教育。通过对在近代工商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专业的美术学校、工业学校、私人机构、工商企业内部等机构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完整的研究。最后希望能找出民国时期上海的艺术设计教育是如何发生及形成的?在从初等至高等教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各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和关系?以及讨论研究不同层次的设计教育模式之间各自的特点。第一章绪论部分一方面通过对民国时期一些教育形式名称的阐述,明确了它们与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的论述扫清了概念上的障碍。另一方面主要是对当前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评述,归纳出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第一是对于专业艺术院校中所开设的图案、工艺等与设计相关的教育的研究;第二是对一些社会团体、私人画室及工商企业机构内部等对设计人员培养的研究;第三则是对那些在上海设计教育中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的教育家的研究。并且指出了当前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哪些不足,也是我在后面的论文中要着重解决的。第二章主要是概述了我国近代设计教育的一个发端。从清末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开始发展,并且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教育开始取代传统的封建教育体系。并且随着西洋美术的传入中国,与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之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从而导致了我国美术教育从教学功能到教学形式再到教学方法的全面蜕变。第三章主要详细分析了普通教育阶段图画手工课程中的设计教育内容。从清末的图画课中的“几何画”和“用器画”开始,到民国时期的图案教育,中小学阶段的设计教育内容比重一再增加。这种变革中的教学标准,体现了我国普通教育中的图画手工课程包括设计教育,正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小学中设计教学的不断演进,跟工商企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以及跟社会整体设计教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是关于高等艺术院校中所开展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论述。首先是对图案学科建立过程的详细分析,明确了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其次从国家对于实用人才需求的导向,社会上对于艺术设计功能的认识,以及学校创办者整体办学思路三方面分析了高校中图案学科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宗旨和课程设置;最后是对于高校中教师队伍的结构的研究以及这些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五章是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一些美术机构、工商企业以及大量的业余教育机构中艺术设计教育的分析,明确了这样的教学形式带来的好处是学习的自由度较大、细化的课程,可以按需选择、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大众化教育。但也明显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弊端。

张垒[6](2017)在《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民国时期颁布和修订的数次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水彩画成为我国普通中小学校调剂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必要内容,并最终发展成为高级中学法定必修课程。在中高等职业、师范、专门院校以及大学相关科系内,水彩画从"工艺科"的工具课程,发展成为油画、图案画、雕塑等画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各级学校水彩画教材建设日益成熟,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果颇为丰富。此外,水彩画社会教育作为水彩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面授式或函授式水彩画业余教育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拟以此为职业的失学民众进行短期速成式的教育,内容偏重应用美术。同时以作品展览或者报刊发表的形式使水彩画作品直观的面向艺术家群体以及普通社会民众,一方面促进画家之间的交流,相互感化;另一方面供普通民众自由欣赏,无形中得到美的熏陶,收到美育上的实效,使社会艺术空气更加浓厚。民国时期水彩画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代水彩画教育和水彩画创作的发展都有着指导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结合艺术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研究方法,考察水彩画教学文化历史形态和水彩画教育者的艺术实践与教学实施,分析水彩画教育发展内在文化结构系统。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向现代美术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水彩画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成果、社会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刘洁[7](2016)在《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研究》文中指出绘画日记以绘画为手段,以日记为纽带,将美术创作与实际生活链接起来。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升其绘画表现能力,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创作热情和艺术修养。本文通过分析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索绘画日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分段实施的具体方法与内容,最后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分析绘画日记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对“绘画日记”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归纳,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意义的分析,提出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根据相关理论,分析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及教学策略。第四部分:通过美术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学生发展特点及教学案例的分析,探索绘画日记在小学各学段实施的具体方法和内容。第五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卫娜[8](2015)在《规则与游戏—色彩基础的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色彩不仅只是呈现出一件物体的外表,它还赋予了物体以表情,使人能够获得真实外表背后蕴含的秘密。作为一种表现语言,色彩也赋予物体情感。在色彩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感应力、正确的分析整理能力以及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多样的美学概念。如此而来,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就随之提高,色彩教学则更为重要。在设计基础课程的色彩教学中,除需要重视这些色彩特性以外,还必须结合专业的要求,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的选择。这篇论文从设计类色彩基础教学的形成、演化开始论述,研究探讨中国设计类色彩基础教学的发展,并结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色彩基础教学课程探索研究,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了色彩基础的教学方法。先通过论述进行历史性的回顾和总结,再通过列举设计学院教学中色彩的训练方式及课题分析,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廖东园[9](2015)在《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小学色彩教学探究》文中指出当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各个行业需要的创意人才越来越多,如何培养创意人才成为各国共同探讨的话题,而培养创意人才就需要培养个人的创造能力。儿童时期是创造能力和审美素养发展的“奠基”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优质学习经验所形成的创造力素养都将会对其以后各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多项研究证明,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有创意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尽管我国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色彩教学中多数教师注重对学生色彩“概念”知识及色彩技能的培养,并不够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不重视在教学中贯穿色彩心理学的知识,导致学生的色彩学习内涵空洞,学生的创造力停滞不前。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在不同的情境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和表现方法会产生多种意义。那么,如何通过色彩教学,在提高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就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对小学色彩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将对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和小学色彩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其次,笔者将开发三个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的色彩单元课程并进行教学实施。最后,笔者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蒋聘煌[10](2010)在《浅谈当代多元化语境下的水彩画教学》文中指出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来,中国的水彩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繁荣发展,并呈现出百花竞艳的多元化面貌。而我国高校水彩画教学却未能与水彩画同步繁荣,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高校水彩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较落后,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过程僵化,因倾向重“技”轻“艺”导致创造性因素培养缺失,教学评价模式传统、单一等。为了改善高校水彩画教学相对滞后的局面,适应当今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必须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开拓进取,带领和指导学生大胆进行水彩画的探索与创新,才能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水彩人才。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概况,以及当今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高校水彩教育培养目标、高校学生水彩学习现状、高校水彩教学特点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水彩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水彩教学创新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水彩画本身具有创新的优越性;人文地理因素给水彩画提供创新的素材与方向;水彩画技理语言的丰富性给创新无限的想象空间;多元化语境下的当代水彩画要求其教学必须具有创新性四个方面加以了阐释。第四部分为核心章节,重点论述了当代多元化语境下的水彩画教学重在创新,认为创新的重中之重首先是观念创新;其次是在继承中创新,即在传统中挖掘创新形式;然后是在创新中继承,即工具材料、技法技巧的探索与创新;而创新的目的最终是创新与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和谐发展。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对中国水彩及其教学提出展望。

二、关於对教学用水彩颜料调色域的认识方法的研究(鉴于日本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於对教学用水彩颜料调色域的认识方法的研究(鉴于日本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小学水彩画教学研究 ——以长沙市东风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水彩画教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水彩画教学
    第二节 水彩画教学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水彩画教学的现状
    第一节 欣欣向荣的整体面貌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局部的萎缩与“边缘化”危机
第三章 水彩画校本课程在东风小学的开发与实施
    第一节 东风小学水彩画校本课程开发的缘起
    第二节 东风小学水彩画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学校专业师资的匮乏
        二、美术课程设置的单一
        三、水彩画自身存在的局限
        四、开发过程记录
    第三节 东风小学水彩画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与经验推广
第四章 东风小学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东风小学水彩画校本课程的整体设计
    第二节 案例分析之一——“熟悉的肖像”
    第三节 案例分析之二——“美就在身边”
    第四节 案例分析之三——“窗前明媚”
第五章 东风小学水彩画校本课程的启发与思考
    第一节 水彩画教学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个性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
    第二节 水彩画教学始终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
    第三节 水彩画教学中的“校内教学”、“校外教学”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第四节 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既要“由上至下”,亦要“由下至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学美术设计课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3.2 国外研究现状
    4. 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设计课程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探索
    1.1 设计课程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1.1.1 多元智能理论
        1.1.2 建构主义理论
        1.1.3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1.2 创新思维能力的范畴界定
        1.2.1 创新思维能力的内涵
        1.2.2 创新思维能力的特征与表现
第二章 设计课程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
    2.1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与价值取向
    2.2 美术课程标准与课程分析
        2.2.1 课程理念
        2.2.2 课程目标
        2.2.3 课程价值
    2.3 设计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在动力
        2.3.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3.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3.3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章 设计课程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3.1 设计课程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3 调查结果分析与启示
    3.2 设计课程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
        3.2.1 完善教学方法
        3.2.2 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3.2.3 丰富课程内容
        3.2.4 充分利用辅助教学手段
    3.3 中学美术设计课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分析
        3.3.1 《点与线的魅力》
        3.3.2 《肌理与应用》
第四章 设计课程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未来构建与再探索
    4.1 建立多视角的教学评价机制
    4.2 开发研究校本教材,让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4.3 不断提升美术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4 开展丰富的美术体验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一些概念的说明
        一、研究的意义
        二、与艺术设计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专业艺术院校中设计教育的研究
        二、对于业余设计教育机构的研究
        三、设计教育家的研究
        四、相关的研究方法
        五、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海近代设计教育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上海近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一、上海城市经济的近代化
        二、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
        三、资产阶级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中西美术教育之间的激烈碰撞
        一、西式美术教育的传入及设计教育的滥觞
        二、美术留(游)学生与上海近代设计教育
    第三节 美术教育的全面蜕变
        一、教学功能: 从单一技能传授到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形式: 从师徒制到学校教育
        三、教学方法: 从程式化到“写生便化”
    小结
第三章 普通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图画手工课程标准的演进
        一、清末癸卯学制余绪下的早期课程标准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的图画手工课程标准
    第二节 中小学图画手工课程中有关设计教学的探索
        一、图案教育方法的探索
        二、手工教学方法的探索
    第三节 中小学美术设计教师的培养
        一、师范教育标准的确立
        二、上海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设计教育
    小结
第四章 培养全面型设计人才的艺术院校
    第一节 艺术院校中图案学科的建立与调整
        一、图案教育的兴起
        二、图案学科的初步建立
        三、图案学科的调整与完善
    第二节 图案学科的教学宗旨与课程设置
        一、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宗旨
        二、日趋完善的课程设置与不断优化的课程结构
    第三节 教师队伍与有关图案教学的研究
        一、上海艺术院校中设计教师的构成
        二、图案教学的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业余设计培训
    第一节 美术社团及企业中的设计教育
        一、上海最早的职工业余补习学校——白鹅绘画补习学校
        二、商务印书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遍地开花的业余设计教育
        一、大众化的职业补习学校
        二、形式多样的业余培训机构
    小结
结语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反思
    一、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贡献
    二、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三、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年表(1912-1949)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第二节 相关领域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结构
第二章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课程的建立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水彩画教学的发展与教学目标
        二、壬戌学制下水彩画课程的最终确立与教学目标
    第二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教学实践
        一、水彩画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二、水彩画教育师资
        三、水彩画教材建设
        四、水彩画教学成果
第三章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课程的设立
        一、学制变更背景下的水彩画课程的发展
        二、水彩画课程的教学目的
    第二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学实践
        一、水彩画教育内容与教材建设
        二、水彩画教育的典型教学模式
    第三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学成果与社会影响
        一、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二、水彩画文化的延伸
        三、商业水彩画的繁荣
第四章 民国时期水彩画社会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彩画的社会业余教育
        一、私立画馆、画室水彩画业余教育
        二、美术院校校外水彩画业余教育
        三、美术团体水彩画业余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水彩画的社会普及教育
        一、综合性美术展览会中之水彩画
        二、独立水彩画展的举办
        三、公开发行报刊杂志中的水彩画
第五章 结论:关于民国时期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再思考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发展
        一、建国前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水彩画教育发展现状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与展望
        一、民国时期水彩画的传承与影响
        二、当代水彩画发展的振兴与展望
    小结
当代参考文献
民国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公开发表的水彩画作品
作者简历以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可行性
    1.1 绘画日记的特点
        1.1.1 审美性
        1.1.2 记忆性
        1.1.3 趣味性
    1.2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1.2.1 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1.2.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力
        1.2.3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1.2.4 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
    1.3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第二章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2.1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
        2.1.1 美术学科本体教学目标适应性原则
        2.1.2 适应学生认知与发展原则
        2.1.3 实践探究性原则
    2.2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2.2.1 教学目标的设计
        2.2.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开发
        2.2.3 教学情境的创设
        2.2.4 教学过程的优化
第三章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施探究
    3.1 绘画日记引入一、二年级美术教学的实施探究
        3.1.1 学生特征分析
        3.1.2 引入方法及内容
        3.1.3 案例设计与分析
    3.2 绘画日记引入三、四年级美术教学的实施探究
        3.2.1 学生特征分析
        3.2.2 引入方法及内容
        3.2.3 案例设计与分析
    3.3 绘画日记引入五、六年级美术教学的实施探究
        3.3.1 学生特征分析
        3.3.2 引入方法及内容
        3.3.3 案例设计与分析
第四章 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评价及启示
    4.1 学生反馈情况
        4.1.1 问卷设计
        4.1.2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4.2 绘画日记教学的实施建议
        4.2.1 有切合实际的创作效果要求
        4.2.2 教师角色的转换
        4.2.3 丰富画评活动
        4.2.4 家长的支持与鼓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规则与游戏—色彩基础的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缘起:现代色彩基础教学的形成
    第一节:从色散试验到点彩派
        1、牛顿的三棱镜与色散试验
        2、谢弗勒尔与印象派绘画的光色表现
        3、色立体的产生与价值
    第二节:包豪斯的色彩基础教学
        1、包豪斯基础课程的基本特征与内容
        2、伊顿的色彩教学及《色彩艺术》
        3、阿尔伯斯的色彩教学
        4、克利及康定斯基的色彩教学
第二章 发展:色彩基础教学的演化
    第一节:色彩基础教学在欧洲的发展
        1、乌尔姆学院的色彩教学
        2、欧洲院校的多元发展
    第二节:色彩基础教学在美国的发展
        1、现代主义艺术及元素解构的教学方式
        2、色彩基础教学的训练课题
    第三节:色彩基础教学在日本的发展
        1、日本设计基础教学的一般特征
        2、色彩构成教学体系及训练课题
        3、朝仓直巳的《色彩构成》
第三章 借鉴:中国色彩基础教学的发展
    第一节:图案色彩与写生训练
        1、图案教学体系的模式与引导
        2、绘画写生:从水彩画到水粉
    第二节:色彩构成的引进与普遍化参照
        1、教学改革与三大构成的引进
        2、色彩构成的主要训练课题
        3、色彩构成的局限与弊端
    第三节:色彩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验
        1、马克本的“九宫格练习”
        2、宋建明的“自然彩的多层次构成”
        3、多样的局限改革与新课题
第四章 实验:南京艺术学院的色彩基础教学探索
    第一节:色彩写生与色彩构成的合并
        1、归纳练习
        2、变调练习
        3、数列化练习
    第二节:色彩形式的表现方式
        1、超写实色彩描绘技法
        2、纯粹抽象的色彩体验表现
        3、计算机语言在色彩表现中的运用
    第三节:多样的色彩表现方式
        1、音乐的色彩化表达
        2、材料与现成物的综合表现
        3、多样设计中的色彩形式语言
结语
感谢
参考文献

(9)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小学色彩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一、研究的动机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方法与特色
    五、论文架构图
第一章 小学色彩教学的相关文献研究
    第一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创造力与创意的概念
        二、小学色彩教学的定义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色彩心理学相关理论
        二、教育学相关理论
        三、有关创造力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我国小学色彩教学现状的文献综述
        一、《中国美术教育》等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析
        二、其他期刊中相关研究内容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小学生色彩学习的特点
    第一节 小学生色彩学习的特点
        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小学生美术学习特征及需求
        四、小学生色彩学习特征及需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日小学色彩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我国小学色彩教学的现状
        一、我国小学色彩教学的目标
        二、我国小学色彩教学的内容
        三、我国小学色彩教学的方法
        四、我国小学色彩教学的评价
    第二节 日本小学色彩教学的现状
        一、日本小学色彩教学的目标
        二、日本小学色彩教学的内容
        三、日本小学色彩教学的方法
        四、日本小学色彩教学的评价
    第三节 中日小学色彩教学的比较
        一、比较与分析
        二、启发与借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色彩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培养小学生创意能力的色彩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法
        一、以培养小学生创意能力为重点的色彩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法
        二、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色彩课程开发
    第二节 小学创意色彩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
        一、“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色彩课程开发及实施之一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设计及实施之二
        三、“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
        四、学习成果反馈
    本章小结
结章 小学色彩教学的展望
    一、本研究的结论及成效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后记

(10)浅谈当代多元化语境下的水彩画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及现状
    第一节 中国水彩画及其教学的发展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现状
第二章 我国高校水彩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校水彩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第二节 高校学生水彩学习现状分析
        一、狭隘认知,弃学水彩
        二、简单模仿,缺乏创新
        三、本末倒置,片面求新
    第三节 高校水彩教学特点分析
        一、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分析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缺失
第三章 水彩教学创新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第一节 水彩画与其它画种比较,具有创新的优越性
        一、水彩画的自身特点
        二、水彩画特殊的生存现状
    第二节 人文地理因素给水彩画提供了创新的素材与方向
    第三节 水彩画技法和肌理语言的丰富性给创新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四节 多元化语境下的当代水彩画要求其教学必须具有创新性
第四章 当代多元化语境下的水彩画教学重在创新
    第一节 创新的重中之重——观念创新
        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更新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与完善
    第二节 继承中创新——在传统中发掘创新形式
        一、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发展
        二、对中国画的借鉴及民族性的加强
        三、对其他画种的有效吸纳
    第三节 创新中继承——工具材料、技法技巧的探索与创新
    第四节 创新的目的——创新与水彩画本体语言和谐共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关於对教学用水彩颜料调色域的认识方法的研究(鉴于日本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认知成长的义务教育美术跨学科课程设计研究 ——以《美术》与《自然》为例[D]. 蔡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小学水彩画教学研究 ——以长沙市东风小学为例[D]. 奚芬.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学美术设计课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D]. 马珂.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5]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吴嘉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D]. 张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绘画日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研究[D]. 刘洁.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4)
  • [8]规则与游戏—色彩基础的教学方法研究[D]. 卫娜.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5)
  • [9]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小学色彩教学探究[D]. 廖东园.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10]浅谈当代多元化语境下的水彩画教学[D]. 蒋聘煌.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教学用水彩颜料色域识别方法研究(针对日本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