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

郑州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

一、郑州地区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郑厚旌,樊云峰,刘军[1](1994)在《郑州地区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文中认为郑州地区9个鸭场鸭群中有7个鸭场为EOS-76HI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6~100%.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鸭群对感染无明显差异.被感染EDS-76病毒鸭群虽无可见临床症候,对产蛋率也无明显影响,但有一定流行病学意义.试验证明,使用EDS-76HI母原抗体4.8Log2以下的鸭胚,用HA5×212的种毒接种,对其病毒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可用于制造EDS-76灭活疫苗.但鸭胚母原抗体超过4.8Log2以上,每增加1个滴度,所培养的病毒HA价下降5×21.7.不宜作为制苗鸭胚.鸭群EDS-76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被检的血清和卵黄抗体平均效价基本相同,可用卵黄代替血清作为血清学检查的被检材料.

邹永新,凌育燊,郭予强[2](2002)在《我国鸭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概况》文中指出

程安春,汪铭书,陈孝跃,钟妮娜,廖德惠[3](1997)在《四川省家禽及鸟类减蛋综合征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采集四川省农村散养的鸡、鸭、鹅、鹌鹑、鸽和野外麻雀的血液,分离血清,应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感染情况。阳性率为:鸡3.01%(13/432),鸭44.86%(436/972),鹅28.81%(119/413),鹌鹑3.57%(27/756),鸽18.75%(18/96),麻雀30.56%(11/36);另外在1985年疫病普查时采集并保存的鸭、鹅血清中也查到了DES-7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鸭43.30%(42/97),鹅26.40%(29/110)。

程安春,汪铭书,钟妮娜,陈孝跃,赖为民[4](1996)在《鸭腺病毒感染的研究——病毒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文中研究表明一樱桃谷鸭父母代种鸭群产蛋率由79.89%降到15.14%,减蛋综合征(EDS-76)血清抗体阳性率100%(滴度28~12)。由鸭群的血液白细胞及卵巢中分离到两株病毒(SCWJ-1和SCWJ-2株),该病毒能够凝集鸡、鸭、鹅、鸽等动物的红细胞,这种凝集能力能够被EDS-76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鉴定为鸭腺病毒。感染鸭的输卵管及卵巢经组织学切片观察,在卵巢的组织切片中滤泡数量减少,且只看到初级及次级卵母细胞等未成熟卵泡而不见成熟卵泡,未成熟的卵泡常见退化与吸收现象;在输卵管的组织切片中可见到上皮细胞肿胀、破裂、崩解与脱落,结缔组织轻度水肿及淋巴细胞、异嗜细胞浸润,固有膜中还可见多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聚集灶分布于上皮下及血管周围,在管腔内有多量脱落崩解的上皮、炎性细胞及蛋白液体聚集。

张伟[5](2015)在《1999年~2013年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和血凝素抗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9N2亚型禽流感属低致病性禽流感,是危害商品肉鸡、高产蛋鸡和种鸡的一种重要疫病,也是目前鸡群中流行范围最广、危害较大的疫病之一。自1992年在我国首次发生以来,至今已成为养鸡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本研究通过对H9N2流行株的致病性、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中和实验、疫苗免疫保护试验等评价了山东省H9N2流行株的抗原性变化;从全基因组角度解析了山东省近年来H9N2流行毒的基因重排特点,重点研究了1999年~2013年间H9N2血凝素蛋白(HA)的遗传变异规律。此外,探讨了基因变异对病毒抗原性的影响,研究了二者的变异相关性。1.H9N2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测定在山东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了35株H9N2业型(其中2010年前分离鉴定19株,2010-2013年分离鉴定16株),排除了外源病毒感染,利用终浓度稀释法进行了病毒纯化和生物学毒力测定,其中2010年以后分离的毒株的EID50/0.1ml在107.83~109.20之间,IVPI结果为0~0.17,与本实验室在1999年~2010年分离的毒株H9N2进行了生物学比较,毒力有所增强,应警惕H9N2毒力增强的趋势。2.H9N2病毒全基因组分析对HA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分离鉴定的35株H9N2流行株均属于欧业谱系,其中有BJ94-1ike(1996~2005,3株)、Y280-1ike(1999-2009,4株):S2-1ike(2010-2013,28株),这表明S2-1ike业群为近年来山东地区H9N2主要的流行株。其中对2010年以后的16株流行毒之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5%-100%、96.1%-100%,但与经典疫苗SD-1996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已降至90.0%-92.5%、91.8%~95.0%。蛋白裂解位点分析表明:1994年~2010年的H9N2流行毒株,其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多为PARSSRGL,而2010年以后的毒株则多数为PSRSSRGL,仍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序列特征,这与生物学毒力检测指标一致。选取CK/SD/S2/05等8个不同年代的流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均属于欧业谱系,相比HA和NA基因,除NS基因较为保守外,其它6个编码蛋白的遗传演化表现为多样性。CK/SD/DY/2009.CK/SD/SIX/2010.CK/SD/YT07/2010、CK/SD/HKY1/2013的PB2和M基因均来源于G1-like,CK/SD/BD/2008的PB2基因来源于F98-1ike,M基因来源于G1-like;而早期的分离毒株及参考株均来源于BJ94-1ike或F98-1ike。2005年之前的毒株属BJ94-like基因型,而2008年以后的毒株PB1、PA、NP基因属于F98-like,NA、NS基因属于BJ94-1ike,M基因属于G1-like,而在PB2.HA基因上出现F98-like.G1-like和BJ94-like.S2-like的变化。这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排现象,产生了多种基因型的H9N2病毒。3.H9N2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分析综合HA基因分型结果,筛选不同遗传进化分支上的代表性病毒(8株),分别进行HI交叉抑制。结果发现,同源病毒对其本身血凝抑制效价较高,而不同时期的H9N2毒株之问,其HI交叉相对较低。表明我国H9N2流行病毒之间已在抗原性上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统计学分析表明,H9N2亚型AIVHI相关指数与其HA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Y=-3.53X+2.4487,R=0.6398。说明H9N2亚型AIV的HI抗原性主要与HA丛因的遗传变异相关。进一步利用鸡胚中和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4.疫苗免疫攻毒评价疫苗攻毒保护试验表明:利用流行株制备的疫苗与经典疫苗相比,其攻毒后的临床症状、病毒分离率及排毒量均显着降低,SD/96疫苗株对于YZ/00、JN/05这2个不同流行毒株对攻毒的保护率为80%,而对于流行株LC02/13的保护率只有40%;LC02/13灭活疫苗对于这4个流行株攻毒后的保护率为100%,进而证实利用新流行株制备的疫苗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本论文对近年来山东鸡群中H9N2亚型禽流感的遗传演化与抗原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同时进行了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探讨,研究结果为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兹钧,胡木枝,金由辛[6](1996)在《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核酸的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对EDS一DNA重组质粒pTEZ.P3和pTEZ.P28的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设计了两对引物,它们均能从EDS一DNA上扩增出一个特异片段,其长度分别为238bp和209bp。经比较,PCR比血球凝集试验至少灵敏200倍,比核酸杂交试验灵敏千万倍;对100份自然发病鸡的肛拭子、血液和软壳蛋等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PCR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核酸杂交试验,并用病毒分离方法证实了PCR对野外病料的检出结果是可信的,对常规的PCR条件还作了改进,使试剂的用量减少了10倍以上,并简化了一些烦琐操作。

陈少渠[7](2006)在《AIV(H9N2)NS1蛋白单抗的研制及单抗介导ELISA对AIV(H9N2)HA抗原表位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非结构蛋白(NS1)可作为一种区分野毒感染和灭活疫苗免疫鸡群的鉴别诊断标记,但不能区分AIV亚型,具有A型流感特异性。本文利用本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实验室已构建的含有H9N2亚型AIV NS1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阳性菌,在37℃条件下,用终浓度1mmol/L的IPTG诱导表达5h,经15%的SDS-PAGE分析,表明NS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用HisTrap HP Kit进行复性和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生物活性较好的NS1蛋白。以此NS1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ELISA筛选,建立了2株抗H9N2亚型AIV NS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简称单抗)杂交瘤细胞株689和6C2,其分泌单抗抗能力稳定。将2株杂交瘤细胞株分别注射小鼠收获的腹水单抗效价分别为100×212和100×210。制备的单抗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特异性,只与AIVNS1蛋白反应,而与H5N2亚型AIV、H9N2亚型AIV、NDV、IBV、IBDV、ILTV、EDS76V均不发生反应。NS1蛋白单抗的成功研制为利用该单抗开发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鉴别野毒感染禽群和疫苗免疫禽群的方法及进一步研制诊断试纸条或组装成试剂盒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研究NS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AI的早期诊断、适时监控和净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H9亚型AI仍是我国的流行主型,由于AIV抗原性和致病力的易变异性及不同血清型毒株间缺乏交叉保护性,加大了AI防制的难度。本试验将本实验室已建立的4株抗H9N2亚型AIV血凝素(HA)单克隆抗体与保存的1998-2005年间的25株H9N2亚型AIV毒株进行交叉ELISA试验,发现不同H9N2亚型AIV毒株血凝素(HA)抗原表位及毒力有明显差异,可将25株H9N2型AIV毒株分为4类,进一步证实了不同H9N2型AIV毒株HA抗原表位和毒力的变异性和多态性。其中2株毒株(A3和A18)比较特殊,与4株H9N2亚型AIV HA单抗均不发生反应,缺少4株单抗所识别的HA抗原表位,但其毒力很强。对25株H9N2亚型AIV毒株进行深入研究将对H9N2型AIV的防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艳[8](2013)在《鸭疫里默氏菌制苗菌株筛选及大罐发酵培养工艺条件优化》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从某鸭场分离的11株鸭疫里默氏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试验在优势血清型菌株中选择致病力强且免疫原性好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一种增菌效果较好的培养基,再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鸭疫里默氏菌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研究,探讨何种培养基成份最适宜鸭疫里默氏菌的生长,并把优化结果应用到高密度发酵培养中,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为下一步研制优质、高效的疫苗打好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鸭疫里默氏菌分离鉴定及制苗菌株的筛选北京某鸭场送检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疑似病例开展了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鉴定工作,并进一步进行了其致病性试验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11株细菌,并可以分为三个血清型,以Ⅰ型和Ⅱ型感染为主;攻毒试验表明11株分离株对14日龄樱桃谷雏鸭致病性差异较大,从4/10到10/10不等;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JX-2、JX-6和JX-10制成的疫苗攻毒保护率均可以达到80%以上。故应考虑使用含此3种血清型的菌株制成多价苗对该养殖场进行预防接种。2.鸭疫里默氏菌液体增菌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本研究对改良马丁肉汤、改良酵母肉汤、 P-L肉汤和胰胨大豆胨肉汤四种培养基的增菌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良酵母肉汤的增菌效果在4种培养基中是最好的,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JX-2株在改良酵母肉汤中培养24h时达生长最高峰,菌液活菌数可达166×108CFU/ml。再以改良酵母肉汤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鸭疫里默氏菌液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水解乳蛋白、酵母浸液、大豆蛋白胨、猪胃消化液、裂解血、马血清等成分对菌液浓度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选取20%酵母浸液5%;猪胃消化液10%;大豆蛋白胨5%;马血清5%时获得的菌液浓度最高。3.鸭疫里默氏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工艺优化及验证本研究应用小型发酵罐,对影响鸭疫里默氏菌发酵的因子:通气(L/S.L)、转速(转/分)、培养基pH值等这3个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来进行鸭疫里默氏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工艺优化,高密度发酵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通气0.1L/S.L;转速150转/分;培养基pH值7.4时所获得的活菌数及菌液浓度最高。利用优化配方和优化发酵工艺,在GMP生产车间大规模试生产3批次鸭疫里默氏菌半成品抗原,活菌数比优化之前提高约30%,因此本研究为大批量高密度发酵生产鸭疫里默氏菌抗原提供了试验依据。

纪巍[9](2009)在《鸭副粘病毒分离鉴定、F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鸭副粘病毒病(Duck Paramyxo Virus Disease)是由鸭副粘病毒(Duck Paramyxo Virus)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以气管环出血,肺脏弥漫性出血,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鸭副粘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长期以来,禽1型副粘病毒不感染水禽,水禽即使带毒也不发病。但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又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抗体禽群发生该病,禽1型副粘病毒对水禽的致病力逐渐增强,水禽(鹅、鸭、企鹅等)不再仅是禽1型副粘病毒的宿主和储存库,已成为禽1型副粘病毒的易感禽类。其中鹅、鸭的易感性最高,且不同日龄的鹅、鸭均易感,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半个月内的雏鸭、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给我国养鸭业乃至整个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6-2008年在山东地区部分养鸭场出现鸭子大量死亡现象,本实验室从来自潍坊、滨州、肥城、东营、泰安、济南的鸭病料和鸭胚中分离得到六株鸭副粘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这六株副粘病毒的F基因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传统疫苗株、标准强毒株F48E9和已发表的24株鸭副粘病毒进行同源性比较、进化树分析,旨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阐明山东地区鸭副粘病毒分离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与其它地区流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分二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一株经鸭胚传递的鸭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2008年6月份山东省某种鸭场260日龄的种鸭出现产蛋下降,但未出现死亡,该种鸭群所产种蛋连续3批在孵化至2025胚龄时出现约10%的死胚,出壳后雏鸭弱雏较多,部分雏鸭出壳后即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颈扭转、角弓反张、斜颈、左右摇摆、站立不稳、瘫痪等,剖检可见脑膜出血、肺脏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为确定发病原因,我们对死亡鸭胚、1日龄的病死鸭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确定为副粘病毒,命名为SDFCH株,对该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鸡肧平均致死亡时间(MDT)为56.6 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78;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59。攻毒雏鸭生长缓慢,精神沉郁,剖检可见气管弥漫性出血、肺脏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胰脏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个别雏鸭脑膜出血。第二部分:鸭副粘病毒山东株F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对2006-2008年从山东省不同地区规模化鸭场采集的疑似鸭副粘病毒病症状的病料进行了鸭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较稳定,不同地区6株鸭副粘病毒毒株的F基因全基因组序列均由1662bp组成,彼此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5.3%~99.8%,亲缘关系密切;与Genbank已发表的鸭副粘病毒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介于87.4%97.8%;与Genbank已发表的鹅副粘病毒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介于95.798.4%;与传统的疫苗株Lasota株的同源性在87.7%88.3%之间;与F48E9的同源性在90.3%91.0%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6株毒株与江苏、黑龙江、广东的鹅副粘病毒毒株和鸭副粘病毒毒株亲缘性较近,属于同一分支。本研究对所测定的6株鸭副粘病毒毒株F基因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6株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5.3%98.0%;与Genbank已发表的鸭源副粘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4%97.5%;与鹅源副粘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6.4%98.4%。6株毒株与鹅源副粘病毒的亲缘性较近,因此推测鸭副粘病毒是由鹅源副粘病毒进化而来。

周锦萍,孙泉云,刘佩红,陈备娟,杨文,沈悦,鞠龚讷,卢军,薛霞[10](2005)在《上海地区近几年鸭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文中指出于2003年从上海市5个区17个养鸭场(户)的鸭群中采集276份血清样品,采用进口ELISA试剂盒对冠状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受检鸭群存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原来只感染鸡的疫病逐步向鸭群延伸。

二、郑州地区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地区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鸭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鸭病毒性肠炎
2 鸭病毒性肝炎
3 鸭“花肝”病
4 鸭腺病毒感染
5 番鸭细小病毒病
6 雏番鸭小鹅瘟
7 鸭的传染性囊病
8 其他

(5)1999年~2013年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和血凝素抗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结构
    1.2 AIV致病的分子机制
    1.3 AIV的流行病学
    1.4 禽流感防控的公共卫生意义
    1.5 本课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演化
    摘要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
    摘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分析
    摘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H9N2亚型禽流感常规灭活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
    摘要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AIV(H9N2)NS1蛋白单抗的研制及单抗介导ELISA对AIV(H9N2)HA抗原表位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文献综述
试验一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讨论
试验二 单抗介导的ELISA 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抗原表位变异的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

(8)鸭疫里默氏菌制苗菌株筛选及大罐发酵培养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鸭疫里默氏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 病原的命名与分类地位
        2 鸭疫里默氏菌的生物学特点
        3 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学研究
        4 鸭疫里默氏菌病防治研究
    第二章 鸭疫里默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 病原学检测技术
        2 血清学检测技术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4 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三章 高密度发酵培养研究进展
        1 发酵方式的研究
        2 影响高密度发酵因素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鸭疫里默氏菌分离鉴定及制苗菌株的筛选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鸭疫里默氏菌液体增菌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鸭疫里默氏菌大罐发酵培养工艺优化及验证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与致谢

(9)鸭副粘病毒分离鉴定、F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鸭副粘病毒概述
        1.1 流行病学
        1.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 病原学研究
    3 分子生物学研究
        3.1 融合蛋白
        3.2 HN 蛋白
        3.3 M 蛋白
        3.4 NP 蛋白
        3.5 P 蛋白
        3.6 L 蛋白
    4 鸭副粘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
        4.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4.2 血凝、血凝抑制试验
        4.3 荧光抗体技术
        4.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5 RT-PCR 技术
        4.6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5 鸭副粘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
        5.1 活疫苗
        5.2 灭活苗
        5.3 亚单位疫苗
        5.4 核酸疫苗
        5.5 重组活载体疫苗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实验一 一株经鸭胚传递的鸭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 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
        1.1.2 试验用 SPF 鸡胚、健康鸭胚
        1.1.3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病毒的分离与增值
        1.2.2 血凝、血凝抑制试验
        1.2.3 MDT(鸡胚最小致死量)测定
        1.2.4 ICPI(1日龄雏鸡脑内注射的致病指数)的测定
        1.2.5 IVPI (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的测定
        1.2.6 ELD50(鸭胚半数致死量)测定
        1.2.7 动物致病性试验
        1.2.7.1 鸭胚攻毒试验
        1.2.7.2 雏鸭攻毒试验
        1.2.8 分离株F 基因 RT-PCR 扩增及序列测定
        1.2.8.1 病毒RNA 提取
        1.2.8.2 RT-PCR
        1.2.8.3 PCR 产物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病毒分离、增殖与鉴定
        2.2 生物学毒力指标测定结果
        2.2.1 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结果
        2.2.2 1 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结果
        2.2.3 6 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结果
        2.3 鸭胚半数致死量测定
        2.4 动物回归试验
        2.4.1 雏鸭攻毒试验
        2.4.2 鸭胚攻毒试验
        2.5 F 基因RT-PCR 扩增
        2.6 扩增产物克隆与鉴定
        2.7 序列分析
    3 讨论
实验二 六株鸭副粘病毒株 F 基因的克隆 及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
        1.1.2 载体与受体菌
        1.1.3 仪器和试剂
        1.1.4 RT-PCR 引物
        1.1.5 SPF 鸡胚
        1.1.6 主要溶液的配制
        1.2 方法
        1.2.1 病毒的增殖与浓缩
        1.2.2 病毒基因组 RNA 的提取
        1.2.3 cDNA 的合成
        1.2.4 PCR 扩增
        1.2.5 PCR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2.5.1 PCR 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1.2.5.2 PCR 产物的连接
        1.2.5.3 大肠杆菌 BL2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2.5.4 连接产物的转化
        1.2.5.5 质粒 DNA 的提取
        1.2.5.6 质粒DNA的PCR鉴定
        1.2.5.7 阳性质粒的酶切鉴定
        1.2.5.8 重组质粒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2 结果
        2.1 RT-PCR
        2.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2.3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郑州地区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地区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J]. 郑厚旌,樊云峰,刘军.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4(01)
  • [2]我国鸭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概况[J]. 邹永新,凌育燊,郭予强. 中国兽医杂志, 2002(06)
  • [3]四川省家禽及鸟类减蛋综合征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程安春,汪铭书,陈孝跃,钟妮娜,廖德惠. 中国兽医科技, 1997(04)
  • [4]鸭腺病毒感染的研究——病毒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J]. 程安春,汪铭书,钟妮娜,陈孝跃,赖为民. 中国兽医科技, 1996(10)
  • [5]1999年~2013年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和血凝素抗原性研究[D]. 张伟.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6]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核酸的研究[J]. 张兹钧,胡木枝,金由辛. 病毒学报, 1996(02)
  • [7]AIV(H9N2)NS1蛋白单抗的研制及单抗介导ELISA对AIV(H9N2)HA抗原表位变异研究[D]. 陈少渠.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4)
  • [8]鸭疫里默氏菌制苗菌株筛选及大罐发酵培养工艺条件优化[D]. 王艳. 吉林大学, 2013(04)
  • [9]鸭副粘病毒分离鉴定、F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纪巍.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上海地区近几年鸭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J]. 周锦萍,孙泉云,刘佩红,陈备娟,杨文,沈悦,鞠龚讷,卢军,薛霞. 中国家禽, 2005(03)

标签:;  ;  ;  ;  ;  

郑州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