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浅谈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一、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金玉凤[1](2021)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文中认为自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被提出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方式。伴随着数字经济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其已成为影响中国OFDI决策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基于48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而探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以及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研究依据。本文依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每年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GIT)中的“网络就绪指数”(NRI),选取了最能够代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一级指标共18个二级子指标,构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本文所选取的沿线48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用以评价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测度结果发现,沿线各国在制度及创新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欧洲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比亚洲国家要高;但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都呈现出逐渐向好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沿线国家间存在的“数字鸿沟”进一步表明各国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在传统引力模型已有研究变量的基础上引入了核心解释变量即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有其他控制变量分别是市场增长潜力、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战略资产水平以及税负水平从而得以构建起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从而实证检验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增加0.89%。此外,3个不同维度指标的回归结果也显示,其能够显着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这一维度指标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在4类明显不同收入水平的样本国家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收入国家吸引外资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数字经济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领域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对于实现互联互通的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跨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与信息通信行业企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积极寻求与沿线国家在数字经济这一新兴领域上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从而助力国家逐步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目标。

赵永斌[2](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贾辉[3](2021)在《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外商投资的金额呈增长趋势,中国对外投资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然而,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也出现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忽视环境问题将成为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环境问题导致国家责任的风险也在增加。本文包括前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包括六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国际投资环境保护问题和国际法律制度)、第二章(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预防责任)、第三章(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及构成要件)、第四章(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国家责任形式、分担机制与免责问题)、第五章(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关于国际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预防义务,本文通过综合性国际环境立法文件和专门性国际环境立法文件探讨了预防原则,包括双边/多边投资协定与预防原则、国际投资项目环境评估与预防原则、绿色金融与预防原则。关于国际投资协定与环境保护,本文围绕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研究了NAFTA、USMCA、CPTPP、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比较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的环境条款,对中国所参与对外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中国对外投资协定中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和中国对外投资协定中环境事件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探讨。之后,该章节介绍了国际投资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出环境影响评价是减少投资建设项目对环境不利影响的重要预防措施,结合《埃斯波公约》等多边国际条约和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与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相比较,对中国对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最后,该章节探讨了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从绿色金融的定义和重要意义出发,梳理了绿色金融相关之国际法体系,结合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关于绿色金融的立法实践,比较中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探讨了绿色金融在中国对外投资环境保护方面的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国际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构成要件,本文探讨了国际投资环境损害国家责任之构成要件,将国际投资行为区分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两种情形讨论了国际投资环境损害国家责任之构成要件。其次,该章节探讨了私人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比较中国投资者境外投资环境损害国家归责之要件分析,讨论了中国投资者境外投资的国家归责问题。本文还从投资国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国家责任的承担形式、分担机制、免责情形等内容。关于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本文首先讨论了核电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核电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核事故赔偿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再结合中国核企业“走出去”之概况和中国国内立法分析,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署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协议参与英国核电项目为例,分析了中国核企业“走出去”发生境外核事故之国家责任。其次,该章节探讨了航天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航天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航天事故赔偿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包括《外空条约》、《责任公约》、《登记公约》、《营救协定》、《月球协定》等,结合中国航天企业“走出去”之概况,以假设案例的方式,探讨了“走出去”的中国航天企业一旦发生航天事故,是否会引发中国的国家责任等问题。最后,该章节探讨了石油产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石油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石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包括《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议定书、《设立油污损害赔偿国际基金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勘探、开发海底矿产资源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其他相关国际公约,再结合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之概况,分析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发生境外石油污染之潜在风险,并区分事故造成海洋污染和陆地污染分别就国家承担相关赔偿责任进行了分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应重视因环境问题导致国家责任的风险。本文分别在中国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预防义务、中国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中国特定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方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中国海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议。

魏德红[4](2020)在《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加速,质疑与批评投资仲裁的声音逐步高涨,投资仲裁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解决危机,2017年11月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三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ISDS机制改革,两项建议成为焦点,一是抛弃投资仲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二是沿用投资仲裁,并为其构建上诉机制,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人类沿用多年的ISDS机制面临转型。投资仲裁遭遇危机是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设计于20世纪60年代的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随着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的崛起,投资仲裁成为ISDS机制的主流。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仲裁遭遇危机并逐步深化,表现为: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透过表象深入剖析,得出如下判断:学者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起源;面对制定投资实体规则的僵局,《华盛顿公约》选择“先程序后实体”的思路,造成了投资仲裁遭遇的问题持续增多,这是危机的形成;学者、政治人物凭借国内政治理论来评价与指责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深化。ISDS机制开启转型之路,是投资仲裁内外因素变化引起的。在投资仲裁的内部: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措施扩展到公共政策,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在投资仲裁的外部:外国投资者所面临政治风险的类型从征收与国有化风险转为政策风险,人权、环境、法治三因素影响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分析,ISDS机制转型是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主权价值从过度承诺回归国家主权,秩序价值由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安全价值从忽视经济安全转向保障经济安全。ISDS机制转型的两个选项,不仅来源于国际专题讨论中的建议案,更来源于欧盟、美国的国家实践。从2015年起,欧盟在新签订的国际经贸协议中,拒绝投资仲裁,以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2002年以后,美国在新签订的BIT、FTA中多约定将就设立投资仲裁上诉机制启动双边谈判,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作为司法型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是人类长期存在的设想。阿拉伯投资法院为此积累了经验,集中在两点,一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支持,二是《阿拉伯投资协定》的签订与执行。作为准司法型的选项,为投资仲裁构建上诉机制,这是以WTO上诉机构为参照系构建新机制。WTO上诉机构有着人员固定、规则一致、程序明确三个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司法型,还是准司法型,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少多边投资协定和国际投资组织。两选项也存在着共同特征: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与对外交保护的限制,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集中在欧盟与经贸伙伴共同设立的双边投资法庭上。对于欧盟内部的投资仲裁,2018年3月,欧盟法院在对Achmea案的预先裁决中,肯定了欧盟法具有优先地位,否定了投资仲裁的适用。瑞典等国对此有不同意见。在欧盟外部,在与非欧盟成员国签订的经贸协议中,欧盟不再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以双边投资法庭替代之。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2019年4月,欧盟法院明确:双边投资法庭符合欧盟法,解决了比利时等国对双边投资法庭的疑问。虽然ISDS机制有所改变,但双边投资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和岔路口条款,运行仍要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对投资仲裁有制度传承。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取决于动力与障碍的博弈。ISDS机制转型的总趋势将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依据法律进化论,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这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中对鸭嘴兽的描述。国际法的碎片化、人本化等理论为转型提供了动力,但国际投资法的现实无法满足构建新机制的条件:缺乏多边投资协定、没有专门的国际投资组织。此外,国际司法机关管辖权有限。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FDI流动方向与流动方式的改变,这些是推动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力。但国际社会缺乏构建新机制的政治共识,东道国珍视国家主权,担心“司法造法”、“寒蝉效应”、国家责任,而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基于对动力与障碍的对比分析,将投资仲裁全面抛弃的可能性不大,但ISDS机制将会呈现双边为主、更加多样的特征。由于缺乏政治共识,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然是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100多个国家订立了BIT,分三个阶段逐步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截至2020年9月,我国(含港澳)居民、企业发起的投资仲裁案件共有10件,其中有4件涉及英美跨国企业凭借香港、澳门地位进行的国籍筹划。我国政府作为被告的投资仲裁案件为5件。在UNCTAD统计到全球投资仲裁案件数量突破1000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与我国投资者遭遇的案件数量很少,但2015年以来,案件数量迅速增长的趋势应引起警惕。在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我国投资者深受其害,要求ISDS机制转型的愿望强烈。主要原因有:第一,裁决的不一致困扰着我国投资者;第二,投资仲裁影响着我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第三,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投资仲裁均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权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专题讨论并提交支持设立上诉机制的建议案,在《中国—澳大利亚FTA》中约定将启动设立上诉机制的谈判;有内地商事仲裁管理机构可以受理投资仲裁案件,我国正在为完善投资仲裁的相关法律而努力。在ISDS机制转型中,中国有着独特的需求,一是需要融合双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二是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三是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为了在ISDS机制转型中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坚持如下立场,一是遵循增量进化的总趋势,避免激烈变革;二是不支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避免中欧投资协定将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三是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双重身份问题。我国尤其要补上本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有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适当运用外交保护,第二,我国跨国企业应提前做好国籍筹划,第三,在BIT、FTA以及国家契约中为我国的投资仲裁机构设置选项。

柯露[5](2020)在《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沿线国家间跨境投资活动往来日益频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也多呈相融互补之势,这为我国扩大对外投资、深化区域分工协作提供了有利契机。由于各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难免造成投资合作的过程中各国及其投资者间的分歧与争议。“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的国际投资争端不同于一般国际投资争端,沿线各国并未悉数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彼此间既未形成欧盟这样的政治经济共同体也没有如“美-墨-加”长期稳定地达成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投资争端通常仍借助于政治解决(协商与调解、外交保护)、司法解决(国内司法救济、国际法院救济)以及仲裁解决机制,主要表现为申请ICSID或WTO仲裁、寻求东道国当地救济、签订双边及多边投资条约等方式解决。然而,现有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仍存在覆盖不全面、仲裁与诉讼成本高、管辖权冲突、缺乏上诉机制、透明度不足、裁决结果不一致等问题,无法有效地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不利于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构建“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势在必行。作为WTO的成员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我国创设国际商事法庭并签署加入《新加坡调解公约》,为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奠定了基础;在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手段多元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并借鉴WTO、ICSID、NAFTA/USMCA以及欧盟投资法庭争端解决机制的相关经验,以国际商事法庭为依托、亚投行等其他机构的配合下设立专门的“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以期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磋商、调解、仲裁、诉讼、上诉、执行等具体程序,通过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间解决投资争端的双边、多边条约,去构建符合“一带一路”时代特色、有效化解纠纷矛盾的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闫飞[6](2020)在《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法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制度为研究维度,旨在对中央企业这一特殊的国际投资主体及其境外投资经济行为所引发的、或与之相关的国际投资法问题进行研讨;通过结合相关案例,对相关国际投资法律实践情况进行研究;并力求理论结合实际,讨论相关国际造法的中方立场。从国际法学研究角度讨论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其对法制保障有现实需求。中央企业客观上承担了中国经济“走出去”以及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力军任务,而近年来,其境外投资所遭遇的东道国投资限制、审查措施逐步趋严,相关理论问题亟待厘清。其次,中央企业国际投资法专题研究的国内外学术成果尚不丰富,从国际投资法制的各个角度展开系统性深入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理论研究的缺位。此外,诸如本轮中央企业体制改革等重要改革方案的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谈判、国际投资造法过程,都应当考虑纳入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重要议题。全面详尽地分析相关问题,有利于中方作出合理准备、形成适当的有利主张。本文以总分逻辑结构展开,除导言及结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从国际投资法角度,通过对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主体相关问题的厘清,为本文后续章节具体研讨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内及国际法制重点问题奠定理论基石。第二至第四章分别从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国内法制、东道国法制以及国际法制等三个方面择取相关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主要采用系统分析、历史分析、法律解释、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中央企业改革以及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存量、流量持续扩大,以及部分国家经贸单边主义和反全球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具体各章梗概如下:第一章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主体研究,旨在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定义,同时明确中央企业在国际投资法、国际直接投资法律制度中的定位。本章首先讨论国际投资法与境外投资法的概念,同时援引国际法学及部分经济学理论,阐述国际投资的基本分类,进而将定义和分类的范畴引导至国际直接投资,即本文所划定的研究范围内。同时广泛引用数据,揭示国际直接投资大趋势、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大趋势以及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大趋势。关于中央企业法律主体地位的研究,首先从大概念上,对国有企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国有企业或类似国有企业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历史背景下,国有企业具体形式与法律地位并不相类,国有企业参与经营活动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关于中央企业的概念,本文主要研究狭义的中央企业,即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义务的中央企业。相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而言,中央企业具有统一的出资人和相对高阶的法制配套,具有作为法学研究对象的可针对性。中央企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经历了深度的国际化进程,这种转变一方面源于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实际增加,另一方面也与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争议密切相关。进而,本章进一步分析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历史演进及现状,并评述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下文结合国际、国内法制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内法制及其改革,旨在结合中央企业改革新情况,研究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内法制相关的特殊问题,并讨论如何将本轮中央企业改革与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法律制度改革相配套,实现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内法制的规范、监管及保障作用。从组织机构性质角度看,中国中央企业可以分为两类:即不具备公司法规定的组织形式之顶层架构的中央企业,和具备公司法规定的组织形式之顶层架构的中央企业。后者又可进一步分类,并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中央企业存在的主流体制。关于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中国国内法制已经形成以《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制度为核心的规范体系。诚然,既有的规范体系具有一定的国际投资保障作用,但其本身更偏重于投资监管而往往较少地涉及国际投资保障。同时,其法律位阶不高,政策性强于规范性。从中央企业改革对其境外投资的整体影响看,短期内,中央企业改革会对其境外投资高速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中长期效果分析,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将伴随改革而继续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本文认为,实现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法制改革与中央企业体制改革并行至关重要,应借鉴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的相关经验,实现从规范企业到规范决策、从注重境外投资监管规制到注重境外投资保障等角度入手进行相关法制改革。第三章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东道国法制,研讨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东道国法制监管及投资措施,主要从中央企业在投资东道国的司法豁免、投资东道国国内法制中的竞争法审查以及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等问题维度切入。首先,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不应主张司法豁免。在国际法规则中,关于国家行为的司法豁免问题之判断标准是相对明确的,但中央企业的境外投资行为是否享有司法豁免的问题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判断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其国际投资行动是否出于经济行为目的,即应当进行行为解释而非主体解释。本文倾向性认为,中央企业在其从事商业交易的经营行为时,不因其国有资产的属性而豁免于其他国家的司法管辖。在中航油案件中,中航油从实体问题角度并不占优,且其显然没有足够的依据得以援引去进行管辖权异议抗辩,于是中航油提出了基于中央企业属于中国政府的“部门”的管辖权抗辩,即主张其享有司法管辖豁免。根据中航油下属的新加坡公司所作出的经济行为性质,该主张并不成立,最终也未能获得司法判决的支持。总结该案,中国中央企业在进行具体的经济行为时,其主体地位与其他任何私营企业并无相异。关于竞争法审查,在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国家,竞争法问题已经普遍成为投资东道国用以针对外国投资者的重要投资措施。竞争法问题贯穿于国际投资的准入阶段和准入后阶段,在投资准入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往往能够成为“交易终结者(Deal killer)”。通过研究欧盟委员会中化集团/帝斯曼合资申报案件,本文认为,为了避免中央企业在竞争法审查中被视为非独立的经济实体,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主体应该具备两项基本特征,即逐利性和独立性。逐利性是中央企业成为独立经济实体的根本属性,其核心要素应当是通过企业经营而获得经济收益,这也是企业之所以区别于政府部门的关键所在。独立性的判断标准,主要在于该市场主体是否拥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力。在实践中,应当主张中央企业独立计算竞争市场份额。但在当前的中央企业改革及大举整合之背景下,主张中央企业的独立计算市场份额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国内相关改革的配套设计。关于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问题,首先应当明确,国家安全的概念已经及于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原本只是在国家主权、国际关系范畴内进行讨论的问题,但随着国际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不乏涉及重要领域及敏感行业,国家安全的概念也逐渐囊获经济安全在内的诸项安全因素。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因其起步早、实践丰富、立法完善等特征,成为了当今世界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范例。尽管美国CFIUS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中央企业)在美境外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该项制度本身是有章可循的。通过对近年统计数据、三一重工案件、美国2018年开始的CFIUS现代化改革FIRRMA法案的研析,本文认为,中央企业应对国家安全审查应当进行如下举措:第一,加强投资主体架构设计,重点考虑中央企业的国有企业背景对交易架构的影响,在交易架构搭建的初期避免有国家安全审查所关注的因素存在。第二,选定非敏感投资领域,避免涉及敏感技术和受限地理区域。第三,重视审查前的工作,加强前期沟通。同时,从国家层面,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审查的国内法制完善,以从法制平衡的角度,为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争取平等的投资环境。第四章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际法制,旨在透过国际投资国际法制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研讨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国际法保护。在有关国际投资的国际造法过程中,中方主张将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保护的相关重点问题列入议题,争取以国际法制实现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合理、有效保护。文中分析国际投资国际法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国际法制为国际法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创设国际法义务,这是真正实现国际投资保护的有效途径。为了厘清国际投资法制保护的理论问题,本章探讨国际投资保护法制的渊源。其渊源主要在于国际投资条约、国际投资惯例,诸如国际经济贸易组织或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做出的相关文件也是国际投资保护法制的重要补充。国际法制调和作用,是本文主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造法解决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保护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个问题以国际投资调和的需求展开,其研讨价值在于确认国际投资国际法制的应然性作用。国际投资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其本身并不具备经济属性之外的其他意义(例如政治意义),然而当国际投资的规模逐渐增大,国际投资相关争议不断涌现,上述结论便显得“亭台楼阁”。第一,国际投资已经成为引发强国之间经济贸易纠纷的重要动因,同时在国力强弱对比悬殊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大规模国际投资,往往掺杂政治、外交因素。第二,在国际投资所引发的摩擦中,可以归纳出几项基本特征:即投资来自国际商业巨头,投资权益由投资输出国政府持有或与政府关系密切,以及具体投资项目触及投资东道国核心利益。在这一层面,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相关度较高,换言之,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容易引发国际投资摩擦。第三,中央企业属于中国国有企业,其本身的政府关系背景无须赘述。第四,中央企业的投资领域除了涉及资源能源等传统世界各国核心利益的领域外,还正在向信息通信等高科技敏感领域转型。因此,从国际投资调和的角度看,中央企业对于国际法制调和的需求十分明显。本章同时分析国际法制调和原理,其根本目的在于明确国际投资法制的作用机制实然性。首先,国际法符合法的法理学基本特征,国际投资领域的国际法制是以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法,其协调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其次,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以及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的角度出发,单单依靠国内法制,无法解决复杂的国际投资争议。关于中央企业相关的重点问题,在廓清双边投资协定的适用范围方面,尽管中国对外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已经超过一百项,然而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否适用中国中央政府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的问题,存在一定疑问。在实践中,诸如香港永久居民Tza Yap Shum案已有一定的指引,然而本文倾向性观点认为,以中国中央政府名义对外签订的投资协定已经默示排除了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适用。如果希望通过双边投资协定的形式保护大量中央企业在港、在澳投资主体,应当考虑在后续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将两个特别行政区明确纳入。关于中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问题,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应当列为重点议题。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问题研讨,始终离不开其主体研判问题,在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中央企业的问题往往语焉不详。然而在具体法律实践中,中央企业是否具有明确的经济独立性?这是其能否最终被识别为正常的外国投资者的重要因素。从国际投资法角度看,中央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是否具有较高的经济行为决策透明度,也成为识别的关键。关于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国民待遇,本文指出,国民待遇问题其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国民待遇,是法律上应然的国民待遇还是实然的的国民待遇?前者无疑是表面符合双边投资协定和其他国际法义务的,而后者则是实质符合和履行投资东道国国际法义务的。进而,通过印度尼西亚外商投资相关案例的分析,可以佐证说明,不同层次的国民待遇对于境外投资者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国民待遇领域,中方应当积极主张中央企业享受全面的国民待遇,并积极争取在双边投资协定中特别纳入相应内容。最后,关于竞争中立的问题及其国际造法趋势,尽管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早有竞争中立的法律定义,但其并不适用(或不利于)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平等享受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环境,OECD的相关造法努力也主要基于限制国有企业的逻辑,其关注重点主要针对国内法制范畴内的国有企业潜在不正当竞争优势。为了利用国际投资法制的调和作用实现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平等保护、争取平等自由的国际投资环境,中方应当主张扩充竞争中立的概念,并将其纳入未来的国际投资造法中方主张。本文结论部分统括全文观点并总结相关问题,即认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应当伴随着国内有关境外投资的法制改革同时进行,中央企业也必须积极应对投资东道国法律制度及相关投资措施所带来的冲击,同时中国应以国际造法为契机落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保护。

胡云莉[7](2020)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对中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文中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如何才能确立最行之有效的外交战略是每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代永恒的命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局势更是呈现出完全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国际政治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分析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因素复杂,牵涉广泛,然而“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祥”,其中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其中的“一”与“要”。经济外交在国家整体外交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投资外交作为经济外交的重要分支,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本文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方法,分析了这一经济手段对国家间双边关系、区域政治、全球政治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外交因素进行了梳理,以此展现出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经互动。文章的主体论述可分为四点:一、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不是单纯的跨国公司追逐经济利益,而是源于国家利益,服务于国家利益;二、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经济与外交双重属性,只有从政经互动角度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投资外交手段;三、伴随中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全面进入新阶段;四、依托“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突破,通过投资外交带动经济外交,进而推动全面外交,服务于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战略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来讲,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提出研究问题。首先,明确并梳理的几个重要概念: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外交与投资外交、国家利益等。然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文献综述。发现迄今绝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用分析。虽然也有部分学者对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也大多局限于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或者母国的政治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手段之一的经济外交逐渐在国家的外交战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探究如何能够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外交效应,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很重要却一直被忽略的一大领域。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局限。第一章从现实与理论梳理出发,全面详细地对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通过阐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经济效应;同时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带来的政治效应,以及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外交因素。第三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政治经济学考察,展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发挥的政治效用。第四章分析梳理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外交因素,以及当前面临的新挑战。第五章结合现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我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尤其是“一带一路”视野下,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新时期经济外交。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对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给出了政策建议,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对外直接投资在当今世界经济外交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为此,中国政府应该更加及时地做出政策指导,并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有力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灵活调控投资区位与产业布局,使对外直接投资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推进新时期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林明灯[8](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认为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高波[9](2020)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制定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十分重视加强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共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齐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截至2018年末,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量达到1728亿美元。但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评估和防范投资风险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进展过程体现如下特征: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是出于寻求市场、获取资源、寻求效率、寻求技术和提升竞争优势等原因。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直接投资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但是,中国企业也遇到了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东道国的限制、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等制约因素。防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首先要清晰地识别可能遇到的风险。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就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可能对企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通常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可测性等特征。企业的风险识别过程较为复杂,对投资风险的识别要遵守可行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灵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通过从国家、企业两个维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辨别,构建如下风险识别体系:宏观环境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包括竞争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这些风险具有政治风险占比更高、地区集中导致的风险高、风险管控难度大、风险的损失性更大等特征。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沿线各国发展程度各异,与我国的经济关联程度差别也较大。从东道国视角评估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选择“一带一路”沿线33个可获取数据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测算各个二级指标的离散程度和相应权重矩阵,进而得到各国的风险评分。综合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等因素,评价结果显示新加坡、以色列、捷克、匈牙利等国家风险较小;马来西亚、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中亚国家的风险可控;东南亚国家投资风险较高,缅甸、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排名靠后;埃及、伊拉克、蒙古排在末端,风险高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了进一步管理风险、控制风险,需要从企业视角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出风险权重,并结合“最大隶属度法”得出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评估显示我国企业“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总得分为72.23分,处于“较高”风险等级。具体来看,宏观环境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两个二级指标均在“较高”等级区间内,相比宏观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稍高一些。影响宏观风险的因素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灾害四个因素的得分逐个递减,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处在“较高”等级,社会文化和自然灾害处在“中”等级,说明政治、经济风险是影响宏观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企业自身风险的代理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剖析各风险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实际影响。中国企业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水平总体偏低,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的、能够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效率的风险防范体系,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效保障。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做出定量评估;其次,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最后,要构建风险处置系统,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从企业角度,应制定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实施高效的内部风险管控,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从国家角度,应建立法律保障制度,提供对外直接投资保护,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金融领域支持,鼓励自主创新。

王倩楠[10](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PPP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一带一路”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扇大门,掀起了一股对外投资的热潮。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政局动荡以及不健全的法治环境,让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面临着很大的挑战。PPP模式由于其众多的优势,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的首选。但在PPP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与东道国政府发生纠纷,而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着不足,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PPP项目产生的纠纷成为极为棘手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方法,通过了解和梳理PPP的定义特征以及对沿线国家为什么采取PPP模式进行投资,分析PPP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投资争端问题,并针对PPP项目解决方式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路径选择。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这一部分通过论述不同国家与地区对PPP各自的定义和理解,简要分析了PPP法律关系,介绍了PPP项目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情况,并从PPP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两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用PPP模式投资进行必要性分析。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及参差不齐的法律环境,这些因素对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投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该部分通过对这些复杂的因素进行整理归纳,将PPP项目可能会面临的投资争端分为四个阶段来展开论述,包括PPP投标阶段面临的争端,PPP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中面临的争端,PPP项目实施阶段面临的争端以及PPP项目收尾阶段面临的争端,并分析这些争端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目前“一带一路”PPP投资争端的解决方式,包括了协商和调解、国内司法救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其中国内司法救济包括东道国国内司法救济以及第三国司法救济方式,并分别针对上述争端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开论述。第四部分针对上述争端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维度提出相关的建议。尤其是政府层面,针对我国企业在东道国维权的困难以及国际争端解决中心存在着仲裁裁决不一、仲裁权自由裁量权过大以及缺乏上诉机制等弊端,对外提出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对内要完善我国PPP相关立法,并借鉴了欧美以及其他在PPP方面有完备体系和丰富经验国家的立法经验;企业方面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项目投资时,首先要提高自身应对国际投资机制的能力,其次在PPP项目实施之前做好预防准备,做好东道国法律调查以及PPP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降低PPP风险,并且加快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建设。

二、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主成分分析法
        1.3.3 实证分析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
        2.1.1 宏观层面的研究
        2.1.2 微观层面的研究
    2.2 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对数字经济的研究
        2.2.2 国内对数字经济的研究
    2.3 数字经济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
        2.3.1 理论分析研究
        2.3.2 实证分析研究
    2.4 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述评
第三章 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
    3.1 国际投资模式的转变
        3.1.1 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凸显
        3.1.2 非股权投资日益重要
    3.2 经营成本的最小化
        3.2.1 降低运营成本
        3.2.2 克服外来者劣势
    3.3 制度质量的改善
第四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4.1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
        4.2.1 相关数据的处理
        4.2.2 权重确立
    4.3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分析
        4.3.1 总体层面分析
        4.3.2 地区和时间层面分析
第五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1 样本选择
        5.2.2 数据来源
    5.3 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5.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5.3.2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5.3.3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5.3.4 稳健性检验
    5.4 分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前言
第一章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问题和国际法律制度
第一节 国际投资之环境保护问题
    一、国际投资与其环境效应问题
    二、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问题
    三、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的法律逻辑分析
第二节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相关国际法律制度
    一、国际投资环境保护相关国际法和案例
    二、投资国关于境外投资环境保护之立法
    三、东道国关于外商投资环境保护之立法
    四、投资国与东道国双边投资协定之法律协调
第三节 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及其问题
    一、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介绍
    二、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的问题
第二章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预防责任
    第一节 国际投资之环境保护与预防原则
        一、预防原则之概述
        二、国际投资环境保护国家预防责任之体现
        三、中国境外投资中预防责任之体现
    第二节 国际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国家预防责任
        一、国际投资与环境影响评价
        二、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
        三、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
        四、中国境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三节 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相关之国家预防责任
        一、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
        二、各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
        三、中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
        四、中国境外投资绿色金融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四节 国际投资协定环境条款中国家预防责任
        一、国际投资协定之环境条款
        二、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环境条款之现状
        三、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环境条款之完善
第三章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及构成要件
    第一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
        一、传统国家责任理论
        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致国家责任
        三、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之具体构成要件分析
        四、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分析和完善建议
    第二节 私人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
        一、域外私人行为之国家归责
        二、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
第四章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形式、分担机制与免责问题
    第一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形式
        一、国家责任的主要形式
        二、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相关国家责任的形式
    第二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一、跨界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二、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三、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机制之完善
    第三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赔偿责任之免责情形
        一、同意或重大过错
        二、不可抗力
        三、危难和危急情形
        四、已经采取了一切必要和适当措施
第五章 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第一节 核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一、核领域环境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二、中国核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责任分析
        三、中国核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二节 航天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一、航天领域事故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二、中国航天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
        三、中国航天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三节 石油产业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一、石油产业领域环境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二、中国石油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赔偿责任分析
        三、中国石油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案例表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概念界定与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
    一、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
        (一)投资仲裁延续着商事仲裁的基本框架
        (二)投资仲裁有着多机构与多规则的特征
        (三)投资仲裁以商事仲裁程序解决公法争端
    二、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主要表象
        (一)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
        (二)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
        (三)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
    三、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表象的剖析
        (一)危机的起源: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
        (二)危机的形成:“先程序后实体”思路带来问题增多
        (三)危机的深化:依据国内政治理论评判投资仲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ISDS机制转型的原因:投资仲裁内外要素发生变化
    一、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内部发展的要求
        (一)投资仲裁的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
        (二)投资仲裁的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扩展到公共政策
        (三)投资仲裁的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
    二、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外部变化使然
        (一)外国投资者所面对政治风险的类型发生转换
        (二)人权与环境因素对外国投资的影响力增强
        (三)为国际机制增加法治因素的呼声持续增强
    三、转型是ISDS机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
        (一)主权价值的变迁:从过度的主权承诺转向回归国家主权
        (二)秩序价值的变迁:从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
        (三)安全价值的变迁:对国家经济安全从忽视转向重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SDS机制转型的选项:多边投资法院VS上诉机制
    一、转型的选项取决于司法性与契约性的互动关系
        (一)增强司法性并降低契约性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
        (二)增强司法性且尊重契约性的选项:构建上诉机制
    二、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阿拉伯投资法院的经验与启示
        (一)阿拉伯投资法院是ISDS机制区域化的探索
        (二)阿拉伯投资法院是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多元选项之一
        (三)阿拉伯投资法院作为ISDS机制的优势与不足
    三、构建上诉机制:WTO上诉机构的经验与启示
        (一)WTO上诉机构是准司法属性的争端解决机构
        (二)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的主要方面
        (三)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所面临的挑战
    四、转型两选项对投资仲裁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对外交保护的限制
        (二)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
        (三)发展:二者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以双边投资法庭为过渡
    一、双边投资法庭是欧盟应对ISDS机制转型的抉择
        (一)欧盟对内放弃投资仲裁是维护欧盟法的优先地位
        (二)欧盟对外拒绝投资仲裁并积极推广双边投资法庭
        (三)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
    二、双边投资法庭相对于投资仲裁有着显着优势
        (一)基础条约将国家规制权从理论推向实践
        (二)双边投资法庭是符合欧盟法的ISDS机制
        (三)双边投资法庭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
    三、双边投资法庭的多项制度传承自投资仲裁
        (一)法庭运行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
        (二)法庭承袭了投资仲裁打击轻浮诉讼的两个程序
        (三)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与岔路口条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动力与障碍
    一、国际法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理论动力
        (一)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
        (二)国际法碎片化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能量
        (三)国际法人本化为ISDS机制转型指引方向
        (四)全球行政法理论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新视野
    二、国际经济秩序转型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现实动力
        (一)宏观:国际经济秩序由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
        (二)微观:FDI流动方向与形式的变迁要求变革ISDS机制
    三、ISDS机制转型的表层障碍:构建新机制条件不足
        (一)多边规则缺乏:国际投资法缺少多边协定
        (二)专门组织缺乏:国际投资法缺乏专门的国际组织
        (三)司法机关乏力:国际司法机关的管辖权有限
    四、ISDS机制转型的深层次障碍:构建新机制缺少政治共识
        (一)珍视主权:东道国对ISDS机制转型存在三个方面担心
        (二)依靠政治: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
    五、对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判断
        (一)总趋势:转型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
        (二)趋势之一:ISDS机制将不会全面抛弃投资仲裁
        (三)趋势之二:ISDS机制将呈现双边为主与逐步多样化特征
        (四)趋势之三: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是理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ISDS机制转型:中国的立场与选择
    一、中国参与ISDS机制的实践分析
        (一)中国接受投资仲裁为ISDS机制的条约实践考察
        (二)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实践
        (三)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推进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因分析
        (一)投资仲裁裁决不一致困扰着中国投资者
        (二)投资仲裁影响着中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
        (三)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绿地投资中的权益
        (四)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跨国并购中的权益
    三、中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一)多边:中国积极参加国际讨论并提交建议案
        (二)双边:《中国—澳大利亚FTA》约定将启动谈判
        (三)国内:中国有机构可受理投资仲裁案件
    四、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独特需求
        (一)需要融合两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
        (二)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
        (三)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
    五、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应有立场
        (一)应遵循ISDS机制转型是增量进化的趋势
        (二)应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双重身份问题
        (三)应补齐我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5)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比较分析法
        1.4.1.3 实证分析法
        1.4.2 本文创新之处
2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投资争端
    2.1 “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基本概况
    2.2 “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的产生与特点
        2.2.1 “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产生的原因
        2.2.1.1 政治原因
        2.2.1.2 法律原因
        2.2.1.3 环境原因
        2.2.1.4 其他原因
        2.2.2 “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的特点
    2.3 章节小结
3 “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的解决现状
    3.1 “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的国际法依据
        3.1.1 双边投资条约
        3.1.2 多边投资条约
        3.1.2.1 中日韩多边投资条约
        3.1.2.2 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3.2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模式分析
        3.2.1 ICSID争端解决机制
        3.2.2 WTO争端解决机制
        3.2.3 双边及多边投资条约解决机制
        3.2.4 东道国国内救济机制
    3.3 章节小结
4 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 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4.1.1 “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大量存在
        4.1.2 现有机制无法有效解决争端
        4.1.2.1 受案主体范围有限
        4.1.2.2 仲裁与诉讼成本高
        4.1.2.3 部分裁决结果存在公正性危机
        4.1.2.4 缺乏上诉机制
        4.1.2.5 裁决难于执行
        4.1.2.6 覆盖不全面
        4.1.2.7 管辖权的限制
        4.1.3 顺应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发展趋势
    4.2 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行性
        4.2.1 具备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条件
        4.2.2 满足“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发展需要、契合倡议发展目标
        4.2.3 域外机制提供有益经验
        4.2.3.1 借鉴ICSID争端解决机制
        4.2.3.2 借鉴WTO争端解决机制
        4.2.3.3 借鉴NAFTA / USMCA争端解决机制
        4.2.3.4 借鉴欧盟投资法庭机制
    4.3 章节小结
5 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议
    5.1 构建全新的综合性多元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5.1.1 以国际商事法庭为依托
        5.1.2 其他有关机构的配合
        5.1.3 设立专门的“一带一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5.2 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
        5.2.1 利益平衡原则
        5.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3 手段多元化原则
    5.3 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程序
        5.3.1 争端预防程序
        5.3.1.1 预防程序
        5.3.1.2 磋商程序
        5.3.1.3 调解程序
        5.3.2 争端裁决程序
        5.3.2.1 仲裁程序
        5.3.2.2 诉讼程序
        5.3.3 争端保障程序
        5.3.3.1 上诉程序
        5.3.3.2 执行程序
    5.4 规定将争端优先提交中心解决的条款
    5.5 章节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致谢

(6)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外文缩略语对照表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主体研究
    第一节 国际投资与境外投资法
        一、国际投资的分类与境外直接投资
        二、从国际直接投资法到境外投资法
    第二节 中央企业法律主体地位
        一、国有企业的概念界定
        二、中央企业概念辨析
        三、中央企业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演进
        一、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发展阶段
        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现状分析
        三、中央企业境外投资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内法制及其改革
    第一节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内法制现状
        一、公司治理法制
        二、境外投资监管
        三、境外投资保护
    第二节 中央企业改革对境外投资的影响
        一、改革背景概要
        二、具体改革举措
        三、对境外投资的影响
    第三节 国内法制改革建议——借鉴日本、新加坡、德国
        一、相关法制改革应当并行——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
        二、从规范企业到规范决策——基于新加坡经验的分析
        三、从监管规制到法制保障——基于德国经验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东道国法制
    第一节 司法豁免理论及东道国相关司法实践问题
        一、司法豁免概念及观点
        三、中航油案及其影响
        四、中央企业不应当然地主张司法豁免
    第二节 竞争法审查问题
        一、投资东道国竞争法审查一般问题
        二、关键判断——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公平竞争
        三、欧盟委员会中化集团/帝斯曼合资申报案
        四、中央企业经营者集中申报应当单独计算市场份额
    第三节 国家安全审查问题
        一、国家安全审查基本问题
        二、美国CFIUS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析
        三、美国CFIUS国家安全审查晚近实践——三一重工案
        四、CFIUS及 FIRRMA改革对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影响及应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国际法制
    第一节 国际投资法制基本问题
        一、国际投资保护与国际投资法制
        二、相关国际法律渊源
    第二节 国际法制调和作用
        一、国际法制调和需求
        二、国际法制调和原理
    第三节 中央企业相关重点问题
        一、投资协定适用范围问题
        二、中央企业投资主体定位
        三、国民待遇以及中方主张
        四、竞争中立的国际法规则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相关国内法制改革当与中央企业改革并举并重
    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需适应投资东道国法律制度
    三、以国际造法为契机实现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对中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一)选题背景与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
        (二)经济外交与投资外交
        (三)国家利益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发展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与OFDI
        二、OFDI的分类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一、经济学视野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中政经互动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一、OFDI与母国经济
        二、OFDI与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效应
        一、OFDI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二、OFDI与地缘政治
    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外交策略与对外直接投资
        一、平稳安定的双边关系有利于OFDI
        二、政治冲突对OFDI产生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日本OFDI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第一节 从国家利益角度回顾日本OFDI的历史变迁
        一、经济效益优先,OFDI促进日本复苏为经济大国
        二、谋求政治大国,外交战略转型与对外投资调整:OFDI的停滞和调整阶段(1991-1999)
        三、OFDI新时期:OFDI的新衰退和恢复发展阶段(2000-至今)
    第二节 日本OFDI中的政经互动
        一、 “美日同盟”与日本OFDI
        二、中日关系曲折中的OFDI波动
        三、美日贸易摩擦与日本对美投资
        四、重在谋求政治影响力的东南亚直接投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中国OFDI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第一节 中国OFDI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OFDI的规模发展
        二、中国OFDI主要行业现状
        三、中国OFDI的驱动因素
        四、中国OFDI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国OFDI中的政经互动
        一、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OFDI
        二、双边政治关系影响中国OFDI
        三、外交活动影响中国OFDI
        四、国际政治环境与OFDI
    第三节 关于中国OFDI格局的政治考量
        一、投资周边:通过经济外交,稳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周边安全
        二、投资欧美:强调合作共赢,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三、投资发展中国家:承担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当前中国OFDI面临的新挑战
        一、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投资阻碍增多
        二、多边投资框架仍未有效建立
        三、OFDI回报率逐年下降
        四、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调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OFDI与经济外交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产生背景及战略意义
        一、产生背景
        二、战略意义
        三、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格局现状
        一、“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发展与现状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投资外交
    第三节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背景下投资外交的重要支撑
        一、亚投行成立背景
        二、亚投行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投资外交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以OFDI带动经济外交,进而促进全面外交,服务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二)围绕外交总体布局,主动完善经济外交,促进OFDI,保护海外经济利益
    二、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2.1 传统OFDI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内部化理论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 技术地方理论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3.3 新新贸易理论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2.6.1 东道国视角
        2.6.2 制度距离视角
        2.6.3 母国制度视角
    2.7 理论述评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4.2.1 前提假设
        4.2.2 函数设定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产权制度
        5.1.2 经济制度
        5.1.3 创新制度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5.2.2 计量模型构建
        5.2.3 变量说明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5.4 异质性检验
        5.4.1 所有制差异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5.4.3 产业差异
        5.4.4 行业集中度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6.1 研究假设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6.4 异质性检验
        6.4.1 所有制异质性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6.4.3 产业异质性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3 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7.4 异质性检验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8.1.1 契约制度
        8.1.2 物权制度
        8.1.3 税收制度
        8.1.4 信贷制度
        8.1.5 知识产权制度
        8.1.6 技术交易市场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8.2.1 政府支出
        8.2.2 供给效率
        8.2.3 政府干预
        8.2.4 政府补贴
        8.2.5 行政审批
        8.2.6 政府腐败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8.3.2 国际投资协定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8.4 管理启示
        8.4.1 对政府的启示
        8.4.2 对企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致谢

(9)“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际直接投资及投资风险相关研究
        1.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1.2.3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识别研究
        1.2.4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研究
        1.2.5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对策措施研究
        1.2.6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
    2.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建设进展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2.1.2 “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
    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2.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
        2.2.2 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
        2.2.3 投资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
        2.2.4 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
    2.3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2.3.1 市场寻求动因
        2.3.2 资源获取动因
        2.3.3 效率寻求动因
        2.3.4 技术寻求动因
        2.3.5 竞争优势动因
    2.4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2.4.1 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
        2.4.2 企业融资渠道有限
        2.4.3 东道国对特定行业投资的限制
        2.4.4 法律制度存在差异
        2.4.5 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
第3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
    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界定
        3.1.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含义
        3.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一般特征
    3.2 风险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3.2.1 风险识别的原则
        3.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3.3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类型
        3.3.1 宏观环境风险
        3.3.2 企业层面风险
    3.4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特殊性
第4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东道国视角
    4.1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分布特征
    4.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方法—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
    4.3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经济基础指标
        4.3.2 偿债能力指标
        4.3.3 社会弹性指标
        4.3.4 政治风险指标
        4.3.5 对华关系指标
    4.4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
    4.5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4.5.1 经济基础指标
        4.5.2 偿债能力指标
        4.5.3 社会弹性指标
        4.5.4 政治风险指标
        4.5.5 对华关系指标
        4.5.6 综合指标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企业视角
    5.1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5.1.1 构建原则
        5.1.2 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5.2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5.2.1 层次分析法(AHP)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5.2.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5.3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的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5.3.3 评估结果分析
    5.4 风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投资绩效的影响
        5.4.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5.4.2 指标预测
        5.4.3 数据处理
        5.4.4 实证分析
第6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
    6.1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现状
    6.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6.2.1 风险评估系统
        6.2.2 风险预警系统
        6.2.3 风险处置系统
    6.3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6.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6.3.2 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10)“一带一路”背景下PPP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
    (一)PPP模式的基本定义及性质
        1.PPP的定义
        2.PPP法律关系分析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投资情况
        1.投资主体
        2.投资地区分布
        3.投资行业和投资额分布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用PPP模式分析
        1.PPP模式的特点
        2.PPP模式的优势
二、“一带一路”PPP面临的投资争端以及原因分析
    (一)“一带一路”PPP项目投资争端分析
        1.PPP投标阶段面临的争端
        2.PPP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中面临的争端
        3.PPP项目实施阶段面临的争端
        4.PPP项目收尾阶段面临的争端
    (二)“一带一路”PPP投资争端产生的原因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的复杂性
        2.我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仍然存在着不足
        3.缺乏制度的支撑
三、“一带一路”PPP投资争端的解决方式及存在的不足
    (一)目前“一带一路”PPP投资争端主要的解决方式
        1.协商和调解
        2.国内司法救济
        3.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4.WTO争端解决机制
    (二)现有争端解决方式存在的不足
        1.国内司法救济存在的不足
        2.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存在的不足
        3.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不足
四、完善“一带一路”PPP投资争端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层面的建议
        1.建立专门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
        2.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我国PPP相关立法
        3.尽快完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4.与沿线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为PPP项目营造投资环境
    (二)企业层面的建议
        1.我国企业应提高参与国际投资争端机制的能力
        2.PPP项目前期做好法律尽职调查和可行性研究
        3.本土化“一带一路”PPP项目,降低PPP投资风险
        4.“一带一路”PPP要做好相关专业人才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D]. 金玉凤. 山东大学, 2021(02)
  •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3]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D]. 贾辉. 中国政法大学, 2021(11)
  • [4]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D]. 魏德红. 吉林大学, 2020(03)
  • [5]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研究[D]. 柯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2)
  • [6]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 闫飞.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8)
  • [7]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对中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 胡云莉. 外交学院, 2020(08)
  • [8]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9]“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D]. 高波.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PPP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途径研究[D]. 王倩楠. 山西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浅谈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