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经济工作预测

2002年经济工作预测

一、Forecast of Economic Work in 2002(论文文献综述)

邓紫微[1](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指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王俐雯[2](2020)在《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因为较低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全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探讨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加以协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山西省经济和环境系统的耦合指标体系,建立了山西省2007-2017年经济和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对山西省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2007-2017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0.2417上升为2017年的0.7613;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由2007年的0.4665上升为2017年的0.6694,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发展轨迹基本吻合,说明这期间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其次,基于山西省2007-2017年经济和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西省2007-2017年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由结果可知:山西省经济和环境耦合协调度由2007年的0.4290上升为2017年的0.8400,由最初的濒临协调区间优化到协调发展区间。第三,从不同区域的角度,研究了山西省11地市近五年(2013—2017)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结果表明:山西省11地市近五年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呈上升趋势,由濒临协调区间上升为良好协调区间,各地市在时空上具有失调与协调交替式的分布特点,并呈现出向全面协调发展过渡的规律性。最后,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构建GM(1,1)模型,对山西省2018-2025年经济与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山西省经济和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和环境状况都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虽然研究期间山西省经济和环境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环境保护速度,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两者之间的发展仍存在如下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多为焦炭、钢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资源依赖型强,“一煤独大”导致燃煤消耗占据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环保意识不足,发展理念落后;环保投入不足,环境监管不到位。针对山西省目前经济和环境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优化调整,做好煤和非煤两篇文章,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绿色改造;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完善环境法规建设,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在之前的相关研究中,多数学者侧重于分析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较少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所以,本文将山西省经济和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耦合分析,为山西省长期预测环境质量变化提供有力依据。由于目前对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选取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同时,本文只选取2007-2017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所以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李燕[3](2020)在《基于递归图的股票市场非线性动力学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票市场是一个真实且持续演变的极其复杂的动力学系统,特别是该复杂系统还呈现出一定的突变特性。1987年美国“黑色星期一”、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建立在线性范式基础上的经典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研究科目——金融系统复杂性研究逐渐产生和发展。金融系统复杂性研究主要就金融系统的复杂性问题开展研究,金融学研究范式由完全理性、线性及静态的方法向适应性、复杂性及动态演化的方法转变。论文使用重构相空间理论及递归图方法,通过把一维股票价格时间序列嵌入到高维相空间中,进而可以在一个拓扑性质等价的高维相空间中通过分析状态向量轨迹的递归性来研究股票市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特征。论文主要就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的动态演化行为进行研究,尤其是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探讨金融危机的形成、深化及扩散过程中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的演化进行系统性研究,解析金融危机传染的微观机制,深化对金融危机传染过程的认识,丰富金融危机传染问题的理论及实证方法,也为金融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及转变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来分析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变化。使用递归图方法来获得股票价格时间序列的动力学特征。递归图中斜对角线长度的分布函数构建递归熵,它能够度量一维时间序列嵌入到高维相空间中状态矢量的聚集程度,及系统的确定性或可预测性程度,可用于量化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程度。对14个发达国家(地区)和12个新兴国家(地区)的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得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呈现出“相对有效——相对无效—相对有效”复杂的似周期性动态演化特征及时间尺度效应;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及经济危机对市场有效性呈现负向效应;进一步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法、最大熵谱分析法及Fisher检验研究发现美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在不同频率上存在约为3-5年、11年及25年的周期,这些周期与基钦经济周期提出的3-4年周期、朱格拉经济周期提出的10年左右经济周期及库涅茨经济周期提出的15-25年经济周期基本吻合。(二)股票价格的急剧涨跌现象越发频繁,尤其是股票市场崩盘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极大挑战。论文使用递归图方法及非线性时间序列突变检测的启发式分割算法对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动力学特征突变时点的检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12个发达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和10个新兴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崩盘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层流性特征值LAM会发生显着性大幅下降;(2)对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票市场的LAM序列进行递归分析,发现LAM序列呈现出类分形自相似性结构,且在递归图中均有空白带存在,说明股票市场崩盘前LAM序列存在相变;(3)使用非线性时间序列突变检测的启发式分割算法发现,在市场崩盘前,市场的动力学特征会连续出现异常突变,且异常突变时点早于市场崩盘2到8个月时间。(三)基于递归图方法的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己经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已经成功运用到多个领域。但传统递归图使用Heavyside阶跃函数来判断相空间中状态点的递归行为,存在两个问题:(1)Heavyside阶跃函数会产生刚性边界问题,造成信息丢失;(2)临界距离ε的选取非常关键,假若选取不恰当会导致递归分析结果的不准确,目前对该参数的选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的创新之处是:(1)判断状态相点递归性时使用高斯函数代替Heavyside函数,解决Heaviside阶跃函数所造成的递归分析结果具有刚性和二元值问题;(2)使用局部二值模型(LBP)和纹理相似性度量Earth Mover’s Distance模型(EMD)就复杂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提出了对递归图进行纹理分析的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度量复杂系统动力学特征相似度的方法体系。(四)适应性市场假说(AMH)认为金融市场是动态演化的,市场泡沫及崩盘等状态显示出复杂的动态变化。AMH假说把金融市场看成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性系统,在不同的外界背景下,市场特征表现出动态演化。目前,对适应性市场假说研究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是市场的演化行为如何量化。论文通过构建度量复杂系统动力学特征相似度性方法,从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演化视角就适应性市场假说进行实证研究。对14个发达国家(地区)及11个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股票市场的动力学特征呈现出动态演化且各市场的演化行为具有“异质性”;(2)大多数市场的EMD距离表现出逐级下降趋势,市场表现出适应性进化现象;(3)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4年内,9个新兴国家(地区)金融市场的动力学特征发生了突变;(4)中国沪深A股市场在国家出台较大影响力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市场动力学特征都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异常突变,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及2015年“股灾”期间,市场动力学特征出现异常突变。(五)金融危机传染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大多遵循线性研究范式,未能解析出金融危机传染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及金融危机传染的内在微观机制。论文尝试从复杂性科学视角对金融危机传染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的基本思想是将各国金融市场看成具有不同动力学特征的动力学系统,对金融危机前、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过程中各金融市场动力学特征的动态演化及构建金融市场间动力学特征联动模式复杂网络进行研究。使用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思想,将股票市场联动情况进行符号化处理,再粗粒化为由五个符号所组成的联动模式,由联动模式之间的转化关系构建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联动模式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探究金融危机传染的内在微观机制。研究结论:(1)各国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在2007至2008年间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异常突变,2009至2011年间各国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发生持续性突变,相对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期间全球金融市场变得更为脆弱;(2)金融危机在全球股票市场中的传染表现出一种典型的“事件驱动”性特征,危机期间全球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联动模式复杂网络的结构及重要节点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六)由于市场环境、投资者情绪及金融机构的决策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股市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常常处于动态演化之中,静态复杂网络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股市系统复杂网络的信息是有限的,甚至容易“诱发”我们对股市系统复杂网络产生错误认知。论文从动态演化的研究视角,使用滑动时间窗口方法,构建全球73个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网络。研究结论:(1)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复杂网络表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表明股票市场网络具有极强的信息传递能力,这就解释了发生在局部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能够迅速扩展到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原因。(2)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网络的平均度值及平均聚类系数有增大趋势,网络直径及平均路径长度有下降趋势,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网络特性会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复杂网络会表现出更强的同步能力,信息在股票市场之间的传播范围会明显扩大,网络的信息传输效率提升,市场之间的共振及联动会进一步增强。

潘金玉[4](2020)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影响要素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气候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减缓气候变化的一些举措也给人类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社会经济情景是近年来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研究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基于人口、经济普查及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在IPCC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全球框架下,按照中国实际情况,设定柯布-道格拉斯经济预测模型中的劳动参与率、资本存量、资本系数等参数,预测2010-2100年中国及分省经济总量、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发展趋势,并分析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及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影响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有利于均衡匹配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和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分产业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其结果如下:(1)经济总量的预测:不同SSPs路径下,21世纪中国经济均将呈增长态势。GDP增速在2030年前基本维持6%左右,之后持续下降,至2060s稳定在一定水平;2070s起SSP1和SSP4路径下增速低于0.5%,SSP2-3和SSP5路径下增幅保持在0.5%~1.5%。省级尺度上,SSPs路径下经济变化趋势存在很大空间差异。2090s,SSP1-2和SSP4-5路径下,广东省是经济总量最高的省份;SSP3路径下,江苏省最高。(2)产业结构的预测:不同SSPs路径下,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有显着差异。SSP1-5路径下,第一产业产值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2060-2080年间达到峰值;第二产业产值在SSP1和SSP4路径下分别增加至2060s和2040s后呈下降趋势,SSP2-3和SSP5路径下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第三产业产值在SSP1-5路径下均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增速均呈下降趋势,在本世纪中后期逐渐放缓。产业间增速及物质需求的变化导致一、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对中国分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影响显着。到本世纪末期,第一产业在SSP1和SSP3-5路径下山东省产值最高;SSP2路径下江苏省最高;第二产业在SSP1-2和SSP4路径下,广东省排名第一,SSP3路径下江苏省产值仍最高,SSP5路径下,浙江省超过江苏省位居第一;第三产业在SSP1-2和SSP3路径下广东省产值最高,SSP3和SSP5路径下则江苏省最高。增速上,各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均呈不同程度放缓。第一产业在2030s后逐渐出现负增长;第二产业在SSP1和SSP3-4路径下本世纪后期均会负增长,而SSP2和SSP5路径下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制造业落后省份增速在2070s后呈负增长;第三产业在不同路径下均呈正向增长,2060年前均高于1%,之后逐渐放缓,SSP5路径增速略高于其他路径。21世纪,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点,且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更为合理。(3)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1978年以来,资本投入量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未来,SSP3-4路径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社会区域差异较大,中国沿用这两条道路发展经济的可能性较小。本文在SSP1、SSP2和SSP5三条路径下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化。SSP1-2路径下,全要素生产率自2020s起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SSP5路径下,资本投入量始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熊升银[5](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位置,历来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上每个阶段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地方政府GDP增长为核心的官员晋升激励、财税、价格机制等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得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锁定在“数量速度型”的发展路径上,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投入产出低下、自然环境破坏、创新能力不强、环境约束趋紧、持续性缺乏等问题。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赋予了什么新的内涵,其进程究竟如何?那么如何构建适用于新时代的更加全面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体系?2007年以来,其转变的时空演化呈现什么特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格局?影响机制是什么?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提供经济治理能力等等?对于理清诸如此类问题,不仅有助于破解当前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而且能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预期效果的早日实现。本研究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转变评价—时空格局—形成机制”为逻辑主线,基于多层次、多学科、多维度,试图探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进而找出对策。本研究的具体思路为:首先,梳理本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前沿及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脉络。其次,基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依据,构建了适用于新时代的更加全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体系,并利用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评价法,对在研究期内我国各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再次,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揭示了研究期内各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变特征;继而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其时空演化的形成机制。最后,基于前文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研究依据“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启示”的思路,内容分7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从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律性的认识视角,揭示研究的缘起,引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研究选题背景,剖析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归纳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首先,厘清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成果及研究趋势,并展开文献述评。另一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经济发展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3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探讨。基于已有成果,结合研究目的,对经济发展概念、本质,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类型进行了界定和阐述;进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依据,提炼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并归纳其特征;通过解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性问题及尝试性进行理论推论,从而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脉络。第4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测度体系构建及评价。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逻辑主线,构建包括经济增长稳定、创新驱动发展、市场机制完善、经济结构优化、绿色发展、资源高效利用、人民生活美好7个子系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体系,然后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域2007-2018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动态评价。第5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变。基于评价结果,从时间维度,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分维度及时间序列差异变化特征;从空间维度,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分异、集聚特征,演变轨迹,并对未来至2050年前的空间分布格局趋势进行预测。第6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空演化格局的形成机理分析。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演化形成的宏微观因素,构建了演化格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做出验证与分析,进一步揭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空演变格局形成机制。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政策建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对以往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和超越,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并具有典型的正的外部性。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是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佳结合原则下,以经济增长稳定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达到经济结构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绿色发展,最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质上在于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必须通过改革现有经济发展考核与政府官员晋升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中受益,这样政府才会主动进行发展方式转型;从时间维度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整体逐年升高,特别是2012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各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都有明显的增长,但差异显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维度的转变水平差异明显,2012年后大部分子系统维度呈现出加快趋势。其相对差异屡有波动,绝对差异大致呈先升后降;从空间维度看,总体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级阶梯发展格局。整体上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其空间集聚程度表现出显着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中西部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区域,整体呈现出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态势;从时空格局的形成机制看,是受宏观和微观各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科教水平、对外经济水平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空演化形成的影响最为显着,投资水平、市场化程度、交通区位、区域发展战略和人口因素,但政府规制因素影响效果不显着。总体上大多影响因素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提升效应东部最大、东北次之、中部再次之,西部最小。

张恒[6](2019)在《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与我国矿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周期理论引入矿业领域,以经济周期四种尺度为基础框架,寻找矿业在不同尺度经济波动中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对200多年以来全球煤炭、生铁(粗钢)、铜、铝、铅、锌等大宗矿产品产量及价格变化规律的归纳,发现全球矿业发展存在四种尺度的周期。对各个尺度的周期进行了划分,将不同周期进行配套,建立了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本文认为全球矿业发展存在四种尺度的周期,周期的嵌套之下推动着矿业产业不断波动式向前发展。1个矿业长周期可嵌套2-3个中长周期或5-6个中周期,1个中长周期多数嵌套3个中周期,1个中周期可嵌套2-3个短周期。当几种周期上行期叠加在一起时,往往是矿产品价格飙涨和矿业生产的快速攀升。当几种周期同时叠加下行时,会给矿业带来重大衰退。根据周期嵌套规律,2021年至2022上半年或将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和矿产品熊市。同理,类似的衰退也可能在2029或2036年发生。全球矿业的长周期是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的,平均每个周期持续50年左右。下一轮矿业长周期最有可能由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启动时间约21世纪30年代中期。人口结构变化驱动的矿业中长周期可达18-24年,矿业主导国家三个中长周期分别对应矿业长周期的成长、成熟到衰落的三个阶段。2023年后弱势的第三轮矿业中长周期推动全球矿业长周期进入衰退期。矿业中周期大约7-11年,其基本驱动力是投资和设备的更新。通过美元指数和利率可以判断矿业中周期的转折点。当前矿业中周期自2016年1月启动,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底。中国地勘投入的中周期平均8年,与矿业中周期一致,反映了中国经济和财政中周期的共同作用。矿业短周期主要由库存周期驱动,持续时间3-4年。通过工业存货、PPI(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狭义货币M1等指标可以判断出矿业短周期的转折端。本轮矿业短周期从2019年1月开始,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本轮和上轮短周期的顶点较高者将与中周期的顶点重合。根据矿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和嵌套特点,提出我国矿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国家制定矿业政策应确保适度领先矿业周期的基本原则,做到未雨绸缪。适应周期进程调整矿产资源勘探政策、资源税费政策、对外并购政策及资源进出口政策。2.矿企开展矿业投资应力争做到逆周期投资,减少及避免顺周期投资的冲动,保护好现金流,并利用美元指数、美国利率周期等指标做好矿业中周期转折端的研判。3.矿业产业链企业要善于利用短周期,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产品价格风险、利用资本市场短周期为企业长期发展融资、选择合适的入场点进行投机获取收益等。要善于通过工业存货、PPI、M1等指标的联系配合,对矿业短周期各阶段及转折点进行判断。

龙小燕[7](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郑李昂[8](2019)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夏季达沃斯年会将主题确定为“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关注增长质量,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千余位参会人员热议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同步发展,加快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构建起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城镇格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传统的城镇化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必然。当前,新疆的城镇化还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城镇化,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将会拉动新疆的内需、投资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新疆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都会有巨大的提升,并且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包容性、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将是新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所在。新疆当前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新型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已经成为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理清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脉络,总结出学者们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依据城镇化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1-2016年统计数据,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从五个方面剖析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得出新型城镇化倡导的核心要义可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并且新型城镇化通过刺激内需、投资以及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同样可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此外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又可以加速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其次,依据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核心内涵的相似之处,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分析框架,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城镇化动力、人民生活水平与福利、资源与生态环境代价六大维度,构建了涵盖41个基础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赋予指标体系权重,采用TOPSIS法从纵向角度对新疆经济增长质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进行评价。再次,从横向角度将新疆置于西部省区中,对增长质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进行评价,采用Arc GIS软件对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十一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西部各省区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的等级划分。第四,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新疆及其余西部省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度,从更深层次来探索新疆的经济增长质量。第五,采用指数平滑法的Holt-Winters非季节性模型对新疆2017-2025年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预测。第六,从总量效应视角、结构效应视角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采用OLS分析法从总量效应视角对影响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因素进行分析,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结构效应视角对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现实基础,提出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2001-2016年间,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指数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的城镇化动力指数上升幅度最大,经济增长的结构指数、资源与生态环境代价指数上升幅度最小;此外,2014年以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不同步系数一直为负值,表明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为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2014以后经济增长不同步系数变为正直,说明此时新疆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质量提升。(2)2001-2016年间,西部十一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六大维度指数值增减明显,排名变化较大,波动趋势明显,其中重庆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高,云南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低。(3)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西部各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六大维度等级区域分布明显,其中重庆、陕西和四川在西部省区中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等级高的区域,新疆为经济增长质量等级中等区域。(4)在对新疆以及其余西部省区的经济增长效率测度后,得出新疆经济增长效率处在西部省区中等水平,而重庆经济增长效率最高,其次是陕西和四川,青海最低。(5)通过对新疆2017-2025年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预测,发现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一直呈上升状态。(6)从总量效应视角分析影响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发现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对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开放度促进作用不明显,而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促进作用甚微。从结构效应分析影响因素时,发现创新水平与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提升的关联程度最高,其次是投资水平、第二产业贡献率、城镇化水平,而第一产业贡献率最低。

于静涵[9](2019)在《新时代我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测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特征包括经济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时代下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对准确把握真实的经济运行态势,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出发测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首先从国内供给角度出发,考虑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引入状态空间模型构建弹性可变的生产函数模型。结合新时代背景,提出“有效劳动”概念,分别对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进行再估计。结果发现,生产函数测算的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能够很好拟合1978-2016年我国经济周期转折点,同时预测2017-2035年新时代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其次从国际开放角度出发,由菲利普斯曲线与奥肯定律经济理论结合国际市场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引入通货膨胀、外汇储备与汇率等指标测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结果发现,1986年前潜在增长率测算结果与实际增长率结果拟合效果好;1986年后国际市场动荡时潜在增长率往往低于实际增长率,国际市场平稳时,潜在增长率往往高于实际增长率;同时预测2017-2035年新时代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最后通过两模型测算结果,结合1978-2016年潜在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拟合情况分析,给出未来中长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上限与下限。预测2017-2035年新时代我国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长率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5.51%-7.06%之间、2025年经济潜在增长率在4.32%-6.45%之间、2030年经济潜在增长率在3.55%-5.90%之间、2035年经济潜在增长率在3.02%-5.40%之间。

武庆彬[10](2019)在《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从诞生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已经不断扩大。以往仅仅考虑资源约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已经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因素在区域人口承载力中的影响权重变得越来越大,对新疆地区而言尤甚。因此本文以新疆及15个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视角下研究新疆的人口承载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承载力研究成果概括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疆地区特殊的区情,选取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三个重要变量作为制约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了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承载力的双重约束作用机制和研究框架之后,本文分别以新疆水资源和新疆土地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强约束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对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作用为基础,对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人口承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在分析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分别测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因素对于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的影响权重,并以此来测算和预测新疆的综合人口承载力。本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1)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是空间分布不均衡。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整体是较高的,但是部分地州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是严重超载的。在2000-2016年的考察期内,新疆15个地州市中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并且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较低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疆水资源分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其水资源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规模以及支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较高,但是受水资源影响较大。新疆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从整体和部分来看都是很高的,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规模。新疆15个地州市中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较多的地州市大多位于水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地州市,水资源是影响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3)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水平总体超载,并且空间差异显着。新疆的经济人口承载力超载情况严重,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空间较多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这些地州市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第三产业较为发达。(4)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受制于经济因素;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寄希望于外调水的进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强约束因素,短期内很难发生明显的改变。并且新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受制于水资源的匮乏,只有通过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入疆才能有效改善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如“藏水入疆”工程。而经济因素是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因素,并且受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较大,短期内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大的提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有效突破口。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的区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作为参考,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新疆的人口承载力水平。

二、Forecast of Economic Work in 200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orecast of Economic Work in 2002(论文提纲范文)

(1)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武陵山片区
        1.3.2 中心城市
        1.3.3 城镇扩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2.1.1 区域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文化
        3.1.4 经济社会条件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3.2.1 历史沿革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4.1.1 地理环境因素
        4.1.2 交通基础因素
        4.1.3 经济发展因素
        4.1.4 城市规划因素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4.1.6 社会文化因素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5.1.1 常住人口规模
        5.1.2 城镇用地规模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6.2.1 发展战略
        6.2.2 发展定位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6.3.4 多节点
        6.3.5 城乡融合发展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7.1.2 对接大西南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经济发展
        2.1.2 环境保护
        2.1.3 环境质量
        2.1.4 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循环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分析
    3.1 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
        3.1.1 经济规模分析
        3.1.2 产业结构状况
        3.1.3 经济发展方式
    3.2 山西省环境现状分析
        3.2.1 生态资源条件
        3.2.2 环境压力
        3.2.3 环境控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4.1 指标体系设计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选取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1 原始数据的来源
        4.2.2 指标标准化处理
        4.2.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 模型建立
        4.3.1 山西省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4.3.2 山西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4.3.3 山西省经济与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
    4.4 山西省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结果及评价
        4.4.1 山西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结果分析
        4.4.2 山西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结果分析
    4.5 山西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结果与评价
        4.5.1 山西省经济与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
        4.5.2 山西省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结果评析
    4.6 山西省各地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分析
        4.6.1 经济与环境指标选取
        4.6.2 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
        4.6.3 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预测研究
    5.1 GM(1.1)原理以及结果检验
        5.1.1 GM(1.1)原理
        5.1.2 GM(1.1)模型检验
    5.2 数据来源及模型建立
        5.2.1 模型建立
        5.2.2 模型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经济和环境耦合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6.1 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6.2 能源消耗大,资源依赖性强
    6.3 发展水平落后,环保意识薄弱
    6.4 环保投入不足,资金分布不合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改善山西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7.1 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优化调整
        7.1.1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
        7.1.2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7.1.3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建设特色旅游
        7.1.4 明晰山西转型综改思路,推进各级综改进程
    7.2 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绿色改造
    7.3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7.4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7.5 完善环境法规建设,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7.6 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发展对策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基于递归图的股票市场非线性动力学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三节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线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与金融理论发展
        一、金融市场复杂性
        二、复杂性科学提供的金融分析工具
    第二节 递归图方法
        一、递归图方法的理论基础
        二、递归量化分析(RQA)
        三、递归图方法中的重要参数确定
        四、递归图方法的应用
        五、递归图方法的最新发展
    第三节 递归图方法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第四节 当前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全球股市有效性的动态演化及量化比较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递归图方法及递归熵
    第三节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量化比较研究
    第四节 金融危机期间各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
    第五节 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周期性动态演化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动力学特征异常突变时点检测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工作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递归图LAM指标
        二、非线性时间序列突变检测的启发式分割算法(BG算法)
    第四节 股票市场崩盘与市场动力学特征异常突变研究
        一、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动力学特征分析
        二、基于BG算法的崩盘前市场动力学特征突变时点检测
        三、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股市动力学特征异常突变时点检测研究
        四、A股市场2015年“千股跌停”式崩盘的市场动力学特征突变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相似性度量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高斯函数递归图及纹理特征分析
        一、高斯函数递归图
        二、递归图纹理特征相似性分析
    第三节 数值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动力学特征演化视角的适应性市场假说实证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动力学特征适应性演化分析
        一、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二、基于BG算法的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突变研究
        三、中国沪深A股市场动力学特征变化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节
第七章 金融危机期间危机传染及股市动力学特征联动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工作
    第三节 构建市场动力学特征联动模式复杂网络方法
    第四节 数据分析
        一、数据采集
        二、危机期间股票市场动力学特征演化及突变分析
        三、危机期间市场动力学特征联动模式复杂网络分析
    第五节 全球股市动力学特征复杂网络结构演化分析
        一、相关工作
        二、全球股市动力学特征网络结构动态演化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学术简历
附件(A) 联动模式加权复杂网络
附件(B) 联动模式复杂网络中度值前30的节点

(4)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影响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情景的演变
        1.2.2 经济预测研究进展
        1.2.3 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数据及方法
    2.1 研究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2.2.2 柯布-道格拉斯经济预测模型
        2.2.3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经济预测情景假设
        2.2.4 经济发展贡献分解方法
第三章 1978-2018年经济变化
    3.1 经济总量变化
    3.2 分产业变化
    3.3 产业结构变化
    3.4 章节总结
第四章 2010-2100年经济总量时空变化
    4.1 预测结果验证
    4.2 中国经济总量预测
    4.3 分省经济总量变化
    4.4 章节总结
第五章 2010-2100年分产业产值时空变化
    5.1 预测结果验证
    5.2 中国分产业变化
    5.3 分省分产业变化
    5.4 中国及分省产业结构变化
    5.5 章节总结
第六章 影响要素分析
    6.1 1978-2100年各要素变化
    6.2 1978-2100年各要素贡献
    6.3 章节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布局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布局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
2.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诠释
        2.1.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的研究
        2.1.3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2.1.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空演化研究
        2.1.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空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2.1.6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
        2.2.4 增长极理论
        2.2.5 核心-外围理论
    2.3 本章小结
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探讨
    3.1 经济发展的含义与本质
        3.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含义
        3.1.2 经济发展的本质
    3.2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类型
        3.2.1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3.2.2 经济发展方式类型
    3.3 新时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内涵与特征
        3.3.1 转变历程
        3.3.2 新时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3.3.3 新时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
    3.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性问题及理论推论
        3.4.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性问题
        3.4.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推论
    3.5 本章小结
4.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测度体系构建及评价
    4.1 指标测度体系的构建
        4.1.1 构建的原则
        4.1.2 测度指标体系的选取与说明
        4.1.3 数据处理
    4.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评价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变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标准差椭圆法(SDE)
        5.1.2 灰色动态预测法(GM(1,1))
        5.1.3 变异系数法(CV)
        5.1.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5.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5.2.1 总体动态时序变化特征
        5.2.2 各维度时序变化特征
        5.2.3 时间序列差异变动特征
    5.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5.3.1 总体空间分异特征
        5.3.2 空间集聚特征
        5.3.3 演变轨迹特征
        5.3.4 空间分布格局趋势预测
    5.4 本章小结
6.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空演化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面板数据模型
        6.1.2 空间计量模型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宏观驱动因素分析
        6.2.2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与假设
    6.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6.3.1 模型构建
        6.3.2 变量说明
        6.3.3 数据说明
    6.4 实证分析与估计结果
        6.4.1 普通面板模型检验与分析
        6.4.2 空间计量检验与估计结果分析
        6.4.3 机制检验
        6.4.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结合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重视弥补短板
        7.2.2 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指导,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
        7.2.3 以实施区域差异化转型发展策略为重点,充分发挥区域空间效应
        7.2.4 以加强空间关联为手段,加快促进低水平区转型发展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与我国矿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工作量
2 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分类及分解方法
    2.1 经济周期的概念
    2.2 不同尺度经济周期理论
    2.3 各种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与嵌套
    2.4 古典周期、增长周期与增长率周期
    2.5 周期的分解方法
3 经济长波下的矿业长周期波动
    3.1 各种理论对经济长波的研究和划分
    3.2 经济长波与矿业长周期的划分
    3.3 产业结构变动和主导产业转换与矿业长周期的形成
    3.4 全球产业转移和工业化国家(地区)轮动与矿业长周期的形成
    3.5 经济和矿业长周期与国际政治格局变迁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矿业中长周期波动
    4.1 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4.2 中国的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矿业周期
    4.3 日本的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矿业周期
    4.4 美国的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矿业周期
    4.5 人口周期、人口结构影响经济增长和矿业发展的原理
    4.6 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全球矿业引擎?
    4.7 矿业中长周期与矿业长周期的关系
    4.8 本章小节
5 经济中波下的矿业中周期波动
    5.1 经济中波理论的提出和研究
    5.2 全球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波
    5.3 矿业中周期的划分
    5.4 矿业中周期与美元指数、美国利率周期
    5.5 矿业项目的勘探与建设周期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的经济中波与地勘投入周期
    6.1 我国财政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
    6.2 地勘投入周期的划分
    6.3 地勘投入和地勘周期的影响因素
    6.4 历次地勘周期的深层经济政治因素分析
    6.5 本章小节
7 矿业短周期与库存周期
    7.1 库存周期与价格周期
    7.2 中国的库存周期与矿产品价格/矿业短周期
    7.3 库存周期的普遍存在: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短周期
    7.4 1961年以来全球矿产品价格短周期的分解
    7.5 本章小结
8 矿业周期的嵌套及预测
    8.1 矿业周期的嵌套
    8.2 矿业周期的预测
    8.3 周期嵌套与经济危机、矿产品熊市的产生
9 对我国矿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9.1 国家矿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与矿业周期
    9.2 矿企利用矿业中周期逆周期开展矿业投资
    9.3 矿业产业链企业利用矿业短周期避险、融资和投机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
    10.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0.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内容难点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经济增长
        2.1.4 经济增长质量
    2.2 理论基础
        2.2.1 城镇化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区域经济差距理论
    2.3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关系
        2.3.1 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核心要义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2.3.2 新型城镇化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2.3.3 新型城镇化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2.3.4 新型城镇化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2.3.5 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3.1 新疆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3.1.1 新疆人口城镇化
        3.1.2 新疆空间城镇化
        3.1.3 新疆经济城镇化
        3.1.4 新疆社会城镇化
    3.2 新疆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3.2.1 经济增长的规模与速度
        3.2.2 经济增长的结构
        3.2.3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3.2.4 经济增长的福利
        3.2.5 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
    3.3 新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3.3.1 新疆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3.2 新疆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4.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分析框架
    4.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4.2.2 新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模型
        4.2.3 新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4.2.4 新疆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变动关系分析
    4.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横向比较分析
        4.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4.3.2 经济增长质量比较结果与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4.4.1 经济增长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4.4.2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4.4.3 新疆经济增长效率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动态预测
        4.5.1 动态预测模型
        4.5.2 动态预测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1 基于总量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总量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5.1.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基于结构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结构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5.2.2 模型构建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策
    6.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现实基础
        6.1.1 政府政策支持
        6.1.2 资源优势
        6.1.3 区位条件
        6.1.4 市场广阔
    6.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6.2.1 重视教育,吸引人才,不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6.2.2 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6.2.3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6.2.4 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对外贸易,提升经济开放水平
        6.2.5 提高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6.2.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发展
        6.2.7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立绿色增长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新时代我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已有研究状况及进展
        1.3.1 经济潜在增长率论述
        1.3.2 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方法
        1.3.3 国内外经济增长率研究现状
        1.3.4 研究评述
    1.4 本文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新时代特征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
    2.1 新时代我国经济增长特征
    2.2 新时代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基于生产函数法测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3.1 生产函数模型
    3.2 数据来源与测算
        3.2.1 实际产出
        3.2.2 物质资本存量
        3.2.3 有效劳动投入
    3.3 模型估计和检验结果
    3.4 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四章 基于综合算法测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4.1 向量自回归模型
    4.2 指标选取
    4.3 模型估计和检验结果
    4.4 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测算比较分析
    5.1 1978-2016年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比较
    5.2 新时代我国经济中长期未来潜在增长率的预测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1 学术论文
    2 科研项目
致谢

(10)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目标
        1.3.5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1.4.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
        2.1.2 承载力
        2.1.3 人口承载力
        2.1.4 资源人口承载力
        2.1.5 经济人口承载力
        2.1.6 综合人口承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口理论
        2.2.2 人口承载力理论
        2.2.3 资源稀缺理论
        2.2.4 短板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2.3.1 新疆水土资源相互关系分析
        2.3.2 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相互关系分析
        2.3.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机理分析
第三章 新疆人口、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疆人口现状分析
        3.1.1 新疆人口规模与增速
        3.1.2 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状况
        3.1.3 新疆人口结构状况
    3.2 新疆水资源现状分析
        3.2.1 新疆河流水系与湖泊现状
        3.2.2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现状
        3.2.3 新疆水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新疆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3.3.1 新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3.2 新疆可利用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3.3.3 新疆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4.1 新疆经济规模与增速分析
        3.4.2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4.3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3.4.4 新疆社会消费现状分析
        3.4.5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章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4.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4.2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4.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各主要子系统分析
        4.2.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2.3 模型主要微分方程及参数设定
        4.2.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4.3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4.3.1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与分析
        4.3.2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4.3.3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5.1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5.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5.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5.2.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5.2.3 主要数据来源
    5.3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5.3.1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5.3.2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5.3.3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分析
    6.1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6.2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6.2.1 经济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6.2.2 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6.2.3 数据来源
    6.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6.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6.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6.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
    7.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7.1.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7.1.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7.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构建
        7.2.1 模型的构建
        7.2.2 权重的确定
    7.3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7.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7.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7.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7.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与新疆人口合理分布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8.1.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受水资源影响较大
        8.1.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总体超载,且空间差异显着
        8.1.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制约短板空间差异显着
        8.1.5 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经济因素的弱约束作用
        8.1.6 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水土资源的强约束作用
    8.2 主要政策建议
        8.2.1 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8.2.2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8.2.3 合理规划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入疆,结构性提高新疆供水能力
        8.2.4 大力发展人力资本,鼓励技术创新
        8.2.5 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破资源诅咒约束
        8.2.6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四、Forecast of Economic Work in 2002(论文参考文献)

  • [1]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2]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D]. 王俐雯.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基于递归图的股票市场非线性动力学演化研究[D]. 李燕.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影响要素研究[D]. 潘金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熊升银.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与我国矿业发展对策研究[D]. 张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D]. 郑李昂.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新时代我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测算研究[D]. 于静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10]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D]. 武庆彬. 石河子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2002年经济工作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