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目石英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

龙目石英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

一、龙牡石英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论文文献综述)

魏翠平[1](2021)在《自拟功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60例关键思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自拟功血汤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DUB患者260例,以随机法分组,A组132例予以自拟功血汤治疗,B组128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6.21%,B组为8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0,P=0.002)。治疗前对比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积分更低,与B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性激素与子宫内膜厚度(ES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数据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控制止血时间为(15.86±2.68)h,B组为(24.59±5.17)h;A组完全止血时间为(35.69±7.32)h,B组为(57.46±8.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DUB患者实行自拟功血汤治疗可调节性激素与EST水平,且能消退症状,尽快止血,疗效确切。

张莉丹[2](2021)在《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墓头回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建立墓头回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G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2.评价墓头回水提物的止血药效作用。3.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墓头回止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墓头回的质量控制研究1.1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以D-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建立了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优选了苯酚浓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及稳定时间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采用芦丁对照品,采用Na NO2-Al(NO3)3-Na OH比色法建立了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选了Al(NO3)3溶液加入量、静置时间及显色温度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采用齐墩果酸对照品,采用1%香草醛乙酸-高氯酸比色法建立了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选了1%香草醛-高氯酸溶液加入量、冰醋酸溶液加入量、显色温度及加热时间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1.2墓头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GC)法。以Agilent DB-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分析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为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30℃,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1.0m L/min。1.3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05nm。2.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2.1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止血作用:采用干酵母和无水乙醇皮下注射建立血热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将SD大鼠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云南白药阳性组、墓头回低剂量组、墓头回中剂量组、墓头回高剂量组。检测指标包括大鼠肛温、体重、用食量、饮水量、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即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及红细胞指标,包括:(1)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积压(PCT);(2)红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2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50只小鼠分别进行出血时间实验和凝血时间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阳性组、墓头回低剂量组、墓头回中剂量组、墓头回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剪尾法测定出血时间,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3.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墓头回止血的可能作用机制:墓头回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筛选利用TCMSP、Pub Chem等数据库;出血性疾病的作用靶点筛选则依据DRUGBANK、Dis Ge NET等数据库;两者取交集后借助Spring在线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墓头回成分-靶点网络,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则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富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结合能排名靠前的5个蛋白与核心成分槲皮素之间的相关度进行对接。结果1.墓头回的质量控制研究1.1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墓头回总多糖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苯酚浓度9%,水浴温度70℃,加热时间10min。方法学考察结果为回归方程A=0.1431C-0.1454,r=0.9976,D-无水葡萄糖溶液在0.00513~0.1026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75%。墓头回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Al(NO3)3溶液加入量1.5m L、静置时间25min、显色温度30℃。方法学考察结果为回归方程A=0.8573C+0.1583,r=0.9954,芦丁溶液在0.062~0.62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91%。墓头回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min,1%香草醛乙酸-高氯酸溶液加入量0.5m L。方法学考察结果为线性回归方程A=1.6162C+0.2431,r=0.9997,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在0.104~1.04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67%。1.2墓头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墓头回中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含量测定的方法。β-石竹烯的质量浓度在6.13~61.31μg/m L(r=0.9998)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1%,RSD为0.81%。氧化石竹烯的质量浓度在4.55~45.50μg/m L(r=0.9996)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2%,RSD为0.70%。1.3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墓头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别在0.1042~1.042mg/m L(r=0.9999)、0.1024~1.024mg/m L(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0%。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7%,RSD为1.39%,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1.07%。2.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2.1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研究就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而言:造模后大鼠肛温在2h后升高,达到38℃以上且持续6h,说明热证模型复制成功。体重显着降低(P<0.01),饮水量升高(P<0.01),饮食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PT、APTT和TT均显着延长(P<0.01),FIB极显着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PLT和PCT显着减少(P<0.05,P<0.01),MPV、PDW显着增加(P<0.01)。RBC和HCT显着增加(P<0.01),HGB和MCHC明显增加(P<0.05)。MCV、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而言:墓头回低、中剂量组体重均有所上升,高剂量组体重下降。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大鼠饮食量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墓头回各剂量给药组大鼠饮水量也有升高。阳性组和各剂量墓头回水提液组大鼠PT、APTT、TT和FIB均显着减少(P<0.05,P<0.01)。除低剂量组大鼠PDW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PLT和PCT均显着增加(P<0.01),MPV和PDW均显着减少(P<0.01)。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PLT和PCT显着增加(P<0.01),HCT显着减少(P<0.01)。除墓头回低剂量组外,阳性组、墓头回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RBC、MCHC明显减少(P<0.05),MPV和PDW显着减少(P<0.01)。中剂量组可使HGB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HGB显着减少(P<0.01)。2.2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就出血时间而言,阳性组与空白组相比,可显着缩短出血时间(P<0.01),提示了本次出血实验结果可靠。墓头回低剂量组与墓头回中剂量组出血时间也有明显缩短(P<0.05),墓头回高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无明显差异变化;与阳性组比较,各剂量墓头回组的出血时间均有显着延长;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墓头回各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有所延长;剂量越高,出血时间缩短越明显,表明其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就凝血时间而言,与空白组相比,阳性组及低、中、高剂量墓头回组的凝血时间均显着缩短(P<0.01);提示了本次凝血实验结果可靠。与阳性组相比,墓头回各剂量组的凝血时间有所缩短;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凝血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剂量越高,凝血时间缩短越明显,墓头回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更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表明其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3.墓头回止血的可能作用机制筛选筛选出墓头回止血的活性成分7个,作用靶点76个,通过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59个可能与墓头回止血作用机制有关的富集项以及21个可能是墓头回止血通路的富集项,结果显示墓头回止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CCR5、JAK2、MMP9、MPO及STAT3等关键靶点,涉及的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道、钙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道、HIF-1信号通道等。实验通过分子对接对上述止血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墓头回7个活性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尤以槲皮素结合能最低,亲和力最强。实验进行了槲皮素与5个核心靶点的图形对接。结论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墓头回中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对三萜类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挥发性成分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均小于3.0%,并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的墓头回含量,其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为墓头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实验通过了对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选用大鼠进行血热出血模型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白药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缩短模型组PT、APTT和TT时间、降低FIB含量,同时可以使PLT和PCT显着增加,HCT显着减少。并且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评价了墓头回的止血作用,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出血及凝血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剂量越高,出、凝血时间缩短越明显,表明其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3.实验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了墓头回止血的作用靶点76个,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259个,KEGG富集分析得到21个可能与墓头回止血作用相关的通路,并选取HIF-1信号通道作为下一步进行研究的止血机制。通过7个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与5个关键核心靶点的结合能最低,亲和力最强。

王芳芳[3](2021)在《加味固冲汤治疗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加味固冲汤治疗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加味固冲汤治疗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口服加味固冲汤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宫血停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止血疗效(开始服药至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Ca2+含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1.疾病疗效:加味固冲汤组的近期止血疗效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宫血停颗粒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有疗效,但加味固冲汤组疾病疗效较宫血停颗粒组疗效更佳。2.证候疗效:加味固冲汤组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宫血停颗粒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进行证候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可改善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证候,但加味固冲汤组的作用优于宫血停颗粒组。3.观测指标变化: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RBC、HGB、血清钙离子均提高(P<0.05),PT、APTT、子宫内膜厚度均降低(P<0.05);说明两组均可改善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上述观察指标,但加味固冲汤组均较宫血停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止血时间:加味固冲汤组较宫血停颗粒组所需止血天数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味固冲汤组较宫血停颗粒组止血效果好。5.安全性比较: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与本试验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固冲汤能改善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候;可能通过促进子宫收缩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增加血清Ca2+水平,缩短凝血时间促凝血,纠正贫血,缩短所需止血天数,止血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陈诗文[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由相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月经病血证古籍文献方药规律研究,第三部分为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研究,并与古籍研究结果进行相关性比对。一、文献综述采用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来收集古今相关文献,将月经病相关的妇科血证这一类疾病简称为“月经病血证”,本文主要研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这五个疾病,其病因为“虚、热、瘀”,病机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古代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认识过程及治则方药,着重叙述了现代各个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常用辨证论治,得出其辨证分型以脏腑、气血阴阳及病因病机分型,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进行治疗,治法方面现代医家各不相同,或重视补肾法、或治以泻肝法,又或自创八法等等,最后从传统辨证治疗、调整人工周期治疗、其他综合治疗(包括针灸、腹针、穴位贴敷等)论述了现代临床诊疗月经病血证的进展。得出不论古今医家治疗月经病血证的最终目的均为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使之达到平衡。由此总结月经病血证五个疾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目的相同,因此其治疗思想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存在关联,从而引出此次研究试图总结古今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治疗用药经验,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二、古籍研究目的:分析和整理总结出古代医家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挖掘新方,为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作为主要检索工具,检索自秦汉时期至明清时期所有符合中医诊断月经病血证的相关古籍文献,再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相关古籍医案,建立古籍方药数据库,并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进行数据挖掘。结果:1.与月经病血证治疗相关的古籍医案方剂共580条,涉及药物共430味,其中有66味药物使用频次≥20次,占总使用药物频次的77.8%。所有药物功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补虚类、清热类、温里类、活血化瘀类、止血类、解表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收涩类及祛风湿类药物;归经依次归肝、脾、心、肾、肺、胃经;四气排序依次为温、寒、平、热、凉性;五味排序依次为甘、苦、辛、酸、咸味。2.本研究得到核心药组65个,其中对药有44条,角药30条,多味药组1条,涉及中药19味,与高频药物前20位基本一致,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处方组合。结论:古籍医案中月经病血证的治疗以“治血”为主,较多使用养血补气药物,其次为清热凉血、止血活血类药,对应了月经病血证“虚、热、瘀”的病因病机特征,通过新方看出古代医家善用四物汤加减,以补血治血虚、行血治血瘀,通过血与脏腑阴阳气血的关系随证治疗,可以学习继承古代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治疗思想,也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其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古代文献数据支持。三、临床研究目的:总结出导师王建玲主任医师运用中药方剂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色,并与古籍文献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两者的相关性,以此达到挖掘新药对组合及新方,并为现代出血性月经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文献依据和临床参考价值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依据纳排标准收集来自2019年09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就诊于王建玲主任处且以汤药治疗为主的患者病例,录入后形成原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同样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等工作,以此挖掘王建玲主任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新方开发,并与上一个研究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之处。结果:1.临床总共485首方剂(其中崩漏303例,经期延长79例,月经先期61例,月经过多41例,经间期出血1例),患者平均年龄在32.93±12.49岁,占比最高的人群为性成熟期(18-48岁)女性;用药频率大于≥40次的共计60味中药,占所有药物频次的81.85%;四气五味占比最高的均为温性药与平味药;所有药物归经排序依次为归肝、脾、肾、肺、心经;其药物功效排名占比最高的同为补虚类药物,其次为清热类、止血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解表类、化痰止咳平喘类、收涩类及温里类。2.分析组方规律,得到76条核心药组,其中41条对药,27条角药及8条多味药组,共涉及14味中药,基本符合高频药物前15味。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得到4个核心处方组合。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运用七期调周法配合“补肾、扶脾、疏肝”脏腑辨证调经思想,常用药物以温肾健脾、养血止血类为主,其次是清热凉血、理气化湿药。聚类得到新方看出王师注重分期治疗,分为行经期、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期、经前期及经前后半期七个时期,旨在充分遵循其生理病理特点,因势利导,求因治本,不仅达到治病的目的,更需增强其生理功能,建立长期正常的月经周期。这种将古今治疗方法相结合的守正创新方式也为临床治疗月经病血证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参考价值。相关性对比:基于前两部分的数据挖掘研究,对比古代医家及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规律,可以看出两者虽具体治疗用药不同,但其两者用药思路与治疗原则相近,均以补虚、清热、化瘀、理气为主,用药以补虚类药物占比最重,但古代医家治疗会佐以心经药物治疗,而王师则以肺经药物为辅。在方剂配伍思路上,两者均以调理气血阴阳为主,但古代医家重视“从血调经”,王师则结合现代七期调周法及“补肾、扶脾、疏肝”的脏腑辨证调经思想这两种治疗思路,力求恢复或建立正常月经周期。由此可以看出,王师治疗月经病血证,既学习继承了先贤智慧,亦在此基础上,灵活贯通,并结合现代医学及临床实际加入了自己的经验,辨证用药,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思想,因此临床疗效非常显着,值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思考。

徐月娥,夏亲华[5](2021)在《失笑散加味的妇科临床运用进展》文中认为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五灵脂、蒲黄两味药物组成,功用为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常用于妇科痛经、月经失调、产后腹痛、宫外孕等属于瘀血停滞者。方中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通利血脉以止痛,用酽醋煎熬,取其活血脉,行药力,加强活血祛瘀止痛之效。

张滢丹[6](2019)在《《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近30年发表的关于《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系统评价,了解其文献发表现状,探讨各方剂临床使用情况,总结药物使用规律,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质量水平,发现傅氏治崩方剂临床疗效,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文献学基础。方法利用电子检索搜集近30年(1989年——2018年)发表的关于《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读秀知识库。根据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提取文献中信息,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利用Excel分析文献计量学特征,统计分析各方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各方剂药物使用规律和加减变化情况,以率的形式表现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利用Weka3.8软件进行关联规则的分析;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文献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结果1.文献计量学分析:下载文献234篇,通过精读全文,按照排除标准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剔除,剩余纳入本研究的文献共116篇,其中临床试验76篇,临证经验40篇;期刊论文106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会议论文4篇,报纸1篇;期刊论文共涉及64种期刊,核心期刊20种,文献39篇,非核心期刊44种,文献67篇。2篇文献得到基金支持。文献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作者单位以省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为主,作者单位共涉及28个地区,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2.方剂临床使用情况:纳入文献116篇,傅氏治崩方剂共使用139次,其中:固本止崩汤71篇文献,使用89次;逐瘀止血汤17篇文献,使用18次;加减当归补血汤9篇文献,使用16次;引精止血汤9篇文献,使用9次;清海丸6篇文献,使用8次;固气汤5篇文献,使用6次;平肝开郁止血汤3篇文献,使用3次。文献中,固本止崩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肾气虚型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加减当归补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肾气虚血瘀型崩漏;固气汤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型崩漏、胎漏胎动不安;引精止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型交感出血、男性性交后出血;平肝开郁止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肝郁型崩漏;逐瘀止血汤用于治疗血瘀型崩漏、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异常;清海丸用于治疗阴虚型崩漏。各方剂治疗疾病及证型与傅山原文相符,又有所创新。各方剂治疗不同疾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但其产生疗效的机理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方剂使用方法以单纯口服中药汤剂为主,部分使用其他方法联合治疗。3.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方剂使用均以原方药物为主,并根据辨证论治进行一定的增删,新增药多为对证用药和辅助止血用药,炮制药物多为炭药。固气汤、平肝开郁止血汤、清海丸使用次数少,用药分析结果意义不大,研究存在较大空缺。4.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共24篇随机对照试验参与质量评价,整体研究水平较低,主要问题有: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缺乏预试验和样本量估计,缺乏伦理学思维,随机化水平低,盲法缺失,干预措施标准化水平不高,缺少合并用药规定,治疗时长不统一,结局指标测量方法不统一,缺乏安全性考虑,随访记录较少。在组间均衡性比较、疗效评价内容、统计学方法记录等方面较为完善。试验的理论依据呈现两极分化;在对照组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5.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较高;固本止崩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现状表现为:1.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较少,核心期刊文献较少;缺乏大样本的研究和科研基金支持;临床报道的方剂集中在固本止崩汤,其他方剂的相关研究偏少。2.傅氏治崩方剂在临床广泛运用于各种妇科血证,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现代临床使用既传承了傅山治崩思想,同时有一定的创新。3.各方剂在临床主要为原方使用,并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有一定的药物加减,炮制药物多为炭药,以加强止血作用。4.临床研究质量整体偏低;meta分析文献偏倚风险高,异质性大,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献发表,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5.在固本止崩汤的治疗机理、逐瘀止血汤治疗宫内节育器所致月经异常等多个方面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王学梅[7](2018)在《谢萍教授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60例临床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谢萍教授治疗崩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师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出血期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崩漏提供可供临床参考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方法,收集谢萍教授予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门诊病例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资料记录详细完整的病例,提取相关信息,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患者基本病情资料、止血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止血时间等进行整理及统计,归纳总结谢萍教授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出血期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分析:止血时间均值为5.97天,止血总有效率为83.3%;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止时服中药剂数均值为6.95剂。(2)止血疗效分析:各患病病程与止血疗效的关系,P=0.38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与止血疗效的关系,P=0.54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子宫内膜厚度与止血疗效的关系,P=0.86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服中药剂数分析:各患病病程与服中药剂数的关系,P=0.0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时间长短与服中药剂数的关系,P=0.16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子宫内膜厚度与服中药剂数的关系,P=0.04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分析: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明显不适。结论: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患者出血期,止血时间均值为5.97天,止血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中医临床症状,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血红蛋白含量,血止时服中药剂数的均值为6.95剂,患病病程、年龄段、子宫内膜厚薄与止血疗效无相关性,出血时间长短和服中药剂数之间无相关性,随着患病病程的延长、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其服中药剂数呈增加趋势,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文咏欣[8](2016)在《益气养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由于排卵障碍和内分泌紊乱状况持续存在,卵泡发育迟缓,以无排卵、高雄激素为主要表现,对子宫内膜产生不良影响,在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的状态下,使子宫内膜增生、修复迟缓,高雄激素可直接损害子宫内膜的生长,故可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目前对PCOS的研究是妇科领域的研究关注热点及难点问题。西医学认为PCO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存在异质性,治疗本病目前手段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治疗PCOS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调经止血方面疗效明确。但是目前中医药研究多集中在中药调整月经周期方面,即对以治疗闭经、月经稀发为主要表现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中药止血方法的研究极少,欠缺规范化及系统化的研究,因此针对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设立此课题在临床中有实用意义。2.研究内容:2.1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一:PCOS异常子宫出血中医研究概况:通过文献研究,回顾总结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治疗方法及研究现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中医理论依据。综述二:PCOS异常子宫出血西医研究进展:总结西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2.2 第二部分:临床观察目的:本研究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的出血期患者以益气养阴为法中药治疗,着重探讨中医药在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止血方面的作用。同时对治疗组在血止后仍继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进行初步疗效观察。希望通过此研究,客观评价益气养阴法在治疗PCOS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符合PCOS及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医证属气阴两虚的出血期患者,按2:1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益气养阴方(菟丝子、太子参等)口服,每日一剂,早晚2次分服,服至血净为止;对照组15例予以口服黄体酮软胶囊,每次1粒(0.1g),每日2次,连服6天,停药待撤退性出血,观察两组的近期止血疗效。血止后,治疗组继用益气养阴方减去止血之品仙鹤草,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月经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近期止血疗效比较:治疗组速效1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0%;对照组速效5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血止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止血时间与相关条件的关系:患者止血时间与年龄、入组前病程长短、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调经疗效比较:治疗组经过调经治疗后痊愈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40%;而未经过调经治疗的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基础体温:治疗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妇科内分泌激素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LH/FSH比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LH/FSH匕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B超卵巢多囊样改变变化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超卵巢多囊样改变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短期内对卵巢形态学上的多囊样改变改善作用不明显。(8)随访:治疗组再度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现象有9例,而对照组再度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现象有11例。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已妊娠,其中1例已足月分娩,新生儿发育良好,未发现畸形,另外1例已妊娠3个月,目前妊娠情况良好。3.结论:(1)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的近期止血疗效肯定。(2)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明显。(3)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妇科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有作用。(4)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血止后调整月经有一定疗效。

李若琦[9](2011)在《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文中提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或子宫异常出血是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而非直接由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分为有排卵型和无排卵型两种类型,本文主要讨论无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收集近10年来有关中医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文献,运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无排卵型功血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和用药特色,总结治疗所用的高频药物以及配伍规律,研究如何进行早期预防和后期调摄。以期为提高中医药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疗效提供依据,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增加研究思路。

崔姣[10](2011)在《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效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课题来源于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项目(ZKX07023),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效及机理,为本项目后期药品的开发提供科学数据和研究支撑。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通过选取动情期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合笼,筛选出怀孕大鼠。于第7天分别灌胃米非司酮溶液和米索前列醇溶液,造成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宫血宁组,功血饮三个剂量组。另取lO只早孕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给药后测定子宫出血量,末次给药后,选取处于动情间期的大鼠进行眼眶取血,分离血清,大鼠处死后,迅速摘取子宫、卵巢、肾上腺、脾脏及胸腺并称重,计算其脏器系数,称重后的子宫,置10%福尔马林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组织形态学检查。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采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子宫ER mRNA、PR mRNA的逆转录表达产物c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击模型组大鼠子宫出血量明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功血饮5.5、11、22g/kg剂量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子宫出血量均显着减少(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脏器系数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功血饮5.5、11、22g/kg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子宫和卵巢系数均有增加。子宫组织形态学检查也表明功血饮可增加腺体的数目。?功血饮22g/kg能明显升高E2水平(P<0.05)。功血饮5.5、11、22g/kg剂量组均能降低ER mRNA、PR mRNA的表达(P<0.05,P<0.01)。通过采用小鼠断尾法及玻片和毛细玻管法观察功血饮对小鼠凝血、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功血饮能明显缩短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P<0.01)。通过采用离体子宫实验法观察功血饮对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实验前3 d,每天皮下注射己烯雌酚。实验时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剖腹取出子宫,置于与压力换能器相连的麦氏浴槽中,持续供氧,记录正常收缩曲线10 min,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功血饮溶液,分别记录加入药物后的子宫的活动曲线。此外用缩宫素造模后,观察功血饮对子宫收缩的影响。结果显示功血饮中剂量、大剂量组可明显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对子宫收缩的强度影响不大。功血饮各剂量组能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活动力(p<0.05,p<0.01),并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功血饮中、大剂量组可以使缩宫素诱导的子宫异常收缩加强的子宫收缩频率下降(p<0.01)。实验研究表明功血饮能有效减少不完全流产模型大鼠的子宫出血量,增加大鼠性器官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子宫和卵巢发育,调节性激素和子宫内膜ER和PR的作用。此外,功血饮能缩短小鼠出血凝血时间,增强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强度和活动力,对缩宫素所致的子宫收缩加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收缩频率的降低,收缩幅度的减小,活动力下降。二.功血饮含药血清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大鼠含药血清,采用MTT法测定OD值和放免法测定上清液中E2和P的含量。结果显示功血饮含药血清各剂量组细胞生长明显提高(p<0.01),表现为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促进GC分泌E2和P。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的CdCl2终浓度分别为0uM、10 uM、20uM、40uM、60uM、80uM,37℃、5% CO2培养48 h后,采用MTT比色法于酶联免疫测定仪490 nin波长处测定OD值。结果显示随着CdCl2浓度的增加,OD值降低,提示其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采用CdCl2造成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功血饮含药血清对CdCl2损伤的卵巢颗粒细胞的保护作用,放免法观察上清液中E2和P的变化。结果显示功血饮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促进GC分泌E2和P(p<0.01),保护CdCl2对细胞的损伤。以上系列实验研究表明功血饮含药血清能促进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并能抑制氯化镉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三.功血饮镇痛抗炎的药效学研究通过缩宫素和冰醋酸致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功血饮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功血饮11、22、44 g/kg剂量组可明显减少缩宫素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和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功血饮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功血饮1 l、22、44g/kg剂量组对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功血饮能对缩宫素所致小鼠子宫痉挛性疼痛有抑制作用,可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疼痛性反应,具有镇痛作用。此外,功血饮可对抗二甲苯和醋酸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二、龙牡石英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牡石英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自拟功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60例关键思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定标准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具体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对比
    2.3 两组患者性激素与EST水平变化对比
    2.4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对比
3 讨论

(2)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墓头回活性成分的定量研究
    第一节 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墓头回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墓头回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3 墓头回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 讨论
    第二节 墓头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
    第一节 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止血作用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墓头回止血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资源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基于崩漏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加味固冲汤治疗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测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讨论
    1. 西医对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
    2. 加味固冲汤治疗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理论依据
    3. 加味固冲汤止血机制的探讨
    4. 疗效评价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B 综述 中西医对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月经病血证古今文献研究概况
    1 病名研究
    2 中医临床诊断标准
    3 病因病机
        3.1 虚
        3.2 热
        3.3 瘀
    4 中医治疗
        4.1 古代医家用药沿革
        4.2 现代医家研究概况
        4.3 临床证治概况
    5 总结
第二部分 古籍研究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2 古籍研究结果
        2.1 医案筛选结果
        2.2 古籍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2 临床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讨论
    1 临床医案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2 临床医案药物规律讨论及与古籍医案结果对比
        2.1 药物频次分析对比
        2.2 四气五味分析对比
        2.3 归经分析对比
    3 临床医案药物组方关联规则讨论及与古籍关联结果对比
    4 临床医案组方熵层次聚类分析及古籍聚类结果对比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妇科月经病血证的诊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失笑散加味的妇科临床运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痛 经
    1.1 原发性痛经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2 崩 漏
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4 产后病
5 妊娠病
6 宫内置环出血
7 盆底功能障碍
8 子宫内膜息肉
9 结 语

(6)《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名词说明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纳入标准
    1.4 文献排除标准
    1.5 文献筛选与整理
    1.6 建立数据库
    1.7 数据规范化处理
    1.8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计量学分析
    2.2 方剂临床使用情况
    2.3 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
    2.4 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2.5 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3 讨论
    3.1 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讨论
    3.2 方剂临床使用情况结果讨论
    3.3 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结果讨论
    3.4 傅氏治崩方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讨论
    3.5 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讨论
    3.6 存在问题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谢萍教授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60例临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理论研究
    1 理论基础
        1.1 瘀血产生的机制
        1.1.1 气虚致瘀
        1.1.2 肾虚致瘀
        1.1.3 因寒致瘀
        1.1.4 因热致瘀
        1.1.5 气滞致瘀
        1.2 中医学对瘀血致崩的认识
        1.2.1 离经之血即是瘀血
        1.2.2 瘀血导致冲任失约,胞宫藏泻失职
        1.2.3 瘀血导致崩漏反复发作
        1.3 崩漏出血期的治疗
        1.3.1 治以塞流
        1.3.2 重视通因通用
        1.4 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出血期的立论依据
        1.5 逐瘀止血汤的研究
        1.6 逐瘀止血汤加减方中药的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辩证标准
        1.2.3 症状评分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药物
        1.5.2 服药方法及疗程
        1.6 观察项目
        1.6.1 一般观察指标
        1.6.2 安全性指标
        1.6.3 疗效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7.1 止血疗效判定标准
        1.7.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数据预处理
        2.2 统计学方法
        2.3 数据挖掘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年龄状况
        3.1.1.1 平均年龄
        3.1.1.2 年龄分布
        3.1.1.3 年龄段分布
        3.1.2 病程状况
        3.1.2.1 平均病程
        3.1.2.2 病程分布
        3.1.3 婚姻状况
        3.1.4 既往诊刮状况
        3.1.4.1 既往诊刮情况分布
        3.1.4.2 既往诊刮与年龄段分布
        3.1.4.3 既往诊刮病理与年龄段分布
        3.1.5 诊前月经周期状况
        3.1.6 阴道出血状况
        3.1.6.1 就诊时阴道出血时间分布
        3.1.6.2 此次阴道出血总量分布
        3.1.6.3 就诊时阴道出血情况分布
        3.2 治疗结果
        3.2.1 临床疗效分析
        3.2.1.1 止血时间和平均止血时间
        3.2.1.2 止血疗效分布
        3.2.1.3 治疗前后中医次证分布
        3.2.1.4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
        3.2.1.5 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3.2.1.6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
        3.2.1.7 服中药剂数和平均服中药剂数
        3.2.2 止血疗效分析
        3.2.2.1 患病病程和止血疗效
        3.2.2.2 年龄段和止血疗效
        3.2.2.3 子宫内膜厚度和止血疗效
        3.2.3 服中药剂数分析
        3.2.3.1 患病病程和服中药剂数
        3.2.3.2 出血时间和服中药剂数
        3.2.3.3 子宫内膜厚度和服中药剂数
        3.3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一般情况分析
        4.1.1 年龄状况
        4.1.2 病程状况
        4.1.3 婚姻状况
        4.1.4 既往诊刮状况
        4.1.5 月经周期状况、阴道出血状况
        4.2 治疗结果分析
        4.2.1 止血时间及平均止血时间、止血疗效
        4.2.2 治疗前后次证分布情况、次证疗效分析
        4.2.3 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变化
        4.2.4 服中药剂数及平均服中药剂数
        4.2.5 患病病程、年龄段、子宫内膜厚度和止血疗效
        4.2.6 患病病程、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与服中药剂数
        4.3 安全性分析
        4.4 逐瘀止血汤加减方治疗崩漏出血期作用机制的探讨
        4.5 导师逐瘀止崩法小结
        4.6 典型病案分析
结论
创新、不足与展望
    1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2 本课题的不足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回顾性调查表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8)益气养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中医研究概况
        1 中医古籍的相关记载与认识
        1.1 “漏下”的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治则治法
        1.4 经典方剂
        2 现代中医相关认识与治疗方法
        2.1 病因病机
        2.2 治则治法
        2.3 其他疗法
        2.4 中西医结合诊治
        3 中药作用机理研究
        4 近期中医药相关研究报道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西医研究进展
        1 西医学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1 内分泌因素
        1.2 子宫内膜因素
        1.3 遗传因素
        1.4 心理精神因素
        1.5 其他因素
        2 治疗方法
        2.1 出血期
        2.2 血止期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入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中医证候积分评定
        2.5 近期止血疗效判定标准
        2.6 调经疗效评定标准
        2.7 不良事件
        2.8 随访
        2.9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疗效性指标情况分析
        3.3 不良事件
        3.4 随访
    4 小结
    5 讨论
        5.1 病因病机
        5.1.1 病因
        5.1.2 病机
        5.2 益气养阴法的止血调经作用
        5.2.1 益气养阴以“塞流”
        5.2.2 寓止血于调经
        5.2.3 方药分析
        5.2.4 临床疗效分析
        5.2.5 中药作用机制探讨
        5.3 失败病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于无排卵型功血的认识
    2 中医对于无排卵型功血的认识
第二章 统计分析
    1 无排卵型功血病因病机分析
    2 无排卵型功血辨证分型分析
    3 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方药分析
第三章 总结与分析
    1 无排卵型功血病因病机的总结与分析
    2 无排卵型功血辨证分型的总结与分析
    3 无排卵型功血治疗药物的总结与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效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功血饮对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第二节 功血饮对功血模型大鼠子宫出血量的影响
    第三节 功血饮对功血模型大鼠脏器系数及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第四节 功血饮对功血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ER和PR mRNA表达的影响
    第五节 功血饮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功血饮含药血清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第一节 功血饮含药血清对正常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分泌的影响
    第二节 功血饮含药血清对CdCl_2致损伤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分泌的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其他药理学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1 功血饮组方分析
    2 功血饮药效及机制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词(Abbreviation)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龙牡石英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拟功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60例关键思路分析[J]. 魏翠平. 世界复合医学, 2021(10)
  • [2]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莉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加味固冲汤治疗脾肾两虚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D]. 王芳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D]. 陈诗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失笑散加味的妇科临床运用进展[J]. 徐月娥,夏亲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8)
  • [6]《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 张滢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谢萍教授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60例临床分析研究[D]. 王学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益气养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D]. 文咏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D]. 李若琦.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
  • [10]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效及机理研究[D]. 崔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龙目石英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