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气象厅人才现状及思考

吉林省气象厅人才现状及思考

一、吉林省气象部门人才现状及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樊嘉璐[1](2021)在《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王坤琨[3](2020)在《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问题研究 ——以我国部分省市情况为例》文中指出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发展十多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建设进步飞快,通过考试方式录用公务员已经被广泛接受,公务员录用考试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也基本实现了“上规模、上水平”的目标。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持续开展为我国政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促进了我国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人才素质水平的提升,也激发了政府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由于原有的录用考试存在一定弊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受到了公众质疑。因此,为保证录用考试科学性,进而维护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探索创新公务员录用考试新方法势在必行。在最新的研究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公务员录用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实行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目前,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已经成为许多省份录用公务员的新方式,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积极探索,这说明对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体系还尚未构建完善,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也将围绕完善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体系的内容展开而进行讨论。本文从推动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部分省市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发展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和原因,另一方面详述了解决制约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们对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发展方向的探索,包括分析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意义、创新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具体工作方法和形式以及研究其他国家将职位分类和公务员录用考试结合起来的方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主要解释了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相关的一些概念,包括公务员分级分类、公务员职位分类及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等等,清晰的说明了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具体内涵及其与其他名词的显着区别,并详述了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理论依据是公务员基本素质理论、能级对应理论以及人职匹配理论等;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制定了对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三省市进行实地考察的详细调研方案,这三省市均是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发展早、实施效果较好的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还将三省市在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发展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总结出了“吉林模式”、“上海模式”、“江苏模式”的特点和不足。第四章中,主要论述了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基本素质测评体系不健全、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尽科学、管理权力缺乏监督及“合格线”设置科学性有待加强等几个方面;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国外在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方面做的比较出色、国情与我国相类似并可以被我国参考经验的英国、日本和印度三国在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方面的经验;第六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完善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体系、科学划分公务员职位类别及构建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方式体系等。本文是针对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问题的一次积极探索,目的旨在推动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工作发展更加完善。文中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调研信息的收集方式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查找方式两方面,创新点在于论文的相关资料来源于笔者实地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于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刚开始发展,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有很多,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本文只是对这一课题的部分内容进行的讨论,希望可以为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的发展和录用制度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李平[4](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丛桉滔[5](2020)在《吉林省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开展选调生工作以来,选调生这一队伍逐渐被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认可,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进入新时代,国家对选调生工作进一步重视,吉林省也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将选调生工作分为综合选调生、基层选调生等几个方面,并大力推进。吉林省S市作为该省一个典型的地级市,也积极落实上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在基层选调生工作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围绕推动基层选调生工作科学化发展目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双因素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基层选调生与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综合选调生和专业选调生等相关概念的区别,结合实际将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进行了阶段划分,总结了在队伍结构、考核管理、选调程序、入口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概括了在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提高基层办公效率、开创源头培养干部新路径等方面的成绩。与此同时,从学校、政府、社会、基层选调生个人等多个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和要求,具体指出了选调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强、涉地党委政府的组织设计科学性不够、所在大学以及具体服务村屯对基层选调生关注度不高等几个问题,又从基层选调生的主动性发挥、涉地党委政府的管理以及高校和具体服务村屯对选调生工作的认识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文章后部分又介绍了部分地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宏观管理和具体培训等方面探讨了工作启示。文章最后,围绕选调生积极历练、涉地党委政府转变观念、派出高校和服务村屯加大工作力度等几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对策。

赖世贤[6](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郭咏嘉[7](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杜俊奇[8](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小闻[9](2019)在《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柞蚕作为中国的特有优势资源,凭借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发展历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凤城作为全国柞蚕生产的主要产区,极具柞蚕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柞蚕在仅是丝绸纺织品的原料,成为了医药、化工、食品、化妆品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发展空间广阔,所以发展柞蚕产业对凤城市发展特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观察、比较研究等方法,运用规模经营、市场机制、交易费用理论,通过对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优势、柞蚕养殖及综合利用产业现状、柞蚕茧及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情况、柞蚕茧及综合利用产品经济收益情况、与周边地区柞蚕产业情况的系统分析,归纳出制约凤城柞蚕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柞蚕茧生产问题。从柞蚕茧残次蚕场停封和沙化、蚕水、蚕畜、设备老化、硬件设施薄弱等方面进行阐述;二是柞蚕场划归公益林过程过快;三是柞蚕深加工产业技术落后、产业链过短;四是柞蚕深加工业经济效益拉动力不足。本论文认为,凤城市发展柞蚕产业需要选择“多元发展”柞蚕综合利用产业为发展路径,从横向、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和资金链条,拉动凤城经济持续增长。为此,本论文提出如下对策:1.政府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及扶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生态保护及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行业协会方面应该明确制度,在树立品牌和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下功夫;3.企业方面应从生产、科研、营销三方面入手,强化自身市场竞争优势;4.农户方面需提高自身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及参与协会积极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区域间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杨妮娜[10](2016)在《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而人力资源服务正是以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与开发为目标的服务。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市场的促进作用以及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各类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这既是实践部门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更是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研究亟需引入系统思维,紧迫的实践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加以突破。目前有关人力资源服务的研究大多从业态发展的角度出发,就事论事,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破解实践难题,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亟需打破人力资源服务研究的条块分割,这就需要引入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全局意识,提出综合策略。为此,本文试图从“体系”这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切入,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理论,以吉林省为个案,对组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体系、组织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监督体系和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力图找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发展的规律,提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吉林省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成就,也有不足,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历经出现与探索、形成与壮大、深化改革与继续发展三个主要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取得完整翔实的实证材料,笔者深入到省内多个城市、县乡、街道和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研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全方位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笔者发现,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得到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人才队伍建设初见规模、监管体系建设愈加完善、技术体系建设更新升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政策法规供给不足亟待强化、公共与私营机构的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失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督呈现碎片化、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相脱节,等等。究其根源,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导致观念落后,政府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强调“管理”多了一些,强调“治理”和服务少了一些;民众囿于“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调整等。在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运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尤其是要制定体现地域特点的政策措施;二要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突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三要积极培育、吸纳专业人才;四要搭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大政府监督强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扩大社会监督范围;五要进行技术创新,更新理念,学习运用新技术、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创新能力。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载体和平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虽然在中国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条件下,各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各有长短,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很难套用一个或几个简单模式,但是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对其他省份的人力资源建设是有借鉴意义的。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如下规律:先进的理论和观念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指针、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基础。唯有把握规律,将宏观总体性视角与微观可操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二、吉林省气象部门人才现状及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气象部门人才现状及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问题研究 ——以我国部分省市情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2.1 关键词解释
        2.1.1 公务员职位分类
        2.1.2 公务员分级分类
        2.1.3 公务员录用考试
        2.1.4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务员基本素质理论
        2.2.2 公务员能级对应理论
        2.2.3 公务员人职匹配原理
第3章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现状调研
    3.1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现状
        3.1.1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发展取得的成效
        3.1.3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发展方向
    3.2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情况调研
        3.2.1 制定调研计划
        3.2.2 进行调研准备
        3.2.3 调研总结
第4章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存在的问题
        4.1.1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法规体系不健全
        4.1.2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基本素质测评体系不健全
        4.1.3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尽科学
        4.1.4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管理权力缺乏监督
        4.1.5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合格线”制定不合理
    4.2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法律体系发展速度较慢
        4.2.2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素质测评模式有待优化
        4.2.3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科目和内容与职位能力的匹配度有待加强
        4.2.4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管理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4.2.5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成绩划分科学性有待加强
第5章 国外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经验
        5.1.1 英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
        5.1.2 印度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
        5.1.3 日本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
    5.2 国外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启示
第6章 解决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问题的对策
    6.1 构建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法律体系
        6.1.1 明确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在我国《公务员法》中的地位
        6.1.2 因地制宜的建立地方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行政法规
        6.1.3 制定各层级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政策文件
        6.1.4 制定专属公务员分级分类考试的法律法规
    6.2 优化公务员分类分级录用考试的三维素质测评体系
        6.2.1 三维素质测评体系的概念
        6.2.2 指导思想
        6.2.3 构建的途径
    6.3 科学设置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科目和内容
        6.3.1 优化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考试组织管理体系
        6.3.2 形成公务员分类分级录用考试的考试方式体系
    6.4 加大监督力度,实现监督约束制度化
        6.4.1 建立强有力的专门监督机构
        6.4.2 建立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
    6.5 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合格线”
        6.5.1 明确职责划分
        6.5.2 制定科学的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合格线”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限制开发区
        2.1.2 绿色发展
        2.1.3 绿色发展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3.2.1 研究方法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1 Tobit模型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3.3 数据来源
        4.3.4 测算结果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吉林省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难点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综述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二)选调生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三)理论基础
第二章 吉林省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吉林省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的阶段划分
        (一)初创阶段(2010年~2013年)
        (二)省级统筹推广阶段(2014年~2017年)
        (三)正式定性助力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
    二、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基本情况分析
        (一)入口管理日益严格
        (二)选调程序更加系统
        (三)考核管理日益科学
        (四)队伍结构趋向优化
    三、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
        (二)提高了基层办公效率
        (三)开创了源头培养干部的新路径
第三章 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遇到的问题
        (一)选调生自身层面,突出表现为综合素质不强
        (二)涉地党委政府层面,组织设计科学性不够
        (三)高校和服务的村屯层面,对基层选调生的关注度不够
    二、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遇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选调生主动性发挥较差,潜力挖掘不到位
        (二)涉地党委政府管理传统固化,科学化管理不到位
        (三)高校和具体服务的村屯支持有限,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第四章 基层选调生工作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启示
    一、基层选调生工作先进地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河南省新乡市选调生工作“四项制度”管理模式
        (二)四川省雅安市选调生工作“三个结合”管理模式
        (三)吉林省长春市选调生工作“导师制互动咨询研讨”培训模式
    二、上述典型经验对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的启示
        (一)在思想认识层面,不仅重视更要勇于创新观念
        (二)在组织保障层面,不仅要形成合力更要全程统筹
        (三)在宏观管理层面,不仅要精细管理更要精准施策
        (四)在具体培训层面,不仅要有理论导师更要有实践导师
第五章 推进吉林省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涉地党委政府要转变观念,创新举措
        (一)创新工作认识,增强对基层选调生的保障
        (二)改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三)学习先进地区,积极改进教育培养模式
        (四)健全工作机制,具体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模式
    二、引导基层选调生积极历练,加强素质建设
        (一)增强基层选调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充分发挥社会大学作用
        (三)抓住机会参加在职教育
    三、高校和具体服务的村屯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支持基层选调生工作
        (一)高校要提升认识,列为重要工作面向在校生广泛宣传
        (二)具体服务的村屯要改善观念,增强对基层选调生工作和生活的支持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旅游
        二、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地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二、关键概念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三、网络构建
        四、异议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二、优化路径选择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9)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凤城市柞蚕发展条件分析
    3.2 凤城市柞蚕养殖业现状分析
    3.3 凤城柞蚕加工业现状分析
    3.4 凤城市柞蚕及加工品市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4.1 凤城市柞蚕茧经济效益分析
    4.2 凤城柞蚕丝被经济效益分析
    4.3 凤城其他综合利用产品经济收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与周边地区柞蚕产业情况对比分析
    5.1 柞林面积及产量对比分析
    5.2 产值对比分析
    5.3 综合加工企业情况对比分析
    5.4 科研院所设置情况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 柞蚕茧生产问题
    6.2 柞蚕场划归公益林过程过快
    6.3 柞蚕深加工产业技术落后、产业链过短
    6.4 柞蚕深加工业经济效益拉动力不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
    7.1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7.2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10)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评述
    三、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重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人力资源服务的涵义
        (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涵义
        (三)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涵义
        (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特征
        (五)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治理理论
第二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效
    一、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
        (一)出现与探索阶段(1978 年至1991年)
        (二)形成与壮大阶段(1992 年至2006年)
        (三)深化改革与继续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
    二、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充
        (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得到强化
        (三)组织体系建设初步形成
        (四)人员队伍体系增幅明显
        (五)监管体系建设愈加完善
        (六)技术体系更新升级
第三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政策供给亟待强化
        (一)现行法律法规尚存缺失与疏漏
        (二)现行政策零散不配套
        (三)政府职能定位欠准确
    二、组织发展结构失衡
        (一)公共与私营机构的发展失衡,呈现“国强民弱”局面
        (二)人力资源服务组织城乡发展失衡
        (三)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一)从业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偏低
        (二)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四、监督呈现碎片化
        (一)监督主体多元导致监管职能的模糊
        (二)监管队伍薄弱导致监管效能的低下
        (三)行业自律缺失导致自我监管的落空
    五、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相脱节
        (一)人力资源服务新技术应用少
        (二)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开发落后
第四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制约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从“管理”向“治理”理念的变革尚未完成
        (二)传统“熟人社会”的文化束缚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速放缓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难度
        (一)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做出重大调整
        (二)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增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
    三、政府治理能力不足限制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五章 完善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法规与政策建设
        (一)完善具有本省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二)完善具有地域特点的、科学配套的政策体系
    二、有效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中多元主体的作用
        (一)政府要准确定位,把握好“管”和“放”的关系
        (二)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主体作用
        (三)鼓励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四)推进政府购买,提高多元主体的互动协作
    三、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通过多种渠道强化现有人员的素质
        (二)实施有效政策广泛吸纳专业人才
    四、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监督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监督
        (二)大力弘扬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
        (三)广泛开展社会的他律监督
    五、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技术信息资源
        (一)学习运用新兴技术,重构服务流程
        (二)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
        (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尾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吉林省气象部门人才现状及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樊嘉璐. 吉林大学, 2021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问题研究 ——以我国部分省市情况为例[D]. 王坤琨.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5]吉林省S市基层选调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丛桉滔.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2020(12)
  •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7]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9]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D]. 王小闻.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杨妮娜.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吉林省气象厅人才现状及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