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侧动力涡流形成机制分析

青藏高原东侧动力涡流形成机制分析

一、青藏高原东侧动力性低涡形成机制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跃清[1](2021)在《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西南涡及其天气影响是高原气象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而西南涡的涡源则是其基本的科学问题。由于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西南涡涡源形成的重要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认识到:由于地形与环流的多尺度影响,西南涡的生成涡源具有多尺度分布特征,且不同涡源西南涡的结构、演变、成因和影响都具有明显差异;西南涡的不同涡源存在相互联系,九龙、小金等上游涡源对盆地等下游涡源具有显着的影响;西南涡的"上游涡源效应"、复杂地形下的大气重力波、降水引起的大气内部过程、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影响等也是西南涡涡源的形成机制之一,大气外源强迫作用和大气内部变化过程都对西南涡涡源具有突出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西南涡涡源的研究还面临精细观测与基础数据较薄弱、涡源及演变的多尺度结构不清楚、不同涡源的形成原因认识不深入、不同涡源低涡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不系统等主要问题。最后指出,高分辨率观测试验、内部结构与异常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区域气候响应影响等是西南涡涡源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对西南涡系统及其影响的预测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逸豪,范广洲[2](2021)在《云辐射效应对一次高原低涡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相当黑体亮温TBB数据,通过WRF(V3.8.1)模式对2015年8月5—7日的一次高原低涡过程进行了4组模拟试验,研究了云辐射效应对高原低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云辐射效应主要通过改变云区的辐射分布影响大气稳定度,从而影响高原低涡的发展和结构。在低涡生成阶段,白天云辐射加热抑制低涡南侧的对流,从而有利于水汽和动量向低涡源地输送;夜间云顶长波冷却促进涡区的对流活动,有利于低涡的发展。低涡成熟阶段中,涡心及其周围区域夜间辐射冷却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利于涡心下沉、外围上升的垂直运动分布,并与云辐射效应构成正反馈过程,有利于涡眼结构的形成。在低涡快速东移阶段中,云辐射加热和冷却的昼夜变化调节着低涡的强度和东移速度,而当低涡东移出高原后,这种作用则变得不显着。

程晓龙,李跃清,衡志炜[3](2021)在《川贵渝复杂地形下横槽诱发双涡贵州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地形作用下,西南复杂地形区暴雨天气预报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困难的科学问题。应用西南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结合业务常规观测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14年7月15日至17日发生在四川、贵州和重庆复杂地形下的一次由横槽诱发双低涡的贵州暴雨过程,得到:西南区域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再分析资料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重现了降雨的落区、强度以及盆地涡与贵州涡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暴雨过程中,两低涡垂直发展深厚,上升运动均伸展至对流层顶。涡度收支方面,盆地涡的发展主要源于涡度方程的散度项,而贵州涡的发展除了受散度项的显着影响外,平流项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川渝盆地—云贵高原交界处地形、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延伸区局地地形的作用,区域大气气旋式旋转的加强发展诱发了盆地涡和贵州涡。热力结构上,盆地涡的发生、发展在冷、暖气流交汇辐合区域内,而贵州涡则生成在暖区中,其降雨及加强更多地受到动力过程的影响。川渝盆地—云贵高原特殊的北低南高地形使高纬度干冷气流与低纬度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强的上升运动,引发了盆地涡发展及其暴雨天气。云贵高原贵州特殊的西高东低地形导致来自低层的暖湿气流只能沿横断山脉边缘绕流,进入贵州西部的偏南气流与来自盆地涡西侧的偏东北气流汇合作用形成贵州涡,引发贵州暴雨天气。因此,局地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贵州涡生成及其引发暴雨过程的重要原因。

姚秀萍,马嘉理,刘俏华,高媛[4](2021)在《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是高原气象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受高原夏季各个层次的天气系统的影响,在高原多尺度地形的强迫作用下,高原夏季降水表现出复杂多样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高原夏季降水特征和影响机理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影响高原夏季降水的高原天气系统,包括南亚高压、500 hPa高原高压、高原切变线、高原低涡和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等;高原地形对高原的强迫机制,包括大尺度的动力和热力强迫,以及高原上中小尺度地形的强迫作用。最后对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国平[5](2021)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主导中国青藏高原、西南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东移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天气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以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为代表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简称低值系统)最为常见。重点回顾了近10年以来高原低值系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若干新进展,着力梳理了高原低涡动力学、高原切变线动力学、西南低涡的中尺度动力诊断研究、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耦合作用的动力分析、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关系的动力学解析、低频振荡对高原低涡的调制作用等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并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展望并提出该领域有发展潜力的一些研究方向,希冀对目前处于弱势的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促进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新概念、新理论的形成能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李可[6](2021)在《深冬和春末南支槽结构特征及其可能成因》文中提出南支槽是存在于冬半年(10月至次年5月)的半永久性低压槽,其中1月和5月是南支槽的两个高发期。本文利用一日4次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客观识别方法建立近41 a(1979-2019年)的南支槽数据库。利用多种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1a南支槽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别针对深冬(1月)和春末(5月)的气候态和典型南支槽个例,分析了其动力和热力结构差异。最后使用T-N波通量和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等方法,初步揭示了深冬和春末南支槽的可能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冬半年南支槽变化在频次上表现为双峰型,分别在1月(深冬)和5月(春末),而在强度上则为单峰型,即1月为峰值,而5月为谷值,但5月南支槽持续时间更长。就南支槽的频发区域来看,深冬南支槽主要位置偏西,为西部型南支槽,而春末南支槽主要位置偏东,即东部型南支槽。(2)南支槽在深冬和春末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呈现出不同特征。深冬南支槽为正压结构,位置偏北偏西,涡度强且深厚,槽区上升运动相对较强,低温低湿。而春末南支槽具有一定的斜压性,位置偏南偏东,较为浅薄,槽区上升运动相对较弱,高温高湿。(3)深冬南支槽的成因与西风急流、涡度平流、T-N波通量等动力作用关系密切,而春末南支槽的形成则主要受假相当位温、比湿平流以及降水等热力作用影响。利用全型涡度方程对典型南支槽个例进行定量化诊断分析后发现,所得结论一致。更进一步,通过对南支槽最强个例诊断发现,深冬动力项位置分布与槽区较为吻合,而春末热力项位置分布与槽区较为吻合。

刘欣[7](2021)在《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了2014年7月30日发生在高原东部的一次高原涡及西南涡共同影响下的暴雨过程以探究二者协同及单独对降水的作用。在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演变、不同降水阶段的天气系统动、热力结构演变及水汽的输送特征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HYSPLIT模式追踪了不同降水中心的水汽输送来源。分析发现:本次降水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降水主体主要位于高原上,降水强度较弱,主要由高原涡东移发展造成。第二阶降水主体位于高原东部斜坡地形上及四川盆地西部。第二阶段的降水强度较第一阶段骤增,6小时达到50mm。主要由于高原涡不断东移,与盆地低层前期弱西南涡A和后期新生的西南涡B环流作用,加强了高原涡前部西南风与低层气流间的辐合抬升造成。第一阶段高原上降水中心附近的低层1000m水汽来源主要分为两个通道:第一条通道为从孟加拉湾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直接输送到高原的水汽,第二条通道为从南海地区经四川、甘肃绕地形爬升至高原的水汽。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上及盆地强降水中心附近的低层1000m以下的水汽为孟加拉湾经南海输送至盆地的水汽,较高层3000m的水汽则来源于南海东部。进一步通过Barnes带通滤波器对影响此次过程的高原涡和盆地前期的西南涡A进行了滤波分离,并设计敏感性试验去掉高原涡(NPV)和去掉前期西南涡A(NSV)以探究高原涡及西南涡A协同及单独对降水的作用。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高原涡起主导作用。其为第一阶段高原上的降水提供了动力、热力条件。高原涡前部的干冷空气下沉入侵促进了盆地对流运动的发展,为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和盆地的暴雨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盆地前期西南涡A强度弱,在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下逐渐减弱并消失,其对第一阶段高原上的降水基本没有影响,但其影响了前期盆地低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及气流强度,引起高原东坡地形对低层气流的强迫抬升速度差异,进而导致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及盆地前期降水的差异,并通过降水造成的凝结潜热释放影响后期盆地中新生西南涡B的强度,从而对后期发生的暴雨强度产生间接影响。盆地后期低层有西南涡B新生,盆地的特殊地形以及不断增强的低空急流引起的低层辐合是其生成的关键因子,但高原涡和前期的西南涡A的共同作用影响了其强度。西南涡B不断向盆地输送暖湿气流及能量,配合高原涡的动力抬升作用,进而导致了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及盆地暴雨的发生。

吕春艳[8](2021)在《柴达木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以下简称盆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干旱内陆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我国西北地区。这里不仅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域,还是生态环境脆弱带,虽然其降水量和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次远少于我国东部地区,但研究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的局地特征及其物理过程对干旱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经济建设极具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 1981~2017年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特征,并定量分析了极端降水期间关键天气系统和盆地四个边界水汽输送的变化。另外研究了盆地大气视热源影响盆地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最后,选取引起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的两类典型的阻塞高压(以下简称阻高)事件,从天气尺度瞬变涡动活动角度研究阻塞环流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进而探讨天气尺度瞬变涡动活动与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的可能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1981~2017年夏季,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日数在盆地东部地区大于盆地西部地区,这与夏季降水量分布一致。盆地不仅夏季降水量在1981~2017年显着增加,夏季极端降水阈值也明显增加。极端降水在盆地发生的几率较小—一个夏季平均只出现1-2天,但是却对盆地夏季降水的贡献却很大,最高能达12%左右。(2)盆地极端降水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表现为,对流层中层在中高纬地区在里海和咸海上空有一弱脊,盆地西北部有一低槽。欧洲上空盛行纬向环流,而在盆地邻近上游地区盛行经向环流。低纬度地区在孟加拉湾有一稳定低槽,同时南亚夏季风和高原季风环流显着。进一步利用定量化指数对关键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夏季风、高原季风和南亚高压在盆地极端降水期间强度偏强,南亚高压中心位于伊朗高原上空。副热带西风急流分为东西两段,强度偏弱,表明它通过形态而不是强度的变化来影响盆地降水。此时,高层盆地位于东段西风急流入口区右侧和南亚高压南侧,对应高空辐散区,这为盆地夏季降水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环境,因此盆地对流活动强烈。(3)与夏季极端降水期间大气环流形势相对应的有两条水汽通道。一条是北支水汽输送通道,水汽主要源于欧亚大陆,通过西风带的北支分支将源于黑海、里海和咸海的水汽从青藏高原北侧向东输向南输送到盆地。另一条是南支水汽输送通道,其中少量水汽来自欧亚大陆,由西风带的南支分支输送,其余水汽源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南亚夏季风将这部分水汽向东向北输送,然后在高原季风的接力式作用下向北输送到盆地。对盆地四个边界的水汽输送研究表明:西边界和南边界水汽流入增多,与气候态相比分别增加了 27.37kg.s-1和44.31kg.s-1。东边界水汽流出减少,减少了 53.91kg.s-1,这是盆地极端降水期间空中水汽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4)盆地上空的大气视热源能显着影响与极端降水相关的水汽输送和对流活动。它主要影响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并且在青藏高原上空激发异常气旋,该异常气旋使水汽向盆地聚集并增强盆地的对流活动。(5)当中高纬地区存在典型的经向环流时,天气尺度瞬变涡动通过影响阻塞环流,进而影响盆地极端降水。阻高建立前,在阻塞区域有正[u*’v*’]输送,[v*’T*’]呈“上正下负”的分布结构,瞬变涡动作用利于阻高的建立和发展。阻高建立日,[u*’v*’]和[v*’T*’]强度达到最强,瞬变涡动作用达到最强,利于阻高维持。之后随着[u*’v*’]和[v*’T*’]输送减弱,瞬变涡动对阻塞气流的强迫作用减弱。另外,阻高建立前,瞬变正压涡动通过能量转换利于阻高的建立,但在阻高建立后,它抑制阻高的崩溃。但瞬变正压涡动对乌拉尔山阻高的作用比对贝加尔湖阻高强。此外,天气尺度瞬变涡动也能影响盆地水汽。在阻高维持期间,天气尺度瞬变涡动在阻塞东部区域或阻塞上游地区将高纬地区的水汽向南输送,且在盆地有v*’q*’辐合,这为盆地极端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天气尺度瞬变涡动对水汽的输送与阻塞环流强度关系密切,当阻塞环流越强,高压脊前或阻塞上游地区槽后的偏北气流越强,瞬变涡动向南输送的水汽越多,对盆地极端降水影响越显着。

屈顶,李跃清[9](2021)在《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文中提出西南涡之九龙涡受多尺度过程影响,结构复杂多变。为了研究九龙涡的三维结构气候特征,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对九龙涡生成区合理细分为子区域1和子区域2的基础上,通过观测统计、合成分析、物理诊断等方法,细致深入地研究了1989-2018年夏季未移动的源地型和移动的偏东型、东北型、偏南型4类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动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30年夏季共产生249例九龙涡,其中,源地型占75.5%、偏东型占13.7%、东北型占7.2%、偏南型占3.6%,4类九龙涡具有不同的局地高频生成中心,九龙涡主要沿其生成区及附近上空500 hPa主导风场的方向移动;九龙涡总数、4种类型个数子区域1都显着多于子区域2,且子区域1的九龙涡比子区域2的更容易向东北、偏南方向移出,但两子区域九龙涡向东方向移动的机率基本相同。(2)九龙涡水平尺度子区域1为300~500 km、子区域2为200~400 km;九龙涡上空温度为"下暖上冷"异常分布,暖层深厚,可达200 hPa以上,低层高度负异常区浅薄,最高仅到500 hPa,正涡度伸展较为深厚,可达500 hPa以上,且低层有向东扩展特征。子区域1九龙涡上空高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北倾斜明显,子区域2九龙涡上空温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南倾斜,且其强度、范围都大于子区域1;移动型九龙涡正涡度伸展厚度大于未移动型。(3)九龙涡强对流区沿中心多呈不对称偏东和偏北分布;源地型和偏东型在子区域1对流发展较弱,但在子区域2对流发展较强;九龙涡辐合辐散结构与对流相对应,对流越旺盛,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越强烈。(4)不同区域、路径九龙涡的结构及演变具有明显差异性,这依赖于不同局地地形、运动方式、发展阶段下的不同物理特性,是在青藏高原以北的西风带、以东的副热带、以南的热带不同纬度大气耦合影响下,不同地形与环流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亮书,姚展予,贾烁,张沛,安琳,常倬林,桑建人,赵文慧,王伟健[10](2021)在《六盘山地区一次低槽低涡云系结构及其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六盘山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干旱少雨制约了该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8年8月21日发生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有利环流形势场,重点讨论了山区降水云系的微物理结构以及降水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降水是在高空槽配合低涡的动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受六盘山地形的阻挡作用,低层低涡系统移速落后于高空槽;垂直方向上云系呈现"催化—供给"的分层结构,但在云系不同部位,各层水凝物配置不同,导致冷暖云过程对降水的贡献差异;六盘山东部迎风坡降水强于西坡。霰粒子融化和云水碰并是地面降水的主要来源;碰冻过冷雨水是霰增长的主要过程。迎风坡云水层深厚,含水量高,一方面促进过冷层中霰粒子的碰冻增长过程,一方面为雨滴碰并增长提供充沛的云水条件,即同时增强了冷暖云降水过程。地形对云的发展和降水的形成有明显影响,当降低地形高度后,云水量减少,暖云过程减弱,同时也影响了霰粒子的增长过程。

二、青藏高原东侧动力性低涡形成机制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东侧动力性低涡形成机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前期研究回顾
3 主要研究进展
    3.1 涡源的多尺度特征
    3.2 涡源的相互关系
    3.3 涡源的形成机制
4 主要问题与展望
    4.1 主要问题
    4.2 展望
5 结论与讨论

(2)云辐射效应对一次高原低涡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模式介绍及试验设计
2 模拟结果分析
    2.1 天气过程介绍
    2.2 模式模拟能力
    2.3 高原低涡生成阶段中云辐射效应的影响
    2.4 云辐射效应对成熟阶段低涡结构的影响
    2.5 高原低涡快速东移阶段中云辐射效应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

(4)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原夏季降水特征
    1.1 高原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1.2 高原夏季降水时间分布与演变特征
2 高原夏季天气系统
    2.1 南亚高压
    2.2 500 hPa高原高压
    2.3 高原切变线
    2.4 高原低涡
    2.5 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
3 高原的强迫机制
    3.1 高原的大尺度动力强迫机制
    3.2 高原的热力强迫机制
    3.3 高原中小尺度地形的过山动力学机制
4 结论与展望

(5)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原低涡
2 高原切变线
3 西南低涡
4 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的耦合
5 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
6 低频振荡对高原低涡的调制
7 高原大地形对大气长波的激发与调制
8 结论

(6)深冬和春末南支槽结构特征及其可能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南支槽的来源
        1.2.2 南支槽结构特征
        1.2.3 南支槽的成因
        1.2.4 南支槽判别方法
    1.3 科学问题
    1.4 本文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
        2.1.2 GPCP降水资料
    2.2 方法
        2.2.1 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
        2.2.2 统计诊断方法
第三章 深冬和春末南支槽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时间分布特征
        3.1.1 季节变化
        3.1.2 年际变化
        3.1.3 1月和5月生命史特征
    3.2 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冬和春末南支槽的结构特征比较
    4.1 深冬和春末南支槽气候场的结构特征
        4.1.1 气候场的水平动力结构特征
        4.1.2 气候场的垂直动力结构特征
        4.1.3 气候场的水平热力结构特征
        4.1.4 气候场的垂直热力结构特征
    4.2 典型南支槽个例的选取方法
    4.3 深冬和春末南支槽典型个例的结构特征
        4.3.1 南支槽典型个例的水平动力结构特征
        4.3.2 南支槽典型个例的垂直动力结构特征
        4.3.3 南支槽典型个例的水平热力结构特征
        4.3.4 南支槽典型个例的垂直热力结构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冬和春末南支槽的可能成因
    5.1 西风急流
    5.2 位势高度和涡度平流
    5.3 比湿平流和水汽通量
    5.4 T-N波通量
    5.5 大气视热源Q_1与相对涡度
    5.6 全型涡度方程
        5.6.1 全型涡度方程各项贡献百分比
        5.6.2 最强单个槽日全型涡度方程各项的空间分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与特色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原涡的研究进展
        1.2.2 青藏高原东部暴雨的研究进展
        1.2.3 高原东部暴雨中高原涡和西南涡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及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使用模式及方法
        2.2.1 Hysplit模式介绍
        2.2.2 WRF模式介绍
        2.2.3 地形抬升速度
        2.2.4 涡度方程
        2.2.5 Barnes带通滤波
第三章 一次高原东部暴雨个例的诊断分析
    3.1 个例概况
    3.2 天气形势及系统演变
    3.3 水汽输送特征及来源
    3.4 降水的动力结构演变
    3.5 降水的热力结构演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原涡与西南涡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敏感性试验
    4.1 敏感性试验设计
        4.1.1 Barnes带通滤波
        4.1.2 数值模拟试验参数设计
    4.2 控制试验(CTL)结果验证
        4.2.1 降水结果验证
        4.2.2 风场结果验证
    4.3 高原涡对降水的影响
        4.3.1 降水差异
        4.3.2 风场差异
        4.3.3 热力结构差异
        4.3.4 动力结构差异
    4.4 西南涡A对降水的影响
        4.4.1 降水差异
        4.4.2 地形抬升速度差异
        4.4.3 热力差异
    4.5 高原涡及西南涡A对新生西南涡B的影响
        4.5.1 西南涡B生成成因
        4.5.2 高原涡及西南涡A对西南涡B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介绍

(8)柴达木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1.2.2 水汽输送和大气环流
        1.2.3 大气外部强迫作用
        1.2.4 大气内部动力过程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范围
    2.2 资料
    2.3 方法
        2.3.1 极端降水事件的定义
        2.3.2 关键天气系统指数及阻高事件的识别
        2.3.3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
        2.3.4 天气尺度瞬变涡动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特征
    3.1 温度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3.1.1 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1.2 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3.1.3 降水的周期变化
    3.2 柴达木盆地夏季降水的主要模态变率和环流成因
        3.2.1 夏季降水的主要模态
        3.2.2 夏季降水的大气环流特征
    3.3 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3.3.1 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3.3.2 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其环流成因
    4.1 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其水汽输送和对流活动
        4.1.1 夏季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
        4.1.2 水汽输送特征
        4.1.3 对流活动特征
    4.2 夏季极端降水的大气环流成因
        4.2.1 大气环流特征
        4.2.2 关键天气系统的定量分析
    4.3 夏季极端降水对大气热源的响应
        4.3.1 大气热源的空间分布
        4.3.2 水汽输送对大气视热源的响应
        4.3.3 对流活动对大气视热源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气尺度瞬变涡动的活动特征
    5.1 两类阻高事件的环流演变特征
    5.2 天气尺度瞬变涡动通量的输送特征
        5.2.1 瞬变涡动动量输送特征
        5.2.2 瞬变涡动热量输送特征
    5.3 天气尺度瞬变涡动对阻塞气流的强迫作用
        5.3.1 瞬变涡动通量对阻塞气流的作用
        5.3.2 正压能量转换对阻塞环流的作用
    5.4 瞬变涡动的经向水汽输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3 时空分布特征
4 环境场特征
5 九龙涡空间结构
    5.1 基本水平垂直特征
    5.2 垂直流场结构特征
    5.3 涡度与散度场结构特征
6 结论与讨论

四、青藏高原东侧动力性低涡形成机制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J]. 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2]云辐射效应对一次高原低涡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陈逸豪,范广洲.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4)
  • [3]川贵渝复杂地形下横槽诱发双涡贵州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J]. 程晓龙,李跃清,衡志炜. 气象学报, 2021(04)
  • [4]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研究进展[J]. 姚秀萍,马嘉理,刘俏华,高媛.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3)
  • [5]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J]. 李国平.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3)
  • [6]深冬和春末南支槽结构特征及其可能成因[D]. 李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7]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D]. 刘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柴达木盆地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D]. 吕春艳. 兰州大学, 2021(09)
  • [9]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J]. 屈顶,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10]六盘山地区一次低槽低涡云系结构及其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J]. 高亮书,姚展予,贾烁,张沛,安琳,常倬林,桑建人,赵文慧,王伟健. 大气科学, 2021(02)

标签:;  ;  ;  ;  ;  

青藏高原东侧动力涡流形成机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