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和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醇和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一、醇及苯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间的氢键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易兰[1](2020)在《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缔合结构解析与组分分离》文中认为酚类化合物和蒽是两种高附加值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高纯度的酚类化合物和蒽可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颜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其中酚类化合物占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煤焦油和煤直接液化油)含量在10%以上,蒽占煤焦油含量在1.21.8%。如果将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直接进行加氢转化生成汽柴油等,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酚类化合物及蒽资源,增加氢耗,同时反应生成的水,既影响煤炭中有效元素转化效率,降低产品价值,又会影响生产效益并增加生态环境处理成本。因此,依据项目研究思路,本文先从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分离出酚类化合物和蒽产品,再进行加氢转化的技术路线,重点开展如何从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分离酚类化合物和蒽的基础研究。目前,工业上主要用碱洗法提酚,不仅需要使用强酸强碱,也会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增加了环境压力和污染治理成本。蒽的工业分离,先采用溶剂结晶脱除粗蒽油中的菲,再经过精馏得到工业蒽,该方法分离能耗大、蒽产品纯度低。这些工业分离方法已逐渐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开发分离容量大、选择性高、分配系数大的萃取剂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低共熔溶剂凭借优良的特性,虽未应用于蒽的提纯,却已成为分离酚类化合物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现有分离方法的调研分析,本文将低共熔溶剂作为萃取剂或添加剂进行酚类化合物及蒽的分离提纯,旨在建立绿色高效的分离方法,为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高附加值化学品分离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的研究。联合FG-DVC模型和NLP理论对煤热解产物及焦油组成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组分复杂、分子缔合形式尚不清楚,结合分子光谱技术和量化计算探究了酚类化合物、芳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的缔合形式。结果表明:FG-DVC模型和NLP理论的结合能实现原煤到热解各产物组成的预测,原煤中氧含量高会获得酚含量较高的焦油。芳烃与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与芳烃、含硫化合物与芳烃之间,以O-H...π、C-H...π、π-π、O-H...N中的两种或多种作用进行缔合。酚类化合物、芳烃、碱性含氮化合物三者之间以酚和吡啶氮之间的O-H…N氢键为主;酚类化合物、芳烃、非碱性含氮化合物三者之间以O-H...π、C-H...π及π-π作用形成环状缔合结构;酚类化合物、芳烃、含硫化合物三者之间以O-H...π及π-π作用形成环状缔合结构。2.萃取剂的设计。在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酚类化合物抽提及蒽提纯的萃取剂,即低共熔溶剂。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与低共熔溶剂之间存在O-H…O氢键,两者的相互作用能(-77.5 kJ/mol)明显强于酚类化合物与油中其他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32.6-24.5 kJ/mol),也强于低共熔溶剂与油中芳烃的相互作用能(-41.9kJ/mol),为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奠定了基础。咔唑与低共熔溶剂之间存在N-H…Cl氢键,两者的相互作用能(-88.3 kJ/mol)强于咔唑与蒽(-40.3 kJ/mol)及低共熔溶剂与蒽的相互作用能(-58.0 kJ/mol),为低共熔溶剂高选择性分离蒽和咔唑提供了可能。3.低共熔溶剂萃取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针对现有分离方法含酚废水排放大或不易用于真实油,采用低共熔溶剂萃取模型油及真实油中的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时,酚类化合物相转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G)是芳烃?G的69224倍。氯化胆碱-丙三醇低共熔溶剂在最佳工况下,对模型油及真实煤直接液化油、煤焦油的酚萃取率在96%以上,中性油夹带量为221%,分离性能优于文献值。低共熔溶剂回收重复使用四次,酚萃取率基本不变,结构也未发生明显变化。低共熔溶剂与酚类化合物之间的氢键是萃取提酚的主要推动力。4.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过程中性油夹带的研究。针对溶剂液液萃取得到的酚产品会夹带中性油,严重影响酚产品纯度及混合酚的进一步分离,采用分子光谱技术和量化计算分析了中性油夹带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分离中减少中性油夹带”。结果表明:中性油与酚类化合物及低共熔溶剂之间存在O–H…π、C–H…π、C–H…O等作用,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无法通过物理手段完全消除,使中性油夹带不可避免,但通过低共熔溶剂的设计或分离对象的甄选可减少夹带。在考察的不同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中,未添加水的氯化胆碱-丙三醇低共熔溶剂的中性油夹带量最少,为66.1 mg/g。同时,将富酚馏分油的高温点从230°C降至220°C,可将中性油夹带量从283.2 mg/g减少至113.5 mg/g,也避免了烷烃及茚类化合物的夹带。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时,带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易夹带。5.低共熔溶剂-助剂混合溶剂提纯粗蒽油中蒽的研究。针对工业提纯蒽的能耗大、传统有机溶剂分离蒽的重复实验次数多及溶剂用量大,首次尝试将低共熔溶剂和传统有机溶剂混合用于蒽和咔唑的分离,并对分离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低共熔溶剂分离效果对比,低共熔溶剂和有机溶剂的混合能显着提高蒽和咔唑的分离效率。四乙基氯化铵-丙三醇低共熔溶剂和N,N-二甲基甲酰胺以摩尔比1:9混合的溶剂对蒽的单次分离纯度可达97.5%,优于文献值。低共熔溶剂与有机溶剂混合,显着提高了萃取剂与咔唑的相互作用而对萃取剂与蒽的相互作用无明显影响,从而有效提高目标产品分离选择性。

杨勇刚[2](2017)在《几个复杂分子体系激发态动力学过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了几个复杂分子体系基态和激发态的动力学过程,解释了它们特殊的光学性质和激发态失活机理,阐述了其在储氢材料和吸附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分子动力学、激发态势能面跳跃、极小能量交叉点搜寻和波函数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与激发态下的过渡态理论相结合。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更加全面、动态、详细地分析了光致激发效应对光谱、反应和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储氢材料硼烷氨的储氢和脱氢机理。运用激发态下的过渡态理论并结合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三甲基硼烷氨和苯酚的脱氢过程,详细分析了二者通过双氢键作用并越过激发态下的过渡态后脱去氢气的机理。基态的势能面扫描证明了基态由于存在大的能垒而不能发生脱氢过程。当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苯酚和三甲基硼烷氨分子间的双氢键显着增强。基于激发态的几何构型,采用过渡态理论确定了唯一虚频指向氢分子生成方向的反应过渡态,并在产物中形成了新的氢分子。此项工作为硼烷氨类分子体系激发态的脱氢机理研究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模型,并为研究硼烷氨的储氢及脱氢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研究了芦荟衍生物AS1(Aloesaponarin 1)抗紫外线的机理。通过分析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动力学过程和光谱,阐述了该分子通过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将吸收的紫外线转化为无害的长波长的荧光。此项工作提出的机理可以完整解释AS1抗紫外性能,并分析了 AS1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的诱导和影响因素,为更加高效、节约的设计和合成具有更好抗紫外性能的护肤品提供了指导。之后,我们研究了分子 内 和 分 子 间 氢 键 的 协 同 作 用 对 荧 光 染 料 PRODAN(6-propionyl-2-dimethylaminonaphthalene)衍生物荧光行为的影响。激发态氢键的增强和协同作用诱导了扭转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态的形成,并导致PRODAN衍生物在甲醇溶剂中的部分荧光猝灭。此项工作对PRODAN衍生物在甲醇溶剂中的荧光红移和部分猝灭作了合理的解释,并对设计和研究具有更好的光谱特征的染料分子提供了帮助。再次,研究了光激发效应对材料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臭氧层的破坏使得短波长紫外线(100-290 nm)的含量逐渐增加,它诱导的光激发效应将对材料的吸附性能产生显着的影响。然而,光致激发效应对吸附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将二氧化硅表面硅醇基团吸附四种有害气体(沙林毒气、二氯磷酸甲酯、磷酸三甲酯和硫化氢)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表面在基态的吸附强度与分子间氢键作用强度相一致。当吸收短波紫外线跃迁至激发态后,激发态的吸附强度与分子间氢键变化相反,而与复合物的电荷转移类型(分子间电荷转移或局域激发)相一致。光激发后硫化氢分子在第一激发态解离。这项工作将光激发效应作为设计新的吸附材料和检测吸附性能的新标准,并提出了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在基态和激发态不同的环境影响因素。最后,研究了非对称效应对二元酮非绝热失活过程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丙二醛和乙酸丙酮的烯醇式异构体完整的非辐射失活路径:光激发至第二激发态并通过非绝热势能面跳跃至第一激发态,之后通过系间窜越至三重态并通过最小能量交叉点失活到基态。4-羟基丁-3-烯-2-酮的非对称效应诱导了第一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这一结果明显不同于对称的丙二醛和乙酰丙酮。非对称效应在第一激发态开辟了新的、更有效的失活路径,质子转移后的构型通过最小能量交叉点系间窜越至三重态并通过反向质子转移回到稳定的基态。这个结果与已经报道的通过圆锥交叉回到基态的路径有显着差异。因此,我们将非对称效应作为研究光诱导超快动力学的重要因素。激发态动力学过程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扩展了光致激发的研究范围,为材料、光致激发反应、特殊光学分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吉鑫[3](2011)在《共轭羰基化合物溶剂效应的红外光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两种共轭羰基化合物:苯乙酮、甲基丙烯酸乙酯(EMA)在一元和二元溶剂中羰基伸缩振动频率(v(C=O))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剂效应。一元溶剂体系的研究中,利用体系中各溶质的v(C=O)与多个溶剂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并讨论了各个参数方程的适用性。选用的单溶剂参数包括:溶剂接受数AN、Dimroth的溶剂参数ET(30)、以及Schleyer的线性自由能方程(LFE)参数G。结果表明v(C=O)与G相关结果较好,与AN的次之,ET(30)相关结果较差。多溶剂参数方程包括:Buckingham改进的KBM方程和Bekarek改进的KBM方程、Katritzky方程、Krygowski & Fawcett方程、Swain二元溶剂参数方程、Catalan方程、KAT方程和TLSER方程。结果表明v(C=O)与Swain二元溶剂参数方程的相关结果优于其他方程;KBM方程的回归结果不理想,在引入交叉项后对存在专一性作用溶液体系的相关性显着提高;TLSER方程相关结果虽然不佳,但是通过TLSER分析有助于从深层次理解溶剂效应的本质,并获未知化合物的性质。二元溶剂体系的研究中,分别对溶质v(C=O)在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极性,非极性/质子性和极性/质子性四类二元溶剂体系中溶剂组成对v(C=O)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二元溶剂体系中溶剂溶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非极性混合溶剂具有理想混合溶剂的特性;溶剂-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对溶质v(C=O)影响显着;溶质v(C=O)与极性溶剂作用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先溶剂化现象;HBA/HBD溶剂络合物的协同作用对羰基的影响不明显。

弭云杰,徐明忠,王沂轩[4](1993)在《醇及苯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间的氢键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甲醇+非质子溶剂+四氯化碳等七个三元系列的红外光谱数据(红外位移△γ)及相应的氢键能(—△H),考察了△H和△γ、△H和(γ02—γ2)1/2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H和(γ02—γ2)1/2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优无前者;但两种相关性都仅适用于形成氢键的分子性质相近的体系.

毛冲[5](2016)在《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绝对酸度测定及溶剂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是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一类新型的反应介质,其低挥发性、可循环利用、可设计性等优点使得离子液体成为继水、有机溶剂之后第三类反应溶剂。近十年以来有关离子液体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多,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离子液体的基本物理参数和应用方面,而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的键能研究却十分滞后,这严重阻碍了离子液体化学的理性发展。pKa是衡量化合物异裂能大小的重要物理有机参数,研究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的pKa有助于揭示离子液体的溶剂化效应并指导离子液体中的化学反应。本课题组近年来在离子液体中建立了精确测定化合物绝对pKa的方法并搭建了一系列指示剂平台,利用指示剂重叠法测定了一系列苯甲酸、苯硫酚、氮酸和叶立德化合物的绝对pKa。本文通过在离子液体中精准测定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的pKa,并与分子溶剂进行对比,加深对离子液体溶剂化的认识。(1)离子液体中有机胺类化合物共轭酸的绝对pKa测定。在离子液体对21种有机氨共轭酸的绝对pKa数据进行了测定。发现其pKa数据与分子溶剂乙腈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抗衡阴离子所对应的有机氨共轭酸在离子液体中的pKa没有影响。揭示了离子液体的“超解离”能力,即盐类化合物溶于离子液体后,其阴阳离子分别被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所溶剂化,并无明显的离子对存在于体系中,底物的酸性解离不受干扰。(2)离子液体中苯酚类化合物酸度研究。通过修正的指示剂重叠法在离子液体中测定了一系列取代苯酚的绝对pKa数据。结果表明其pKa数据与取代基参数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并与DMSO中数据线性相关良好。(3)离子液体与DMSO混合的混合溶剂中化合物酸度研究。通过自解离的方法研究了离子液体与DMSO的混合溶剂中苯丙二腈的pKa,根据化合物的酸度变化,阐述了离子液体与DMSO的协同作用。(4)利用测定的有机胺共轭酸的pKa数据阐述有机氨与对硝基氟苯在离子液体中芳环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Br?nsted图显示βnuc较大,说明该反应在过渡态时N原子上积累了相对较多的正电荷,相应地硝基上积累了较多负电荷,该过渡态结构为电荷分离的结构,这可能与离子液体的CSAR现象有关。有机环胺亲核进攻4-硝基氟苯形成Meisenheimer中间体为决速步骤,反应经历一个较晚的过渡态。

姜泽明[6](2019)在《再生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过程流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在乙酸盐双组份纤维素溶剂中构建高性能再生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首先通过研究体系的粘弹性、复数模量和粘流活化能等流变特性与各组分含量的关系揭示了纤维素溶液在加入其它组分后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纤维素溶液中含水量小于4wt.%时体系仍保持溶液状态,在此范围内含水量增加会导致体系粘度从纤维素原液的298 Pa·s小幅下降至约202 Pa·s,含水量继续升高则会导致溶液凝胶化,含水6wt.%的纤维素溶液粘度急剧升高至约2000Pa·s,模量交叉点从12Hz大幅前移至且7Hz处,且溶液的凝胶状态不具有热可逆性。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后溶液性质变化规律与水类似,在低添加量时主要表现出稀释效应,而在高添加量时会出现凝胶化趋势。二甲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添加后可以与纤维素溶液互溶,加入此类极性非质子溶液只引起纤维素溶液稀释,其中添加50wt.%二甲亚砜后体系粘度大幅下降至约30 Pa.s,证实体系中的电解质组分含量降低没有引起纤维素析出或溶液凝胶化。基于二甲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不会改变溶液中纤维素溶解状态的结论,选取纳米纤维素为增强相,以二甲亚砜为分散介质制备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与纤维素溶液进行混合,得到含有溶解的纤维素以及分散的纳米纤维素的全纤维素混合液,并通过干湿法纺丝法制备了全纤维素复合纤维。研究结果显示,该全纤维素复合纤维是一种包含多种纤维素晶型的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像中没有观察到作为增强相的纳米纤维素和再生纤维素之间存在相界面。纳米纤维素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含有纳米纤维素2.5wt.%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抗张强度为302.4Mpa,随添加量增加纤维力学性能继续升高,含有纳米纤维素10.Owt.%的全纤维素复合纤维抗张强度最高,其抗张强度为403.7Mpa。对复合溶剂下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固含量4wt.%,使用超临界干燥法进行干燥得到的气凝胶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为理想。以全纤维素混合液为前驱体制备得到全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对全纤维素气凝胶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绝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纤维素气凝胶具有典型的多孔结构,含有7.5wt.%纳米纤维素的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274m3/g,比表面积相较于纯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的324m3/g略有降低,25℃含有7.5wt.%纳米纤维素的气凝胶下导热率为0.060 W·m-1.K-1,体现出较好的绝热性。选取羟基化碳纳米管为增强相,以乙酸盐/二甲亚砜为分散液,利用溶剂中乙酸盐的两亲性对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制备了羟基化碳纳米管/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研究表明2.5wt.%时羟基化碳纳米管的分散粒径约1-5μm,未经改性的碳纳米管同条件分散粒径约15-20μm,羟基化碳纳米管分散性优于未经改性的碳纳米管。对复合纤维素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羟基化碳纳米管与纤维素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碳纳米管的加入提高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晶度、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含有5wt.%碳纳米管的复合纤维抗张强度为390.7Mpa。采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将羟基化碳纳米管与纳米纤维素晶体进行交联,得到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复合体(CNT-CNC),对复合体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交联后的碳纳米管与纳米纤维素的XPS谱图中出现位于285.6 eV的碳氮键特征能谱峰,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化学键联结,XRD数据证明交联反应没有破坏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素的晶体结构。将CNT-CNC纳米复合体分散至N,N二甲基乙酰胺中,分散液与纤维素溶液混合后采用干湿法制备复合纤维,并研究了该复合纤维的物理形貌、化学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相较于纯碳纳米管,CNT-CNC纳米复合体与再生纤维素基体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复合材料性能进一步提高,含有10wt.%CNT-CNC纳米复合体的复合纤维抗张强度可达425.3Mpa。

范春惠[7](2012)在《甾类化合物的红外溶剂效应研究及苯酞溶剂效应的理论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甾类化合物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和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MA)在一元溶剂和二元溶剂体系中各羰基伸缩振动谱带(υ(C=O)),研究了各羰基伸缩振动谱带的峰位变化规律,探讨了MPA和MA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剂-溶质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各组二元溶剂体系(四氯化碳/环己烷、氯仿/环己烷、乙醇/环己烷和异丙醇/环己烷)中极性溶剂与基础溶剂的浓度比,研究了MPA和MA的各羰基伸缩振动谱带(υ(C=O))在峰位的变化规律和溶质-溶剂作用归属。结果表明, MPA和CCl4形成了1:1的氢键缔合物,而MA和CCl4无此缔合作用; MPA和MA与氯仿都形成了1:3的氢键缔合物;MPA和MA与乙醇或异丙醇形成了1:3的氢键缔合物。还考察了MPA和MA在19种单溶剂中的羰基伸缩振动谱带(υ(C=O))的变化规律,利用一些溶剂参数和MPA和MA的υ(C=O)作了相关性的研究,并探讨了各溶剂参数方程的适用性。选用的单溶剂参数包括溶剂接受数AN值、Brownstein参数S值、Dimroth and Reichart参数ET(30)值和Schleyer参数G值;多溶剂参数则选用swain参数Aj和Bj及纤线性溶剂化能关系式(LSER)。结果表明单溶剂参数中与溶质υ(C=O)的相关性以G值最好,S值次之,AN值相关性良好, ET(30)值相关性较差;而多溶剂参数与溶质υ(C=O)也有较好的相关性,并通过LSER的分析验证了谱带归属的正确性。本文还采用DFT下的B3LYP/6-31+G(d)水平和自洽反应场SCRF模型协同作用对苯酞在氯仿溶剂中的溶剂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溶剂效应对苯酞的构型、原子电荷分布以及能量等性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氯仿溶剂中,苯酞和氯仿之间形成了强氢键作用,并且氢键缔合作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B3LYP/6-31+G(d)水平校正计算所得的各状态下的苯酞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实验结果相一致,验证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的一致性。

金文彬[8](2017)在《天然活性物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溶解度是化工过程中的基础热力学性质。但许多天然活性物质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常同时具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和疏水的碳骨架片段,导致溶解度低。这不仅限制了天然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而且为分离纯化过程溶剂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研究了一系列典型天然活性物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离子液体与天然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分子组装机理,构建了具有高溶解能力的新型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利用长链羧酸离子液体氢键碱性强、亲脂性好的特点,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烷基链长度的羧酸室温离子液体(Long-chain carboxylate ionic liquids,LCC-ILs),用于溶解难溶性药物活性分子。研究了 LCC-ILs的纳米尺度的聚集结构,测定.了以胆固醇为代表的7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和天然活性分子在LCC-ILs中的溶解度,探讨了LCC-ILs与活性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微观组装结构,提出了基于纳米结构离子液体的自组装诱导的增溶策略。研究表明,胆固醇等活性分子在溶于LCC-ILs后通过氢键-范德华自组装形成了介观有序的液晶结构,这一独特的溶解机理带来极高的溶解度。50 ℃下,胆固醇在四丁基膦软脂酸盐离子液体([P4444][C15H31COO])中的溶解度高达0.91 mol·mol-1,是传统有机溶剂、胶束、微乳液和常规离子液体的5~8000倍;固醇类(氢化可的松和维生素D3)、甾醇类(豆甾醇)、芳基脂肪酸类(萘普生和吲哚美辛)等其他典型难溶药物分子在[P4444][C15H31COO]中也具有文献报道最高的溶解度,显示该溶解策略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进一步将支链化的烷基脂肪酸引入离子液体,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阴离子碳数的季膦型支链羧酸离子液体(Branched-chain carboxylate ionic liquids,BCC-ILs),提高羧酸离子液体的氢键碱性和亲脂性。系统表征了 BCC-ILs的熔点/玻璃化温度、热稳定性、粘度、氢键碱性β和极性π*等物化性质,研究了胆固醇在其中的溶解度,探讨了支链化对溶解度和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CC-ILs具有增强的氢键碱性(β=1.49~1.66,30 ℃)和较低的π*值(0.75~0.95),说明BCC-ILs具有更好的亲脂性。BCC-ILs在25 ℃下的粘度范围是300~505 mPa·s;热分解温度高于196 ℃;液态范围在-40~210℃之间。研究表明,BCC-ILs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优于LCC-ILs。利用LCC-ILs亲脂性好但与水互溶的两亲性质,构建了水/LCC-IL两元溶剂体系。研究了 α-生育酚等若干代表性疏水性天然活性物质在LCC-ILs水溶液中的溶解特性和微观聚集结构,并考察了该水溶液的生育酚的萃取能力。研究表明,LCC-ILs的加入显着增强了水溶液对疏水活性物质的溶解度,35 ℃C时,α-生育酚、紫苏醇、芦丁和银杏内酯在70wt%的四丁基膦月桂酸盐离子液体([P4444][C11H23COO])水溶液中的的溶解度高达到1.46、0.71、0.39和0.43 g·g-1,均为相同条件下已知文献报道的水溶液中的最高溶解度;研究表明溶解有α-生育酚的水/LCC-IL体系形成了稳定的纳米胶束,提高α-生育酚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P4444][C11H23COO]水溶液的萃取大豆粉中生育酚的萃取量是其他常规溶剂体系的2~12倍。从降低离子液体体系粘度改善其动力学性能,但维持其热力学性质(溶解度)的目的出发,构建了分子溶剂/LCC-IL二元溶剂体系,系统考察了分子溶剂种类(DMSO、甲醇、乙酸乙酯和正庚烷)和浓度对LCC-ILs体系溶解度和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LCC-ILs与分子溶剂存在很强的协同作用,分子溶剂的引入显着增强了离子液体体系的自组装能力和溶解度,25 ℃时,胆固醇在40wt%的正庚烷/[P4444][C15H31COO]溶液中的溶解度高达0.84 g·g-1,是纯的分子溶剂的6~980倍,是纯离子液体的1~7倍。此外,该二元体系还具有粘度低(24.9mPa·s,25℃)和动力学性质好的特点。由于其对天然活性物质和药物分子极高的溶解能力,LCC-ILs、BCC-ILs及其混合物可作为新型介质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药物的溶解与输送、催化和合成等领域。

周立川[9](2007)在《染料分子液相超快过程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亏蚀光谱探测技术对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和恶嗪750激光染料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激发态溶剂化等超快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这些染料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子内振动再分配和溶剂化过程的时间常数。并对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分子的电荷转移机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结论。我们应用3D real space分析方法,证明了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分子在激发过程中存在着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电子从染料分子两端的磺酸基转移到七甲川共轭缺电子发色团和桥头氨基上。还应用Kamlet和Taft方法成功地拟和了此染料分子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并讨论了溶质与溶剂间氢键的作用对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分子在激发过程中的电荷转移过程及偶极矩的影响。利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亏蚀光谱探测技术对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分子在醇类和非质子性溶剂中的激发态溶剂化等超快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我们得到了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激发态超快过程动力学时间常数,分别为数百飞秒的快速弛豫过程和一个皮秒级的慢速弛豫过程。其中,快速弛豫组分可能存在着两个动力学过程:分子内振动再分配(IVR)过程和溶剂化过程中的inertial或libratial超快动力学过程。而慢速的弛豫过程为溶剂分子扩散弛豫动力学过程。并且,在醇类溶剂中,溶剂扩散弛豫过程的时间常数随醇类分子间氢键键能的增大而增大,醇类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对溶剂分子的重新调整过程有阻碍作用;在非质子性溶剂中,溶剂扩散弛豫时间常数随溶剂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增大而增大。我们还利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亏蚀光谱探测技术对恶嗪750激光染料分子在醇类溶剂中的激发态溶剂化等超快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与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分子在醇类溶剂中相类似的结论。

邓洪平[10](2016)在《绿色荧光蛋白启发的发光体系的构建及其光学性质研究》文中提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受到人们格外的关注,并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非基因工程的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手段制备具有类似GFP光学性质的荧光染料或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机化学家发展了多种制备GFP生色团(GFP chromophore,GFPc)及其类似物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模型化合物。通过对这些模型化合物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GFPc光物理性质的理解,也促进人们发展了多种基于物理包埋或化学改性增强GFPc类似物荧光的方法。然而,如何模拟GFP的发光原理,获得类似GFP光学性质且荧光性能优异的发光体系,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和挑战。在本论文中,受GFP发光原理的启发,我们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新颖的具有类似GFP光学性质的发光体系,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并初步探讨了其潜在的应用。本论文共分七个章节,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自受限绿色荧光蛋白生色团类似物受β-筒状结构的限制效应,GFPc处于受限环境中,从而以荧光的方式释放激发态的能量。在溶液中,如果β-筒状结构被破坏,GFPc不再显示出任何荧光。如何增强GFPc在溶液中的荧光性能,并获得单分子的多色荧光,无疑充满了挑战。在本章中,受GFP发光原理启发,我们通过分子设计和改性,使生色团自身产生类似β-筒状结构的限制效应,定义为自受限效应,实现了从分子水平增强其在溶液中的荧光性能。将GFP核心生色团进行系统的化学修饰和筛选,我们获得了一系列具有自受限效应的GFPc类似物。这些类似物具有明亮的荧光,并显示出显着的溶剂化荧光变色性质,形成了从蓝色到黄色的发光色板,并伴随着98 nm的最大位移。同时,在非质子溶剂中,其荧光量子效率和寿命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变大。通过理论计算,证明了自受限效应起源于2,5位烷氧取代基的强供电效应,表明其分子机理是限制了围绕CC键的自由运动。理论计算还进一步表明,溶剂分子和生色团氮杂环氧原子的静电相互作用能够限制围绕C=C双键分子运动产生的非辐射跃迁。2.荧光增强的氮杂内酯生色团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GFPc氮杂内酯生色团通常不具有荧光,故其光学性质相关研究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制备荧光性能增强的GFPc氮杂内酯生色团,并实现单分子的多色荧光,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中,我们分别利用自受限效应及增加共轭长度的方法,构建了氮杂内酯生色团2,5-MeOBDO和PDO,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通过增加共轭长度的方法,用芘取代了苯环,制备了生色团PDO。实验表明,PDO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性能出现了少许提高,随着溶剂极性增加,其荧光量子效率逐渐降低。同时,在不同溶剂中,PDO的荧光发射峰位移变化较小。其次,利用自受限效应,我们也制备了生色团2,5-MeOBDO。由于具有自受限的性质,2,5-MeOBDO显示出增强的荧光性能和显着的溶剂化荧光变色性质,形成了从蓝色到黄色的发光色板。在非质子溶剂中,其荧光量子效率都超过了20%,并在DMSO中达到最大,为30.7%。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受限的2,5-MeOBDO具有比PDO更优异的光学性能。这样,我们选择了2,5-MeOBDO,进一步研究了氢键及聚集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最后,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我们尝试将2,5-MeOBDO用于多巴胺的检测。3.基于亚水杨基苯胺的荧光纳米粒子用于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受β-筒状结构对生色团自由运动的限制,GFP通过激态质子转移的性质,获得了明亮的绿色荧光。如何利用分子运动受限发光和激态质子转移机制,简易地制备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发光体系,无疑具有很大挑战。在本章中,通过缩合反应,我们绿色、高效地制备了亚水杨基苯胺(Salicylideneaniline,SA)衍生物,结合自组装方法,实现了SA衍生物荧光性能的增强,并将其应用于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在混合溶剂中自组装后,SA衍生物形成了H-或J-型聚集体,从而限制了分子运动,提高了其荧光性能。由于具有分子内激态质子转移的性质,我们分别获得了具有绿色、黄色和橙色荧光的纳米粒子。同时,随着H-聚集体向J-聚集体的转变,绿色荧光纳米粒子又可以显示出黄绿色的荧光。由于亚胺键的存在,多色荧光纳米粒子具有pH响应性,其荧光强度在酸性条件下迅速衰减。此外本文还证实了基于亚水杨基苯胺或其衍生物的纳米粒子具有双光子荧光。通过与磷脂复合,多色荧光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低毒性,可以应用于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4.绿色荧光蛋白启发的荧光聚合物目前,对GFP及GFPc类似物的研究都局限在生物或有机小分子相关领域,并没有将其与合成高分子有机地结合起来。GFP本身是一个基于聚氨基酸的生物大分子,以其独特的方式获得了优异的荧光。采用大分子自组装的策略,模拟GFP的发光原理,将GFPc类似物引入高分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意义。基于此,在本章中,我们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及开环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模拟GFP的荧光聚合物PEG-c-PMMA和PEG-c-PCL,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在有机良溶剂中,高分子化对GFPc光学性质影响很小;自组装形成复合胶束后,荧光聚合物的荧光性能得到了显着提高,并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这些实验结果主要是大分子对GFPc自由旋转的限制及生色团之间或生色团与聚合物链之间相互作用增强所导致。最后,我们将这些性能增强的荧光聚合物应用于细胞成像,显示了这类新型聚合物良好的应用前景。5.绿色荧光蛋白启发的多色荧光聚合物GFP及其变种,连同其它被发现的荧光蛋白,形成了可以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的调色板,并提供了基于多色荧光标记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制备模仿GFP的多色荧光聚合物,无疑既吸引人又充满挑战。在本章中,结合大分子自组装及化学改性GFPc的策略,我们设计和发展了荧光性能增强的多色荧光聚合物,并将其应用于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采用ATRP法和点击反应,我们制备了具有不同疏水链段长度的荧光聚合物PEG-c0-PMMA。自组装成胶束后,其荧光性能得到了增强,且随着PMMA链段的延长进一步提高,这要归因于生色团自由运动的限制及聚合物链的分割效应。进一步化学改性生色团,利用增加共轭长度及分子内激态质子转移(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ISPT)的性质,我们成功获得了多色荧光聚合物。由于结构相似,在同一激发光照射下,这些荧光聚合物展现出蓝色到橙色的多色荧光,并伴随202 nm的最大斯托克斯位移。荧光聚合物的最大量子效率接近8%,这相比于GFPc提高了80多倍。采用共组装的方法,控制荧光聚合物的共组装比例,可以有效调控荧光发色。最后,我们将这些荧光聚合物应用于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有利于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醇及苯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间的氢键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醇及苯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间的氢键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缔合结构解析与组分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符号说明
术语表
1 绪论
    1.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的来源
    1.2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研究进展
        1.2.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1.2.2 酚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2.3 蒽和咔唑的性质及应用
    1.3 典型化合物分离研究进展
        1.3.1 典型化合物结构特点
        1.3.2 分离原理
        1.3.3 酚类化合物分离
        1.3.4 蒽和咔唑分离
    1.4 低共熔溶剂及其在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1.4.1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及分类
        1.4.2 低共熔溶剂在酚和蒽萃取中的应用
        1.4.3 低共熔溶剂在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其他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1.5 量子化学计算在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1.5.1 量子化学计算简介
        1.5.2 量子化学计算在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2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与计算
        2.2.1 实验试剂
        2.2.2 煤热解实验
        2.2.3 红外光谱分析
        2.2.4 氢核磁共振分析
        2.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低阶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煤焦油族组成分析
        2.3.2 酚类化合物与芳烃的缔合结构
        2.3.3 酚类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2.3.4 酚类化合物与含硫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2.3.5 芳烃与含氮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2.3.6 芳烃与含硫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2.3.7 酚类化合物与芳烃、含氮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2.3.8 酚类化合物与芳烃、含硫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2.4 小结
3 萃取剂的设计
    3.1 引言
    3.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萃取提酚的萃取剂设计
        3.3.2 蒽和咔唑分离的萃取剂设计
    3.4 小结
4 低共熔溶剂萃取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与计算方法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的精馏
        4.2.3 模型油的配制
        4.2.4 萃取分离实验
        4.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4.2.6 分析方法
        4.2.7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的组成分析及模型化合物的选取
        4.3.2 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4.3.3 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的影响因素
        4.3.4 低共熔溶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4.3.5 低共熔溶剂萃取酚类化合物的机理
        4.3.6 和其他分离方法的比较
        4.3.7 低共熔溶剂萃取真实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的酚类化合物
    4.4 小结
5 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过程中性油夹带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与计算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模型油的配制
        5.2.3 萃取分离实验
        5.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5.2.5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5.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性油夹带的原因
        5.3.2 芳烃结构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5.3.3 低共熔溶剂种类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5.3.4 低共熔溶剂中添加水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5.3.5 富酚馏分组成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5.3.6 低共熔溶剂对真实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萃取提酚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5.4 小结
6 低共熔溶剂-助剂混合溶剂提纯粗蒽油中蒽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与计算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6.2.3 溶解度的测定
        6.2.4 实验过程
        6.2.5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6.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蒽、菲、咔唑的结构特性
        6.3.2 粗蒽油中菲的脱除
        6.3.3 单一溶剂分离蒽和咔唑
        6.3.4 低共熔溶剂-助剂混合溶剂分离蒽和咔唑
        6.3.5 萃取机理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工作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几个复杂分子体系激发态动力学过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激发态动力学简介
    1.2 激发态氢键动力学
    1.3 激发态双氢键动力学
    1.4 激发态质子转移动力学
    1.5 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2.2 过渡态理论
    2.3 非绝热动力学理论
    2.4 最小能量交叉点(MECP)理论
    2.5 波函数分析
第三章 储氢材料硼烷氨激发态脱氢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态和S_1态优化的分子构型分析
        3.3.2 势能曲线分析
        3.3.3 能线图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3.3.6 静电势分析
        3.3.7 脱氢机理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芦荟提取物抗紫外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态和S_1态的分子构型优化
        4.3.2 密立根电荷分析
        4.3.3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4.3.4 静电势分析
        4.3.5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4.3.6 势能曲线分析
        4.3.7 红外光谱分析
        4.3.8 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氢键增强诱导的PRODAN分子荧光淬灭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优化的构型分析
        5.3.2 势能曲线扫描
        5.3.3 激发能分析
        5.3.4 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 (NPA)电荷分析
        5.3.5 非绝热动力学分析
        5.3.6 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
        5.3.7 机理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光激发效应对二氧化硅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计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基态和激发态的构型分析
        6.3.2 激发能和吸附能分析
        6.3.3 约化密度梯度函数(RDG)分析
        6.3.4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6.3.5 电子空穴分析
        6.3.6 静电势分析
        6.3.7 红外光谱分析
    6.4 结论
第七章 非对称效应对二元酮非辐射失活路径的影响
    7.1 引言
    7.2 计算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基态和激发态构型分析
        7.3.2 前线分子轨道和跃迁能
        7.3.3 S_1态和S_2态势能面扫描
        7.3.4 非绝热动力学过程
        7.3.5 红外光谱分析
        7.3.6 MA的非辐射失活机理
        7.3.7 HEO的非辐射失活机理
    7.4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共轭羰基化合物溶剂效应的红外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溶剂效应的研究意义
    1.2 红外光谱与溶剂效应
    1.3 课题背景
        1.3.1 实验方法研究溶剂效应
        1.3.2 理论计算研究溶剂效应
    1.4 溶剂的分类
    1.5 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1.5.1 分子间力
        1.5.2 溶剂化和优先溶剂化
    1.6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仪器
    2.2 试剂
    2.3 溶液配制
        2.3.1 一元溶液配制
        2.3.2 二元溶液配制
    2.4 红外光谱测定
        2.4.1 液态溶质光谱的测定
        2.4.2 样品溶液光谱的测定
    2.5 谱图与数据处理
第3章 一元溶剂的溶剂效应研究
    3.1 一元溶剂中样品羰基谱带的位移规律
        3.1.1 溶质及结构
        3.1.2 样品羰基谱带的位移规律
    3.2 KBM相关分析
    3.3 单溶剂参数相关分析
        3.3.1 一元溶剂参数方程基本原理和公式
        3.3.2 溶质v(C=O)的三个单参数溶剂尺度的相关分析
    3.4 多溶剂参数方程的相关分析
        3.4.1 多溶剂参数方程
        3.4.2 溶质v(C=O)的多参数溶剂尺度的相关分析
    3.5 小结
        3.5.1 单溶剂参数方程
        3.5.2 多溶剂参数方程
    参考文献
第4章 二元溶剂中的溶剂效应研究
    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1 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二元溶剂体系
        4.1.2 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二元溶剂体系
        4.1.3 非极性溶剂/质子性溶剂二元溶剂体系
        4.1.4 极性溶剂/质子性溶剂二元溶剂体系
    4.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
    5.1 一元溶剂体系
        5.1.1 单溶剂参数方程
        5.1.2 多溶剂参数方程
    5.2 元溶剂体系
附录
    附图
    附表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绝对酸度测定及溶剂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1.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发展
    1.2 离子液体的制备
    1.3 离子液体的性质
        1.3.1 熔点
        1.3.2 粘度
        1.3.3 密度
        1.3.4 导电率
        1.3.5 表面张力
        1.3.6 蒸发焓
        1.3.7 毒性
        1.3.8 极性
    1.4 离子液体的应用
        1.4.1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4.2 离子液体在催化与分离中的应用
        1.4.3 离子液体在生物质的溶解与转化中的应用
    1.5 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的酸度研究
        1.5.1 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相对酸度的研究
        1.5.2 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绝对酸度的研究
    1.6 离子液体中离子溶质的溶剂化行为
    1.7 离子液体中芳环亲核取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1.8 论文设计
第2章 室温离子液体中有机胺共轭酸的绝对pK_a的测定
    2.1 引言
    2.2 测定方法
        2.2.1 测定中所用离子液体种类、指示剂及有机胺的选择
        2.2.2 匀共轭氢键作用的考察
    2.3 测定结果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1 指示剂重叠法与电化学法测定的数值对比
        2.4.2 线性自由能分析
        2.4.3 离子液体的结构对有机胺共轭酸pK_a的影响
        2.4.4 不同的抗衡阴离子对有机胺共轭酸的pK_a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2.6.1 实验仪器
        2.6.2 溶剂的纯化
        2.6.3 离子液体的合成
        2.6.4 指示剂的合成
        2.6.5 有机胺共轭酸的合成
        2.6.6 测定过程
第3章 室温离子液体中取代苯酚的pK_a标度建立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离子液体、指示剂及强碱的选择
        3.2.2 匀共轭作用的考察
    3.3 离子液体中取代苯酚的绝对pK_a标度
    3.4 离子液体的组成对苯酚化合物酸度的影响
    3.5 线性自由能分析
    3.6 取代基对苯甲酸、苯硫酚及苯酚酸度的影响
    3.7 季铵盐取代的苯酚的酸性
    3.8 小结
    3.9 实验部分
        3.9.1 试剂
        3.9.2 季铵盐取代的苯酚的合成方法
        3.9.3 测定过程
第4章 离子液体与DMSO的混合溶剂中化合物绝对酸度测定及溶剂化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测定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实验试剂及纯化
        4.5.2 指示剂摩尔吸光系数的测定
        4.5.3 自解离平衡的测定
        4.5.4 离子液体与DMSO混合溶剂的核磁表征
第5章 离子液体中芳环亲核取代机理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3 小节
    5.4 实验部分
        5.4.1 试剂及仪器
        5.4.2 实验方法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再生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过程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纤维素概述
    1.2 再生纤维素材料
        1.2.1 再生纤维素纤维
        1.2.2 再生纤维素膜材料
        1.2.3 再生纤维素凝胶材料
    1.3 再生纤维素材料的加工过程
        1.3.1 纤维素的溶解
        1.3.2 纤维素溶液的流变特性
        1.3.3 溶液中纤维素的再生
    1.4 再生纤维素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1 再生纤维素/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4.2 再生纤维素/有机复合材料
        1.4.3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材料复合
        1.4.4 全纤维素复合材料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论文研究意义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2 极性溶剂加入对纤维素溶液流变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含量对溶液流变学特性影响研究
        2.3.2 乙醇含量对溶液流变学特性影响研究
        2.3.3 极性非质子溶剂加入对溶液流变学影响研究
        2.3.4 极性溶剂加入对溶液结构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纤维素增强型全纤维素复合纤维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分析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纤维素/纤维素溶液的流变特性
        3.3.2 纳米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
        3.3.3 纳米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物理结构
        3.3.4 纳米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纳米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分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纤维素的物理形态
        4.3.2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工艺
        4.3.3 纳米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复合凝胶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
        4.3.4 纳米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复合凝胶的物理结构
        4.3.5 纳米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复合凝胶的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碳纳米管/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4 分析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碳纳米管/混合液的纤维素溶液的流变特性
        5.3.2 碳纳米管/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
        5.3.3 碳纳米管/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物理结构
        5.3.4 碳纳米管/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性能
    5.4 本章小结
6 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协同增强再生纤维素纤维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主要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2.4 分析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NC-CNT纳米复合体的结构
        6.3.2 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协同增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
        6.3.3 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协同增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物理结构
        6.3.4 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协同增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甾类化合物的红外溶剂效应研究及苯酞溶剂效应的理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溶剂效应
    1.2 光谱技术研究溶剂效应的现状
        1.2.1 X-衍射、UV 和 NMR 测试技术
        1.2.2 红外光谱测试技术
        1.2.2.1 一元溶剂体系
        1.2.2.2 二元溶剂体系
    1.3 理论计算法研究溶剂效应的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MPA 和 MA 在二元溶剂体系中的溶剂效应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二元溶液配制
        2.2.3 红外光谱测定
        2.2.4 谱图与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吸收谱带的归属
        2.3.2 四氯化碳/环己烷体系
        2.3.2.1 MPA 羰基谱带位移规律
        2.3.2.2 MA 羰基谱带位移规律
        2.3.3 氯仿/环己烷体系
        2.3.3.1 MPA 羰基谱带位移规律
        2.3.3.2 MA 羰基谱带位移规律
        2.3.4 乙醇/环己烷和异丙醇/环己烷体系
        2.3.4.1 MPA 羰基谱带位移规律
        2.3.4.2 MA 羰基谱带位移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MPA 和 MA 在一元溶剂中的溶剂效应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试剂的准备
        3.2.3 一元溶液配制
        3.2.4 红外光谱测定
        3.2.5 谱图与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19 种溶剂中 MPA 羰基的红外光谱
        3.3.2 MPA 羰基伸缩振动谱带与单溶剂参数方程的相关分析
        3.3.2.1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AN 的相关分析
        3.3.2.2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S 值的相关分析
        3.3.2.3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ET(30)值的相关分析
        3.3.2.4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G 值的相关分析
        3.3.3 MPA 羰基伸缩振动谱带与多溶剂参数方程的相关分析
        3.3.3.1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Swain 二元参数溶剂方程的相关分析
        3.3.3.2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线性溶剂化能关系式(LSER)的相关分析
        3.3.4 19 种溶剂中 MA 羰基的红外光谱
        3.3.5 MA 羰基伸缩振动谱带与单溶剂参数方程的相关分析
        3.3.5.1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AN 的相关分析
        3.3.5.2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S 值的相关分析
        3.3.5.3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ET(30)值的相关分析
        3.3.5.4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G 值的相关分析
        3.3.6 MA 羰基伸缩振动谱带与多溶剂参数方程的相关分析
        3.3.6.1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 Swain 二参数溶剂方程的相关分析
        3.3.6.2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与线性溶剂化能关系式(LSER)的相关分析
    3.4 小结
        3.4.1 单溶剂参数方程
        3.4.2 多溶剂参数方程
第四章 苯酞与氯仿相互作用理论初步研究
    4.1 前言
    4.2 理论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构型变化
        4.3.2 能量变化
        4.3.3 羰基伸缩振动频率
        4.3.4 NBO 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天然活性物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天然活性物质的结构和溶解特性
        1.2.1 天然活性物质的结构与来源
        1.2.2 天然活性物质的溶解特性
        1.2.3 天然活性物质的增溶方法研究进展
        1.2.3.1 天然活性物质提取过程中的增溶研究
        1.2.3.2 纯天然活性物质利用过程中的增溶研究
    1.3 离子液体的物性及其在天然活性物质溶解和分离上的应用
        1.3.1 离子液体的物性及其与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
        1.3.1.1 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种类
        1.3.1.2 离子液体的多重溶剂化作用
        1.3.1.3 离子液体的纳米聚集结构
        1.3.2 离子液体在天然活性物质溶解和分离上的研究进展
        1.3.2.1 溶解药物和天然药物活性分子
        1.3.2.2 溶解纤维素和木质素
        1.3.2.3 溶解生物活性大分子
        1.3.2.4 提取和分离天然活性物质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于纳米结构离子液体的自组装诱导的药物溶解策略及其对典型药物的溶解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3.1 LCC-ILs的合成
        2.2.3.2 LCC-ILs的物化性质表征
        2.2.3.3 溶解度测定方法
        2.2.3.4 溶质与LCC-ILs的分离方法
        2.2.3.5 LCC-ILs的纳米聚集结构表征
        2.2.3.6 氢键与微观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CC-ILs的物化性质
        2.3.2 LCC-ILs的纳米聚集结构
        2.3.3 药物分子在溶剂中的溶解物性
        2.3.3.1 胆固醇在有机溶剂和常规室温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
        2.3.3.2 胆固醇溶解度比较
        2.3.3.3 胆固醇在LCC-ILs中的溶解度
        2.3.3.4 典型的甾醇类、芳基脂肪酸类等药物在LCC-ILs中的溶解物性
        2.3.3.5 药物分子在LCC-IL水及PBS溶液中的溶解度
        2.3.3.6 抗溶剂法分离LCC-ILs和药物分子
        2.3.4 胆固醇在LCC-ILs中的溶解机理
        2.3.4.1 LCC-ILs与胆固醇的相互作用
        2.3.4.2 LCC-ILs与胆固醇体系的微观结构及自组装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支链羧酸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对胆固醇的溶解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3.1 BCC-ILs的合成与表征
        3.2.3.2 溶解度测定及分离方法
        3.2.3.3 氢键与微观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BCC-ILs的物化性质
        3.3.1.1 BCC-ILs的熔点、玻璃化温度与热稳定性
        3.3.1.2 BCC-ILs的粘度
        3.3.1.3 BCC-ILs的氢键碱性β和偶极性/可极化性π~*
        3.3.2 BCC-ILs对胆固醇的溶解特性
        3.3.2.1 胆固醇在BCC-ILs中的溶解度
        3.3.2.2 抗溶剂法分离溶质和BCC-ILs
        3.3.3 胆固醇在BCC-ILs中的溶解机理
        3.3.3.1 LCC-ILs与胆固醇的相互作用
        3.3.3.2 BCC-ILs与胆固醇的微观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链羧酸离子液体水溶液增溶与分离疏水性天然活性物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3.1 水/离子液体体系的构建
        4.2.3.2 水/离子液体溶液的物化性质表征
        4.2.3.3 溶解度测定
        4.2.3.4 生育酚固液萃取实验
        4.2.3.5 分析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LCC-ILs溶液的溶剂特性
        4.3.1.1 水/LCC-ILs溶液的氢键碱性β和偶极性/可极化性π~*
        4.3.1.2 水/LCC-ILs溶液的粘度
        4.3.2 α-生育酚在LCC-ILs水溶液及其他溶剂中溶解度比较
        4.3.3 α-生育酚在LCC-IL水溶液中的溶解机理
        4.3.4 水/LCC-IL溶液对α-生育酚的溶解性能
        4.3.4.1 LCC-ILs浓度对α-生育酚溶解度的影响
        4.3.4.2 LCC-ILs烷基链长度对α-生育酚在混合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影响
        4.3.4.3 温度对α-生育酚溶解度的影响
        4.3.5 典型疏水性天然活性物质在LCC-ILs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
        4.3.6 离子液体水溶液对大豆粉中的生育酚的萃取研究
        4.3.6.1 LCC-ILs浓度对生育酚萃取效果的影响
        4.3.6.2 固液比对生育酚萃取效果的影响
        4.3.6.3 萃取时间对生育酚萃取效果的影响
        4.3.6.4 不同水溶液对生育酚的萃取效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链羧酸离子液体分子溶剂溶液对胆固醇的增溶与自组装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3.1 分子溶剂/离子液体溶液的粘度表征
        5.2.3.2 溶解度测定
        5.2.3.3 氢键与自组装结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分子溶剂/LCC-IL溶液体系的传递特性
        5.3.2 胆固醇在分子溶剂/离子液体溶液中的溶解度
        5.3.2.1 分子溶剂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5.3.2.2 分子溶剂种类对溶解度的影响
        5.3.2.3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5.3.2.4 烷基链长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5.3.3 胆固醇在分子溶剂/LCC-IL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5.3.4 分子溶剂/LCC-IL溶液与胆固醇的三元体系的微观结构
        5.3.4.1 胆固醇浓度对微观聚集结构的影响
        5.3.4.2 分子溶剂浓度对微观聚集结构的影响
        5.3.4.3 分子溶剂种类对微观聚集结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录A 活性分子在纯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
附录B 分子溶剂/离子液体溶液粘度性质
附录C 胆固醇在分子溶剂/离子液体溶液中的溶解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染料分子液相超快过程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飞秒化学
    2.1 概述
    2.2 飞秒化学研究状况
    2.3 液相体系的飞秒时间分辨技术
    2.4 本文工作简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飞秒时间分辨探测系统
    3.1 飞秒激光器工作原理
    3.2 飞秒激光系统
    3.3 飞秒时间分辨荧光亏蚀技术原理
    3.4 技术路线和实验装置
    3.5 相关函数和时间零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电荷转移机理及溶相中超快动力学研究
    4.1 液相体系中的超快过程
    4.2 研究背景
    4.3 荧光亏蚀光谱数据处理
    4.4 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的电荷转移机理及光谱规律研究
    4.5 中位仲胺七甲川菁类染料超快动力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恶嗪750 染料分子液相超快动力学研究
    5.1 恶嗪750 染料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5.2 恶嗪750 染料分子溶剂化动力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发表论文
致谢

(10)绿色荧光蛋白启发的发光体系的构建及其光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绿色荧光蛋白
        1.2.1 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
        1.2.2 绿色荧光蛋白核心生色团的形成
        1.2.3 绿色荧光蛋白的光学性质
        1.2.4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制
    1.3 核心生色团及其类似物
        1.3.1 核心生色团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1.3.2 核心生色团光学性质研究
        1.3.3 物理法增强荧光
        1.3.4 化学法增强荧光
        1.3.5 生色团及其类似物的相关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自受限绿色荧光蛋白生色团类似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2.2.2 合成和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2.4 理论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双和三甲氧基取代的GFPC类似物的合成
        2.3.2 单、双和三甲氧基取代的GFPC类似物的光物理性质
        2.3.3 不同2,5 位双取代GFPC类似物的合成
        2.3.4 不同2,5 位双取代GFPC类似物的光物理性质
        2.3.5 GFPC类似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2.3.6 自受限的GFPC类似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2.3.7 理论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荧光增强的氮杂内酯生色团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2 合成和制备
        3.2.3 测试方法
        3.2.4 理论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氮杂内酯生色团的合成
        3.3.2 氮杂内酯生色团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3.3.3 氮杂内酯生色团的溶剂化效应
        3.3.4 氮杂内酯生色团2,5-MEOBDO的其它光学性质
        3.3.5 理论计算
        3.3.6 氮杂内酯生色团2,5-MEOBDO用于多巴胺检测初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亚水杨基苯胺的荧光纳米粒子用于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4.2.2 合成和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2.4 细胞培养与成像
        4.2.5 细胞毒性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生色团的合成与表征
        4.3.2 生色团光学性质研究
        4.3.3 荧光纳米粒子稳定性研究
        4.3.4 荧光纳米粒子的双光子荧光
        4.3.5 荧光纳米粒子用于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荧光蛋白启发的荧光聚合物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5.2.2 合成和制备
        5.2.3 表征方法
        5.2.4 细胞培养与成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FP生色团类似物的合成
        5.3.2 两亲性荧光聚合物的合成
        5.3.3 良溶剂中聚合物光学性质研究
        5.3.4 聚合物自组装行为及其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5.3.5 两亲性聚合物的细胞成像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色荧光蛋白启发的多色荧光聚合物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6.2.2 合成和制备
        6.2.3 表征方法
        6.2.4 细胞培养与成像
        6.2.5 材料细胞毒性评价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两亲性聚合物分子量的选择
        6.3.2 模拟绿色荧光蛋白的多色荧光聚合物
        6.3.3 多色荧光聚合物的光稳定性及双光子荧光
        6.3.4 荧光发射颜色调节
        6.3.5 单激发多色细胞成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投寄的学术论文

四、醇及苯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间的氢键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缔合结构解析与组分分离[D]. 易兰. 浙江大学, 2020(07)
  • [2]几个复杂分子体系激发态动力学过程及其应用研究[D]. 杨勇刚.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9)
  • [3]共轭羰基化合物溶剂效应的红外光谱研究[D]. 吉鑫. 浙江大学, 2011(07)
  • [4]醇及苯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间的氢键作用[J]. 弭云杰,徐明忠,王沂轩.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3(S2)
  • [5]离子液体中化合物绝对酸度测定及溶剂化效应研究[D]. 毛冲. 清华大学, 2016(12)
  • [6]再生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过程流变研究[D]. 姜泽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甾类化合物的红外溶剂效应研究及苯酞溶剂效应的理论初步研究[D]. 范春惠.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8]天然活性物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研究[D]. 金文彬. 浙江大学, 2017(11)
  • [9]染料分子液相超快过程动力学研究[D]. 周立川.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7(02)
  • [10]绿色荧光蛋白启发的发光体系的构建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 邓洪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标签:;  ;  ;  ;  ;  

醇和酚与非质子极性溶剂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