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中断表保存和检查程序

一个简单的中断表保存和检查程序

一、一个简单的中断表保存和检查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涛[1](2017)在《虚拟计算环境下系统安全及体系结构支撑》文中指出虚拟计算环境通过对底层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虚拟化,提供了自底向上的层级抽象,为云计算平台的终端用户或者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灵活、高效、安全的存储和执行环境。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多起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虚拟计算环境的安全性也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虚拟计算环境本身特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来自不同层次的攻击面,以及不同服务模型所需要考虑的威胁模型,这些都对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虚拟计算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虚拟计算环境相关的安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虚拟计算环境中的运行环境安全,数据安全和代码执行流安全进行讨论,之后利用虚拟计算环境中的丰富计算资源和安全增强技术来提升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安全和运行时安全。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贡献:第一,针对虚拟计算环境中的运行环境安全,本文提出了一套高效的运行时安全监控机制:作为一种强隔离的虚拟机运行环境域外监控机制,虚拟机自省(VMI)技术被广泛用于包括入侵检测、病毒分析和内存取证分析等领域在内的应用场景中。然而我们发现,当前已有的虚拟机自省技术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没有一套机制可以及时地触发虚拟机自省;第二,在虚拟机自省过程中需要暂停虚拟机,从而使得虚拟机性能下降;第三,即使暂停了虚拟机,仍然会发生一些数据读取不一致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次提出了利用Intel最新的硬件事务性内存(HTM)特性,来搭建一个及时、同步且一致的虚拟机自省系统TxIntro。具体来说,TxIntro系统使用了HTM的强原子性来监控对虚拟机内核中关键数据结构的修改,一旦发现恶意的篡改,及时触发主动虚拟机自省工具对运行时的状态进行检查。为了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发生的数据读取不一致现象,TxIntro系统会首先将相关的同步原语加入HTM的读集合中,从而非常高效地检测出并行的内核数据结构更新事件。另外,TxIntro系统开创性地提出了两项优化技术,极大地减小了虚拟机自省逻辑的读写集合,从而在Intel最新的限制性硬件事务性内存RTM上,实现了一个可用且高效的系统,在基本不引入性能损失的前提下,利用该系统检测出所有已知的内核rootkit攻击,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虚拟机运行环境的安全性。第二,针对虚拟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本文提出了一套细粒度的隐私保护机制:我们对CVE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应用程序关键数据在外部攻击和恶意操作系统的威胁模型中很容易被泄露。而当前的方法或者粒度太粗,无法防御域内攻击,或者需要和下层的软件发生大量的交互,影响系统性能,而且很少有方法能够在同时满足细粒度和高性能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在复杂软件中。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程序关键数据细粒度保护系统SeCage,该系统假设应用程序内部存在漏洞,甚至连操作系统也是不可信的。SeCage系统通过混合分析技术对应用程序进行自动化地解耦,将操作关键数据的关键代码从主程序中分离出来,放入一个通过Intel硬件虚拟化内存隔离出来的安全运行环境中。另外,SeCage系统还借鉴了将控制面和数据面想分割的思想,首次提出利用Intel硬件虚拟化提供的VMFUNC特性,来减少和虚拟机监控器的上下文切换,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我们将该机制应用在Nginx+OpenSSL,OpenSSH和CryptoLoop内核模块中,成功阻止了heartbleed,rootkit以及相关内核内存泄露的攻击,有效地保障了应用系统数据隐私的安全性。第三,针对虚拟计算环境中的代码执行流安全,本文提出了一套精确的控制流保护机制:我们发现,当前基于控制流完整性(CFI)的应用程序保护机制无法同时满足精确性,高效性和透明性,它们或者需要进行插桩从而破坏了软件的完整性,或者设定的规则过于粗粒度从而不够安全,而且很多系统都会引入较大的性能开销。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保护机制没有足够的运行时信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轻量级的透明控制流完整性保护系统FlowGuard,它首次提出了利用Intel最新的用于追踪记录运行时控制流的Processor Trace(IPT)硬件机制来进行CFI的保护。为了解决IPT解码低效的问题,FlowGuard系统会将生成的传统控制流图转换成可兼容IPT的控制流图,同时利用基于高覆盖率导向的fuzzing技术对后者进行动态训练和标记,从而提高整个控制流图的精确度。另外,FlowGuard系统在运行时采用了快速路径和慢速路径相分离的思想,在快速路径中直接用控制流图对运行时记录的控制流进行高效过滤,而在慢速路径中解码可疑的控制流记录,从而保证了细粒度的CFI检查。我们在Intel的skylake机器上实现了FlowGuard的原型系统,它有效地平衡了安全性和高效性,在引入较小性能开销的前提下,检测出当前已知的控制流劫持攻击,并将和控制流完整性相关的安全参数优化到原来的30%,同时保证了其对应用程序和部署环境的透明性,为应用系统代码执行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四,针对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安全和运行时安全,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计算环境的手机安全增强机制:智能手机的流行使得它们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存储、计算和互联的平台,这也同时让它们对安全性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本文针对智能手机中隐私数据的易失性和运行环境安全的脆弱性,基于虚拟计算环境中的丰富计算资源和安全增强技术,提出了新型的智能手机安全增强技术,设计并实现了TinMan,SplitPass和RemoteBinder系统。在手机数据安全方面,我们提出了CoR(Confidential Record)的概念,利用TinMan和SplitPass系统,保证即使在包括手机失窃在内的物理攻击威胁模型下,也能防止CoR机密数据丢失。具体来说,TinMan系统将机密数据的明文存储在可信的第三方节点,并通过污点传播(Tainting)和代码动态迁移技术,当手机端需要访问机密数据时,将相关代码动态迁移到第三方节点运行,从而保证手机端不会出现机密数据的明文信息,同时,TinMan系统通过非对称污点传播技术来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进一步的,SplitPass系统通过实现了一套双方互不信任的密码管理器,从而保证在第三方节点不可信的场景中,也能防止密码数据的丢失。它将密码明文分割成两个部分,分别存储在手机端和第三方节点中,并且提出了SSL层的会话植入和TCP层的载荷替换技术,来维持对手机端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程序的兼容性。在手机运行时环境安全方面,我们提出了RemoteBinder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一套基于安卓智能手机组件解耦技术的透明安全服务机制,将手机端的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组件进行解耦,利用安卓系统的IPC机制,将应用程序中一些可疑的组件运行在第三方节点中,由虚拟计算环境对其进行检测和监控。以上这些系统保障了手机终端设备在强威胁模型中的数据安全和运行时安全。本文所提出的三项基于体系结构扩展的安全解决方案可被考虑搭建在虚拟计算环境中的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和PaaS(Platform-as-a-Service)服务模式中,针对来自虚拟计算环境外部的攻击,对平台中虚拟机的运行环境安全(TxIntro系统)、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SeCage系统)和代码执行流安全(FlowGuard系统)提供有效的保护和保障。基于虚拟计算环境智能手机安全增强方案可被考虑部署在虚拟计算环境中的CaaS(Cloud-as-a-Service)服务模式中,针对智能手机的攻击,利用虚拟计算环境中的丰富资源和安全机制,对智能手机的数据安全(TinMan系统和SplitPass系统)和运行时安全(RemoteBinder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增强。同时,本文在设计这些系统时,除了考虑它们的安全性之外,对性能、兼容性和可行性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从而围绕虚拟计算环境实现了一系列高可靠、高性能和高可用的安全解决方案,在云计算安全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李海龙[2](2016)在《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文中研究表明通常人们认为大学兴起在西方是一个既成事实,其生命从公元11世纪之后展开。表面上看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独立的学术机构史,知识与学者是这部历史的主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对大学兴起的解释方式了。然而,相对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学理念、制度、机构、仪式和运作体系而言,最初的大学为什么诞生自西方的中世纪,又如何兴起并传遍世界?西欧的大学是怎样实现“中世纪的凯旋”,又如何成为全世界高等学府效仿的对象?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清楚。大学的历史不是一部单纯的机构史或组织史,而是一部西方文明史的缩影,需要从更深的理论层面去探寻其兴起过程。由此,大学的兴起不能仅从中世纪的历史断层中寻找,而是应该将其置于西方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中,从文明的根源去探究大学的兴起。从文明的视角寻找大学为何兴起在西方,需要从文明的源头寻找依据,从西方智识生活的开展方式去梳理大学何以诞生的脉络,最终与中世纪诞生的大学实现联通。只有将大学何以兴起的原因在西方文明演变的过程找到,大学的轮廓才是清晰的。大学兴起在西方是文明的宿命,西方文明深藏着推动大学破土而出的理性基因,但其产生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大学出现在12世纪而不是其他时间,诞生在某个城市而不是另一个城市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此外,大学产生后的命运也是不稳定的,随着经院哲学的兴衰,大学也经历了高峰与低谷。在教派纷争的时代大批学府陨落,走向了“冰河时期”。论文的主体部分由4章组成。第1章分析古希腊精神与大学兴起的历史渊源,从西方文明的起点古希腊开始,梳理智识生活的起点,研究古希腊哲学对西方认识论传统形成的意义,并且从古希腊学园中探究大学的源头。第2章是古罗马文明对大学的孕育,探讨从古希腊到罗马的文明转型与融合,罗马帝国的崛起与基督教普及如何左右西方智识生活的演进,以及古希腊—罗马文明如何融合在一起,为大学提供知识生产和教育上的基础。第3章研究中世纪大学如何诞生与扩散,从人们对中世纪历史黑暗和盛世的两个层面分析大学诞生前的历史环境,深入分析12世纪文艺复兴是如何同翻译运动、教皇革命结合起来影响大学产生的。中世纪时经院哲学对大学的影响也不应忽视,经院哲学作为西方知识史的方法论革命造就了大学的兴起,然而因为其后期的僵化保守也使得大学退化,走向了历史性的衰退。第4章是对大学兴起西方的总体回顾,总结出大学在中世纪凯旋为世界带去了怎样的影响,具体梳理了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在中世纪诞生大学的具体原因,并探讨了大学的欧洲性和世界性是如何呈现在世人面前,以及大学是怎样成为世界都接纳的普世价值的。作为研究的结论,以1、2、3、4章的历史梳理为基础,论文在结语中阐明了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的原因:(1)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2)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3)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赵鸿宇[3](2016)在《基于FPGA的可定制片上系统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研究,往往由于可视化程度不足、调试方法简陋、硬件流片成本高昂等原因而困难重重。直到时钟级的系统模拟器如Gem5,以及可编程硬件结构如FPGA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曙光。本文介绍了一个在FPGA之上设计实现的小而精的片上系统,该系统具有模块化、可定制、易于移植、扩展性强等特点。作为一个基础的科研平台,本系统非常适合于体系结构各个研究领域的快速原型开发和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设计并实现兼容MIPS指令集的五级流水CPU,支持53条常用指令。2.设计并实现一整套核心模块,如CPO、Cache、MMU、中断控制器等,能够支持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3.设计并实现内部传输总线用于CPU与外部模块的连接,支持Wishbone接口及其Burst传输模式。4.设计并实现必要的外设模块,如PS2、UART、VGA、FLASH、PCM、SD卡等,并使用较为合理的地址分配策略进行管理。5.集成以上各个组件,完成一个小巧完整、可独立运行的片上系统。同时保证各模块间的低耦合,可以直接对各个模块进行方便地配置,包括MMU、Cache等核心部件。

李莹[4](2015)在《基于ARM7的数据记录仪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应客户要求,我单位研制开发了某设备。该设备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因此,作为其测试部件的数据记录仪,不仅自身要能扛得住这样的环境条件,还要作为检验其它设备部件是否正常工作的标准。这对记录仪的各方面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记录仪的设计指标分析出发,对记录仪的设计提出了数据分辨率高、工作时间长、数据传输方便快捷等重要的技术指标要求。为此,本论文涉及的工作涵盖以下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数据记录仪的设计技术要求进行说明,对模拟通道、数字通道以及要捕获的开关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理论和实际要求给出记录仪的系统方案。硬件采用的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ARM硬件平台;软件采用μC/OS-Ⅱ操作系统。第二部分是系统软、硬件设计具体方案。根据记录仪具体接口功能要求,该系统选用PHILIP公司的ARM7芯片LPC2294为主处理器,结合外围电路,形成数据记录仪系统。在硬件的设计当中,论文详细介绍了记录仪的几个重要模块,即ARM处理器模块、模拟及数字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USB通信模块,并简单介绍印制板的制作。软件是基于μC/OS-Ⅱ嵌入式系统平台实现的,利用操作系统对任务进行管理,最终实现记录仪的各种功能。第三部分是可靠性设计,按结构、硬件和软件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记录仪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设计方法。第四部分是调试测试,介绍了记录仪几个关键接口和关键功能模块的调试流程和相应的测试方法。本文围绕数据记录仪项目的设计过程展开详细的论述。经过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软硬件设计、设计调试和试验等研制过程。最后,通过对原理样机的全面试验验证,得出本设计合理性的结论。

黄旭[5](2014)在《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是为实现高精度温湿度测量、记录,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数据交互的系统。本文针对该系统测量精度高、网络覆盖能力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要求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嵌入式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了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本文采用Zigbee技术实现无线通信,设计了无线测量终端作为基本单元负责采集多路通道传感器数据、无线基站负责维护管理整个网络。无线基站控制核心采用AT91SAM9263工业级微处理器,结合支持Zigbee应用的片上系统芯片CC2530以及大容量SD卡存储设备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无线测量终端以低功耗处理器MSP430F2618作为控制核心,使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HC2-S湿度传感器,通过搭载的CC2530无线网络模块加入现场测量网络并上传测量数据。软件方面,本文采用操作系统抽象层(OSAL)多任务资源分配机制实现软件编程,并结合TI公司的Z-STACK协议栈对Zigbee网络应用进行了开发设计。针对系统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本文研究了多通道传感器的测量方案,在比较了现有测量电路的优缺点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灵活、可靠性强的温湿度测量电路。本文对铂电阻温度特性曲线采用多项式拟合,在正温度区间,采用非均匀分段拟合的校准策略,在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了测量精度。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了节点能耗在整个网络中的差异性,提出了基于动态调节机制的单节点能耗控制和整体能耗均衡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完成了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的设计工作,研制了样机。经实验测试和现场实际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王婵娟[6](2012)在《μC/OS-Ⅱ日志结构文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核心,无论是操作系统本身数据的处理还是用户信息在介质上的存储,文件系统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嵌入式系统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加大,在嵌入式系统中加入文件系统已然成为很多应用的趋势。在如今,绝大部分的嵌入式系统都使用闪存来存放数据和代码,特别是NAND Flash常用于存放系统。由于在Flash上建立文件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如损耗均衡,而日志类型的文件系统写日志的特点,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Flash闪存,特别是NAND Flash的物理结构特点,其次阐述了嵌入式文件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分类,重点介绍了基于NAND Flash而设计的日志结构文件系统YAFFS的原理,本文还介绍了C/OS-II操作系统实时内核组织管理结构。在深入理解NAND Flash的存储特性、日志类型文件系统的工作机制原理后,基于C/OS-II操作系统实时内核,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应用于NAND Flash的日志结构文件系统UCS,UCS有四个层次:为用户提供API函数的函数接口层、检验数据正确性与合法性的文件系统层、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互转换形成索引树结构的逻辑地址层,和与底部硬件直接传递数据的部分。该文件系统的所有文件都有一个专门页面存放文件头,文件头保存了文件的属性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在表示和数据传递时使用了UcsHandle、UcsObjectStruct、UcsDeviceStruct、UcsChunkCache、UcsSpare、UcsTags等数据结构,在文件读取操作中的遍历过程,文件系统只需扫描文件头信息,即可将文件结构在内存中建立起来。UCS可以实现文件的打开、创建、保存、关闭、读取和写入等功能。最后通过在ARM92410开发平台上的测试,UCS文件系统实现了数据文件的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等基本操作,这对于完善得到广泛应用却缺失文件系统的C/OS-II操作系统实时内核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对于自主研究开发文件系统也具有强烈的推动作用。

宋新明[7](2011)在《基于OR1200的SoC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集成电路的性能也越来越高,但体积更小,成本更低,功耗更少。出现了将多个芯片甚至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产品——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SoC将原先由多个芯片完成的功能,集中到单芯片中完成,用软硬结合的设计方法和验证方法,在一个芯片上实现复杂功能。同时,无线通信作为当前应用领域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SoC与无线通信的结合也是未来集成电路发展的热点。本论文以开源处理器or1200(Open RISC1200)为核心,采用科学的SoC设计方法,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善的SoC系统,在对该SoC系统进行仿真和板级验证成功的基础上,结合通信无线化的发展趋势,将具有无线自组织网络功能的contiki操作系统移植到该SoC平台上。本论文首先对开源处理器OR1200的背景以及主要性能参数做出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当前两种主流的处理器架构进行比较。然后,文章按照OR1200正常运行时,指令/数据流的传输方向和处理流程,依次对处理器内部的各个模块和功能单元进行分析,并就OR1200中的实现方法与其他实现方法进行相应的比较。之后,笔者遵循IP复用的设计思想,将其他IP通过Wishbone互联总线与处理器的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SoC系统。在对SoC系统进行FPGA上验证成功之后,笔者根据contiki的具体原理,编写了相应的底层驱动,完成contiki到OR1200的移植。在本论文的结尾,笔者总结了本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吴延辉[8](2011)在《基于RX850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飞速发展,高压共轨柴油机以其显着的优越性,已成为柴油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研究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技术,对于我柴油机技术进步和自主研发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高压共轨系统一般分为三部分:传感器、ECU和执行器,而ECU的研究与设计又是难点与重点,所以本文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核心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控单元(ECU)进行设计。本文全面分析了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自主设计ECU的硬件电路,开发控制系统软件,完成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开发。最后进行了ECU在模拟环境下的验证性测试。硬件方面,采用NEC公司的V850ES/Fx3微控器作为ECU的核心芯片设计了ECU硬件电路。其电路分为三个模块:电源电路模块,该模块包括电源的稳压电路和高速电磁阀的驱动和开关电路;输入信号处理模块,该模块包括模拟信号、开关信号和频率信号的处理电路;通讯电路模块。软件方面,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X850,介绍了开发环境,编程方法并分析了控制软件开发流程。划分软件层次,设计并编写了依靠硬件的底层驱动程序、控制任务层的各个任务,以及中断体系服务函数,包括曲轴中断和供油驱动中断。此外,还进行了MAP的存储和查找的设计。将RX850实时操作系统引入到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软件的读写和维护也十分方便。最后进行了ECU的测试,经测试该系统基本功能完善,可完成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基本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邱霆[9](2009)在《基于微内核的地址空间架构的研究》文中提出微内核技术与传统的宏内核相比,微内核将操作系统服务及驱动移出内核的模块化设计大大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移植性,体现出操作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微内核技术也逐渐成了研究的热点,在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中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微内核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基本上还处在策略研究层面上。影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性能低下,而最大影响性能的地方在于频繁的地址空间切换和在此基础之上的进程间通信的速度过慢。本文在分析研究了现有微内核优缺点的情况下,主要在优化微内核的地址空间架构的基础上,来改进进程间通信和地址空间切换的效率,并研究设计了自己的微内核——MyOS。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现有的微内核结构,真正从微内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微内核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部分性能做了测试。(2)研究了现有微内核进程间通信的性能,采用临时映射拷贝的方法对进程间通信的主要手段——消息传递做出了改进。(3)研究并实现了微内核的内存管理服务:微内核内部的地址空间管理和微内核外的内存管理服务。并针对微内核的结构设计,通过引入小地址空间概念,对地址空间的设计做出了改进。在系统测试中,MyOS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但距离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尚有距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进系统设计及其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陈彦斌[10](2008)在《μC/OS-Ⅱ在ARM7上的移植及其功能扩展》文中研究说明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屏蔽不同嵌入式系统之间的硬件差异,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统一接口,提高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效率。由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有限,传统的操作系统无法在其上运行,同时嵌入式系统一般对实时性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必须具有体积小、占用资源少、结构灵活和实时性能好等特点。μC/OS-Ⅱ是一款具有上述特点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但是它仅提供了任务调度、任务通信、任务同步、内存管理、中断管理等基本功能,不能满足嵌入式应用中对人机交互性、文件组织管理、接入Internet等需求。本课题针对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将μC/OS-Ⅱ移植到基于ARM7内核的S3C44BOX处理器上,以简化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流程,并且根据S3C44BOX中断控制和μC/OS-Ⅱ中断管理的特点设计中断系统,以更好地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为了改善嵌入式设备的人机交互性,为系统添加了SHARP LM7M632 LCD输出设备和触摸屏输入设备,并且扩展了图形用户界面μC/GUI,为图形界面的开发提供了应用接口。为了实现对嵌入式设备的远程控制,以RTL8019as网络控制芯片和LwIP嵌入式TCP/IP协议栈为基础实现了嵌入式设备的Internet接入,这是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适用性强的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为了简化文件操作和方便文件组织管理,在NOR Flash存储器上扩展了嵌入式文件系统μC/FS。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μC/OS-Ⅱ操作系统内核,不仅可以简化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流程,提高软件的通用性,而且可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在μC/OS-Ⅱ上进行功能扩展后,使μC/OS-Ⅱ更接近实际应用的需求,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在测试过程中根据系统的各个部分设计了具体的测试方案,并且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二、一个简单的中断表保存和检查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简单的中断表保存和检查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计算环境下系统安全及体系结构支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虚拟计算环境及其安全问题
        1.1.1 虚拟计算环境的定义
        1.1.2 虚拟计算环境中的安全问题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安全增强系统的层级划分
        1.2.2 相关安全增强解决方案概述
        1.2.3 其它体系结构安全支撑技术
    1.3 本文主要贡献
        1.3.1 之前研究的不足
        1.3.2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虚拟计算环境的运行时安全监控机制
    2.1 本章引言
    2.2 研究背景和动机
        2.2.1 虚拟机自省:VMI
        2.2.2 当前VMI中的三大关键问题
        2.2.3 事务性内存的发展
    2.3 基于事务性内存的虚拟机自省技术
        2.3.1 架构概观
        2.3.2 被动模式下的事务性VMI
        2.3.3 主动模式下的事务性VMI
        2.3.4 保护范围与假设
    2.4 针对硬件事务性内存读写集合的优化
        2.4.1 核植入机制
        2.4.2 两阶段VMI拷贝机制
    2.5 具体实现与应用
        2.5.1 实现
        2.5.2 应用
        2.5.3 VMI安全检查工具开发
    2.6 实验评测与讨论
        2.6.1 安全性评估
        2.6.2 性能测试
        2.6.3 讨论
    2.7 相关工作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计算环境的隐私数据隔离机制
    3.1 本章引言
    3.2 相关工作及其不足
        3.2.1 基于软件的隐私保护机制
        3.2.2 基于硬件的隐私保护机制
        3.2.3 VMFUNC的使用
    3.3 Se Cage系统的实现概览
        3.3.1 设计目标
        3.3.2 Se Cage系统的简要介绍
        3.3.3 威胁模型和假设
    3.4 运行时的细粒度隔离
        3.4.1 内存隔离保护机制
        3.4.2 高效安全的域间切换机制
        3.4.3 其它保护机制
        3.4.4 安全域的生命周期
    3.5 应用程序的自动化解耦机制
        3.5.1 关键数据相关函数闭包的混合提取机制
        3.5.2 应用程序自动化解耦机制
    3.6 Se Cage系统的应用场景
        3.6.1 防御heartbleed攻击窃取Nginx私钥
        3.6.2 防御Rootkit访问Open SSH密钥
        3.6.3 防御内核态内存泄漏攻击窃取Crypto Loop密钥
    3.7 安全测试与分析
        3.7.1 测试
        3.7.2 分析
    3.8 性能测试与分析
        3.8.1 测试
        3.8.2 分析
    3.9 关于Se Cage系统局限性的讨论
        3.9.1 部署代价
        3.9.2 Se Cage系统的可信计算基
        3.9.3 关键数据的适用范围
        3.9.4 静态库vs. 动态库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计算环境的代码执行流保护机制
    4.1 本章引言
    4.2 相关背景介绍
        4.2.1 基于硬件的程序追踪机制
        4.2.2 Intel Processor Trace
    4.3 Flow Guard系统的设计
        4.3.1 面临的挑战
        4.3.2 Flow Guard系统架构总览
        4.3.3 威胁模型和假设
    4.4 最终控制流图的生成
        4.4.1 传统控制流图的生成
        4.4.2 IPT兼容的控制流图构建(ITC-CFG)
        4.4.3 利用动态训练机制生成最终控制流图
    4.5 系统运行时保护机制
        4.5.1 配置IPT对控制流进行追踪记录
        4.5.2 特定安全相关系统调用的拦截
        4.5.3 控制流完整性检查
    4.6 关于可行优化的讨论
    4.7 安全测试和分析
        4.7.1 关于安全相关配置参数的选择
        4.7.2 安全分析
    4.8 性能测试
        4.8.1 真实环境下的测试程序
        4.8.2 微型基准测试
        4.8.3 Fuzzing动态训练机制
        4.8.4 硬件扩展所可能带来的性能提升
    4.9 相关工作
        4.9.1 基于软件方法的控制流保护机制
        4.9.2 基于硬件方法的控制流保护机制
        4.9.3 其他重用硬件特性的相关工作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虚拟计算环境的智能终端安全增强机制
    5.1 本章引言
        5.1.1 数据安全
        5.1.2 运行环境安全
    5.2 相关背景介绍
        5.2.1 Android系统的组件机制
        5.2.2 SSL和TCP协议介绍
    5.3 Tin Man系统:利用计算迁移保护数据隐私
        5.3.1 设计目标和威胁模型
        5.3.2 Tin Man系统框架概览
        5.3.3 安全导向的计算迁移
        5.3.4 使用场景
    5.4 Split Pass系统:一种新型的密码管理机制
        5.4.1 设计目标和威胁模型
        5.4.2 Split Pass系统框架概览
        5.4.3 Split Pass系统的设计
        5.4.4 Split Pass系统的兼容性测试
    5.5 Remote Binder系统:服务组件的解耦和远程调用
        5.5.1 Remote Binder系统的设计目标
        5.5.2 Remote Binder系统的组件解耦机制
        5.5.3 Remote Binder系统的设计
    5.6 性能测试
        5.6.1 Tin Man系统性能测试
        5.6.2 Split Pass系统性能测试
        5.6.3 Remote Binder系统性能测试
    5.7 安全分析与讨论
        5.7.1 Tin Man系统安全分析
        5.7.2 Split Pass系统安全分析
        5.7.3 Remote Binder系统安全分析
    5.8 相关工作
        5.8.1 Android系统安全增强机制
        5.8.2 基于虚拟计算环境的手机增强方案
        5.8.3 密码管理相关机制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6.2.1 现有工作的系统性整合与应用
        6.2.2 相关系统的功能性完善和扩展
        6.2.3 虚拟计算环境安全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2)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文明的宿命:大学兴起于西方的必然性
        (二) 历史的偶然:大学兴起于西方的随机性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 对于中世纪大学组织的研究
        (三) 对于科学史的研究
        (四) 宗教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方法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希腊精神与大学的源始
    第一节 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考察
        一、走上起跑线: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与地理基础
        二、借鉴与融合:古希腊对东方文明智识成果的引入
        三、从地理到心灵的通约:古希腊智识活动的萌芽
        四、城邦政制:古典教育发源与延续的场所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与西方认识论传统
        一、古希腊知识的认知内涵
        二、怀疑论中的精神世界革命
        三、教育哲学的发源及其延续
        四、古希腊哲学对历史的启蒙
    第三节 柏拉图学园与中世纪大学的精神纽带
        一、学园的源起与历史影响
        二、学园对科学的启蒙与制度化影响
        三、柏拉图学园与人文气质的传承
        四、从学园到大学的精神轮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罗马文明与大学的孕育
    第一节 大转型——从古希腊到古罗马
        一、文明继承与转向:从希腊化到罗马化
        二、理念转型:知识的革命性发展
        三、教育的转型:专业教育的诞生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普及
        一、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智识文化的传承
        二、罗马帝国的衰落与智识生活的动荡
        三、基督教的兴起与文明火种的保存
        四、基督教的普及:信仰与理性的交融
    第三节 古罗马文明与中世纪大学的知识准备
        一、法律传统与法学知识的积累
        二、翻译运动与知识回流
        三、罗马-基督教知识制度的演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扩散
    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世纪抑或中古盛世
        一、格局纷乱的西欧大地
        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兴衰
        三、西欧文明的复苏与重建
    第二节 12世纪文艺复兴与大学的产生
        一、制度与理念碰撞下的复兴
        二、全面复兴下大学的生存环境
        三、最早的中世纪大学的诞生
        四、早期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化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衰
        一、大学的知识演进与规范化
        二、经院哲学推动下的知识革命
        三、中世纪大学演进的转折
        四、中世纪大学的衰落与近代大学的复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洲大学的凯旋及其世界意义
    第一节 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中世纪?
        一、自由与制度:地域经纬线上的大学
        二、渐进与突变:时间状态中的大学
        三、浮士德现象:宗教与城市张力中的大学
    第二节 大学的欧洲性与世界性
        一、大学的欧洲性格
        二、世界文明浇灌下的大学
        三、欧洲大学的世界传播
    第三节 作为普世价值的大学文明
        一、大学文明的历史根基
        二、科学与社会交汇中的大学文明
        三、作为精神寄托的大学文明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二、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
    三、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FPGA的可定制片上系统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现有产品介绍
        1.2.1 Leon
        1.2.2 RISC-V
        1.2.3 MIPSfpga
        1.2.4 与本项目的比较
    1.3 项目整体框架
    1.4 本人工作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处理器扩展设计与实现
    2.1 CPU模块化设计
    2.2 CPU指令集
    2.3 CPO寄存器设计
        2.3.0 状态寄存器
        2.3.1 异常参数寄存器
        2.3.2 异常返回地址寄存器
        2.3.3 异常处理基址寄存器
        2.3.4 中断使能寄存器
        2.3.5 中断来源寄存器
        2.3.6 页目录基址寄存器
        2.3.7 计时间隔寄存器
        2.3.8 看门狗寄存器
    2.4 核心态控制
    2.5 中断处理
        2.5.1 中断分类
        2.5.2 流水线中断捕获
        2.5.3 中断嵌套和中断入口点
    2.6 分页管理
        2.6.1 两级页表结构
        2.6.2 TLB设计
        2.6.3 MMU实现
    2.7 流水线控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总线架构与Cache加速
    3.1 Wishbone总线介绍
        3.1.1 共享总线结构
        3.1.2 信号线组成
        3.1.3 通讯协议
        3.1.4 优缺点分析
    3.2 跨时钟域数据传递
        3.2.1 异步FIFO
        3.2.2 同步FIFO
        3.2.3 同步与异步的比较
    3.3 CPU的Cache
        3.3.1 Cache存储结构
        3.3.2 Cache控制状态机
        3.3.3 虚索引实标签
        3.3.4 MMU的Cache读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设IO与地址分配
    4.1 设备地址分配
    4.2 IO设备总线桥
    4.3 VGA设备实现
        4.3.1 VGA控制寄存器
        4.3.2 文本模式显示
        4.3.3 图形模式显示
    4.4 UART设备实现
        4.4.1 UART寄存器
        4.4.2 数据接收
        4.4.3 数据发送
        4.4.4 UART中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验证
    5.1 系统模块定制
    5.2 中断验证
    5.3 MMU与Cache验证
    5.4 小型操作系统运行验证
    5.5 应用程序运行情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ARM7的数据记录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数据记录仪的研究发展概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课题背景及意义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组织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方案的技术分析
        2.1.1 主要技术要求
        2.1.2 系统功能分解
        2.1.3 数据记录仪的选型
        2.1.4 系统抗过载分析
    2.2 总体设计
        2.2.1 组成
        2.2.2 功能
    2.3 系统硬件
        2.3.1 ARM嵌入式系统
        2.3.2 ARM嵌入式系统总体设计
    2.4 系统软件
        2.4.1 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
        2.4.2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总体设计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数据记录仪硬件设计
    3.1 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3.1.1 硬件组成
        3.1.2 工作原理
    3.2 主控电路设计
        3.2.1 LPC2294的特点
        3.2.2 LPC2294的内部结构
        3.2.3 LPC2294为核心的最小系统
    3.3 模拟采集模块设计
        3.3.1 AD采集芯片
        3.3.2 调理电路
    3.4 电容放电信号采集
    3.5 存储模块设计
    3.6 USB接口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数据记录仪软件设计
    4.1 μC/OS-Ⅱ操作系统的应用
        4.1.1 基于μC/OS-Ⅱ系统设计
        4.1.2 基于μC/OS-Ⅱ任务划分
        4.1.3 μC/OS-Ⅱ在ARM的移植
    4.2 采集、传输判断模块
    4.3 模拟采集模块
    4.4 数字信号接收模块
    4.5 数据组织模块
    4.6 数据存储模块
        4.6.1 铁电RAM程序
        4.6.2 FLASH写入程序
        4.6.3 FLASH控制程序
        4.6.4 系统初始化
    4.7 数据传输和人机界面
    4.8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数据记录仪可靠性设计
    5.1 硬件的可靠性设计
        5.1.1 可靠度计算
        5.1.2 硬件的可靠性措施
        5.1.3 电磁兼容性设计
    5.2 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5.2.1 软件工程化管理
        5.2.2 软件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系统调试和测试
    6.1 系统调试流程
    6.2 系统调试及测试方法
        6.2.1 调试及测试环境
        6.2.2 模拟采集通道
        6.2.3 SPI接口调试
        6.2.4 程序下载及调试
        6.2.5 数据存储调试
        6.2.6 USB接口调试
    6.3 系统环境试验
        6.3.1 低温工作
        6.3.2 高温工作
        6.3.3 振动
        6.3.4 冲击
    6.4 测试结果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概况
        1.2.2 温湿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Zigbee 技术概述
    2.1 Zigbee 技术简介
    2.2 Zigbee 技术的主要特点
    2.3 Zigbee 协议框架
        2.3.1 物理层
        2.3.2 MAC 层
        2.3.3 网络层
        2.3.4 应用层
    2.4 Zigbee 网络架构
        2.4.1 Zigbee 网络中设备类型
        2.4.2 Zigbee 网络拓扑结构
第三章 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 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3.2.1 无线测量终端硬件设计
        3.2.2 无线基站硬件设计
    3.3 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3.3.1 应用软件设计
        3.3.2 无线 Mesh 网络组网和路由设计
        3.3.3 上位机智能温湿度测量管理系统软件
第四章 高精度温湿度测量方法
    4.1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介绍
        4.1.1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4.1.2 湿度传感器
    4.2 温湿度测量方案
        4.2.1 硬件电路设计
        4.2.2 铂电阻阻值计算
    4.3 温度和湿度计算
        4.3.1 铂电阻非线性补偿算法
        4.3.2 湿度计算方法
    4.4 铂电阻传感器非均匀分段拟合策略研究
        4.4.1 拟合阶数的确定
        4.4.2 分段数目的确定
        4.4.3 非均匀分段的确定
        4.4.4 非均匀分段拟合分析
第五章 系统能耗控制策略
    5.1 系统能耗分析
    5.2 无线 Zigbee 网络能耗控制策略
        5.2.1 无线通信能耗模型
        5.2.2 网络能耗优化分析
        5.2.3 能耗控制策略
        5.2.4 基于动态调节的能耗控制策略
    5.3 能耗策略仿真
        5.3.1 网络生存周期仿真
        5.3.2 节点剩余能量仿真
    5.4 仿真结果分析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测试介绍
    6.2 系统功能测试
    6.3 测量精度测试
    6.4 系统可靠性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μC/OS-Ⅱ日志结构文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组织架构
第2章 Flash 存储设备
    2.1 NOR Flash
    2.2 NAND Flash
        2.2.1 NAND Flash 的组织结构
        2.2.2 Nand Flash 的读写操作
        2.2.3 Nand Flash 的 OOB 区
    2.3 NAND Flash 和 NOR Flash 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式文件系统综述
    3.1 文件系统概述
    3.2 分布式文件系统
    3.3 线性文件系统
    3.4 日志类型文件系统
        3.4.1 JFS 日志文件系统
        3.4.2 LogFS 日志结构文件系统
        3.4.3 YAFFS 文件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μC/OS-II 操作系统
    4.1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4.2 μC/OS-II 操作系统
        4.2.1 μC/OS-II 的内核
        4.2.2 μC/OS-II 的初始化和启动
        4.2.3 μC/OS-II 任务管理
        4.2.4 μC/OS-II 事件管理
        4.2.5 μC/OS-II 内存管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件系统设计
    5.1 设计思想
        5.1.1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设计
        5.1.2 文件系统日志结构设计
    5.2 文件系统的主要数据结构
    5.3 文件系统的索引结构设计
    5.4 文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函数
        5.4.1 Ucs_Open()打开文件函数
        5.4.2 Ucs_Close()关闭文件函数
        5.4.3 Ucs_Read()读文件函数
        5.4.4 Ucs_Write()写文件函数
        5.4.5 删除文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UCS 在存储设备上的实现
    6.1 测试平台介绍
    6.2 μC/OS-II 的移植
        6.2.1 OS_CPU.H
        6.2.2 OS_CPU_C.C
        6.2.3 OS_CPU_A.S
    6.3 UCS 文件系统移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OR1200的SoC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章小结
2 RISC 处理器和 SoC 技术
    2.1 RISC 处理器
    2.2 SoC 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OR1200 处理器架构分析及验证
    3.1 OpenRISC1200 背景介绍
    3.2 OpenRISC1200 的架构
    3.3 软件的设计和处理器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SoC 的设计和前端实现
    4.1 wishbone 总线互联结构
    4.2 IP 设计
    4.3 SoC 实现
    4.4 SoC 的仿真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Contiki 操作系统的移植
    5.1 Contiki 操作系统介绍
    5.2 Contiki 基本系统的移植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RX850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柴油机电控化技术发展历程
    1.3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技术发展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国内电控技术中主要问题
        1.4.1 传感器制造技术
        1.4.2 执行器制造技术
        1.4.3 ECU制造技术
    1.5 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发展趋势
    1.6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结构
    2.2 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主要传感器和执行器
        2.2.1 曲轴位置传感器
        2.2.2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2.3.3 曲轴/凸轮轴传感器相位关系(适用于四缸机)
        2.2.4 油门位置传感器
        2.2.5 温度传感器
        2.2.6 热模式空气流量计
        2.2.7 压力传感器
        2.2.8 高压油泵组件
        2.2.9 喷油器
        2.2.10 共轨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ECU的逻辑结构
    3.2 微控器简介
    3.3 微控器特性
    3.4 重要引脚选用说明
    3.5 电源模块
        3.5.1 降压与稳压电路设计
        3.5.2 驱动与开关电路设计
    3.6 输入信号处理模块
        3.6.1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3.6.2 开关信号处理电路
        3.6.3 频率输入信号处理电路
    3.7 通信电路模块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RX850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4.1 嵌入式系统概述
    4.2 RX850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4.2.1 RX850具有以下特点
        4.2.2 RX850的配置
        4.2.3 RX850应用
    4.3 开发环境
    4.4 基于RX850的软件系统开发流程
    4.5 基于RX850的编程方法
        4.5.1 任务的编程方法
        4.5.2 直接激活中断句柄的编程方法
        4.5.3 间接激活中断句柄的编程方法
        4.5.4 循环句柄的编程方法
    4.6 基础驱动层软件设计
    4.7 基于RX850控制软件任务设计
        4.7.1 任务的概述
        4.7.2 速计算任务
        4.7.3 冷却液温度等模拟量信号采样任务
        4.7.4 油门位置信号采集任务与共轨压力信号采样任务
        4.7.5 共轨燃油压力控制任务
        4.7.6 喷油计算任务
        4.7.7 工况模式处理任务
    4.8 中断服务体系
        4.8.1 曲轴信号中断
        4.8.2 供油驱动中断
    4.9 MAP的处理
        4.9.1 脉谱的数据描述
        4.9.2 脉谱的查找方式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CU初步测试
    5.1 ECU模拟调试简介
        5.1.1 模拟调试环境
        5.1.2 模拟调试环境的组成
    5.2 ECU初步调试
        5.2.1 初步检测
        5.2.2 动态功能调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基于微内核的地址空间架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内容
    1.5 本文的结构
第2章 微内核的研究与设计
    2.1 微内核概述
    2.2 微内核的特点与结构
        2.2.1 微内核的特点
        2.2.2 微内核的应用结构
    2.3 微内核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进程间通信(IPC)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3.1 进程切换
    3.2 消息传递机制
        3.2.1 基于临时映射的直接消息传递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存管理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4.1 地址映射
        4.1.1 分段机制
        4.1.2 分页机制
        4.1.3 页式存储的必要性
    4.2 地址空间的设计
        4.2.1 存储器结构
        4.2.2 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4.2.3 基本的x86内存模型
        4.2.4 改进的x86内存模型
    4.3 地址空间的管理
        4.3.1 内核中的地址空间管理
        4.3.2 mm的设计与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性能测试与系统演示
    5.1 IPC的性能
    5.2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5.3 系统演示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对本文的总结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10)μC/OS-Ⅱ在ARM7上的移植及其功能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课题内容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
    2.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2.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2.3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结构
        2.3.1 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
        2.3.2 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
    2.4 嵌入式操作系统
        2.4.1 嵌入式操作系统
        2.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第三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移植
    3.1 S3C44B0X处理器
        3.1.1 ARM处理器
        3.1.2 S3C44B0X处理器
    3.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
        3.2.1 μC/OS-Ⅱ的特点
        3.2.2 任务
        3.2.3 信号量
        3.2.4 消息邮箱
        3.2.5 消息队列
    3.3 μC/OS-Ⅱ在S3C44B0X上移植
        3.3.1 修改OS_CPU.H文件
        3.3.2 修改OS_CPU_C.C文件
        3.3.3 修改OS_CPU_A.S文件
    3.4 μC/OS-Ⅱ中断系统设计
        3.4.1 S3C44B0X中断系统
        3.4.2 μC/OS-Ⅱ中断处理过程
        3.4.3 中断系统设计
    3.5 μC/OS-Ⅱ移植测试
        3.5.1 移植测试
        3.5.2 中断系统测试
第四章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扩展
    4.1 LM7M632和S3C44B0X的连接
        4.1.1 SHARP LM7M632 LCD显示屏
        4.1.2 S3C44BOX LCD控制器
    4.2 图形用户界面μC/OS-Ⅱ
        4.2.1 μC/OS-Ⅱ的特点
        4.2.2 μC/OS-Ⅱ的结构
    4.3 扩展图形用户界面μC/GUI
        4.3.1 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4.3.2 LCD底层驱动程序
    4.4 触摸屏扩展
        4.4.1 触摸屏工作原理
        4.4.2 触摸屏硬件连接
        4.4.3 触摸屏驱动程序
    4.5 μC/GUI扩展测试
第五章 嵌入式TCP/IP协议扩展
    5.1 网络接口
        5.1.1 RTL8019as芯片结构
        5.1.2 RTL8019as收发数据
    5.2 LwIP结构分析
        5.2.1 LwIP结构
        5.2.2 LwIP进程模型
    5.3 LwIP移植
        5.3.1 操作系统模拟层
        5.3.2 底层驱动程序
    5.4 LwIP移植测试
        5.4.1 底层驱动测试
        5.4.2 底层协议测试
        5.4.3 上层应用协议测试
第六章 嵌入式文件系统扩展
    6.1 SST39VF160 Flash存储器
        6.1.1 Flash Memory工作方式
        6.1.2 公共闪存接口
    6.2 μC/FS文件系统
        6.2.1 μC/FS结构
        6.2.2 μC/FS API函数
        6.2.3 μC/FS设备驱动
    6.3 μC/FS移植
        6.3.1 μC/FS配置文件修改
        6.3.2 存储器读写底层函数实现
    6.4 μC/FS移植测试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目录

四、一个简单的中断表保存和检查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计算环境下系统安全及体系结构支撑[D]. 刘宇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2]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D]. 李海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3]基于FPGA的可定制片上系统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赵鸿宇. 浙江大学, 2016(07)
  • [4]基于ARM7的数据记录仪设计[D]. 李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5]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黄旭. 苏州大学, 2014(12)
  • [6]μC/OS-Ⅱ日志结构文件系统设计[D]. 王婵娟. 辽宁大学, 2012(03)
  • [7]基于OR1200的SoC系统设计[D]. 宋新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1(S2)
  • [8]基于RX850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研究[D]. 吴延辉. 山东理工大学, 2011(12)
  • [9]基于微内核的地址空间架构的研究[D]. 邱霆.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6)
  • [10]μC/OS-Ⅱ在ARM7上的移植及其功能扩展[D]. 陈彦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一个简单的中断表保存和检查程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