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超重系统的裂变延迟和可能的 GDR 伽马射线

来自超重系统的裂变延迟和可能的 GDR 伽马射线

一、裂变延迟与可能发自超重系统的GDR γ射线(论文文献综述)

王康[1](2019)在《质子诱发的原子核巨偶极共振模式研究及丰质子核23Si的β缓发(双)质子衰变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原子核物理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本质的重要学科,一直都是物质科学的最前沿,对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然而人们至今对于原子核结构、性质及核动力学等仍有非常多疑惑,因此国内外大量科研人员在理论和实验上对核物理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核物质状态方程、核多体动力学、放射性核束物理、核天体物理等方面。在核物质状态方程和核多体动力学研究方面,同位旋矢量的巨偶极共振GDR(Isovector Giant Dipole Resoance,GDR)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GDR可以看作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对集体震荡,几乎所有的原子核都具有这种集体运动模式,GDR的能谱参数可以提取最可靠的核结构和核多体动力学性质的信息,因此被作为核物理性质研究的有效探针。GDR的能谱参数主要包括峰值能量,共振强度,以及共振宽度。其中峰值能量与原子核质量数、核物质状态方程和对称能直接相关;共振强度在能量加权求和规则中占很大百分比;而共振宽度与原子核自旋、温度和激发能等有关,尤其是共振宽度在温度较高时是否饱和,目前仍存在争议,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利用拓展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EQMD(Extended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model,EQMD)模拟质子俘获反应11B(p,γ)12C,27Al(p,γ)28Si,39K(p,γ)40Ca以及67Co(p,γ)68Ni诱发12C、28Si、40Ca、68Ni等一系列核素的GDR,研究其能谱参数的依赖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反应体系下GDR的峰值能量与熔合核的质量数呈负相关,且其下降程度与熔合核质量数也呈负相关;共振强度随质子入射能量提高先增大后减小;相较于质子入射能量,共振宽度则与熔合核温度的依赖性更加明显,在温度低于1.5 MeV时几乎保持不变,在1.5 MeV-3.5 MeV之间时,共振宽度随温度提高而急剧增加,与之前理论和实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在温度高于4 MeV时,我们的计算结果支持GDR共振宽度趋于饱和。在放射性核束物理中,远离β稳定线的奇异核展示出了许多不同于稳定核素的性质,尤其是对于其衰变模式的研究,可以获得很多关于能级位置、能级宽度、能级密度、自旋、宇称、原子核质量等核结构信息,拓展了传统核物理的研究领域,对壳模型等理论提供补充和验证,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23Si是最轻的Tz=-5/2的丰质子核,其可能具有β缓发质子衰变、双质子衰变、三质子衰变、质子α粒子衰变等多种奇异衰变模式,它的衰变性质是精确计算其原子核质量的重要依据,对验证壳模型理论也有重要作用。1986年Langevin等首次通过40Ca的碎裂反应生成并观测到23Si。之后在1997年Blank等首次研究了23Si的衰变现象,得出了23Si的半衰期和衰变带电粒子能谱,并通过与壳模型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他们分析认为23Si发生了β缓发双质子衰变,然而他们并没有观测γ射线,因此未能直接从实验结果上证明这一现象,这也正是我们实验的主要目的。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装置上利用75.8 MeV/u的28Si14+主束轰击1980μm的9Be初级靶,通过弹核碎裂法生成目标核23Si,之后使用硅探测器阵列和高纯锗探测器阵列通过注入-衰变方法研究其衰变现象,测量了23Si的带电粒子能谱和γ射线能谱。最终我们分析得出了23Si的β缓发粒子衰变的分支比以及23Si的半衰期(40.17±1.86)ms,与之前Blank的研究结果一致。除此之外,我们新发现了一个位于3811 keV的βp衰变能量峰以及与之对应的新的衰变能级,并首次通过双质子衰变能谱与γ射线能谱的关联直接确认了23Si具有β缓发双质子衰变到21Na第一激发态的衰变模式。不过受限于统计量和探测效率,同Blank的结果一样,我们也未能观测到23Si可能具有的β缓发三质子衰变和质子α粒子衰变等更奇异的衰变模式。

代智涛[2](2015)在《中子皮厚度敏感探针研究》文中认为核半径和密度分布是原子核非常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在放射性核束(RIB)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电子散射和质子散射的方法研究核密度分布,能研究的原子核也仅限于稳定核。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对于核密度分布的研究拓展到了非稳定核甚至达到了中子或质子滴线。1985年,I.Tanihata等人首次用放射性核束测量了一些轻核的相互作用截面,发现对于有些丰中子核存在中子晕或者中子皮结构。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近几十年放射性核束的蓬勃发展。对于远离β稳定线的丰中子核,中子数(N)明显大于质子数(Z),核表面的中子密度会明显高于质子,我们将其称之为中子皮。中子皮的厚度被定义为中子和质子均方根(RMS)半径的差:δnp=<rn2>1/2-<rp2>1/2。如果我们能从测量得到中子和质子的均方根半径,那么就可以确定中子皮厚度。质子密度分布可以用电磁相互作用(比如电子散射)精确测量。由于中子是电中性的,很难用电磁相互作用探针来对其进行测量。目前对于中子分布的测量主要是利用强相互作用探针,但是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还比较大,而且有一定的模型依赖性。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对与中子皮厚度比较敏感的探针,这就是本论文的出发点。针对这一出发点,我们从理论和实验测量两个方面对中子皮厚度作了研究。在理论计算方面,我们利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计算了50MeV/A50Ca+12C和68Ni+12C的周边碰撞。在弹核的密度分布初始化中我们采用了液滴模型中的双参数费米子密度分布形式。通过调节这一分布中的弥散系数,我们就可以得到弹核不同的中子皮厚度。通过对不同中子皮厚度下得到的轻碎片产额的研究,我们发现t和3He的产额比R(t/3He)对中子皮厚度有很好的线性依赖关系。这一线性关系可以用来在实验上提取中子皮厚度。同时我们还发现R(t/3He)与中子质子产额比R(n/p)的比值随着中子皮厚度的增加基本上是一个常数。这也就是说用R(t/3He)和R(n/p)两种方法来提取中子都是可行的。但是由于t和3He是带电粒子,在实验上比较容易测量,所以用R(t/3He)的方法来提取中子皮厚度在实验上的可行性更高。考虑到质量和电荷守恒,既然轻碎片的产额比对于中子皮厚度有依赖性,那么重碎片的产额对中子皮厚度也应该有一定的依赖性。由于从IQMD得到的初始碎片处于高激发态,不能直接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因此我们将IQMD得到的初始碎片输入到GEMINI程序对其进行退激。通过对退激之后重碎片的同位素分布研究,我们发现较大的中子皮厚度会压低同位素分布丰中子端的碎片产额。同时发现重碎片的中子质子组分比N/Z随着中子皮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我们还研究了中子皮厚度对重碎片的标度律的影响,发现重碎片的标度律系数α对中子皮厚度也有一定的线性依赖。通过以上观测量与中子皮厚度之间的关联,我们便可以在实验上通过碎片的产额分布来提取中子皮厚度的一些信息。通过反应截面来研究核物质密度分布是核物理研究比较常用的方法。M.Takechi等人测量了20-32Ne同位素的相互作用总截面σI,。如果再能从实验上测量到Ne同位素的电荷改变截面,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中子和质子的密度分布,进一步得到中子皮厚度。基于这一物理动机,我们于2012年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l上测量了21-27Ne同位素的电荷改变截面σcc°我们利用已有的相互作用总截面σI,的数据和本次实验测量的电荷改变截面σcc,结合统计擦碎模型(SAA)提取了21-27Ne同位素的中子和质子密度分布,得到了这些同位素的中子皮厚度。结果发现21-27Ne同位素中子皮厚度随着单质子和单中子分离能的差值(Sp-Sn)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结果与已有的结果能很好符合。

李加兴[3](2001)在《~(20)Ne轰击Be靶碎裂产物核反应总截面的测量》文中研究指明核反应总截面是表征原子核反应基本特征的一个基本量,从实验测得的核反应总截面中可以得到有关核反应、核结构和核内核子分布的信息。在由放射性束流所产生奇异核的结构与各种反应机制研究中,反应总截面的测量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具有奇异晕核结构的核的一个典型的物理现象就是其反应总截面要比稳定核大很多,I.Tanihata等人最早就是通过对放射性束流的相互作用截面的测量发现了具有奇异结构的核,即中子晕核。这次实验结果得出的跟放射性奇异核性质等有关的一些有趣现象,为放射性束核物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采用能量为80 MeV/u的初级束20Ne轰击3 mm厚的Be靶,在RIBLL上测量了由初级靶上产生碎裂反应所得到的次级12N,17F和17Ne等质子滴线核在Si靶上的中能核反应总截面σR,从而补充了现有的中能区放射性核反应总截面的实验数据。由于12N,17F和17Ne都是理论预言可能具有奇异质子结构(质子晕或质子皮)的核,测量它们在中能区的核反应总截面,可以对上述预言提供实验上的检验。在与相邻同位素核的反应截面测量结果的比较中,发现,12N,17F反应截面值明显偏大,17Ne的截面值没有异常。利用基于库仑修正和有限程修正后的微观Glauber模型拟合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对于12N,理论计算反应截面曲线同实验数据明显偏离,因此,它可能具有奇异结构;对于17F,曲线与实验数据符合,没有给出奇异结构特征;对于17Ne,实验和理论分析都没有发现奇异结构。对核反应总截面进行研究的一个有用的理论就是Glauber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基于自由核子-核子(N-N)碰撞的与核物质密度有关的理论,因而能够

夏海鸿[4](2000)在《高温转动核~(132)Nd~*、~(82)Sr~*的电偶极巨共振性质和~(82)Sr~*GDR的入射道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从1994年到现在,我们完成了32S+100R11系统的电偶极巨共振 (GDR)高能γ射线的实验测量、数据处理及物理分析工作。实验是在原子能院 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的。通过100Ru(32S,γ)反应产生复合核132Nd*。靶厚 2mg/cm2,纯度 92.1%;束流能量 150MeV,考虑到束流在靶中的能量损失,靶中束流的平均能量为 140MeV,对应的复合核平均激发能 62.8MeV,平均角动量 30.4h,最大角动量 49h。 高能γ射线用两个大NaI-Plastic反符合屏蔽谱仪探测,分别在相对束流方向55°,88.7°,107°及72.5°,107°,125°上进行测量,两个探测器所测结果用共有的 107°数据归一,由此得到高能 γ射线角分布。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谱仪的稳定性好于 1.5%。对 15.1MeV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为5%。为了降低中子产生的本底,采用了飞行时间方法,飞行距离为 100cm。在实验中,探测系统对于 5MeV以上γ射线的时间分辨是2ns。 为研究高温转动核形变与角动量的关系,需确定γ多重性分布(对应于不同的角动量), 利用38个BGO作为γ多重性过滤器。在实验——中,利用 *。的两条级联Y射线对多重性过滤器的响应函数进行了刻度,分析中我们假设对不同能量Y射线的响应一样。 GDR两强度成分反映在高能Y射线谱上,用基于统计模型的CASCADE程序对Y $进行拟合得到了GDR的强度函数,从中得到矩心能量、宽度和强度等参数并求出形变参数。 通过对Y射线角分布的分析,我们还试图得到关于核的转动取向的信息。但是由于数据统计不够好,尤其是GDR的高能成份误差较大,因此其结果似乎没有定量的意义。 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拟合,我们发现”ZNd’在上述条件下,形变非常大,甚至达到了超形变的范围,它的形变参数p在很多情况下超过了0.35的临界点。可惜的是误差较大,有待进一步确证。 在中低能区,复合核统计蒸发模型能够成功地描述融合反应中的大量实验数据,如剩余核分布,蒸发能谱及角分布等等。然而,最近的实验数据显示复合核及其剩余核的行为与形成复合核的束靶组合有关,这表明在重离子融合反应中可能存在入射道效应。由于高温转动核的GDR发生在复合核形成后的早期阶段,因此它可以提供关于高温转动核演变的信息。另外,电偶极臣共振峰的形状反映了核的形变,而重离子融合反应中的动力学效应是与核的形变相关的。因而人们很自然地开始用它来探索重离子融合反应中的人射道效应。还有,入射道效应的研究与寻找建立在超形变带上的电偶极臣共振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存在人射道效应,则由于近对称反应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达到平衡,可以发射更多的粒子,使得形成的复合核可能处在比通常预言的裂变限更高的角动量和较低的激发能,有利于超形变带的布后。 通过多年的努力,人们得到了一些有关在重离子熔合反应中可能存在人射道效应的实验证据。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结果还有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动力学效应仍有许多问题等待研究,比如人射道效应存在的确凿的实验证据及其形成原因等。stw Orto ooa po o hot ROw’‘ZNu”、sin--tri * elm’lzlcl enecls ot“sr* 为了直接从实验中提取有关人射道效应的信息,我们在原子能院M* 串列加速器上通过如下反应对建立在即r高温转动态上的 GDR发射进行系统测量:勾 7伽V“O +66+66Zn,N 103MW”P尸’\ C)9 4MeV4MeV‘℃十吨h,d)9 OM0MV‘十一CU。反应一与N的电荷非对称性相似而具有不同的质量非对称性,C)与d)的质量非对称性相似而电荷非对称性不同,并且分别形成复合核在相同的激发能和近似相同的角动量态,因此可以直接通过实验比较获得不同的质量非对称性和电荷非对称性在融合反应中的动力学效应。高能Y射线仍然用两个大MPlastic反符合屏蔽谱仪探测,分别在相对柬流方向 90”及 125”上进行测量。为研究随角动量的变化关系,利用 3 8个 BGO作为 Y多重性过滤器确定Y多重性分布。用基于统计模型的CASCADE程序对Y谱进行拟合分析,分析时按Y多重性分布将每个Y谱分为三个角动量区域。这样我们共分析了两个角度、四个反应道、三个角动量区域的二十四个谱并作了对比。结果显示质量近对称反应和质量非对称反应的Y$确有差别,质量近对称反应的丫射线产额也比非对称反应的Y射线产额低。在用CASCADE拟合时发现质量近对称反应的激发强度S比质量非对称反应的小很多。而电荷非对称性在融合反应中的动力学效应则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在‘、r的 GDR v发射中可能存在入射道效应。 这五年来,我们努力创造条件进行了一批比较前沿的实验研究,现将其结果简单总结作如下简单总结: O)我们依靠强度函数及符合重数的分析,得到了GDR宽度、 形变参数等随入射能及角动量的变化,并与别人的实验结 果及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 Q)我们采取从两L。entz成分中抽取形变参数p的分析方法研 究了”ZNd“,结

王建松,沈文庆,叶巍,蔡延璜,马余刚,冯军,方德清,蔡翔舟,苏前敏[5](1999)在《裂变延迟与可能发自超重系统的GDR γ射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评述了裂变延迟系统学研究,论述了用巨仍极共振γ射线方法研究超重系统存在的可能性及这方面理论和实验的研究.

二、裂变延迟与可能发自超重系统的GDR γ射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裂变延迟与可能发自超重系统的GDR γ射线(论文提纲范文)

(1)质子诱发的原子核巨偶极共振模式研究及丰质子核23Si的β缓发(双)质子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中低能重离子核反应概述
    1.2 放射性核束物理概述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第2章 重离子核反应的模型介绍
    2.1 QMD理论模型
        2.1.1 初始化
        2.1.2 有效相互作用势
        2.1.3 两体碰撞
        2.1.4 泡利阻塞
        2.1.5 数值计算
    2.2 EQMD理论模型
        2.2.1 动态的波包宽度
        2.2.2 零点质心动能的扣除
        2.2.3 有效相互作用势
        2.2.4 摩擦冷却过程
        2.2.5 反应过程
    2.3 CoMD理论模型
        2.3.1 波函数与有效相互作用势
        2.3.2 相空间约束
        2.3.3 冷却机制
        2.3.4 两体碰撞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巨偶极共振GDR的研究
    3.1 巨偶极共振研究现状
    3.2 原子核温度的计算
    3.3 巨偶极共振的计算方法
    3.4 计算结果及讨论
        3.4.1 可靠性验证
        3.4.2 巨偶极共振能谱参数的依赖性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23)Si的β缓发(双)质子衰变研究
    4.1 丰质子核衰变模式简介
        4.1.1 β缓发的粒子衰变
        4.1.2 直接粒子衰变
    4.2 丰质子核衰变的实验研究方法
    4.3 ~(23)Si的β衰变研究
    4.4 实验设置
        4.4.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装置及~(23)Si的产生
        4.4.2 探测器阵列介绍
    4.5 结果与讨论
        4.5.1 ~(23)Si粒子鉴别
        4.5.2 探测器刻度与探测效率
        4.5.3 带电粒子能谱
        4.5.4 ~(23)Si半衰期
        4.5.5 γ射线能量谱
        4.5.6 ~(23)Si的β缓发双质子衰变
        4.5.7 其他奇异衰变模式
        4.5.8 ~(23)Si的衰变纲图
    4.6 本章总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子皮厚度敏感探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重离子核反应
        1.1.1 重离子核反应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1.1.2 重离子核反应的特点和核反应相图
    1.2 放射性核束物理及其研究热点
    1.3 放射性核束的产生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丰中子核中子皮厚度研究现状
    2.1 中子皮厚度及其形成机制
        2.1.1 中子皮厚度的理论解释
    2.2 中子皮研究的理论进展
        2.2.1 中子皮与对称能
        2.2.2 中子皮与中子星
    2.3 中子皮研究的实验方法
        2.3.1 巨偶极共振(GDP)
        2.3.2 自旋偶极共振(SDP)
        2.3.3 反质子原子方法
        2.3.4 强子散射方法
        2.3.5 电子散射宇称破缺方法
第三章 t/~3He产额比与中子皮厚度的依赖性研究
    3.1 QMD模型简介
        3.1.1 QMD模型的输运方程
        3.1.2 相互作用哈密顿量
        3.1.3 QMD模型输运流程
    3.2 液滴模型简介
    3.3 弹核和靶核的初始化及稳定性检验
    3.4 ~(50)Ca+~(12)C的反应产物分析及结论
第四章 弹核碎裂产生的同位素分布与中子皮厚度的依赖性研究
    4.1 GEMINI模型简介
    4.2 反应产物激发能和角动量的构建
    4.3 中子皮厚度对类弹碎片同位素产额的影响
    4.4 类弹碎片同位旋标度对中子皮厚度的依赖
第五章 丰中子Ne同位素电荷改变截面测量实验
    5.1 实验动机和物理目标
    5.2 原子核电荷半径的测量方法和实验现状
        5.2.1 同位素位移法
        5.2.2 K_α-X射线跃迁方法
        5.2.3 μ~-原子跃迁
        5.2.4 弹性电子散射
    5.3 电荷改变截面的测量方法—透射法
    5.4 实验布局和探测器介绍
        5.4.1 实验布局
        5.4.2 探测器介绍
    5.5 束流调节步骤、电子学和数据获取
        5.5.1 束流调节步骤
        5.5.2 电子学和数据获取
第六章 ~(23-25)F和~(21-27)Ne电荷改变截面实验数据分析
    6.1 探测器刻度
        6.1.1 PPAC位置刻度
        6.1.2 TOF时间刻度和硅探测器能量刻度
    6.2 靶前粒子鉴别
        6.2.1 Bρ-TOF-△E 鉴别方法
        6.2.2 靶前粒子鉴别窗介绍
    6.3 靶后粒子鉴别
        6.3.1 粒子鉴别函数
        6.3.2 粒子鉴别
    6.4 实验结果
第七章 利用SAA模型提取~(21-27)Ne的密度分布
    7.1 SAA模型简介
    7.2 密度分布提取过程简述
    7.3 靶核密度的提取
    7.4 ~(21-27)Ne中子皮厚度提取结果
第八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学术报告清单
致谢

(3)~(20)Ne轰击Be靶碎裂产物核反应总截面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
    1.2 放射性束装置及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简介
    1.3 放射性束物理和奇异核结构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计算反应总截面的几种理论模型
    2.1 半经验的S.Kox公式和Shen公式
    2.2 Glauber 模型
    2.3 相对论平均场(RMF)理论
    2.4 Skyrme-Hartree-Fock(SHF)模型
    2.5 BUU(Boltzman-Uehling-Uhlenbeck)方程
第三章 核反应总截面测量实验中的探测器布局和各测量装置
    3.1 几种测量核反应总截面的方法的介绍
        3.1.1 束流透射法
        3.1.2 4π-γ符合法
        3.1.3 其他方法
    3.2 RIBLL 上测量核反应总截面的实验探测器布局及各探测器装置
        3.2.1 飞行时间探测器
        3.2.2 RIBLL 中的△E 探测器
        3.2.3 RIBLL 中的能量探测器
        3.2.4 粒子鉴别实验
    3.3 RIBLL 中的电子学测量和数据获取系统
第四章 ~(20)Ne轰击~9Be产生碎片与 ~(28)Si的反应截面的测量
    4.1 关于~(12)N、~(17)F和~(17)Ne的研究现状
    4.2 RIB 的产生和输运
    4.3 实验的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第五章 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和讨论
    5.1 半经验的SHEN 公式
    5.2 Glauber 模型
        5.2.1 Skyrme-Hartree-Fock 模型和RMF 模型
        5.2.2 单参数的HO 密度分布形式
        5.2.3 双参数的费米分布形式
    5.3 对奇异核反应截面的拟合
        5.3.1 对核的分布加尾巴的形式
        5.3.2 核芯加奇异核子的形式
第六章 核半径的提取
    6.1 核物质半径的唯象公式
    6.2 从核反应总截面中提取核半径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4)高温转动核~(132)Nd~*、~(82)Sr~*的电偶极巨共振性质和~(82)Sr~*GDR的入射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1. 引言
2. 原子核的电偶极巨共振
    2.1 原子核电偶极巨共振的基本知识
    2.2 高温转动核的电偶极巨共振
3. 高温转动核~(132)Nd~*和~(82)Sr~*的电偶极巨共振的测量与分析
    3.1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3.2 实验布局
    3.3 平均角动量区间的选择
    3.4 高能γ射线的测量
    3.5 ~(132)Nd~*电偶极巨共振强度函数分析及误差确定
    3.6 高温转动核~(82)Sr~*GDR强度函数分析及入射道效应观察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132)Nd~*高温转动核电偶极巨共振宽度及核形变随角动量的变化
    4.2 ~(82)Sr~*高温转动核电偶极巨共振宽度与核形变随入射能量及角动量的变化
    4.3 超形变带上的电偶极巨共振的探索
    4.4 入射道效应的分析
    4.5 讨论与展望
5. 附录
    5.1 BGOγ多重性过滤器的构成及性能综述
    5.2 CASCADK程序流程图及使用说明

四、裂变延迟与可能发自超重系统的GDR γ射线(论文参考文献)

  • [1]质子诱发的原子核巨偶极共振模式研究及丰质子核23Si的β缓发(双)质子衰变实验研究[D]. 王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9(07)
  • [2]中子皮厚度敏感探针研究[D]. 代智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5(07)
  • [3]~(20)Ne轰击Be靶碎裂产物核反应总截面的测量[D]. 李加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1(02)
  • [4]高温转动核~(132)Nd~*、~(82)Sr~*的电偶极巨共振性质和~(82)Sr~*GDR的入射道效应研究[D]. 夏海鸿.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0(01)
  • [5]裂变延迟与可能发自超重系统的GDR γ射线[J]. 王建松,沈文庆,叶巍,蔡延璜,马余刚,冯军,方德清,蔡翔舟,苏前敏.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9(04)

标签:;  ;  ;  ;  ;  

来自超重系统的裂变延迟和可能的 GDR 伽马射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