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碳和硫测定的四通活塞

用于碳和硫测定的四通活塞

一、碳硫测定用四通活塞(论文文献综述)

冯难虎[1](1967)在《碳硫测定用四通活塞》文中研究指明 一般化验室分析碳及硫时使用同一只高温燃烧炉,在单独分析碳时把燃烧管的出气像皮管套在冷凝管上,而分析硫时再把橡皮管套在定硫仪上。把橡皮管这样套进套出,一来使用很不方便,二来也容易漏气而造成差错。为此我们设计安装了一只碳硫四通活塞(图

孙福根[2](2014)在《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硫(Li-S)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Whkg-1)、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电池体系之一。然而,目前Li-S电池存在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差、倍率容量低以及安全性能差等问题,阻碍了Li-S电池的实际应用。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碳质材料和正极硫或硫化锂复合以提升上述相关性能。但是,关于Li-S电池用碳基硫复合正极的系统研究,包括碳载体表面化学修饰、金属氧化物镶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硫填充状态的优化,高安全Li-S电池用Li2S正极的简单合成,硫正极材料介观分级结构的设计以及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等方面仍存在大量研究空白。本文以碳基硫复合材料在Li-S电池中的应用为背景,研究碳质材料的结构控制及其与硫正极的复合方式,开发低成本、绿色高效、可规模生产高性能硫正极的方法,研制长寿命、高功率、高安全的Li-S电池正极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长寿命富氮介孔碳/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传统的溶胶凝-SiO2硬模板方法合成了具有高度发达孔结构和可控氮掺杂的富氮介孔碳,与硫复合后,获得了长循环寿命的富氮介孔碳/硫复合正极。掺入的氮原子或氮增强的介孔碳界面对硫和聚硫离子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聚硫离子的溶出和飞梭效应的发生,提高了硫正极的循环稳定性。对于电导率的提高效果来说,最优的氮含量为4-8wt.%。在三种不同化学状态的氮原子中,吡啶形态氮对氮增强的硫正极循环稳定性的贡献最大。在优化的氮含量及其氮化学状态下,富氮介孔碳/硫复合正极具有很高的硫利用率和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0.2C时,首次放电容量为1140mAh g-1,循环100次后,可逆容量保持有828mAh g-1。聚吡咯/聚乙二醇复合包覆可以进一步抑制聚硫离子溶出、提高电极材料界面稳定性,同时增强界面层良好的电子和离子传导,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硫正极的循环稳定性(0.2C时循环100次后可逆容量为891mAhg-1)。(2)高倍率富氮介孔碳/La2O3/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通过湿法浸渍LiNO3-热处理的化学方法将超细La2O3纳米颗粒镶嵌在富氮介孔碳框架中,与硫复合后,获得了高倍率的硫复合正极。介孔碳中的氮掺杂有效的提高La2O3纳米颗粒的分散程度。介孔碳中的La2O3纳米颗粒对聚硫离子具有一定的原位吸附作用;且对硫还原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促进了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协同介孔碳、氮掺杂和超细La203纳米颗粒之间的作用及其分别对硫正极的贡献作用,富氮介孔碳/La2O3/硫正极具有高的放电电压平台,在3C和5C时,循环100次倍率容量分别为579mAh g-1和475mAh g-1。(3)H2S催化氧化方法合成高性能碳/硫正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H2S催化氧化的方法合成了高性能的碳硫复合正极。掺杂氮原子使得介孔碳具有对H2S氧化的高催化活性,促使了氧化反应H2S+1/2O2→S+H2O的发生。工作温度较低时,有利于H2S氧化发生,氧化生成硫的反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可以通过控制H2S氧化反应时间,来方便控制富氮介孔碳/硫样品中的硫含量。H2S氧化生长的硫以“层层”方式在富氮介孔碳框架内部原位沉积并与碳框架紧密接触。这样充分发挥了富氮介孔碳对聚硫离子的限域作用,更有效的增加绝缘硫的电子和离子传导。H2S催化氧化合成的富氮介孔碳/硫复合正极比熔融浸渍合成的富氮介孔碳/硫复合正极具有更高的利用率、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电流密度为0.2C时,H2S催化氧化合成的富氮介孔碳/硫复合正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172mAh g-1,循环100次后,可逆容量保持为874mAhg-1;在最大电流密度5C时,循环80次后,依然保持有420mAhg-1的倍率容量。(4)自放电方法合成碳微球/Li2S正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基于自放电原理,用便宜的金属Li片作锂化剂,简单锂化碳/硫复合微球,获得了高性能碳微球/Li2S正极。同时,将获得的Li2S/碳复合微球正极与已商业化的C-Si合金负极配对,组装成了不含纯金属Li片的高安全Li-S电池。在电解液存在的情况下,金属Li片可以自发地和碳/硫复合微球中的硫单质反应形成Li2S/碳复合微球。Li2S被完全束缚在碳微球的微孔中。全电池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首次放电容量为701mAhg-1,9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保持为583mAhg-1。Li2S/碳微球形貌比Li2S/活性碳不规则形貌在缓冲Li2S正极体积应变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具有更好的电极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5)C@MoS2核-壳微球电极的设计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碳化方法,首次合成了C@MoS2核-壳微球,并用作高性能Li-S电池正极材料。超薄的MoS2纳米片在富氮碳微球表面自组装形成分级多孔结构。前驱体中三聚氰胺的加入有利于C@MOS2核-壳微球的形成和MOS2在微球表面的负载。富氮碳核以及MOS2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空洞可以有效的缓冲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应变,维持Li2S-MO正极介观分级结构的稳定性。富氮碳核可以进一步增强电极材料的电子传导。超薄纳米片和外壳有利于Li+的快速扩散。因此,C@MoS2核-壳微球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100mAg-1,首次深度放电至0.01V时容量为1054mAhg-1;随后在1.00-3.00V间进行充放电循环,放电容量为395mAg-1;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有296mAhg-1。C@MoS2核-壳微球外层包覆碳膜可以阻止Li2S的散失或者Li2S与电解液发生的副反应,增强电解液和电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电极材料的电子传导。

刘佳[3](2012)在《油缸再制造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缸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驱动部件,油缸是实现将动力转换成具体动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液压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适用的环境也比较多,当然油缸的损坏和失效的形式和损坏程度也各不相同。每年都有会大量的油缸因为各种原因损坏,而被废弃。如果能将这些损坏的油缸重新利用,将会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在不同程度上给工程机械行业节约了成本。本文通过分析油缸的损坏形式、故障原因,介绍油缸的再制造工艺,实现油缸再制造的理论分析以及技术标准的制定。本文首先分析了某油缸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初步分析了油缸已损坏的部件以及损坏的形式。将企业再制造部门统计的各种工程机械油缸故障、损坏形式,作为分析的数据基础,详细分析油缸的主要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油缸检测的方法;分析油缸在整机上的故障表现,分析其故障的原因。详细分析了油缸损坏的主要形式以及原因,并就某损坏形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了油缸拆解的工艺以及具体拆解过程,提出了拆解后可回收判断标准以及成本评价模型,最后列举了一个油缸的拆解实例,包括工装、量检具等具体内容;对整体油缸的性能进行一个系统的评价,然后介绍了油缸再制造的主要工艺,提出了再制造后的评价标准,并提供了一个油缸部件的再制造实例。

崔景宜[4](2010)在《五味子功能成分提取方法及五味子酒的制作》文中研究指明五味子又名五梅子、山花椒等,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是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在诸多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五味子醇甲和甲素标品在甲醇、乙醇中进行最大吸收波长检测,从而选出最佳RP-HPLC的检测溶剂,并建立了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TC-C18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进样溶剂为甲醇(色谱纯),紫外检测波长226nm,柱温30℃,流速0.7mL/min。从乙醇浸提法、乙醇回流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振荡法中选出最佳的提取五味子醇甲和甲素等木脂素的方法,即超声波振荡法。确定了其提取条件:40目以下的五味子粉末,按料液比1:15加入95%乙醇,超声波提取30min,2次,合并滤液。提取所得五味子醇甲可以达到1.896mg/g,五味子甲素可以达到0.667mg/g。并通过酶法(添加纤维素酶(4000U/g)0.1%,果胶酶(2000U/g)0.02%)与超声波提取法相结合的方法与单纯超声波法比较大幅度提高了五味子醇甲和甲素的提取程度,将近2-3倍。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水超声波-乙醚萃取法、乙醚超声波法、乙醚微波萃取法的比较,确立水蒸气蒸馏法为最佳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此法所提挥发油纯净透明,没有杂质。通过挥发油与五味子醇甲和甲素等木质素的联合提取,证明了五味子挥发油的提取并未影响破坏五味子其他成分的提取。且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五味子超声波法提取所得醇提液和食用酒精制成不同浓度的五味子调配酒。五味子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液及残渣制成的五味子发酵酒。并检测其五味子醇甲和甲素等功能成分的含量及酒度、总酸、挥发酸、总酯、透光率、残糖等各项指标。从PVPP、果胶酶、2%皂土溶液、1%壳聚糖、2%明胶、活性炭六种澄清剂筛选出1%壳聚糖为最佳澄清试剂,调配酒经处理能保留较多五味子功能成分且颜色减退较少。运用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五味子提取液、调配酒、发酵酒等进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为经酶处理的提取液,清除率约为未经酶处理的提取液的六倍,而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对各样变化不大。

韩志涛[5](2007)在《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50606007)。空气源热泵(Air Source Heat Pump,ASHP)是环保型高效节能的供热装置,其低位热源是环境空气,具有无污染物排放的特点,符合生态供暖的理想模式。目前,我国空气源热泵应用日趋广泛,在建筑节能,替代燃煤供热等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气源热泵在低温高湿环境运行时室外换热器结霜而引起供热性能下降,需要周期性除霜来保证其正常运行。除霜的稳定性是保证空气源热泵全区域、全气象条件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特性,从理论上指出低位热源不足是导致常规除霜综合性能差的根本原因。基于能量时空合理利用理念提出了相变蓄能除霜新系统。新系统以CaCl2·6H2O作为相变材料(PCM),利用余热或正常供热蓄热,除霜时蓄热器充当系统主要低位热源,从而彻底解决了除霜热量来源不足问题,从全新的角度为空气源热泵除霜问题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方案。为了考察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新系统的特性,本文搭建了空气源热泵结、除霜实验台,对一台小型的分体式热泵型房间空调器进行改造,将研制的相变蓄能装置耦合到热泵系统中,完成了常规与蓄能两种模式下的多工况除霜实验。实验中对两种除霜模式时系统的温度、压力、功率、结、除霜量、过程变化时间等除霜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测定与记录。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到了系统各部件在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时的特性变化规律。中度结霜工况常规除霜效果较好,但压缩机吸气压力低是其最大缺点。除霜时压缩机排气压力、功率均较低,室内换热器翅片管表面温度通常要下降30℃以上,并从供热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室外换热器翅片管升温过程较慢,除霜时间长达8min。重度结霜工况时系统除霜性能参数指标全面下降,常规除霜系统应对恶劣结霜工况的能力不足。相变蓄能除霜具有速度快,除霜干净,对供热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蓄热器流程选择与蓄热、放热特性实验表明,蓄放热后PCM相变完全,蓄热效果好,放热速度快且充分。相变蓄热器与热泵系统耦合性很好,蓄热时对供热影响小。相变蓄能除霜可以显着提高压缩机吸气压力,使系统制冷剂质量流量明显增加,室内换热器从供热环境吸热量少,室外换热器翅片管表面温度上升速度快,总压缩机耗功比常规除霜少。本文从除霜热源与热汇两方面详细分析并计算了两种除霜模式的能耗,对各部分能耗进行了对比。指出常规除霜能量主要来自压缩机与室内换热器自然对流换热,蓄能除霜可优化除霜能量来源构成。本文还建立了基于实验参数的室外换热器表面水蒸发动态模型,通过模型求解,观察除霜时表面水蒸发和翅片管干热的动态特性。最后对空气源热泵误除霜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误除霜机理、特点及危害,并讨论其成因,提出了解决误除霜问题的策略。

齐荣荣[6](2019)在《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研究对于页岩气储层含气性评价、页岩气渗流规律及注CO2提高CH4采收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岩心,开展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热解分析、有机质含量测定、低温N2与CO2吸附测试、高温高压下CH4气体在平衡水样品上等温吸附以及CH4与CO2气体单、多组分等温吸附等实验研究,分析了页岩岩心物理化学和孔隙结构特征,阐述了CH4与水分及CO2竞争吸附行为,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页岩气单、多组分吸附模型,最后提出了考虑水分和非甲烷气体的页岩气含气量预测模型,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分析了岩心组成和孔隙结构,组建了一套页岩气单、多组分等温吸附实验装置。实验岩心主要由石英和粘土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一般大于1.5%,孔隙主要以微孔和中孔为主,微孔比表面积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实验装置增加中间区,实现一注多吸和取气功能,精简了实验流程,避免了取气造成混合气体扰动。研究了水分与CH4竞争吸附,探讨了水蒸气压力对吸附的影响。水分在蒙脱石、伊利石和页岩全岩上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III型曲线,为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层数集中分布于3~7层。经平衡水处理后,蒙脱石Langmuir吸附量降低了97.4%,几乎丧失了全部吸附能力,伊利石和页岩全岩Langmuir吸附量降低了33.7%~78.9%。未考虑水蒸气压力的甲烷吸附量被低估26.4%,经水蒸气压力校正后的等量吸附热更加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研究了CH4与CO2竞争吸附,建立了超临界CO2吸附模型和由吸附引起的膨胀模型。混合气体中各个组分的吸附行为不仅与该组分自身的吸附能力有关,还与该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分压有关。CO2在竞争吸附中占得优势,且优势随着温度的增加和混合气体中CO2含量的增加而加强。基于局部密度理论构建了页岩气单、多组分吸附模型,分析了气体在页岩孔隙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当孔隙较大时,气体在孔壁周围吸附,随着孔隙逐渐减小,孔隙中心的气体开始发生吸附,当孔隙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孔隙中所有气体均处于吸附状态。吸附相密度是温度、压力和孔径的函数,温度越低,压力越大,孔径越小,则吸附相密度越大。在低压范围内,过剩吸附量几乎等于绝对吸附量,随着压力增加,绝对吸附量逐渐大于过剩吸附量,且压力越大,两者差异越大。建立了考虑吸附相体积、水分以及非甲烷气体的页岩气含气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不考虑吸附相体积时,页岩含气量被高估27%~38%,考虑含水后总的含气量减少1.17%~3.12%,多组分气体不仅影响页岩气的赋存状态,即页岩气在吸附相和游离相中的分布,也影响页岩气总的含气量。在2384.18 m~2414.56m的地层深度范围内,不考虑多组分气体将会高估含气量5.6%~31.8%。

杨玉才[7](1997)在《碳硫分析仪器皿的代用》文中提出 定碳分析仪是我国机械行业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仪器,由于它是玻璃制品,较易损坏。本文提供了一种在仪器易损件损坏时即不影响生产又没有配件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的应急办法。 在定硫时,滴管内装有碱性溶液,而分析仪所带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由于碱性溶液易腐蚀玻璃致使活栓旋转不灵或粘结不动。为此,本文提出用碱式滴定管代替酸式滴定

彭彰林[8](2018)在《含膏盐地层深埋隧道渗流场—化学场—应力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与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情况复杂恶劣,三叠系巴东组含膏盐地层分布广泛,其中在三峡库区附近修建的许多深埋在役隧道,在含硫酸盐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隧道衬砌均出现了或轻或重的腐蚀破坏现象,常常引发结构混凝土腐蚀疏松、渗漏水及剥落掉块等病害问题,其中边墙、隧底侵腐状况尤为严重,对其正常运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隧道工程总是寄存在一定的地质系统中,环境水、腐蚀介质以及地应力是该地层环境中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均以场的形式存在。在膏盐地层中渗流场(H)、化学场(C)以及应力场(M)三者间总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着围岩-支护承载结构的破坏,若将各作用场分开研究而忽略其中的耦合关系,那么得出的研究结论很难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失去了工程指导意义。本文以G42沪蓉高速公路上的分界梁隧道以及G50沪渝高速公路上的谭家寨隧道为工程背景,系统的阐述了硫酸盐的腐蚀破损机理,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渗流-应力耦合数值分析,并通过考虑一定的强度折减与厚度折减来对化学场进行简化模拟,分别进行了不考虑耦合、考虑耦合的数值分析,最后系统的研究了膏盐地层中隧道的防腐蚀技术措施,并分别对分界梁、谭家寨隧道的硫酸盐侵腐病害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控对策。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由HCM三场耦合效应所造成的结构体破损程度及性能劣化速度均远超单场作用、双场耦合作用,尽管谭家寨隧道侵蚀性SO42-离子浓度比分界梁隧道高很多,但从实际的勘察数据来看,分界梁隧道的腐蚀破损程度反而更为严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混凝土的劣化破损,并非是由侵蚀性离子浓度单一因素来决定,而是多个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2.对于膏盐地层中的深埋隧道渗流场-化学场-应力场甚至更多作用场间的耦合作用致灾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化学场的作用效果,可以基于强度折减理论,选取一适当的折减系数对其进行等效简化处理,由于不同环境中的化学场腐蚀作用强弱不一,所以折减系数的具体取值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还可考虑一定的厚度折减以提高结构的安全富余度。3.ABAQUS数值分析显示,不考虑耦合、考虑流固耦合以及考虑强度折减“等效”化学场的三场耦合,对结构的承载性能影响较大。在按严重腐蚀程度考虑5cm厚度折减的基础上,进行HCM三场耦合分析计算,得出特征截面的最小安全系数为2.789满足规范要求,从而验证了分界梁隧道硫酸盐腐蚀处治设计选用C45强度的耐腐蚀钢筋混凝土是合理、可行的。4.在准确判定硫酸盐的腐蚀类别,弄清其侵蚀机理的基础上,组合多方面的防侵腐措施进行联合防护,以增强防腐时效性,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硫酸盐侵腐病害处治推荐方案:(1)服役于干湿交替环境中的隧道结构,需考虑材料“灯芯效应”的影响,宜采取防腐蚀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注浆隔水+迎水面表面处理的防腐措施;(2)处于湿润环境中的富水隧道,除采取防腐蚀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注浆堵水的防腐措施外,还需注重防排水系统的设计。本文依托工程分界梁隧道便选用(1)方案作为病害处治方案,从目前来看,该方案的防腐蚀效果较为显着。

武雅丽[9](2003)在《环境兼容内燃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内燃机油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环境兼容润滑油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了可以用于解释环境兼容润滑油低温性能的流动活化理论和低温成胶理论,从分子的角度研究了环境兼容润滑油低温流变特性,对润滑油的粘塑性流变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找出了解释环境兼容润滑油低温流变特性的根据。应用空穴理论及自由体积理论,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了影响润滑油低温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改善对润滑油低温性能的有效途径,组织了大量试验,通过润滑油的计算机检测系统对润滑油的低温性能进行了分析检测,采用均匀设计来组织实验;用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最优化求解,对环境兼容润滑油的基础油进行了分析研究,选择菜籽油、季戊四醇酯和聚α-烯烃作为基础油,并从理论上对植物基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石油类产品的生物降解机理,对所研制的环境兼容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评价,通过自行设计的土壤模拟法评价了润滑油在实际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采用测BOD5/CODcr值法来评价润滑油在水中的生物降解性。 本文所做的工作对于提高我国润滑油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对于研制出满足各种使用性能要求并被环境兼容的润滑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可以用于解释环境兼容润滑油低温性能的流动活化理论和低温成胶理论,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讨论了环境兼容润滑油低温流变特性。 2.介绍了国内外评价低温性能的指标和技术方法,对润滑油的粘塑性流变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从而找出解释环境兼容润滑油低温流变特性的根据。 3.根据凝胶动力学理论,凝胶活化能越大,润滑油的凝固趋势越大,因此对润滑油应分析其凝胶全过程,从中找出最大凝胶活化能Emax以及开始出现最大活化能的温度Tmax,作为润滑油低温可泵性判据。 4.根据液体流动活化理论,提出了影响润滑油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液体的流动活化能。而流动活化能大小是受分子的柔顺性和相互作用的因素影响的,分子中主链内旋转所受的阻力越小,其分子链的柔顺性越好,流动活化能也较低,在外力的影响下越容易向周围的自由空间跃迁,因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发生流动。 5.研究了润滑油低温性能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设计了测定润滑油低温性能的计算机程序,利用该系统测定了所研制油的低温性能。 6.对环境兼容润滑油的基础油进行了考察,选择菜籽油、季戊四醇酯和聚α-烯烃作为基础油,并从理论上对植物基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原理进行了探讨。本文为研制改善植物基润滑油低温性能的添加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7.应用自由体积理论,根据自由体积的加和性,提出了利用可生物降解性好、低温性能优良的稀释剂来改善菜籽油的低温性能的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改善菜籽油的低温性能,为研制满足汽车使用性能并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基础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8.考察了OCP粘度指数改进剂对基础油低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OCP分子序列与低温性能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随着高分子链中丙基序列所占摩尔分数的增大,低温粘度变大,低温启动和泵送性能变差;而随着乙烯基含量的增加,低温粘度下降,低温性能变好。因此,从选择良好的低温性能出发,应选择相对分子质量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乙烯单元多的OCP粘度指数改进剂。 9.探讨了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机理,对评定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土壤模拟法评估了本文研究的环境兼容润滑油在土壤中的降解程度,并采用测BODs/CODcr值法来评估润滑油产品在水中的降解程度,最后对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张晋华[10](2005)在《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释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了解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生物含硫气体的释放途径、主要释放机制及释放通量,首先采用室内模拟培养土壤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土壤含硫气体释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详尽的考察。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应用正交设计、多元回归数学手段定性定量的深入分析土壤含硫气体释放的机制;其次应用反应动力学理论对含硫气体释放的表观动力学模式做了探讨。为了减少大量繁琐的测试分析工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对土壤硫释放过程建立数学模型,以对土壤硫释放进行较好的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室内分析研究扩展到外场实际农田,以把握实际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硫释放的规律和通量。整个研究工作分为室内模拟培养分析研究、农田原位释放通量测定和数模建立研究三部分。 1.室内模拟培养分析研究 采集稻田土壤,添加不同土壤硫源,进行室内模拟培养。用带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的气相色谱测定培养土壤释放的含硫气体:羰基硫(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DMS)甲硫醇(CH3SH)、硫化氢(H2S)和二甲基二硫(DMDS)的变化量。结果表明:土壤释放的含硫气体是微生物分解含硫氨基酸、硫酸酯、还原硫酸盐的产物。这些添加的硫源是土壤释放的含硫化合物的前体。 详细探讨了土壤培养环境因素包括:加入的硫源量、培养瓶上部气氛条件、土壤含水量、光照条件、温度、pH、Eh、碳、氮源的添加及土壤类型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发现这些环境因素对土壤硫释放有着不同的影响;某些生物含硫气体与土壤中加入的硫源量有显着的线性相关性;生物含硫气体释放量的对数值与土壤温度存在线性相关性;生物含硫气体的释放量在某一土壤含水率、pH值、Eh值、光照条件下释放量达最大值。稻田硫释放远高于旱地。 正交设计实验表明:温度、含水率、pH对土壤含硫气体的释放影响较重要。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硫释放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环境因素对不同含硫气体释放的重要性不同。考虑了环境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回归方程对土壤硫释放的预测准确性较高。 应用反应动力学理论对几组典型的生物含硫气体释放曲线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与一级连续反应动力学模式比较吻合,设计程序优化出反应动力学常数。此研究对一些测试结果能进行更好的解释。 2.农田原位硫释放通量测定 用密闭箱法测定水稻和小麦整个生长期内稻田和麦田释放的含硫气体。采用吸附冷凝法对痕量含硫气体进行富集预处理。稻田和麦田中均主要测出COS、DM$和CS2三种气体。 COS气体是稻田中释放的主要含硫气体;麦田和小麦植株能吸收COS气体,释放

二、碳硫测定用四通活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硫测定用四通活塞(论文提纲范文)

(2)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锂硫二次电池的结构特性及工作原理
        1.1.1 硫的存在形态
        1.1.2 锂硫二次电池结构特性
        1.1.3 锂硫二次电池工作原理
        1.1.4 锂硫二次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
    1.2 硫正极研究进展
        1.2.1 硫表面包覆
        1.2.2 硫负载复合
        1.2.3 硫化物正极
    1.3 锂负极研究进展
        1.3.1 锂负极修饰
        1.3.2 无金属锂负极
    1.4 电解液研究进展
        1.4.1 液态电解液
        1.4.2 离子液体电解液
        1.4.3 固态电解液
    1.5 粘结剂研究进展
    1.6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长寿命富氮介孔碳/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
        2.2.2 富氮介孔碳的制备
        2.2.3 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的制备
        2.2.4 聚吡咯/聚乙二醇复合包覆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
        2.2.5 分析表征
        2.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富氮介孔碳的结构分析
        2.3.2 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的结构分析
        2.3.3 氮含量对富氮介孔碳/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3.4 氮化学状态对富氮介孔碳/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3.5 硫负载量对富氮介孔碳/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3.6 聚吡咯/聚乙二醇复合包覆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倍率富氮介孔碳/La_2O_3/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试剂
        3.2.2 富氮介孔碳的制备
        3.2.3 富氮介孔碳/La_2O_3复合物的制备
        3.2.4 富氮介孔碳/La_2O_3/硫复合物的制备
        3.2.5 分析表征
        3.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富氮介孔碳/La_2O_3复合物的结构分析
        3.3.2 La_2O_3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分析
        3.3.3 富氮介孔碳/La_2O_3/硫复合物的结构分析
        3.3.4 La_2O_3纳米颗粒对富氮介孔碳/La_2O_3/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3.5 氮掺杂对富氮介孔碳/La2O_3/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_2S催化氧化方法合成高性能碳/硫正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试剂
        4.2.2 富氮介孔碳的制备
        4.2.3 H_2S催化氧化合成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
        4.2.4 分析表征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_2S催化氧化合成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的工艺条件优化
        4.3.2 H_2S催化氧化合成的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中硫含量控制
        4.3.3 H_2S催化氧化合成的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的结构分析
        4.3.4 H_2S催化氧化合成的硫在富氮介孔碳上的生长过程分析
        4.3.5 H_2S催化氧化合成的富氮介孔碳/硫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放电方法合成碳微球/Li_2S正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试剂
        5.2.2 碳微球的制备
        5.2.3 碳/硫复合微球的制备
        5.2.4 碳/Li_2S复合微球正极的制备
        5.2.5 分析表征
        5.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碳微球的结构分析
        5.3.2 自放电方法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5.3.3 碳/Li_2S复合微球正极的结构分析
        5.3.4 碳/Li_2S复合微球的全电池电化学性能分析
        5.3.5 碳载体形貌对碳/Li_2S复合微球全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C@MoS_2核-壳微球电极的设计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及试剂
        6.2.2 C@MoS_2核-壳微球的制备
        6.2.3 碳包覆C@MoS_2核-壳微球
        6.2.4 分析表征
        6.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MoS_2核-壳微球的结构分析
        6.3.2 C@MoS_2核-壳微球的形成机理分析
        6.3.3 C@MoS_2核-壳微球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6.3.4 碳包覆C@MoS_2核-壳微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论文结论与今后工作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油缸再制造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标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再制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再制造的修复途径
        1.2.3 再制造评价策略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工程机械油缸的结构介绍与故障分析
    2.1 某型号工程机械油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工程机械油缸的关键特性分析
        2.2.1 某型号油缸验收标准或准则
        2.2.2 某型号油缸关键特性确认
        2.2.3 某型号油缸品质确认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缸损坏与失效机理分析
    3.1 工程机械油缸故障分析
    3.2 工程机械油缸损坏形式分析
    3.3 油缸零部件损坏形式
        3.3.1 外漏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3.3.2 内漏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3.3.3 焊缝漏油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3.3.4 紧固螺栓断裂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3.4 某装载机油缸活塞杆断裂的原因分析
        3.4.1 某装载机动臂油缸活塞杆断裂的原因分析
        3.4.2 某装载机转向油缸活塞杆断裂的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缸再制造拆解及可回收性评价
    4.1 油缸再制造技术概述
    4.2 油缸拆解工艺
        4.2.1 油缸拆解的工艺流程
        4.2.2 油缸的拆解
    4.3 油缸拆解后可回收判断标准
        4.3.1 油缸活塞杆可回收判断标准
        4.3.2 油缸活塞可回收判断标准
        4.3.3 油缸缸筒可回收判断标准
        4.3.4 油缸缸盖可回收判断标准
    4.4 油缸各主要零部件再制造工艺
        4.4.1 油缸活塞杆再制造工艺
        4.4.2 油缸活塞再制造工艺
        4.4.3 油缸缸筒再制造工艺
        4.4.4 油缸缸盖再制造工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缸再制造及性能测试分析
    5.1 油缸再制造性评价
        5.1.1 油缸再制造经济性评价
        5.1.2 油缸再制造最优策略评价
    5.2 油缸再制造实例及性能测试
    5.3 再制造油缸的应用策略与保养维护
        5.3.1 再制造油缸的应用策略
        5.3.2 再制造油缸的保养维护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五味子功能成分提取方法及五味子酒的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2 五味子研究现状总论
        1.2.1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1.2.2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研究
        1.2.3 五味子木脂素等有效成份提取分离
        1.2.4 挥发油提取技术
        1.2.5 五味子主要成分测定方法
    1.3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常用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五味子醇甲和甲素RP-HPLC检测
        2.2.2 五味子醇甲和甲素的提取
        2.2.3 五味子挥发油提取
        2.2.4 五味子酒的制作与检测
        2.2.5 抗氧化能力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五味子醇甲和甲素等功能成份的检测
        3.1.1 五味子醇甲和甲素标准品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3.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流动相的确定
        3.1.3 五味子醇甲和甲素标准曲线的确定
    3.2 五味子醇甲和甲素的提取
        3.2.1 五味子醇甲和甲素提取方法的确定
        3.2.2 超声波提取方法各条件确定
        3.2.3 酶-超声波法提取五味子醇甲和甲素
    3.3 五味子挥发油的提取及结合提取
        3.3.1 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确定
        3.3.2 挥发油提取与五味子醇甲和甲素提取结合
    3.4 五味子酒的制作、检测和感官评价
        3.4.1 五味子调配酒的检测结果及现象
        3.4.2 澄清剂的确定
        3.4.3 配制酒调配方法的确定
        3.4.4 五味子蜂蜜酒的发酵现象及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3.4.5 加酶五味子蜂蜜酒的发酵现象及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3.5 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3.5.1 五味子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
        3.5.2 五味子调配酒的抗氧化能力
        3.5.3 五味子发酵酒的抗氧化能力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5)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空气源热泵除霜特性研究
        1.2.2 空气源热泵蓄能特性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空气源热泵蓄能除霜新系统与除霜实验台
    2.1 空气源热泵蓄能除霜新系统的提出
        2.1.1 常规除霜工况存在的若干问题
        2.1.2 蓄能除霜新系统的提出
        2.1.3 蓄能除霜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2 除霜实验台的设计与搭建
        2.2.1 空气源热泵除霜实验台介绍
        2.2.2 空气源热泵除霜实验样机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特性的实验研究
    3.1 热泵系统无霜工况实验研究与分析
        3.1.1 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
        3.1.2 室外环境温度下降对热泵供热性能的影响
        3.1.3 热泵供热运行时室外侧换热器翅片管表面温度分布
    3.2 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机理分析与实验方案
        3.2.1 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机理分析
        3.2.2 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实验方案及除霜效果评价
    3.3 空气源热泵常规热气除霜系统状态特性参数分析
        3.3.1 中度结霜工况常规除霜状态特性参数分析
        3.3.2 重度结霜工况下常规除霜状态参数变化特性
    3.4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3.4.1 直接测量参数的误差分析
        3.4.2 间接测量参数的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能耗分析与计算
    4.1 常规除霜能量来源分析与计算
        4.1.1 压缩机作功贡献除霜热量的分析计算
        4.1.2 热泵部件温降贡献除霜热量的分析计算
        4.1.3 室内换热器自然对流换热贡献除霜热量的分析计算
    4.2 常规除霜能量耗散的分析与计算
        4.2.1 加热室外换热器翅片管与霜层升温融化的耗热量
        4.2.2 室外换热器表面滞留水分蒸发及干热换热的耗热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特性的实验研究
    5.1 相变蓄能除霜实验方案
        5.1.1 实验条件
        5.1.2 蓄能装置蓄热流程的选择
        5.1.3 蓄能装置放热流程的选择
    5.2 相变蓄能除霜效果评价
    5.3 相变蓄热器蓄热与放热特性分析
        5.3.1 相变蓄热器蓄热特性分析
        5.3.2 相变蓄热器放热特性分析
    5.4 相变蓄能除霜系统状态参数特性变化分析
        5.4.1 系统温度特性分析
        5.4.2 系统压力特性分析
        5.4.3 压缩机输入功率特性分析
        5.4.4 室外换热器表面水蒸发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气源热泵蓄能除霜能耗分析与计算
    6.1 蓄能除霜能量来源的分析与计算
    6.2 蓄能除霜与常规除霜能量来源的对比分析
    6.3 蓄能除霜能量耗散的分析与计算
    6.4 蓄能除霜与常规除霜能量耗散的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问题研究
    7.1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实验
        7.1.1 误除霜实验目的
        7.1.2 误除霜实验方法
        7.1.3 误除霜实验结果
    7.2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特性分析
        7.2.1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和正常除霜特性参数对比分析
        7.2.2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特性参数变化机理分析
        7.2.3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诱发因素分析
    7.3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控制策略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页岩气吸附研究现状
        1.2.2 水分对页岩气吸附影响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页岩气多组分气体竞争吸附实验研究
    2.1 实验样品表征
        2.1.1 矿物组成特征
        2.1.2 地球化学特征
        2.1.3 孔隙结构特征
    2.2 实验设备组成
    2.3 实验流程
        2.3.1 样品预处理
        2.3.2 参考釜与样品釜体积标定
        2.3.3 中间区体积标定
        2.3.4 自由空间体积标定
        2.3.5 页岩气单组分等温吸附实验
        2.3.6 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实验
        2.3.7 密度计算
    2.4 实验误差分析
        2.4.1 多变量误差传播理论
        2.4.2 测量值误差
        2.4.3 计算值误差
        2.4.4 误差分析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分与CH_4气体竞争吸附研究
    3.1 水分在页岩及粘土矿物中的分布特征
        3.1.1 粘土矿物形貌特征
        3.1.2 水分在页岩中的分布特征
    3.2 水分与甲烷在页岩中的竞争吸附研究
        3.2.1 水分在页岩和粘土矿物上的吸附研究
        3.2.2 甲烷在干燥和平衡水样品上的等温吸附研究
    3.3 考虑水蒸气压力的平衡水页岩等温吸附
        3.3.1 真实甲烷密度
        3.3.2 吸附热力学特征
        3.3.3 储层条件下水蒸气压力对吸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H_4与CO_2气体竞争吸附研究
    4.1 CH_4与CO_2单组分气体等温吸附
    4.2 CO_2气体吸附特征研究
        4.2.1 超临界CO_2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4.2.2 CO_2在页岩上的吸附膨胀研究
    4.3 CH_4与CO_2气体竞争吸附研究
        4.3.1 混合气体吸附
        4.3.2 混合气体吸附预测
    4.4 页岩对CH_4与CO_2选择性吸附研究
        4.4.1 自由相气体组成
        4.4.2 选择系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简化局部密度函数在页岩气单、多组分气体吸附中的应用研究
    5.1 模型建立
        5.1.1 平衡条件
        5.1.2 单组分吸附模型构建
        5.1.3 多组分吸附模型构建
    5.2 CH_4与CO_2气体在页岩孔隙中的势能与密度分布
        5.2.1 模型拟合结果
        5.2.2 CH_4与CO_2气体势能分布
        5.2.3 CH_4与CO_2气体纯组分及混合气体密度分布
    5.3 温度相关的页岩气吸附预测模型
        5.3.1 过剩吸附与绝对吸附
        5.3.2 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吸附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页岩气含气性评价研究
    6.1 页岩气含气量计算模型
        6.1.1 页岩吸附气量表征
        6.1.2 页岩游离气量表征
        6.1.3 考虑水分的页岩气含气量预测模型
        6.1.4 考虑多组分气体的页岩气含气量预测模型
    6.2 模型验证及含气性评价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基础参数
        6.2.3 模型验证及应用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含膏盐地层深埋隧道渗流场—化学场—应力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与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硫酸盐腐蚀研究现状
        1.2.2 多场耦合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膏盐(硫酸盐)侵腐机理分析
    2.1 混凝土的硫酸盐腐蚀
        2.1.1 水泥的水化与成分分析
        2.1.2 腐蚀原因分析
        2.1.3 腐蚀反应类别
    2.2 硫酸盐腐蚀破坏机理
        2.2.1 物理腐蚀
        2.2.2 化学腐蚀
        2.2.3 复合型腐蚀
    2.3 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渗流场-化学场-应力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研究
    3.1 工程地质中的场
    3.2 应力场-化学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
        3.2.1 化学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3.2.2 应力场对化学场的影响
    3.3 化学场-渗流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
        3.3.1 渗流场对化学场的影响
        3.3.2 化学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3.4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
        3.4.1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3.4.2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3.5 渗流场-化学场-应力场三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膏盐地层隧道服役性能退化机理分析
    4.1 硫酸盐腐蚀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4.2 硫酸盐环境中混凝土劣损规律分析
        4.2.1 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
        4.2.2 混凝土质量变化规律
        4.2.3 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
    4.3 分界梁隧道与谭家寨隧道劣损状况分析
        4.3.1 依托工程概况
        4.3.2 水质分析
        4.3.3 现场取样与结果分析
        4.3.4 劣损程度评价
        4.3.5 腐蚀破损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场耦合作用的工程实例研究
    5.1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理论
        5.1.1 多孔介质有效应力原理
        5.1.2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数值方程
    5.2 强度折减理论
    5.3 基于ABAQUS的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5.3.1 分界梁隧道计算参数
        5.3.2 模型建立与特征截面选取
        5.3.3 无渗流场无化学场的分析计算
        5.3.4 有渗流场无化学场的分析计算
        5.3.5 有渗流场有化学场的分析计算
        5.3.6 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膏盐地层多场耦合致灾效应的防控对策研究
    6.1 材料方面措施
        6.1.1 水泥与集料
        6.1.2 矿物掺合料
        6.1.3 外加剂
    6.2 工程技术措施
        6.2.1 表面处理
        6.2.2 养护工艺
        6.2.3 施工质量控制
        6.2.4 地质超前预报
    6.3 设计规划措施
        6.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3.2 结构设计
        6.3.3 防排水系统设计
        6.3.4 路线规划设计
    6.4 高性能混凝土
    6.5 依托工程病害处治方案
        6.5.1 完善排水系统
        6.5.2 采用耐腐蚀材料
        6.5.3 涂刷防腐材料
        6.5.4 提高衬砌混凝土强度
        6.5.5 优化施工工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环境兼容内燃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内燃机润滑油的发展概况
        1.1.1 国外内燃机油的发展概况
        1.1.2 国内内燃机油的发展概况
    1.2 环境兼容内燃机润滑油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内燃机油的作用机理及使用性能
    2.1 内燃机的摩擦磨损机理
        2.1.1 内燃机的摩擦
        2.1.2 内燃机的磨损
    2.2 内燃机的润滑机理
        2.2.1 内燃机中的流体动压润滑
        2.2.2 内燃机中的边界润滑
        2.2.3 内燃机中的混合润滑
    2.3 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及评定方法
        2.3.1 发动机润滑油的功能
        2.3.2 发动机用油的质量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兼容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3.1 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3.1.1 粘度指数改进剂
        3.1.2 降凝剂
        3.1.3 清净分散剂
        3.1.4 抗氧抗腐剂
        3.1.5 油性剂和极压抗磨剂
        3.1.6 防锈剂
    3.2 环境兼容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兼容润滑油低温流变机理研究
    4.1 润滑油的低温流变理论
        4.1.1 液体流动活化理论
        4.1.2 润滑油低温成胶理论及动力学
    4.2 评定润滑油低温性能的判据及技术方法
        4.2.1 润滑油低温可泵性的判据
        4.2.2 评价低温性能的指标及技术方法
    4.3 环境兼容润滑油的低温性能机理推导
        4.3.1 变理论概述
        4.3.2 流变机理分析
        4.3.3 流变关系推导
    4.4 影响润滑油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兼容润滑油基础油的考察
    5.1 基础油的考察及合理选择
        5.1.1 对各种基础油的考察
        5.1.2 基础油的选择
    5.2 植物油的低温性能分析
        5.2.1 植物油的主要组成及结构
        5.2.2 植物油的低温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润滑油低温性能的计算机检测系统
    6.1 润滑油的低温起动性检测系统
        6.1.1 检测原理
        6.1.2 程序设计框图
        6.1.3 实验数据
    6.2 润滑油的低温泵送性检测系统
        6.2.1 检测原理
        6.2.2 程序设计框图
        6.2.3 实验数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温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7.1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7.1.1 均匀设计
        7.1.2 逐步回归分析
        7.1.3 最优化求解
    7.2 改善植物油低温性能的途径
    7.3 基础油各组分之间的低温性能试验
        7.3.1 菜籽油与合成酯的低温试验
        7.3.2 菜籽油与聚α-烯烃的低温性能试验
        7.3.3 复配试验
    7.4 OCP粘度指数改进剂对基础油低温性能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物降解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8.1 石油类产品的生物降解机理
        8.1.1 链烷烃的微生物降解
        8.1.2 环烷烃的生物降解
        8.1.3 芳香烃
        8.1.4 多环芳烃
    8.2 润滑油生物降解试验
        8.2.1 现行的润滑油生物降解试验方法
        8.2.2 本文采用的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本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工作总结
    9.2 本文工作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0)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释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大气硫源释放概述
    1.3 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释放研究进展
        1.3.1 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释放源
        1.3.2 大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沉降
    1.4 有关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硫释放和沉降基础理论部分
        1.4.1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产生机理
        1.4.1.1 微生物作用下硫的还原
        1.4.1.2 植物中硫的还原
        1.4.2 影响土壤挥发性含硫化合物释放的因素
    1.5 大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分析测定方法
    1.6 存在的问题
    1.7 研究设想
        1.7.1 研究的内容
        1.7.2 预期结果和意义
        1.7.3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1.8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室内模拟培养条件下土壤生物含硫气体释放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土壤释放的生物含硫气体的分析方法
        2.1.1.1 气相色谱分析
        2.1.1.2 标准气样的配制
        2.1.2 水稻土的采集与培养
    2.2 土壤硫释放反应类型的确定
        2.2.1 研究设想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讨论
    2.3 土壤生物含硫气体释放种类、释放规律及源的确定
        2.3.1 实验方法
        2.3.2 土壤添加胱氨酸前后硫释放的研究
        2.3.3 土壤添加半胱氨酸后硫释放的研究
        2.3.4 土壤添加甲硫氨酸后硫释放的研究
        2.3.5 土壤添加硫酸二乙酯后硫释放的研究
        2.3.6 土壤添加硫酸盐后硫释放的研究
        2.3.7 小结
    2.4 土壤温度变化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2.4.1 培养条件及方式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2.1 纯土样在不同温度下含硫气体释放规律
        2.4.2.2 土壤温度对胱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4.2.3 土壤温度对甲硫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4.2.4 土壤温度对硫酸二乙酯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4.2.5 土壤温度对无水硫酸钠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4.2.6 小结
    2.5 土壤环境因子变化对含硫气体释放影响的研究
        2.5.1 研究设想
        2.5.2 土壤含水量与Eh变化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2.5.2.1 实验方法
        2.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2.3 小结
        2.5.3 土壤pH、Eh值变化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2.5.3.1 实验方法
        2.5.3.2 pH、Eh值变化对胱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5.3.3 pH、Eh值变化对半胱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5.3.4 pH、Eh值变化对甲硫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5.3.5 pH值对硫酸二乙酯分解的影响
        2.5.3.6 小结
    2.6 光照强度变化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2.6.1 实验方法
        2.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2.1 光照强度变化对纯土样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2.6.2.2 光照强度变化对胱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6.2.3 甲硫氨酸在土壤中分解释放含硫气体与光照强度关系
        2.6.2.4 光照强度变化对硫酸二乙酯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6.2.5 光照强度变化对无水硫酸钠还原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6.2.6 小结
    2.7 正交实验设计探讨环境因素对土壤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7.1 建立因素水平表
        2.7.2 结果分析
        2.7.2.1 好氧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2.7.2.2 厌氧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2.7.2.3 小结
    2.8 土壤多种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2.8.1 多因素组合条件下对土壤含硫气体释放影响的交互作用
        2.8.1.1 实验设计
        2.8.1.2 结果分析
        2.8.2 交互作用模式参数的重要性
        2.8.3 小结
    2.9 土壤添加碳氮源对硫源释放的影响
        2.9.1 添加有机碳源对硫源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9.1.1 实验方法
        2.9.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9.2 有机氮肥的添加对几种硫源分解释放含硫气体的影响
        2.9.2.1 实验方法
        2.9.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9.3 小结
    2.10 不同土壤类型对硫释放的影响
        2.10.1 水稻土和旱地土的硫释放情况
        2.10.1.1 实验方法
        2.10.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0.2 多种自然土样硫释放情况
        2.10.2.1 实验方法
        2.10.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0.3 小结
第三章 表观反应动力学模式的拟合
    3.1 表观反应动力学模式
    3.2 表观活化能计算
    3.3 小结
第四章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土壤中生物含硫气体释放模型
    4.1 建模原理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P网络的结构
        4.3.2 网络参数初始化
        4.3.3 样本选取与训练
        4.3.4 BP网络模型的检验
    4.4 小结
第五章 稻田生物含硫气体释放的研究
    5.1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5.1.1 实验研究方案与步骤
        5.1.2 野外含硫气体样品的分析方法
        5.1.2.1 实验仪器
        5.1.2.2 野外农田气体样品的采集
        5.1.2.3 气体样品低温冷凝吸附富集方法与步骤
        5.1.2.4 气体样品的色谱分析
        5.1.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5.1.3 土壤理化性质及相关环境因素的测定
        5.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5.1.3.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5.1.4 实验田的管理
        5.1.4.1 实验田布置
        5.1.4.2 实验田的水肥管理
    5.2 稻田含硫气体释放测定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概述
        5.2.2 稻田生物含硫气体释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5.2.2.1 COS气体释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5.2.2.2 CS_2的释放
        5.2.2.3 DMS的释放
        5.2.2.4 其它含硫气体的释放
        5.2.2.5 小结
        5.2.3 环境因素对稻田中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5.2.3.1 温度对硫释放的影响
        5.2.3.2 土壤pH对硫释放的影响
        5.2.3.3 Eh值对硫释放的影响
        5.2.3.4 正交分析法讨论环境因素对硫释放的影响
        5.2.3.5 小结
        5.2.4 硫释放的通量计算
        5.2.5 施肥对整个植稻期内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5.2.5.1 概述
        5.2.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5.3 小结
第六章 麦田中生物含硫气体释放研究
    6.1 概述
        6.1.1 小麦的生理特点
    6.2 实验方法与材料
        6.2.1 实验田的管理
        6.2.2 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因素的测定
        6.2.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6.2.2.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6.2.2.3 温度测定
        6.2.3 气体样品的采集
        6.2.3.1 麦田气样的采集
        6.2.3.2 小麦植株的气样采集
        6.2.4 气体样品的分析方法
        6.2.5 排放通量计算公式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小麦田中硫释放规律
        6.3.1.1 小麦田中硫释放的季节变化
        6.3.1.2 小麦田中硫释放的日变化
        6.3.1.3 小结
        6.3.2 施肥对麦田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6.3.3 麦田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因素
        6.3.3.1 土壤温度对硫释放的影响
        6.3.3.2 土壤含水量对硫释放的影响
        6.3.3.3 土壤pH值对硫释放的影响
        6.3.3.4 土壤 Eh值对硫释放的影响
        6.3.3.5 小结
        6.3.4 小麦植株的硫释放
        6.3.5 麦田硫释放量计算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一览

四、碳硫测定用四通活塞(论文参考文献)

  • [1]碳硫测定用四通活塞[J]. 冯难虎. 理化检验通讯, 1967(02)
  • [2]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福根.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3]油缸再制造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D]. 刘佳. 山东大学, 2012(05)
  • [4]五味子功能成分提取方法及五味子酒的制作[D]. 崔景宜. 天津科技大学, 2010(04)
  • [5]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特性实验研究[D]. 韩志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 [6]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机理研究[D]. 齐荣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碳硫分析仪器皿的代用[J]. 杨玉才. 内燃机配件, 1997(03)
  • [8]含膏盐地层深埋隧道渗流场—化学场—应力场耦合作用致灾效应与防控对策研究[D]. 彭彰林.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9]环境兼容内燃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研究[D]. 武雅丽. 长安大学, 2003(04)
  • [10]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释放研究[D]. 张晋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7)

标签:;  ;  ;  ;  

用于碳和硫测定的四通活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