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资源耐寒性研究

普通野生稻资源耐寒性研究

一、普通野生稻资源耐冷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琪,栾春晶,李修平[1](2021)在《寒地水稻耐冷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寒地水稻因具有良好的口感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冷害是对寒地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危害之一。我国北方稻区芽期、苗期和孕穗期遭遇低温环境常导致发芽率低、幼苗生根少、叶片枯黄和结实率降低。培育寒地水稻是使寒地水稻抵御寒冷地区低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从水稻芽期、苗期和孕穗期的耐冷性鉴定、耐冷性基因定位2个方面综述耐冷研究的相关进展,为寒地水稻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翟相英[2](2021)在《水稻种子遗传多样性及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幼苗耐低温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水稻(Oryzasativa L.)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低温冷害一直是东北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水稻耐低温性能以及扩大耐低温水稻品系种质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通过对9个品系水稻种子表型性状的相关性以及聚类分析;对水稻萌发能力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水稻发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探究水稻种子的表型性状与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幼苗耐低温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今后提高水稻耐低温性能和扩大耐低温水稻品系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数据和可行的技术参考。(1)通过对9个品系水稻种子各表型性状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幅度上,种子的单粒重最大,谷粒长最小,说明种子的单粒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而谷粒长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品系间各表型性状除单粒重外差异均显着(P<0.001),说明水稻种子表型变异较大,通过选择手段来改良这些性状特征的难易程度会因性状而异。种子的单粒重分别与谷粒长、谷粒宽、谷粒厚、粒长宽比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可以通过提高上述表型性状指标来提升种子的单粒重,进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聚类分析将9个品系水稻种子分为4个类群,表型性状变异较大,可以通过不同水稻品系之间的遗传关系来增加高耐低温性能水稻品系数量。(2)水稻幼苗萌发试验中,总体看,大部分水稻品系在微生物菌剂接种后,各指标表现均比CK组好,说明菌剂能够提升水稻幼苗的低温萌发能力和耐低温性能,且品系X-30与X-36在菌剂接种后表现最好。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得出,发芽势与发芽率呈显着正相关;株高与茎粗和干重呈显着正相关;鲜重与茎粗、干重、含水率呈显着正相关;枯萎率与干重、鲜重、含水率呈显着负相关。因此,试验证明微生物菌剂可以通过提高稻苗的茎粗和株高来提高稻苗的干重、鲜重与含水率,降低稻苗的枯萎率,进而提高稻苗的耐低温性能。(3)水稻种子发芽能力综合评价试验中,品系X-28、X-30、X-36、X-40、X-42和X-45在菌剂处理下均有一个或多个浓度梯度水稻投影函数值高于CK。说明试验中微生物菌剂作用显着,且A35菌剂浓度最能提高水稻的耐低温性能。

刘艺珣[3](2020)在《海南野生稻的耐逆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究海南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耐逆性强弱,以便为其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海南普通野生稻和来自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栽培稻为材料,在它们的营养生长期,进行低温、干旱与高盐处理,比较研究了海南普通野生稻与其它材料(对照)的耐逆形态与生理指标,得到如下结果:1)经过5天冷胁迫(平均日均温8.12℃,平均日最低温3.6℃,平均日最高温12.6℃)后,海南野生稻不卷曲,而对照材料(东乡普通野生稻、茶陵普通野生稻、籼稻93-11、粳稻日本晴)不同程度的卷曲甚至青枯;冷胁迫后,所有材料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叶绿素含量及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均下降,但海南野生稻下降的幅度显着小于栽培稻对照(日本晴与93-11)下降的幅度,而与其它野生稻对照(东乡野生稻与茶陵野生稻)下降的幅度差异不显着;冷胁迫后,所有材料的相对电导率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升高,但海南野生稻相对电导率升高的幅度显着低于93-11与茶陵野生稻升高的幅度,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的幅度显着高于93-11升高的幅度。2)经过7天干旱(土壤含水量为16%-20%,平均日均温为22.7℃)后,海南野生稻根冠比增加38.87%,低于东乡野生稻的增幅(47.36%),但高于巴西旱稻、桂林野生稻、93-11及日本晴4个对照材料的增幅(6.29%-26.53%);干旱后海南野生稻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62.71%,与东乡野生稻差异不明显(升高63.63%),但显着高于其它4个对照材料(上升7.87%-46.89%);干旱后,所有材料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其中海南野生稻与东乡野生稻下降的幅度差异不大,但显着小于其它4个对照材料下降的幅度。3)用150mM NaCl处理海南野生稻、东乡野生稻、茶陵野生稻、海稻86、日本晴和9311秧苗5d后,所有材料的叶片均出现卷曲、变黄现象,但程度不同;盐胁迫后,所材料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但海南野生稻下降幅度显着小于93-11下降的幅度,而与其他材料下降的幅度差异不显着;盐胁迫后,所有材料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但海南野生稻的增幅显着大于93-11的增幅,而与其他材料的增幅差异不显着;盐胁迫后,所有材料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的含量都增加,但海南野生稻两个指标的增幅显着低于93-11的增幅或93-11与茶陵野生稻的增幅,而与其他材料的增幅差异不显着。以上结果说明:(1)海南野生稻的耐冷性强于栽培稻日本晴与9311,而且在本研究的冷胁迫温度和冷胁迫时期下不亚于东乡野生稻与茶陵野生稻;(2)海南野生稻的耐旱性与东乡野生稻相当,但强于桂林野生稻、巴西旱稻、日本晴及93-11;(3)海南野生稻耐盐性弱于海稻86,但强于东乡野生稻、茶陵野生稻、日本晴及93-11。

王志龙,伍丹丹,郭崇炎,杜强,胡方志,陈秋红[4](2018)在《茶陵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利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茶陵普通野生稻在恶劣的环境中进化获得了许多栽培稻不具有的优良性状,是栽培稻品种遗传改良可以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从野生稻中发掘和利用优异基因是当前水稻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茶陵野生稻种质资源评价及其抗病、抗寒等优异基因的研究利用情况,探讨了茶陵野生稻在今后水稻育种研究中的利用潜力,为更好地利用茶陵野生稻提供依据。

郭辉,陈灿,张晓丽,秦学毅,冯锐[5](2017)在《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筛选耐冷性强的野生稻种质,研究野生稻耐冷性遗传的稳定性,为水稻耐冷性育种和研究提供抗源。【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收集的广西野生稻资源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在桂北高寒山区自然低温条件下进行宿根期耐冷性评价;选择耐冷性较强的材料通过连续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进行耐冷性遗传纯合研究。【结果】筛选出苗期1级耐冷材料广西普通野生稻20份,广西药用野生稻1份,普通野生稻花培株系92份;宿根期3级耐冷材料广西普通野生稻43份,药用野生稻2份,普通野生稻花培株系5份;耐冷性较强的直立或半直立型种质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苗期和宿根期耐冷性呈极显着正相关(r=0.26),广西药用野生稻苗期和宿根期耐冷性相关性不显着(r=-0.11);广西普通野生稻在苗期耐冷性与宿根期耐冷性上,平均耐冷等级均表现为匍匐型耐冷性最强,倾斜型次之,半直立型与直立型间无差异且最弱;来自桂北的野生稻苗期耐冷性最强;来自桂南的野生稻宿根期耐冷性表现最强。【结论】鉴定筛选出的材料可用于耐冷育种及抗逆机理研究。筛选出的材料可用于水稻耐冷性研究和育种,同时可以通过套袋自交与花药培养加快获得耐冷性更强的纯合株系。

张静文[6](2017)在《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干旱胁迫相关microRNAs的鉴定与功能分析》文中认为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苗期干旱会引起生长缓慢,生殖期干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育性降低。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是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种,其根系发达,宿根性强,具有丰富的抗旱基因资源,发掘利用这些优异基因将有助于提高水稻抗性和产量。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内源性小RNA,参与植物发育和抗逆胁迫。目前,对普通野生稻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集中在生理指标检测和QTL定位分析,但对参与干旱应答且组织特异的miRNA研究较少。因此,本实验研究了普通野生稻中响应干旱胁迫的miRNA,解析其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提高水稻抗旱性和产量。本研究以普通野生稻为材料,模拟干旱处理,建立了干旱处理前叶(CL)、根(CR)和干旱处理后的叶(DL)、根(DR)共4个小RNA文库,筛选响应干旱胁迫的miRNA。数据分析显示,叶和根中分别有103个和128个miRNA在干旱处理后差异表达,包括叶和根中分别预测到的26个和43个新的miRNAs。通过stem-loop qRT-PCR对12个miRNA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了验证。213个miRNA共预测到498个靶基因,其中,88个响应干旱胁迫的miRNA预测到197个靶基因。对响应干旱胁迫且在根中高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裂解位点分析,经5’RACE分析得到对应的靶基因。在此基础上,选择响应干旱胁迫且在根中表达量高的miR171和miR3979,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普通野生稻miR3979靶向bHLH157调控水稻发育。构建miR3979过表达载体miR3979-ox,获得水稻T2代转基因株系。结果表明,过表达miR3979影响了水稻的株型,苗期株高变矮,根系减少,根变短。水分亏缺时,miR3979-ox株系存活率比对照日本晴低,且对ABA敏感,表明miR3979在普通野生稻干旱调控网络中是一个负调控因子。靶基因裂解分析表明,miR171靶向LOM1/LOM2/LOM3。构建miR171a过表达miR1 71a-ox和抑制表达载体STTM-171a,获得拟南芥T3纯合系。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71a不仅引起拟南芥生长缓慢,主根变短,侧根密度变大,还可从根部长出分枝,而抑制表达S7TM-171a的表型则相反。同时,miR171a-ox过表达株系的抗旱性提高,抑制表达则相反;miR171a-ox和STTM-1 71a株系均对ABA敏感,说明普通野生稻miR171a抗旱是依赖ABA型的。综上所述,本文鉴定并分析了普通野生稻干旱胁迫后miRNA的变化动态,对其中的2个在根中高表达且参与干旱胁迫的miRNA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野生稻中的miRNA参与干旱应答,而且系统解析了 miR171和miR3979参与根发育和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这为普通野生稻在抗逆研究和水稻抗旱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康旭梅,李小湘,潘孝武,刘文强[7](2017)在《普通野生稻耐冷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种,含有许多特异基因,耐冷性突出,有利于耐冷性水稻品种的培育。综述了普通野生稻耐冷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耐冷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及其在水稻耐冷性改良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对今后普通野生稻耐冷性相关研究作了展望。

黄芸香[8](2016)在《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作用及耐冷性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讨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作用与耐冷性的影响,以便为它们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不同地域来源的普通野生稻资源为材料,在它们的营养生长期于长沙秋季自然条件下进行干旱处理,比较研究了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色素含量;并在干旱后,再接受长沙冬季自然低温胁迫,研究了低温对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相对电导率、光合参数的影响。初步结果如下:1)干旱处理后,东乡野生稻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而合浦野生稻、海南野生稻及中花11(栽培稻对照)下降显着,下降幅度为24.3%~27.3%;干旱处理后,海南野生稻表观量子效率显着下降,其他材料变化不明显;干旱处理后,供试的3个普通野生稻羧化效率变化不明显,但中花11显着下降;干旱处理后,所有材料的气孔导度均显着下降。2)干旱处理后,3个野生稻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但中花11显着下降;所有材料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差异。3)干旱处理后,合浦野生稻与海南野生稻的光化学效率(PhiPS2)与电子传递速率(ETR)变化不明显,而东乡野生稻及中花11显着下降,所有材料的其它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明显变化。4)干旱预处理+自然低温胁迫后,海南野生稻、中花-11、巴西早稻叶色明显比未经干旱预处理的同种材料(对照)绿、叶片卷曲程度比未经干旱预处理的对照轻;但东乡野生稻、茶陵野生稻、柳江野生稻及合浦野生稻叶色与叶片卷曲程度与未经干旱预处理的对照无明显差异。5)干旱预处理+自然低温胁迫后,除合浦野生稻外,供试的其余4个野生稻及2个栽培稻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以海南野生稻与中花-11增幅最大。6)干旱预处理+自然低温胁迫后,除东乡野生稻、茶陵野生稻相对电导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之外,其余4个材料显着低于对照。7)干旱预处理+自然低温胁迫后,海南野生稻、中花-11及巴西早稻的最大光合速率(Amax)、气孔导度(Cond)、表观量子效率(AQY)及羧化效率(CE)等气体交换参数有高于对照的总趋势,其余材料变化不显着。8)干旱预处理+自然低温胁迫后,中花-11、巴西早稻和海南野生稻的Fv’/Fm’、PhiPS2、ETR、光化学淬灭(qP)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明显高于对照,其余供试材料与对照基本无明显差异。以上初步结果暗示:①在该干旱条件下,东乡野生稻光合作用所受影响比栽培稻中花11、海南野生稻及合浦野生稻小;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色素含量与羧化效率的影响比中花11小。②干旱预处理显着增强中花-11、巴西旱稻和海南野生稻的耐冷性,而其他供试的野生稻材料可能由于其耐冷性强,在本研究的低温条件下,表现不明显。

覃宝祥,刘立龙,韩飞怡,陈霖,李楠,黄敏,李容柏[9](2015)在《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孕穗期耐冷性研究》文中指出为筛选出在苗期和孕穗期都具有强耐冷性的种质以供水稻耐冷研究与育种利用,本研究利用人工低温胁迫的方法,对20份苗期耐冷的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进行了孕穗期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在20份代换系材料中,孕穗期耐冷性表现强(3级)、中(5级)和弱(7级)级别的材料为2份、15份和3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10%、75%和15%;(2)水稻苗期和孕穗期的耐冷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所鉴定出的2份抗性3级材料(DC907和DC866)不但可以作为苗期耐冷性抗源,同时也可以作为孕穗期耐寒性抗源;(3)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各项生理指标与相对结实率之间均无显着的相关关系,因此均不适宜作为孕穗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指标。

马增凤,刘驰,张月雄,黄大辉[10](2015)在《低温寡照自然条件对不同水稻材料苗期耐寒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早春低温和连续阴雨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加快水稻耐冷性状的改良、选育耐冷品种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早春连续阴雨的自然低温条件,对36份亲本材料及68个杂交组合的423份材料进行苗期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亲本材料有10份1级强耐冷材料,其中3份是普通野生稻,4份是粳稻资源,2份是籼稻资源,1份是籼粳杂交后代。含普通野生稻血缘的杂交组合后代中,有33份1级强耐冷材料;含IRBB5组合衍生后代中,有15份1级强耐冷材料;BPHR96组合衍生后代有3份1级强耐冷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稻种资源中具有较丰富耐冷性资源,利用强耐冷的普通野生稻资源和耐冷的籼粳稻品种杂交,是选育耐冷水稻品种的途径之一。

二、普通野生稻资源耐冷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野生稻资源耐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寒地水稻耐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生育期耐冷性鉴定方法
    1.1 芽期耐冷性鉴定
    1.2 苗期耐冷性鉴定
    1.3 孕穗期耐冷性鉴定
2 不同生育期耐冷性基因定位
    2.1 芽期耐冷性基因定位
    2.2 苗期耐冷性基因定位
    2.3 孕穗期耐冷性基因定位
3 展望

(2)水稻种子遗传多样性及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幼苗耐低温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遗传多样性
        1.2.1 概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3 表型多样性
    1.3 水稻低温冷害
        1.3.1 水稻低温冷害的种类和危害
        1.3.2 水稻冷害的不同时期
        1.3.3 低温冷害影响水稻生长
    1.4 水稻幼苗萌发能力
        1.4.1 水稻种子萌发的三个阶段
        1.4.2 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的因素
        1.4.3 水稻幼苗萌发能力的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
        1.4.4 提高水稻幼苗低温萌发能力的方法
    1.5 微生物菌剂
        1.5.1 微生物菌剂含义
        1.5.2 微生物菌剂作用
        1.5.3 微生物菌剂分类
        1.5.4 微生物菌剂的发展
        1.5.5 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的影响
第2章 水稻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和测定方法
        2.1.2 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稻种子表型性状描述及特征分析
        2.2.2 水稻种子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水稻种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耐低温菌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试指标
        3.1.4 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浓度的菌剂处理下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3.2.2 不同浓度的菌剂处理下水稻的株高和茎粗
        3.2.3 不同浓度的菌剂处理下水稻的干重、鲜重
        3.2.4 不同浓度的菌剂处理下水稻的含水率
        3.2.5 不同浓度的菌剂处理下水稻的枯萎率
        3.2.6 水稻测试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水稻种子发芽能力综合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和测定方法
        4.1.2 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稻种子发芽能力投影寻踪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海南野生稻的耐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野生稻相关概述
        1.1.1 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1.1.2 海南普通野生稻的特性
    1.2 水稻耐逆性生理生化研究简述
        1.2.1 水稻的耐冷性研究
        1.2.2 水稻的耐旱性研究
        1.2.3 水稻的耐盐性研究
    1.3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海南野生稻的耐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的叶色与叶片萎蔫状况
        2.2.2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
        2.2.3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2.2.4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的变化
        2.2.5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表观量子效率的变化
        2.2.6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羧化效率的变化
        2.2.7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的变化
        2.2.8 海南野生稻冷胁迫后光合色素的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海南野生稻的耐旱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海南野生稻在干旱与非干旱下的根冠比
        3.2.2 海南野生稻在干旱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3.2.3 海南野生稻在干旱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2.4 海南野生稻干旱下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3.2.5 海南野生稻干旱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3.2.6 海南野生稻干旱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3.3 讨论
第四章 海南野生稻的耐盐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海南野生稻在高盐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4.2.2 海南野生稻在高盐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2.3 海南野生稻在高盐下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4.2.4 海南野生稻在高盐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4.3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与获奖
致谢

(4)茶陵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利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陵野生稻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
2 茶陵野生稻的光周期与光合特性
3 茶陵野生稻的遗传标记
4 茶陵野生稻优异基因的发掘
    4.1 抗病基因
        4.1.1 稻瘟病抗性基因
        4.1.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4.2 抗寒基因
5 茶陵野生稻的利用
6 展望

(5)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耐冷鉴定
        1.2.1 苗期耐冷鉴定及分级标准
        1.2.2 宿根越冬耐寒鉴定及分级标准
    1.3 野生稻遗传纯合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西普通野生稻耐冷性鉴定结果
    2.2 广西药用野生稻耐冷性鉴定结果
    2.3 广西普通野生稻株型之间苗期、宿根期耐冷性的差异分析
    2.4 广西野生稻采集地区之间苗期、宿根期耐冷性的差异分析
    2.5 普通野生稻花药纯合株系耐冷性鉴定结果
    2.6 普通野生稻自交纯合苗期耐冷性分析
3 讨论
    3.1 野生稻苗期和宿根期耐冷性与地理环境关系
    3.2 普通野生稻遗传纯合与耐冷性
4 结论

(6)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干旱胁迫相关microRNAs的鉴定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miRNA的生物合成与作用机制
        1.1.1 miRNA的发现
        1.1.2 miRNA的生物合成
        1.1.3 miRNA的作用机制
    1.2 研究miRNA功能的方法
        1.2.1 miRNA的过表达
        1.2.2 miRNA抗性靶基因的过表达
        1.2.3 抑制miRNA的表达
    1.3 miRNA的生物学功能
        1.3.1 miRNA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1.3.2 逆境下miRNA的应答反应
    1.4 普通野生稻研究进展
        1.4.1 育性研究
        1.4.2 耐冷性研究
        1.4.3 抗旱性研究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及载体
        2.1.3 试剂及各种酶
        2.1.4 实验所用引物
        2.1.5 仪器设备
        2.1.6 常用培养基的配置
        2.1.7 常用溶液的配置
    2.2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2.2.1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2.2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缓冲液
        2.2.3 蘸花法转化拟南芥
        2.2.4 烟草瞬时转化
    2.3 实验方法
        2.3.1 野生稻的培养与干旱处理
        2.3.2 总RNA的提取
        2.3.3 小R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2.3.4 野生稻中miRNA的鉴定
        2.3.5 小RNA的表达量分析
        2.3.6 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2.3.7 茎环反转录PCR
        2.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9 靶基因切割位点验证
        2.3.10 反转录
        2.3.1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12 构建表达载体
        2.3.13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3.14 拟南芥的培养与遗传转化
        2.3.15 拟南芥的组织培养
        2.3.16 外源基因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
        2.3.17 启动子活性检测
        2.3.18 拟南芥的表型统计
        2.3.19 拟南芥的干旱处理
        2.3.20 ABA处理拟南芥
        2.3.21 水稻的遗传转化
        2.3.22 水稻的种植
        2.3.23 转基因水稻叶片、株高和根长的统计
        2.3.24 转基因水稻的干旱处理
        2.3.25 ABA处理转基因水稻
第三章 普通野生稻响应干旱胁迫miRNA的筛选与鉴定
    3.1 小RNA数据初步分析
    3.2 普通野生稻根和叶中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miRNAs
    3.3 差异表达miRNAs的组织特异性
    3.4 qRT-PCR验证响应干旱胁迫miRNAs
    3.5 干旱相关miRNAs的靶基因切割位点验证
    3.6 讨论
        3.6.1 普通野生稻miRNA参与干旱胁迫
        3.6.2 mi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第四章 miR3979功能的初步研究
    4.1 miR3979表达量分析
    4.2 miR3979切割位点分析
    4.3 miR3979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4 miR3979-ox过表达转基因株系表达量检测
    4.5 miR3979-ox转基因株系叶片总数和根长较野生型明显改变
    4.6 miR3979-ox转基因对干旱响应较野生型敏感
    4.7 miR3979-ox转基因株系对ABA响应较野生型敏感
    4.8 miR3979与靶基因bHLH157启动子元件分析
    4.9 讨论
        4.9.1 miR3979靶向bHLH157调控水稻的发育
        4.9.2 miR3979参与干旱胁迫
第五章 miR171功能分析
    5.1 miR171家族分析
    5.2 miR171a转基因拟南芥的基因表达分析
    5.3 过表达miR171a影响拟南芥株高、花期和分枝
    5.4 miR171a过表达株系产生异常分枝
    5.5 过表达miR171a减缓拟南芥生长
    5.6 miR171a过表达株系根长变短
    5.7 miR171a转基因拟南芥参与干旱应答
    5.8 miR171a转基因拟南芥响应ABA
    5.9 miR171a转基因拟南芥启动子序列分析
    5.10 miR171a转基因水稻株系的获得
    5.11 讨论
        5.11.1 miR171调控分枝、根发育和开花时间
        5.11.2 miR171响应干旱胁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普通野生稻耐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普通野生稻耐冷QTL定位与克隆
    1.1 普通野生稻耐冷性的表型鉴定方法与指标
    1.2 普通野生稻耐冷QTL定位
    1.3 普通野生稻耐冷基因克隆
2 普通野生稻耐冷分子机理
3 普通野生稻耐冷生理机制
4 利用普通野生稻改良栽培稻耐冷性
5 展望

(8)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作用及耐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干旱对植物的危害及植物耐旱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进展
        1.1.1 干旱对我国水稻产量的影响
        1.1.2 干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3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1.4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1.5 干旱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1.6 干旱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1.7 干旱胁迫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1.2 低温对植物危害及植物耐冷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进展
        1.2.1 低温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2.2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化学功能的影响
        1.2.3 低温胁迫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1.2.4 植物耐冷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3 植物交叉适应研究进展
    1.4 普通野生稻的耐逆性研究
    1.5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2.2.2 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色素的影响
        2.2.3 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干旱对普通野生稻耐冷性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干旱预处理对野生稻冷胁迫后叶色与叶片状况的影响
        3.2.2 干旱预处理对野生稻冷胁迫后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2.3 干旱预处理对野生稻冷胁迫后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3.2.4 干旱预处理对野生稻冷胁迫后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的影响
        3.2.5 干旱预处理对野生稻冷胁迫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孕穗期耐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供试材料的孕穗期耐冷性鉴定
    1.2 苗期和孕穗期耐冷性的相关分析
    1.3 各单项生理指标的相对值及其简单相关分析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孕穗期低温处理方法
        3.2.2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鉴定
        3.2.3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3.2.4 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贡献

(10)低温寡照自然条件对不同水稻材料苗期耐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亲本耐寒性
    2.2野生稻衍生后代耐冷性
    2.3IRBB5衍生后代耐寒性
    2.4BPHR96衍生后代耐寒性
    2.5其他材料耐寒性
3讨论
    3.1不同亲本材料耐冷性的差异
    3.2不同杂交组合衍生后代耐寒性
    3.3自然条件下鉴定苗期耐冷性的利弊
    3.4弱光照环境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4结论

四、普通野生稻资源耐冷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地水稻耐冷性研究进展[J]. 刘琪,栾春晶,李修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21(12)
  • [2]水稻种子遗传多样性及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幼苗耐低温性能的影响[D]. 翟相英.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海南野生稻的耐逆性研究[D]. 刘艺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茶陵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利用进展[J]. 王志龙,伍丹丹,郭崇炎,杜强,胡方志,陈秋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04)
  • [5]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J]. 郭辉,陈灿,张晓丽,秦学毅,冯锐.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6)
  • [6]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干旱胁迫相关microRNAs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 张静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7]普通野生稻耐冷性研究进展[J]. 康旭梅,李小湘,潘孝武,刘文强. 杂交水稻, 2017(02)
  • [8]干旱对普通野生稻光合作用及耐冷性的影响[D]. 黄芸香.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孕穗期耐冷性研究[J]. 覃宝祥,刘立龙,韩飞怡,陈霖,李楠,黄敏,李容柏.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6)
  • [10]低温寡照自然条件对不同水稻材料苗期耐寒性的影响[J]. 马增凤,刘驰,张月雄,黄大辉.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2)

标签:;  ;  ;  ;  ;  

普通野生稻资源耐寒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