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前寒武世生物地层学与震旦系寒武纪边界研究

中国晚前寒武世生物地层学与震旦系寒武纪边界研究

一、中国晚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及震旦寒武系界线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传明,欧阳晴,王伟,万斌,关成国,陈哲,袁训来[1](2021)在《中国埃迪卡拉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指明埃迪卡拉系于2004年正式建立,是目前《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最晚建立的一个系级单元。中国震旦系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含义几经变化,2000年全国地层委员会修订的震旦系是与埃迪卡拉系涵义相同的系级单位。近年来,中国埃迪卡拉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料和新进展的分析整理,以组为基本单元,以对比表的形式,提出中国埃迪卡拉系5个地层区、31个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2](2021)在《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提出寒武纪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各门类后生动物爆发式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系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作为显生宙的第一个纪,寒武纪自1835年建立以来,经过180多年的研究,其年代地层框架已基本确立。中国的寒武系研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地层分区及年代地层几经革新。近年来,中国寒武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也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料和新进展的分析整理,以组为基本单元,以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为依据,以对比表的形式总结和梳理了中国寒武系8个地层区129条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和建议。

庞科,唐卿,万斌,李光金,陈雷,袁训来,周传明[3](2021)在《华北地台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地台东缘—东南缘的胶辽徐淮地(层)区发育了一套中—新元古代海相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地层,通常不整合覆于太古宇或古—中元古界之上,平行不整合伏于寒武系之下,在安徽和江苏北部、山东中—西部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吉林南部等地区出露良好。前人对于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界的划分和对比,尤其是该套地层的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在2014年出版的《中国地层表》中,辽南地区的细河群桥头组被归入南华系,而五行山群和金县群被划入震旦系(埃迪卡拉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化学地层学,尤其是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的证据表明,淮南地区的淮南群—肥水群、淮北地区的淮北群、鲁西地区的土门群、胶东地区的蓬莱群、辽南地区的永宁组—细河群—五行山群—金县群、吉南地区的白房子组—细河群—浑江群都是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拉伸纪)的沉积地层。

庞岚尹,祝禧艳,胡国辉,仇一凡,苏文博,王世炎,赵太平[4](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和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良好,露头连续,是华北克拉通元古宙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重要年代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使华北克拉通南缘年代学格架和不同地层小区(卢氏—栾川、渑池—确山和嵩山—箕山地层小区)的地层对比关系逐渐清晰。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学的新进展,并与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地层标准剖面进行了对比,重新厘定了新的地层格架,主要包括:(1)将卢氏—栾川地层小区原归属蓟县系的高山河群、官道口群及青白口系白术沟组分别重新划定为长城系、蓟县系和待建系;(2)将渑池—确山地层小区的黄连垛组和董家组划分为蓟县系下部和青白口系;(3)将嵩山—箕山地层小区五佛山群进行解体,马鞍山组下拉至长城系,将五佛山群其他地层暂置于青白口系。以上述新进展和现有资料为依据,本文重新梳理了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的沉积演化过程,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简图。

柴姝[5](2021)在《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推荐界线层型剖面-高家山剖面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迪卡拉纪是生命演化历史上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要了解这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地质事件和生物事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需要精细的年代地层系统。因此,埃迪卡拉纪内部划分问题成为地层划分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在埃迪卡拉系内部建立一个高分辨率的划分和对比的全球标准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扬子地台晚埃迪卡拉纪多个连续演化的真核生物化石库及多条重要剖面的报道均已证明华南是埃迪卡拉系分统建阶的理想研究区。最新的年代学研究将华南埃迪卡拉系划分为2统6阶,每个统和阶的划分标志暂未确定。以高家山生物群为代表的矿化骨骼生物化石库,是研究地球早期生命生物多样化的重要窗口,是建立埃迪卡拉型软躯体生物群向小壳动物群过渡关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开展埃迪卡拉系进一步划分的重要剖面。该生物群已有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化石资料,是建阶的有利场所。本文针对末阶的划分标志及界线位置,选择以高家山剖面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系统古生物学等方面出发,综合论述了该剖面作为埃迪卡拉系末阶候选剖面所具有的优越性,并对其中的微体化石类群瓶状化石和球形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在关于建立埃迪卡拉系末阶的可选性方案中,标准化石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Conotubus hemiannulatus和Cloudina hartmanae的首现目前被学术界广泛讨论。本文认为C.hartmanae分布广泛,易于识别,是具全球意义的地层标志物,并推荐将其首现层位作为埃迪卡拉系末阶底界。本文推荐的点位距灯影组高家山段底部42.6m,即C.hartmanae的首现层位。高家山剖面的δ13C在C.hartmanae的首现层位具高达5.8‰的正漂,这一特征可与扬子地台多个同时期的剖面对比,亦可与全球多个剖面对比,推荐作为辅助标志。陕南宁强地区高家山剖面具备建立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层型的条件,剖面出露完整,构造简单,沉积序列和生物地层序列具连续性,化石丰富并保存良好,高家山生物群在高家山剖面始于灯影组高家山段下部,该生物群中除上述三种化石外,还含有高家山虫Gaojiashania、瓶状化石和其他微体化石,高家山剖面具备合适的生物相以及广泛对比的潜力。此外,高家山剖面的生物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之间具良好的耦合关系,是目前已知的埃迪卡拉系末阶最佳候选层型剖面,为评估埃迪卡拉系末阶的GSSP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对比标准。瓶状化石(Vase-shaped Microfossils,VSMs)是一类在成冰纪后灭绝的原生动物,其个体较大(700μm–2500μm)、口孔形态单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雪球地球前的地层中,是拉伸纪沉积岩中重要化石代表,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本文基于高家山生物群中的400余枚VSM化石标本,系统描述了2属5种,包括Protolagena limbata,P.papillata,P.gaojiashanensis,Sicylagena formosa和S.latistoma,并对P.gaojiashanensis进行了修订。形态学证据表明此类化石缺乏具壳变形虫特有的多边形口孔和纹饰等,与拉伸纪常见的瓶状化石有明显差异。此外,运用扫描电镜、包埋切片以及EPMA等技术手段对其壳壁成分和保存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山剖面中的VSMs保存在粉砂岩中,并通过多种途径保存,包括钙化、硅化和黄铁矿化,壳壁的成分可以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或碳酸盐,虽然二次置换可以解释这些壳壁的某些功能,但VSMs可能具有原始生物矿化作用,我们推测VSMs的原始壳壁主要是有机的(几丁质纤维或胶原蛋白),随后有机质降解和模板诱导化导致矿化壳的形成。而李家沟剖面中的VSMs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在碎屑白云岩中,保存方式为磷酸盐化,代表了VSM新的埋藏学窗口。依据大小、形态以及壳壁超微结构等特征,我们将高家山生物群中的VSMs解释为有孔虫。因此这代表了目前地质历史中最古老的有孔虫化石记录,加强了新元古代晚期真核生物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为海洋生态系统中异养真核生物提供了最早的形态学证据。基于高家山生物群李家沟剖面中球形化石标本,系统描述2新属5新种,包括Pernulosphaera laevis、P.papillata、P.Tuberculata、Aggregatusbulbosus dichoimus以及A.tridens。X射线断层扫描显示其隔室和隔(囊)壁由内向外辐射排列,笔者将其解释为具有复杂装饰和个体发育形成的双层胞囊结构,对它们的功能形态的新解释,再加上细胞超微结构,可以推定它们与绿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刘璠[6](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段晓林[7](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邓倩[8](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孙云鹏[9](2021)在《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文中指出新元古代是地球演化历史中的关键时期,期间发生了罗迪尼亚超级大陆的最终汇聚和随后的裂解、全球性冰期事件,以及埃迪卡拉纪后生生物的辐射。成冰纪全球冰期事件在地球的绝大多数板块上都留下了沉积记录,而埃迪卡拉纪区域性冰川沉积则分布零星,记录相对较少。华北板块西南缘广泛发育罗圈组冰碛沉积,柴达木板块北缘发育红铁沟组冰碛沉积,开展罗圈组、红铁沟组及相关地层的沉积学和地质年代学等综合研究对于讨论罗圈冰期的发育过程、华北和柴达木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的古地理演化以及它们的构造亲缘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豫西地区7个罗圈组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观察和描述,共识别出8种不同的岩相。根据不同剖面上的岩相组合,划分出冰川近缘沉积环境、冰川远缘沉积环境和非冰川沉积环境。在其中6个剖面上识别出由底部的块状混杂堆积岩向上逐渐过渡为含砾的粉砂岩/泥岩,代表了逐渐冰退的过程。罗圈冰期时冰川自北部(东北)内陆地区发育并向南部低海拔地区拓展,在冰川发育鼎盛时期可以延伸到相对较深的水体范围。豫西地区6个剖面的罗圈组、东坡组以及辛集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显示,上述三个地层单元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以古元古代或更老的锆石为主(1800-3000Ma),极少量的中元古代及新元古代早期锆石(1600-900Ma)。在所有样品的年龄频谱图中均可以识别出~1800Ma以及~2500Ma的年龄峰值,其余可以识别出的年龄峰值在不同样品中则存在一定差别。本次研究所获得的锆石年龄基本可以与华北克拉通记录的地质事件相对应,表明其沉积物源来自于华北板块,这与对罗圈冰期沉积模式的恢复是一致的。柴达木板块北缘全吉群上部碎屑岩地层锆石U-Pb定年分析表明,石英梁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与结晶基底年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反应其碎屑物源可能来自于欧龙布鲁克板块内部。上部黑土坡组存在少量新元古代时期的锆石,其年龄谱与华北板块拉伸纪地层存在很强的相似性,指示二者沉积时可能具有相似的物源区。皱节山组则以老于~1500Ma的锆石为主,可以很好地与罗圈组以及东坡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进行对比,反映该时期欧龙布鲁克微板块向华北板块西南缘的运移。埃迪卡拉纪晚期标志性化石Shaanxilithes在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冰川沉积之上的地层中均有发现,表明冰川沉积的时代可能是埃迪卡拉纪晚期。两个地区相似的沉积地层序列表明,华北板块和柴达木板块在埃迪卡拉纪晚期相距较近,并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

房瑞森,梁悦,华洪,张志飞[10](2021)在《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会泽朱家箐剖面的首现及其意义》文中指出陕西迹(Shaanxilithes)见证了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生物演化及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埃迪卡拉纪末期标志性的疑难化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曲靖会泽县大海乡朱家箐剖面灯影组旧城段泥质灰岩中新发现的宁强陕西迹(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Xing, Yue and Zhang, 1984)。所采集的标本整体形态上呈条带状,边缘呈锯齿状参差不齐,可见环状体分布。通过镜下观察,可发现散落圆盘状单元。将大海乡朱家箐剖面与晋宁六街镇王家湾剖面渔户村组旧城段所产出的Shaanxilithes化石对比后发现,朱家箐剖面的标本宽度更窄,长度更长,碎片化更加明显。通过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将朱家箐剖面和王家湾剖面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前者形态在Si、Al、K的元素分布图中显示清晰,而后者的形态主要体现在Fe元素的分布图上;前者化石和围岩中Ca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后者;S元素仅在前者存在微量的分布,在后者中未有信号显示。新的化石证据表明Shaanxilithes并非只产出自碎屑岩中,还可以在灰岩中保存。化石μ-XRF的面扫描和半定量分析表明Shaanxilithes可能为伊利石矿物交代,并且说明在不同岩相背景下,风化作用程度的强弱造成两个产地化石的差异性保存。随着研究区域不断扩大, Shaanxilithes相继在华南板块滇东地区、印度西北缘、纳米比亚、华北板块西南缘等地区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被发现。此次在滇东会泽地区发现的Shaanxilithes,进一步表明该化石分布的广泛性,可作为全球晚埃迪卡拉世地层对比的标准化石。本文结合形态学分析和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讨论了Shaanxilithes的埋藏学信息与亲缘关系,为探索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生物和生态特征提供了更多视角。

二、中国晚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及震旦寒武系界线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晚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及震旦寒武系界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埃迪卡拉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埃迪卡拉纪综合地层学研究进展
    1.1 生物地层学
    1.2 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
    1.3 事件地层学
    1.4 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2 中国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3 中国埃迪卡拉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3.1 准噶尔—松辽地层区(I)
    3.2 塔里木地层区(II)
        3.2.1 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II1)
        3.2.2 博罗霍洛地层分区(II2)
        3.2.3 柯坪塔格地层分区(II3)
        3.2.4 西昆仑地层分区(II4)
    3.3 柴达木—华北地层区(III)
        3.3.1 柴达木地层分区(III1)
        3.3.2 祁连地层分区(III2)
        3.3.3 北山地层分区(III3)
        3.3.4 贺兰—小秦岭—豫西地层分区(III4)
        3.3.5 胶辽徐淮地层分区(III5)
    3.4 华南地层区(IV)
        3.4.1 东昆仑—秦岭地层分区(IV1)
        3.4.2 扬子地层分区(IV2)
        3.4.3 江南地层分区(IV3)
        3.4.4 东南地层分区(IV4)
    3.5 西藏滇西地层区(V)
4 讨论
    4.1 灯影组顶部地层缺失
    4.2 湖北三峡地区庙河段的地层对比
    4.3 留茶坡组与灯影组的对比关系

(2)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寒武纪生物带
3 中国寒武纪地层区划和代表性剖面
    3.1 天山—兴安区(I)
        3.1.1 北天山—北山分区(I1)
        3.1.2 额尔古纳—兴安分区(I2)
    3.2 塔里木区(II)
        3.2.1 南天山分区(II1)
        3.2.2 库鲁克塔格分区(II2)
        3.2.3 柯坪分区(II3)
        3.2.4 铁克里克分区(II4)
        3.2.5 阿尔金山分区(II5)
    3.3 柴达木—祁连区(III)
        3.3.1 柴达木分区(III1)
        3.3.2 北祁连分区(III2)
        3.3.3 中祁连分区(III3)
        3.3.4 南祁连分区(III4)
    3.4 阿拉善区(IV)
    3.5 青藏区(V)
        3.5.1 西昆仑分区(V1)
        3.5.2 喜马拉雅分区(V2)
        3.5.3 川西分区(V3)
        3.5.4 滇西分区(V4)
    3.6 华北区(VI)
        3.6.1 西部分区(VI1)
        3.6.2 南部分区(VI2)
        3.6.3 中部分区(VI3)
        3.6.4 东部分区(VI4)
        3.6.5 边缘分区(VI5)
    3.7 扬子区(VII)
        3.7.1 扬子台地分区(VII1)
        3.7.2 扬子边缘分区(VII2)
    3.8 东南区(VIII)
4 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的问题
    4.1 扬子区
        4.1.1 扬子区寒武系底界识别与界线岩石地层名称问题
        4.1.2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4.1.3 扬子区寒武系顶界厘定问题
    4.2 华北区
        4.2.1 寒武系底部地层单元的时代问题
        4.2.2 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和炒米店组的使用问题
    4.3 塔里木及天山地区
        4.3.1 柯坪分区玉尔吐斯组和肖尔布拉克组的时代问题
        4.3.2 库鲁克塔格分区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时代问题
        4.3.3 库鲁克塔格分区金龙沟组和白云岗组的问题
        4.3.4 柯坪分区下丘里塔格群、上丘里塔格群及寒武系-奥陶系界线问题

(3)华北地台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
    1.1 淮南地区
    1.2 淮北地区
    1.3 鲁西地区
    1.4 胶东地区
    1.5 辽南地区
    1.6 吉南地区
2 各区域之间传统的岩石地层对比方案
3 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
    3.1 生物地层学进展
        3.1.1 微体化石研究
        3.1.2 宏体化石研究
    3.2 同位素化学地层学进展
    3.3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4)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和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层分布概况
2 华北克拉通南缘三个地层小区年代格架及地层对比关系
    2.1 卢氏—栾川地层小区年代格架
    2.2 渑池—确山地层小区年代格架
    2.3 嵩山—箕山地层小区年代格架
    2.4 地层对比关系
3 岩相古地理
    3.1 长城系
        3.1.1 长城纪早期(1800—1750 Ma):初始裂解阶段
        3.1.2 长城纪中晚期(1750—1600 Ma):裂解持续发育阶段
    3.2 蓟县纪(1600—1400 Ma):裂解稳定填充阶段
    3.3 待建纪(1400—1000 Ma):前期陆壳沉降与晚期抬升阶段
    3.4 青白口纪(1000—780 Ma):陆壳沉降阶段
    3.5 震旦纪(635—541 Ma):冰期阶段
4 结论
5 问题

(5)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推荐界线层型剖面-高家山剖面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埃迪卡拉纪生物圈生命研究综述
    1.2 埃迪卡拉系年代地层学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埃迪卡拉系内部划分及研究进展
    2.1 华南埃迪卡拉系内部划分方案
    2.2 国际埃迪卡拉系末阶(TES)研究进展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推荐层型剖面和点位研究
    4.1 界线的地层等级
    4.2 推荐界线层型描述
        4.2.1 地理位置
        4.2.2 地质概况
    4.3 岩石地层学研究
    4.4 用于对比的宏体化石
        4.4.1 宁强陕西迹 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4.4.2 半环纹锥管虫 Conotubus hemiannulatus
        4.4.3 哈特曼克劳德管 Cloudina hartmanae
    4.5 生物矿化的环境背景
    4.6 推荐层型点位
第五章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研究
    5.1 碳同位素地层学
        5.1.1 碳同位素曲线特征
        5.1.2 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5.2 磁性地层学研究
        5.2.1 岩石磁学结果
        5.2.2 磁滞回线(LOOP)
        5.2.3 交变退磁结果
        5.2.4 古地磁结果
第六章 层型剖面相关化石研究
    6.1 瓶状化石研究现状
        6.1.1 研究现状
        6.1.2 形态分类系统
        6.1.3 保存方式与埋藏过程
        6.1.4 壳壁结构分析
        6.1.5 亲缘关系解释
    6.2 球形化石
        6.2.1 研究概述
        6.2.2 形态分类讨论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3.1.1 口盖
        3.1.2 锥壳
        3.1.3 附肢
        3.1.4 软舌螺的分类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3.2.1 摄食器官
        3.2.2 肌肉系统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5.2.1 黄铁矿化
        5.2.2 管状立体保存
        5.2.3 微生物膜型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7.1.3 附肢的演化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8.1 软舌螺的生态
        8.1.1 生活模式
        8.1.2 摄食方式
        8.1.3 个体发育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8.3.1 触手冠动物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寒武纪大爆发
    1.2 腕足动物概述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2.1 鄂西地区
        2.1.1 地层概况
        2.1.2 研究剖面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2.2 滇东地区
        2.2.1 地层概况
        2.2.2 研究剖面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2.3 陕南地区
        2.3.1 地层概况
        2.3.2 研究剖面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3.1 水井沱组化石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3.2 石牌组化石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4.1.1 腕足动物化石
        4.1.2 其他化石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4.2.1 腕足动物化石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基本地质概况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2.3.1 矿物组成分析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2.5 小结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3.1 引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2.1 基本地质概况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3.5 小结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4.1 引言
    4.2 区域地质背景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4.3.2 核磁共振分析
        4.3.3 岩石热解分析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4.5 小结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9)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华北板块西南缘与柴达木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记录
    2.1 豫西地区
        2.1.1 渑池—确山地层分区
        2.1.2 卢氏—栾川地层分区
        2.1.3 豫西地区剖面记录
    2.2 青海全吉山地区
        2.2.1 全吉山地区剖面记录
第3章 罗圈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3.1 岩相划分
        3.1.1 块状混杂堆积岩相
        3.1.2 弱成层状—层状混杂堆积岩相
        3.1.3 含砾粉砂岩/泥岩相
        3.1.4 透镜状混杂堆积岩相
        3.1.5 含砾砂岩
        3.1.6 块状杂砾岩
        3.1.7 厚层状砂岩
        3.1.8 粉砂岩/泥岩
    3.2 罗圈组岩相关系及区域变化
    3.3 罗圈冰期模式讨论
第4章 碎屑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4.1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方法
    4.2 豫西地区罗圈组及其相关地层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4.2.1 罗圈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2.2 东坡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2.3 辛集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3 豫西地区中新元古代沉积物物源分析
    4.4 全吉山地区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4.4.1 石英梁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2 黑土坡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3 红铁沟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4 皱节山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5 红藻山组凝灰岩锆石分析结果
    4.5 全吉群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第5章 罗圈组及全吉群沉积时代和构造环境分析
    5.1 沉积时代分析
        5.1.1 豫西地区罗圈组及东坡组沉积时代分析
        5.1.2 全吉群沉积时代分析
    5.2 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5.3 对古地理格局的启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会泽朱家箐剖面的首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地质背景
3 材料与方法
4 系统古生物学
5 朱家箐剖面与王家湾剖面Shaanxilithes化学元素分析对比
    5.1 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面扫分析
        5.1.1 朱家箐剖面的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5.1.2 王家湾剖面的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5.2 半定量元素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元素对比与沉积环境分析
    6.2 亲缘关系讨论
    6.3 生物地层学意义

四、中国晚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及震旦寒武系界线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埃迪卡拉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周传明,欧阳晴,王伟,万斌,关成国,陈哲,袁训来.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 地层学杂志, 2021
  • [3]华北地台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J]. 庞科,唐卿,万斌,李光金,陈雷,袁训来,周传明. 地层学杂志, 2021
  • [4]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和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的新进展[J]. 庞岚尹,祝禧艳,胡国辉,仇一凡,苏文博,王世炎,赵太平. 地层学杂志, 2021(02)
  • [5]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推荐界线层型剖面-高家山剖面再研究[D]. 柴姝. 西北大学, 2021(10)
  • [6]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7]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8]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9]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D]. 孙云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10]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会泽朱家箐剖面的首现及其意义[J]. 房瑞森,梁悦,华洪,张志飞. 古生物学报, 2021(01)

标签:;  ;  ;  ;  ;  

中国晚前寒武世生物地层学与震旦系寒武纪边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