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研究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研究

一、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莹[1](2021)在《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是一种常见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呈现慢性、渐进性的发病过程。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学说包括脑缺血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等。其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头颅MRI及基于影像学的视觉评估量表,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近期的研究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可能是脑血管性疾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探讨RDW和血清Hcy水平与WML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9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403人。按照有无WML分为对照组和WML组。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RDW-CV、RDW-SD、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参数;血脂四项;Hcy、叶酸、维生素B12;糖化血红蛋白等。采用头部MRI进行WML的诊断,同时依据WML影像学表现进行Fazekas评分,并根据WML严重程度不同、部位不同再进行分组。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探讨RDW及血清Hcy水平与患者WML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403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根据Fezakas量表评分分成对照组(n=92)、轻度者(n=151)和中重度者(n=160)。WML组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既往卒中史、高水平RDW-SD是WML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示RDW-SD(r=0.464,P<0.001)及Hcy(r=0.224,P<0.001)水平与Fazeka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且RDW-SD与Hcy存在正相关性(r=0.133,P=0.008)。(2)不同部位中重度脑白质病变危险因素分析:无/轻度者与中重度者两组间比较年龄、高血压、卒中史、RBC、Hb、HCT、MCH、MCHC、RDW-SD、RDW-CV、TG、Hcy、VBc、Vit B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轻度与中重度PVWML组及无/轻度与中重度DWML组比较与总WML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无/轻度与中重度DWML组两组间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校正年龄、高血压、既往卒中史后,Hcy(OR=1.037,95%CI 1.007-1.068,P=0.015)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再纳入血常规相关因素后,发现卒中史(P=0.103)和Hcy(P=0.165)不再是中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高龄(OR=1.098,95%CI 1.061-1.136,P<0.001)、高血压(OR=2.276,95%CI1.273-4.069,P=0.006)、高水平RDW-SD(OR=1.893,95%CI 1.214-2.951,P=0.005)、低水平MCH(OR=0.341,95%CI 0.128-0.909,P=0.032)是中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中重度PVWML与中重度总WML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同;而中重度DWML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OR=1.072,95%CI 1.037-1.109,P<0.001)、高血压(OR=2.049,95%CI 1.091-3.845,P=0.026)、既往卒中史(OR=2.552,95%CI 1.355-4.806,P=0.004)、高水平RDW-SD(OR=1.746,95%CI1.097-2.779,P=0.019)。(4)RDW-SD与中重度WML的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 0.721-0.814,P<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RDW-SD最佳截断值为41.80f L,其对中重度脑白质病变预测敏感度为71.3%,特异度为70.4%。结论:中老年人,RDW与Hcy存在正相关关系。高龄、高血压、RDW-SD水平升高是脑白质病变及中重度脑白质病变(无论总WML、PVWML还是DWML)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RDW-SD对脑白质病变及中重度脑白质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赵树康[2](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危害极大。据统计,2018年全球食管癌的新发病例约为57万人,发病率居第7位,死亡的人数约为51万,居第6位。2014年中国新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约有25.8万人,其中男性约有18.5万,女性约有7.2万,死亡人数约为19.3万。食管癌多发于男性,约70%的病例为男性。对于早期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易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食管癌5年生存率仅为5-30%。目前对于食管癌的治疗,在围术期是否应该进行新辅助化疗存在争议,虽然有结果表明,与单纯手术相比,新辅助化疗可能产生更好的预后,然而化疗对于食管鳞癌患者的作用、必要性及对生存期的影响仍无权威的循证医学证据,最佳的新辅助治疗策略仍然需要探索。液体活检主要以血液为检测对象,因其标本易得,对患者损伤小,目前已成为监测肿瘤情况的理想方式,检测指标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及外泌体(Exosomes)等。CTC检测首先要把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和血细胞分开,然后对分离出的疑似CTC的细胞进行鉴定。根据不同原理,分离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细胞的特异性生物标记来富集,包括阳性富集和阴性富集,前者是把具备肿瘤细胞生物标记的细胞富集起来,以CellSearch系统为代表,后者是根据血细胞的表面标记把血细胞去除,分离后的细胞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鉴定CTC的表面标记,或者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鉴定CTC的肿瘤相关基因,但是并不能直接通过细胞形态来鉴定CTC;另一类是根据CTC和血细胞物理特性的不同进行分离,包括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膜滤过法,通过细胞大小来分离CTC的膜滤过法可以进行形态学及免疫学上的鉴定,例如本研究所使用的CTC-BIOPSY系统。研究目的:以外周静脉血CTC检测阳性率及患者生存期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估CTC检测在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选择的指导价值,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远期生存率。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根据入组及排除标准,纳入48例患者进行临床对照实验。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新辅助化疗组22例,手术组26例。1.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在接受两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手术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2.CTC检测:采集5ml外周静脉血,采用膜滤过法检测CTC;新辅助化疗组患者于第一次化疗前1至3天、手术前1至3天、术后7天进行CTC检测,共检测3次;手术组患者于手术前1至3天、术后7天进行CTC检测,共检测2次。3.对于普通吉姆萨染色后,病理特征不明显,难以区分的细胞,进行了 CD45联合P40的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确认CTC和CTM的存在。4.观察指标为CTC检测结果、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评估CTC检测对食管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策略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1.新辅助化疗组与手术组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无显着差异。2.在亚组分析中,首次CTC检测阳性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PFS生存曲线较单纯手术患者有更好的生存趋势,新辅助化疗可延长CTC检测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7)。3.在Cox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淋巴结分期和新辅助化疗与PFS和OS相关。进行了 CD45联合P40的免疫荧光染色后,白细胞表达为CD45阳性P40阴性,而CTC则相反,表达为P40阳性CD45阴性。结论:对于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外周血CTC检测可能会成为指导新辅助化疗选择的一项指标。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大、随访时间尚短,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的试验去探索与证实。CD45联合P40的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确定ESCC患者CTC或CTM准确和便捷的方法,可以将其作为形态学分析的补充。

袁园[3](2020)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及同种异体输血对其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CD4+T,CD8+T,NK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2.了解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Treg)细胞上免疫检查点PD-1,LAG-3及CD39分子的表达情况;3.探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淋巴细胞亚群与检查点分子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4.了解同种异体输血对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CD8+T,NK细胞上PD-1、LAG-3、TIM-3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5.了解同种异体输血对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上CD39,PD-1及LAG-3分子表达情况的影响;6.探讨输血前后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免疫检查点PD-1,LAG-3,TIM-3的表达;2.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其免疫检查点PD-1,LAG-3,CD39的表达;3.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细胞亚群与免疫检查点分子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4.患者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临床输血、输血后效果评价;5.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患者输血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变化;6.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患者输血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及其免疫检查点PD-1,LAG-3,CD39的表达变化情况;7.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患者输血前后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CD3-T比例升高,CD3+T细胞比例降低,NK细胞比例降低,CD4+T,CD8+T,B细胞差异不大;2.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T,CD8+T,NK细胞上的PD-1,LAG-3,TIM-3负性检查点分子高表达,检查点双阳性的“耗竭”CD4+T比例增高;3.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升高,Treg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CD39,PD-1,LAG-3高表达;4.肿瘤患者PD-1高表达与CD4+T、NK细胞比例负相关,与Treg细胞比例正相关。PD-1,LAG-3,TIM-3,CD39分子表达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5.肿瘤患者同种异体输血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LAG-3+CD8+T细胞、PD-1+CD8+T细胞比例升高,双阳性“耗竭”CD4+T细胞亚群比例降低;6.同种异体输血导致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PD-1+Treg细胞、LAG-3+Treg细胞、PD-1+LAG-3+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7.输血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免疫检点分子PD-1,LAG-3,TIM-3,CD39的变化与患者年龄、血型、输血种类、WBC变化、HB变化有关。结论1.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固有免疫细胞受抑制程度高于适应性免疫细胞。PD-1,LAG-3,TIM-3负性检查点分子高表达,免疫抑制情况严重。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受到多条抑制性通路的影响,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无效者,多靶点联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肿瘤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增强,靶向Treg细胞使其数量减少、功能限制的免疫治疗方案将在未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3.肿瘤患者高表达的免疫检查点分子不仅可以调节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而且各分子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调节关系。4.肿瘤患者输血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进一步失衡,输血治疗对肿瘤患者的固有免疫系统影响更大,PD-1,LAG-3,TIM-3,CD39负性检查点分子高表达,加重免疫抑制情况,可能导致预后不良。5.加强肿瘤患者血液管理,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精准和差异化输血。肿瘤患者的输血需由以往的“自由经验式输血理念”向“限制性输血理念”转变。

李彦[4](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在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一种新兴的液体检测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阴性富集法检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液中CTCs,探究CTCs的动态变化,以及CTCs与食管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行CTCs检测的38名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6064Gy/3032f,2Gy/次的三维适行放疗联合TP方案(紫杉醇135mg/㎡d1;顺铂20mg/㎡d1-5)化疗。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磁珠为基础的阴性富集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TCs,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行同步放化疗前,入组患者的肿瘤最大长径(maximum tumor length,MTL)平均值为43.92±6.62mm,同步放化疗后MTL为25.89±14.76mm P<0.0001,食管癌患者的MTL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证实治疗后局部病灶可得到缓解;2.同步放化疗前后,CTCs阳性的患者MTL均大于CTC阴性的患者(放化疗前P=0.0001,放化疗后P=0.002);放化疗前后CTCs的差值与MTL缩小的水平相关,P值为0.032;3.放疗前CTC阴性的患者的预后与CTC阳性患者的预后无显着性差异(P=0.098),放化疗前后dCTC>0(dCTC=放疗前CTCs-放疗后CTCs)的患者预后较佳(P=0.001),dCEA>0(dCEA=放疗前CEA-放疗后CEA)和dCA199>0(dCA199=放疗前CA199-放疗后CA199)的患者预后较佳,P值分别为0.03和0.018,另外,放化疗前CA125值异常的患者预后较正常的患者差(P<0.0001);4.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与dCTC,dCA199,dCEA,放疗前CA125值有关,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CTC和dCEA是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dCTC:P=0.016,HR:4.166;95CI:1.298-13.374;dCEA:P=0.024,HR:5.638;95%CI:1.257-25.280)。结论:1.同步放化疗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2.放化疗前后CTCs的检出水平与肿瘤最大长径相关;CTCs的变化可以反映局部病灶的控制情况;3.同步放化疗前后患者dCTC和dCEA值可作为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血液学指标。

李琪[5](2019)在《脂蛋白(a)、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形成的相关性及其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07月至2018年07月入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并首次确诊AM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4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这些患者进行Rentrop分级,Rentrop评分0级和1级被定义为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n=138),Rentrop评分2级和3级被定义为冠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n=11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术前进行静脉采血,并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其临床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Lp(a)和CRP浓度,然后比较两组之间的Lp(a)和CRP浓度。使用统计软件包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AMI患者Rentrop分级与Lp(a)、CRP之间的相关性。绘制Lp(a)、CRP预测AM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所有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CC形成不良组与CCC形成良好组相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单核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梗死相关动脉(LAD、LCX或RCA)、病变血管支数(单支、双支、三支)无显着差异(P>0.05)。CCC形成不良组和CCC形成良好组相比Lp(a)(187.01±33.15 VS 151.29±39.82 mg/L)、CRP(14.54±5.43 VS 12.20±4.58mg/L)、糖尿病(36.2%VS 24.5%)、舒张压(76.32±13.05 VS 79.37±10.74 mmHg)、梗死前心绞痛(20.3%VS 3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CCC形成不良组的Lp(a)、CRP和糖尿病病史均显着高于CCC形成良好组,CCC形成不良组的舒张压和梗死前心绞痛病史均明显低于CCC形成良好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示:AMI患者的血清Lp(a)水平与CCC分级呈负相关(r=-0.446,P<0.001),CRP水平与CCC分级呈负相关(r=-0.25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p(a)水平(OR=1.025,P<0.001)、CRP水平(OR=1.069,P=0.027)、梗死前心绞痛(OR=0.508,P=0.042)、糖尿病病史(OR=2.364,P=0.008)是影响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而舒张压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没有统计学差异。Lp(a)、CRP浓度预测AM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a)、CRP浓度预测AMI患者CCC形成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81.9%、73.9%,特异性分别为70.0%、54.5%,而Lp(a)、CRP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提高了预测CCC形成不良的敏感性,为84.1%,与Lp(a)及CRP单项检测对预测CCC形成不良的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梗死前心绞痛是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形成良好CCC的有利因素,糖尿病不利于AMI患者CCC的形成。2.急性心肌梗死时Lp(a)、CRP水平与冠脉不良CCC形成有关,且Lp(a)、CRP水平与CCC分级呈负相关。高水平的血清Lp(a)、CRP是AMI患者CCC形成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3.Lp(a)、CRP浓度预测AMI患者CCC形成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81.9%、73.9%,特异性分别为70.0%、54.5%,而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CC形成不良的敏感性增加到84.1%,能更准确地预测AMI患者CCC形成不良。

梁利国[6](2019)在《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癌症筛查及免疫治疗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一种危害全世界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仅2018年新发病例达1,810万,死亡病例960万。由于其发现难、诊断难、易转移等特点,导致目前癌症的彻底性治疗研究依然很艰巨。因此,本文主要是基于微流控技术构建了恶性肿瘤无创诊断的三种方法并进行了临床应用测试。与此同时,研发了基于“肿瘤芯片”的免疫治疗途径,初步探讨了应用自然杀伤细胞(NK)分泌的外泌体来进行的肿瘤抑制效果研究,以期为临床上肿瘤筛查、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首先,我们研发了集成的微流控芯片,可在芯片上进行尿液脱落肿瘤细胞分离、富集及芯片-ELISA定量检测,从而量化膀胱癌患者尿液样本中的脱落肿瘤细胞数量。该芯片的检测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尺寸排阻,即通过一个尺寸为在5μm的聚碳酸酯膜的微流控芯片来分离、富集尿液样本里的脱落肿瘤细胞。同时针对所分离到的细胞进行了扫描电镜、荧光染色及突变点测序分析以验证其为脱落肿瘤细胞,并利用直接ELISA方法在芯片上原位定量检测分析脱落肿瘤细胞的数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的供试者相比,膀胱癌患者尿液样本里的脱落肿瘤细胞数量显着性的提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利用该芯片初筛膀胱癌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当特异性在90%的条件下,检测方法的灵敏性为77.1%。其次,我们研发了一种单膜的微流控芯片用以过滤尿液样本,目的是先对尿液样本进行纯化处理,再进行游离核酸的提取和检测分析。该方法主要是对芯片过滤后的尿液样本里的cell-free DNA进行含量的检测分析和DNA完整性扩增比较。结果可知,根据所分离得到的cell-free DNA完整性检测及丰度分析有效地初步将膀胱癌患者从健康人群中初步区分出来,该方法的特异性设定为90%的时候灵敏性为88.6%。第三,我们研发了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双膜(30 nm和200 nm)过滤芯片用来分离、富集尿液样本里的外泌体。同时针对所分离到的外泌体进行了透射电镜、荧光染色、纳米粒径及动态光散射分析以表征其特征,然后借助芯片ELISA方法定量分析尿液中外泌体的量。结果发现,所捕获到的外泌体成椭球型,粒径大小主要在105 nm左右。经24例临床样本测试分析显示该方法在特异性设定为90%的时候灵敏性为81.3%,利用该方法可以将膀胱癌患者从健康人群中初步区分出来,符合即时诊断条件和要求。最后,我们研发了“食管癌肿瘤芯片”和“乳腺癌肿瘤芯片”等肿瘤芯片,利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分泌的外泌体分别与肿瘤细胞在二维(2D)和三维(3D)动态条件下进行共培养,同时通过细胞活/死染色、CCK8细胞毒性测试及流式细胞分析等手段表征了NK细胞外泌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显示,无论是在2D还是在3D动态条件下,NK细胞外泌体对食管癌芯片和乳腺癌芯片里边的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效果。相比较2D条件而言,3D动态环境中NK细胞外泌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更明显。

沈振敏[7](2018)在《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在饮酒与血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饮酒、饮酒行为改变与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相关性研究目的:血液黏稠度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异常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研究提示乙醇及其代谢物乙醛具有血液毒性作用,能引起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体积方面的改变,影响血液黏稠度。国内关于饮酒、饮酒行为改变与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的相关性研究,相关报道相对缺乏,为此,本研究利用“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的基线及随访资料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旨在对饮酒人群控制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方面的血液黏稠度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分别选取基线入列的29419名50岁及以上广州中老年人和其中16456名参加重复性随访调查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体力活动、吸烟、饮酒情况等资料,并测量体重、身高、腰围,检查血常规等。采用多因素协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别横断面分析饮酒与血常规中MCV、HCT、MCH、HGB水平的相关性,和纵向分析饮酒行为改变与MCV、HCT、MCH、HGB变化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地贫人群饮酒与大红细胞症、MCH、HCT、HGB偏高的关系。结果:基线调查,调整年龄、BMI、文化程度、职业、收入、体力活动、吸烟等因素后,协方差分析显示,非地贫女性中,偶饮、适量饮、过量饮者MCV、MCH水平均高于不饮者,戒酒者MCV、HCT水平也均高于不饮者,MCH水平低于过量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CV、HCT、MCH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加,线性趋势检验均P值<0.05。非地贫男性中,过量饮者MCV、HCT、MCH、HGB水平均高于不饮者,适量饮者MCV、HCT、MCH水平均高于不饮者,戒酒者MCV、HCT、MCH、HGB水平均低于过量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CV、HCT、MCH、HGB水平均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加,线性趋势检验均P值<0.05。在地贫人群中,未见各饮酒情况相比不饮酒者在MCV、HCT、MCH、HGB水平上有显着性差异。男性适量饮、过量饮患大红细胞症风险均高于不饮者,调整后OR(95CI%)分别为1.95(1.23,3.09)、2.79(1.87,4.16),戒酒者患大红细胞症风险低于过量饮酒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红细胞症发生率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加,趋势P值<0.001;男性过量饮MCH偏高风险高于不饮酒者,OR(95CI%)为3.16(2.35,4.26),戒酒者患MCH偏高风险低于过量饮酒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MCH偏高发生率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加,趋势P值<0.001;男性过量饮酒者HCT偏高风险高于不饮者,OR(95CI%)为1.81(1.30,2.52),戒酒者HCT偏高风险为低于过量饮酒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偏高率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加,趋势P值<0.001;男性过量饮酒者HGB偏高风险高于不饮酒者,OR(95CI%)为2.50(1.78,3.51),戒酒者HGB偏高风险低于过量饮酒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HGB偏高发生率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加,趋势P值<0.001。随访调查,调整多因素后,协方差分析显示,女性非地贫人群中,基线不饮随访期间转为偶饮和适量饮者MCV、HCT、MCH、HGB变化水平均高于一直不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饮酒行为改变与MCV、HCT、MCH、HGB变化水平均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随访时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在基线偶饮者中,随访转为适量饮和过量饮者HCT变化水平均高于转为不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饮酒行为改变与HCT变化水平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随访时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在基线适量饮酒者中随访维持适量饮HCT、MCH变化水平均高于转为不饮者,随访转为偶饮者MCH变化水平高于转为不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饮酒行为改变与MCH变化水平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随访时饮酒量增加而增加。男性非地贫人群中,基线不饮随访期间转为偶饮者HCT、HGB变化水平均高于一直保持不饮者,随访转为适量饮者MCV、HCT、MCH、HGB变化水平均高于一直保持不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饮酒行为改变与MCV、HCT、MCH、HGB变化水平均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随访时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基线偶饮者中,随访转为过量饮者MCV变化水平高于一直保持不饮者,随访转为适量饮者MCH变化水平高于一直保持不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饮酒行为改变与MCV、MCH、HGB变化水平均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随访时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基线适量饮者中,随访保持适量饮者MCV、HCT变化水平均高于转为不饮者,转为过量饮者HCT变化水平均高于转为不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饮酒行为改变与MCV、HCT、HGB变化水平均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随访时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基线过量饮者中,转为适量饮及保持过量饮者MCV、HCT、MCH、HGB变化水平均高于一直不饮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饮酒行为改变与MCV、HCT、MCH、HGB变化水平均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随访时饮酒量增加而增加。结论:非地贫人群饮酒与MCV、HCT、MCH、HGB水平升高有关,限酒或戒酒可降低以上指标水平,男性饮酒可增加大红细胞症、MCH、HCT、HGB偏高风险,提示非地贫饮酒者应尽早采取限酒及戒酒行为以减少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增加带来的血液粘稠及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第二部分 饮酒与血压相关性研究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饮酒量与血压呈剂量反应关系,但剂量反应类型不尽相同,有的结果显示饮酒量与血压呈直线关系,有的结果显示呈“J”形曲线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为了解饮酒与血压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平台的基线资料开展饮酒高血压相关性研究,旨在对饮酒人群防控高血压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基线调查中分别选取29419名50岁以上广州中老年人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信息(年龄、性别等)、社会经济地位(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吸烟、饮酒情况等)、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物情况,并收集体格检查、静态血压。采用多因素协方差及线性回归分别分析饮酒与血压指标(SBP、DBP、PP、MAP)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调整年龄、BMI、文化程度、职业、收入、体力活动、吸烟等因素后,协方差分析显示,排除过去两周曾服用降压药人群后,女性偶饮者SBP、DBP、MAP水平均低于不饮酒者,适量饮者SBP、DBP、PP、MAP水平均低于不饮者,戒酒者SBP、PP水平均高于不饮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量与SBP、DBP、PP、MAP水平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减少,线性趋势检验P<0.01。男性中,过量饮SBP、DBP、PP、MAP水平均高于不饮者,适量饮者DBP、MAP均高于不饮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量与SBP、DBP、PP、MAP水平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升高,线性趋势检验P<0.001。排除自报高血压及目前服用降压药物者者后,在女性中,适量饮者SBP、DBP、PP、MAP水平均低于不饮者,戒酒者SBP、MAP水平均高于不饮酒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量与SBP、DBP、PP、MAP水平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减少,线性趋势检验P值均<0.05。男性中,过量饮者SBP、DBP、PP、MAP水平均高于不饮酒者,适量饮者DBP、MAP均高于不饮酒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量与SBP、DBP、PP、MAP水平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升高,线性趋势检验P值均<0.001。调整多因素后,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偶饮、适量饮、过量饮酒者高血压风险均低于不饮酒者,OR(95CI%)分别为0.70(0.60,0.83)、0.59(0.48,0.72)、0.58(0.40,0.84)(均P<0.01)。男性偶饮者,高血压风险低于不饮酒者,OR(95CI%)为0.77(0.64,0.93),过量饮酒者和戒酒者高血压风险均高于不饮酒者,OR(95CI%)分别为1.52(1.29,1.80)、1.25(1.02,1.54)(均P<0.05)。排除自报高血压病史和目前服用降压药者后,女性适量饮高血压风险低于不饮酒者,OR(95CI%)为0.67(0.49,0.91)(P<0.01)。男性过量饮酒者高血压风险高于不饮酒者,OR(95CI%)为2.12(1.73,2.59)(P<0.05)。结论:女性饮酒与血压呈“J”型相关,适量饮酒对高血压有保护作用,男性饮酒与血压水平呈直线相关,过量饮酒可增加患高血压风险。第三部分 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在饮酒与血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目的:过量饮酒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也能使外周血中血红蛋白量(HGB)与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升高,而研究已证实,增高的HGB和HCT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假设HGB、HCT的上升是饮酒导致血压升高中的中间环节,有效地评估其作用关系能够弥补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亦有可能为酒精相关高血压的预防提供有效的防控目标。为此,本研究利用“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平台的基线资料,探讨血红蛋白量(HGB)与红细胞比容(HCT)在饮酒与血压间的中介效应,为酒精相关高血压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的基线资料,选取1091名50岁以上经常饮酒的广州男性中老年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地位(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和研究对象饮酒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临床化验包括血常规、血压检测。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分析HGB、HCT在饮酒(单位/天)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平均动脉压(MAP)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调整年龄、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吸烟情况、职业、体力活动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HGB在饮酒对SBP、DBP、PP、MAP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其总效应的比例分别是11.8%(95%CI:4.8%-24.7%)、15.3%(6.5%-32.0%)、8.4%(2.2%-22.5%)和13.5%(5.9%-27.5%);HCT在饮酒对SBP、DBP、PP、MAP的影响中也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其总效应的比例分别是6.3%(1.0%-16.0%)、8.7%(1.4%-21.4%)、4.1(0.4%-16.7%)和7.5%(1.0%-18.6%)。结论:HGB、HCT在饮酒对血压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酒精相关高血压的监测及预防中,除了考虑酒精本身的影响外,还需考虑饮酒致HGB、HCT升高,及随之带来的高血压效应。

马丽丽[8](2014)在《阿司匹林对PICC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鞘相关导管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能改善PICC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是否能降低纤维蛋白鞘相关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属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研究人群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初次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导管维护;实验组除给予常规PICC导管维护外,遵医嘱给予阿司匹林100mg于晚餐后30-60min后口服,每天一次,连续4个月,于干预前、干预2月末和干预4月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鞘相关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状况,同时监测用药安全。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输液速度的差异,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其他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96例病例,6例治疗结束失访,1例转科手术,1例死亡,最后完成课题88人。(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全血低切黏度(切变率5s-1)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在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血高切黏度(切变率200s’)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在干预主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黏度在干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输液速度在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及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义估计方程表明,机械活瓣表现和堵管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和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改善PICC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能够降低红细胞聚集能力,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2)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降低PICC肿瘤患者纤维蛋白鞘相关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能够提高或保持患者的输液速度,减少机械活瓣表现和堵管的发生率,尚不能证实是否能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和感染的发生率。

袁丹华[9](2013)在《金莲花中荭草苷对人红细胞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在人体不同类型细胞中,红细胞是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红细胞膜富含脂质和蛋白质,红细胞的完整性是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研究表明,过量的氧自由基氧化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具有很强生物毒性的羰基化合物,而羰基化合物极易与细胞膜磷脂、蛋白质等发生羰-氨交联反应,造成细胞膜结构的破坏和生理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和老化死亡,这一过程是机体衰老损伤的核心过程,甚至是机体衰老改变的生化本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有效成分具有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中以黄酮类研究最为广泛,黄酮类化合物对红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红细胞形态以及细胞膜骨架结构功能来实现的。荭草苷在金莲花总黄酮中含量较高,属于黄酮碳苷类。其结构为3’,4’,5,7-四羟基黄酮-8-D-毗喃葡萄糖苷。研究表明,荭草苷具有体外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的功能以及对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荭草苷对红细胞氧化损伤以及自然老化的保护作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体外红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及红细胞自然衰老模型,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研究比较荭草苷及其苷元木犀草素对人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确立药物构效关系。建立H202诱导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荭草苷预保护组(10,20,40μg·mL-1)、木犀草素预保护组(10,20,40μg·mL-1)、维生素C对照组(20μg·mL-1。检测各组红细胞溶血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Na+-K+-ATPs、Ca2+-Mg2+-ATPs,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膜蛋白,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红细胞表面形态,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建立红细胞自然老化模型,红细胞37℃孵育48h。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荭草苷预保护组(10,20,40μg·mL-1)、木犀草素预保护组(10,20,40μg·mL-1)、维生素C对照组(20μg-mL-1。检测各组红细胞溶血率、MDA、SOD、CAT、GSH-Px、Na+-K+-ATPs、Ca2+-Mg2+-ATPs、唾液酸(Sialic acid,SA), SDS-PAGE分析膜蛋白,SEM观察红细胞表面形态变化,TEM观察红细胞膜骨架结构。结果表明:1荭草苷对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红细胞溶血率的影响H202诱导红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组溶血率增大,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荭草苷、木犀草素、维生素C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红细胞溶血,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且与浓度呈正相关;与木犀草素相比,荭草苷10,20μg·mL-1浓度组红细胞溶血率高于木犀草素同浓度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二者40μg·mL-1浓度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与维生素C相比,荭草苷与木犀草素10,20μg·mL-1浓度组红细胞溶血率高于维生素C20μg·mL-1浓度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二者40μg·mL-1浓度组与维生素C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红细胞37℃孵育48h后,模型组红细胞溶血率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荭草苷、木犀草素、维生素C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红细胞溶血,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与木犀草素相比,荭草苷10,20μg·mL-1浓度组红细胞溶血率高于木犀草素同浓度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二者40μg·mL-1浓度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与维生素C相比,荭草苷与木犀草素10,20μg·mL-1浓度组红细胞溶血率高于维生素C20μg·mL-1浓度组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二者40μg·mL-1浓度组与维生素C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2荭草苷对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红细胞ROS、MDA、抗氧化酶、ATPs及SA的影响2.1荭草苷对氧化损伤红细胞ⅠROS、MDA、抗氧化酶、ATPs的影响H202诱导红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组ROS荧光强度增大,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降低,ATPs(Na+-K+-ATPs. Ca2+-Mg2+-ATPs)活性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各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给予荭草苷、木犀草素、维生素C预处理后,各给药组ROS荧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弱,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及ATP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浓度呈正相关。与模型组相比,荭草苷10μg·mL-1浓度组ROS、SOD、CAT、 Na+-K+-ATPs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MDA、GSH-Px、 Ca2+-Mg2+-ATPs无显着性差异,荭草苷20,40μg·mL-1浓度组各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10,20,40μg·mL-1浓度组各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与木犀草素相比,荭草苷10,20μg·mL-1浓度组在降低ROS荧光强度,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Ca2+-Mg2+-ATPs活力上弱于木犀草素同浓度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 P<0.01), CAT、 Na+-K+-ATPs无显着性差异;二者40μg·mL-1浓度组相比各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与维生素C相比,荭草苷与木犀草素10,20μg·mL-1浓度组在降低ROS荧光强度,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Ca2+-Mg2+-ATPs活力上均弱于维生素C20μg·mL-1浓度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CAT、Na+-K+-ATPs无显着性差异;二者40μg·mL-1浓度组与维生素C相比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2.2荭草苷对自然老化红细胞MDA、抗氧化酶、ATPs及SA的影响红细胞37℃孵育48h后,模型组红细胞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及ATPs活性降低,SA含量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各指标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给予荭草苷、木犀草素、维生素C预处理后,各给药组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抗氧化酶及ATP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SA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并与浓度呈正相关;与木犀草素相比,荭草苷10,20μg·mL-1浓度组在降低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及ATPs活力,提高SA含量上弱于木犀草素同浓度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二者40μg·mL-1浓度组相比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与维生素C相比,荭草苷与木犀草素10,20μg·mL-1浓度组在降低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及ATPs活力,提高SA含量上均弱于维生素C20μg·mL-1浓度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二者40μg·mL-1浓度组与维生素C相比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3荭草苷对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红细胞膜蛋白的影响红细胞氧化损伤后,模型组蛋白条带变窄,血影蛋白(spectrin)、锚定蛋白(ankyrin)、带3蛋白(band3protein)、带4.1a(band4.1a protein)带4.1b蛋白(band4.1b protein)、肌动蛋白(actin)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甚至消失,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别。给予荭草苷后,带3蛋白、带4.1a蛋白、肌动蛋白有所恢复,给予木犀草素后,血影蛋白、带3蛋白、带4.1a蛋白、肌动蛋白有所恢复,给予维生素C后,血影蛋白、锚定蛋白、带3蛋白、带4.1a蛋白、带4.1b蛋白、肌动蛋白均有所恢复,且蛋白恢复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荭草苷蛋白恢复程度均低于木犀草素同浓度组,木犀草素40μg·mL-1浓度组与维生素C20μg·mL-1浓度组蛋白恢复程度较好。红细胞孵育48h后,模型组血影蛋白、锚定蛋白有聚集现象,带4.1a蛋白有所增加,带4.1b蛋白有所减少,4.1a/4.1b有所增大,与正常组有区别。给予荭草苷、木犀草素、维生素C预处理后,血影蛋白、锚定蛋白条带均有所恢复,4.1a/4.1b均有所降低,各组间差异不大。4荭草苷对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红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红细胞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后,模型组红细胞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大部分红细胞皱缩,表面伸出很多棘状突起,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并且红细胞大多粘连,还有少部分红细胞呈扁平瓜子样,细胞中心凹陷或呈平板状,较正常红细胞薄,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别。给予荭草苷、木犀草素、维生素C预处理后红细胞形态逐渐恢复,表面棘突逐渐变细变小,棘红细胞数目变少,边缘比较整齐,且细胞恢复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5荭草苷对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红细胞膜骨架的影响红细胞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后,模型组红细胞膜骨架结构模糊,没有网络状结构,J点不清晰,SP4结构缺失断裂或形成碎片,网络间纤维发生聚集,粗细不一,分布不均,结构难辨,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给予荭草苷、木犀草素、维生素C预保护后,红细胞膜骨架J点逐渐恢复,SP4逐渐变得完整有序,膜骨架间的空洞逐渐变小,网络骨架结构逐渐出现,且膜骨架恢复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荭草苷与木犀草素高浓度组及维生素C组,J点和SP4都比较清晰,膜骨架恢复程度比较明显。综上所述,荭草苷对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红细胞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抗氧化作用的发挥通过降低过氧化产物含量,提高抗氧化酶及跨膜离子转运酶活力,改善细胞形态,恢复细胞膜骨架结构实现;荭草苷低中浓度组抗氧化能力弱于木犀草素同浓度组,高浓度组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C相当。

乔媛媛[10](2012)在《食管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年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90%以上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食管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15%,手术切除后,2年生存率也不到30%。由于食管癌缺少明显的早期症状,并且缺乏明确的肿瘤标志分子,诊断时多为中晚期。因此,ESCC需要更好的诊断监测的方法和更多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新分子靶点,提高ESCC的检出率和诊治水平。目前,检测肿瘤的方法主要有活组织病理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但是,采集组织学标本创伤大,患者一般较痛苦,难以接受;而影像学检查无法检测到2毫米以下的肿瘤病灶。外周血取材方便,创伤小,是临床上常规检测较为理想的标本来源。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检测手段简便、易行、快捷,所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CTCs,也称为血液稀有细胞、肿瘤微小转移病灶、潜伏肿瘤细胞和循环上皮细胞(circulating epithelial cell, CEC)等,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早期事件,有关CTCs的理论已有很长时间。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是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生长的串联放大的瀑布反应。目前肿瘤的发现和诊断仍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及肿瘤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不能及时发现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由于肿瘤细胞经过血液循环系统转运播散至远端器官并且形成的明显转移灶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CTCs检测能够为肿瘤早期发现及转移复发监测提供一种有效手段。研究表明,CTCs数量及表型的改变可作为了解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及肿瘤进展的窗口,经过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检测CTCs,为肿瘤早期筛查、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价、转移复发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提供必要的信息,然而常规的检测手段很难发现这些细胞。目前,采用何种方法鉴定外周血中的CTCs,以及如何找到更多的CTCs特异性标志物,以提高CTC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成为该领域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首先采用基于免疫磁珠的负性筛选食管癌外周血中CTCs的方法,分析CTCs与食管癌进展的关系。总结了CTCs与食管癌分期、肿瘤体积大小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以及患者生存时间等的联系。研究发现,细胞分化程度越差、TNM分期越高,外周血CTCs检出数量越多。CTCs水平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外周血CTCs的检出率,有淋巴结转移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浸润程度高的高于浸润程度低的,肿瘤分期高的高于肿瘤分期低的,分化程度差的高于分化程度好的。术前CTCs分组(以5为界值)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显着因素,术前CTC≥5组和CTC<5组相比,病人死亡的风险为3.078倍;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未转移组相比,病人死亡的风险为3.331倍。同时,追踪了一例ESCC病例,动态监测不同治疗阶段患者外周血中CTCs细胞形态特征及数量变化,结合影像学及血清学标志,探讨其与治疗疗效及肿瘤进展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CTCs对于肿瘤诊断和预后的价值。由于肿瘤具有异质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会发生上皮间叶转变(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及间叶上皮转变(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MET)等过程,细胞的各种标志会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而改变。CTCs脱离原发灶后,在随后的变异中有部分细胞获得了高转移潜能,表现为上皮细胞表型丢失而间叶细胞表型增加。目前,CTCs的检测主要是基于分离和富集循环血液中的具有上皮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美国FDA于2004年批准的CellSearch Procedure,即采用抗上皮细胞标志EpCAM、CK8、CK18和CK19结合免疫磁珠富集外周血中CTCs。但是,由于大约20-30%的恶性肿瘤细胞本身不表达上皮标志或是表达水平很低,因而这一筛选方法会造成一部分肿瘤细胞检测不到。利用CTCs物理性质(如细胞大小)进行分离鉴定,也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细胞大小差异很大,存在特异性不高、富集效率低的问题。抗体研究是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及肿瘤检测这一领域的基础和亮点。然而真正批准用于肿瘤检测和治疗的抗体相对较少。其中噬菌体抗体库就是一个筛选获得人源抗体的重要技术平台,也是获得人源抗肿瘤抗体的重要途径。此技术是将抗体多样性可变区基因组装到表达载体内,抗体分子片段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表达到噬菌体颗粒表面,从而得到多样性噬菌体抗体的集合。噬菌体抗体库能将基因型与表型统一于一体,将选择能力与扩增能力偶联起来,在体外模拟体内的抗体生成过程,具有强大的筛选能力。本研究探索了通过人源大容量单链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得到与食管癌细胞有结合活性的抗体。不仅对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筛选肿瘤细胞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且在筛选的基础上得到与食管癌细胞系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有助于提高食管癌CTCs的检测效率,并为食管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候选分子。概括来讲,本课题以负性筛选CTCs研究为基础,通过外周血CTCs窗口,探讨CTCs数量和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与ESCC危险分级、辅助治疗、复发和转移的关系;以食管癌细胞为靶,采用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抗食管癌CTCs的特异性单链抗体,为分离富集并鉴定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TCs提供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方法和潜在靶标。本研究不仅对食管癌患者实现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能为食管癌生物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方法:第一部分:本实验选取59例食管癌患者,应用免疫磁珠为基础的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抗体鉴定的方法对其外周血CTCs进行检测。首先通过标记抗CD45的Miltineyi纳米磁珠与白细胞结合,通过强磁场时去除白细胞,富集到外周血稀有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上皮标志CK8/18/19(+),抗白细胞标志CD45(-)的细胞,细胞核DAPI染色阳性;细胞大小、细胞核大小形态等鉴定方法确定CTCs的数量及细胞形态。探讨CTCs和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第二部分:随访了一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个案报道。分别于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富集和鉴定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观察该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过程中CTCs形态学和数量变化,评价CTCs与治疗疗效和疾病进展的关系。第三部分:用构建的人源天然大容量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三种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70, KYSE-180和EC0156细胞等量混合为靶,分别采用2%多聚甲醛固定(PF)及活细胞直接筛选(NF)的方法,联合酸性洗脱液洗脱(s)及XL-Blue菌直接感染(c)的策略回收结合噬菌体,经“吸附-洗脱-扩增”4轮淘洗,通过细胞ELISA方法鉴定阳性噬菌体抗体。测定噬菌体抗体的相对亲和力并且制备可溶性抗体;进一步分析阳性抗体细胞特异性,用于食管癌外周血CTCs的检测。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完成。论文第一部分,采用x2检验比较肿瘤不同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器官转移等因素下不同组别之间CTCs检出率的差别。跟踪随访观察病人的病情及预后,不同CTCs检出水平患者的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法,两组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死亡率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Forward LR法)。论文第三部分,不同筛选方法筛选克隆阳性率、多样性率间比较用x2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5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TCs,总检出率为79.6%(47/59),所有病例共分离出CTCs细胞462个,平均7.83个(0-72)个,每毫升外周血约检出CTCs1.044个。细胞分化程度越差、TNM分期越高,外周血CTCs检出数量越多。CTCs水平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不同组别CTCs的检出率比较结果如下:淋巴结转移组外周血CTCs的检出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31,P=0.011);肿瘤浸润程度高的组较浸润程度低的组CTCs检出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25,P=0.025);肿瘤分期高的组较肿瘤分期低的组CTCs检出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25,P=0.025);分化程度差的组较分化程度好的组CTCs的检出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83,P=0.027);CTCs与是否肿瘤远端转移虽然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x2=1.506,P=0.304),但是有远端转移的组CTCs的检出率相差较大。CTCs的检出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的位置、吸烟与否没有统计学联系。手术前外周血中CTCs检出组及CTCs未检出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88,P=0.049),CTCs未检出组生存率显着高于CTCs检出组;手术前外周血中CTCs<5组及CTCs≥5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88,P<0.001),CTCs<5组生存率显着高于CTCs≥5组;以术后CTCs检测数量分组,不同分组生存时间差异虽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生存时间相差较大。采用影响生存时间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CTCs分组(以5为界值)(B=1.124,P=0.010)及淋巴转移(B=1.203,P=-0.003)是影响预后的显着因素,术前CTC≥5组和CTC<5组相比,病人死亡的风险为3.078倍,总体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1.313~7.231;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未转移组相比,病人死亡的风险为3.331倍,总体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1.493-7.430。第二部分:随访的患者自从第一次入院治疗到目前共3年的时间,T3N2M0,临床分期为Ⅳ期,共采集外周血8次,每次7.5m1,术前检测CTCs的数量为1个,术后7天检测CTCs的数量为14个。术后化疗共7次,治疗过程中,血清CA19-9、AFP等标记物保持正常,原发瘤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KAE1/AE3(+++)、CK17(++)、p63(++)、p53(++)、EGFR(+);CK7(-)、CK20(-)、 CEA(-)。患者CTCs数量及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的进展相关,并且与影像学结果相符。第三部分:通过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共筛选获得61株抗食管癌细胞抗体。细胞ELISA结果显示,酸性洗脱液回收结合噬菌体后增加XL-Blue菌直接感染步骤,可以有效降低阳性噬菌体的丢失,筛选阳性率11.6%(61/525)。多数噬菌体抗体与三种食管癌细胞均有结合活性,有些抗体则表现出细胞系特异性。比较靶细胞的处理方法,PFc、PFs、NFc及NFs四组处理方法获得抗体阳性率比较,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46,P=0.007),其中NFs组的阳性率最高(16.8%),PFc组阳性率最低(4.7%);测序结果NF组的抗体可变区基因多样性71.4%(5/7),显着高于PF组14.2%(1/7),两组多样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7,P=0.031)。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不同可变区基因的噬菌体抗体主要定位于食管癌细胞的细胞膜,食管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得到的抗肿瘤细胞的噬菌体抗体具有较好的肿瘤组织特异性。筛选到的噬菌体抗体与食管癌肿瘤细胞系有结合活性,而与白细胞不结合。结论:第一部分: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后认为外周血CTCs同食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联系,提示CTCs的检测可以辅助食管癌的临床诊断,对食管癌进行CTCs的研究有助于肿瘤的基础研究、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判断预后等。第二部分:食管癌外周血CTCs在手术前后、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可能反映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疗效,并且基本与影像学检查相符,能够较早地反映疾病的进展及治疗的疗效,对有些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阴性的患者更有意义。外周血中检测到CTCs或者CTCs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该患者的预后不佳,在治疗过程中监测CTCs的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帮助其实施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第三部分:以完整活细胞为靶,更易于保留肿瘤表面抗原的天然构像和多样性,通过具有良好多样性的大容量抗体库筛选获得的小分子抗体,在肿瘤示踪和靶向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得到的抗食管癌细胞的抗体与食管癌细胞系有特异性结合,而与白细胞无结合,这样能够用来鉴定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TCs,筛选出的单链抗体能够提供更多的抗体靶标并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与肿瘤的检测。本研究表明,外周血CTCs的检出与肿瘤的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术前CTCs的数目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等相关,因此CTCs的检测可以指导肿瘤治疗、为判断肿瘤预后提供信息、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监测肿瘤转移复发,是具有可行性的诊断手段。本课题筛选得到的特异性抗体有望进一步提高CTC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在肿瘤诊治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创新点:1.本研究提示CTCs数目和形态改变与食管癌进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外周血CTCs有助于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指导食管癌个体化治疗。2.采用大容量单链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食管癌的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进一步提高CTC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二、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的收集
        2.2.2 实验室检查
        2.2.3 磁共振检查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受试者临床特征
    3.2 脑白质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3.2.1 WML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2 WML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2.3 RDW-SD与脑白质病变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
    3.3 不同部位中重度脑白质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3.3.1 中重度PVWML及 DWML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2 中重度PVWML及 DWML危险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3.3 RDW-SD预测不同部位中重度WML风险评估的ROC曲线
    3.4 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3.4.1 中重度总WML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4.2 中重度总WML危险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4.3 RDW-SD与中重度WML的 ROC曲线
    3.5 RDW及 Hcy与 Fazekas评分的相关性
    3.6 RDW-SD与 Hcy相关性
    3.7 RDW-SD与 Hcy联合诊断的价值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白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及同种异体输血对其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同种异体输血对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分析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输血与肿瘤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循环肿瘤细胞在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食管鳞状细胞癌
    1.2 循环肿瘤细胞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本
    2.2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
    2.3 化疗方案的选择
    2.4 食管癌的放疗
    2.5 随访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随访及生存情况
    3.2 患者放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对比
    3.3 放化疗前后 CTC 的检出水平与 MTL 的关系
    3.4 CTC 值与患者预后的生存分析
    3.5 CEA ,CA125,CA199 值与患者预后的生存分析
    3.6 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4 讨论
    4.1 食管癌的现状
    4.2 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4.3 循环肿瘤细胞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
    4.4 肿瘤指标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
    4.5 本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循环肿瘤细胞在食管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脂蛋白(a)、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一般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
    2.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Lp(a)、CRP及其它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
    3.Lp(a)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
    4.CRP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
    5.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梗死相关冠脉之间的关系
    6.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
    7.对发生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预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癌症筛查及免疫治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与缩略语表
第一章 癌症筛查、诊断及主要免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 癌症流行性统计
        1.1 癌症影像学筛查、诊断技术
        1.2 肿瘤无创或微创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3 徼流控技术在癌症筛查中的研究
    2 癌症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1 癌症的主要免疫治疗
    3 本课题立项意义
第二章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脱落肿瘤细胞检测来筛查膀胱癌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芯片设计
        2.2 细胞培养
        2.3 尿液样本
        2.4 尿液样本中蛋白和红细胞的检测分析
        2.5 扫描电镜表征聚碳酸酯膜
        2.6 利用尿液脱落肿瘤芯片分离膀胱癌细胞系
        2.7 J82和ETCs细胞荧光染色检测
        2.8 J82细胞株突变位点检测
        2.9 芯片-ELISA方法定量检测ETCs及临床样本检测
    3. 结果
        3.1 集成的尿液脱落肿瘤细胞检测芯片工作原理
        3.2 芯片滤膜表征
        3.3 蛋白及尿液红细胞表征检测
        3.4 J82微流控芯片表征细胞回收率及细胞鉴定
        3.5 芯片ELISA定量检测ETCs及临床样本测试验证
    4. 结论及讨论
第三章 Cell-free DNA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芯片设计
        2.2 尿液样本
        2.3 Cell-free DNA分离
        2.4 芯片过滤方法对核酸收集的影响验证
        2.5 不同检测样本cell-free DNA含量比较
        2.6 定量PCR检测
        2.7 临床样本测试及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滤膜对cell-free DNA吸附的影响
        3.2 不同临床样本中cell-free DNA含量比较
        3.3 DNA完整性检测及ROC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定量检测尿液外泌体的微流控芯片研发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实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芯片制备
        2.2 细胞培养
        2.3 尿液样本收集
        2.4 超速离心方法及双膜过滤芯片分离外泌体
        2.5 动态光散射(DLS)分析外泌体样本
        2.6 蛋白测定
        2.7 孔板-ELISA和芯片-ELISA方法测定外泌体含量
        2.8 滤膜及外泌体的电镜表征
        2.9 临床样本测试及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双膜过滤芯片的工作原理
        3.2 双膜过滤芯片表征
        3.3 流速优化
        3.4 外泌体表征
        3.5 应用孔板ELISA和芯片-ELISA定量外泌体
        3.6 双膜过滤系统临床测试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肿瘤芯片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免疫防治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实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NK细胞外泌体收集及表征
        2.3 BCA法定量外泌体蛋白
        2.4 细胞2D条件下与NK细胞分泌外泌体共培养
        2.5 2D条件下细胞活/死检测
        2.6 “肿瘤芯片”设计及组装
        2.7 细胞3D动态条件下与NK细胞分泌外泌体共培养
        2.8 3D条件下细胞活/死检测
    3. 结果
        3.1 NK细胞外泌体特性
        3.2 2D条件下各细胞染色结果
        3.3 2D条件下细胞CCK8活性
        3.4 2D条件下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3.5 3D条件下细胞染色结果
        3.6 3D条件下细胞CCK8活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在饮酒与血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饮酒、饮酒行为改变与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相关性研究
    一、背景与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饮酒与血压相关性研究
    一、背景与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在饮酒与血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一、背景与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饮酒对血液黏稠度影响及其引起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会议交流
致谢

(8)阿司匹林对PICC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鞘相关导管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
    1.2 纤维蛋白鞘的研究现状
        1.2.1 纤维蛋白鞘的发生率
        1.2.2 纤维蛋白鞘的形成特点、原因及组织病理学特点
        1.2.3 纤维蛋白鞘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1.2.4 纤维蛋白鞘相关性导管功能障碍
    1.3 阿司匹林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终止标准
        2.2.4 样本量计算
    2.3 研究现场和分组方法
    2.4 研究工具
        2.4.1 一般情况问卷
        2.4.2 卡氏功能量表
        2.4.3 血液流变学检测仪
        2.4.4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2.5 指标的测定
        2.5.1 输液速度的测定
        2.5.2 导管堵管的测定
        2.5.3 “机械活瓣表现”的测定
        2.5.4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测定
        2.5.5 药物安全性监测
    2.6 干预方法
        2.6.1 对照组
        2.6.2 实验组
    2.7 研究过程
    2.8 质量控制
    2.9 伦理原则
    2.10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1.1 样本流失情况
        3.1.2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3.1.3 研究对象的疾病相关资料
        3.1.4 研究对象的置管资料
    3.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3.2.2 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基线指标的均衡性检验
    3.3 干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3.1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
        3.3.2 干预对血液流变学的效果评价
    3.4 干预对纤维蛋白鞘相关性导管功能障碍的影响
        3.4.1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输液速度的情况
        3.4.2 干预对输液速度的效果评价
        3.4.3 不同时间点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3.4.4 干预对PICC导管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
    3.5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 讨论
    4.1 本研究干预措施的可行性
        4.1.1 阿司匹林的作用
        4.1.2 保证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依从性
    4.2 阿司匹林对PICC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2.1 红细胞聚集能力
        4.2.2 红细胞变形能力
        4.2.3 血浆黏度
    4.3 阿司匹林对导管功能障碍的影响
        4.3.1 阿司匹林对输液速度的影响
        4.3.2 阿司匹林对堵管及机械活瓣表现的影响
        4.3.3 阿司匹林对PICC导管感染及血栓的影响
    4.4 药物安全性评价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4.5.1 研究的创新点
        4.5.2 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金莲花中荭草苷对人红细胞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食管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检测食管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监测肿瘤进展及治疗疗效的个案报道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筛选用于鉴定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单链抗体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简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D]. 王佳莹.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研究[D]. 赵树康. 山东大学, 2020(04)
  • [3]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及同种异体输血对其水平的影响研究[D]. 袁园.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循环肿瘤细胞在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D]. 李彦.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脂蛋白(a)、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 李琪.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6]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癌症筛查及免疫治疗初探[D]. 梁利国. 浙江大学, 2019(03)
  • [7]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在饮酒与血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D]. 沈振敏.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5)
  • [8]阿司匹林对PICC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鞘相关导管功能障碍的影响[D]. 马丽丽. 中南大学, 2014(03)
  • [9]金莲花中荭草苷对人红细胞氧化损伤及自然老化的保护作用[D]. 袁丹华. 河北北方学院, 2013(05)
  • [10]食管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D]. 乔媛媛.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