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学生的“边缘心态”

留学美国学生的“边缘心态”

一、留美学人的“边际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杰[1](1997)在《留美学人的“边际心态”》文中研究指明 据专家根据美国联邦政府人口统计局所公布的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所作的估计,现在的美国华人总数已超过200万。这是以人口普查时统计华裔人数164.5万人为基数,加上普查后分配给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每年10万移民配额而得出的。1992年,有8万余名留美的中国大陆学生、学者、及各类滞留人员根据美国所谓的“中国学生保护法”申请获得了“绿卡”,成为拥有在美国长期合法居留权的外国人,其中中国学人及他们的家属约有近5万人。

蒙星宇[2](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研究说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朱慧玲[3](2001)在《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随着中日关系、中国以及日本国内情况的变化,日本华社发生了“量”与“质”的空前巨变。包括华侨在内的所有合法在日中国人和华人总数,由70年代初的5—6万人,激增至2000年的40多万人,与战后至1972年近30年间华侨、华人人口始终徘徊在5—6万人的状况形成强烈对比。“量”变的同时,日本华社还发生了知识化、专业化、多元化、华人化(当地化)等“质”的巨变。 本文沿着中日关系这条“历史”主线,在对史料文献、统计资料研究与社会调查(包括问卷和采访调查)的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理论,运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方法,探讨、分析中日关系正常化背景之下的日本华社的变迁,“跟踪”日本新老华侨、华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华人化的进程,通过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探讨,勾勒出当代日本华社“整体”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并籍此预测主要发达国家华侨华人社会在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态势。 本文的主要观点。1、日本华侨华人史,与中日关系史息息相关,是中日关系史的一部分,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日本华侨华人社会随着中日关系的好坏而兴衰。2、日本新老华侨华人正在“异曲同工”地急速华人化。老华社的华人化,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并驾齐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新华侨华人的华人化,则以政治认同华人化先行于文化认同华人化的方式,“跃进式”进行。3、就目前状况而言,日本华社正处于“非此非彼”的“边际人”阶段,处于戈登所述的“同化”过程中的某阶段。从长远看,日本传统老华社的“边际性”终将消失,终将同化于日本社会。4、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日本华社将在老者继续“同化”,新者不断“诞生”的“新旧循环”的“动态”变化中发展壮大。今后20-30年间,日本华社人口,“量”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两番,“质”将更为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5、根据人口推拉理论,21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华社人口,“量”将可能由目前的600—700万,发展到2000--3000万,“质”将更为专业化、知识化、多元化。6、21世纪上千叶,发达国家华社的巨变,将给华社本身、华侨华人的祖(籍)国、华侨华人的移入国带来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和课题。 本文的学术与实践价值。1、系统调查研究日本华社过去30年的变迁轨迹,并预测其未来30年的发展态势,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2、从史学和社会学角度,为华侨华人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解剖研究的范例。3、通过对日本等发达国家华社的研究与探讨,为中国政府制定21世纪发达国家华侨、华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这不仅将有利于中国政府有的放矢地开展21世纪发达国家的侨务工作,也有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有助于华侨、华人居住国政府“提前”作好应对的思想准备。

陈学芬[4](2013)在《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文中认为广义的美华文学不仅包括美国华文文学,还包括美国华裔用英文创作的文学。这样,就形成了三大作家群:台湾旅美作家群、大陆新移民作家群和美国华裔作家群。把这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其移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三大作家群展开比较的学理依据。作家作品的同源性、类同性及异质性与变异性决定了他们的可比性。二是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科细分,美国华文文学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两者很少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目前的形象学研究大多侧重于中国形象,只有少量的美国形象,缺少中美形象的比较、汇总。移民小说中美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弥补学界在这方面的不足,中国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参与到学界当前的前沿性话题中去。从文学文化层面探索移民问题和中美政治关系,对中美文学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主题学为主,辅以拉康镜像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等。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通过对异质文明、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移民小说的研究,分析形形色色的中美形象的特征和建构过程,并分析中美形象的成因,试图发现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华作家言说中国和美国的特点。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采用广义上的美华文学的定义,把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对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同时展开论述,梳理了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的流变并做了原因探析。(二)文学/文化研究。通过对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的比较,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下面简要介绍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首先,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台湾旅美作家主要有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施叔青、丛苏等,他们的移民小说有个共同点:表现了流浪的中国人的悲凉心态。小说中的人物从台湾自我放逐到美国,就像浮萍一样在美国的汪洋大海里随风摆荡,无法落地生根,于是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浪子,边缘人,摆荡的人,带枷的自由人等中国移民形象。他们有着身份的焦虑,在美国被边缘化,常常寻根。美国人很少出现在小说中,小说中的美国人常常是负面形象。异族婚恋常常以失败告终,象征了中美融合的失利。总体来说,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美国是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中国是精神家园,而美国是生存之地;遥远的中国因中国游子的想象而变得富有诗意,而美国对移民来说则是文化沙漠。所以会有这样二元对立的中美形象,是因为文化认同危机。怀着美国梦却不能很快适应当地文化,顺利融入美国,由此产生失望、孤独、困惑、迷惘等消极心态,笔下的美国形象也呈现灰暗的色调。而文化认同危机与他们的身世有关。这些作家在早年从大陆放逐台湾,成人后又再次放逐到异域,这种经历让他们对故国充满哀思,对美国有寄居之感。浪子的形象是自身的写照。当时美国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等影响了美国社会对移民的态度,也影响了移民对美国的看法及中美形象的形成。其次,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查建英、严歌苓、周励、曹桂林等,写下一系列有关新移民美国经验叙述的小说。除了继承前一阶段关于移民漂泊异域的悲苦的描述,还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塑造了朝气蓬勃的新移民形象。如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严歌苓的自尊自强的中国女留学生,周励、曹桂林和薛海翔等的华商形象。新移民不再纠缠于故国哀思,无根寻根等,而是生存至上,落地生根,保持族群的独立,对民族融合表现淡漠。与前一阶段华文文学相比,这一时期反映异族交往的小说增多,美国人戏份增加,美国形象多呈中性或正面形象,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这时的中国处于“文革”前后,而美国富强、民主、文明,为新移民的成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中美形象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大环境的改变,中美友好交往,美国的民族政策、移民政策日趋宽容,种族歧视程度减轻,美国对中国移民持友善态度,这影响了作家对中美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是大陆新移民作家没有台湾旅美作家的早年放逐经历,但经历了“文革”的摧残,在改革开放的鼓动下,到美国寻梦。虽然也免不了文化冲突,但没有台湾旅美作家所遭遇到的文化冲突剧烈。作为注视者的作家有的对美国持狂热态度,如周励;但更多的作家等则持亲善的态度,如查建英、严歌苓。第三,美国华裔作家的身份认同。黄玉雪、谭恩美、汤亭亭、任璧莲等的小说反映了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第一代与后代之间的代际冲突问题,华裔的成长主题。代际冲突中的华人第一代大多勤劳善良,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有封建迷信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等,而华裔美国人则处于中美文化的夹缝间,但以美国文化为主,他们与父辈的冲突大多是文化冲突。华裔美国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美国化的过程,他们最终都变成了典型的美国佬。这里的中国要么处于近代社会,经济落后,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虽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封建思想桎梏着人们,父权制思想压迫女性;要么是红色新中国,共产党迫害有产者,不讲人道,专制独裁。美国虽然有种族歧视,但没有饥饿,没有战争,国富民强。所以会有不同于华文作家笔下的中美形象,一方面与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有关。他们虽然在种族上是中国人,但在文化身份上早已变成了美国人,有些作家有妖魔化中国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的信息不通,真实的中国不为美国所了解。华裔作家根据道听途说所描述的中国,必然与真实的中国有很大出入。总体而言,华裔美国作家书写想象中的中国,认同现实中的美国。以上三大作家群有一些共同的母题,也有各自偏爱的母题。母题的变奏表现了不同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相似而又不同的中美形象。中美形象有它的恒定性和变异性。恒定是因为他者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时代环境、作家的身份认同、写作语言、期待视野与审美情趣等合力作用的结果。大陆新移民文学继承、发展了台湾旅美文学。台湾旅美作家还在继续创作,显示了新的审美风格。这两大作家群逐渐合流,成为新世纪的美国华文文学作家群,与美国华裔英文作家群比肩而立。目前来看,他们的小说创作还有很大区别。但可以设想,在美国定居多年以后的移民作家即使仍然用中文创作,也会与华裔作家的英文小说接近。因为多年的美国文化熏陶会影响作者的创作思维,使中文创作带上美国文化的痕迹,成为中美文化合流的产物。总之,美国不是天堂,而中国也不是地狱。那些或天堂或地狱的异国形象都是作家艺术的想象,是中国移民或华裔美国人欲望与恐惧的梦乡。

向忆秋[5](2009)在《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文中提出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研究差不多已有三十年历史。国内一批卓有成就的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整合研究思路和阐述模式。在对不同国别或区域的个案研究方面,“美国华文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近些年正当热潮。研究成果主要是“文学史”描述、作家作品评述的论文集或者文学主题、母题研究等。本论文提出“旅美华人文学”范畴研究,将那些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或者因为劳务、外交、留学、旅游等目的“暂时”逗留美国的华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从学界已有界定和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中“独立”出来。论文写作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历史线索式地“品味”自19世纪以来直至当下的“旅美华人文学”文本中所呈现、所隐含的“美国形象”,进而探讨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的历史性变迁(或变化或持续)。论文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目标,是探讨不同历史阶段“旅美华人”笔下也许殊异也许雷同的“美国形象”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就是对形成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原因进行考察。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就必然是在文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比较文学诸多学科交汇处做综合性考察;并且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不得不有选择地集中在他们书写美国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本,而非对旅美华人(作家)所有文本的综合解读和平面描述。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对选题进行界定,整理、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四章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进行阐析,进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的历史性变迁。“绪论”主要是三方面内容:1、提出“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旅美华人文学”指涉的是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不管是否获得法律身份),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在美国逗留过的华人,用汉语或非汉语(主要是英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不管何时、何地出版)。2、“旅美华人文学”之“美国形象”,论文解释为一种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3、在整理和评述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后,陈述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下“美国形象”进行较大规模和“历史线索式”的梳理,进而探讨“美国形象”的成因,这是华人文学研究中非常欠缺的研究领域。第一章《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通过对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诗歌”、梁启超“美国游记”和伍廷芳“美国随笔”等几方面文本的细读分析,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形形色色的美国形象,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以胡适为代表的旅美华人所建构的“正”话语美国形象,美国被想象为先进文明的民主国,美国人被描述为非常慈善博爱的优秀民族;以“天使岛诗人”、吴宓等为代表的旅美华人则建构了一种“反”话语美国形象,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出负面形象(或者堕落,或者凶残,或者背信弃义……);而梁启超和伍廷芳代表的旅美华人,则能够以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姿态审视美国“他者”,因此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为一种颇为复杂、立体的“他者”形象。本章并且从美国移民话语对华人的歧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也即“社会集体想象物”因素)以及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心态和身世经历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第二章《文明与癫狂: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对林太乙、艾山、唐德刚、林语堂、黎锦扬、董鼎山、黄运基等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部分文本进行了细读分析。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基于自身美国经验、历史背景和文化视角,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无论“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或异趣横生的“他者”美国,或富足优裕的物质美国,或光怪陆离的病态美国;还是林语堂以小说人物在“自我”和“他者”游移之间所建构的彼此差异的两类美国形象;黎锦扬《花鼓歌》和《旗袍姑娘》中自始至终保持的正面美国形象;抑或是40年代旅美华人“文学版图”中两位“重量级”作家黄运基和董鼎山,他们笔下或者种族歧视、动荡不安的癫狂美国,或者复杂多面、原汁原味的立体美国——我们都可以粗略将之划分为“文明”和“颠狂”二类美国形象。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笔下美国形象并非泾渭分明的非黑即白,而呈现为文明和颠狂、光辉和阴暗等多种相反相成因素含混一体的“复合”美国形象。此外,本章从“二战”爆发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和对华移民话语的转变(改“负”为“正”),“被注视者”文化空间也即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注视者”自身因素即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变和身世经历三个方面,对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了考察。第三章《美国“多面体”: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关注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坛突起的“台湾文群”,对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孟丝、麦高、吴崇兰等50-70年代旅美台湾作家部分文学文本进行细读,以此为依据分析他们笔下的多面美国形象。於梨华和白先勇从边缘处境出发所想象的美国形象基本上呈现出负面性——於梨华笔下的“美国”是“丑陋的他者”: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表述为“鬼影幢幢的摩天楼”,作家文本中那种间杂着喜乐的独特死亡意象更是对以往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丰富。聂华苓和麦高等人在“自我”和“他者”的自觉意识中建构的美国形象,是一种饱含着“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而陈若曦、孟丝以及自巴黎旅美的伊犁等人则以其不同风格和创作路子建构了大致相似的“两形体”美国形象:一方面是富足、文明、自由的美国,一方面是失范(人伦失范、道德堕落、经济失控、信仰危机等)的美国。它们代表了此时期旅美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趋势、一类必然出现的文学主题。本章对形成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四点:此时期旅美作家以“台湾文群”为主体的独特“悲剧身份”,美国对亚洲移民话语的双重性,美国所建构的“美国梦”和美国现实的落差,以及不同作家人生境遇、情绪状态等主体因素的作用,都对旅美华人的美国想象产生重要影响。第四章《美国天堂、美国地狱: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涉及16位旅美华人(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纪实性”散文。这时期旅美华人文坛一个重大文学现象是俗称的“新移民作家”整体浮出历史地表。新移民作家群体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实际上隐喻了两种意象——美国天堂、美国地狱。他们笔下不管是对“黄金世界”、高科技帝国或是对多元化平等美国、自由民主世界的想象,都指向“天堂”美国意象,而指涉孤绝、癫狂、罪恶、贫穷之类意义的美国想象,则指向“地狱”美国意象。同时,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美国形象成为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的重要形象。较之以往,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强有力地突出了异域美国的“经济”因素/“经济”意义。本章对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成因的考察,主要从“被注视者”即美国社会和移民话语,“注视者”即“新移民”本身因素和华人社会地位变化几个方面论说。认为“新移民”历史背景/中国经验和他们的心态变化(“老侨”的落叶归根到“新移民”的落地生根,乃至于“太空人”心态),华人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地位上升和形象提升,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美国移民话语的变迁(从1965年后的相对开放到世纪末的收缩),以及中(大陆)美之间的关系变化和经济差距,都是影响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建构的重要原因。“结语”认为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乃是双重的“想象物”。它既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美国(被注视者)现实,也受制和反作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注视者)社会的集体想象,同时会因为形象塑造者自身因素而有所差异。旅美华人想象美国必然呈示出色彩斑驳的美国形象。同时,一代代旅美华人与美国相遇所建构的他者形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对异国的认知形成的集体想象,总会有一些流传和积淀下来,反作用于后来者(旅美华人),使其美国想象(建构的美国形象)形成一定“套话”或刻板模式。旅美华人文学就明显有一些“滞定型”美国形象不断得以赓续。早期旅美华人文学所建构的“正”话语、“反”话语和一种矛盾、歧义的美国形象,成为后来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三种模式。当然,每个人或特殊群体所建构的具体文学形象或“社会集体想象物”都不太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后人“复制”。旅美华人笔下“滞定型”美国形象就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有所变形。对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历史性梳理,是我们对中美文化空间及旅美华人身份和命运的一种再理解和历史回望。而且,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对将来中美文化现实的思考,有助于不同人种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任增强[6](2012)在《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同时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配置和流动,这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也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本。当前,作为战略性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的国际流动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而且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其自身的积累开始比物质资本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基于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趋势,关于人力资本市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和效应更是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研究的重点。从效应的角度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评价人力资本对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贡献;而从动因角度的研究则有利于找到吸引人才并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利用能够为经济学主流思想认可的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和效应进行进一步系统化的研究。从研究结果上看,本文首先将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模型分析框架应用到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分析上,发展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体系,使之更接近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式和框架;其次,本文利用更新的微观和宏观数据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证研究,得到了比较丰富的实证结论。本文的具体结构安排为: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给出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概念体系,厘清了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回顾与描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该部分给出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第四部分通过一个静态一般均衡两国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驱动因素,及在其作用下的静态一般均衡。进一步,本部分还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进行了动态分析;第五部分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着重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微观和宏观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均衡结果;第六部分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着重从人力资本流入国和流出国两个角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第七部分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历史数据,本部分分析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本部分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许燕,王馗[7](2005)在《从媒介文化角度看美华文学的生成》文中提出以媒介文化为纵向线索分析美华文学的生成,从时代性、区域性和语言等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美华文学从中国文学的边缘延伸逐步发展成一种多元混杂的边际文学。

杨华[8](2012)在《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20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从庞杂的美华文学文本中梳理归纳出四种“中国形象”类型:伦理中国、草根中国、诗性中国、现代中国。这四种形象类型涵盖了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和不同体裁的美国华人文本对中国的表述。选择这几类中国形象进行论述,主要是因为这几种角度可以较好地概括美华文学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性质,从中可以看出海外中国人在文化碰撞时对血缘国多维度的反观视角、表述策略和文化反思样式。伦理中国、草根中国、诗性中国、现代中国这四种形象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包容,共同构成丰厚复杂的中国形象。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对国内外中国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列出了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这部分辨析了形象、华文文学和华人文学、自我与他者等概念。华文文学以汉语写作为核心概念,标示语种文学的界限。华人文学则强调创作主体的族裔身份,涵盖华人用不同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采用“华人文学”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强调“中国”这一血缘背景,强调文化母体在空间“移位者”身份认定中起到的作用。在文本选择上,以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为主,旁及台湾旅美华人文学,以及一些很难归属于某种作家群体但写作卓有成绩的华人作家。本文选取的这些华人作家,其创作有明显的全球意识和文化对比意识,和单一文化背景下的写作相比,这些作家写作的主题、视角、风格都明显不同。论文第一章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命伦理三个层面探讨了伦理中国形象。中国伦理直接映射在海外中国式家庭对人物情感和行动的影响,无论是接受、抗争,或是批判性审视,都脱不掉这个文化传统。第一节家庭伦理部分首先分析了为什么伦理主题在美华文学中很多见,因为它反映了不同时代、教育背景、社会环境、东西文化交织下的一些深层问题。新移民文学经常关涉婚姻对人的束缚;华裔家庭由于异族通婚的可能性较大,文化冲突的尖锐性就更明显,华裔遇到的文化身份认同更加模棱两可。华裔家庭的生活因太过重视人伦关系而具有其他族裔所没有的压力与道德内省,这成为阻碍第二代华裔个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许多华裔作品的描述中,人物希望通过个人努力,通过对长辈的反叛来实现自己的个体意识与尊严。在此类作品中,中国形象以家为本位的特征非常明显。第二节社会伦理部分分析了荒诞岁月的非理性集体人格和居美华人的人格面具问题。人格面具的存在表明了居美国华人文化身份中具有双重人格,论文据此指出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份焦虑,源于不平等的族裔交往,是两种文化体系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拉锯战对人格造成的撕裂所致。第三节生命伦理部分从重生的生死观、乐生的生活观,慎独的内省方式,以柔克刚的处事态度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生命伦理在海外的变异与发展。总之,在美国华人文学中,尽管也书写了中国传统伦理压抑人性、保守封闭的一面,但主导性的价值取向是重情恋家的家庭观念、仁爱友善的道德伦理观和健康进取的生命观。论文第二章讨论了草根中国形象。草根经验的表述和草根移民历史的再现始终是美国华人文学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代表了一个不能忽视的流脉,与留学生文学、知识分子写作或中产阶级文学以及自由主义写作共同构成美华文学的完整的历史图谱。草根中国形象集中体现为底层中国人的形象,这在美华文学中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大陆乡土社会(中原农耕文明)中的贫苦农民,二是岭南文化中的农民通过移民转化而成的异国都市平民,三是八十年代以来赴美打工的低知识阶层新移民。他们所体现的“草根力量”,乃是天然根植于民间的一种文化内部力量,带有自发性的生生不息,柔弱的表象内里是坚韧的品质,能够承受巨大的外力。本章首先从左翼叙事海外延伸的角度,重点解读了黄运基的长篇小说,认为无论是人物设计上的引路人形象,还是“革命加恋爱”的结构模式,对场景、人物和心理的速写式勾勒,以及纪实性和自传性等方面,他的小说都对接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左翼叙事的传统。接下来论证了华裔作家书写祖先移民史具有“记忆政治”的意义,指出他们通过回顾祖先在美国采矿、修铁路、开垦种植园的经历,重新发现和再现了百年来“隐匿的历史”,以证明华裔在美国生存的合法权利。唐人街那来自底层的声音,深沉地传递着华人在美国的坎坷经历和艰苦人生,而小人物的韧、善、美也从唐人街叙事中自然呈现出来。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义轻利、礼尚往来、自强不息等方面的集体无意识,在草根们的血液中流淌,也必然长久地照亮着海外华人寻找精神家园的道路。本节还注意到,在西方社会,知识分子属于职业化的社会阶层,本身就身处民间社会,所以根本没有草根与精英的分野,他们的平等意识和平视眼光就分外鲜明。这种身份意识被美华作家所汲取;同时,美华作家多有打工经历或至少也熟悉打工生活,所以在他们笔下,劳心与劳力的分野不再是不可跨越,他们所体现的是底层移民虽贫贱如草却仍旧梦想“舞”动人生、鹰击长空的坚定信念。本章还运用跨国移民理论分析反映早期移民生活的作品,认识到出洋的广东乡村农民不是因动荡和穷困而背井离乡的被动者,反而是敢于挑战、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开拓者。早期移民的心态是中华海洋文化特别是珠江文化的典型代表。珠江文化自古以来务实、敏锐、争先,因吸纳海洋文化精华而封闭意识和保守性较少,开放性和先进性成份多。老一代移民及其后代被打上珠江文化的印记,以雄强进取的精神对接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但又抵御极端个人主义的美国文化的侵入,彰显出珠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客观上构成了对闭锁困守的中国形象的一种反驳。第三章诗性中国形象阐述华人对文化中国的审美想象。文化层面的中国和现实中国构成了某种对立与补充关系,换言之,美国华人作家不满社会生活层面的中国时,“文化的中国”往往成了他们想象性的精神补偿,成为他们的诗意家园。本章分析了林语堂的多部英文作品,认为林语堂有意识地将优雅、闲适、安详的中国形象传递给西方人,对于改观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疲弱、愚昧的形象起到了良好作用。林语堂对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注重审美感受的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阐扬,也有其不足之处。他展示给外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经过萃取和删减的雅化中国。美国读者可以借“闲适”的趣味来慰藉忙碌的现实所导致的精神紧张,却很难以此增进对现代中国的了解。王鼎钧在抗战的纷飞战火中离家再未能返回,所以中国形象在他笔下美则美矣,却有着乱世罹忧的大哀痛,也因此造就了他沉郁顿挫的乡愁美学。诗人张错则沉潜古文物,在现代时空中考察过往历史事件,抒发怀古幽情并对存在进行哲学追问。裴在美将昔日台北和今日纽约并置,揭示喧嚣骚动的的都市永远无法取代宁静悠长的原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片面发展经济所导致的价值混乱发展给不少作家带来精神的冲击,他们选择了文化返身,向古老的诗意中国致敬,将乡愁提升到文化乡愁的层次。本章还解读了木心的诗歌和散文,认为木心通过在观念世界里漫游,执着地表达出他的怀乡诉求。在不断回望人类曾经拥有的文明、文化甚而精英个体生命矜贵的品性的同时,过去的文化在木心的选择性书写中获得再一次的想象性的生成,生成为木心理想的精神故园。第四章分析了现代中国形象在美国华人文学中的构建与缺席。从19世纪中叶至今,劳工潮、留学热、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到美国去”的潮流方兴未艾,根本动因在于中美经济的巨大落差,国人对于现代性的急切追求和渴望。华人文学首先流露出中国人追寻现代化的心理。本章第一节探讨华人作家怎样为国内读者展示了他们眼中的“美国”。越界后的“中国人”塑造的“美国”形象,既说明了中国对西方“怎么看”和“看什么”,也表现出中国对自我的想象方式。美国被视为现代化的终点,各类型的移民面对西方时震惊、失落、艳羡种种情绪交织一体。本节还从“人的体验的现代转型比历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更为根本”这一视角出发,论证了体验的现代性从根本上代表着现代中国人(民族群体和个体)在世界上的生存价值或地位问题。移民作为第三世界的个体目击和亲历第一世界的故事,更为直接和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中国的现代性焦虑。他们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的实现,强调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但又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诸如文化差异、文化反思、追求财富、追求感受的丰富等等很多崭新的现代性体验。第二节分析了新移民作家观察和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弊病的角度。本文认识到,叙述者依据西式的文化参照体系和价值标准审视作为国族象征的罗坎村(袁劲梅)、史屯(严歌苓)、大岛(刘索拉),既包含着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刻洞见,又保留了启蒙话语那种对中国文化结构的批判思路。他们反思东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寻找中国人爱面子、讲人情、特权意识等为现代化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有其共性特征。美国作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现在”,正预示着启动“改革”、全面加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中国的“将来”。华人作家们意识到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弊病,并做了理性的反思,希望中国不要再重蹈其覆辙,走出符合带有自己特性的现代化之路。第三节从视域扩大、华人女性在西方“再社会化”的成功、世界人新质的获得三个角度探讨了美国华人现代身份的构建。现代“职场”取代了传统的社群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场景和生存体验之所,新一代华人在身份上完成了他们的“现代化转型”。他们不仅获得了对于现代人而言是立身之本的专业技能,更关键地是获得了对职业角色和职业身份的体认。第四节探讨美国华人作家构建中国形象的缺失不足。指出无论是新移民作家还是华裔作家,均未逃脱美国社会对中国所持主流话语的影响,在局部和细节上难免有“自我东方化”之嫌。然而应该看到,华人文学可以启发我们采取“互为主观”的认识方法。很有价值的一点是,我们在外国文学中看到了“中国形象与中国文化”(无论扭曲程度如何)。于是,本民族作为他者被观察和被投射,这种被看的意义非常重要。突破我们视界的封闭,或许能发现许多曾经是盲点的部位,进行一些有益的思索。通过对美国华人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归纳,本文在结语中指出,写作使用的语种及作品指向的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作者身份这三点是决定某个特定中国形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文化语境中,除了种族、族裔以及性别这三种主要的身份标志以外,作者的社会阶层、政治倾向、职业特征、在中国的境遇等因素,也对塑造中国形象有直接的影响。华人文学在书写中国题材和异域华人生活时,实际上内含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变迁。美国华人塑造的中国形象展示出中国的各种面相:它既可以描写中国历史的阴暗面和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揭露“文革”的残酷面影和对人性的毁灭性打击,刻画底层民众的生活习性和劣根性;它也可以书写记忆缅怀中的虚实相间的审美之乡,或展示草根移民雄强进取的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或回顾中国现代化之路上的艰难前行。前者不是“新东方主义”,后者也不是“东方中心主义”。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是美华作家回应主流文化的一种叙事策略和生存策略。美国华人文学最醒目的成就并不是中国形象的完美呈现,而是海外作家直面自己母体文化时大胆的精神挑战。美国华人文学具有双重文化视野、双重文化传承,用双重视角描写出的中国形象表述着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想象和态度,同时述说着他们在居住国的生活境遇、生活欲望和梦想。实际上恰恰是多重形象才能无限趋近完整的中国形象。

韩向东[9](2011)在《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 ——兼论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及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储安平受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初露锋芒,尤其是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为新月派领袖徐志摩、梁实秋所看重,被当时文学界称之为“新月派后起之秀”。1936年后,储安平开始从文学创作转向对政治问题的关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国内局势的大变动局面。当时除少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参政组党外,绝大多数自由主义者选择了文人论政的方式参与政治建国运动,储安平是其中最有影响力、政论最为激进的人物之一。本文以储安平早期的文学作品和他创办的《客观》、《观察》两个周刊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上是从1928年他进入光华大学读书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从他早期文学创作入手分析其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对其政治自由主义的影响,探究储安平激进自由主义政论过程和发展脉络,揭示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储安平对自己自由主义政治理想的形成、修正、追求和幻灭的心路历程,并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及其在当下的价值进行了论述。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内容,对自由主义的基本概念、本源和发展历史进行界定和描述,将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自由主义本源和近数百年的演变过程,做出论者的认定和划分,把作为“相似体家族”的西方自由主义历史简化为三个阶段,即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并对本论题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论述。第二章,对储安平早期文学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心世界表达到对社会的批判和他的理想追求过程和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的变化。指出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新月派”自由主义风格。论述储安平在光华大学和新月社时期受到的个性解放、民主自由教育及在胡适、徐志摩等着名自由主义思想家的熏陶和影响下,他自由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指出他的文学思想是他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出文学创作对他这样一个自由主义政论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他从对社会生活直接感受的文学性表现,到自由主义政论理性观念与思想表达之间发展的必然性。第三章,探索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形成的来源。本章明确地将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来源表述为西方新自由主义,尤其是以英国拉斯基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作为主要学理来源和自严复以来的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传统的影响两个方面。另外,也指出了受法国大革命的自由主义启蒙心态的影响,也是其政论激进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第四章,对储安平的新闻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小字辈”,他的自由主义活动,主要集中在从三十年代抗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阶段,其新闻活动主要分为“《客观》时期的储安平”和“《观察》时期的储安平”两个部分,描述和分析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发展沿革和对国民党、共产党、美国、苏联政治态度的转变过程及对学生运动的支持。第五章,对储安平自由主义激进思想进行评析。本章对其政治自由主义激进化特征做了五个方面的评析阐述。第一,是自由主义思想与民主政治观念的冲突。第二,是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了建构论唯理主义的激进色彩。第三,是认同危机和身份意识的变迁,成为其激进主义形成的一个现实基础。时代背景原因有二:第一个是从自由主义传入动机上看,是一个被动寻求强国富民的武器;从工具论角度看,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必然是近代激进主义的趋势的原因。第二个是自由主义学理内部的冲突,即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时空错位造成的激进因素。本章通过对储安平激进主义思想的反思,从传统文化中有无自由主义传统及在中国能否有演进论的理性自由主义产生的可能性的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阐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文化价值及社会意义。最后结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总的发展趋势具有激进主义的特征,无论是在思想文化还是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其突出的表征。其原因不外乎三个,一个是中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演进的因素,另一个就是西方自由主义传入中国的时空错位因素,同时也有着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自身的局限性因素。储安平的激进主义的退场,标志着中国世纪性激进化思想潮流的完结。激进主义给近代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后果是复杂的。纵观以“破”字当头的批判和否定的激进主义的革命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这种激进的政治救国运动想走“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这种启蒙心态是缺少建设性和积极意义的。坚持温和、合理的选择演进论的理性主义态度,才能使西方自由主义为代表的人类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和解融合。

章益国[10](2003)在《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文中认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是解释战后东亚经济兴起的理论之一。其引述韦伯理论,认为儒家传统伦理促进经济发展,成就了日本、四小龙等“东亚奇迹”。该学说曾经与“亚洲价值”论、“东方式经营”、“儒商”等论调声息共同,相互援引,流行一时,并引起激烈争论。但其支持者中,随声附和的不少,其感情的认同甚于理性的反思,浮泛的比附多于谨慎的论证,使该学说整体上缺乏严谨的理论建构,持论不够质实,仅仅停留在假说阶段;反对者则多转而把东亚成功归因于制度因素。然而“制度论”与“文化论”只是立论角度不同,本身并不矛盾,所以反对者的“体系外的驳论”,仍无助于揭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理论内部的不足,相反造成论辩双方的话语错位,没有形成针锋相对的有效论战。正反两方看似分歧很大,其实抑扬同样都有所失当,又合谋霸占了反思的空间。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阵营应对失措,“东亚模式”也受到学界质疑。所以,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亚洲的问题,也暴露了亚洲研究的问题。而东亚的剧起和顿挫,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历史高点去反思。经过金融危机,儒家资本主义“思潮”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外考察它了。 “儒家资本主义”其实是一系列相关联的“亚洲论述”中的一种。这些论述中,“东亚奇迹”、“东亚模式”、“亚洲价值观”、“儒商”以及“新儒家”等,分别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领域,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唯独“儒家资本主义”,参与其中讨论的人不少,而把它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的论着则基本上还没有。本论文拟对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作史的回顾,从学术史的角度,出乎其外,作研究之研究。 本论文第一章将回顾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历史,介绍其代表人物与着作的观点。“日本文化特殊论”、“日本经营论”等从文化上解释日本成功的论说是该学说的滥觞;西方学者赫尔曼·康恩、麦克法科尔、彼得·柏格最早提出了该学说的一些主张;金耀基、杜维明、余英时海外华人学者则被认为是该学说代表人物。本章还回顾了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思潮化”及最终退潮的历程,并把亚洲金融危机当作一个“学术事变”,用来考察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应变机制,反思这个名噪一时的学说逐渐沉寂的原因。 “思潮化”了的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其学理与价值,构成了一对矛盾。本论文第二章、第三章将考察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学理逻辑;第四章、第五章将考察儒家资本主义学说蕴含的价值问题。 第二章回顾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理论来源“韦伯命题”—这个儒家资本主义论既奉为圭桌又试图超越,而被另外一些人视为子虚乌有的聚讼纷纷的命题—在学术史中的各种不同存在。从学术史的新视角,提出“韦伯命题”从无到有、又经过三次变奏的假说。本文认为“韦伯命题”在韦伯本人那里有一个发展过程;到美国学者帕森斯、贝拉师徒那里,又是一变;到了儒家资本主义学说拿韦伯理论来解释东亚经济发展,就不无比附之嫌了。本章通过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与韦伯学说的比较,说明了为何儒家资本主义学说没有韦伯理论有说服力的原因。 第三章在第二章对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论证逻辑做史的回溯后,以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一个基本的分论点:“勤俭论”为分析对象,介入学说的内部论证结构。“勤检论”主张:传统儒家的“勤俭”伦理,促进了二战后东亚经济的发展。“勤俭论”是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各种分论点中最具说服力的一个,本身是比较准确的。这能使我们排除一些干扰,把它与韦伯理论的置于相对真空中,考察两者的关系。通过对“勤检论”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没能充分考量“伦理”文化因素与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因而无法提供东亚经济增长的有效解释模式。 第四章分两个层次,首先分析儒家资本主义学说本身蕴含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诉求”的紧张:其后视界从平面移至纵向,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发展史,考察价值因素如何构成其流行的基础。 第五章在第四章通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价值问题后,选择一个价值主题词:“亚洲论述”,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价值背景。本文认为,东西方的“人—我”对视与全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是产生“亚洲论述”背后的权力支配结构。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就是以此种价值图谱为背景。 花落春仍在。“儒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过去了,作为一个“学说”,它却依然有其一定价值,需要继承清理。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文化与现代化”的大话题,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在学术史上当有一席之地。

二、留美学人的“边际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美学人的“边际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1)留美学人的“边际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身份的失落感。
二、精神的空虚感。
三、文化的无根感。
四,交往的局限感。
五、去留的困惑感。

(2)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3)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有关名词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国内外关于日本华侨华人问题的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四、 对所使用的主要资料的说明
第二章: 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前的日本华侨华人社会
    第一节、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与早期日本华侨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中日两国的“开国”与“邦交”对日本华社的影响
    第三节、 二战后至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前的日本华侨社会状况
第三章: 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社的“外在”变化
    第一节、 日本华社的现状及其尚未当地化之特点
    第二节、 日本华社“外在”的量与质的变化
    第三节、 中日关系正常化对日本华社“外在”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日本有关政策法规对华社“外在”变化的作用
第四章: 当代中国留日热潮及其对日本华社的影响
    第一节、 当代中国留学大潮
    第二节、 当代中国留日热潮
    第三节、 当代中国留日热潮对日本华社的影响
第五章: 迅速崛起的日本新华侨华人
    第一节、 新华侨华人的主要来源及其成分
    第二节、 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状况与处境
    第三节、 新华侨华人的崛起对日本华社和中日交流的影响
第六章: 日本老华社的“内在”变化——政治和文化认同的华人化
    第一节、 日本华侨社会尚未华人化的原因
    第二节、 老华侨社会迅速华人化的主要外因——社会因素
    第三节、 老华侨社会迅速华人化之主要内因——世代交替
    第四节、 日本老华社的急速华人化
第七章: 日本新老华侨华人的华人化进程之比较
    第一节、 新老华侨华人子女接受民族教育状况之比较
    第二节、 新老华侨华人对华侨社团归属感之比较
    第三节、 新老华侨华人婚姻观之比较
    第四节、 新老华侨华人“归化”观之比较
    第五节、 新老华侨华人职业状况之比较
    第六节、 新老华侨华人自我意识之比较
    第七节、 新老华侨华人的华人化进程之差异
    第八节、 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华人化进程
第八章: 从日本华社的变迁看2l世纪发达国家华社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当代日本华社的变迁及其展望
    第二节、 近二三十年间日本等发达国家华社量与质的变化
    第三节、 从推拉理论看21世纪初发达国家华社发展趋势
    第四节、 21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华侨华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结束语
附录部分
    附录一: 朱慧玲问卷调查样本
    附录二: 朱慧玲一期个人采访调查记录
    附录三: 各章图表分布状况
    附录四: 本文参考资料一览
后记

(4)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华文学研究综述
        一、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概述
        二、 美国华文文学研究概观
        三、 美华文学形象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
        一、 范围与意义
        二、 自我与他者
        三、 结构与创新
第一章 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
    第一节 白先勇《纽约客》里的中美形象
        一、 棺材与古墓
        二、 安乐乡里的中国“他者”
        三、 地狱与天堂
        四、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寻
    第二节 离散与文学
        一、 聂华苓(1925—):离散者的寻根
        二、 於梨华(1931—):从无根到扎根
    第三节 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与突围
        一、 丛苏(1937—):带枷的自由人
        二、 陈若曦(1938—):理想主义者
        三、 欧阳子(1939—):文学与心理学的交融
        四、 施叔青(1945—):女性的异域生存困境
    小结
第二章 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
    第一节 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
        一、 拯救与逍遥:美国“救世主”形象的解构
        二、 异域里孤独的移民
        三、 异族交往中的中美形象
        四、 严歌苓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综述
    第二节 新移民的美国梦
        一、 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
        二、 狂热追求财富的华商
        三、 两种跨民族婚恋模式
        四、 美国不是天堂
    小结
第三章 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代际冲突中的华裔形象
        一、 黎锦扬:父子之间
        二、 谭恩美:母女之间
        三、 伍慧明:骨肉相连
    第二节 成长中的华裔身份建构
        一、 黄玉雪:华女阿五的归化之路
        二、 林露德:白马王子与华人姑娘
        三、 李健孙:中美文化的汇通
        四、 任璧莲:张家佬的美国梦
        五、 赵健秀:战斗着的华裔文化卫士
    第三节 汤亭亭:想象中国、认同美国
        一、 鬼蜮横行的东方主义中国
        二、 手执双刃剑的华裔女勇士
        三、 建构华裔美国人的历史
        四、 华裔嬉皮士的戏剧狂欢节
        五、 中美形象的成因
    小结
第四章 三大作家群中美形象比较
    第一节 母题变奏曲
        一、 漂泊/乡愁/寻根母题
        二、 异族婚恋/拯救母题
        三、 乱伦母题
        四、 围城/考验母题等
    第二节 中美形象的流变及原因探析
        一、 中国形象的流变
        二、 美国形象的流变
        三、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析
结语
    一、 三大作家群形象特征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的美国形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的提出
    二 "美国形象"是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
    三 相关研究成果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的美国形象
        一 李恩富和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形象
        二 进步或堕落:胡适和吴宓"留美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一 "金山"、"蛮夷"、"虎狼"和背信弃义的种族主义国家
        二 "没有天使的天使岛"
    第三节 梁启超、伍廷芳笔下的"他者"形象
        一 矛盾的"民主国"和"先进国":《新大陆游记》
        二 "异"和矛盾的"他者"形象:《美国视察记》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二章 文明与癫狂
    第一节 "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的美国
        一 异趣横生的"他者"和偏狭的美国人:林太乙笔下的美国形象
        二 文明或病态:唐德刚、艾山作品中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林语堂和黎锦扬笔下的美国形象
        一 "新世界"和"旧世界":《唐人街》和《奇岛》中的美国形象
        二 从"大熔炉"到"百衲衣":黎锦扬作品的美国形象
    第三节 董鼎山、黄运基笔下的美国形象
        一 知识、文化工业、迷狂和性错乱:董鼎山随笔的美国形象
        二 癫狂的美国:黄运基的《奔流》和《狂潮》
    第四节 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三章 美国"多面体"
    第一节 从边缘处境想象美国:於梨华、白先勇小说美国形象
        一 丑陋的"他者":於梨华小说的美国形象
        二 鬼影幢幢的摩天楼:白先勇小说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自我"视野中的"他者"形象
        一 强权美国和奇异的"他者":聂华苓小说美国形象
        二 麦高、吴崇兰散文的异族形象
    第三节 美国"两形体":陈若曦、孟丝、伊犁小说美国形象
        一 纠结在"来到"和"离去"之间:陈若曦小说的美国形象
        二 富足的美国和失范的美国:孟丝、伊犁小说的美国形象
    第四节 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四章 美国天堂、美国地狱
    第一节 "新移民"留学生文学的多棱美国形象
        一 孤绝、雄强、癫狂:严歌苓笔下的美国形象
        二 "身体"的重构和解构:少君、曾晓文笔下的美国形象
        三 天堂美国:以《华尔街职场》和《爱在无爱的硅谷》为例
    第二节 "淘金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一 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
        二 "梦幻仙境"和"死亡之城":《拉斯维加斯的中国女人》
    第三节 美国浮世绘:"纪实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一 民主美国的自由和不自由
        二 美国"天堂"的幸和不幸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述评
        一、 关于人力资本概念的研究
        二、 关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分析
        三、 关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影响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主要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概念界定与现实状况
    第一节 人力资本相关概念界定
        一、 对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的考察
        二、 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
        三、 人力资本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节 人力资本的理论认识
        一、 人力资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历史回顾及当前新特征
        一、 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历史
        二、 当前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新特征
    第四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人往高处走”的客观流动趋向
        二、 从“不可持续性”流动向“可持续性”流动的发展
        三、 人力资本全球化的趋势
第三章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分析
        一、 人力资本流动特征分析
        二、 人力资本流动的理论阐释
        三、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意义
    第二节 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一、 人力资本流动的客观环境
        二、 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三、 人力资本流动的静态分析
        四、 人力资本流动的周期与规律
第四章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模型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一般均衡模型
        一、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结构
        二、 模型的长期均衡
        三、 模型的主要结论及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人力资本流动的动态均衡分析
        一、 人力资本流动的动态分析方法
        二、 人力资本的动态流动与经济增长
        三、 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殖
第五章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分析的背景
        一、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
        二、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驱动因素的国际背景
        三、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动因的新趋势
    第二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动因理论
        一、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一般规律
        二、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动因分析
    第三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
        一、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微观驱动因素
        二、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宏观驱动因素
第六章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全球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分析
        一、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技术效应
        二、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贸易效应
        三、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科技文化效应
    第二节 流出国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分析
        一、 人力资本流出的收益效应
        二、 人力资本流出的成本效应
    第三节 流入国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分析
        一、 人力资本流入的创新效应
        二、 人力资本流入的福利效应
第七章 中国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国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实证研究
        一、 中国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现实
        二、 实证数据描述
        三、 计量模型及其结果
    第二节 中国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问题
        一、 中国人力资本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中国人力资本流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对中国的影响
        一、 人力资本外流对中国的影响
        二、 人力资本回流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节 促使中国人才回流的政策建议
        一、 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相关福利待遇
        二、 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科研条件
        三、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允许人才自由流动
        四、 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系,宣传国内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
        五、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从媒介文化角度看美华文学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口传时代的美华文学
二、文字时代的美华文学
三、印刷时代的美华文学
四、电子时代的美华文学
    1.电子时代初期的美华文学
    2.电子时代中期的美华文学

(8)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华人文学”和“中国形象”相关概念辨析
        一、美国华人文学和美国华文文学
        二、国家形象和中国形象
        三、自我与他者的并存互视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伦理中国形象
    第一节 “家庭本位”伦理的正向与反向
        一、家庭伦理对华人的守护与桎梏
        二、家族和人伦社会的同构
    第二节 社会伦理
        一、群体非理性——荒诞岁月里“乌合之众”的集体人格
        二、面具——身份的表象
        三、华裔的两难——黄皮肤白面具
    第三节 生命伦理
        一、幽灵叙事和原始主义
        二、民间伦理的实用性和包容性
        三、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
        四、敬畏感的缺失和慎独的意义
    小结
第二章 草根中国形象
    第一节 劳动力离散:追索海外移民的民间记忆
        一、沿袭左翼叙事的传统
        二、重塑美国华裔历史
        三、为小人物立传:底层移民的民族根性
    第二节 唐人街:文化潜流与历史动感
        一、异国都市里的乡村家园
        二、唐人街的常与变
        三、岭南民风民俗的整体移植
        四、新“中国城”——法拉盛众生相
    第三节 乡土中国的后现代赋格
        一、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图景
        二、狂欢化叙事创造的混沌历史
        三、草鞋权贵的现代曝光
    小结
第三章 诗性中国形象
    第一节 沉郁顿挫的乡愁美学
        一、战乱动荡的破碎家园
        二、文化乡愁
        三、诗言回忆
    第二节 再现东方文明之邦
        一、逍遥容与的艺术生存
        二、承载文化理想的淑女形象
        三、花园异托邦和奇岛乌托邦
    第三节 中国风骨,世界观念
        一、审智
        二、神游
    第四节 体悟汉语之美
    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中国形象的构建与缺失
    第一节 中国人的域外现代性体验
        一、金山、金元帝国与物欲世界
        二、异国婚恋模式背后的隐喻
        三、对现代自由、民主、“理性”的新体认
    第二节 对国内现代化路径的审视
        一、变化中的中国
        二、对大陆生态环境、健康人性、都市文明的反思
        三、追随型现代化的危机
    第三节 现代性身份的建构
        一、扩大了的视域
        二、中国女性在西方的“再社会化”
        三、世界人的新质
    第四节 现代中国形象的缺席
        一、将旧时中国和当代美国并置
        二、自我东方化:现代语境中的前现代中国
        三、普世主义“普适”的虚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 ——兼论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及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自由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价值取向
        (一) 古典自由主义时期
        (二) 新自由主义时期
        (三) 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储安平的早期文学创作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生
    一、早期文学作品分析
        (一) 自我内心情感和理想的忠实表达
        (二) 对社会黑暗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三) 储安平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自由主义思想的萌芽
        (一) 光华大学自由主义观念熏陶
        (二) 新月社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
    三、储安平文艺观念评析
第三章 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的社会和历史渊源
    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发展
        (一) 甲午战争后自由主义的发展
        (二)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
        (三) 俄国革命对中国自由主义发展的影响
        (四) 第三条道路:40 年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失败的政治实践
        (五) 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对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继承和演变
    三、英国拉斯基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法国启蒙主义的影响
第四章 储安平的新闻活动
    一、《客观》:自由主义思想的成熟时期
        (一) 对国民党的批评和对共产党的评价
        (二) 对美苏对华政策的态度
        (三) 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批评
        (四) 对自由的阐释和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看法
    二、《观察》:自由主义论政高潮时期
        (一) 创刊的过程和背景
        (二) 《观察》的撰稿人分析
        (三) 储安平《观察》时期的政论
第五章 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一、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评价
        (一) 第三代自由主义学人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二) 自由主义理想与民主主义观念的冲突
        (三) 第三代自由主义者传统文化的缺失
        (四) 身份意识的转变与认同危机的发生
    二、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反思
        (一) 中国有无自由主义文化传统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自由主义因子
        (三) 20 世纪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形成
        (四)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文化价值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10)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声明
历史篇
    一、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简史
        第一节 、 “儒家资本主义”释名
        第二节 、 日本成功的文化解释
        第三节 、 “东亚奇迹”的文化解释
        1 、 西方学者
        2 、 海外华人学者
        第四节 、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思潮化”
        1 、 学术与思潮
        2 、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从假说到思潮
        3 、 亚洲金融危机与儒家资本主义“思潮”的退潮
        第五节 、 本课题的价值与方法
逻辑篇
    二、 从“韦伯命题”到儒家资本主义学说
        第一节 、 韦伯的“韦伯命题”
        1 、 早期韦伯?晚期韦伯?
        2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发生学的因果研究
        3 、 世界宗教比较社会学--类型化比较研究
        第二节 、 美国韦伯:柏森斯和贝拉
        1 、 韦伯的“帕森斯化”
        2 、 贝拉:《德川宗教》--从韦伯到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中点
        第三节 、 东亚韦伯: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与韦伯理论的比较
        1 、 核心论题
        2 、 设问的起点
        3 、 论证的内部逻辑
    三、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举证方法--以勤俭论为例
        第一节 、 “勤俭论”概要
        第二节 、 新教“勤俭”与儒教“勤俭”
        第三节 、 禁欲主义与神秘主义
        第四节 、 勤俭伦理与制度变迁
价值篇
    四、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事实与价值
        第一节 、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价值追求
        1 、 韦伯的精神分裂
        2 、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诉求
        3 、 “儒家促进资本主义”与“儒家救疗资本主义”
        第二节 、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传播的价值基础
        1 、 日本文化特殊论的价值背景
        2 、 西方人的“东方香格里拉”情结
        3 、 海外华人学者的“客家”心态
        4 、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在大陆流行的背景色--“文化热”、“国学热”
        5 、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在大陆流行的背景色--大陆学界对韦伯的受容
    五、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与亚洲论述
        第一节 、 “亚洲论述”的历史
        1 、 实质“亚洲”的传统基础:“华夷世界体系”及其思想后果
        2 、 自西而东的“亚洲”
        3 、 亚洲观的近代转换
        4 、 近代“亚洲”:地域主义和“抵御”主义
        第二节 、 “亚洲论述”的价值纠葛
        1 、 “中心--边缘”的换移
        2 、 “人--我”的对视:“东方主义”与自我“东方主义”
参考书目
后记

四、留美学人的“边际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 [1]留美学人的“边际心态”[J]. 张敏杰. 青年研究, 1997(01)
  • [2]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 [3]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 朱慧玲. 厦门大学, 2001(01)
  • [4]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D]. 陈学芬. 河南大学, 2013(01)
  • [5]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 向忆秋. 山东大学, 2009(05)
  • [6]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研究[D]. 任增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从媒介文化角度看美华文学的生成[J]. 许燕,王馗. 广东社会科学, 2005(02)
  • [8]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杨华. 山东大学, 2012(12)
  • [9]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 ——兼论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及现实意义[D]. 韩向东. 吉林大学, 2011(05)
  • [10]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D]. 章益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留学美国学生的“边缘心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