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工两种气缸体的可调流水线(论文文献综述)
许东仁[1](1983)在《近代发动机气缸体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系统(一)》文中指出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简述国内外发动机气缸体大批大量生产和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制造技术概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和应解决的技术关键;第二章论述了编制气缸体加工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基准和划分工段工区等的基本原则以及自动线的配置型式;第三章论述了气缸体顶面、底面、缸孔、止口、曲轴孔、瓦盖结合面和锁口面以及曲轴止推面……等关键工序国内外采用的加工方法及达到的精度。图37幅。参考文献5则。
杨建华[2](2017)在《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艺研究及实施》文中指出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客户对产品的功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但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随着人们对影响环保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入,汽车尾气成为生态建设路上的重要整改因子。在我们国家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的过程中,环保建设也被提上日程。我国柴油机国四(欧三)排放法规标准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2009年开始,潍柴动力已成功具备生产达到欧三标准的10L、12L柴油机,为提高潍柴发动机市场占有率,扩大欧三标准柴油机的功率范围,公司启动了13L柴油机的研发策略,并于2013年确立工艺研发和工艺实施进程。通过分析WP12与WP13柴油机气缸体产品结构,结合目前潍柴WP12/WP10蓝擎生产线的现行状态,确定合适的工艺改进方案,通过改进或完善现有的WP12柴油机缸体生产线,最终实现WP12与WP13在生产线上的通用生产。论文主要从分析WP12与WP13柴油机气缸体的产品结构区别入手,结合现有的WP12机型的加工工艺,分析WP12与WP13的异同点,确定可兼顾两者的最佳通用生产加工工艺,这种兼顾式混型生产工艺方案,减小了生产线的改造或新增,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针对WP12与WP13相同之处的工序加工,维持原有工艺;针对两者的不同点,通过设备改造或新增,确定同时适用于WP12与WP13的工艺参数,包括刀具、机床、加工方式等。本方案实施后,生产线既具有较高的柔性,适于变型产品的加工,又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实践证明,根据该工艺方案优化建设的生产线,具有设备利用率高、换型速度快、防错能力强等特点,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与可靠性,对于其它排量的产线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陈良江[3](2001)在《长安汽车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自动线总体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自动化问题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柔性生产自动线是一种技术复杂、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想和圆满地解决了机械制造高自动化与高柔性化之间的矛盾。 本文针对长安汽车集团公司JL72Q、JL474Q、JL475Q三种汽车气缸体的加工工艺特点并结合工厂生产实际,对缸体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改进,依据现代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原理对三种气缸缸体的机械加工柔性自动线进行了总体设计,规划出了一条缸体机械加工柔性自动线,该自动线采用了9台加工设备(其中5台卧式加工中心,2台专用机床),2条自动线的设计方案,整个柔性加工线设备利用率高、生产能力稳定、可靠性好,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发动机气缸体加工的瓶颈问题,适合长安汽车集团企业扩大生产与率先进入WTO战略的需要。
章熊[4](1986)在《机械工业部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1956—1985年记事(科技工作部分)》文中研究说明 1956年(1)3月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刘淇生局长签发关于组织组合及专用钻镗床设计处的决定。决定中指出:“采用组合机床及专用机床是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方向,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化工厂是它们的进一步发展,而组合机床的发展一般是从钻镗床开始的。为加速培养设计力量,提高设计水平,以发展组合机床及专用钻镗床,适应机械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决定组织组合及专用钻镗床的专业设计机构,命名为沈阳第一专业设计处”。与
刘毅[5](2009)在《YC6L柴油机气缸盖三乙胺冷芯工艺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社会对铸造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改善铸造环境、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综合性能是每一个铸造企业都要面对的不争事实。针对这些问题,各种卓有成效的工艺方法得到不断的开发、改进并推广应用。三乙胺法冷芯工艺是其中富有成效的工艺方法之一。三乙胺法冷芯工艺发明于1968年,是最早的有机粘结剂冷芯盒工艺,从八十年代起开始在国内得到初步应用,如今已广泛推广应用到铸造行业的各个领域。就目前国内研究方面看,普遍集中在对该制芯方法的工艺特点、原材料的特性、工艺性能指标及要求进行探索,因而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充实而且成熟;就目前国内具体应用的情况来看,该制芯方法尚适于生产断面厚大、简单和一般复杂的大中小砂芯,而对生产形状特别复杂、体薄且长宽比例较大、结构强度不足的诸如联体气缸盖水道之类的砂芯则有很大的困难。本文以三乙胺法冷芯工艺在YC6112气缸盖上的初步应用为基础,结合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解决YC6L气缸盖水道砂芯结构强度不足的砂芯结构改进方案。以此为基,进一步对使用三乙胺法冷芯工艺生产的YC6112及YC6L气缸盖的气道性能作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气道性能不一致的原因,并对改善气道性能偏差作了气缸盖反变形工艺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框架式芯头的气缸盖水道砂芯能有效提高砂芯的结构强度,满足水道砂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要求。2.气缸盖气道高度不一致是气缸盖气道性能(涡流比)不一致的主要原因。造成气道高度不一致的原因是气缸盖产生了弯曲变形。3.反变形工艺能有效的影响气缸盖的弯曲变形,改变气缸盖气道高度的不一致性。4.与气缸盖整体的反变形工艺相比,局部的反变形工艺更灵活,其参数更易调节,是能更有效的改善气缸盖气道性能不一致的工艺方法之一。
郭城[6](2020)在《内燃机缸套珩磨加工工艺参数优选研究》文中指出高性能内燃机作为现代交通运输装备和军事装备的主要动力源,其创新研发与性能提升受到了各国军工与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缸套是内燃机能源转换和动力输出的核心组件,其珩磨表面的加工精度对活塞-缸套系统的服役可靠性和能源转换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高性能内燃机缸套珩磨加工时油石磨粒空间轨迹的重构、磨粒与缸套表面相互作用过程的有限元仿真、珩磨加工工艺参数的优选等展开研究工作,旨在为高性能内燃机关键部件的精密加工和整机服役性能提升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缸套珩磨油石磨粒的轨迹分析与重构:基于珩磨油石的运动特性和珩磨网纹表面的创成原理,提出了珩磨油石磨粒空间轨迹的3D重构方法,研究了不同珩磨往复速度、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条件下珩磨油石磨粒轨迹的空间分布情况。(2)珩磨油石越程量对圆柱度的影响规律分析:基于珩磨油石磨粒的空间轨迹,求得了缸套珩磨加工的材料去除率,结合珩磨油石磨粒空间轨迹的统计规律,计算得到了缸套珩磨加工圆柱度误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珩磨工艺参数对缸套珩磨加工圆柱度的影响规律。(3)缸套珩磨加工的有限元仿真:针对特种铸铁缸套,构建了其珩磨加工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珩磨速度、切削深度时缸套内表面的珩磨油石磨粒轨迹,以及磨粒对珩磨表面形貌创成的影响规律。(4)缸套珩磨加工工艺参数的优选:设计了不同加工参数下内燃机缸套的粗珩与精珩加工实验,采用平顶珩磨工艺进行珩磨加工,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珩磨工艺参数对缸套表面粗糙度与形位误差的影响规律,优选了珩磨加工工艺参数。
周文[7](2006)在《发动机缸体高速加工工艺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汽车的需求迅速增长,如何提高汽车产品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发动机缸体是汽车五大部件之一,其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生产效率和性能。发动机缸体传统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途径是尽量缩短辅助时间和采用刚性生产线,这种途径在今天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发展。因此,在汽车行业中,如何提高发动机缸体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考察了国内多家发动机生产厂家的生产方式,搜集、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发动机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了高速加工方法在发动机缸体加工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发动机缸体高速加工的工艺方案。论文对发动机缸体的机械加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围绕缸体的加工方法,针对缸体加工的特点,研究了缸体高速铣削和高速镗孔工艺方案,从理论上分析和研究了缸体高速加工技术的加工精度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缸体高速加工的工艺,并对缸体高速加工的关键工序进行了分析。本文所设计的缸体机械加工工艺方案兼顾了工序集中与工序发散的原则,既具有较高的柔性,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践表明,该工艺方案的设备利用率较高,生产能力稳定,可靠性较好,对同类产品的加工及工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贤华[8](2016)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铝合金管接头铸件去毛刺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机器人代替人工参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工厂中使用工业机器人柔性加工技术也成为了现代工厂的标志之一。这不仅可以提高加工处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操作环境;降低工人危险,提高加工质量。本文以研究开发铝合金管接头铸件的自动去毛刺系统为目标,详细介绍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中心,开发专用的周边设备配合组成铝合金管接头铸件去毛刺系统。首先根据工厂中铝合金管接头铸件的产品特点和加工经验,确定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中心并配合以自主设计开发的二维锯床平台和气动辅助处理单元等设备的自动去毛刺系统总体方案,然后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虚拟装配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并进行各机构之间的协调运动分析,分析理想工作节拍,通过工业机器人与气动辅助处理单元的协调控制完成磨削力控制以保证加工质量,在MTALAB中进行仿真。最后进行工业机器人和周边辅助处理单元的联合调试,完成样机试制,并利用样机进行产品加工,根据加工结果分析理想的加工处理参数。论文第一章,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随后介绍了铝合金铸件清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工业机器人在铝合金铸件清理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和设计内容。论文第二章,根据铝合金管接头铸件去毛刺的过程,设计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中心,辅以二维锯床平台和气动辅助处理单元的去毛刺系统。针对这套系统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工业机器人的进行选型;分析毛刺前的浇冒口切除过程,确定了二维锯床平台的设计方案,完成伺服驱动系统的计算和选型;利用气动系统的缓冲性能和力控制功能,提出了气缸推动气动砂轮的气动去毛刺辅助处理单元的结构方案,并进行原件选型和附加零件设计。最后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完成虚拟装配。论文第三章,首先采用Solidworks和MATLAB/Simulink进行三维虚拟装配,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平台,并在建立的平台上进行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规划和仿真;然后对电机驱动滚珠丝杆的锯床进给驱动模块进行分析,采用PI[)控制对电机进行三环整定,并对不同参数的整定效果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分析:接着对气动砂轮辅助机构进行压力控制的分析,采用PWM控制高速开关阀进而控制系统输出压力,建立仿真模型;最后对工业机器人去毛刺系统进行生产情况分析和生产节拍分析,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输出所需要的机器人和周边设备的速度、角速度曲线,观察机器人和周边设备的协调运动情况;提取仿真数据,进行运动节拍分析,为寻找最优工作节拍,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基础。论文第四章,在选择合适的工业机器人及其控制器基础之后,对周边辅助设备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部分的选型设计和外围电路的常规设计,其中包括各种传感器和PLC的选型,二维锯床平台、气动辅助去毛刺系统等周边设备的设计,以及各控制器、传感器、PLC之间的接口设计。在选定的硬件基础之上,建立控制框架。设计了利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切除浇冒口和去毛刺工作的系统控制程序流程,基于此流程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相关软件模块,并编写PLC程序和机器人控制器程序;最后利用所搭建的样机进行了铝合金管接头铸件毛坯的处理实验,设置不同的处理条件,得到了不同的处理结果,利用该结果分析了影响工业机器人去毛刺的效果和效率的影响因素。
颜炳祥[9](2008)在《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它能够产生并释放出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所在,也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合理性的基础。产业集群区域内部高度的竞合氛围,使分工更专业、更精细,使成本降得更低、技术创新节奏更快;由于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与网络特性,对于那些产业链比较长或迂回生产方式比较突出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迅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或国际的竞争优势。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非常高,并且产业链很长,因此汽车产业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非常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汽车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形成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合力,从而造就了汽车产业强劲的竞争力。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汽车工业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是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工业仍然存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自主研发差、缺少自主品牌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梦想,产业集群势在必行。本文从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外因条件出发,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比较国际及我国部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特征及原因,最后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目的是为了使相关人士对我国汽车业的竞争优势有一个更全面和清晰的把握,从而能够结合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有目的地促进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点。对于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总结,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延拓、深化了有关理论的应用广度及深度。指出了对于我国汽车产业集群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构建了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并确定了研究重点;第二章:本章首先界定了汽车产品的概念、分类,总结了汽车工业的七大特征,确定本文所研究的汽车产业包括汽车产品制造业、汽车批发零售业和汽车服务业;其次,提出了汽车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假设前提。第三章:论文从汽车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外因方面入手,着重从产业资本环境、产业形成所需要的社会化资本、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成长、壮大的区域产业文化等几个因素出发具体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孕育、发展的外因化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汽车产业集群的资本要素禀赋、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平台、汽车产业文化平台的构建;第四章:论文讨论了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逻辑联系、汽车产业集群的物流体系的成熟以及有益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集群网络系统的构建,从集群发展的内因角度揭示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推动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汽车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汽车物流体系运作平台、汽车产业集群网络体系的构建思路;第五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总体性的分析。通过构建汽车产业集群的三维度分析框架模型,认为汽车产业集群的成长是宏观—产业成长环境、中观—产业发展及微观—集群内企业主体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或者不正常都将影响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文章最后对于汽车产业集群内部各网络结点的功能作了阐述;第六章:本章对于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然后结合汽车产业的具体特点,构建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且运用AHP数学模糊评价的方法,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对比;最后结合汽车产业集群各层次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了不同区域汽车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原因。第七章:本章通过对于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发现汽车产业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产业积聚现象;另外分析结果还表明汽车产业是关联性很强和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产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将有力的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其集聚程度与汽车工业总产值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不同行业集聚程度的变化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力不同,汽车产业积聚程度的提高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第八章:文章首先介绍了世界上部分汽车产业集群和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总体格局,分析了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原因探索了现有格局的成因;最后结合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从开放的市场、FDI效应及国际化的经营策略等三方面入手分析经济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对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分析认为通过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变动与经济地理的变迁,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提高产业效率;第九章:基于SWOT分析框架,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根据“优势-机会”、“优势-威胁”与“劣势-机会”、“劣势-威胁”等四种组合提出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同时提出了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的定义及其构建方法;最后在对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集群处于发展期的观点,并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十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总的来说,本论文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侧重于应用性研究,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丰富的、全面的、富有创新性的研究。但囿于作者知识结构及研究时间的限制,某些问题尚未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关于国有汽车集团的产权结构对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如何?国有汽车企业如何进行委托人—代理人的机制设置?如何防止国有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的权力寻租行为和道德风险?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内部的体制性障碍?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的途径与实际影响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本刊编辑部[10](1979)在《使中央立柱式组合机床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文中指出中央立柱式组合机床是工艺范围较广、工序集中程度较高的一种组合机床。这种机床是由回转工作台式组合机床演变发展而来,因此比其它型式的组合机床出现较晚,大约出现于四十年代中期或末期。由于在中央立柱上可立式布置多个运力头,而在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的周围可卧式或倾斜式布置多个动力头,因此在一台机床上布置的动力头数有时多达20个左右,就其所完成的工序数而言,有时与一条小规模的直线型自动线相当,而从占地面积和机床成本等方面来看,有时比自动线经济。
二、加工两种气缸体的可调流水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工两种气缸体的可调流水线(论文提纲范文)
(2)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艺研究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柴油机的发展历史与行业现状 |
1.2.1 柴油机的发展历史 |
1.2.2 潍柴柴油机发展历程 |
1.3 气缸体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
1.3.1 气缸体生产的历史 |
1.3.2 气缸体生产的现状 |
1.4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WP13柴油机气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研究与分析 |
2.1 WP13与WP12柴油机气缸体区别分析 |
2.2 WP12柴油机气缸体加工方案 |
2.2.1 WP12柴油机气缸体加工工艺路线 |
2.2.2 WP12柴油机气缸体工序方案 |
2.3 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序分析 |
2.4 WP13 柴油机气缸体加工工艺资源配置优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WP13柴油机生产线设备布置方案研究 |
3.1 过程文件的设计与编制 |
3.2 设备的总体布置 |
3.3 新增设备的工艺要求与技术要求 |
3.3.1 三轴孔半精镗专机 |
3.3.2 三轴孔精镗专机 |
3.3.3 主副油道、曲轴孔、凸轮轴孔去毛刺专机 |
3.3.4 珩磨缸孔专机 |
3.3.5 主副油道孔、斜油孔去毛刺专机 |
3.3.6 电化学去毛刺专机 |
3.4 WP13柴油机气缸体过程SPC应用 |
3.4.1 识别过程参数和MSA验证 |
3.4.2 测算设备CMK(机械设备能力指数) |
3.4.3 SPC在线预警的应用 |
3.5 WP12\13 柴油机气缸体混型加工防错应用 |
3.5.1 三轴孔半精镗工序机型防错简介 |
3.5.2 三轴孔精镗工序机型防错应用简介 |
3.5.3 缸孔珩磨工序机型防错应用简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长安汽车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自动线总体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重要意义 |
1.1 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及类型 |
1.1.1 柔性自动化的兴起 |
1.1.2 建造柔性自动线的可行性分析 |
1.2 自动线任务要求与可行性论证 |
1.2.1 缸体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要求 |
1.2.2 缸体机加工生产线可行性分析 |
2 气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分析 |
2.1 气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
2.2 气缸体的机械加工线工艺方案 |
2.2.1 缸体加工工艺路线 |
2.2.2 缸体加工自动线工序研究 |
2.3 加工自动线加工工序分析 |
2.3.1 工序30(加工左右侧面及小端面)分析 |
2.3.2 工序60(粗加工缸孔及顶底面)分析 |
2.3.3 工序90(粗加工曲轴半圆孔及前后端面)分析 |
2.3.4 工序130(精加工顶底面销孔、曲轴室)分析 |
2.3.5 工序140(钻顶面φ5油孔)分析 |
2.3.6 钻孔攻丝自动线总体分析(工序150、160、170、180、190、200、210) |
2.3.7 工序270(轴盖及缸体加工)分析 |
2.3.8 14工位精加工自动线(工序290) |
2.3.9 工序310(精磨顶面)分析 |
2.3.10 工序320(珩磨缸孔)分析 |
2.3.11 工序340(去毛刺)分析 |
3 生产线及设备的总体布置的研究 |
3.1 设备的选择及总体布置 |
3.1.1 设备的选择 |
3.1.2 生产线总体布置 |
3.2 生产线设备系统的选择要求、布置及安装 |
3.2.1 设备机械系统布置及要求 |
3.2.2 设备电控系统要求 |
3.2.3 设备液压系统要求 |
3.2.4 设备冷却排屑系统要求 |
3.2.5 设备润滑系统要求 |
3.2.6 设备气动系统要求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JL系列气缸体产品编号图 |
(5)YC6L柴油机气缸盖三乙胺冷芯工艺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工程需求和社会现实意义 |
1.2 三乙胺法冷芯工艺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汽车行业铸造制芯工艺应用概况 |
1.2.2 三乙胺法冷芯工艺国内外应用概况介绍 |
1.3 三乙胺法冷芯工艺概述 |
1.3.1 基本原理 |
1.3.2 三乙胺法冷芯工艺原材料特性及其对芯砂性能的影响 |
1.4 三乙胺冷芯工艺目前国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的来源及其对我公司铸造水平发展的影响 |
第二章 YC6L 气缸盖基于胺法制芯的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
2.1 YC6L 气缸盖的产品特点 |
2.2 YC6L 气缸盖试制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
2.2.1 试制铸造工艺方案设计原则 |
2.2.2 造型线的选择及造型工艺的确定 |
2.2.3 制芯工艺的选择 |
2.3 砂芯结构的优化设计 |
2.3.1 产品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初步分析 |
2.3.2 基于盘式组芯的 YC6112 气缸盖水道芯的特点及启示 |
2.3.3 YC6L 气缸盖水道砂芯结构的优化设计 |
2.3.4 基于铸造工艺设计要求的 YC6L 气缸盖结构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芯制造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 |
3.1 试制砂芯的吹气硬化 |
3.2 试制用芯盒的设计特点及试制砂芯的起模 |
3.3 砂芯试制方案的实施效果 |
3.4 砂芯批产工艺 |
3.4.1 砂芯在模具中的布置 |
3.4.2 批产制芯工艺简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道性能一致性的探索 |
4.1 气道一致性的分析、评价技术 |
4.1.1 误差正态分布定律 |
4.1.2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Xbar-s 图) |
4.2 YC6112 气缸盖气道性能一致性的初步探索 |
4.2.1 YC6112 气缸盖生产过程稳定性分析 |
4.2.2 YC6112 气缸盖气道性能评价 |
4.2.3 YC6112 气缸盖气道性能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
4.2.4 解决气道性能不一致的工艺方案 |
4.2.5 反变形工艺对气道高度的影响 |
4.2.6 反变形工艺对气道性能的影响 |
4.2.7 过程特殊原因对气道性能的影响 |
4.2.8 气道形状对涡流比的影响 |
4.3 YC6L 气缸盖气道性能一致性探讨 |
4.3.1 YC6L 气缸盖气道性能表现 |
4.3.2 反变形工艺在整体气缸盖上的应用 |
4.3.3 整体反变形工艺对气道高度的影响 |
4.3.4 整体反变形工艺对气道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6)内燃机缸套珩磨加工工艺参数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珩磨工艺的发展现状 |
1.2.1 珩磨工艺的发展历程 |
1.2.2 珩磨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3 珩磨工艺的发展趋势 |
1.3 珩磨加工原理 |
1.3.1 珩磨加工过程 |
1.3.2 珩磨加工工艺特点 |
1.4 珩磨工艺参数 |
1.4.1 珩磨速度 |
1.4.2 珩磨压力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缸孔珩磨油石磨粒的轨迹分析与重构 |
2.1 珩磨网纹的形成原理 |
2.2 珩磨油石的行程 |
2.3 缸孔珩磨油石的运动特性分析 |
2.4 珩磨油石空间轨迹重构 |
2.5 本章小结 |
3 越程量对圆柱度的影响 |
3.1 珩磨材料去除量的计算 |
3.2 珩磨轨迹统计模型 |
3.3 珩磨加工圆柱度的预测 |
3.4 珩磨加工圆柱度数值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缸孔珩磨有限元仿真分析 |
4.1 珩磨过程中磨粒建模 |
4.1.1 磨粒形状建模与网格划分 |
4.1.2 磨粒的大小 |
4.1.3 被加工工件的建模与网格划分 |
4.1.4 珩磨过程中多颗磨粒建模 |
4.2 缸孔珩磨过程仿真 |
4.2.1 单磨粒磨削仿真 |
4.2.2 多磨粒磨削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5 缸孔珩磨加工工艺参数的优选 |
5.1 实验设备 |
5.1.1 珩磨机床与被加工缸套 |
5.1.2 油石的尺寸与安装 |
5.1.3 粗糙度测量仪 |
5.1.4 三坐标测量仪 |
5.2 表面粗糙度实验研究 |
5.2.1 粗糙度评定参数 |
5.2.2 往复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实验研究 |
5.2.3 粗珩压力对表面粗糙度影响实验研究 |
5.2.4 精珩压力对表面粗糙度影响实验研究 |
5.2.5 旋转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实验研究 |
5.3 圆柱度实验研究 |
5.3.1 越程量对圆柱度影响实验研究 |
5.3.2 珩磨压力对圆柱度影响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发动机缸体高速加工工艺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的发展过程 |
1.1.1 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的历史回顾 |
1.1.2 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的现状 |
1.2 发动机缸体的生产方式 |
1.3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简介 |
1.3.1 高速切削加工理论的提出 |
1.3.2 高速加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
1.4 研究背景 |
1.4.1 缸体高速切削加工 |
1.4.2 缸体传统加工方法与高速加工方法的比较 |
1.4.3 刚柔结合的缸体高速切削加工方式 |
1.5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发动机缸体高速铣削工艺研究 |
2.1 高速铣削加工对刀具的要求 |
2.1.1 高速铣削加工对刀具的基本要求 |
2.1.2 高速铣削加工铣刀的选择 |
2.1.3 高速铣削加工铣刀的安全性 |
2.2 发动机缸体高速铣削加工工艺 |
2.2.1 缸体高速铣削平面的技术要求 |
2.2.2 缸体高速铣削工艺的基本要求 |
2.2.3 缸体高速铣削的刀具参数与铣削用量 |
2.2.4 缸体高速铣削的冷却 |
2.3 缸体高速铣削的加工精度 |
2.3.1 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2.3.2 刀具系统挠曲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2.4 铣削工艺实验及结果分析 |
2.4.1 切削参数的选择 |
2.4.2 工艺实验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缸体高速镗孔工艺研究 |
3.1 调头镗孔工艺 |
3.1.1 常用镗孔方法的不足 |
3.1.2 调头镗孔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
3.1.3 调头镗孔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发动机缸体调头镗孔的加工精度 |
3.2.1 加工中心高速调头镗孔时的镗轴变形 |
3.2.2 调头镗孔时镗轴变形的误差分析 |
3.3 缸体调头镗孔的精度控制 |
3.3.1 影响调头镗加工精度的因素 |
3.3.2 缸体调头镗孔的加工误差 |
3.4 调头镗孔工艺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1 切削参数的选择 |
3.4.2 工艺过程简述 |
3.4.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缸体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
4.1 发动机缸体的生产任务要求及工艺特点 |
4.1.1 生产任务要求 |
4.1.2 工艺特点 |
4.2 发动机缸体工艺方案设计原则和依据 |
4.2.1 工艺方案设计的原则 |
4.2.2 工艺方案设计的依据 |
4.3 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
4.3.1 毛坯的选择 |
4.3.2 机械加工工艺基准的选择与加工 |
4.3.3 机械加工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的安排 |
4.3.4 缸体的主要加工表面和辅助工序 |
4.3.5 缸体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 |
4.4 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典型工序分析 |
4.4.1 粗铣上下平面(工序 10) |
4.4.2 粗镗曲轴孔铣瓦槽铣主轴止推面粗精镗孔(工序 80) |
4.5 本章小结 |
结 论 |
附 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铝合金管接头铸件去毛刺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概述 |
1.1.1 工业机器人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
1.1.2 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
1.1.3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铝合金铸件清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工业机器人在铝合金铸件清理中的发展与应用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去毛刺系统结构方案设计 |
2.1 工业机器人去毛刺系统概述 |
2.2 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
2.2.1 机器人结构分析与选择 |
2.2.2 浇冒口去除平台的分析与选择 |
2.2.3 气动去毛刺辅助单元的分析与选择 |
2.2.4 驱动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
2.3 系统结构方案的实现与计算 |
2.3.1 工业机器人的选型 |
2.3.2 二维锯床平台的计算与选型 |
2.3.3 气动辅助去毛刺单元 |
2.4 三维模型的虚拟装配和加工零件图绘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去毛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3.1 机器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3.1.1 去毛刺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3.1.2 工业机器人仿真模型建立 |
3.1.3 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结果 |
3.2 二维锯床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3.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2.2 电机三环整定 |
3.2.3 机械系统参量和负载折算 |
3.2.4 伺服系统三环整定计算与仿真 |
3.3 气动砂轮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3.3.1 气动砂轮磨削力控制方案 |
3.3.2 系统数学模型 |
3.3.3 气动脉宽调制系统 |
3.3.4 控制算法 |
3.3.5 压力控制系统的仿真 |
3.4 整机系统协调控制与仿真 |
3.4.1 协调控制策略 |
3.4.2 整机系统建模 |
3.4.3 去毛刺系统协调生产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机器人去毛刺系统样机试制与实验 |
4.1 工业机器人去毛刺系统的控制系统组成 |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与选型 |
4.2.1 PLC概述与选型 |
4.2.2 PLC控制系统的构成 |
4.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配方管理模块 |
4.3.2 示教功能模块 |
4.3.3 运行功能模块 |
4.3.4 去毛系统程序介绍 |
4.4 去毛刺试验 |
4.4.1 去毛刺效果分析 |
4.4.2 去毛刺效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与实用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
1.2.2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1.2.3 汽车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逻辑结构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汽车产业集群概述 |
2.1 汽车产业的基本概念 |
2.1.1 汽车与汽车产业 |
2.1.2 汽车的分类 |
2.1.3 汽车产业的特征 |
2.1.4 汽车产业的分类 |
2.2 汽车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
2.2.1 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产业区与企业群 |
2.2.2 汽车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
2.3 课题研究前的几点说明 |
2.3.1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
2.3.2 几点假设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动因分析 |
3.1 汽车产业集群的产业资本环境 |
3.1.1 产业资本对于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
3.1.2 产业资本的来源分析 |
3.1.3 汽车集群的资本要素禀赋平台的构建 |
3.2 汽车产业集群的社会化资本 |
3.2.1 社会资本内涵、特点及作用 |
3.2.2 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构成 |
3.2.3 我国汽车集群社会资本的现状 |
3.2.4 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平台的构建 |
3.3 汽车产业集群的文化环境 |
3.3.1 关于产业文化研究现状 |
3.3.2 汽车产业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3.3.3 我国汽车产业文化平台构建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动因分析 |
4.1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 |
4.1.1 汽车产业的技术特性分析 |
4.1.2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成因 |
4.1.3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的构建 |
4.2 汽车产业集群的物流体系 |
4.2.1 汽车产业物流体系的作用 |
4.2.2 供应链运作系统与汽车集群的成因性分析 |
4.2.3 以供应链管理来整合产业集群化的优势分析 |
4.2.4 中国汽车产业物流运作的现状与缺陷分析 |
4.2.5 汽车产业集群物流平台的构建 |
4.3 汽车产业集群的网络平台 |
4.3.1 汽车产业内部网络化特点与作用解析 |
4.3.2 汽车产业集群的网络平台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
5.1 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
5.1.1 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5.1.2 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
5.2 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三维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2.1 汽车产业集群的三维分析模型的构建 |
5.2.2 汽车产业集群的三维模型的分析 |
5.3 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
5.3.1 推动因素一:产业发展的自发性 |
5.3.2 推动因素二:国家政策的规划性 |
5.3.3 推动因素三:FDI 的推动性 |
5.4 汽车产业集群中各行为主体的功能 |
5.4.1 汽车产业集群网络结点 |
5.4.2 汽车产业集群各网络结点的功能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汽车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 |
6.1 产业集群定量评价方法的介绍 |
6.1.1 反映地区产业专业性的经济指标 |
6.1.2 产业集群定量界定的三维分析方法 |
6.1.3 产业地区集中度法 |
6.1.4 产业集群指数 |
6.1.5 其它方法 |
6.2 我国汽车产业积聚现状的分析与评价 |
6.2.1 样本介绍与计算说明 |
6.2.2 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6.3 汽车产业积聚程度与工业增长的关系 |
6.3.1 汽车产业积聚程度与工业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6.3.2 增长积聚弹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
7.1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机理分析 |
7.1.1 汽车产业集群的经济性效应分析 |
7.1.2 汽车产业集群的竞合效应分析 |
7.1.3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效应 |
7.1.4 汽车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机制 |
7.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的原则 |
7.2.2 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模型 |
7.2.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案层)的评价 |
7.3 基于AHP 原理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权重的计算 |
7.3.1 AHP 计算方法的介绍 |
7.3.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权重的计算 |
7.4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AHP 模糊评价实证分析 |
7.4.1 模糊评价的计算步骤 |
7.4.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糊评价 |
7.4.3 评价结果分析---不同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与现状分析 |
8.1 全球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
8.1.1 世界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 |
8.1.2 世界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
8.2 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概况 |
8.2.1 长三角汽车产业积聚区 |
8.2.2 珠三角汽车产业集聚区 |
8.2.3 环渤海汽车产业集聚区 |
8.2.4 东北汽车产业积聚区 |
8.2.5 华中汽车产业积聚区 |
8.2.6 西南汽车产业积聚区 |
8.3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
8.3.1 基于生产主体的非集群特征 |
8.3.2 基于地域分布的非集群特征 |
8.3.3 基于投资主体的非集群特征 |
8.3.4 基于产业规模的非集群特征 |
8.3.5 基于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非集群特征 |
8.3.6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非集群特征 |
8.4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探讨 |
8.4.1 汽车产业价值链全球化重构 |
8.4.2 集群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 |
8.4.3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 |
8.4.4 汽车产业集群刚性的超越 |
8.4.5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产业开放度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与政策变量 |
9.1 基于SWOT 分析框架的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变量 |
9.1.1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SWOT 分析 |
9.1.2 战略选择与政策变量 |
9.1.3 加速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建议 |
9.2 基于集群品牌视角的政策建议 |
9.2.1 汽车集群品牌的定义 |
9.2.2 集群品牌的形成与辐射效应 |
9.2.3 汽车集群品牌建设的政策建议 |
9.3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的政策建议 |
9.3.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诠述 |
9.3.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特征表现 |
9.3.3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识别 |
9.3.4 相关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工作的回顾与结论 |
10.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附录一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模糊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汽车产业、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的LQ 系数 |
附录三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
附录四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汽车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
附录五 2004 年中国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 |
附录六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加工两种气缸体的可调流水线(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发动机气缸体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系统(一)[J]. 许东仁. 组合机床, 1983(03)
- [2]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艺研究及实施[D]. 杨建华. 吉林大学, 2017(04)
- [3]长安汽车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自动线总体设计与研究[D]. 陈良江. 重庆大学, 2001(01)
- [4]机械工业部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1956—1985年记事(科技工作部分)[J]. 章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986(03)
- [5]YC6L柴油机气缸盖三乙胺冷芯工艺的开发[D]. 刘毅.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6]内燃机缸套珩磨加工工艺参数优选研究[D]. 郭城.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7]发动机缸体高速加工工艺设计与研究[D]. 周文. 燕山大学, 2006(08)
- [8]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铝合金管接头铸件去毛刺系统的研制[D]. 王贤华. 浙江大学, 2016(07)
- [9]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D]. 颜炳祥.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10]使中央立柱式组合机床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J]. 本刊编辑部. 组合机床通讯, 19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