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功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惠[1](2021)在《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文中研究说明钢琴是一种用来表达情感的独特乐器,钢琴音乐作品也把运用艺术化方法进行情感表达作为重要内容。在钢琴演奏活动中,情感表现居于重要地位,是钢琴演奏活动的重点,同时也是每个演奏者积极调用各种演奏要素达成的目标。有效的触键方法和技巧能够确保钢琴演奏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情感表现的成效。从这一角度分析,在钢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和触键技巧不可或缺,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在传递优美音乐的同时抒发真实情感,达到"人琴合一"的演奏境界。所以钢琴演奏者要在演奏活动中把情感和触键作为两个关键点进行综合考量,不断优化情感表现方法以及触键技巧,优化钢琴演奏效果。

杨磊[2](2020)在《叶惠芳钢琴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叶惠芳教授是我国非常着名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她的教学理念对我国的钢琴音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以叶惠芳教授所主张的教学理念为落脚点,从意识层面、生理层面、技术层面等不同方面分析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学理念中所蕴含的指导价值。

朱婉芸[3](2020)在《论樊祖荫《儿童钢琴小曲56首》演奏与教学》文中认为《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简称《儿童钢琴小曲56首》是我国着名作曲家樊祖荫于2000年出版,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民族钢琴作品。它的旋律素材来自我国各个民族,和声来源樊祖荫着作—《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和方法》中的理论方法,在西洋乐器中恰当呈现中国各民族音乐的魅力。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体内容一共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为作曲家和作品概述。笔者先论述樊祖荫的生平概况和学术成就,再对作品进行分地区介绍,并挑选部分小曲作为例证。第二章论述该作品多民族性的音乐风格。它涵盖56个民族,涉及中国各民族的音乐素材,体现多民族性的音乐特色。因此,笔者分别以旋律、节奏节拍、和声、调式调性为素材,剖析《儿童钢琴小曲56首》的音乐风格。第三章为该作品的演奏与教学研究。笔者以触键、奏法、踏板、指法、力度和速度为出发点,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该作品的演奏技巧与教学要点进行研究。第四章从承扬中华多元文化、民族音乐观、审美教育和儿童学琴兴趣四个方面,论述《儿童钢琴小曲56首》的教学意义。

文廉[4](2020)在《三首船歌作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是以研究船歌体裁为中心,选取了三首船歌作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19 No.6)、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这三首船歌进行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及艺术特征的分析,比较出相同体裁下的同一性质和不同点。根据船歌体裁的特点,分析演奏和艺术特色,从自己的实践角度出发,对旋律性演奏、左手低声部的伴奏形式、速度及力度在音色上的变化、踏板的运用、演奏处理及体会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以上分析结果的整合,争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创新。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船歌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了艺术风格的分析,从艺术情感风格到曲式结构的比较,分析出了船歌作品的异同。文章会以谱例为基础,明确的指出各小节的演奏技巧与难点,并说明在演奏中如何解决。通过笔者对三首船歌作品的比较和音乐分析,可能在部分研究中出现不足,但期望可以将这种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其他体裁的乐曲研究中,而这种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预计会对今后研究其他体裁的乐曲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以实际理论依据为基础,将对乐曲的艺术风格、曲式结构、演奏分析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为钢琴爱好与教学研究者在今后的表演和教学实践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远[5](2020)在《五首钢琴改编曲《猜调》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云南民歌《猜调》原是一首传唱度极高的儿歌,由于歌曲旋律活泼欢快,吸引了一批作曲家的注意。作曲家储望华、朱践耳、王建中、陈怡和鲍元恺就以这首《猜调》民歌旋律为基础,分别进行改编创作,写出了同名钢琴改编曲。不仅再现了原曲的民族特色,又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对中国钢琴音乐具有重要进步意义。比如王建中的《猜调》,主要采用了西方传统的作曲手法,并有意识地对钢琴作品民族化进行了探索,对后人的创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储望华身在澳洲却依然能够不忘研究发展中国音乐,采用丰富的织体和具有民族特色装饰音来特显民族风格,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的音域和乐器特有的性能;朱践耳则采用了二度远关系的双重调性及特有的托卡塔式织体,展示出鲜明的现性的创作手法;陈怡所作的《猜调》则处于中国像西方现代技法学习的高潮时期,作品中包含发展的分裂、复杂的节奏,将中西创作技法结合在一起,无不展现出她高超的作曲功底,令人耳目一新;鲍元恺创作的《猜调》的取自于他的《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不仅采用了猜调原本的民歌旋律,同时加入了云南另一首民歌《安宁州》的主题旋律,是钢琴改编曲的发展的一种新尝试,为后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选取了以民歌《猜调》为主题旋律改编而来的五首钢琴独奏曲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五位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及《猜调》作品的创作过程为着眼点,了解五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及风格差异,进而对五首钢琴曲的整体做乐曲概述,对作品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以图表和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分别论述;分析作品的创作思路,阐述作品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研究每位作曲家在创作中的创新之处。通过对五首钢琴曲的分析,从演奏的角度探讨如何把握民族改编曲的民族性同时又不脱离时代背景,研究作品旋律与织体的统一,踏板的正确使用以及不同的触键方式所带来的不同音色效果;将研究所得的理论知识和演奏所得的实际经验结合,把重点放在实际演奏上,与自身的演奏经历相结合,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提高演奏价值,并将此对比研究的方法运用到钢琴演奏和教学中,使演奏者能对不同风格的作品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对不同创作手法作出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演奏方法,以达到不同的音效,对演奏者更好把握其他风格流派的作品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者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费凡[6](2020)在《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及其实贱研究 ——以《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学习钢琴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进而提高艺术素养。然而在“钢琴热”的大趋势下,钢琴基础教育的现状出现了偏离艺术素质教育轨道的现象,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家长在互相攀比的心态下,考级意识强,出现拔苗助长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使钢琴基础教育缺乏对儿童的心理关注,对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科学和完善,需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急需重新定位钢琴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于钢琴基础教学来说,教材是贯彻先进教育理念、引导正确方向、实施科学方法的依据和载体,现代钢琴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依赖适应时代需要的教材来体现、贯彻和落实。本文意从但昭义先生的教育理念入手,结合他近年来研究推广的《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分析教程特色,进行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其教育理念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本文总共分为三个章节进行研究,首先绪论中阐述选题缘由与意义,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论文思路框架。第一章是但昭义艺术教育成就概述,主要介绍但昭义的生平事迹,包括其家庭环境及艰苦的求学之路。其次是介绍但昭义的艺术教育成就,包括其从教四十多年来所教授学生的获奖情况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第二章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与教程特色分析,将其教育理念从音乐教育、辩证看待音乐与技术、快乐学琴和因材施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趣味教学、强调音乐表现、课程单列和民族元素四个教程的主要亮点;第三章是针对四册教材的教学实践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梳理与反思;结论是阐述但昭义教育理念的实践价值及其意义。

陈淑清[7](2018)在《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手腕训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只有确保手指、手腕、手臂三者之间有效配合,才能弹奏出最为和谐的乐曲,以往钢琴基础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将大量的教学精力,集中在手指和手臂的练习中,但是却忽视了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着重对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手腕训练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为更多钢琴初学者提供帮助。

国曜麟[8](2017)在《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指是钢琴活动的实施端,对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与钢琴活动相关联的所有技法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不意味着钢琴活动的过往经验是凭空捏造,必然有其历史成因。这些经验经过历史淘洗,带有时代属性,或保留至今。但物是人非,不论是哲学观念、社会科学、审美体验还是作曲技法,都时过境迁。因此,从最早的旧有经验,即古键盘乐器时期移植至早期槌击钢琴时期,到现代钢琴形制成熟时期,对于手指运用的要求大为不同。如果以旧的方法与不相适应的当前的现实作拼凑,岂止是刻舟求剑,根本是马牛其风。物质的转变永远先于意识的捕捉,因而滞后的觉察所残存的旧的经验总是延续至今还在作祟。科学兴起之后,有些不科学的方法就应该被剔除。音乐界的科学家们钻研着机体运动的外部形式和大脑两半球活动的精神过程,诞生的解剖—生理学派和心理—技术学派解决了一些必要的基础问题,但在研究过程中也遗留了新的问题,特别是手指机能的重要性在各种探讨中潮涨潮落。它们将个体的全部内外部机制解释得极尽完备,但手指才是钢琴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却要么被过度重视,要么就干脆被忽略。很庆幸钢琴界开始关注中枢神经系统,这也非偶然。其作为接收信息和下达指令的核心枢纽,是行为的根源,对演奏行为起着决定作用。在清楚条件反射理论之前,或许钢琴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漠视还情有可原,但这已不可成为今日借口。随意运动和反射活动有足够强大的理论证据解释钢琴活动中的诸多行为。手指机能是通过神经活动来加强的,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只能在高级神经活动视域之下进行研究。换言之,对于手指机能的探讨应当是对高级神经活动的探讨,其提高方法即运动形式必须符合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制和一般规律,否则文不对题。因此,本文呈示了钢琴活动的历史概况,试图找到目下广为流传的诸多方法的历史成因。并结合高级神经活动的科学理论,将条件反射的理论方法引入钢琴活动。最终以新的视域的理论与钢琴活动实践相结合,解释正确行为之正确与错误方法之错误。

万晶晶[9](2013)在《分析与重建:钢琴表演的身体观》文中指出在西方思想史中,“身心二元”、“心”高于“身”的认知模式一直是西方认识论的基石。直到20世纪以来,“身体”这一维度得到了现象学、诠释学、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哲学流派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力辐射到了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现代医学、消费文化理论、性别理论等诸多领域。在美学领域中,历史上苏格拉底、蒙田、福柯、梅洛-庞蒂、维特根斯坦、杜威等思想家都曾对“身体”在审美经验中的重要性有过零散论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美国新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更是提出了“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的学科概念并为之构建了基本的学科框架。本文对历史上各类钢琴演奏理论进行了考察,分析总结出以往钢琴技术训练模式所体现出的“身体观”是一种“身体工具论”。在相关“身体”理论思想的启示下,笔者批判了仅将身体当做演奏工具的理论及实践模式,提出“身体主体论”的身体观念及基于其上的“审美化的身体运用”;提倡正视身体“既作为工具、又作为自我”的特殊处境,强调演奏者发掘和强化自己的“身体自觉意识”、“身体审美意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讨论和实践这种新的身体使用模式,使演奏者能够更高效地“使用自我”,并且能够更好地享受自己的演奏、从演奏活动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身体审美经验和身心幸福感。本文的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文重点所在。第一章简要整理了西方思想史中关于“身体”观念的历史线索,并对关于钢琴演奏的研究做了归纳和概述;第二章中分析、总结了以往三百年来各类主流钢琴表演理论所共同反映出的身体观——“身体工具论”;第三章笔者在相关“身体”理论的启示下对钢琴表演理论和实践中的“身体工具论”展开批判,提出新的“审美化的身体运用”模式并阐释其内容、意义;第四章尝试着对新的身体观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方法和意见以供参考。

刘叶子[10](2012)在《浅谈钢琴教学中予以纠正的几个演奏姿势问题》文中指出钢琴演奏中不容忽视的是演奏姿势问题,演奏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演奏者本身能否正确演绎该作品,本文对钢琴教学中常见的几种错误演奏姿势做了罗列和阐述,旨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重视并改进。

二、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功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功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钢琴演奏中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作用分析
    (一)钢琴演奏中情感表现的作用
    (二)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的作用
二、钢琴演奏中情感表现的内容
    (一)准确表现乐谱音符
    (二)把握真实创作意图
    (三)凸显个性优势
三、钢琴演奏中的常用触键技巧
    (一)高抬指快下键技巧
    (二)高抬指慢触键技巧
    (三)贴键触键技巧
    (四)跳音与低指快弹技巧
四、表现不同情感的触键技巧运用
    (一)舒缓情感表达的触键技巧运用
    (二)轻快情感表达的触键技巧运用
    (三)深沉情感表达的触键技巧运用
    (四)强劲情感表达的触键技巧运用

(2)叶惠芳钢琴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识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二、从生理层面分析人体器官在演奏中的职能
三、技术为音乐服务
四、坚持练琴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3)论樊祖荫《儿童钢琴小曲56首》演奏与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1 樊祖荫《儿童钢琴小曲56首》综合概述
    1.1 樊祖荫简介
    1.2 《儿童钢琴小曲56首》简介
2 多民族性的音乐风格
    2.1 旋律素材
    2.2 节奏素材
        2.2.1 节奏型
        2.2.2 节拍
    2.3 调式调性素材
        2.3.1 五声性调式
        2.3.2 非五声性调式
        2.3.3 复合调式调性
    2.4 和声素材
        2.4.1 三度结构的和声
        2.4.2 非三度结构的和声
        2.4.3 终止和弦
3 演奏技巧与教学分析
    3.1 民族乐器的触键变化
        3.1.1 模拟打击乐器音色
        3.1.2 模拟吹管乐器音色
        3.1.3 模拟其他乐器—响篾音色
    3.2 奏法的把握
        3.2.1 断奏
        3.2.2 连奏
    3.3 踏板的处理
        3.3.1 节奏踏板
        3.3.2 切分踏板
    3.4 其他要素的把握
        3.4.1 指法的选择
        3.4.2 力度和速度
    3.5 针对儿童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3.5.1 想象力
        3.5.2 理解力
4 教学意义
    4.1 承扬中华多元文化
    4.2 树立儿童民族音乐观
    4.3 激发儿童学琴兴趣
    4.4 拓宽儿童审美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三首船歌作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一)艺术特色与演奏方法分析方面
        (二)美学分析方面
        (三)和声分析方面
        (四)比较分析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船歌的起源与发展
    二、三首船歌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19No.6)
        (二)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
        (三)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
第三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音乐分析
    一、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19No.6)的音乐分析
        (一)体裁创作
        (二)曲式结构
        (三)艺术特征
    二、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的音乐分析
        (一)体裁创作
        (二)曲式结构
        (三)艺术特征
    三、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的音乐分析
        (一)体裁创作
        (二)曲式结构
        (三)艺术特征
第四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演奏分析
    一、音乐形象的演奏诠释
        (一)歌唱性的旋律演奏
        (二)低声部的伴奏织体
        (三)触键与音乐色彩的变化
        (四)多变速度与力度的表现
    二、演奏难点及如何解决
        (一)双音演奏
        (二)八度与和弦演奏
        (三)装饰音演奏
        (四)华彩乐段的演奏
        (五)踏板的运用
第五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比较研究
    一、同一体裁的共同性质
        (一)鲜明的标题性
        (二)取材来源于生活性
        (三)引子与尾声设计相似性
        (四)持续音及调性手法的一致性
        (五)意境塑造趋同性
    二、同一体裁的不同点
        (一)曲式结构的不同
        (二)旋律织体不同
        (三)节奏节拍不同
        (四)创作风格表现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五首钢琴改编曲《猜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云南民歌《猜调》及其创编
    第一节 《猜调》与云南民歌
    第二节 《猜调》的音乐结构与风格
    第三节 《猜调》的改编发展
第二章 五首改编曲《猜调》的结构与风格
    第一节 五位作曲家与五首改编曲
    第二节 五首改编曲的创编特征
    第三节 五首《猜调》的不同风格
第三章 五首改编曲《猜调》的不同演奏诠释
    第一节 五首作品的旋律与织体掌控
    第二节 五首作品的踏板运用
    第三节 五首作品的触键把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及其实贱研究 ——以《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思路框架
第一章 但昭义艺术教育成就概述
    第一节 但昭义简介
    第二节 艺术教育成就
第二章 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与教程特色分析
    第一节 教育理念分析
        一、启蒙阶段强调音乐教育
        二、辩证地看待音乐与技术
        三、落实快乐学琴
        四、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程特色分析
        一、主张趣味教学,贯彻快乐学琴
        二、强调音乐表现,注重全面基础
        三、基础课程单列,明确教学重点
        四、融入民族元素,感受民间音乐
第三章 《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教学实践应用与反思
    第一节 钢琴启蒙弹奏的训练
        一、手指支撑——“站立”
        二、手指弹奏——“走步”
    第二节 钢琴基本弹奏法与音乐表现基础
        一、三种基本弹奏法
        二、音乐表现基础
    第三节 钢琴基础技法的训练
        一、复杂节奏与手指平衡
        二、特殊技法与双音和弦技法
        三、乐句的力度造型
        四、装饰音与灵活训练
        五、手指快速跑动
    第四节 钢琴技法进阶的训练
        一、音乐特性分类与对比
        二、音乐结构
        三、高难技法
    第五节 教学实践反思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高级神经活动视域
    二、历史回顾
    三、相关文献
    四、研究延伸
第一章 手指机能观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对经验的信赖
        一、古键盘乐器的技术经验
        二、早期槌击钢琴的经验移植
        三、手指学派
        四、陷入僵局
        五、重量学派的身体观
    第二节 科学的手指机能观
        一、解剖—生理学派
        二、心理—技术学派
        三、反射论的兴起
    第三节 我国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观历程
        一、最初传入
        二、苏联援华
第二章 高级神经活动视域
    第一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结构与其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二、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第二节 神经活动
        一、反射与记忆
        二、条件反射
    第三节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一、兴奋与抑制
        二、高级神经活动定律
第三章 高级神经活动与钢琴活动
    第一节 手指机能原理
        一、手指机能定义
        二、手指机能提高的内外在机制
    第二节 实践原则
        一、手的运动
        二、紧张与松弛
        三、重复与强化
        四、时间弹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图片索引
个人简历
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分析与重建:钢琴表演的身体观(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身体”观念的历史与钢琴演奏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身体”观念的历史线索
    第二节 钢琴演奏理论的前人研究综述
        一、主流钢琴演奏法的历史轨迹
        1、17、18世纪:羽管键琴弹奏法
        2、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从羽管键琴弹奏法中孕育而来的“手指学派”
        3、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重量演奏学派的形成及其发展
        4、20世纪:脑神经学、心理学在钢琴演奏理论中的介入
        二、与“身体”理论相关的钢琴演奏理论
第二章 对历史上主流钢琴演奏法之身体观的分析与评介
    第一节 手指学派身体观
    第二节 重量演奏学派(解剖-生理学派)身体观
        一、正视作为生理-肉体结构的身体
        二、机械论原则的升级
        1、对生命科学的借鉴只是表面
        2、机械论原则升级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第三节 心理学介入之后分叉的身体观
        一、交叉点:“脑”的主体性地位
        1、以“脑”为媒介抵达精神领域
        2、脑(精神)对“身体”的统辖
        二、身体观的分叉
        1、身体是精神性主体操纵之下的隐性工具
        2、身体是精神性主体统辖之下的能动工具
    本章小结:三百年钢琴艺术史中占主导的“身体工具论”
第三章 钢琴演奏中新型身体使用模式的理论探寻
    第一节 器乐演奏中的“身体”:最需要受到关注的“身体”
    第二节 “审美化的身体运用”模式的提出
        一、新的立足点及身体观
        二、“审美化的身体运用”的主旨和基本内容
    第三节 “审美化的身体运用”模式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演奏者习得和完善演奏技巧
        1、动觉感受有助于获得和储存技巧
        2、动觉监督有助于修正错误
        二、有利于演奏者对乐感的领会
        1、乐感的内在身体体验
        2、乐感的外在音乐表现
        三、有助于主体之间关于音乐意义的交流
        1、“身体”因素在音乐表演活动中的重要性
        2、审美化的身体运用对音乐交流的促进作用
        四、有利于增强演奏者的幸福感
第四章 关于方法论的思考
    第一节 前人关于增强身体意识(神经学意义上)的钢琴演奏方法论
        一、增强本体感觉的笼统方法
        1、慢速弹奏、夸张动作
        2、有技巧地利用注意力
        二、增强触键感、姿势感、距离感等本体感觉的具体方法
        1、触键感
        2、手指姿势感
        3、有关身体意志的抑制效能
    第二节 笔者关于强化钢琴演奏者身体幸福感的方法论思考
        一、身体机能(演奏能力)是否与幸福感成正比
        二、关于身体审美注意
        三、影响身体幸福感的若干因素及强化方法
        1、对本体感受各个维度的审美注意
        2、与困难感的游戏
        3、以聆听配合弹奏对于幸福感的强化效应
        4、良好的“交流”对于演奏者身体幸福感的增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浅谈钢琴教学中予以纠正的几个演奏姿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肩膀
二、手腕
三、双腿
四、结语

四、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功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J]. 周晓惠. 新课程导学, 2021(12)
  • [2]叶惠芳钢琴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J]. 杨磊. 艺术大观, 2020(20)
  • [3]论樊祖荫《儿童钢琴小曲56首》演奏与教学[D]. 朱婉芸.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三首船歌作品比较研究[D]. 文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五首钢琴改编曲《猜调》比较研究[D]. 高远. 安徽大学, 2020(08)
  • [6]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及其实贱研究 ——以《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D]. 费凡.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手腕训练[J]. 陈淑清. 中国文艺家, 2018(05)
  • [8]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研究[D]. 国曜麟. 中国音乐学院, 2017(02)
  • [9]分析与重建:钢琴表演的身体观[D]. 万晶晶. 中央音乐学院, 2013(02)
  • [10]浅谈钢琴教学中予以纠正的几个演奏姿势问题[J]. 刘叶子. 音乐时空(理论版), 2012(09)

标签:;  ;  ;  ;  ;  

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