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摘要)

浅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摘要)

一、浅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金光辉[2](2012)在《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文中认为本文以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着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企望对体育其事有更真切的认识。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考查学校体育教科书主要是梳理主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我们将百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军国民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增强体质时期、健康主导时期等几个主要时段,并分别对当时的教科书进行了细致考查。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每部分所选择的教科书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后,对体育操作理论、体育新兴学科教科书作简要概述,认为它们不是体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着的思想性更为丰富,因此,接触的体育思想更为多样,选择的余地就相对较大。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三大领域,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补充,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着作加以讨论。由于教科书代表的都是官方主流思想,此次着重考查官学体系之外的,尤其是那些独具思想内涵的学术着作。通过对比可知,体育思想的学术力作不在官学体系,而存于那些独立思考的自由着述之中。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是本文的收尾阶段。在此之前,我们借助李泽厚的实用理性之说,深入地讨论了实用理性这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及其与中国体育的关系,认为注重实用实际是国人思考体育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中国体育的基本特性,而这也恰好是其最大的局限,应尽力避免。我们认为体育是完全超脱实用的形式化竞争,其最高境界在于不断超越。我们梳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具体两大层面,分别对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归纳整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图景由本土体育观与西化体育观的不断博弈而构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对立。从军国民思潮向自然体育思想的转变时期,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潮、自然主义观与国粹体育观的对立等阶段;随政治风云与保健思潮而起伏时期,经历了增强体质思想、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演变、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观的对立、人文体育观与人文奥运理念的泛滥等阶段。综观这些主流体育思想不是将体育视为政治工具就是保健手段,要么是小而实、急功近利,要么大而泛、无所不包。而独立于官学之外,既不为政治折腰又不为保健束缚、完全超脱实用的体育思想,非强化体能思想莫属,这种不为任何实利的纯学术思想提出了对体育其事的独特认识,具有明显的“民间之学”特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由体质论和技能论的矛盾运作构成,也是体育思想的对立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主流教学思想经历了“技能论长期占优”“体质论后来居上”“健康论强势推进”几个阶段,而独立于主流之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依然秉持着不为实用的理念,与强化体能思想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相比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形成时间不长,其演化脉络比较清楚,基本上是固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传统主流训练思想,与主张专项化训练的“一元”训练思想和“相对而现”训练思想之间的对立。相比之下,传统主流训练思想僵化陈旧,而专项化训练思路则更具活力。综观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路径,官方意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体育成了达到各种实用诉求的手段。而不受其支配的思想基本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要么被漠视要么被屏蔽。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结论、主要建议、主要创新、主要局限四部分。主要结论共有三条,第一,实用理性是主流体育思想的文化根源;第二,体育不属于华夏文明固有之文化样式;第三,文化对立是体育思想演化的内在动力。主要建议有,第一,武术与体育、武术与健身不应被混淆;第二,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不应被完全割裂;第三,官方应该广开学术争鸣的风气和平台。本人深知,虽然本研究对体育教科书和专着作了广泛的考查,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但由于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局限,文中的某些观点难免会存在争议甚至不妥之处,因此,虚心倾听不同意见,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将是本人的最大愿望。

赵利[3](2012)在《承继与发展: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30年(1979-2009)》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体系究竟有着怎样的演进历程?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启示。对此,笔者以教学论、课程论为理论基础,将一般理论与史料研究相结合,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重要历史契机,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等方法,坚持史论结合的研究原则,按照回顾历程→反思总结→思考前瞻论述思路,追溯了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教学变革发展的历程,全景式展示了体育教学30年来的演进,揭示了体育教学变革的成绩与不足,前瞻体育教学变革的未来,研究结果是:论文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变革史分为恢复重建(1978-1984)、引进借鉴(1985-1999)、改革发展(2000-2009)三个时期,在回顾教育形势,在宏观的社会语境下,以体育教学思想发展为主线,从体育教学目标取向、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教学方法选择、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体系变革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身体”是服务与“建设”的工具,这一时期体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价都围绕增强体质目标取向而制定,缺少对人的关怀;在改革开放中期至90年代末期,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人的自身发展受到关注,这一时期体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的选择都围绕学生“身心社”发展的教学目标取向,学生的心理、个体意识受到关注;21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这一时期体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的选择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回顾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的演进历程,体育教学的变革是在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逐渐重视“人”的发展过程。综观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30年演进历程,其变革演进特征是:体育教学理论从依附引进借鉴到相对独立;教学目标取向从从社会本位到社会个体本位的兼顾;教学内容选择从规定性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教学方法由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到主体间性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从终结性评价到形成性发展性评价。探寻体育教学变革的困境是:体育教学理论缺乏学科特色,体育教学实践理解操作异化,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缺失;探析体育教学变革的原因是:社会变革制约体育教学变革,教育方针指导体育教学变革,价值观念影响体育教学变革;体育教学在加强教学活动科学性、提升教学质量水平、追求人性化教学的教学新境界认识过程中一直都期望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关注的程度不同,还曾有忽视的倾向。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是体育教学活动价值的根本所在,而且体育教学在培养人的身心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变革一直坚守着体育教学的价值追求。回顾与分析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历程,得到的启示是:第一,体育教学变革是一个由现实向理想化转变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推进体育教学变革既有社会发展的外部动力,也有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清晰理解体育教学变革的内在张力是教师;第二,教学变革总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科学行动,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应关注当代,立足本土,走向实践,形成自己的学科理论特色以指导体育教学变革实践;第三,教学改革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是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而行动的执行者是教师,教师是改革的关键。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守教育理想,彰显教学智慧,在指导学生学会学的过程中更加善教,推动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共同体验生命的价值。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上体育课真正成为一种享受和愉悦,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发挥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学教育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职责。因此,对广大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深化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仍旧任重而道远。

王华倬[4](2003)在《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国自1903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开始设置体育课程至今已经走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在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之际,系统回顾和探讨我国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对体育教育理论建设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对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在与未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涉及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03年,中国近现代约160余年的时间,本课题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研究对象实体),在马克思主义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统一、经验与思辨的统一等基本研究原则,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讨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总结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做出展望。 概括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以1903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为标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癸卯学制颁布前,清末教会学校中的体育课程,洋务学堂的体育课程,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主张和体育课程实践,为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课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这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2)1922年学制和课程改革,实现了体育课程的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我国近代一批着名的教育家及体育教育家的努力下,我国的体育课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整体上从简单模仿进入到自我创造的发展阶段,并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备,体育课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3)新中国体育课程经历了三代五个时期的演变发展。第一代体育课程在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二代体育课程以1992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标志,走向成熟,但,第二代体育课程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世纪之交,素质教育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第三代体育课程开始进入起步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受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统治阶级,就编制出特点不同的体育课程。(5)社会、儿童、知识三大要素作为外在动力,深刻地推动了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发展,但外在动力只能通过体育课程的内在动力机制才能发挥作用,体育课程内部的一些最基本的矛盾或关系,构成了体育课程演变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了体育课程演变发展的内在逻辑。(6)开放引进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7)体育课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两者都是社会、儿童、知识三大要素发展需要的反映,我国体育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是在保持国家对体育课程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灵活性。(8)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自我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再度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近代与现代均同样如此;并表现出钟摆摆动式或重演式的演变特征。(9)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演变发展,在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未形成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是历史赋予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如果本课题研究所提供的系统化的历史资料以及多方面的理性思考,能为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或借鉴的话,那将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张嘉六[5](2012)在《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因应未来快速变迁的国际局势,各国皆有相关教育改革之政策与作为。课程改革着眼于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需要的世界新人,是全面推展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教育。大陆和台湾两地本是同根同种,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但长期于社会制度、教育体制等不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状况也会各不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与比较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发展状况。藉由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搜集海峡两岸教育制度及背景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探讨及归纳,并采贝瑞岱(G.Bereday,1964)实证主义取向的比较研究法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对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各改革之优势,有利于相互借鉴与学习,以利共同推进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之结论:一、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背景因素皆深受社会意识之影响;二、海峡两岸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皆由单一朝向多元、封闭转为开放;三、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体育目标皆以提升运动能力与培养身体素质为主。(二)台湾强调「手段」的体育目标;大陆则强调「目的」的体育目标。四、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内容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组成结构皆以体操、运动及舞蹈三领域为主轴。(二)台湾以团队合作的教材内容为主;大陆则偏重个人技巧的教材内容。五、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皆倡导学校本位课程的推动。(二)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对于课程设计具有弹性发展的空间。(三)海峡两岸小体育课程中空白课程的建构上不同。(四)海峡两岸小体育课程能力在本位的观点上不同。六、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课程评价由单一内容转换成多元内容、由关注结果转为重视过程。(二)依据学生个别的进步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性。(三)重视定性评价的主观作用与多元评价的主流价值。(四)对于身体素质的培养,台湾提倡体适能三三三计划与学生游泳能力121计划大陆则明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阳光体育运动”,推动促进学生素质。七、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换之动向与异同:(一)确认学生是具有个别差异的主体,并建立发掘学生潜能的教学态度。(二)对于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做严厉的禁止规定。(三)教师角色转换对于专业自主的要求有差异。(四)教师角色转换对于家长的教育观点有差异。八、海峡两岸持续交流与频繁互动,两者之间的联系拉近了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距离。本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如下:一、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体育课程之核心价值,形塑优质的教育环境。二、海峡两岸教育主管机关应加强师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列入教材中,并明订实施时间与方式。四、借鉴大陆地区在体育竞技上的教育成效,培植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人才。五、研究方法的突破,将有利于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了解。六、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后,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是未来值得研究的议题。

马思远[6](2012)在《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学生体质的重要性,其下降的严重性、危害性,扭转其下降的紧迫性,国家公布其调查结果的局限性、模糊性以及对其下降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以我国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多学科理论,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进行研究,结论如下:一、综合分析1985-2010年中小学生主要体质指标呈现以下特征:1、反映其耐力、速度、力量和肺活量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未出现“止跌”、“好转”、“继续提高”的迹象;2、反映其视力、肥胖和超重的健康指标检出率均呈逐年严重上升趋势,其中,2010年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为13.3%,超过WHO公布10%的“安全临界点,2010年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超过80%,且趋向低龄化。二、学生身体素质指标1985-1995年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主要因为:经济发展,学生营养逐步改善和快节奏生活方式尚未形成;学校重视体质教育和业余体育训练,体育教师积极性高;第一代独生子女刚入学,应试教育激烈竞争程度还不高,其学习压力较小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较好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形成正面耦合效应,有效促进其体质健康。1995年之后各种因素形成负面的耦合效应,导致其体质下降。三、体育教师的能动性,对执行体育教学大纲,开展体育教学,降低体育安全风险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起着积极作用。而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质量、体育安全问题和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师又分别起着:指导其体育教学,衡量并督促其体育工作,影响其能动性发挥,边缘化其教育地位。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作用于学生体质,影响其健康。四、经济快速发展,学生营养充足,导致其超重和肥胖,同时也加速生活方式的变迁,形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实行独生子女与经济发展政策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环境和观念,体质教育的困境等。这些不良因素形成叠加效应,加剧对其体质的影响。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精神文化建设相对缺失,社会过分追求经济效应,形成急功近利等不良氛围,扭曲了社会的价值、人才、教育及道德等观念,这些影响折射到教育环境中,加剧学生学习、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折射到体育管理环境中,产生有令不行,行而无果的尴尬现状,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形成如今的困局。

范巍[7](2013)在《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价值取向是学校体育课程所追求的方向,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体育课的形式和内容。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探讨是丰富体育课程理论内涵的需要,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和认识决定着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体育课程活动中,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自身需要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以往的研究有从学科的角度探讨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问题的,也有从国家政策法规的角度对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而从历史的视角对一定时期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演绎逻辑和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和考察的却很少。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不是孤立的个体,它是在一定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经过主体不断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并深深地打上时代印痕,同时它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超越与进化。本研究以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本分析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历史研究法分析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思想动因、实施情况,形成原因、现实评价等方面问题,并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梳理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轨迹,透视出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历史经验,以期得到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代启示,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服务。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与国内外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外来教育思想的影响,具有稳定性、阶段性、社会历史性和客观性等特征。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将由单一性的价值取向转向多元性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转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由“被组织”的价值取向转向“自组织”的价值取向。本研究在立足历史,更面向未来,提出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要以开放性为前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处理体育课程价值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要以人的发展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宽厚的人文主义底蕴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面向学校体育课程本身,以体育课程内部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为主要推动力,构建学校体育课程“自组织”的发展系统;要有利于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尊重体育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体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赵富学[8](2018)在《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的体现和内在驱动的结果,它的内涵在“双基、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和起点,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心和焦点。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在阐释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课程化问题、解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理论架构和预期问题、厘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及其课程转化问题、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范式与案例等方面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现实预设研究任务,选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引介、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推行的结构体系与经验特征;按照学科结构理论的原理和要求,界定符合我国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并探讨其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从学生——课程——教师的角度,按照其对应的能力化——课程化——专业化的结构,探寻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落地化处理的方式,阐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机制和路径。本论文通过严密组建研究结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材料、合理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路径等程序,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引介和逻辑思辨为主,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较少,研究结论多以经验总结或特征分析为主。2.学科结构理论可用于指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符号互动理论可用于引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策略。3.发达国家从不同视角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级细化,普遍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视为体育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提倡进行课程转化。重注从社会交际、教育、健康等不同视角观测与设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4.通过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国际经验、总结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形成的,贯穿于整个学段的,适应学生终身体育且能对学生身心产生持续影响的,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4个组成要素。5.运用学科结构理论,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与设计思路,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分为4个领域,并设15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6.能力化是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能力本位”的视域下,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延伸;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7.课程化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联系“学生——能力化”、“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介质。通过情境生成、复合需要、规划研制、活动设计、反思评价5个环节,构建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化机制,可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化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8.专业化是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时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的指引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开展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式,可以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质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而深入开展。在后续研究中,建议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的体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拓展与更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为基础,在研究的质与量等方面努力寻求突破;选取的研究素材要接地气,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国际趋势接轨的必要环节。

王淑英[9](2012)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会认知、会做事、会生存、会共同生活的“完整的人”的全面教育,全面的教育需要整体的课程,整体的课程促进全面教育发展。课程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要素应适应教育的需要,体现全面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学校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开设年限最长、也是占有重要地位并能产生巨大影响的课程之一,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体育文化知识传承的载体,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变化,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满足学校体育课程科学化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系统论、课程论等相关理论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等进行论证;对建国后颁布的8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7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5部高等学校体育指导纲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进行分析;对体育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成果进行了综述;运用调查法对7个省(直辖市)的1370名体育教师和797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得出结论:一本研究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进行梳理,明确了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的核心,由纵向的学段目标、横向领域目标和内部结构的内容目标构成,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具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特征;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基础,是由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技术技能构成的知识体系的总和;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的实现途径,是由课程实施主体、实施途径、实施环境和实施效果构成的课程实践行动;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的监督、反馈和保障,是由体育课程教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和环境评价构成的完整的评价机制。二本研究论证了学校体育课程是具有鲜明学科特性的“技能性”的综合性课程;体育运动属于身体认知性知识,是体育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传播体育文化——即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体育课程必须精选并合理组织课程内容的观点;将体育课程评价定位在学校层面,并拟定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指标。三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构成要素的发展演变和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体育课程体系各要素的历史发展特征和当前的存在状况与问题。(一)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发现,课程目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相吻合;但是课程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不明确;表征形式单一,以“普遍性目标”为主;体育课程目标的内部结构层次不清晰,难以区分认知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在层次性、递进性和表征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对于体育课程首要目标是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知识的认识仍显不足。(二)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研究发现,课程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在课程形式、性质和内容类别上呈现融合与增加的趋势。通过现状调查发现,目前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以及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体育课程内容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基本满足体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是教学内容体系庞杂,且对传统体育项目、时尚体育项目重视不足。(三)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发现:(1)在课程实施主体方面,体育教师具有端正的职业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表示赞成,能够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对体育课程在各学段的作用认识准确,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模式,并有准备的实施体育教学。但是体育教师继续学习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程度有所欠缺,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程首要目标的贯彻力度不够;管理者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学生喜欢现行体育课程,具有积极地态度。(2)在实施途径方面,各级学校都能按照规定开设体育课程,体育课程课时数设置基本保证每周2学时;但是体育课程被占用、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安排形式有待改进和完善;常规的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较好,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较为单一。(3)在实施环境方面,关于课程实施的各项制度和体育教学应具备的文本文件比较完整;但在校园体育氛围、教师待遇等软件环境方面有所缺失,在体育经费投入、场地设施以及体育教材等硬件环境方面存在不足。(4)在实施效果方面,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师持喜欢和满意态度;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能够学到一些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对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四)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经历了评价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评价对象由“体育教学”转向“体育课程”、评价取向由“目标取向”向“目标取向”与“主体取向”相结合发展的过程,呈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在体育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较为成熟、完善,对体育课程教材、课程环境的评价涉及不足;学业评价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参与评价的作用和地位重视不够;体育教师对课程评价的理论认知有待提高,以便正确认识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区别。四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对策(一)在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方面,将运动技术技能目标放在突出地位。(二)体育课程内容加大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内容,以体现体育知识的多元性;明确课程内容的精教部分和介绍部分,并在课程内容组织上给予明确体现。(三)通过发挥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积极作用;有效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拓宽和发展体育课程实施的途径;改善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等方式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四)通过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元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机制;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将课程评价落到实处;加强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的课程评价队伍等方式,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提高课程评价的作用和效果。

王婧文[10](2016)在《海峡两岸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峡两岸同祖同源,虽因政治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两地的分离,但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大陆与台湾地区近年来在文化与学术上的交流日益频繁。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是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指南,是学校体育开展的依据。以体育课程为依托洞悉两岸学校体育发展的相似与差异是两岸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1949年至今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进行了历史纵向脉络梳理比较分析和横向文本分析比较,结论如下:1.在1949-2000年期间,大陆地区共颁布了七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文件,台湾地区则颁布了九部国民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教材内容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现出各自的历史继承的延续性与发展的时代性的特色。2.通过对1949年-2000年台湾与大陆地区各自出台的体育课程文件的历史纵向比较分析,总结出两岸地区教育改革与课程发展的规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两岸体育课程构建的主要方面;两岸体育课程文件在与国际潮流相接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本土化特色;以教育化取向为主的课程价值观成为20世纪末两岸课程文本制定的主要价值观取向;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海峡两岸的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两岸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3.通过对2011年大陆地区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与台湾地区2008年颁布的体育课程纲要进行具体的横向文本比较,归纳出两岸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方面在精神实质上是高度相似的,但是在文件名称与水平划分上却具有明显差异性。同时,大陆地区结合各地学校体育发展水平不等的现状,形成了具有属于自己体育课程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性质以及附录部分;台湾地区则在学生十大基本能力与学生分段能力指标的关系上做了说细的阐述,形成以学生核心能力统领整个课程纲要的体系建设。4.海峡两岸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发展历程,为大陆地区义务教育体育课程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思考:确定体育课程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强化体育课程的民族性与本土化;加强体育课程理念既要符合学生与时代的发展需求又要加强进一步细化研究;加强体育课程生活化建设。

二、浅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4.1.1 社会背景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1.1 社会背景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1.5 总体评价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2.1 社会背景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2.5 总体评价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1 社会背景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2.5 总体评价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3.1 社会背景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3.5 总体评价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2)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2.1 基本思想辨析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2.3 自然主义时期
    2.4 政治为纲时期
    2.5 增强体质时期
    2.6 健康主导时期
    2.7 小结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3.6 小结
4. 体育专着之立论基础考查
    4.1 体育专着出版概况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着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着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着
    4.5 体育史学类专着
    4.6 小结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5.5 小结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6.4 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建议
    7.3 主要创新
    7.4 主要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3)承继与发展: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30年(197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框架
第一章 恢复重建:重提增强体质教学思想(1979-1984)
    一 改革开放初期教育战线重回教育之路
        (一) 恢复秩序:基础教育领域重建学校教学秩序
        (二) 课程修订:编制教学大纲编写全国通用教材
        (三) 教育目标: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四) 教育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 体育教学体系在恢复中觅路
        (一) 教学目标取向突出增强体质
        (二) 基本加选用的课程内容结构
        (三) 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四) 追求科学化的体育教学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引进借鉴:多元体育教学思想共存(1985-1999)
    一 经济快速发展为教育振兴提供契机
        (一) 启动教育体制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二) 基础教育基本目标:保障普及义务教育
        (三) 提出素质教育理念:注重教育本体价值
        (四) 引入终身教育思想: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五) 进行全面教育改革:需要推进课程改革
    二 体育教学体系在借鉴中完善
        (一) 寻求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价值
        (二) 基本加选用必修加选修的课程内容结构
        (三) 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接受学习受到挑战
        (四) 体育教学评价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革发展:重视以人为本教学思想(2000-2009)
    一 知识经济时代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
        (一)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 启动引人关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 着眼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体育教学体系在改革中发展
        (一) 体育教学目标取向三维健康观
        (二) 目标引领内容的课程内容结构
        (三) 教学观念的转变重视学生学法
        (四) 教学评价主体内容呈多元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0年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的回眸
    一 特征:体育教学变革的演进
        (一) 体育教学理论:从恢复探索引进借鉴到相对的独立
        (二) 教学目标取向:从社会本位到社会个体本位的兼顾
        (三) 教学内容选择:从规定性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 教学方法转变:从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到主体间性
        (五) 教学评价方式:从终结性评价到形成性发展性评价
    二 探寻:体育教学变革的困境
        (一) 体育教学理论缺乏学科特色
        (二) 体育教学实践理解操作异化
        (三) 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缺失
    三 探析:体育教学变革的原因
        (一) 社会变革制约体育教学变革
        (二) 教育方针指导体育教学变革
        (三) 价值观念影响体育教学变革
    四 坚守:体育教学的价值追求
        (一) 人的发展是体育教学的终极追求
        (二)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三) 体育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的启示与思考
    一 推进体育教学变革的显隐力量
        (一) 社会发展是体育教学变革的外在动力
        (二) 学生发展是体育教学变革的间接动力
        (三) 教师发展是体育教学变革的内在动力
    二 发展体育教学理论的路向追求
        (一) 关注当代:在继承发展中回应时代学科需求
        (二) 立足本土:在批判借鉴中吸收融合不同视角
        (三) 走向实践:在变革实践中提升凝练理论体系
    三 推行体育教学变革的实践取向
        (一) 坚守教育理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 坚定以人为本:近远期目标相互融合
        (三) 彰显教师智慧:拓展与开发教学内容
        (四) 师生共同发展:教师善教与学生会学
    本章小结
结语:让体育伴随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4)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1.1 课程研究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
    1.2 体育课程研究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呼唤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需要加强体育课程历史研究
    1.4 本课题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对象的界定
    2.1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
    2.2 研究分析的具体对象实体
3 研究的基本思路
    3.1 研究动机与设想
    3.2 研究的基本原则
    3.3 研究方法
4 体育课程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4.1 课程理论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4.1.1 关于课程的本质
        4.1.1.1 课程--一个被多元理解的概念
        4.1.1.2 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几个术语的含义
        4.1.1.3 体育课程的概念
        4.1.1.4 体育课程的特性
        4.1.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4.1.3 关于课程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4.2 体育课程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5 清朝末期的体育课程(1840--1911)
    5.1 社会背景
        5.1.1 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
        5.1.2 封建教育的日益空疏腐败
    5.2 中国近代学制建立前的体育课程--兼论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
        5.2.1 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与西学东渐
        5.2.2 洋务学堂与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
        5.2.3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体育课程设想及实践与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雏形
        5.2.4 小结
    5.3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
        5.3.1 钦定学堂章程中的体操课程
        5.3.2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
        5.3.2.1 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关体操课程的规定
        5.3.2.2 中日体操课程的比较
        5.3.2.3 癸卯学制体操课程的实施情况
        5.3.2.4 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兼评军国民体育教育思想
        5.3.2.4.1 关于拿来主义体育课程模式
        5.3.2.4.2 兵式体操为主的体操课程内容
        5.3.2.4.3 癸卯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其他特点
        5.3.3 清末学校文实分科及其体操课程的变化
6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体育课程的演进(1912-1926)
    6.1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12-1919)
        6.1.1 社会背景
        6.1.2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有关规定
        6.1.3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实施情况
        6.1.4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特点--兼论蔡元培体育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
        6.1.4.1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操课程的特点
        6.1.4.2 蔡元培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
        6.1.5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历史评价
        6.1.6 封建复古教育思潮泛滥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6.2 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1919-1926)
        6.2.1 社会背景
        6.2.2 军国民教育和兵式体操的衰落--壬戌学制及体操课程改革的先导
        6.2.2.1 世界大战结束,国际联盟倡导和平,军国民教育已不再合世界潮流
        6.2.2.2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军国民教育和兵式体操的急剧衰落
        6.2.2.3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输入,最终导致了军国民教育及学校兵操的消失
        6.2.3 新学制下的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6.2.3.1 新学制下的体育课程
        6.2.3.2 新学制下体育课程的特点
        6.2.4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6.2.4.1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6.2.4.2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6.2.5 壬戌学制及其体育课程的历史意义
    6.3 小结
7 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课程发展史略(1927-1949)
    7.1 社会背景
    7.2 国民党统治时期有关体育课程的发展内容及其演变过程
        7.2.1 有关体育课程的法令和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
        7.2.2 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7.2.2.1 暂行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31)
        7.2.2.2 正式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2-1936)
        7.2.2.3 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6--1940)
        7.2.2.4 重新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40-1949)
    7.3 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
    7.4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7.4.1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7.4.2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7.5 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课程的历史评价
8 新中国体育课程的发展(1949-2003)
    8.1 关于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分期
    8.2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沿革及其利弊分析
        8.2.1 建国初期的体育课程(1949--1957)
        8.2.1.1 影响本期体育课程的社会历史条件
        8.2.1.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8.2.1.3 小结
        8.2.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课程(1958--1965)
        8.2.2.1 社会背景
        8.2.2.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8.2.2.2.1 社会主义时期教育方针的提出,明确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
        8.2.2.2.2 “教育革命”浪潮和“大跃进”冲击了正常的体育课程教学
        8.2.2.2.3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改革
        8.2.2.3 本期体育课程的基本估价
        8.2.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课程(1966--1976)
        8.2.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课程(1977--1985)
        8.2.4.1 社会背景
        8.2.4.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8.2.4.2.1 课程(教学)计划等有关课程文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
        8.2.4.2.2 本时期体育课程的主要标志--体育教学大纲的特点
        8.2.4.2.3 体育课程实施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特点
        8.2.4.3 小结
        8.2.5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利弊分析
    8.3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特点与反思及面临的挑战
        8.3.1 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的体育课程(1985-2003)
        8.3.1.1 体育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
        8.3.1.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8.3.1.2.1 课程(教学)计划等有关法规文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
        8.3.1.2.2 本时期体育课程主要标志---体育教学大纲的演变及其特点
        8.3.1.3 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教材改革探索--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8.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特征及反思
        8.3.2.1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总体特征及其反思
        8.3.2.2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9 历史经验与启示
    9.1 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9.2 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多因素制约性
    9.3 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性
    9.4 体育课程发展的社会强制约性与历史局限性
    9.5 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
    9.6 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
    9.7 体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9.8 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展望
10 结论
11 致谢
12 主要参考文献
13 附件

(5)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课程”概念的形成
        二、 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
        三、 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范围与限制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步骤
    第五节 研究架构
        一、 架构说明
        二、 架构图
第二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法源依据
        二、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法源依据
        二、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历史背景之比较研究
        一、 社会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文化因素
    小结
第三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一、 九年一贯新课程实施前的课程标准
        二、 九年一贯新课程实施后的课程标准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比较研究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相似点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不同点
    小结
第四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
        (一) 1956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二) 1961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三) 1978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四) 1987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五) 1992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六) 2000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七) 2001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及其特点
        一、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规划重点
        二、 台湾地区小学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学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相似点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不同点
    小结
第五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的研究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管理
        一、 课程改革前的课程管理观
        二、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管理观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管理
        一、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管理观
        二、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发展观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比较研究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相似点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不同点
    小结
第六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的分析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的课程评价分析
        一、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概述
        二、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重点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的评量
        一、 台湾地区课程改革前的学习评量
        二、 台湾地区课程改革后的学习评量
        三、 台湾地区学习评量上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的比较研究
        一、 海峡两岸在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上的相似点
        二、 海峡两岸在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上的不同点
    小结
第七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研究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 大陆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观点
        二、 大陆地区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概念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 台湾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重点
        二、 台湾地区教育改革教师角色转变的未来趋势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比较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相同点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差异点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件
    附录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附录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致谢

(6)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质概念的研究
    2.2 国外对学生体质的研究
        2.2.1 美国对学生体质的研究
        2.2.2 日本对学生体质的研究
        2.2.3 欧洲对学生体质研究
    2.3 国内对中小学生体质的研究
        2.3.1 对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2.3.2 对影响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因素的研究
        2.3.3 对解决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对策的研究
    2.4 对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研究的不足
        2.4.1 对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缺乏成因研究
        2.4.2 学生体质下降研究视角的局限性
    2.5 本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2.5.1 本研究的难点
        2.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历史研究法
        3.2.4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3.3 社会成因的操作性定义
    3.4 研究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时间跨度的界定
        3.4.1 研究影响因素的选取
        3.4.2 研究时间跨度界定
4 分析与讨论
    4.1 1985~2010年中小学生部分主要体质指标的研究分析
        4.1.1 学生肺活量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4.1.2 学生50米跑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4.1.3 学生立定跳远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4.1.4 学生耐力素质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4.1.5 学生力量指标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4.1.6 学生超重和肥胖不良检出率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4.1.7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4.1.8 小结
    4.2 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教育因素分析
        4.2.1 中小学体育师资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4.2.2 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4.2.3 中小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4.2.4 学校体育安全问题对中小学生体质的影响
        4.2.5 应试教育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的影响
        4.2.6 小结
    4.3 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因素分析
        4.3.1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4.3.2 独生子女政策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4.3.3 营养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4.3.4 小结
    4.4 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管理因素分析
        4.4.1 体育政策执行力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硏究成果

(7)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 课程与体育课程
        (三)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与总体设计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步骤
        (三) 研究对象及历史分期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过程
第二章 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一、国内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一)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
        (二)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比较
        (三)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类型
        (四)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的轨迹
    二、国外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一) 美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二) 俄罗斯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三) 日本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1900年——1949年)
    一、“军国民”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00年—1918年)
        (一) “军国民”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军国民”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军国民”价值取向的评析
    二、“自然主义”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19年——1936年)
        (一) “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评析
    三、“体育为战争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37年—1949年)
        (一) “体育为战争服务”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体育为战争服务”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体育为战争服务”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1949年—1976年)
    一、“体育为社会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49年—1956年)
        (一) “体育为社会服务”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体育为社会服务”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体育为社会服务”价值取向的评析
    二、“体育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57年—1965年)
        (一) “体育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体育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评析
    三、“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66年—1976年)
        (一) “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对“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1977年—2000年)
    一、“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77年—1992年)
        (一) “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评析
    二、“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93年—2000年)
        (一) “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六章 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2001年—至今)
    一、“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
        (一)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二) 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三)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提出过程
    四、“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一) 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
        (三) 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对“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一) 历史视角: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二) 功能视角:由单一性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性的价值取向
        (三) 哲学视角:由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转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四) 系统视角:由“被组织”的系统走向“自组织”的系统
    二、启示
        (一) 要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二) 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
        (三) 要构建体育课程“自组织”的发展系统
        (四) 要有利于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00年—1949年)访谈提纲
    附录二: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49年—1956年)访谈提纲
    附录三: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57年—1965年)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66年—1976年)访谈提纲
    附录五: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77年—1992年)访谈提纲
    附录六: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93年—2000年)访谈提纲
    附录七: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2001年—至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聚焦与研究构想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的缘由
        1 国内外研究背景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意义
        第2节 概念厘定与辨析
        1 核心概念厘定
        2 相关概念辨析
        第3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第4节 研究框架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与思路
        3 研究内容
        4 研究重点与难点
        5 研究中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1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学科结构理论
        2 符号互动理论
        第2节 研究的实践基础
        第3节 理论应用预设与实践路径设计
        本章小节
第二部分 经验引介与体系构建
    第3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第1节 美国与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美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2节 英国与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英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3节 日本与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日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4节 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及推行的比较分析
        1 道德品格与社会性维度的比较
        2 体育观念与态度维度的比较
        3 运动技术与技能维度的比较
        4 运动习惯与行为维度的比较
        本章小节
    第4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与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第1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
        1 界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依据
        1.1 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发掘
        1.2 从国际经验比较中推衍
        1.3 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中总结
        1.4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中归纳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关涉到的3个基本概念
        2.2 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应该把握的内在特征
        第2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思路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程序
        2.1 人员选定
        2.2 访谈与调研流程
        2.3 对调研与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及制定编码方案
        2.4 编码方案中各级指标被提及的人数百分比
        2.5 被访人员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所持观点的特征
        3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选取的其他建议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确定
        4.1 体育品德与修养
        4.2 运动兴趣与能力
        4.3 健康行为与习惯
        4.4 运动品质与意志
        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第3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1 协调专家意见
        2 评价客观指标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第4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施信度
        2 独立测评者信度检验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的构念效度
        4 案例分析: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策略探讨与实践设计
    第5章 能力化: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
        第1节 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
        1 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坚实基础
        2 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根本指向
        3 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广度延伸
        4 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稳定保障
        第2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1 校本研制: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竭动力
        2 信息构建: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永续助力
        3 有效教学: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息活力
        4 分层测评: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恒久展力
        第3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培育策略
        1 遵循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展示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力
        2 优化课程改革层级次序,提升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运行力
        3 修复课程改革薄弱区域,完善体育学科教学整体的组织力
        4 凸显课程改革中心环节,彰显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生命力
        第4节 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评价构想
        1 研究与借鉴国际已有经验,掌握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研究能力
        2 改造与升级国内现有成果,优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设计能力
        3 解构与重组研究固有模式,强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推衍能力
        4 整合与改进成熟测评技术,提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应用能力
        本章小结
    第6章 课程化: 完善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
        第1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现状分析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密切结合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之中
        3 体育课程标准透视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相互影响
        第2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机制设计
        1 情境生成
        2 复合需要
        3 规划研制
        4 活动设计
        5 反思评价
        第3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制程序
        1 体育教师个人研制环节
        2 成员集体研制环节
        3 改进与修正研制环节
        4 针对性的有效研制环节
        第4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修规划
        1 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研修组织
        1.1 遵循结构变量与情景变量的要求
        1.2 强化学科意识与重视学科化分工
        1.3 控制研修规模与优化研修程序
        2 选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研修主题
        2.1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注重发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功能
        2.2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确保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程序的有效性
        2.3 研修主题的选择需要多角度的考虑各类方法的应用
        3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课程化研修程序的运行路径
        本章小结
    第7章 专业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第1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本假设
        1 具备专业精神
        2 开展专业交流
        3 进行专家引领、团队协作与同伴互助
        4 借鉴与使用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模式
        第2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1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2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3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4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5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第3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机制与实体机制
        1 概念机制
        2 实体机制
        第4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践策略
        1 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合作研修
        2 增强专业敏锐性,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教学反思
        3 划分教学层次,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与行为
        4 使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5 开展职后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实践外化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1节 研究结论
        第2节 研究不足及建议
        1 研究不足
        2 研究建议
        第3节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研究附件与后记致谢
    附录A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意见征求表
    附录B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1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附件C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2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附录D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指标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E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F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课堂观察日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一)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体现
        (二)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
        (三)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效果的疑问
        (四)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二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目的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课程与体育课程定义的研究
        1.1.1 关于课程定义的研究
        1.1.2 关于体育课程定义的研究
        1.1.3 结构与课程结构
        1.1.4 体系与课程体系
    1.2 国外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
        1.2.1 国外课程理论研究的历程
        1.2.2 国外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
    1.3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现状分析
        1.3.1 体育课程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1.3.2 体育课程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1.3.3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分析法
3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3.1.1 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3.1.2 哲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3.1.3 哲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3.2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3.2.1 心理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3.2.2 心理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3.2.3 心理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3.3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基础
        3.3.1 社会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3.3.2 社会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3.3.3 社会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的运用
    3.4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体育科学基础
        3.4.1 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3.4.2 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3.5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课程论基础
        3.5.1 古希腊“三杰”的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3.5.2 人文主义者的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3.5.3 卢梭和裴斯泰洛齐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3.5.4 杜威的课程论思想中隐含着体育课程的元素
    3.6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系统论基础
        3.6.1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6.2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层级结构
    3.7 小结
4 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4.1 体育运动是身体认知性知识
    4.2 学校体育课程是具有“技能性”的综合性课程
        4.2.1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
        4.2.2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学科课程的特点
        4.2.3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综合性课程的特点
        4.2.4 学校体育课程属于“技能类”课程
        4.2.5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学术性课程”的特点
    4.3 学校体育课程具有鲜明学科特点
        4.3.1 学校体育课程是身体认知课程,具有“技艺性”和“自然性”特点
        4.3.2 学校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具有“情意性”和“人文性”特点
        4.3.3 学校体育课程具有学科特殊性
    4.4 小结
5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的核心
    5.1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
        5.1.1 对“课程目标”含义的多样性理解
        5.1.2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
        5.1.3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具有多功能性
        5.1.4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来源具有多向性
    5.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5.2.1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类型
        5.2.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阐释
        5.2.3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
    5.3 建国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5.3.1 学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演变具有时代特色
        5.3.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
        5.3.3 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分析
    5.4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想
        5.4.1 学校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是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知识
        5.4.2 学校体育课程首要目标的构成
    5.5 小结
        5.5.1 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总结
        5.5.2 对学校体育课程首要目标建议
6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基础
    6.1 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阐释
        6.1.1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含义
        6.1.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直观体现
        6.1.3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6.1.4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影响因素
        6.1.5 选择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原则
    6.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演变与发展
        6.2.1 体育课程内容的形式发展为体育基础理论与体育技术技能并存
        6.2.2 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从单一的“必修”走向“必修与选修”结合
        6.2.3 体育课程内容类别呈增加趋势
        6.2.4 体育课程具体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
    6.3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状与需求分析
        6.3.1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6.3.2 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
        6.3.3 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分析
    6.4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问题
    6.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构成
        6.5.1 体育课程内容的类型
        6.5.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
    6.6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组织分析
        6.6.1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具有取向性
        6.6.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6.7 小结
7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的实现途径
    7.1 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认知
        7.1.1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含义
        7.1.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是“行动”
        7.1.3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体现
        7.1.4 体育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7.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构成要素
        7.2.1 “人”是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直接主体
        7.2.2 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7.2.3 教学环境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7.2.4 体育课程实施效果
    7.3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7.3.1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现状分析
        7.3.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现状分析
        7.3.3 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现状分析
        7.3.4 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现状分析
    7.4 提高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对策
        7.4.1 充分发挥主体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积极作用
        7.4.2 完善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对策
        7.4.3 改善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的对策
    7.5 小结
8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的监督保障
    8.1 对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认知
        8.1.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含义
        8.1.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层级定位与评价对象的确立
        8.1.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功能
        8.1.4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三种取向
    8.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8.2.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
        8.2.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8.2.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对象及评价指标
    8.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历史发展
        8.3.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发展的总体情况
        8.3.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发展的分项论述
    8.4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8.4.1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评价的认知
        8.4.2 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分析
        8.4.3 体育教师对目前学生学业评价的认可程度
    8.5 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建议
        8.5.1 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元评价体系
        8.5.2 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主体机制
        8.5.3 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将课程评价落到实处
        8.5.4 加强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的课程评价队伍
    8.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海峡两岸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指导性课程文件
        2.1.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2.1.3 义务教育
    2.2 关于对大陆地区体育课程文件的研究
        2.2.1 教学大纲的研究
        2.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
    2.3 关于对台湾地区体育课程文件的研究
    2.4 对海峡两岸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比较研究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1949年-2000年大陆地区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演变
        4.1.1 1949年-1957大陆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演变
        4.1.2 1958年-1965年大陆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演变
        4.1.3 1966-1976年文革期间大陆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演变
        4.1.4 1977年-1991年改革开放新时期大陆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演变
        4.1.5 1992-2000年改革与发展时期大陆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演变
    4.2 1949年-2000年台湾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演变
        4.2.1 1949年-1987年戒严时期的体育课程标准
        4.2.2 1988年-2000年解严以后的体育课程标准
    4.3 海峡两岸1949年-2000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之比较分析
        4.3.1 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视角
        4.3.2 体育课程标准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视角
        4.3.3 体育课程价值观流变视角
        4.3.4 学生体育课程主体性地位视角
    4.4 2000年以后海峡两岸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发展
        4.4.1 2000年以后大陆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发展
        4.4.2 2000年以后台湾地区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发展
    4.5 2000年以后海峡两岸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之比较分析
        4.5.1 海峡两岸课程标准之相同点
        4.5.2 海峡两岸课程标准之差异性
        4.5.3 大陆课程标准的特色
        4.5.4 台湾课程纲要的特色:核心素养
    4.6 对大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未来发展的思考
        4.6.1 进一步强化体育课程的本土化与民族性
        4.6.2 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
        4.6.3 确定体育课程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4.6.4 体育课程理念既要符合学生与时代发展需求,也有待进一步细化
        4.6.5 加强体育课程生活化建设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浅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 金光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3]承继与发展: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30年(1979-2009)[D]. 赵利.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4]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 王华倬. 北京体育大学, 2003(04)
  • [5]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 张嘉六. 苏州大学, 2012(03)
  • [6]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 马思远.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7]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范巍.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8]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 赵富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9]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 王淑英.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10]海峡两岸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比较研究[D]. 王婧文.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浅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